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城乡统筹的几点思考
5 2
发展・ 月刊
FZ A ・IO H Y NI A H ND CA A J A U
调 查 研
究
收学费杂 费作为一 条重要原 则予 以确 民 人 均 纯 收 入 的 比例 分 别 为 :.3 源优化配置 。围绕城市消费热点 , 3 : 2 大力
抑 城 乡 居 民 收 入 差 距 ,提 供 农 村 公 共 品 ,全 面 发 展 农 村 社 会 事 业 转 变 。 同
户协会的建立是 以农 民 自愿参加为基
础 的 。 民 用水 户 对 协 会 的认 识 程 度 和 农
接受程度直接关系到协会 能否顺利组
建 和运 行 。对 农 民的 宣传 发 动 如 何 、 宣
会能够有组织 、 有计划地对基础设施进
行必 要 地 投 入 , 成 良性 运 行机 制 。 形
财政部公布 的数字 , 十五 ” “ 期间 , 中央 财政安 排用于 “ 三农 ” 的资金达 13 0 10 多亿元 , 年均递增 1%, 改革开放 以 7 是 来投入增加最多 、增 长速度最快的时
师 旎
去几年 , 中央到各地 , 从 围绕农 民增收
这 一 主 题 ,通 过 一 系 列 强 有 力 的 政 策
会广 大用水户了解和熟悉 国家有关 的
法 律 法 规 和 政 策 , 及 灌 溉 管 理 、 程 以 工
措施 , 直接给农 民以实惠。 04年全国 20 共安排粮食直补 资金 16 1 亿元 ;全面
传内容是否全面是组建农 民用水户协
会的关键 。 既要宣传农 民是协会建设 和
管理 的主体 , 协会是为农 民自己服务 的 组织及组建协会的好处 , 也要宣传会员 应该履行的义务 , 真正使用水户树立水 是商 品的意识 。
关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
建 设
积 极 倡 导 农 村城 市 化 、工 业 化 ,切 实 推 进 小 城 镇 业现代化 的必 由之路 。而农业产业化在 内涵上表现 为农业 的工 业 化 。农 业 产 业 化 与 工 业 化 之 间 关 系 密 切 ,其 中农 业
构 建 城 乡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一 体 化 体 制 机 制 , 其 实 质 就 是 产 业 化 的本 质 是 农 业 的 工 业 化 , 为 工 业 化 提 供 发 展 的 基 础 为 农 村 城 市 化 、 工 业 化 提 供 政 治 、 经 济 、 文 化 和 法 律 保 和 空 间 ;工 业 化 是 农 业 产 业 化 的 载 体 , 是 农 业 现 代 化 的必
和 全 民 的积 极 参 与 。这 就 要 求 政 府 和 新 闻 媒 体 乃 至 社会 各 化 体 制 机 制 的 关 键 所 在 , 各 级 、各 部 门 务 必 把 这 项 工 作 搞 界必须大力 宣传 和积极倡导农村城市化 、工业化 的现 实意 好 、 搞 扎 实 。在 进 行 农 业 产 业 化 的 过 程 中 , 大 家 还 必 须 义 和 美 好 前 景 , 从 政 策 上 、 制 度 上 、 法 律 上 对 这 一 进 程 清 醒 地 认 识 到 推 进 农 业 产 业 化 、 实 现 农 村 工 业 化 是 整个 国 进 行有效的扶持和保护 。当务之急就是在条 件成熟 的城市 民经济持 续发展的一个重要 组成 部分 ,是 一个 有序渐进 的 近 郊 逐 步 推 进 城 乡一 体化 管 理 , 在 远 郊 切 实推 进 小 城 镇 建 过 程 , 是 一 个 市 场 主 导 、 政 府 调 控 、 全 民 参 与 的 过 程 。
间 的基 本 差 别 , 从 而 使 城 市 和 乡村 融 为 一 体 ,让 广 大 农 民 民 经 济 中 的 一 个 新 兴 产 业 部 门 。 平 等 参 与 现 代 化 进 程 , 共 享 改革 发 展 成 果 昵 ?下 面 根 据 几 从 发 展 趋 势 看 , 农 业 工 业 化 是 农 村 工 业 化 的 主 要 形 年来 的观 察谈几点 思考 : 式 , 是 传 统 农 业 融 入 工 业 化 进 程 的 必 然 选 择 ,也 是 实 现 农
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 经济师} 2 0 1 3 年第 8 期
我发展能力 ,不但不需要农业 的积 累 , 而且还具备 了反哺农业 的实力 , 财政收 入增长 主要依靠 的是工业而不是农业 , 并且具备 了支持农村发展 的能力。 进一 步以工促农 、 以城带乡 、 反哺农业 、 回报 农 民具有 了坚实 的物质保证 , 现在实行 城乡一体化发展适逢其 时。第 三 , 推进 ●杨 光 城乡发展 一体 化是彻底解决 “ 三农” 问 题的现实选择 。 目前 , “ 三农 ” 问题依然 突出, 与城市相比 , 农业的生产力依然低下 , 经 营水平仍然不高 ; 农村 的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 占有 的公共资源 明显落后 , 生活环境 没有 明显改善 ; 农 民的收入水平依然不高 , 农 民的社会权益仍未 完全保 障。 对此 , 各级都有充分的认识 , 并采取 了积极的措施 , 也 取得 了一定 的成效 , 但 都未能从 根本 上解决 问题 , 这说明“ 三农 ” 问题 的症结并不在农业 和农村本身 ,而在于 与农业和农村密切 相关 的宏 观经济体制 和政策导 向,在于城乡分割 的二元结构 尚 未从根 本上 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 , 向工业倾斜 、 向城市倾斜 的格 局不可能得 到根本 的调整 , 甚至在某 些方 面 , 城 乡差距又有新 的 发展 , 突出表现在三方面 : 一是农村 金融体制不 合理 , 商业银行 重吸储 轻放 贷 , 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支农 力度弱化 , 财政金 融政策过于向工业和城市倾斜 。 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 , 严重削 弱了农 业 自我积累和 自我发展 的能力 , 制约 了农村经济 的发展 。 二是征用建设用地过程中的低 补偿 高出让 ,成为政府 筹集 城镇 建设资金的重要 途径 , 也是农 民利益流失 的一条重要渠道 , 是市 场经济时代 “ 以乡养城 ” 的新形式 。 据有关专家研究 , 土地农转非 的增值收入 9 0 %通过各种渠 道变成各级政 府和开发商 的收入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 民只能得到 1 0 %。2 0 1 0年全 国土地出让 收入高达 2 9 1 1 0亿元 ,扣除征地拆 迁等成本 支出后地 方政 府所 得的净利润为 1 5 7 1 4亿元。三是城 乡隔离 的户籍管理制度 , 依附 于户 口管理的计划生育 、 教育 、 就业 、 优抚安置等政策下 , 农 民很 难获得城镇居 民同等待遇。住房条件差 、 社会保 障跟不上 、 孩子 上学难 , 偶尔还会遭遇 “ 同工不同酬” 等就业歧视 , 二元结构 由城 乡转 向城市 内部 。因此 , 只有 打破城 乡分 离的二元体制 , 只有加 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三农 ” 问题 。 