半月谈电子版:相亲节目背后的社会焦虑须反思.doc
《从当前的相亲节目看我国媒介的社会责任之缺》
从当前的相亲节目看我国媒介的社会责任之缺失(刘丽031)当前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电视相亲节目一直呈泛滥发展的趋势:从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到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再到尤其频频引发社会强烈争议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等,不一而足。
当下,益智、访谈、选秀、竞猜等节目,因为同质性、精英性等多种原因,似乎再也激不起观众兴趣了,于是电视节目走上了“娱乐至死”的发展道路。
一种叫做电视相亲真人秀的节目,在以《非诚勿扰》为主要旗手的山呼海啸中,纷纷占据一些卫视的黄金时段。
在人们在边骂边看、越骂越看的思维惯性中,那些言语出位、行为古怪、性格偏执的“拜金女”、“炫富男”、“艳照女”、“中性女”们一夜成名,节目收视率还节节走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电视节目唯收视率的定位方针严重泛滥,从而忽视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事实上,作为视观众为爹娘的电视节目,追求收视率并不应该成为众矢之的。
做节目,观众爱看、想看诚然是其重要的目标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基础,但大众传媒作为社会公器,必须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引导社会舆论、树立并引导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与价值体系。
通过电视这一公共平台所掌握的话语权,来影响社会。
然而,透过当前的电视相亲节目,尤其是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它更多地只是通过该档节目放大人性的弱点,揭无奈现实的老底,演绎一系列不良的畸形的社会价值观——比如对财富的最大追逐,对享受至上的价值认同,对社会责任的极端漠视,对人性善良的故意忽略。
似乎,这些不良的价值观通过节目得到了揭露,事实上,公众也是骂声一片;节目却在这种种人为发掘甚至创造的“噱头”中获得了极大的收视率,然而,参加节目的那些引起争议和噱头的人们非但没有因节目的揭露而获得应有的批判与反思,反而借此节目上位,获得了极大的名声甚至利益。
也就是说,实际上,该档节目的实际目的并非揭露当今社会的不良价值观,而更多地将目标集中于通过这些噱头与争议话题吸引观众目光,从而走上了纯粹以提高收视率为目标的畸形发展路线。
电视相亲节目的困境与出路
电视相亲节目的困境与出路[摘要]目前电视相亲节目日益火暴,节目收视率屡创新高。
但是在其辉煌的背后却潜藏着诸多隐性问题,面临着困境与挑战。
因此,认识眼下电视相亲节目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对于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视相亲节目;困境;出路1 电视相亲节目部分内容存在的问题1.1 相亲节目冲击了道德伦理的底线电视相亲节目是由电视台举办的为当今社会的剩男剩女们搭建相亲平台的节目。
电视台举办这样的电视节目的初衷还是好的,希望通过自己的这个节目为更多的单身男女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为他们找到自己的真爱与幸福。
但是由于电视节目的部分内容在举办过程中对于道德的底线把握不够,很多庸俗、消极、虚假的言语与信息频频出现在电视银幕面前。
因此,这类节目在社会上反响十分强烈,引起人们的不满。
在这些人眼中,金钱永远是第一位的,为了金钱什么都可以不顾,她们把纯洁的爱情当做是一种交易,她们不知道道德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第一精神财富,真正幸福的婚姻是不应该超越道德底线的。
1.2 相亲节目对真、善、美传统美德的颠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美德,人性的真、善、美是我们历来提倡与追求的。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真、善、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真、善、美的提倡与实现需要每个国人的支持与努力。
最近,电视相亲节目的部分内容很大程度上颠覆了真、善、美理念,应该值得我们反思。
