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绵粉蚧的发生动态
棉花扶桑绵粉蚧特性分析
棉花扶桑绵粉蚧特性分析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solenopsisTinsley是入侵我国的一种新害虫1。
该虫目前分布于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澳洲、亚洲20余个国家和地区2-4。
关于该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已有一些报道。
观察显示,扶桑绵粉蚧营兼性孤雌生殖,雌雄均1次交配,卵胎生,繁殖能力强,种群增长潜力大,年发生世代多、重叠5-10。
该虫对低温的忍耐能力强,其过冷却点以1龄若虫最低,为-24.02℃,可能适宜在中国北部更广泛区域生存11。
由于对重要经济作物棉花(包括Bt棉和常规棉)、番茄、茄、南瓜、烟草等危害严重,近年来该虫备受产棉国重视3-4,12。
基于对低温和高温的忍耐能力的风险分析结果表明,除西藏、青海、黑龙江大部分地区外,我国其它地区基本适宜扶桑绵粉蚧生长13-14。
但是,笔者在饲养观察以棉花为寄主的扶桑棉粉蚧广州种群时发现了一些不同已有报道的生物学特性,如两性生殖、多次交配、部分卵胎生等,进一步研究了该虫的生殖潜力与虫体大小关系。
1材料和方法1.1实验材料供试虫源:从广州市天河区多个地点扶桑上采集扶桑绵粉蚧置于实验室内(温度26~28℃,相对湿度75%,光周期(L∶D)为13h∶11h),以棉花为寄主继代饲养5代后,取各虫态健康个体备用。
供试植物:棉花Gossypiumhirsutum品种为常规棉爱棉1号,由安徽省爱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将棉花种植于温室内塑料花盆中(直径20cm,高30cm),取高30~40cm的健壮植株备用。
仪器与工具:双目解剖镜(蔡司STEMI2000)、数码相机、培养皿(Ф=9cm)、多格式养虫盘、细毛笔、镊子等。
1.2试验方法试验均在开放的室内条件下进行,温度26~28℃,相对湿度60%~80%,光周期(L∶D)为12.5h∶11.5h。
1.2.1活动、交配、取食行为。
用细毛笔挑取初孵若虫接于棉花植株叶片上,每株接80~100头以上,共接10株以上。
待若虫分散、稳定后,每天8:00-11:00,15:00-18:00连续观察记录该虫活动、交配、取食、危害以及棉花受害症状等。
扶桑绵粉蚧形态特征,为害什么作物
扶桑绵粉蚧形态特征,为害什么作物
一、扶桑绵粉蚧形态特征
1、外观特征
(1)雌虫是主要危害源,其足部呈红色,腹脐呈黑色,身上被有薄蜡粉,胸部可见1-2对(或无)黑色斑点,腹部可见3对黑色斑点。
(2)体缘有短粗的蜡突,腹部末端4-5对较长。
除去蜡粉后,其前胸、中胸背面亚中区可见2条黑斑,腹部1-4节背面亚中区有2条黑斑。
(3)雌虫产下的卵粒呈圆形,颜色浅黄。
2、生物学特征
(1)多为孤雌生殖,于卵囊内产卵,每个卵囊内具有150-600粒,卵孵化后大多为雌虫。
(2)虫卵经过3-9天即可孵化为若虫,若虫期为22-25天左右。
一般情况下每隔25-30天可发生1代,1年可发生12-15代。
(3)温度较低时,扶桑绵粉蚧会以虫卵形态(或其他虫态)在植物或土壤中越冬,在热带地区可终年繁殖。
二、扶桑绵粉蚧为害什么作物
1、危害对象
(1)主要危害对象为冬瓜、黄瓜、南瓜、番茄、茄子、空心菜、棉花、芝麻、向日葵、扶桑、园林植物的幼嫩部位,包括叶片、叶柄、嫩枝、花芽。
(2)若虫和雌性成虫会吸食汁液,作物受害后叶片会变黄,生长发育速度会变缓或停止(或失水干枯),有时会导致花朵、花蕾、幼铃脱落。
(3)此害虫会分泌蜜露,并且会诱发煤污病,导致叶片脱落,甚至会出现作物成片死亡的情况。
2、防治方法
(1)进入低龄若虫发生高峰期后,亩用40%毒死蜱100-120毫升兑水50-60公斤,然后进行喷雾。
(2)喷雾时要整株喷药,虫害较严重的地方要向土壤施药,使药剂渗入到根部,以消灭地下种群。
扶桑绵粉蚧监测方法
扶桑绵粉蚧监测方法(试行)为规范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疫情监测工作,科学准确地掌握扶桑绵粉蚧扩散、分布及发生动态,特制定本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开展扶桑绵粉蚧监测。
1 监测准备收集扶桑绵粉蚧及其寄主状况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制定简要的调查计划。
2 监测区域发生区:重点监测曾发生疫情地区、有代表性的地块、重发地区及发生边缘,全面准确地掌握发生动态和扩散趋势。
未发生区:重点监测高风险区域,如:经过疫情发生区的交通沿线、来自疫情发生区的扶桑、向日葵等寄主植物及植物产品以及其他限定物的集散地和主要消费区、进口寄主植物产品集散地等。
3 监测植物扶桑、豚草、向日葵、茄子、番茄等。
4 监测时期根据我省气候因素,每年3-11月为监测时期。
5 监测用品样品袋、记录笔、手持放大镜、解剖镜、镊子、指形管、医用剪刀、标签纸、 70%乙醇、脱脂棉等。
6监测方法监测方法为采用田间踏查和定点调查相结合。
田间踏查:在扶桑绵粉蚧的嗜食寄主扶桑、向日葵、豚草和茄科作物重点栽培种植地区进行全面踏查,每年调查2-3次。
定点调查:在田间扶桑绵粉蚧的嗜食寄主主栽区设置观察点进行定点调查。
每年3-11月调查,每月调查一次。
7 疫情诊断7.1 现场诊断如发现可疑的蚧虫标本,可根据其形态特征以及作物的受害症状作出初步诊断,并视需要采集有关标本。
诊断可依据扶桑绵粉蚧形态鉴别特征进行鉴定。
7.2室内诊断在监测中如有可疑蚧虫标本,无法现场诊断的应带回实验室用解剖镜进行鉴定。
新发现疑似扶桑绵粉蚧地区,需送标本至省级植物检疫机构或其委托的有关科研教学单位进行鉴定。
送检时填写好有害生物样本送检表,首次鉴定的标本需要保存。
7.3 标本保存采集到的卵、若虫、蛹和成虫放入指形管中,注入70%酒精,上塞并用蜡封好后,认真填写标本的标签,连同标本一起妥善保存。
有条件的站点可制成玻片保存。
8监测记录与档案详细记录、汇总监测区内调查结果。
棉花上扶桑绵粉蚧广州种群生物学特性观察
常规 棉爱 棉 1号 , 由安 徽省 爱地 农 业科 技 有 限公 司
生产 。将 棉 花 种 植 于 温 室 内塑 料 花 盆 中 ( 径 2 直 0
c 高 3 m) 取 高 3 " 0c 的健壮 植株 备用 。 m, 0c , 0 ̄4 m
仪器 与工 具 : 且解 剖镜 ( 司 S MI o O 、 双 蔡 TE 2 O ) 数 码 相机 、 培养 皿 ( =9c 、 格式 养 虫 盘 、 毛 m) 多 细 笔 、 子等 。 镊
