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械基础》(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汽车机械基础(第一章)ppt
现代汽车要满足: 安全、舒适、自重轻、污染排放低、能耗小、价格
低等要求。材料是首要考虑方面。
3.材料是汽车工业的基础
汽车材料包括了制造汽车各种零部件用的 汽车工程材料,以及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使用的 燃料和工作液等汽车运行材料。
汽车工程材料的分类
● 金属材料( 纯金属及合金 )
◆ 黑色金属( 钢铁 ) ◆ 有色金属 (Cu、Al、Ti、Mg …)
❖
主要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 工艺性能:是指材料在被制成各种零部件的过程 中,材料适应各种冷、热加工的性能。
❖
对于金属材料来讲,工艺性能主要包括了
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
和热处理工艺性能。
一、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加载荷(静载荷、 冲击载荷、交变载荷)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包括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及断裂等;
● 非金属材料
◆ 有机高分子材料(主要成分C、H)—— 塑料、橡胶、 合成纤维等 ◆ 无机材料 —— 玻璃、水泥、陶瓷等
● 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
汽车运行材料的分类
车用汽油
燃料 轻柴油
汽
其它代用燃料
车
发动机油
运
车辆齿轮油
润滑油 液力传动油
行
液压油
材
润滑脂
料
工作液
制动液 减振器液
发动机冷却液
载荷的形式
拉伸试验的标准试件 ❖ 拉伸试验时采用标准试件(图1-1),规定圆截面标准试
件的工作长度l(也称标距)与其截面直径d的比例为: ❖ 长试件:l=10d; ❖ 短试件:l=5d。
图1-1 拉伸试验的标准试件
试验时,试件两端装卡在试验机卡头上,施加缓慢 增加的拉力,直到把试件拉断为止。
低等要求。材料是首要考虑方面。
3.材料是汽车工业的基础
汽车材料包括了制造汽车各种零部件用的 汽车工程材料,以及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使用的 燃料和工作液等汽车运行材料。
汽车工程材料的分类
● 金属材料( 纯金属及合金 )
◆ 黑色金属( 钢铁 ) ◆ 有色金属 (Cu、Al、Ti、Mg …)
❖
主要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 工艺性能:是指材料在被制成各种零部件的过程 中,材料适应各种冷、热加工的性能。
❖
对于金属材料来讲,工艺性能主要包括了
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
和热处理工艺性能。
一、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加载荷(静载荷、 冲击载荷、交变载荷)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包括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及断裂等;
● 非金属材料
◆ 有机高分子材料(主要成分C、H)—— 塑料、橡胶、 合成纤维等 ◆ 无机材料 —— 玻璃、水泥、陶瓷等
● 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
汽车运行材料的分类
车用汽油
燃料 轻柴油
汽
其它代用燃料
车
发动机油
运
车辆齿轮油
润滑油 液力传动油
行
液压油
材
润滑脂
料
工作液
制动液 减振器液
发动机冷却液
载荷的形式
拉伸试验的标准试件 ❖ 拉伸试验时采用标准试件(图1-1),规定圆截面标准试
件的工作长度l(也称标距)与其截面直径d的比例为: ❖ 长试件:l=10d; ❖ 短试件:l=5d。
图1-1 拉伸试验的标准试件
试验时,试件两端装卡在试验机卡头上,施加缓慢 增加的拉力,直到把试件拉断为止。
汽车机械基础(全套课件1041) ppt课件
零件修理是对因磨损、变形、损伤等而不能继续使用 零件的修理。汽车修理和维护换下来的零件,具有修理价 值的,可修复使用。
在整个汽车的修理工艺过程中,包括外部清洗、总成
拆卸、总成分解、零件清洗、检验、修复或更换、装配与
调整、试验等多道工序。
ppt课件
30
二、汽车维修生产安全注意事项 1. 个人安全 1) 眼睛的防护
ppt课件
10
3. 转向系 汽车转向系主要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传动 机构组成。现在的汽车普遍还带有动力转向装置。
汽车转向系的功用是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选定的 方向行驶。
ppt课件
11
4.制动系 汽车制动系一般包括行车制动系和驻车制动系等两套相 互独立的制动系统,每套制动系统都包括制动器和制动传动 机构。现在汽车的行车制动系一般都装配有制动防抱死系统 (ABS)。
ppt课件
13
图1-1-4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示意图
ppt课件
14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英文简称为FF,其布置形式如 图1-1-5所示,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前部,动力经过离合器、 变速器、前驱动桥,传到前驱动车轮。这种布置形式在变 速器与驱动桥之间省去了万向传动装置,使结构简单紧凑, 整车质量小,高速时操纵稳定性好。大多数轿车采用这种 布置形式,但这种布置形式的爬坡性能差,豪华轿车一般 不采用,而采用传统的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第一节 汽车底盘概述
一、汽车底盘的组成和功用 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等四大系