电视节目中嘉宾刻意制造敏感尖锐的话题,有些嘉宾的身份疑惑重重,缺乏真实性,有些甚至是托,缺乏诚信。
嘉宾言辞犀利,语言充满敌意,一些无聊、低级的趣味成为时尚的流行。
这些现象的出现对于社会的危害性是很大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我们要倡导主流的真、善、美,坚决抵制消极错误的思想。
1.3 相亲节目缺乏关注中低收入群体电视相亲节目为希望真诚恋爱交友的朋友架起了一座桥梁,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途径。
但是我们注意观察电视相亲节目便可以发现,来参加电视相亲节目的男女嘉宾大多数都是白领阶层,很少涉及中低收入嘉宾,尤其是广大青年农民工男女。
电视相亲节目热中的_冷_思考
新闻窗2010年第四期NEWS WINDOW 据《南都周刊》4月27日报道,连续6个星期以来,江苏卫视推出的“新派相亲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稳居全国卫视频道收视冠军;而湖南电视台也推出了“用时尚的娱乐方式交友相亲”的节目《我们约会吧》,由此拉开了中国电视收视的新一轮竞争,带来了中国电视的相亲节目热。
一时间,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和《为爱向前冲》为代表的电视相亲节目,在众说纷纭中成为了当下电视文化的焦点话题。
冷静观之,这类节目的走红,并非源于一种简单的男女婚恋速配的戏剧性,也非源于私密情感予以公众化的奇观性,更非源于剩男剩女群体经由荧屏聚焦和把玩的娱乐性。
归根结底,婚恋情感掀起的浪花是个人现实与时代症候相生相发的必然景观。
电视相亲节目的形式电视相亲节目,顾名思义,就是以相亲交友为内容的电视节目。
中国的电视相亲节目始于12年前。
1998年7月16日,湖南卫视《玫瑰之约》开播,首开了大陆电视媒体婚恋节目之先河,迅速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创下湖南卫视的收视奇观,掀起了一股“玫瑰狂潮”。
中国新一轮的电视相亲节目热开始于湖南卫视2009年平安夜开播的《我们约会吧》,该台在其买下的英国相亲节目Take Me Out 的版权基础上进行改良,并制作出了中国版。
一个月后,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也闪亮登场,与大众见面。
随后,各大电视台纷纷效仿,相继推出五花八门的相亲交友节目,如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上海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等。
正如美国《今日美国报》评论所说,“中国人被电视相亲节目征服了。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安德斯·鲍威尔说,与十几年前不同,现在的电视相亲节目成了“真人秀”节目的变形,类似的节目在西方国家还有很多。
中国现阶段的电视相亲节目基本上是西方同类型节目的克隆。
盘点这些节目,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熄灯模式在节目中,有20几位单身男嘉宾或女嘉宾用亮灯或熄灯的方式来决定异性的去留,通过几轮的互动来决定男女嘉宾的速配成功。
对电视相亲类节目发展现状的思考(论文)
对电视相亲类节目发展现状的思考摘要:近年来,电视相亲类节目层出不穷,风靡一时,节目收视率屡创新高,给社会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如《非诚勿扰》这样类似的相亲节目,究竟有何不凡之处,竟能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引起全国上下的观看热潮,呈现出波涛汹涌之势,独挡各大卫视收视率榜首?本文将对其进行一个简单的整理,并思考其未来生存发展之路。
一.相亲节目的缘起1. 爱情、婚姻、家庭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在电视节目形态中,与这一话题有关的相亲节目早已不算新鲜。
1988年山西电视台的《电视红娘》,可以说是我国电视史上最早的婚恋节目,当时节目形态比较简单,没有华丽的包装,纯粹就是给未婚男女“牵红线”,但由于节目运作不够成熟,两三年后便归于平静。
之后,将此类节目推向高潮的是在1998年湖南卫视推出的《玫瑰之约》,创下了当时湖南卫视的收视奇迹,一时间,克隆征婚节目的玫瑰之花开遍全国。
但是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这些节目纷纷遭遇到瓶颈,渐渐淡出荧屏,销声匿迹。
直到2009年底又引发了第三轮相亲节目的狂潮,以势头最猛的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为代表,相亲节目再次成为电视荧屏的热门“玫瑰”。