二、 推进城 乡发展一体化必须抓好三个突破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在十六大 以来统筹城乡发展基础上更高 层次 的发 展战略 , 这一战略的实施 , 要 求在政策导 向 、 发展措施 上要 城乡一体 、 综 合考虑 , 在经济社会 资源上要城 乡互融 、 优化 配置 , 逐 步建立城乡共 同发展 、 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 。 2 0 0 9年底 , 我们秦皇 岛市开始全面部署统筹城 乡发展工作 ,经过几年 的发 展, 取得了一些成就 , 但 同我市作为全省统筹城 乡发展试点市 的 要求相 比, 同在我省经济社会发 展中的战略地位相 比, 还有很大 差距 。当前 , 要尽快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的关键环节中实现三 个 突破 : 1 . 在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上实现突破 。2 0 1 1 年我市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 1 9 3 8 5元 , 农 民人 均纯收入 7 3 6 5元 , 城 乡 居民收入差距 为 1 . 6 6 : 1 , 其中还 不包 含城 市居民享 受的住房 、 医 疗、 教育 、 交通 以及公共 服务 等 , 按照十八大提 出到 2 0 2 0年城 乡 居民人均 收入 比 2 0 1 0年翻一番的 目标 , 农村 比城市任务更 为艰 巨。从 收入构成上看 , 我市 2 0 1 1 年农 民收入来源分别是 工资性 收入 ( 占5 0 . 1 %) 、 家庭经 营性收入 ( 占4 1 %) 、 转移性收入( 5 %) 和 财产性收入( 占3 . 7 %) , 其 中, 增 长最 快的是工资性 收入 , 增 长潜 力最大的是财 产性 收入 。增加农 民收入首先应 调整 城乡就业 结 构, 打破城乡劳动力在政策上 、 制度上 的界 限 , 按市场经济法则 , 建立城乡统一 的就业制度 和开放 、 竞争 、 有 序的劳动力 市场 , 拓 宽农 民就业渠道 , 扩大就业规模 , 促进农村 富余劳动力转移 ; 其
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人口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人口问题的几点思考摘要:当前城乡统筹发展政策的执行和推进,对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意义重大,然而在现有人口政策下,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人口面临新的挑战,存在诸多问题。
文章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romo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polic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china. however, under the existing population policy, there are new challenges many problems for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ly.关键词:城乡统筹;人口问题;人口政策调整;挑战key words: urban-rural integration;population problem;population policy adjustment;challenges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321-021 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从2007年开始,笔者因为自己家父身体原因开始关注我国老龄化的情况,在现在研究的将近五年的时间里,笔者与学生多次深入农村、城市社区和养老机构进行有关人口、生育意愿、老龄化等人口和人力资源的相关情况的调查研究。
每与学生和老乡在深入交谈中,作为中国本土的理论研究者,都感到身负时代巨大的重担与强烈的责任和使命,在此笔者把这几年调查的、研究的、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期望能给决策者们思考。
湖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几点思考
资料来源t 北省 统计年鉴20.0 0 1 ∞》 0
二 元 对 比 系 数 越 小 , 两 个 部 门 的 结 构 反 差 越 大 . 元 经 济结 则 二 构 就越 显 著 。二 元 反 差 系 数 即两 部 门产 值 比重 与劳 动 力 比重之 差 的绝 对 数 的平 均 值 。如 果 反 差 系 数 越 小 , 反 差 程 度 越 . 则 二
时 代 视 点
郊 区。同时 。 各个 有条件农村 和城镇可 以利用 自身的优势 发展
新 型农 业 , 或是 建 立 有 特 色 的 企 业 来 带 动 当地 经 济 的 发 展 。 总
元 经济 结 构 就 越 不 明 显 上 表 中三 个 主要 的 测 度 指 标 结 果 显 示 . 北 省 城 乡 的 二 元 湖
贤料来拣:t 制北省统计年 2 0 -0 4 0 0 20 }
1 . 运 用 比较 劳动 生 产 率 、 元 对 比 系数 、 元 反 差 系数 分 析 2 二 二 湖 北省 的 二 元 结 构 表 6是从 19 9 9年 到 20 0 3年 湖 北 省 三 种 产 业 的 产 值 和 就 业 结 构 资 料 以 及 据 此 计 算 的 两 部 门产 业 比 较 劳 动 生 产 率 、 元 对 比系 数 、 二 二元 反 差 系 数 。从 中我 们 可 以进 一 步
上涨 2. 44 5亿 元 。 势 必 会 造 成城 乡在 基础 设 施 、 境 等 方 面 的 这 环
差距 。
表5 湖北 省历年城乡居民全社会周定资产投 资对比 单位 亿元
经济 结 构 的现 状 . 能从 一 个 确 切 的 角 度 来 把 握 。 才
1 湖 北 省 城 乡二 元经 济 的现 状
资料来源:a | 坍
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的几点思考
农业 的支持 力度远远小于农业产值 。 这凸显 出城 乡之间财政 资
金支 持不平衡 , 国家 财政 资金对农业 的支持力度还 有待进一步
加强 。
二 、 筹我 国城 乡资 源 配 置 的 基 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思 路 统
和行政 两种手段调节土地 资源 配置中的利 益补 偿问题 , 通过政 府 宏观 调控手段 , 政和法律 等方 式对城 乡土地 资源进行统 以行
动; 农村要 建立全方位 吸纳科技 人才 的引进机 制 , 健全 为科技
