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优质课教案_4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教案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教案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明确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条件,并熟练地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能根据不同要求,正确的列出比例式。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求比值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内容】见预习作业听课随想【教学预设】一、自学反馈1、什么叫做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今天是星期天,小瑜和小丽一起到文具店去买东西.(1)小瑜用1 2元买了4本数学本,小丽用9元买了3本,谁买的本子便宜些?(2)反馈:①谁买的本子便宜些?说说你的理由。

②还有别的方法吗?③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二、关键点拨1、比例的意义.出示课件: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你是怎么想的?他们的比值分别表示什么?2、小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最关键是看什么?3、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生讨论汇报: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三、巩固练习1、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课本第33页“做一做”第1题。

2、独立完成“做一做"第2题后反馈交流。

3、5:8和1:5 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你能想出一个办法给5:8找个朋友组成比例吗?反馈:(1)你给5:8找的朋友是(),组成的比例是(),向大家介绍你用了什么方法找到的。

(2)想一想,能与5:8组成比例的朋友能找几个?你认为这无数个朋友有什么共同特点?四、分享收获畅谈感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反思与体会:在本节课中,我充分重视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即在学生理解掌握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找准了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生探究新知搭建了平台. 其次,主要采取探究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小组合作,组间交流的作用。

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我都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了学生,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共性让学生去探索,将学习内容的“大板块”交给学生,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空间.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获取结论,并对结果进行相互评价,从而使他们体会成功,共享合作学习的乐趣。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4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4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案

教学设计(1)提问:这两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 学生求比值,汇报答案,教师演示课件。

2.4 : 1.6 =32 60 : 40 = 32生:我发现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师小结:既然比值相等,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写。

2.4 : 1.6 = 60 : 402.41.6 = 6040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2)提问:三面国旗的尺寸中,还有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 教师适时点拨。

注意:只有对应的量之间的比,比值才相等,才可以写成比例。

(3)比和比例的区别学生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师生总结:【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国旗的长和宽,利用长和宽的比值相等引出比例,学生小组讨论还可以组成那些比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

】2.比例的基本性质(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教师明确: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师:如果写成分数形式,哪是内项,哪是外项呢?(2)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

2.4 : 1.6 = 60 : 40 35 = 915学生独立计算:内项乘积:1.6×60=96 内项乘积:5×9=45 外项乘积:2.4×40=96 外项乘积:3×15=45 师:观察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师:举一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

学生小组内举例子进行验证。

师生总结: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计算外项乘积和内项乘积,学生很容易发现外项乘积与内项乘积相等,从而引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课堂练习1.用右图中的4个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2.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3 和 8:5(2)0.2:2.5 和 4:503.用两种方法判断14:21和6:9能否组成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优质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优质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优质说课稿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设计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32-34页的《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下面我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对教材的解读、对目标的预设以及教学流程和设计意图向大家作简要的阐述。

[设计理念]:这是一节概念课,但我并不是对知识简单的复述,而是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展现学生“活生生”的思维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必要的生活情境,现实生活中也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不仅注重让学生体验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更注重“数学化”和“生活化”的结合。

并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归纳—猜想的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现、发展、形成的过程,使教法与学法融为一体。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由他重新去发现,而不是草率的传递给学生”。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抽象概括出意义和性质,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教材分析]: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得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属于概念教学。

因为这节课是在整个比例单元教学中的第一节,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

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例,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地写出比例,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审美愉悦。