2.80后独生子女的“剩男剩女”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节奏也跟着加快,适婚的单身男女在社会快节奏的步伐中,无暇顾及自己的婚恋问题,加之多元化的价值观冲击,被剩或主动要剩的男女逐渐增多。
而这些相亲类节目的创意之始也都是受时下“剩男剩女”现象的启发,以迎合社会热点话题。
而“剩男剩女”则普遍存在于80后一代的大城市独生子女中,如初所料,最后来到节目中的嘉宾也都是以80后为主的。
因此,这些男女嘉宾所展现的婚恋观并不是所有人的观点,而仅仅代表80后的城市男女。
一个独生子女的婚姻会变成整个家的头等大事,他们在婚恋上所承受的压力无形之中被迫增加,也就有迫切的婚恋交友需求,而通过相亲打开社会交际圈则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方式。
另一方面,80后是独生子女的第一代,学习、工作和生活上所承受的压力也更为严峻,以金钱为导向的社会价值观严重地左右着他们自我价值的判断。
“中国式相亲”背后的“中国式焦虑”
“中国式相亲”背后的“中国式焦虑”作者:风之子来源:《女性天地》2017年第02期相亲是组建家庭过程的其中一环,被家长们视为头等大事,反复敦促子女进行的同时又撸起袖子亲历亲为,不禁让子女们困惑:“究竟是谁在相亲呢?”众说纷纭,纷繁复杂的相亲表象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又反映折射出什么样的问题来呢?新上档的电视节目怎样最快地实现叫好卖座?—当然是压缩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让人物制造争议话题,集中爆发矛盾。
引起热议的电视节目《中国式相亲》显然深谙此道,在节目规则设置和家庭选取上有所考量,尤其是在男方版节目中,亮相的几个家庭都话题不断,让《中国式相亲》“刷新三观”,制造争议,节目火爆,吸睛无数。
虽然出场的几个家庭只是个例,但是舞台是浓缩的人生,人生是广阔的舞台,生活总是比戏剧还戏剧,现实比节目还残酷。
中国式相亲说到中国式相亲,人们不会忘记各大城市的相亲“圣地”:北京中山公园的格言亭、上海人民公园的相亲角、广州天河公园的爱转角,此外还有武汉的中山公园、深圳的莲花山公园、南京的玄武湖公园、南宁的人民公园九曲桥凉亭广场……在这里,父母比找结婚对象的子女多,谈条件的比谈感情的多,父母代儿女相亲、父母陪儿女相亲的比比皆是,不管爱不爱,先看配不配。
子女的外貌、年龄、职业、收入、户口、住房、婚史、属相、父母的社会地位仿佛商品陈列般一一排开。
父母们受到市场般环境的刺激,禁不住左右攀比,仿佛口袋里揣着两面镜,一面是放大镜,介绍自己子女的时候就拿出来,不自觉地放大他们的优点、优势;另一面是照妖镜,打量对方的条件时亮出来,以估价师般的精明仔细盘算,以诉讼律师的理性考虑匹配。
让人不禁想起沙皇时代俄罗斯媒人开门见山的一句话:“你们有货物,我们有买主。
”以至于有人说,如果要最快地了解一个城市的经济和文化,就去那儿的相亲角,从那里亮相的个人资料中用大数据的推演方法,就可以推算出这个城市的平均工资水平、住房状况和中产划分收入线,以及适婚男女比例和年龄段分布等等。
媒介批评——相亲节目的背后 (800字)
相亲节目的背后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爱向前冲。
现在的电视的相亲节目比比皆是。
尤其在非诚勿扰中,“拜金”、“毒舌”、选手裸照和“富二代”等话题引发轩然大波,一句“宁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单车后面笑”,这句话了得,让在参加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之前,只是一名普通的平面模特的马诺一夜走红,但相亲节目却没有她这么幸运,而是广电总局对相亲类节目的整治举措出台,央视《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就紧随其后对相亲类节目进行了报道和批评,直指当前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和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当中存在的弄虚作假、低俗炒作、混淆是非、误导观众等问题,炮轰相关节目造假。
广电总局整治举措的出台,立即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主流媒体应当承担起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应该坚守什么样的价值观、公共权利如何捍卫、道德底线如何坚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亲节目的那些嘉宾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是些职业模特和不知名的演员,然后被节目组一包装,就等着出名。