城市应积极为农村提供生 产设备 、 技术设 备、 能源产 品 、 人 才资源 、 资金投入 等资源要素 , 织和调控 农村 在扩大 再生 产 组 过 程 中生 产 、 流通 、 分配 、 消费 等涉 及资源 配置 的各 个主 要环 节 。城市 在 资源 流动 、 组合 等方面比 农村更具 优势 , 经济 活 在 动 、 市建 设 、 城 市场消 费 、 技文化 、 的发展 等资源配 置层面 科 人
场 引导资源在城 乡之间合理流 动 , 破城 乡市场体 制条块分割 打
的状 况 ,营造城 乡各类经 济主 体平等使用生 产要素的环境 , 要 面 向市场 加快农业 、 村市场化 的进程 , 立健 全城 乡统一 的 农 建
市 场网络 , 把市 场拓展的重点从城 市转 向农村 。建设一批功能 强大 、 射面广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 , 辐 促进 农业产业化 经营 。
一
调配或 者统一要求 。
2 统 筹 城 乡劳 动 力 资 源 配 置 、
统筹城 乡资源配置要通过 发挥 市场 、 政府 、 城市 、 企业等 方
面 的作用 , 乡生产要素资源 顺畅流动 、 使城 优化组合 、 高效利用。
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思考
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思考邹立君(湖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摘要:本文分析了统筹我国城乡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作出了理性思考.即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不能让城市薄弱学校走向被遗忘的角落;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应该是对城乡各级、各类、各种形式教育的大统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对教师资源的统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破解“高等教育情结”、解决投资教育的问题和政策配套问题。
关键词: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近30盔l Z.我国教育发展的成就令世界瞩目。
从规模上看,到2005年底。
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已经超过了95%.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也分别达到52.7%和21%。
教育发展在总体格局上基本达到了人均G D P3000美元国家的水平。
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扩大.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机会大大增加了,人民群众理应对教育感到越来越满意。
然而.教育在社会上的“口碑”并不高。
许多时候甚至还有些责难(不排除其中的一些非理性成分)。
一份2005年中国教育满意度的调查表明.公众对教育的总体情况处于低满意度状态,77.8%的公众对教育的总体情况很不满意、不太满意。
这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有问题的,而且问题还不少。
为此,笔者认为,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实现中国教育全面、协调发展,有必要对统筹我国城乡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作出理性的思考。
一、统筹我国城乡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农村教育极其落后。
农村教育落后到什么程度。
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的评价是“整体薄弱”。
整体薄弱意味着农村教育落后不只是在某个方面落后.而是在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教师质量、教育质量等各个方面的落后;不只是义务教育落后,从幼儿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各个层次和类型的教育都落后:不是某个时段的落后.而是一直以来就如此并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而愈趋落后。
过去农村突击“普九”.短期内扩建了一批校舍,虽然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械等必要的教学设施极度匮乏,但还可自慰的是“农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现在只要深入农村,就会发现许多学校不仅还是“空壳学校”,而且连过去聊作自慰的“空壳”都已经破败不堪。
关于我国城乡差距的几点思考
摘要 : 乡差别是发展 中国家 一种突 出的经济社会现象 , 城 中国尤 盛。 如何促使城 乡有机融合主要从
以下 方 面 着 手 : 大对 农 业 的 支 持 和 保 护 力 度 , 立城 乡 统 筹 的 社 会 就 业 体 系 , 共 财政 体 制 , 展 农 加 建 公 发 村社 会保 障 等 。 关键 词 :城 乡差 别 ;就 业体 系 ;公 共 财 政 体 制 ; 农 村 社 会 保 障
维普资讯
第5 期 ( 总第 5 4期 ) 20 06年 9月
山西 广 播 电视 大 学 学 报
J u na fS a x do& TV ie st or l hni o Ra i Un v riy
N O. 5 Se p. 2 006
一
3 片面发展重工业的产业政策。 . 在改革开放之前 , 我国
收 稿 日期 :2 0 一O — 1 06 6 6 作 者 简 介 ;柳耀 庭 ( 9 1 ) 16 一 ,男 , 西 萍 乡人 ,中 共 新 余 市委 党校 , 江
讲师 。
3 城镇化进程缓慢。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中的另 . 突出表现是,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城镇化进程缓慢。 一 “ 五”期间我国城市化水平曾经有过快速增长,但在15 ̄ 98
一
17 年的2 年间, 98 1 城市化水平仅提高25 . 个百分点。 改革开 放以来 , 城镇化进程日渐加快, 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大约 低 1 个百分点, O 也明显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 因此, 城
・7 ・ 5
维普资讯
山西 广 播 电视 大 学 学 报
i 城乡收入差距拉 大。世界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 . 城乡收入差距合理比为12 1 . : , . : ~15 1 即使是一些收入分 配高度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差距也不像中国这样大。 我国