统组成,其功用是接收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运动并保证汽 车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操纵正常行驶。图1-1-1所示为轿车的底 盘结构图。
《汽车机械基础》课件
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汽车机 械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
方法
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进行 自主复习
内容
针对每个知识点设置相应的作业题 目,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 和论述题等,同时提供解题思路和 方法指导
05
教学成果
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知识
掌握汽车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理解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等结构特点
了解汽车常用材料及选用原则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 学习打下坚实的基 础
提高学生分析、解 决汽车机械问题的 能力
课件特点
内容精简、重点突出,易于掌 握
结合实际案例,实用性强
交互性强,具有趣味性和启发 性
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具 有很强的适应性
02
教学内容
汽车机械基础知识
汽车基本组成与结构
汽车的类型、总体结构、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等。
机械制图与公差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原理、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等。
力学基础
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基础知识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
汽车常用机构及零件
常用机构
研究机构的基本知识、连杆机 构、齿轮机构、螺旋机构等在
汽车中的应用。
常用零件
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制 动器等在汽车中的应用及特点。
课中讲解与演示
目的
使学生掌握汽车机械系统的基础知识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 进行讲解,配合实物模型和动画演示
内容
详细讲解汽车机械系统中各部件的结 构、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同时进行 实验操作演示,使学生了解部件的安 装位置、连接方式及拆装步骤
课后复习与作业
目的
信息化手段运用
方法
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进行 自主复习
内容
针对每个知识点设置相应的作业题 目,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 和论述题等,同时提供解题思路和 方法指导
05
教学成果
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知识
掌握汽车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理解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等结构特点
了解汽车常用材料及选用原则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 学习打下坚实的基 础
提高学生分析、解 决汽车机械问题的 能力
课件特点
内容精简、重点突出,易于掌 握
结合实际案例,实用性强
交互性强,具有趣味性和启发 性
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具 有很强的适应性
02
教学内容
汽车机械基础知识
汽车基本组成与结构
汽车的类型、总体结构、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等。
机械制图与公差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原理、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等。
力学基础
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基础知识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
汽车常用机构及零件
常用机构
研究机构的基本知识、连杆机 构、齿轮机构、螺旋机构等在
汽车中的应用。
常用零件
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制 动器等在汽车中的应用及特点。
课中讲解与演示
目的
使学生掌握汽车机械系统的基础知识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 进行讲解,配合实物模型和动画演示
内容
详细讲解汽车机械系统中各部件的结 构、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同时进行 实验操作演示,使学生了解部件的安 装位置、连接方式及拆装步骤
课后复习与作业
目的
信息化手段运用
汽车机械基础(全套课件)
1.手压在桌面上,用力向前推,使手与桌面发生相 对运动; 2.手压在桌面上,用力向前推,保持手与桌面未发 生相对运动; 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
• 一、摩擦
• 摩擦是指相互接触的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 接触处产生阻力的现象。
摩擦力分类
1、滑动摩擦:
一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阻碍作用。