l材 料 和 方 法
1 1实 验 材 料 .
群 体饲 养 的 已经交配 了的雌 虫移 至 无盖 培 养 皿 中 , 在 实验 室 以新 鲜 棉 花 叶 片 为 食 料进 行 饲 养 。每 皿 放 置 一 片 叶 , 湿 润脱 脂 棉 包 裹 叶 柄 基部 , 皿 底 用 在 部 垫 上 湿 润 滤 纸 , 用 保 鲜 膜 密 封 皿 口, 上 扎 并 膜 5~8 0 O个 小 孔 。4~ 5 d更 换 一 次 叶 片 。 每 天 8 o —1 :0 1 :0 8 0 :0 1 0 , 5 O —1 :0观察 产 卵行为 , 观察 共 8 以上 。取 出现 卵囊 的雌 虫置 于 双 目解 剖镜 解 O头 剖 观察 卵 囊 中 和 雌虫 腹 内卵 的状 态 , 解 剖 3 共 O头
要 经济 作 物棉 花 ( 括 B 棉 和 常 规 棉 ) 番 茄 、 、 包 t 、 茄 南 瓜 、 草 等 危 害 严 重 , 年 来该 虫 备 受 产 棉 国重 烟 近
视L ] 3 。基于 对低 温和 高 温 的 忍 耐 能力 的风 险 分
试验 均 在 开 放 的 室 内条 件 下 进 行 , 度 2 ~ 温 6
1 2试验 方 法 .
广西扶桑绵粉蚧寄生蜂发生情况调查
广西扶桑绵粉蚧寄生蜂发生情况调查作者:李金峰邓军陈华燕杨朗周忠实姜建军黄立飞桂富荣陈红松来源:《南方农业学报》2020年第04期摘要:【目的】調查广西扶桑绵粉蚧寄生蜂种类、种群动态及其对扶桑绵粉蚧的控制作用,为广西利用自然天敌防控扶桑绵粉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每月中旬从广西北海、钦州、崇左和防城港4个城市分别定点采集约450头扶桑绵粉蚧带回实验室。
僵蚧单头挑至2 mL离心管中等待羽化,其余粉蚧放至发芽土豆上继续饲养、每天观察,将新形成的僵蚧及时挑至2 mL离心管中等待羽化,连续观察10 d,直至再无僵蚧出现。
统计僵蚧数量及所占比例,鉴定寄生蜂种类,统计其数量,计算各种寄生蜂僵蚧所占比例。
【结果】野外采集到9种寄生蜂,其中跳小蜂科5种:班氏跳小蜂[Aenasius arizonensis (Girault)]、刷盾跳小蜂Cheiloneurus sp.、康长索跳小蜂(Anagyrus kamali Moursi)、松粉蚧抑虱跳小蜂(Acerophagus coccois Smith)和黑角原长缘跳小蜂[Prochiloneurus nigricornis (Girault)];蚜小蜂科3种:豹纹花翅蚜小蜂[Marietta picta (André)]、康氏迈蚜小蜂(Myiocnema comperei Ashmead)和黄脸拟暗蚜小蜂(Promuscidea unfasciativentris Girault);广腹细蜂科1种:粉蚧广腹细蜂(Allotropa phenacocca Chen, Liu & Xu)。
其中松粉蚧抑虱跳小蜂和刷盾跳小蜂Cheiloneurus sp.为群居寄生蜂,单头僵蚧最多可羽化出14头刷盾跳小蜂Cheiloneurus sp.成蜂。
寄生蜂的总体寄生率较低(2.83%~29.56%),但僵蚧总体羽化率较高(92.15%)。
新入侵害虫扶桑绵粉蚧严重危害棉花
农 业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棉 种 浸 泡 催 芽 , 长 × 宽 在 × 高 分 别 为 1 0c × 6 1 × 2 m 的 塑 料 盆 中 , 0 m OCI 0c T
物 的害 虫 。。其 寄 主 植 物 包 括 葫 芦 科 、 科 、 豆 茄
科 、 形 科 、 葵 科 、 科 等 1 0多 种 植 物 , 中 棉 唇 锦 藜 0 其 花 、 草 、 瓜 、 茄 等 是 重 要 的 经 济 作 物 烟 南 番 。 该
分 别 接 于各个 盆 中 的棉 花 植株 上 , 在棉 花 主 茎 基 并 部 4 m 高 度 涂 抹 一 圈 凡 士 林 , 防 蚧 虫 逃 逸 。 ~5c 以 定 期 观 察 、 录 备 棉 株 上 扶 桑 绵 粉 蚧虫 期 、 量 和 记 虫
棉 花 被 害 症 状 出 现 的 时 间 和 株 数 。棉 花 被 害 症 状 分 为 以下 ,类 : 卷 曲/ 形 、 叶枯 萎 、 心枯 死 、 L 叶 畸 真 顶 植 株 生 长 停 滞 、 株 死 亡 。 对 照 设 2盆 。 整 个 实 验 植
减 产 达 到 4 [5。 2 0 0 11 0 8年 8月 我 国 广 州 发 现 该 - 虫 危 害 ] 风 险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 虫 对 我 国 各 大 棉 。 该
同一 时 问 将 供 试 扶 桑 绵 粉 蚧 初 孵 若 虫 按 每 株 1 0头 、0 0 2 0头 、0 4 0头 、0 8 0头 、 6 0头 的 数 量 梯 度 10
供试棉 花 为常 规棉
收 稿 日期 : 0 0 1 2 1 — 2 1 5
爱 棉 1号 , 安徽 省 爱 地
1 。 如 , 照 由 于 棉 蚜 、 粉 虱 等 侵 害 , ~ 1 ) 对 烟 7 0
发现外来物种扶桑绵粉蚧
03
未来需要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预防和控制,以保护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加强外来物种入侵的监测和预警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国际合作
对未来外来物种入侵的警示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化学防治措施
掌握防治适期
在扶桑绵粉蚧的若虫期和成虫期,分别使用不同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结论与展望
05
扶桑绵粉蚧对本地生物的威胁
扶桑绵粉蚧是一种具有繁殖能力强、传播速度快、破坏力大的外来物种,它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研究结论
扶桑绵粉蚧的生态影响
扶桑绵粉蚧的大量繁殖会对本地植物产生严重的损害,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背景介绍
了解扶桑绵粉蚧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征及其在我国扩散的规律和机制。