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今天,我们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了这次规模较大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研讨会,集思广益,汇聚民智,不仅体现了区委重大决策的民主化,也充分反映了区委对重大决策的科学态度。
按照本次研讨会的要求,根据研讨的主题,下面,就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伟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又提出了“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既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追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理念。
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实行城乡统筹发展,走一体化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
我国在21世纪之初就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的重点之一,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这也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如果没有农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没有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
我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些方面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现在,区上把加快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全区今后一个时期内总的奋斗目标,不仅完全必要,而且经过努力可以实现。
首先,现阶段全区平均3800多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7500多元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良好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打下了初步基础;其次,全区15万多城市人口占到了全区总人口的41.7%,人口城市化率在全省也比较高,众多的城市人口,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第三,已经形成的农村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及改制和新发展的非公有制企业、乡镇企业,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积蓄了后劲;第四,比较优越的区位优势,比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六个建制镇以及中北部乡的小城镇基础建设,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创造了条件;第五,比较多的银行存款余额,周围的航天城、钢城、油城、核工业城和敦煌旅游城,为推动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如皋市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几点思考
如皋市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几点思考作者:司祝建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2012年第10期近年来,如皋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深度融合发展为路径,着力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初步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探索出一条具有如皋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
一、以“三化”互动并进为路径,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并进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坚持“三化”互动发展,才能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
以工业化为“火车头”,拉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工业化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最根本途径,工业发展的物质和技术积累,为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繁荣农村经济的进程。
以城镇化为“发动机”,驱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小城镇是连接城乡、工农的纽带,是农村社会公共品的提供基地和服务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点。
以农业现代化为“助推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推动农业现代化,不仅提升了农业发展水平,而且使更多农业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必须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促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着力加快农民致富步伐保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既是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的重要内容,更是农业农村全局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紧紧围绕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扶持农民兴业、鼓励能人创业、保障人人就业,加快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
