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银鹰文昌中学八年级历史学案:第11课《民族团结》(无答案)(新人教版下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6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掌握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培养以唯物主义历史观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法,讲解法和图片展示法等培养学生从历史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培养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和现实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对孔繁森先进事迹的学习,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分析历史的能力逐步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也逐步提升,本课内容较枯燥,我从导入新课就开始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学生学习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和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我国第五套人民币100元钞票,切入学生生活实际,引入已退出市场的第四套人民币,上面的印刷图案体现出我国的不同的民族,考考大家能辨认出多少个民族名称?这实际上反映出我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多民族)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少数民族?请欣赏我们56个民族大家庭一幅图片,多么和谐,多么温暖!那么我们56个民族的大家庭怎样才做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1课民族团结一探究竟。
二.授课与活动:活动一:品味民族风情开展民族知识的小竞赛,看看同学们对民族知识的了解有多少?抢答的方式激发兴趣。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学生迅速抢答。
点评和过渡:学生们表现非常积极,懂得的民族知识还真不少,为你们点赞!从刚才的知识抢答活动中,我们感受到我国民族交往的历史是悠久的,而且从中也感觉到了少数民族拥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这一切都为我们中华民族增添了靓丽的色彩,那么,我国这些不同特色的民族到底是怎样做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呢?我们党实行了什么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十一课 民族团结
1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历史学科教案课题第十一课民族团结课型课时 1课程标准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其作用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发展和繁荣的状态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整理知识提炼结论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获得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识图想象知识迁移利用教材有关照片及其说明文字,结合本校西藏班网页介绍的内容,通过汉藏“民族团结”的感性认识,联想到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情感态度价值观继承传统树立责任通过了解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自觉承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学习英模积极进取了解孔繁森的感人事迹,自觉学习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确立起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远大理想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参,图片学生准备历史资料教学过程主案个性化修改2导入展示图片“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吐蕃”师: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00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
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
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自己阅读)完成“前置性小研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知识梳理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民族分布格局是怎样的?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意义?我国有那几个省级自治区?分析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2、阅读57页相关课文,用几个史实说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12
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西部大开发等基础知识。
2、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
3、增强对祖国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民族知识竞赛猜一猜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在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什么乐器?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什么乐器?欢渡什么节日?这些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服饰?以上是哪个民族的服饰?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盛会?你能说出他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元朝和清朝分别是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哪位艺术家吗?二、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三、 自主学习。
学生看书,进行基础知识梳理。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 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关系、民族分布的特点我国是一个由 个民族组成的 的国家。
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 的关系。
并逐渐形成了以 为主体,各民族 、 的格局。
学生展示。
教师重点强调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并出示 “我国民族分布图”,增强学生对民族分布格局的认识。
过渡:针对我国的这种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1)提出: 的时候。
(2)实施:(3)意义:学生展示。
教师出示并由学生齐读《共同纲领》 、1954年《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关规定。
教师:谁能说出我国有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成吉思汗努尔哈赤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分布图,并告诉学生这些民族自治区并不是都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建立的。
学生说出民族自治的含义,由于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也学过这个内容,这里不再过多介绍。
教师讲解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加深对民族区域自治意义的认识,并引导学生认识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小组合作探究在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可从历史发展、民族关系、近代革命斗争等角度考虑)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分组展示交流。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摘要】:本教案的设计,开课运用歌曲,激情导入,既渲染气氛、创设特定的情景,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在学文明理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采取学故事、讲故事、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等形式,使学生明白我国各族人民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重要性,从而树立为维护民族团结而努力的情感。
结尾又让学生在歌曲中加强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既照应了开头,又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多媒体激情明理导行教学设计理念:依纲靠本尊重教材,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激情、明理、导行,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素质教育的落实;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体现教材教法同步改革,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教材对象分析: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
学生大多十一、二岁,他们大多勤奋好学,活泼可爱,求知欲强。
针对我国目前少数地区仍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因而对学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尤为重要。
教学内容分析:《民族团结》是鄂教版思品十二册第十三课。
本课让学生了解汉族和少数民族各有优势,搜集有关民族团结故事,从而使学生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靠全国人民共同努力。
加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教学目标:道德认知目标: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道德情感目标: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道德行为目标:1、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收集我国各民族和睦团结的资料。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教学策略: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
4、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
教学准备:1、播放VCD,欣赏歌曲《大中国》、《爱我中华》。
[来源:学优中考网]2、课件:①6位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图片。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设计含教后反思
第11课民族团结
教学反思:
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上完之后,我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成功之处:
1、在本节课的导入上,我利用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的视频,导入新课。
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对这一节课的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2、这一节课的内容较少,在讲述的时候我为学生的主要罗列了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讲解。
在政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经济上,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让学生去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一点收到的课堂效果也较好。
3、在本节课的课堂提问上,我接受了苗老师的建议,化繁就简,既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又达到检测学生复习知识的目的。
4、在本节课的反馈总结上,我从基础训练上挑选了几道题,较好的考察了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知识,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
在本节课的课堂设计的问题上,有一个小问题的设计不是很合理。
为落实民族区域自治这一政策采取了那些措施?学生在回答第二问时,很多同学找不到答案,并且书本中有些知识点也遗漏了,达不到预习的目的。
后来,我调整为,为促进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中央实行什么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是什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这样,学生的预习就目标更为具体了。
八下历史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案例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教师强调: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特点: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做主。
教师提问: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导下,我国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几个?它们的名称叫什么?