温度超过其熔点时,两运动表面产生熔化、黏着。
• 3)疲劳磨损:摩擦副的表面在交变接触应力的作用下,因疲劳 而不断损失的现象。
• 4)腐蚀磨损:在摩擦过程中,同时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 学反应而引起的磨损。
2、磨损过程
• (1) 磨合阶段(初期磨损),图中Oa段 • (2) 稳定磨损阶段(正常磨损),图中ab段) • (3) 剧烈磨损阶段(激剧磨损),图中bc段)
其它平面连杆机构
创新性思维的体现
演化方法如下 :
1. 转动副变成移动副
1、曲柄滑块机构
2、导杆机构
连架杆中至少有一个构件为导杆的平面四杆机构称为导杆机构
导杆机构
导杆机构的应用
牛头刨床机构
任务三 凸轮机构及其应用
一、凸轮机构的组成
凸轮机构主要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组成
凸轮——具有变化的轮廓曲线 从动件——依靠凸轮运动的不同来实
1、曲柄摇杆机构
在两连架杆中,一个为曲柄,另一个为摇杆。
曲柄为主动件时, 可以实现由曲柄的整周回转运动
到摇杆往复摆动的运动转换。
摇杆为主动件时, 则可以将摇杆的摆动转换为曲柄
的整周回转运动。
颚式破碎机
飞剪
曲摇杆机构应用实例
搅面机
双曲柄机构应用实例
卫星接收装置
汽车机械基础课件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力学基拙知识
一、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力能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 态发生变化。
(2)力是一物体对另一物体的机械作用。在研究物体受力时, 必须分清哪个是受力物体,哪个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方式,可以是物体间的直接作用,也可以是 “场”与物体的作用(例如地球的重力场对物体的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力学基拙知识
如图3-9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一种不计自重的双端铰 链连接的刚杆。三脚架中的杆BC,当不计自重时,它是只受 两个力作用的平衡物体。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杆BC所受的 力必定沿两个铰链中心的连线,所以杆BC对杆AB的反力, 也一定沿此连线。 注意:杆AB因受到载荷F的作用,两端铰链的反力,就不再 沿铰链A和B的连线,也就是说,AB杆不是二力杆。 顺口溜:绳子链条,力沿中线。二力平衡,力过两点,光滑接 触,力沿法线。轴承铰链,力分两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平面汇交力系
2.力投影的方向
一般规定力的起端到末端的投影方向与坐标轴的正向相同时, 投影为正;反之为负。如图3-14(a) ,(b)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平面汇交力系
3.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量 当力与坐标轴垂直时,力在该轴上的投影为零;当力与坐标轴 平行时,则力的投影的绝对值等于力本身的大小。 4.合力投影定理 指合力在某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力系中各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 的代数和。 例3-4在三脚架ABC的销B上悬挂一重G=1 000 N的物体, 如不计杆AB,BC的自重,已知α=45° ,β= 30°,试求杆 AB和BC所受的力。 解:为了求出三脚架中杆AB和BC所受的力,可取销B为研究 的对象。销B受到三个汇交力的作用,如图3-15所示。
汽车机械基础全套ppt课件收藏版
何雪汽车制造工程系何雪汽车制造工程系汽车机械基础整体设计模块一汽车常用构件力学分析整体设计模块一汽车常用构件力学分析11静力学基础静力学基本概念的认识静力学公里约束反力的确定12平面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力矩及平面力偶的应用平面任意力系的应用11静力学基础静力学基本概念的认识静力学公里约束反力的确定12平面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力矩及平面力偶的应用平面任意力系的应用13构件承载能力分析轴向拉伸或压缩剪切与挤压圆轴扭转与梁的弯曲轴向拉伸或压缩剪切与挤压圆轴扭转与梁的弯曲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整体设计介绍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整体设计介绍课程定位??汽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研究力系的合成与平衡问题通常有两种方 法,即几何法和解析法。
图2.1
图2.2
图2.3
一、平面汇交力系
1、概述
各力的作用线全部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F3 F2
F1
2、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力F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向
量即为坐标轴方向的分力 。
投影数值:
Fx=Fcos
Fy=Fcosβ
投影 Fx
X
F
a b
信
训
息
练
项
目
《汽车机械基础 》基础知识
汽常 轴 汽 液
车用系 车 压
机构零 传 传
械件件 动 动
基力
机
础学
构
简分
介析
《汽车机械基础 》单元设计
约
汽
束
车
反
起
力 …… 重
的 确 定
机 液 压 系
统
的
分
析
教学重难点
重点1 轴的结构设计 重点2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结构设计 重点3 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难点1 构件承载能力分析 难点2 液压基本回路的分析
研究力系的合成与平衡问题通常有两种方 法,即几何法和解析法。