充分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关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工 业化 的 主要原 因。 社 会 主 义市 场 经济 体制 需 要新 型 的户 籍制 度 与 之 相适 应 。户籍 制 度必 须通 过 改革 还其 本 来 面 目,
、
弱化户籍制度 的附加 内容 ,使户籍制度成为一个单 纯 的人 口登记 制 度 ,使城 乡 居 民具有 平 等 的社会 权 利。具体来说应该把握两点 : ( 1 )实行统一 的户 口 ,取 消 城 乡 的户 口差别 ,取消 户籍 的区域 歧视 , 解决 “ 人户分离”的问题 。 ( 2 )户籍和社会待遇 脱钩。只有打破旧有 的城乡二元结构 的束缚 ,并在 城乡之间采取统一 的经济社会政策 ,使包括劳动力 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才 能为 城 乡一体 化发 展铺 平道 路 。 二 、统 一 城 乡公 共产 品投 入 制度 ,促 进 公共 资 源均 衡 配置 长 期 以来 ,我 国城 乡 分割 的二元 结构 决 定 了公 共 产 品 的供 给 城乡 有别 。城市 公共 产 品供 给 由政 府 手 包 办 ,农 村 公 共产 品则 由政府 主 导 、农 民 “ 埋 单 ” ,导致农 村 公 共产 品供 给 严重 不 足 ,农村 社 会 事 业发 展 滞后 。近 年来 随着 政府 投 入 持续 加 大 ,农 村公共产 品供给规模和结构有明显改善 ,但城乡间 供 给水 平仍 存在 巨大差距 。 ( 一 )农村 公 共产 品供 给现状 1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 。农村普遍存 在公 共 基 础设 施 建设 不 能适 应农 村 经 济发 展 和农 民 生 产生 活 的需 要 ,主要表 现 为 :农 业水 利 设施 老 化 失修 ,抗灾能力弱 ;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农村交通 不便 、电网老 旧、电价昂贵 ;新兴 、现代公共产品 发展缓慢 ,农村供气 、供热 、供水等建设几乎 尚未 起 步 … …同 时 ,科 、教 、文 、卫 等农 村亟 需 的公共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几点思考
竹箦镇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竹箦镇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竹箦镇位于溧阳市北部半丘陵半圩区,属茅山老区之一,镇域面积183.6平方公里。
现有18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8万人,耕地面积10.19万亩。
2010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5亿元,财政收入1.0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1000元。
近年来,由于受到区域位臵和历史条件的限制,竹箦镇的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在全市排位靠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缓慢,镇村两级经济较为薄弱,工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形势比较严竣。
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如何来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竹箦镇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准确把握好社会发展的运行态势,科学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并进,大力推进工业、人口、居住“三集中”,在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镇带村走出了一条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路子上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具体做法以规划为优先,统揽发展全局。
为了使镇村规划切实起到了“龙头”作用。
近年来,竹箦镇在规划的编制上投入了近百万元,先后编制了《竹箦镇总体规划(2009—2020)》、《竹箦镇村庄平面布局规划》、《竹箦镇新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竹箦镇新镇区城市设计》,在编制过程中,我们按照“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的原则,根据溧阳市的“二山一湖”旅游格局,首先把竹箦集镇定位于溧阳北部的“人文(佛教文化、吴都文化)、山水(瓦屋山、神女湖)、生态(森林公园、设施农业)”旅游新镇;其次根据竹箦的地形地貌及三次产业情况,把镇域分成三大区域:北部以瓦屋山风景区为载体发展观光旅游业,中部以镇区为载体发展商业、轻纺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南部以前马、余桥集镇为载体发展机械铸造制造业;再次根据各自然村地理位臵、耕作半径、居住规模及宜住环境等情况,确定了97个居民保留点,同时根据区域位臵、经济基础、人口、村内基础设施等优势明显的前马、余桥、水西、陆笪、陶庄设立为中心村。
对发展农村经济的几点思考
因素长 期相互作用 的结果 ( 一 )环 境 因素 农业 生产种植有一 定的季节性 ,且对水 、 气候等 自然 条件有较 高的要求 ,近年来 ,由 于工业化 的发 展和对森 林的乱砍 滥伐 ,使得 自然环 境状况 日益恶 化,水源遭 到严重污 染, 农业生产 中所必须具 备的光 、热 、水 、气 、 土五大基本要素配比失衡。 ( 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在基础 设施建设 方面 ,农村 的道路 、电 力、水利和 人畜饮 用水 以及能源 等方面 的建 设对于农 村经济 的发展至关重 要 。我 国虽然 到 了以城 带乡 、以工补农 的阶 段,但基础 还 很薄弱【 3 】 。 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 设施建 设的投入力 度,但 当前 农村社会 ,基 础设施建设仍相对薄弱,存在着较多的 问题。 农业基 础设施 管理 落后 、效率低下 ,大部分 农业基 础设施年久 失修 ,配 套不全 ,功能老 化 ,一部分河道淤 积 、防洪 排涝能力 减弱 , 保 障能力 明显 下降 ;资金投 入严重不 足,虽 然 国家和地方政府 每年投 资到农业基 础设施 建 设上的资金 不少 ,但相 对于农业经 济发展 对基础设施 的要求来说是远远不够 的。 ( 三)各种保障制度缺失 随着经济社 会发展水 平的提 高和 人们 的 风 险意识 日益 增强 ,逐渐 形成 了现代 保险制