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应用意义,判断俩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第1篇】知识结构重难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概念以及比例的性质.以前的平面几何主要研究线段的位置关系和相等关系,从本章开始研究线段及相关图形的比例关系――相似三角形,这些内容的研究都离不开线段的比和比例性质的应用.本节的难点是比例性质及应用,虽然小学时已经接触过比例性质的一些知识,但由于内容比较简单,而且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印象并不深刻,而本节涉及到的比例基本性质变式较多,合分比性质以及等比性质学生又是初次接触,内容不但多,而且轻易混淆,作题不知应用哪条性质,不知如何应用是常有的.教法建议1.生活中比例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新课引入时最好从生活实例引入,可使学生感觉轻松自然,轻易产生爱好,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小学时曾学过数的比及相关概念,学习时也可以复习引入,从数的比过渡到线段的比,渗透类比思想3.这一节概念比较多,也比较轻易混淆,教学中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组来进行巩固,非凡是要举一些反例,同时要注重对相近概念的比较4.黄金分割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主要体现数学美,可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实例,激发学生的爱好和参与感5.比例性质由于变式多,理解和应用上轻易出现错误,教学时可利用等式性质和分式性质来处理教学设计示例1(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线段的比的概念.2.通过与小学知识到比较,初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数学思想.3.通过线段的比的有关计算,培养学习的计算能力.4.通过“引言”及“例1”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对学生进行热爱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设计先学后做,启发引导三、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两条线段比的概念.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两条线段的比及应用.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预备股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六、教学步骤复习提问找学生回答小学学过的比、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数的比,记作或a:b,其中a叫比的前项,b 叫比的后项)讲解新课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以米、厘米、毫米作为长度单位,量一下几何教材的长与宽(令长为a,宽为b).再求出长与宽的比.然后找三名同学把结果写在黑板上.如:等.可以看出,在同一长度单位下,两条线段长度的比就是两条线段的比.一般地:若a、b的长度分别是、n(单位相同),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 ,或写成 ,和数的比一样,a叫比的前项,b叫比的后项.关于两条线段比的概念,教学中要揭示它的实质,即表示a是b 的倍,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较易理解,也轻易使学生注重到求比时,长度单位要一致.另外,可组织学生举例实际生活中两条线段的比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联系实际和积极思维的能力,对活跃课堂气氛也很有利,但教师需注重尺度.就刚才三组学生做过的练习及问题回答,在教师启发和点拨下,让学生讨论或试述两条线段的比应注重的问题,归纳出: (l)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的长度的比.(2)比与所选线段的长度单位无关,求比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要一致.(3)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并不都是正数)(4)除了a=b之外, . 与互为倒数.例1 见教材P202.讲解完例1后:(l)提问学生AB是的多少倍, 是AB的多少倍,以加深学生对线段比的逾义的理解.(2)给出:比例尺= ,就例1的图上,若图距是8c的两地,实际距离是多少?另外,还可鼓励学生课后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测量并计算出你所在省会与首都北京的直线距离,从而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习爱好.例2 见教材P202.讲解完例2后:(l)可改变线段AB的长度,或给出AC、BC的长度,再求这些比,使学生熟悉这种三角形中边的比与长度无关.(2)常识1:有一锐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从小到大)的比为 .常识2: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从小到大)的比为1:1: .学生把握了这些常识可有两点好处:①知道例2中“”以及习题5.l第2题(1)中“边长为4”.(2)中的“对角线AC=a”这些条件实际上都是多余的.②这些题目若改成“填空题”,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计算.从而提高做题速度.这样不仅培养了能力,而且在考试中也受益匪浅.因此,今后如碰到和此常识有关的知识要反复渗透,反复给学生强调,让它扎根于学生的下意识中。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三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能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方法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培养学生猜想与验证、观察与概括的能力。

4、让学生经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收获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投影片、练习纸三案设计:学案一、自学质疑[探究任务一] 比例的意义1、投影出示几组比,让学生写出各组的比值,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一、回顾旧知、孕伏新知: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比的许多知识,说说你已经知道了比的哪些知识?(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能很快算出下面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吗?2、师板书题目:(1)4:5 20:25 (2)0.6:0.3 1.8:0.9(3)1/4: 5/8 3:7.5 (4)3:8 9:27[评析:开门见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方便快捷,循序渐进,为新课做好准备。

因为这些题目还要用到,所以不惜费时板书——有效的呈现方式]二、丝丝入扣,深挖比例的意义(一)认识意义1、指名口答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在比例下方写上比值。

师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吗?(三组比值相等,一组不等)2、是啊,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

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4:5=20:25师:最后一组能用等号连接吗?为什么?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例(板书:比例)[评析:通过口算求比值,不经意间学生就有了发现,有三组式子比值相等,一组不等,如行云流水般引出比例。