她们在节目中的表现,是不真诚的,就是按照撰写好的剧本去表演的。
节目中嘉宾以出位言论为主,从制作上来说是精良的,但目的是什么?并不是给单身的适婚男女提供一个良好的认识平台,而是娱乐于大众,提高收视率。
说的浅显一些是娱乐与大众,但对于那些世界观,价值观还为形成的青少年呢?那句广为流传的宁愿坐在宝马里哭泣,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微笑’的拜金观点,给青少年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是不是告诉大众,物质高于精神,有了物质,精神文明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嘉宾中不乏想一夜成名的。
马诺就是一典型事例。
自从参加《非诚勿扰》之后,她赚足了人气,出场价也高出了好几倍,接近二线艺人。
而参加《非诚勿扰》之前,马诺不过是北京一个不出名的平面模特。
这一切的改变,源于她在《非诚勿扰》里对公众价值底线的挑战,“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在单车上微笑”让她成为话题人物,也给她牢牢地贴上了“拜金女”的标签。
《非诚勿扰》之后,负面消息不断的马诺反而成了一些卫视的“香饽饽”,受邀上了《越跳越开心》、《周日我最大》等几档栏目。
新一轮相亲电视节目热的冷思考
新一轮相亲电视节目热的冷思考近来,荧屏上刮起一股相亲风。
许多电视台相继推出相亲栏目,如北京电视台《选择》、安徽卫视《周日我最大·缘来是你》、山东卫视《爱情来敲门》等,特别是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以一种全新的节目形态出现,引起大家关注。
其中,《非诚勿扰》曾连续几周创下卫视综艺类节目收视冠军的记录。
面对一种新的节目形态或新的电视现象,我们应当冷静观察,及时分析。
一、为何相亲节目会突然间铺天盖地而来? 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一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转型期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多元化呈现,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独生子女一代进入婚恋期,剩男剩女问题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一方面,高科技造就的网络时代,使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近,也越来越远。
年轻一代可以通过网络认识无数网友,但却往往“见光死”,虚拟与现实形成的强大反差使他们难觅知音。
另一方面,每天困守电脑屏幕前的年轻一代更多成为宅男宅女,不再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面对面的交友。
高学历、高素质的美女帅哥们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成为令人不解的社会问题。
这个时候相亲节目卷土重来,应当说是生逢其时,重新引爆人们对年轻人择偶问题的强烈关注,也引发了不同人之间择偶标准、婚恋观念的激烈冲突。
不仅年轻人关注这类节目,为子女婚事操心着急的父母们也成为观众群中的重要成员。
二是从传播学角度看,将人们私生活领域的相亲行为放到聚光灯下,满足了受众普遍拥有的窥视欲。
社会学家说,人类两性的战争是有史以来最长的战争。
爱情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同时也是广播影视最有生命力的永恒题材。
实际上,相亲电视节目不仅吸引观众来窥视别人相亲过程,同时也把观众卷入电视相亲活动:单身观众从选手中寻找自己理想的配偶形象,验证着自己的择偶条件;已婚的局外人也可以对选手评头品足,被节目裹胁到波澜起伏的择偶过程中,不自觉地为别人相亲做起参谋和评论员。
中国相亲节目冷思考
中国相亲节目冷思考【摘要】本文分析电视相亲节目存在的问题,提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为受众的正确判断与选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社会转型期间媒体如何肩负社会责任、道德底线如何坚守等争议话题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相亲节目娱乐文化引导近几个月,电视相亲节目火热势头蔓延全国,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更是创下了4%的收视率,一时间电视相亲节目在继选秀节目之后重新点燃收视奇迹。