度 。当前城 市地区 的各 种保障制 度发展基本 成熟 ,车辆保 险 、财产 保险 、人 寿保险 以及 城医疗 、镇 居民的养老 等会保 障制度 ,为
城市居 民的生产 、生活提供 了较 为充分 的保 障。然而在 农村地 区,各种保 障制度缺失 , 现有保 障制度 由于 多种因素 导致 保障 能力 低 下 ,不 能很好的分 担农 民生产 生活 中的各 种 风险。 ( 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 首先是 国有商业 银行基层 机构 的撤 并和 职能的调整 ,从 1 9 9 7年起对县级机构的贷款 权 限上收 ,部分 农村资金直 接被抽走 倒流入 城市 ,在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尤为突 出。其次 , 农村 信用社 为了摆脱贫 困,也开始 了走撤并 集 中,规模经营 之路 ,基 层业务代 办点大量 撤并 、人员清退 ,决策权 限上收 而 且农村 信 用社业务 非农化严重 ,农村信用 社存款远 远 大于贷款 ,其 差额大 部分投 向了非农产业 和城市 。农 村金融服务 的城市化倾 向使得 乡 镇企业的发 展和农业产 业化经营面 临严重 的 资金缺 口,直接 制约 了农村经济 的发展 ,并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4 4 8 0 0 0)
改 革开放 以来 , 我 国经济取得 了举 世 瞩 目的伟 大成就 , 经济总量 跃居世界 第二 。但美 中不 足的是 “ 三农 ” 问题 成 为 中 国经济 发 展 的 短板 , 制 约 着 整 个 国民经济健康 持续发展 。为 了解决 这一难题 , 十
和部 门在 这一发展 过程 中出现执行思路 混乱 、 执 行 目标不 一 、 执行措施 不 当 、 急于求成 等方 面 的问题 。 本 文将从 统筹城 乡发 展 的 主体 、 目标 、 模 式 和路 基
智囊 团 , 专家智囊 团结合 中央宏观 政策就 区域 内的
统筹城 乡发展提 出总体框 架 、 总体部 署 。然后 由市
建设 四个 方 面 , 论 述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中需 注 意 的
问题 。
一
( 地) 级政府依据省级政府 总体部署 , 结合本地实
际情况 , 制定 出可操作的政策措施 和政策 目标草
案, 县级政府 则应 全力 协 助市 级 政府 深 入调 研 , 全
面把 控 当地工农 业发展 数据 , 为市级政府 科学制定
重 心 工作 置 于 农 村赶 超 城 市 方 面 ; 加 大 农村 基 础 设 施 的建 设 , 实 现 城 乡公 共服 务 均 等 化 ; 借 助 农 业 股 份 公 司 的核 心 力 量 实 现农 村 公 司 化 、 农 业企 业化 、 农 民 市 民化 。
[ 关键词]统筹城 乡发展 ; 主体 ; 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公 司化 [ 中图分类号 ] F 2 9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1 0 0 9— 5 1 0 1 ( 2 0 1 4 ) 0 1 — 0 0 3 5— 0 3 [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1 —2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野下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
城 乡一体 化 的提 出及界定
城乡一体 化 的思 想早在上 个世纪就 已经存在 。改革 开放 社会 和人 的全 面发展 ” 。 其 中, 协调发展 、 统筹 发展就包括 城乡 之后 , 尤其 是在 1 9 8 0 年后 期 , 我 国由于历史 上形成 的城 乡二元 关 系 。十七大 报告指 出 , 统筹 城乡发展 , 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 村 结构 , 城乡 差距 拉大 , 各种 城乡经 济矛 盾出 现 , 城 乡一 体化 思 建设 。 解决好农业、 农村、 农民问题 ,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 想越来 越受 到理论界 的重视 。 局, 必须 始终作为全 党工作 的重 中之 重。 十八 大报告则更加 重
会主义条件下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一所有制关系摧 是 构建 和谐 社会 的关 键所在 。
成 小康 社会 具有重要意 义。 关键 词 ] 马 克思主 义 中国化 ; 城 乡一体化
【 中图分类号】 D 6 1
一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7 — 4 2 4 4 ( 2 0 1 3 ) i 0 — 0 3 6 — 2
“ 坚 持 以人 为本 , 树 立全 面 、 协调 、 可持 续 的发展观 , 促 进经 济
变 。”城乡关 系的改 变对整个 人类社会 发展重要 作用可 见一 小 。 解 决农 村落 后 、 贫 困和 愚昧无 知 , 就必 须积极 推进 城 乡一
斑。
体化, 使 城乡资源共 享 。 其次 , 从城市发 展的 自 我 需求 角度 来看 , 城 乡一体化是 城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论述有很多 。散见于其
三、 实现城 乡一体 化 的必要性和 可能性
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 , 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
四区联动乡镇统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十四五”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2021中国发展观察智库论坛四区联动乡镇统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十四五”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陈雪原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