有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像这样做好新旧知识的完美衔接。

]3、同学们想研究比例的哪些内容呢?(生答:想研究比例的意义,学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点……)4、那好,我们就先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到底什么是比例呢?观察黑板上这些式子,你能说出什么叫比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抓住关键点板书:两个比比值相等) 同学们说的比例的意义都正确,不过数学中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些。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人教版)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材第40-42页。

【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情境,认识比例,使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而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提高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观察、计算、发现、验证和总结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了解国旗的比例,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4.在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探索数学问题的乐趣。

【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正确地写出比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一、创造意境,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且注明比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比的前、后项相除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你们能够求比值吗?教师板书下面几组比,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

12∶16 4.5∶2.7 10∶6 4∶8 学生独立求出各比的比值。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观察一下,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学生:4.5∶2.7的比值和10∶6的比值相等。

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

(板书:4.5∶2.7=10∶6)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比例的意义)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讲授“比例的意义”。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的情景图。

)教师:同学们,说一说图的内容,找一找图中共有的东西。

课件出示:三面国旗长与宽的具体数据,写出它们的比。

(提示:比可以用两种形式表示)长5m 2.4m 60cm 宽 103m1.6m 40cm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够根据这个表,分别写出学校里两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吗?求出比值。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操场上的国旗:2.4∶1.6=32;教室里的国旗:60∶40=32。

小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小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小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小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5篇)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的组成比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播放课件,引出主题图师:这节课我们上一节数学课,这节数学课有很多有趣的知识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和发现呢!同学们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播放视频,生观察,并说看到的内容)师:看到这些画面你的心情怎么样?(激动、兴奋、骄傲、自豪……)师:是啊,老师和你们一样,每当听到雄壮的国歌声,看见鲜艳的五星红旗,老师的心情也十分激动,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神圣的。

问:画面上这几面国旗有什么不同?(大小不一样)师:虽然这几面国旗大小不一样,但是长和宽的比值都是一样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比例的知识。

(板书:比例)(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出长和宽各是多少)问:你能根据这些国旗的长和宽的尺寸,写出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吗?请同学们先写出学校内两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生动手写比、求比值)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比例的意义(生汇报求比值的过程)师:请同学们观察你求出的学校内两面国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师: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用“=”把这两个比连起来,可以吗?(可以)师:从图上四面国旗才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求出比值,也写成这样的等式呢?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一试(生动手写比,求比值,写等式,并汇报)师:指学生汇报的等式小结,像这样由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组成的等式就是比例,谁能概括出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生汇报,是板书意义)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关键看什么?(关键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小练习,课件出示)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1)自学比例的名称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理解了比例的意义,那么在比例中各部分名称是怎样的,各部分名称与各项在比例中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呢?打开书34页,自学34也上半部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意义2. 比例的基本性质3. 比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 教学难点:比例的应用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1. 导入- 利用生活实例,引出比例的概念。

2. 新课讲解- 介绍比例的定义,解释比例中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其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说明比例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乘积相等,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3. 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加深对比例意义的理解。

第二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1. 导入- 复习比例的意义,引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2. 新课讲解- 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 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 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加深对比例基本性质的理解。

第三课时:比例的应用1. 导入- 利用实际问题,引出比例的应用。

2. 新课讲解- 讲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行程问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

- 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

3. 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加深对比例应用的理解。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过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公开课教案_4_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公开课教案_4_1

教学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知道比例的各部分名称,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组成比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并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准确地写出比例。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什么是比例?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哪两个比能够组成比例。

6∶3和8∶5 0.2∶2.5和4∶50师:同学们,能准确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比例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探究新知】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直接给出各部分名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教师板书:2.4∶1.6=60∶40指名让学生指出上面比例的外项、内项,教师讲解:理解分数形式比的外项和内项 2.41.6=60402.4与40仍是外项,1.6与60仍是内项。

2.教学例1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课件出示例1题目: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

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①2.4∶1.6=60∶40 ②35=915(2)学生自己计算,指名汇报。

2.4×40=1.6×60 3×15=5×9(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4)验证其他的比例有没有这个规律。

如:13∶19=12∶16 1.53=0.5113×16=19×121.5×1=3×0.5 师:所有的比例都有这个规律。

教师总结: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巩固训练】1.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