然而,“嘉宾身份造假”,“价值观混乱”,“演戏博出位”等指责声如一记记狠拳直砸江苏卫视,媒体更是定了八宗罪(一是节目内容、形式雷同,抄袭之风盛行;二是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忽视情感交流;三是盲目追求收视率,刻意制造敏感话题,刺激观众的窥视欲;四是节目嘉宾不少是“托”,相亲变为“演戏”;五是女嘉宾频出“丑闻”“绯闻”,恶俗炒作吸引眼球;六是语言暴力充斥节目,嘉宾言语极尽嘲讽、挖苦之能事,“毒舌”飞舞,缺乏平等交流;七是把庸俗当脱俗,让低级趣味成为流行,随意贬低“真善美”的主流价值观,突破社会道德底线;八是虽为相亲节目,却真情匮乏,真爱难寻)。
电视相亲节目走到了风口浪尖上。
终于,广电总局下发整改通知,要求相亲节目进行整改。
娱乐精神在当下中国大行其道,相亲节目不可避免带有时代烙印。
电视相亲节目风靡一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广遭诟病,如颠覆主流价值观、同质化现象严重、“审丑”心理凸显等。
在受众出现强烈审美疲劳后,电视相亲节目泛滥的结果只能是节目的死亡。
因此,加强文化的引导作用,营造雅正的健康语境,发挥大众传媒的正功能,恰当的颠覆和创新是当务之急。
一、电视相亲节目存在的问题(一)颠覆主流价值观当前电视娱乐节目大都以一种娱乐倡导者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
节目提供的大多是一些无深度但却轻松、流畅的情节和场景,以及令人兴奋而又晕眩的冲突。
而对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文化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甚至审美功能都有一定的抑制,仅强化和突出了它的感官刺激功能、游戏功能和娱乐功能。
相亲节目背后折射出的伦理问题思考
不 愿 意为 了 结婚 而结 婚 。 还 有 一 个 很 重 要 的 原 因 就 是 当 今 社 会 的 离 婚 率 越 来 越 高 , “二
奶 ”现 象越 来越 多 ,从 而使 得很 多女 性开始 慎婚 ,恐婚 。近年 来 , 我 国 的离 婚 率 一直 在 不 断 上 升 :且 年 龄 趋 于 多层 次 化 。根据 国家 统 计 局 的 数 据 显 示 , 我 国 的 离 婚 率 从 2 0 年 以来 一 直 处 于 上 升 的 07 趋 势 。婚 姻 的 不稳 定 造 成 了 很 多 女性 对 婚 姻 的恐 惧 ,女 性从 心 理 上较 男性 相 比 本身 就 更 容 易 缺 乏 安全 感 ,因 此 女性 更 容 易在 选 择 婚 姻 时 抱 谨 慎 的 态 度 。 而 且 当 今 社 会 的 “包 二 奶 … ‘ 情 人 ” 的 养 现 象 比比 皆是 ,这更 容易 让 女性 对婚 姻绝 望 从而 选择 单身 。
多 伦理 问 题 ,相 亲 的 大众 化 和 公 开化 就 是 应着 社 会 上 一个 群 体 “ 男剥 女 的 出现 而 我们 在 择 偶 时推 崇 的 拜金 主 义 也 是很 值 得 我们 反 思 的 一个 现 象 。 剩 【关键 词 】 相亲 ,剩 男剩 女 ;拜 金王 义 ;婚 恋观
时 代经贸 2 1 O 1耳 7 月 总第2 lq 1X
相 亲 节 目背 后 折 射 出 的 伦 理 问 题 思 考
曾 哲 谢振 荣
( 南 大学 法政 学 院 ,江 苏 江
【 摘
无锡
24 2 ) 112
要 】 对 于 一直 火 热 荧 屏 的相 亲 节 目来 说 ,可 能 大 多 数 的观 众 都 是 抱 着娱 乐 的 心 态 去 观看 ,都 是 一 笑 了之 的 , 但 是 细细 分 析 ,其 中却 折 射 出 当今 社 会 的很
相亲节目背后折射出的伦理问题思考
相亲节目背后折射出的伦理问题思考作者:曹哲谢振荣来源:《时代经贸》2011年第13期【摘要】对于一直火热荧屏的相亲节目来说,可能大多数的观众都是抱着娱乐的心态去观看,都是一笑了之的,但是细细分析,其中却折射出当今社会的很多伦理问题,相亲的大众化和公开化就是应着社会上一个群体“剩男剩女”的出现。
而我们在择偶时推崇的拜金主义也是很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个现象。
【关键词】相亲;剩男剩女;拜金主义;婚恋观近两年来,相亲节目一直热度不退,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龙头,打开电视机,迎面扑来的都是主持人在大叫“请灭灯”,尽管各有各的噱头,但内容都是千篇一律,无非都是在叫嚣性与金钱。
以马诺现象为例,那句雷人的台词“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