为有效防控扶桑绵粉蚧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保障我国农林生产和生态安全。
研究目的和意义
扶桑绵粉蚧的入侵情况
02
时间
XXXX年
地点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
入侵时间与地点
途径
由国外携带或通过水流、风等自然因素传播
方式
通过附着在植物、货物等表面进行繁殖和扩散
扶桑绵粉蚧的经济影响
扶桑绵粉蚧的入侵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会对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旅游和休闲产业的发展。
扶桑绵粉蚧的传播途径和机制
01
扶桑绵粉蚧的传播途径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其传播。
研究不足与展望
扶桑绵粉蚧的生物防治
02
扶桑绵粉蚧的生物防治方法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来控制其繁殖和传播。
扶桑绵粉蚧工作情况汇报
扶桑绵粉蚧工作情况汇报扶桑绵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 Kuwana)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柑橘、苹果、梨等果树,以及茶树等经济作物。
近年来,扶桑绵粉蚧在我国柑橘产区大面积暴发,给果树生长和果实品质带来了严重危害,严重影响了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在果树生长期,扶桑绵粉蚧吸食果树的汁液,导致果树叶片黄化、卷曲、枯萎,严重的还会导致果实畸形、裂缝,影响果实的品质和市场价值。
因此,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防治扶桑绵粉蚧,我们对其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
首先,我们对扶桑绵粉蚧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掌握了其生命周期、繁殖规律和危害规律。
其次,我们结合当地果树的生长情况和扶桑绵粉蚧的危害程度,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我们采用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扶桑绵粉蚧的暴发。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果树的管理和培育,提高了果树的抗病能力,减轻了扶桑绵粉蚧对果树的危害程度。
在防治工作中,我们还加强了对扶桑绵粉蚧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通过定期对果树进行调查和监测,及时掌握扶桑绵粉蚧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程度,为果树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我们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扶桑绵粉蚧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扶桑绵粉蚧的发生预警信息,指导果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扶桑绵粉蚧对果树的危害。
总的来说,我们在扶桑绵粉蚧的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效地控制了扶桑绵粉蚧的暴发,减轻了其对果树的危害程度,提高了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扶桑绵粉蚧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为果树的健康生长和丰产丰果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指导,共同推动扶桑绵粉蚧的防治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扶桑绵粉蚧
寄生部位
主要危害棉花和其他植物的幼嫩部位,包 括嫩枝、叶片、花芽和叶柄。 量大时,也可寄生在老枝和主茎上。
为害棉花的叶、枝、茎、根、果
为害
以雌成虫和若虫吸食汁液危害。 受害棉株生长势衰弱,生长缓慢或停止,失水 干枯,亦可造成花蕾、花、幼铃脱落; 分泌的蜜露诱发的煤污病可导致叶片脱落,严 重时可造成棉株成片死亡 。
4. 分布与扩散
分布 北美洲:墨西哥、美国(亚利桑纳、加州、哥伦 比亚、伊利诺斯、马里兰、密歇根、密西西比、 新泽西、新墨西哥、纽约、俄亥俄、德克萨斯、 佛吉尼亚);南美洲:古巴、牙买加、危地马 拉、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巴拿马、巴西、智 利、阿根廷;非洲:尼日利亚、贝宁、喀麦隆; 澳洲:新喀里多尼亚;亚洲:巴基斯坦、印度、 泰国、中国(台湾、广东)。
一、寄主情况 扶桑绵粉蚧寄主范围较广。主要寄主 有:棉花、陆地棉、扶桑、向日葵、南 瓜、茄、番茄、甜茄、龙葵、马利筋、番 木瓜、黄花嵩、三叶鬼针草、一点红、银 胶菊、苍耳、田旋花、铺地草、磨盘草、 巴豆、咖啡黄葵、赛葵、地桃花、黄细 心、列当、长隔木、大戟、羽扇豆、蜀 葵、灰毛滨藜、碱蓬、蓍草、豚草、黄花 稔、酸浆、马缨丹、洋金花、假海马齿、 神秘果、芝麻、蒺藜。
BT棉和非BT棉受害同样严重。 国际棉花咨询中心认为,该虫为一种扩散 迅速、危害严重的棉花大害虫,是全世界 需要警惕的,尤其中国和印度、巴基斯坦 交界,边境线很长,很容易被交通工具和 贸易材料携带传播到中国棉区 。
6. 扶桑绵粉蚧的生物学
绵粉蚧生活史 ♀:卵--1龄若虫--2龄若虫--三龄 若虫--雌成虫 ♂:卵--1龄若虫--2龄若虫--预蛹 --蛹--雄成虫
活体特征(雄成虫)
体微小,红褐色,长约1.4~1.5mm。 触角10节,长约为体长的2/3。 足细长,发达。 腹部末端具有2对白色长蜡丝。 前翅正常发达,平衡棒顶端有1根钩状毛。
安徽省扶桑绵粉蚧疫情发生与防治