图2.1
图2.2
图2.3
一、平面汇交力系
1、概述
各力的作用线全部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F3 F2
F1
2、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力F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向
量即为坐标轴方向的分力 。
投影数值:
Fx=Fcos
Fy=Fcosβ
投影 Fx
X
F
a b
信
训
息
练
项
目
《汽车机械基础 》基础知识
汽常 轴 汽 液
车用系 车 压
机构零 传 传
械件件 动 动
基力
机
础学
构
简分
介析
《汽车机械基础 》单元设计
约
汽
束
车
反
起
力 …… 重
的 确 定
机 液 压 系
统
的
分
析
教学重难点
重点1 轴的结构设计 重点2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结构设计 重点3 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难点1 构件承载能力分析 难点2 液压基本回路的分析
《汽车机械基础》课件
2. 发动机的工作循环:介绍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包括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以 及这些冲程中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3.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讲解发动机的功率、扭 矩、燃油经济性等性能指标,并介绍如何通过 这些指标评估发动机的性能。
4. 常见类型和特点:介绍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 别和特点,以及不同类型发动机的应用场景和 优缺点。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通过提供驾驶 辅助,减轻了驾驶者的负担,提 高了驾驶舒适性。
V2X通信技术
V2X通信技术使得车辆与周围环境 、其他车辆及交通设施实现信息交 互,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和交通效率 。
车联网技术
车际通信技术
车际通信技术使得车辆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互,为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提供 了更高效和安全的支持。
《汽车机械基础》课件
2023-10-30
contents
目录
• 汽车机械基础概述 • 汽车机械基础核心概念 • 汽车机械基础理论知识 • 汽车机械基础实验与实践 • 汽车机械基础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01
汽车机械基础概述
汽车机械的发展历程
古代马车时代 内燃机的诞生与汽车的出现
液压控制阀
控制液体的流量、压力等参数,实现液压系统的各种动作。
04
汽车机械基础实验与实践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验
• 总结词:通过拆装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的 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详细描述 • 实验目的:通过拆装实验,使学生深入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的
4. 类型和特点:介绍轿车、SUV、跑车等不同 类型车身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以及不同类型车 身的优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动副: 2
1
1
移动副:
1
2
2
1
1
1 2
2
1
2
2
2
2 1
1 2
1 2
运动副的符号
齿轮副:
凸轮副:
2
2
1
1
三பைடு நூலகம்机构运动简图
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表示组成机构的构件 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 置的简单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绘制步骤如下: (1) 分析机构的运动情况,定出其原动部分、工作部 分,搞清楚传动部分。 (2) 合理选择投影面及原动件适当的投影瞬时位置。 (3) 选择适当的比例尺(scale)。 (4) 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绘图。 (5) 检验。
F 34260 0
构件间没有相对运动机构→刚 性桁架
F 33 25 0 1
(多一个约束)超静定桁架
四、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F≤0,构件间无相对运动,不成为机构。 原动件数=F,运动确定
F>0, 原动件数<F,运动不确定 原动件数>F,机构破坏
五、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
1. 复合铰链:两个以上的构件同在一处以转动 副相联接。 若有m个构件以复合铰链(joint)相联 接时,其构成的转动副数应等于(m-1)个。
对于图示凸轮机构自由度为 F=3×3-2×4-0=1 F=3×2-2×2-1=1
五、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
3. 虚约束 在机构中,有些运动副带入的约束,对机构的运
动实际上不起约束作用,我们把这类约束称为虚约 束。在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应将这类虚约束除去。
机构中的虚约束常发生在下列情况: 1) 在机构中如果两构件用转动副联接其联接点 的运动轨迹重合,则该联接将 带入1个虚约束。 • 多余约束
颚式碎石机
a
1
6
A
F O
2 5
4 B
C
3
D
E
b