我国已建立了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学生根据地图指出,教师给学生
区。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A.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B.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不适合分离的民族关系。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课件展示“蒙牛”产品的商标,提问:
蒙牛乳业集团在哪个省?教师介绍蒙牛集团的兴起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可分割关系。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除了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支持外,每年还派遣大量的干部和人才入藏。
孔繁森就是他们其中的杰出代表。
孔繁森是杰
孔繁森辅导他收
养的孤儿学习
孔繁森照顾生
病的藏族老人
三、合作探究(10min)
学完了这一课,你们想一想,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呢?如何与少数民族的同学相处呢?
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在民族节日时,向他们表示祝贺。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民族团结》教案02
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的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1大家还记得西汉有位自愿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使得汉族与匈奴族友好相处的著名美女吗?谁说得出她的姓名?(王嫱——王昭君。
)2 谁还能说出唐朝时,为促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卓越贡献的两位公主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00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
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二、民族区域实行的自治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的关系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分布格局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组织学生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师按下表启发归纳)教师指出: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
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它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执行,也有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它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繁荣。
它有助于各民族巩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强热爱本民族的情感。
总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3组织学生完成历史填图册15页第1、2题。
三、各民族共同发展1学生阅读57页相关课文,回答:请你以藏族、达斡尔族、傣族为例,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藏族百万农奴翻了身,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
4.12.4 民族团结 教案(鲁教版八年级下)
第11课民族团结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的地位:本节课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内容。
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确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将来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2、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并热爱中国多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2)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培养正确的民族观。
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使学生运用阅读、分析和归纳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历史知识。
(2)运用图片,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团结;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对比分析的能力,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3、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本课的难点:民族团结意识的形成二、学生分析八年级学生在地理课上已经学过我国的民族分布状况,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也有一定了解,所以,本节课侧重对学生民族团结意识的培养。
三、教法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我主要采用对比法、列举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1、对比法本节讲各民族共同发展时,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前后藏族生活的图片,进行对比,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体会民族政策的优越性。
2、列举法通过列举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使学生体会党和政府对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视。
3、讨论法对民族区域制度进行讨论,加深对其内容和意义的认识。
四、教具准备: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自制多媒体课件,包括《中国民族分布图》,部分图片,歌曲《爱我中华》、《大中国》,视频资料《那达慕大会》等。
五、学法引导学生读《中国民族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高阅读分析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六、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教育学理论认为:教育的最大技巧在于吸引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1课 民族团结
课题:第11课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情况。
它不仅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为本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后两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标准知道辽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措施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比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的成果。
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五、教学过程第一篇:忆往昔——峥嵘岁月为和平(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这一课。
展示:《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图。
思考:(1)、我国的民族构成有什么特点?(2)、我国的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学生:: (看图并结合课本第一、第二段)展示答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
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
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
教师:汉族集中的地区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
这是大杂居。
小聚居是指夹杂生活在汉族中的少数民族又是生活在一起的。
(举班级的例子。
班级绝大多数同学是汉族,请问班级里哪位是少数民族同学?你知道你们民族主要聚居在什么地方吗?)(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分析使学生更形象直观的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学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学案第11课民族团结学案
学习目标:
1、记住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意义。
2、知道中央政府实行的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取得的成就。
3、认识民族团结为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学习过程: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问题发现)
1、通过阅读材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写关键字)
2、通过阅读教材第一子目,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写关键字)
3、通过阅读链接材料,你有哪些新的发现?对你有什么启示?(写关键字)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任务驱动)
专题一:摆脱贫困共同发展
专题二:西部开发展新气象
专题三:支援西部抛洒热血
专题四:反对分裂民族团结知识链接:
1、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它的民族政策是“大熔炉”模式的典型,美国政府不对族群(种族)进行法律、政治等方面的认可,不给予族群(种族)法律上的承认。
特别是不容许任何一个族群生活在一块属于自己的历史疆域内,而是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法律和手段构建一个不分族群、不分宗教的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美国任何族群的成员(印第安人除外)都不得以种族身份为由在政治任命、选举、教育等方面给任何人以优待。
2、前苏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赋予了“民族自决权”以最为宽泛的解释:即任何一个群体,只要拥有相互认同的共同的文化特征而自认为是一个民族,它就有权利在其长居住的一块领地上实行自治,同时,还有权利通过“全民公决”来决定是否要在这一领地上建立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说课稿11 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民族团结》,新课程改革中以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理念,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新课改理念为先。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三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民族团结》是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情况。