遮普 棉 花减 产 1 2 %, 2 0 0 7 年 减 产达 到 4 0 %。为 防治该 虫 , 2 0 0 7年旁遮 普地 区两个 月 内用 于购置 农药 的费用 达 1 . 2 1 4
宁夏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北京、 天津 、 辽宁 、 内蒙古 1 1 个省 市 区的部分地 区 , 都是 该虫的适生 区 , 在 中国的危害风 险性很
大 。2 0 0 9 年2 月3 E t 该虫被 列入《 中华人 民共和 国进境植
9 d 孵 化为若虫 , 若虫期 2 2 — 2 5 d , 正常情况下 2 5 — 3 0 d 一代 , 每
P h e n a c o c c u s s o l e n o p s i s T i n s l e y 的发生及 防治情
况。 目前扶 桑绵粉蚧在安徽省 的阜 阳市颍 州 I 区、 安庆市大观 区、 迎 江区有发 生, 在行 道树及棉 花上发现扶 桑绵粉蚧
的为害。论文介绍 了扶 桑绵粉蚧在安徽省的发生分布情况及采取 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 扶 桑绵粉蚧 ; 安徽 ; 分布 ; 发 生; 防治 中图分类号 ¥ 4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7 7 3 1 ( 2 0 1 3 ) 0 8 — 5 8 — 0 2 2 0 0 5 年 以来 , 巴基斯 坦 、 印度等 地棉花上 该虫爆 发成灾 , 给 当地 棉花种植 业造成 巨大经济 损失 ; 2 0 0 6 年 巴基斯 坦 的旁
扶桑绵粉蚧、大薸相关专业知识
扶桑绵粉蚧、大薸相关专业知识一、扶桑绵粉蚧(一)简介学名(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属同翅目、粉蚧科、绵粉蚧属。
该虫原产北美,1991年在美国发现危害棉花,随后在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和巴西相继有报导发现。
2005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有发现,对当地棉花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近年来在我国广东等省局部地区发现有该生物为害棉花和蔬菜。
已被列为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
(二)形态识别成虫、若虫活体通常淡黄色至橘黄色,背部有一系列的黑色斑,全背有微小刚毛分布,体表被白色腊质分泌物覆盖。
虫体椭园形,雌成虫长3.0-4.2mm,宽2.0-3.1mm。
(三)生物学特性扶桑绵粉蚧多营孤雌生殖。
一般25-30天1代,1年12-15代。
在冷凉地区,以卵或其他虫态在植物上或土壤中越冬;热带地区终年繁殖。
扶桑绵粉蚧卵期很短,一般在母体内孵化。
一龄若虫行动活泼,从卵蘘爬出后短时间内即可取食危害。
单头雌成虫平均产卵400-500粒,繁殖量大,种群增长迅速,世代重叠严重。
(四)为害特性一是以幼虫和成虫的口针刺吸植株的叶、嫩茎的汁液,致使叶片萎蔫和嫩茎干枯,植株生长矮小,严重时叶片完全脱落,二是在被粉蚧侵害部位上堆积白色蜡质物质。
三是为害部位因粉蚧排泄的蜜露,引诱蚂蚁的剧烈活动,滋生黑色霉菌,影响植株光合作用,生长受抑制。
(五)主要寄主植物扶桑绵粉蚧的寄主植物已知有57科149属207种,其中以锦葵科、茄科、菊科、豆科为主。
结合我省农田植被情况,重点调查锦葵科的棉花、木槿、苘麻;茄科的番茄、茄子、辣椒、枸杞、龙葵;菊科的苍耳、飞蓬、苦荬菜、鳢肠;葫芦科的南瓜、冬瓜、西瓜、苦瓜、丝瓜;旋花科的空心菜(蕹菜)甘薯、牵牛;胡麻科的芝麻;禾本科中的玉米、牛筋草、狗牙根;大戟科的蓖麻、铁苋菜;马齿苋科的马齿苋;苑科的野苋菜等。
(六)防控技术1、严格检疫:遵守检疫规定,严禁将带有扶桑绵粉蚧的种苗调往未发生区。
2、调查和监测:对未发生区开展调查监测,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和灭杀。
扶桑绵粉蚧介绍
化学防治
主要药剂品种有毒死蜱、吡虫啉、丙溴磷、灭多威等。 对防治寄主和周边其它植被同时喷药防治。
防治适期为低龄若虫高峰期,喷雾时整株喷药。发生严重的地 方要向土壤施药,使药剂能够渗入到根部,以消灭地下种群。
谢谢大家
Thanks for watching
扶 桑 绵 粉 蚧
1 点击输入标题
目录
CONTENT S
概
昆
习
防
况
虫
性
治
及
形
及
方
分
态
为
法
布
特
害
、
扩
征
特
策
展
征
略
情
况
1
昆虫概况及分布扩展情况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
• 半翅目 粉蚧科 绵粉蚧属 • 该虫原产北美,1991年在美国发现危害棉
花,随后在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和巴西相继有报导发 现。 • 2005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有发现,对当地棉花生产造成了 严重危害。 • 我国2008年在广州首次发现,2009年在海南、广东、广 西、云南、福建、江西、湖南和浙江等8省(自治区) 棉花上发现。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将扶 桑绵粉蚧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 物名录》。
2
昆虫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卵长椭源自形,橙 黄色,透明。1龄若2 虫
虫体淡黄色, 行为极其活泼。
2龄若虫 3龄若虫雌虫
体背亚中区可见淡 刚蜕皮体呈明 淡的黑色斑纹,2 黄色,末期形 龄末期可区分雌雄,态与成虫相似。 雌虫更圆润,雄虫 体色较深。
形态特征
雄蛹
在2龄末期雄虫常 停止取食,分泌 蜡丝进入蛹期。
威胁棉花生产的外来入侵新害虫_扶桑绵粉蚧