而着力解决好过去积累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近期我们开展了与北京市、区、镇农口相关部门,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以及专业合作社等一系列调研座谈,针对城市型集体经济治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转居满意度等问题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此基础上,结合沪、津、粤、浙、鲁、陕、黔等地乡村振兴实践经验,就“十四五”时期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中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在于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培育乡村地区的增长极,改善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应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进而提纲挈领,构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策体系。
一是城乡收入差距下降地区之间不均衡。
2019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64,北京市为2.55,浙江省为2.01,天津市为1.86,上海市为2.21。
考虑到作为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当前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已经发生重要转变的条件下,缩小城乡差距的首要着力点应该放在激活乡村地区的内在增长动能和活力上。
二是整建制农转居为标志的城市化政策供给不足。
整建制城市化,较比过去的渐进式城市化,是加快城乡社会结构快速转型的重要形式,势必将对集体资产监管体制、集体土地利用制度、集体资金使用制度、社会管理主体与农业农村行政管理机构等带来深刻的变化和影响,目前大多数地区缺乏理论和政策储备,需要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前予以系统性谋划。
三是破除城乡组织二元结构是激发农村内生动力的关键点。
城乡组织二元结构主要表现为与城市经济高度组织化相比,“村自为战、户自为战”发展体制格局下农村地区组织的分散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土地等资源要素利用中的碎片化、低效化,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制约因素。
关于成渝特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几点思考
_溅浚符 城 乡
城 乡统 筹是 解 决城 市 问题 的重要 措 施 。城 市倾斜的 二元政策 ,引起 了城 乡结 构 失衡 ,导 致 了严 重的 三农 问题 。 反过 来 ,这些 问题又 限制 了城 市化的发展 ,成 为 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比如城 乡收 入 差距过大 ,农 民太 穷 ,造成需 求不足 。 正 是 农 民 购 买 力 不 强 , 导 致 工 业 产 品 过 剩 。 同样 ,也 因为 城镇 人 口过 少 ,造 成 农 产 品 的 过 剩 。 可 见 , 农 业 农 村 、 农
从 农业 吸纳 资本等要素 。农业应获 得与工
业 平等 发 展的 机会 与权 利 ,并 成 为接 受 “ 助”的部 门。这个 阶段就是二 元经济 补
展, 使农民收入有更高的增长 。 现在如果还 不能统筹考虑工业和农业、 城市和农村 , 支 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要想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是根本做不到的。 5 统筹城 乡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 、
18 年 翻两 番 ,一 个是 全 国人均 G P达 到 90 D
2、统筹 城 乡发展是我 国工业化进 入 中期阶 段的 必然选 择 。 我 国工业化进入 中期阶段 ,客观上为 城 乡统筹 创造 了前提和条件 。根据 世界经 济 发展 的普遍规律 :工业 化发展通 常经 过 三 个阶 段,即依 靠农业积 累建立 工业化基
化 、城镇 化等等 ,一系列 改革使 一个 l 3 亿人 口的东方大 国告别 了贫困 、解决 了温 饱。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
会主义现代化 的新时期 ,工业 化在加速 , 城市化在推进 。然而 ,由于计划经济年代 城 乡差别发展的 旧战略和城 乡失衡的 I体 3 1
键。 胡锦涛指 出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 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 想 ,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 追求 的一个社会
对统筹城乡文化的思考
、
济、 文化 的 中心 , 村 主要 为一 个 地 区甚 至一 个 国 家提 供 生存 而农 3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医疗保 险制度等是统筹城 乡文 的物质基 础 。社 会分 工 的不 同使城 乡形 成文 化 的侧重 点不 同 , 城 化 的保 障 。现 阶段 除 了农村 居 民收入 低这 一 因素 的影响 之外 . 农 市 更加偏 向一种 官 方主 流 文化 、 学界 精 英文 化 、 村 则形 成 一种 村 居 民 的养老 、 农 医疗没 有保 障也 是 农村 消 费 观念 、 育观 念 等基 生 自然条 件 下的农 业 文化 ; 次 , 球 化对 城 乡文化 的 影响 程 度不 本 文化 形态 与城 市迟迟 不 能接 轨 的重要 原 因。 再 全 同 。在全 球 化 的大背 景下 . 市 成 为国 际交 流 的前 沿 阵地 , 为 城 成 4 当地 政府 部 门对文 化发 展 的观念 要正 确。要 缩小 城 乡文 . 传 统 文化 与异 国文 化相 互 交流 的地 方 ;而 农村 仍 然 处在 相 对封 化差异 , 统筹城 乡文化 , 首先地方政府要摆正文化发展 的地位 , 闭 的文 化 的 自我 发展 阶 段 , 受到 异 国文 化影 响 的程 度 相对 较 小 ; 重 视 文化发 展 的作用 , 将经 济发 展 与文化 发展 的 关心理 清摆 顺。 最后 。 史 因素综合 影 响城 乡文化 。家庭 联产 承包 责任 制 的长期 历 5 .百年 大计 。 为本 。政 府部 门大 力投 资基础 教育 , 教育 能够 实 行使 农村 地 区小 农思 想盛 行 , 农村 文 化 更 多的体 现 出封 闭性 、 带来 正 的外部 效应 , 升农 村 居 民整体 文 化 水平 , 小城 乡文化 提 缩