四、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时所必须给定的独立运动 参数的数目,称为机构的自由度。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的自由度必 须大于或等于l,且机构原动件的数目应等于机构 的自由度的数目。
如图,只有在给构件4 确定运动规律后,此时系统 才成为机构。
自由度:构件含有独立运动的数目 约 束:对独立运动的限制
运动副的分类:
(1) 按两构件的接触情况进行分:点或线接触而构 成的运动副统称为高副;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 则称为低副。
(2) 按两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的不同分:转动副或 回转副、移动副、螺旋副、球面副、平面运动副、 空间运动副。
运动副的符号
平面机构自由度
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
F 3n 2PL PH
2
1 1
F 33240 1
3
(原动件数>F,机构破坏)
4 原动件数=机构自由度
铰链五杆机构:
C 3
2 C'
D' D
B
1
1
4 4
A
5
E
F 34250 2
原动件数<机构自由度数,机构运动不确定(任意 乱动)
四、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汽车机械基础
汽车机构分析
机电工程系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组》
第11章 机构的组成及汽车常用机构
研究内容:
(1) 研究机构的组成及其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 根据结构特点进行机构的结构分类; (3) 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 研究目的: 在机构设计中,需要知道机构是怎样组合起来的, 而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实现确定的运动;对机构组成 原理的研究还可以为新机构的创造提供途径;通过对 机构的结构分析与分类,可以为举一反三地研究机构 的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提供方便。
如果两构件在多 处相配合而构成转动 副,且转动轴线重合 ( 如 2-15 所 示 ) , 则 只 能算一个转动副(转 动轴线重合)。
图2-15
五、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
如果两构件在多 处相接触而构成平面 高副,且各接触点处 的公法线彼此重合 (如图2-16所示),则 只能算一个平面高副 (机构对称)。
第一节 机构的组成与运动简图
一、机构的组成
机构是由各个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运动单元组成。
1. 构件 构件(link)—机器中每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体。 2. 运动副 由两个构件组成的可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kinematics pair)。例如轴与 轴衬的配合,滑块与导轨的接触。
回 转
移 动
副
副
一、机构的组成
五、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
2. 局部自由度 在有些机构中,某些构件所产生的局部运动,
并不影响其他构件的运动。我们把这种局部运动 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如图所示。在计算机 构的自由度时,应从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中将 局部自由度减去。
凸轮机构三维实体图
五、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
两齿轮轮齿的啮合,球面
与平面的接触,圆柱与平面的
接触。
齿 轮
副
平面机构 构件在同一平面或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
动的机构。 (常用的机构大多数为平面机构) 空间机构
至少有两个构件能在三维空间中相对运动。
二、自由度、约束与运动副
空间任意两个构件1与2,当它们尚未构起运动 副之前,构件1相对于构件2共有6个相对运动的自 由度。当两构件以某种方式相联接而构成运动副, 则两者间的相对运动便受到一定的约束,其相对运 动自由度减少的数目就等于该运动副所引入的约束 的数目。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所 受到的约束数最少为1,而最多为5。
4)在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 分所带入的约束亦为虚约束(轨迹重合)。
F=3*n-2Pl-Ph=3*5-2*5-6=-1 错 F=3*n-2Pl-Ph=3*3-2*3-2=2 对
图2-18
第二节 平面连杆机构
一、平面连杆机构: 用低副连接而成的平面机构。
图2-16
五、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
3)在机构运动的过程中,若两构件上某两点之 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则如用双转动副杆将此 两点相联,也将带入1个虚约束,图2-17所示。
F=3*n-2Pl-P图h=2-317*4-2*6=0 错 F=3*n-2Pl-Ph=3*3-2*4=1 对
五、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
F=3*n—2Pl—Ph=3*4—2*6=0 错 F=3*n—2Pl—Ph=3*3—2*4=1 对
五、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
2) 如果两构件在多处接触而构 成移动副,且移动方向彼此 平 行 ( 如 图 2-14 所 示 ) , 则 只 能算一个移动副。
图2-14
五、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