威胁棉花生产的外来入侵新害虫)扶桑绵粉蚧*武三安1** 张润志2***(11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21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北京 100101)A new invasive pest ,Phena coccus soleno psis ,thr eatening seriously to cotton production .W U San 2An 1**,Z HAN G Run 2Z hi 2***(1.The K ey Labo rato ry f o r Silv iculture and Cons erv ation o f M inistry o f Educatio n ,Beijin gF o restry Un ivers it y ,Beiji ng 100083,China; 2.State Ke y Labo rato ry o f Integrated Management o f Pest Insects an d Ro dents ,I ns titute o f Zoo lo gy ,Chines e A cademy o 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China)Abstr act A serious pest insect infesting Hibiscus rosa 2s inensis L.was fo und i n Aug us t,2008in G uangzhou,Guang dong Province.It was fo unded in many sites in Guangzhou on hibiscus trees on D ecember 16,2008.It was identified to a new invasive species,Phenaco ccus so leno psis Tinsley to China.The insect is an i mportant invasive pestand seriously damaging cotton in India and Pakistan.It co uld be a potential disaster to w orld co tto n including China.The paper presen ts i ts mo 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characters,hos ts,distributio n,damage as well as so me quarantine and control suggestio ns to prevent i ts outbreak in China.Key wor ds Phenaco ccus soleno ps is ,new invasive i nsect,co tto n,Hib is cus rosa 2s inensis ,Guangzhou,China摘 要 2008年8月,在广东省广州市发现一种严重危害扶桑的害虫,经鉴定确认为扶桑绵粉蚧Phenaco ccus s oleno ps is Tinsley 。
浦东新区扶桑绵粉蚧的疫情发生情况及防控对策
浦东新区扶桑绵粉蚧的疫情发⽣情况及防控对策- 97 -调查地点街道城区24个乡镇16个公园合计调查⾯积(m2)5 805103 66515 220124 690发⽣总⾯积(m2)2 4576401 5224 619轻度发⽣⾯积(m2)47837811972 053中度发⽣⾯积(m2)1 8342283252 387重度发⽣⾯积(m2)145340179浦东新区扶桑绵粉蚧的疫情发⽣情况及防控对策朱烨 (上海市浦东新区林业站201210)扶桑绵粉蚧⾪属半翅⽬粉虱科绵粉蚧属,原产于北美,寄主植物⾄少有57科207种,主要危害棉花、南⽠、西红柿等重要经济作物,也危害⽊荆、菊花、蝴蝶兰等观赏花卉。
该⾍于2008年8⽉在⼴东省⾸次发现。
2010年5⽉5⽇,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联合发布的第1380号公告将其列为农业、林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物。
据国家林业局2011年数据显⽰,该⾍已在我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东、⼴西、海南、四川、云南等9个省区的80个县发现,危害总⾯积0.33万多hm2。
2012年8⽉初,扶桑绵粉蚧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次发现,危害寄主为⼤花马齿苋。
1浦东新区发⽣情况1.1调查范围浦东新区辖区内城区、道路绿化、街镇区域的花坛、花境等绿化景观以及苗圃、花卉市场。
1.2疫情分布情况。
调查结果显⽰,扶桑绵粉蚧在浦东新区分布范围较⼴,发⽣⾯积较⼤,发⽣程度中-轻度居多,寄主以⼤花马齿苋为主。
此次总体调查⾯积124 690 m2,发⽣⾯积4 619m2,占调查⾯积的3.7%,其中轻度发⽣⾯积2 053 m2,占发⽣⾯积的44.45%,中度发⽣⾯积2 387 m2,占发⽣⾯积的51.68%,重度发⽣⾯积179 m2,占发⽣⾯积的3.88%。
主要发⽣在街道城区,发⽣率达42.33%,其次是16个公园,发⽣率达10%,最低是24个乡镇,发⽣率仅为0.62%(见表1)。
表1主要调查点的发⽣情况注:危害程度等级划分:⽆危害(-):0头;轻度发⽣:有⾍植株平均每株有⾍量1~10头;中度发⽣:有⾍植株平均每株有⾍量11~30头;重度发⽣:有⾍植株平均每株有⾍量⼤于30头。
检疫性害虫扶桑绵粉蚧的识别及防治
检疫性害虫扶桑绵粉蚧的识别及防治唐锷;旷碧峰;陈建芝;欧阳丰;曾清春;戴清华【摘要】扶桑绵粉蚧( 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 )记录于美国南部的新墨西哥州,采于火蚁属(Solenopsis)的蚁巢中,曾一度被认为是土栖粉蚧。
直到199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现它为害棉花,随后相继在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墨西哥和南美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
2005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棉花遭到一种粉蚧的严重为害,后被证实为扶桑绵粉蚧。