农 村 居 民的消 费观 念 和生 育观 念 。第 四 , 村文 化设 施 落 后 、 农 文 化 载体 稀少 阻碍 了农 村文 化快 速发 展。除 此之 外 , 文 化载体 农村 城 乡发展 , 建设现 代 农业 , 农 村 经济 , 加 农 民收 入 , 发展 增 是全 面 稀 少 ,现阶 段农 村 文化 居 民接 受 新 文化 方式 仍 然仅 限 于 电视 和 建设 小 康社 会 的重要 任 务 。” 可见 , 筹 城 乡经 济 文化 社 会 发展 教 育 , 适合 农村 文化 产 品稀少 且质 量 不高 。 统 且 是全 面建 设小 康 社会 的基本 途径 。 三 、 实现我 国城 乡文 化统 筹 的几点建 议 对 统 筹之 中最 基础 和 最迫 切 的要 求 ,党 的十 六大 报 告指 出 :统 筹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 1 8 5期
经济研究导刊
E CONOMI C RE S E ARC H G UI DE
No . 3, 2 01 3
S e ia r l No . 1 8 5
关 于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的 几 点 思 考
叶 帆
(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 , 江苏 泰州 2 2 5 3 0 0 )
纵观 全国新农村建 设的先进地 区 , 如江阴华西村等 , 大
多是依靠农业起家 、 工业发家 、 三产发家。一方面 , 当地 工业
发达使农 民进 了工厂成 为 了产业工 人 , 另一方面 , 农业是集
中规模 的高效农业 , 并通 过发展休 闲观 光农业 , 促进农 民增
收致 富。农 民住房保证有整齐划一的联排别墅 , 出行有 宽阔 的大路 , 身份 也逐渐 向市 民转换。因此 , 要大力实施以工促农
后是一个 由城镇 向农村的扩散过程 。 虽然城乡差距 可通过市 场的配置在漫长的经济运行过程 中自动予以克服 , 但仅靠市 场来 缩小 城乡差距 是一 个漫长的过程 , 政府在其 中的作用往 往能取得赶超 的效果 。目前中国还处在城乡一体化的第一 阶
段 ,但部分 地 区也 已经 开始呈现城 市要 素要农村 流动 的趋 向。为此 , 立足长远 , 应当把促进土地 、 资金 、 技术等优质要素 流入农村作为下一步推进城 乡一体化的关键 , 最终 实现城 乡
一
体化 , 形成 城 乡经 济 社 会 发展 一体 化 格 局 。 关键词 : 城 乡一 体 化 ; 适度规模 ; 公 共 服 务
中图分类号 : F 1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9 1 X( 2 0 1 3 ) 0 3 — 0 0 0 1 — 0 2
党的十八 大报 告明确指 出 : “ 解决好 农业农村农 民问题 是全党工作重 中之重 ,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 问题 的根
本途 径。 要加大统筹 城乡发展力度 , 增 强农村发展活力 , 逐步 缩小城乡差距 , 促进城 乡共 同繁荣 。” 研究 表明 , 城 乡一体化 将经历两个 阶段 , 单 向的城 乡一体 化和双 向的城乡一体化 。 首先是在工业 化的带动下 , 农村要 素 向城镇 的集聚过程 , 而
摘
要: 农村是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 和基础 、 重点和难 点, 城 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 问题 的根本途径 。
虽然城 乡差距可通过 市场 的配置在漫长的经济运行过程 中 自动予以克服 ,但仅靠市场来缩小城 乡差距是一个漫长的 过程 , 政府在其 中的作用往往能取得赶超 的效果。 应 当把促进 土地 、 资金 、 技术等优质要 素流入农村作为下一步推进城 乡一体化 的关键 , 以_ T - _ . l k 项 目带动农 民就业增收 , 促进农 业适度规模 经营, 并推进公共服 务 、 社会 管理 、 基础设施等的
藏、 市场等配套体系 , 使农 民不但在生产 环节 , 而且在加工流
通环节都能够取得收益 , 得到更多的收人。
二、 着力推 进农 业适 度规模 经营
在维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稳定 的基 础上 , 将家庭分散经
营 向规模化经营转变 , 是调整农业结构 、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
推进农 业产业 化所必 须实 现的一 个突破 , 也是 一个重 大难
融合 。建议下一步的城乡一体化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
一
撑 。当前 , 中国农 村剩余劳动力 大量转移 , 农业规模 经营有
了一定 的发展 , 但 千家万户小农业 的经营格 局还难 以改变 ,
、
以工 业项 目带 动农 民就业 增收
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面还不广 , 处在“ 小 马拉 大车”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0 — 1 8
业结 构调整的经验 , 如苏南 等地土地规模 经营发展迅 速 , 苏
州昆山农 户户均土地达到 1 4 6亩 。他们的经验有两条 : 一是
加强农村 土地 承包经 营权流转租赁市场建设 , 二是大力 推进 土地股份合作 , 土地股份合作大 大降低 了农业规模经营 的交
龙 头企业发 展 , 在规 范经营 、 利 益分 配 、 监 督约 束等方 面强 化管理 和服务 , 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借 鉴先进地 区承
包地 经营权流转及在其 基础上 出现的工商资本参 与农业产
战略 , 加快各级 各类工业 园区载体建设 , 建立 产业对 口转移 机制 , 引进 一批 带动性强 、 规模大 的项 目, 加快发展 步伐 , 以 工业项 目带动农 民就业增收 。要大力发展农 产品加工业。目 前中国的农产 品加工业发展较滞后 ,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还较 低。中国农产品加工值 与农业产值之 比为 0 . 8 5: 1 , 而发达国 家为 3: l 。为此 , 要坚持用工业 的理念发 展农 业 , 推进 农业 产业前伸后延 , 做强农业产业链两端 , 发展相配套 的加工 、 储
易成本 , 提供 一个能迅速把 土地集 中起来 , 又 不侵犯农 民产
境地 , 不仅阻断 了产业链 的连接 , 延缓了农业 机械化的进行 , 而且 阻碍 了优 质 、 标准、 无公害生 产技 术的使用与研 发 。因 此, 要 探索农村 土地 流转 的新 形式 , 大力发展 规模农 业 、 高 效农业 、 设施农业 。同时 , 大力扶 持农业专业合作 社和农业
点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解决了耕 者有 其 田, 解决 了当 时八亿农民的温饱问题 , 而 当前需要解决 的问题是适度规模
经营问题 , 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 的必经之路 。著名经济学家
厉 以 宁认 为 未 来 农 村 种 田 主要 是 三 种 人 , 一 是种植能手 、 种
植大 户 ; 二是农 民专业合 作社 ; 三是农业 企业 , 带着资 本和 技术下 乡。这三种人种 田都需要农业 的适度规模 经营做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