”不知道颠覆了多少人传统的价值观,婚姻观,爱情观,引来无数人的不屑、指责和唾骂。
尽管广电总局对她进行了封杀,对一些相亲类节目也进行了整改,但这样做也只是给这些现象临时盖上一层遮羞布,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遮羞,而是反思这些现象背后透视出的社会和伦理问题。
问题之一:剩男剩女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人们的结婚年龄在往后推移,有媒体透露,最新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适婚青年男女的单身比率已经超过了三成,当下,全国约有1.8亿适龄未婚青年。
因此,相亲成为了当下一种流行的词语,曾经这种较为私密含蓄的活动已经被搬上了电视网络。
成为了大张旗鼓的公开行为,甚至网络上很多单身青年调侃自己“不是在相亲,就是在相亲的路上。
”在这种调侃和喧嚣背后其实折射出了当今社会的尴尬,剩男剩女已经在成为城市中日益严重的一个问题。
出现剩男剩女的原因有多种,而且男女也是有差别的。
第一个提出“剩男”概念的是欧洲学者蒂亚·森,他认为男女比例失调,将成为一个很严峻的社会问题。
之所以出现“剩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下的男性选择偏好,造成了社会上男女比例失调。
浅析电视相亲节目存在的伦理问题
浅析电视相亲节目存在的伦理问题作者:李敖来源:《现代交际》2014年第01期[摘要]近来以电视相亲为噱头的相亲交友类节目日益火爆,其中尤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为甚。
伴随着此类节目收视率的节节提升,其所产生的社会反响也越来越大。
而其通过节目所体现出的一系列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与主流社会伦理观念相悖的价值观也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与质疑。
本文就将从伦理学的视角出发,以《非诚勿扰》为例,深入分析其内隐藏的众多伦理问题。
并希望通过相对仔细的分析寻求出能够有效促进当前电视相亲节目价值回归的相关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电视相亲节目价值观伦理问题价值回归[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093-02一、电视相亲类节目的发展过程与现状众所周知,在我国数千年的传统婚恋观中,“相亲”一直是一个有着丰富意蕴的词汇。
在古代,它意味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在现代,它也依然是很大一部分青年男女得以寻求到自己人生伴侣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对于传统的相亲方式,电视相亲无疑具备了很多的优点。
一方面其能打破空间限制,极大扩展交友范围,因而得到了有相亲需求的青年男女的广泛认同;而另一方面,由于其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广大观众对于相亲全程的好奇心,因而吸引了众多的节目受众。
1991年由北京电视台制作播放的《今晚我们相识》应该是中国最早的电视相亲节目之一,该节目形态简单,目的纯粹——旨在为未婚男女提供一个交流与联络的机会。
该节目在一段时期内受到大家的喜爱,然而由于节目运作原因,不久后便告结束。
而于1998年在湖南卫视开播的《玫瑰之约》无疑为此类节目的复苏做出了努力。
相对于前面的节目,《玫瑰之约》的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具备话题性。
两性关系、恋爱婚姻等主题的植入使得该节目一时之间迅速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在当年便创下了一个收视奇迹。
于是众多电视台纷纷模仿,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便都偃旗息鼓。
电视婚恋交友类节目兴起的背景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电视婚恋交友类节目兴起的背景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最近,江苏卫视推出的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引发收视狂潮。