【期刊名称】《中国蔬菜》【年(卷),期】2011(000)019【总页数】3页(P26-28)【关键词】绵粉蚧;检疫性害虫;扶桑;新墨西哥州;防治;识别;加勒比海地区;美国南部【作者】唐锷;旷碧峰;陈建芝;欧阳丰;曾清春;戴清华【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蔬菜研究所,421001;湖南省衡阳市蔬菜研究所,421001;湖南省衡阳市蔬菜研究所,421001;湖南省衡阳市蔬菜研究所,421001;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省衡阳市植保植检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3.350.1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记录于美国南部的新墨西哥州,采于火蚁属(Solenopsis)的蚁巢中,曾一度被认为是土栖粉蚧。
直到199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现它为害棉花,随后相继在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墨西哥和南美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
2005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棉花遭到一种粉蚧的严重为害,后被证实为扶桑绵粉蚧。
目前除欧洲外,其余各洲均有分布。
扶桑绵粉蚧的寄主范围较广,2009年巴基斯坦报道了53科154种寄主,包括农作物、园林植物、杂草和灌木等,主要为害棉花、南瓜、扶桑、甘薯、番茄和茄子等100余种蔬菜和观赏植物(图1)。
扶桑绵粉蚧主要为害植株的幼嫩部位(嫩梢、叶腋、花蕾),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并引发煤污病。
图1 扶桑绵粉蚧在甘薯上为害扶桑绵粉蚧在我国于2008年8月在广东广州市街道的扶桑上首次被发现和鉴定,在我国的危险性很大。
扶桑绵粉蚧雄虫个体发育过程
扶桑绵粉蚧雄虫个体发育过程赵春玲;黄芳;王智勇;吕要斌【摘要】Despite male morphology wa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Coccoidea classification, little information about Phe⁃nacoccus solenopsis males was published. To supplement taxonomic information of P. solenopsis, morphological chan-ges during individual development of P. solenopsis males were describ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 so⁃lenopsis eggs were oval, slightly translucent and pale orange yellow. The first instar nymph was yellowish green and moved fast. For the early second instar nymph, its body surface was smooth and bright yellow with two visible black spots on the back. Male and female individuals could be distinguished by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in late-2nd instar stage. The pre-pupa stage of the males lasted 1-2 d. In this stage, the body was long and narrow, and the males began to produce white silk to cover their whole body. Pupae were in a soft silky cocoon. In the cocoon, the body was covered by white wax power. Male adults showed in barrel-shaped body, developed ocellus, degenerated mouth-part, long antennae, thin front wing, poisers developed from the degenerated hind wings, and two pairs of long wax filaments at the terminal abdomen.%蚧科昆虫的雄虫形态对其分类具有重要意义,但关于扶桑绵粉蚧雄虫的研究较少;为进一步补充扶桑绵粉蚧的分类学信息,对扶桑绵粉蚧雄虫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
扶桑绵粉蚧在广西的发生为害情况调查
扶桑绵粉蚧在广西的发生为害情况调查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明確扶桑绵粉蚧在广西的发生为害现状,为扶桑绵粉蚧的有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市级地图,从各市区及其主要区(县)随机选取5个有朱槿绿化带的调查点,在每个调查点的朱槿绿化带中采用等距取样法选取5个1m某10m的样方,以目测法调查每个样方中朱槿上扶桑绵粉蚧的数量及为害程度。
【结果】广西境内14个市215个调查点中有117个调查点未发现扶桑绵粉蚧,为害等级为1、2、3和4级的调查点分别有25、35、27和11个。
14个市中,除桂林市未发现扶桑绵粉蚧外,其余13个城市均有分布,崇左、防城港、梧州和北海市受害最严重,其中崇左市朱槿受侵染率高达92.9%,平均虫口量达2534.6头/株;防城港市朱槿受侵染率为83.5%,平均虫口量为2976.2头/株;河池市是除桂林市外侵染率最低的城市,侵染率为5.6%,平均虫口量为27.6头/株。
在所有的调查点中,虫量较多、为害严重的发生地大多为菜市场和住宅小区附近的朱槿绿化带。
【结论】扶桑绵粉蚧已在广西多个城市成功定殖、扩散蔓延,并在崇左和防城港市呈暴发成灾的趋势。
为避免扶桑绵粉蚧进一步传播和为害,应加强朱槿苗木管理,切断传染源,并加强疫区监测,及时防控,避免暴发成灾。
关键词:扶桑绵粉蚧;发生;为害;广西。
扶桑绵粉蚧在浙江的寄主植物与发生特点