它不仅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为本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后两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可以通过设疑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的生动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2、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是基于多方面的因素的考虑。
这一知识点涵盖的知识面较广,理论性较强,初二学生难以把握,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历史上各民族友好交往、共同反抗外敌、争取独立解放斗争的资料,对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感性认识。
在讲课过程中教师从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入手,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讲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有较大的差异。
初中历史_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民族团结》是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统一的课程内容,在单元中处于开篇的位置,课程教学要为单元主题服务,重点介绍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的成果。
人教版教材虽然将课程标准的内容纳入其中,但是教材过于简略,历史事件介绍得不够完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形成完整的概念。
这就要求在教材的处理上,要合理的组织现有的教学资源,大胆取舍整合,补充新材料。
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衔接更加自然。
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可以通过提供材料,设疑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的生动的图文影像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本课难点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这一知识点涵盖的知识面较广,理论性较强,初二学生难以把握,因而具有较高的难度。
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资料,培养学生对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感性认识。
有史以来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在分布上又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是保证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
学情分析从知识基础来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了初步了解,但尚未深刻认识到我们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从认知基础来看,初二学生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个性品质上看,该阶段学生好奇心强,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
通过图片、音乐、视频制造意境,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11课 民族团结
1.
了解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其作
用;
2. 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 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发展和繁荣的状态。
3.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1. 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5.以藏族、达斡尔族、傣族为例,说明少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 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为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而进行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名称。
2. 完成历史填图册 15 页第 1、2 题。
3. 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 精彩展示我最棒 请同学们大胆展示本组同学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学中问题和困惑,积极发表自己的 见解。
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通过自主分析、分组合作、质疑探究,实现学习目标。 【知识链接】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 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 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年制学校八年级历史导学案 设计人
课题 课型 第 11 课 民族团结 自学探究课+展示提升课 时 间 课 时
一课时
1. 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求是的良好习惯,获得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利用教材有关照片及其说明文字,结合本校西藏班网页介绍的 内容,通过汉藏“民族团结”的感性认识,联想到全国各民族的大 团结。
我的笔记:
分析: 1. 课本 45 页“导入框” 、47 页插图和 49 页“自由阅读卡”的内容都反映了哪件大 事? 2. 这些讲话的重要观点是什么?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11课民族团结
第11课民族团结第11课民族团结一、教学目标与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培养学生以唯物主义历史观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实现,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团结的历史。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结合教师提供的资料,培养学生运用识读、表述和归纳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历史知识。
(2)运用教科书中插图,培养学生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
(3)通过畅谈少数民族大发展,让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加工,最终得出自己的新见解,使学生逐步掌握探究式学习方法。
【分析】通过搜集资料、课堂学习、思维拓展等学习过程,落实目标,提倡学生在进行探究学习的同时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与同学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2)通过对孔繁森先进事迹的学习,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分析】教师要抓住情感教育的时机,使学生认识搞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为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做出应有贡献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策略本课教学适合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师生互动建构新知识。
其模式为:提出问题—自学探究—合作交流—提炼总结。
1.本节课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了解不是太多,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史料和图片,并补充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从史料中获得历史知识的方法。
2.“民族区域自治”内容的教学,可多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
【课标要求】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 2.通过对教材中吉付出的讲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极少,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学习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A级)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制度,我国共有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治区。
2.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政策。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旧社会,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的政策。
2.中央提出实施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合作探究】(C级)
1、通过阅读教材,说说我国对待少数民族问题采取了哪些政策,取得了那些成就?
2.讨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课堂小结】(B级)
多民族 5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充满快乐一律平等、相互尊重,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发展
【当堂检测】
1.“56个星座,56枝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表达的主旨是()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民族共同繁荣
D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2. 下列哪一地区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A. 西藏 B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
C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D宁夏回族自治区
3.孔繁森是()
A.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 B援蒙干部的杰出代表C援疆干部的杰出代表 D援回干部的杰出代表【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