随后,全国各大卫视也相继推出相似栏目,如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浙江卫视的《爱拼才会赢》等。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电视婚恋交友类节目如此火爆呢?1、满足受众爱的需要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让人憧憬和期待。
马斯洛曾提出五个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人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后,人就会产生爱与被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比如个人强烈地需要友情、爱情与亲情,渴望在小群体中与他人有深厚的关系等。
而婚恋交友节目正是满足了受众爱的需要,所以受到观众的极大关注。
2、抓住社会热门话题,吸引观众眼球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在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工作、生活节奏日渐加快,当代年轻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残酷竞争和生存压力。
作为刚从学校毕业工作不久的80后一代,买车、买房、结婚已经成为一种奢望。
许多年轻男女成为“剩男”“剩女”,社会也进入一个“剩时代”。
所以“剩男剩女”就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像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正是嗅到了“剩时代”带来的商机,把握机会,制作了这样一档婚恋交友节目,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3、迎合受众的窥探和好奇心理,获得自我认知从心理学来看,每个人都有窥探别人私密,想知道别人私密的好奇心。
特别是受现在许多电视剧的影响,一些年轻人对自己持有的价值观、婚姻观是否正确并不确定。
于是观众希望通过节目设置的各个环节了解嘉宾的秘密或者观点。
或许还会从中找到与自己相似的观点或经历,从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认同。
而面对与自己截然不同的观点或看法,通过观众对节目的评论,也会使自己有一定的认知,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情感反应。
4、节目呈现形式新颖,环节设置巧妙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为例,十年前的婚恋交友节目,大都是同等数量的未婚男女通过多个话题来展示各自的爱情观、生活观,设置情感故事,互相提问、表白,亲友团意见等各个环节来全方位展示各位嘉宾的特点。
理解恐惧心理相亲中如何克服紧张和不安
理解恐惧心理相亲中如何克服紧张和不安理解恐惧心理:相亲中如何克服紧张和不安相亲是社交交流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对于很多人来说,参与相亲可能会引发紧张和不安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主要源自对未知、对他人评价的担忧,甚至可能涉及到自身的自信问题。
如何理解和克服相亲中的紧张和不安心理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理解恐惧心理的根源在相亲中感受到紧张和不安的主要原因是对未知的恐惧。
首先,相亲对象的人格特质、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等都是未知的,这让人们在相亲前面临着对未知事物的猜测和担忧。
其次,相亲可能面临他人的评价和审视,这使得参与者担心自己的形象和被他人否定的可能性。
再次,个人自身的自信问题也会加重紧张和不安心理,担心自己无法与对方产生共鸣或保持交流。
二、积极应对紧张和不安心理1. 调整心理态度积极调整心理态度是克服紧张和不安的关键。
相亲只是一次交流的机会,无论结果如何都应理解到人际交往的多样性,不要把一切压力都放在相亲上。
相信自己的魅力和内在价值,这样才能对自己更有信心,从而减少紧张感。
2. 制定合理期望在相亲中,不要期待对方与自己完全吻合,相亲是互相了解的过程,双方都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要制定合理期望,不要对对方过分苛求,保持开放的心态,允许彼此在交流中有所发现和了解。
3. 做好充分准备充分准备能够增加自信,减少紧张感。
在相亲前,可以了解对方的一些基本背景信息,同时也可以准备一些开放性问题,以便更好地引导和促进交流。