扶桑绵粉蚧在浙江的寄主植物与发生特点周湾;王道泽;仇智灵;周平;刘伟塘;葛翔;胡树良;方镇许【摘要】为明确在浙江省是否有扶桑绵粉蚧的分布及其危害情况,在全省范围内对高风险地带开展全面调查.结果显示,在浙江省杭州、金华和丽水地区的9个县市区发现有扶桑绵粉蚧,发生面积11.09 hm2,查到扶桑绵粉蚧的寄主植物33科66种,扶桑绵粉蚧嗜好菊科、葫芦科、茄科、锦葵科、马齿苋科、胡麻科、马鞭草科、报春花科和石蒜科植物,以芝麻、南瓜、茄子、栝楼、枸杞、大花马齿苋、马缨丹、胭脂花、菊花、朱顶红、棉花、木槿、苍耳、小白酒草和苦荬菜受害最严重.上述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在浙江局部地区已有分布,虽然目前分布面积不大,但必须警惕其进一步扩散蔓延.%In order to make clear the occurrence and damage of 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 in Zhejiang Province, plants in high risk regions were surveyed P. solenopsis has been found in 9counties/cities/districts belonging to Hangzhou, Jinhua and Lishui, with a total damage area of 11. 09 hm2. There were 66 plant species belonging to 33 families being damaged by P. solenopsis in Zhejiang Province. Its most preferred host plants include Asteraceae, Cucurbitaceae, Solanaceae, Malvaceae, Portulacaceae, Pedaliaceae, Verbenaceae, Nyctaginaceae, Amaryllidaceae and so on. Sesamum indicum, Cucurbita moschata, Solarium melongena,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Lycium chinense, Portulaca grandiflora , Lantana camara , Primula maximowiczii ,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Hipp-eastrum rutilum, Gossypium spp. , Hibiscus syriacus, Xanthium sibiricum , Conyza canadensis and Ixeris denticu-lata were severely damaged. Meanwhile the occurrence characters of P. solenopsiswere discussed. P. solenopsis had only limited distribution in Zheijiang.The occurrence area was not large at present,but cnough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its further dispersal risk.【期刊名称】《植物保护》【年(卷),期】2012(038)002【总页数】4页(P152-155)【关键词】扶桑绵粉蚧;寄主植物;发生特点【作者】周湾;王道泽;仇智灵;周平;刘伟塘;葛翔;胡树良;方镇许【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植物检疫站,杭州310020;浙江省杭州市植物检疫站,杭州310020;浙江省临安市植物检疫站,临安311300;浙江省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动植物检验检疫站,杭州311112;浙江省龙泉市植物检疫站,龙泉323700;浙江省兰溪市植物检疫站,兰溪321100;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植物检疫站,金华321000;浙江省浦江县植物检疫站,浦江322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9.369.4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我国大陆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入侵害虫,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蚧总科(Coccoidea)、粉蚧科(Pseudococcida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桑绵粉蚧的发生动态
11动植物检疫何薇薇 11101820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 enop sis Tinsley , 英文名So lenopsis mealy bug , 属半翅目属Hemiptera、蚧总科Coccoidea、粉蚧科Pseudococcidae、绵粉蚧亚科Phenacoccinae、绵粉蚧属Phenacoccus [ 1, 2] 。
扶桑绵粉蚧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 具有繁殖能力强, 扩散迅速, 危害严重的特点。
2009 年2 月3 日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第147 号公告中将此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为第436 种检疫性有害生物[ 3]
1、生物学特性
扶桑绵粉蚧繁殖能力强,营兼性孤雌生殖。
雌虫产卵在卵囊内,单头雌虫平均产卵400 ~500 粒。
每卵囊具卵150 ~600 粒,且大部分卵孵化为雌虫,卵历期短,经3 ~ 9 d 后孵化为若虫; 若虫历期为22 ~ 25 d,属于卵胎生。
1 龄若虫行动活泼,从卵囊爬出后短时间内即可取食危害。
常温下世代长25~ 30 d。