此外,注意个人形象的细节,保持良好的仪态和自信的微笑。
4. 放松心态和身体在相亲之前,适当放松自己的心态和身体可以减轻紧张感。
可以通过听音乐、做冥想或者进行适度运动等方式放松紧张的情绪。
同时,在相亲当天保持良好的饮食和充足的休息,以确保身心状态的良好。
三、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技巧在相亲中,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主动倾听对方的言辞和表达,积极回应对方的话题和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半月谈电子版:相亲节目背后的社会
焦虑须反思
吴小英
近日,金星主持的一档相亲节目引发争议。
与时下流行的其他电视相亲类节目不同,这个节目并不以男女嘉宾的交流碰撞为看点,而是独辟蹊径,把“带上爸妈找对象”的形式推上前台。
在刚播出的第一期“男生家庭版”中,男方父母尤其是母亲在现场对于女嘉宾的点评,“惊吓”了众多年轻网民,各种质疑批评纷至沓来。
在众多的批评者当中,心理学学者武志红的巨婴理论流传最广,有人惊呼“中国式巨婴全来现形了”;有人认为这是传统包办婚姻的还魂;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全面展现了中国父母的典型“风采”……然而,不管人们对此表示如何错愕,却不得不承认,这个以“一人脱单、全家光荣”为口号的相亲节目,从一开始就戳中了当下婚姻的痛处,那就是网上常说的:婚姻不是两个人的结合,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除了节目组让家长坐在台上直接面对女嘉宾品头论足这一环节设置之外,节目中男方父母挑选未来儿媳妇的标准也让人大跌眼镜——传宗接代、家务照料、有教养,即传统的“能干活、能生养、会伺候人”。
其实往深处看,家长无非是想给孩子挑选一份貌似稳妥的姻缘,从而让他们的后半生有所依托,而对方仅仅是这个工具化的家庭选择中的一个道具而已。
与其声讨21世纪的家长们至今梳
着“清朝的辫子”,不如检讨为何这个时代还会重新流行“清朝辫子”。
当下,从高房价和限购政策下的假离婚盛行,到动辄全家出动物色择偶对象的壮观场面,都表明传统式的工具化婚姻不但未消失,反而成为现代个人生活的一份兜底保险。
制作这个“突破性”相亲节目的媒体,无非是瞄准了如今电视受众群体的主要阶层、年龄和性别特征,开出了符合他们需求的娱乐药方。
与此同时,他们还准确地把握住了当前社会的趋势——传统与复古正成为潮流。
如此景象,即使与独立青年的梦想格格不入,却也展示了这样一个转型社会的角斗场上沉渣泛起的热闹生态,让不同受众各取所需,找到排解现实挫折和未来焦虑的渠道。
“奇葩”的电视相亲节目肯定有落幕的一天,其背后的社会焦虑和生态还需长久检省。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2017年半月谈评论:中国电影不能忙着“数
星星”
盖博铭
岁末档期几部国产院线大片陷入了“数星星”的口水战。
对于一部影片是好是坏,观众莫衷一是很正常,但是对于中国电影
而言,只顾着“数星星”,恐怕很难推出叫好叫座的精品佳作。
在一个公平合理的市场化体系中,大片好不好,观众心里最清楚,但观众对于电影的评分不是影片质量的最终评价标准。
人们对好电影标准的理解存在差异,立场不同,评价也会不尽相同。
更何况,评分平台上雇佣水军等“非正常打分”也确实存在。
对于影片多元化的评价并非坏事。
各方观点都能摆在一起正面交锋,这种“活力”恰是一个产业由初期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
面对方方面面的干扰和冲击,评分平台应以中立的原则、科学的算法和透明的信息,来稀释误差,净化差错。
事实上,各方都清楚的是,“恶评”“水军”毁不了真正的经典,也没有能力搞垮中国电影,真正危害电影市场的是那些“烂片”。
需要看到的是,一些片方急功近利、“故意迎合”“突击消费”只会透支观众信任、扰乱电影市场。
归根结底,中国电影要获得好口碑,更需完善市场、加大支持、修炼内功。
用心拍好电影才是正确的“刷分”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获表决通过。
从创作主题到资金投入,从人才队伍建设到电影放映具体时段,法律都作出明确规定,被业界视为政策的“保驾护航”。
电影市场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政策“加力”,更需每一个市场要素的努力。
商业电影发展已逐步走出粗放的“原始社会”,有序的市场规则正在博弈中逐渐完善。
电影制作方唯有执着追求有
品质、有风格、有内涵的作品,真正做到把“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才能获得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