在气温10 ~ 20 ℃开始繁殖,在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区该虫1 年可发生12 ~ 15 代。
在冷凉地区,以卵或其他虫态在植物上或土壤中越冬; 热带地区终年繁殖。
由于该粉蚧繁殖量大,种群增长迅速,世代重叠严重。
扶桑绵粉蚧的雌虫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其生活史经历卵、1 龄若虫、2 龄若虫、3 龄若虫及雌成虫几个阶段; 而雄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其发育经历卵、1 龄若虫、2 龄若虫、预蛹、蛹及雄成虫几个阶段( 表1) 。
2、寄主与分布
2.1寄主植物
扶桑绵粉蚧食性广泛。
据文献记载, 受其危害的植物至少有18 科, 如葫芦科Cucur bi taceae、豆科Leguminosae sp.、茄科Solanaceae、大戟科E up horbiaceae、锦葵科Mal vaceae、菊科A ster aceae等, 包括: 苍耳X anthium sibiricum、大
戟Eup horbia pekinensis、羽扇豆Lupinuspolyphy l lus、蜀葵A l thaea r osea、豚草Ambr osiaar temi si if olia L.、碱蓬Herba Suaedae Glaucae
Suaeda glauc、蓍草Achil lea sibi rca、黄花稔Sid aacuta Burm. F、酸浆P hy sali s alkek engi 等100 多种植物, 其中还包括多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如棉花
Gossypiumspp、陆地棉Gossy p ium hi rsutum L.、向日葵H el ianthus annuus、南瓜
CucurbitamoschataDuch. ex Lam.、西红柿S olanumly cop ersicum、番木瓜Car ica p ap ay a、人参果S olanum mur icatum、一点红Emil ia sonchi f olia( Linn. ) DC.等。
此外, 该虫对某些观赏园艺植物如: 芙蓉花H ibi scus mutabi lis等也有严重危害[ 2, 7, 8, 10~12] 。
以上这些寄主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
扶桑绵粉蚧多营孤雌生殖, 其繁殖量大、种群增长迅速、世代重叠严重, 是重要的农林害虫。
扶桑绵粉蚧对棉花危害严重, 造成棉花的花蕾、花、幼铃脱落, 分泌的蜜露诱发的煤污病可导致叶片脱落, 严重时可造成棉株成片死亡 , 据资料记载, 该虫在巴基斯坦造成棉花减产12% ~ 40% 。
扶桑绵粉蚧还可以危害蔬菜、油料和观赏植物, 其通过雌成虫和若虫吸食汁液来危害植物的幼嫩部位, 包括嫩枝、叶片、花芽和叶柄, 造成受害植株长势衰弱,生长缓慢或停止, 甚至失水干枯。
2.2分布现状
自2008 年在广东省局部地区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扶桑绵粉蚧后, 各地植检人员迅速展开调查。
直至目前, 在广东省的珠海、深圳、东莞、汕头、佛山、韶关、梅州、中山、清远、肇庆、江门等地区; 福建省的福州、莆田、泉州、厦门、三明、漳州地区; 海南省的海口、三亚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钦州、崇左、来宾、玉林地区; 湖南省的长沙、岳阳、湘潭地区; 浙江省的杭州、金华地区; 江西省的赣州、九江地区; 四川省的攀枝
花地区; 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丽江、文山、楚雄地区等地都发现了该检疫性害虫[ 13] 。
3.防治措施
3.1农业防治
( 1) 选用或培育抗虫能力强的优良品种, 并在各地推广应用。
( 2) 适当调节播种期, 避开该虫爆发高峰, 减轻扶桑绵粉蚧的危害程度。
( 3) 合理轮作。
将扶桑绵粉蚧的寄主作物与不受其影响的作物进行轮作, 可以减小虫害发生率。
( 4) 加强棉田管理。
棉田做到精耕细作, 及时清沟排渍, 铲除田边、田埂的杂草, 破坏害虫的栖息环境。
( 5) 合理施肥, 提高农作物的抵抗能力。
( 6) 消灭虫源。
棉花或其他作物收获后, 对大田进行翻耕, 将带虫的秸秆集中烧毁, 可减少大量越冬虫源。
( 7) 诱集除虫。
在作物上附一些杂草, 诱集害虫,再将杂草集中销毁。
( 8) 直接杀灭。
将附着扶桑绵粉蚧的植物叶片、茎干或受害严重的植株全部移除, 并集中烧毁。
3.2物理防治
(1) 物理机械防治。
根据以往研究其他蚧虫防治方法的经验, 扶桑绵粉蚧的防治可采用捕杀法、诱杀法( 灯光诱杀、毒饵诱杀、色板诱杀等) 、阻隔法( 纱网阻隔、土表覆膜、挖障碍沟、涂毒环等) 、汰选法、温度处理以及原子能、激光、超声波的应用等方法进行防治。
(2) 人工防治。
根据寄主的不同, 适当采用人工刮除寄主重要部分的虫体和虫卵, 如: 果实上的扶桑绵粉蚧,不仅达到了除虫的目的, 还可以减小一部分经济损失。
特别是在冬季, 这种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大量减少越冬害虫, 从而减轻翌年虫害发生率。
3.3化学防治
(1) 统防统治。
由于扶桑绵粉蚧的繁殖周期短, 年发生世代多且重叠, 繁殖能力极强, 故要尽量在其低龄期进行, 避免虫害高峰期的到来,必要时进行多次施药。
内吸性农药也应当是理想的备选药剂。
由于该虫体壁具有粉状蜡质物, 使用触杀作用的药剂必须借助良好渗透作用的助剂才能发挥药效。
( 2) 药剂防治。
根据现有文献可知, 40% 劲克介EC、40%氧化乐果EC 和48%乐斯本EC, 用药后3, 7, 15 d, 灭虫率均达到85%以上, 能较好地控制扶桑绵粉蚧的危害[ 2] 。
其次, 啶虫脒、吡虫啉和高氯苯油可作为扶桑绵粉蚧化学防治的备选药剂。
在各自LC50基础浓度下, 最佳配比为6∶4, 其毒性比和共毒系数分别为2. 25 和195. 6, 对该虫具有较强的伤力[ 10] 。
此外,用4. 5% 氯氰菊酯1 500 倍, 2. 5%高效氯氰菊酯1 000倍进行喷雾, 对扶桑绵粉蚧若虫和成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且成本较低[ 11] 。
80% 敌敌畏800 倍对若虫3 种虫态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