(找4名同学板演,集体交流,订正)2.完成教材“练习八”第5~7题。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板书设计】比例的基本性质例1:35=9152.4×40=1.6×60 3×15=5×9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解比例》公开课教案_4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解比例》公开课教案_4
找出重点句,说出比例的数量关系式。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尝试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提炼解比例的过程和具体的方法。
尝试解答分数形式的解比例,并使用多种方法解比例。
5分钟
5分钟
3分钟
5分钟
2分钟
三、小试牛刀、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练习,教师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2题。
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在上学期已经接触过比的基本知识和“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所以再学习本课知识是有一定基础和储备的。
本课的重点就是将上一节课学习的“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到解决比例的实际问题当中,从而就有了“解比例”这个课。我认为学生的重点应该放在解比例的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的方法(将比相等转化为积相等的式子,再解方程),以及如何列出比例式(即表述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式)上,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对所求的未知数实行验证,养成检查的习惯。
课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第3课时《解比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使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在计算过程中使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水平,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活动内容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设计意图
预设时间
备注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做什么?(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汇报。)
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相关比例的知识,就是解比例。
(板书课题:解比例)

人教版(新)六下_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优质教案】.docx

人教版(新)六下_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优质教案】.docx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课时教学导航:【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教材第4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意义组成比例。

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经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过程和运用过程,体验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的兴趣,体会事物间的相对联系,培养探究精神。

【重点难点】1.认识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2.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引出新的知识。

【教学准备】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举例说明什么叫做比的前项、后项、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学生独立求出各比的比值。

(1)教师:在求比值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吗?学生:有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教师: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把这两个比画上横线。

师:是啊,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

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接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4.5∶2.7=10∶6。

课件显示:“10∶6”和“4.5∶2.7”同时闪烁,接着两个比下面的比值隐去,再用等号连接起来。

(2)前面的两个比能用等号连接起来吗?为什么?教师将课件后面的两个比隐去。

学生:不能,比值不相等。

教师小结: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

教师板书:比例。

【新课讲授】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比例,你想研究哪些内容呢?生:比的意义,学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点?师:那好,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吧,到底什么是比例呢?根据下面的问题自学例1。

①找出每面红旗长与宽的比。

②求出每个比的比值。

③哪几个比的比值相等?2.学生自学完以后,教师逐个问题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在黑板上:2.4∶1.6=23;60∶40=23。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课教案4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课教案4

【教课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率的意义,懂得比率各部分名称。

2.经历研究比率基天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率的基天性质。

3.能使用比率的基天性质判断两个比可否构成比率。

【教课要点】比率的基天性质。

【教课难点】发现并归纳出比率的基天性质。

【教课要点】指引察看比率中内项和外项的关系。

【整体设计说明】本班的孩子基础较差,好多孩子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思虑方法,再加上本节课的内容较简单,因此讲堂上的要点放在了找比率的外项和内项以及比率的基天性质的应用上。

在比率的基天性质应用时,要点突出孩子的思虑过程,重申孩子有依据地思虑,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课过程】一、旧知铺垫导入。

1.什么叫做比率?2.应用比率的意义,判断下边的比可否构成比率。

6∶10和9∶154.5∶1.5和10∶6和学生依据比率的意义推行判断,教师联合回答说:刚才,你们是依据比率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断的。

老师不是这样想的,可很快就判断好了,想知道此中的奥密吗?告诉你们,老师是使用了比率的基天性质推行判断的。

【设计企图】着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自主研究过渡:同学们,比有各部位的名称,比率中的四个数也闻名称,请自学课本,你能发现什么?1)什么叫比率的项?比率中有几个项?分别叫什么?2)你能把比率改写成分数形式吗?改写成分数后你还可以找到比率的外项和内项吗?试一试看。

【设计企图】构成比率的四个数的名称的理解对孩子们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因此让孩子们自学,培育孩子的自主学习水平,养成读数学书的习惯。

三、反应。

1、在四人小组里,将你的发现与伙伴沟通一下。

2、要点学习分数形式的比率哪两个是内项,哪两个是外项。

3、练习:指出下边比率的外项和内项(板书第一、三题的外项和内项)【设计企图】这个环节要点学习构成一个比率的两个比哪两个数是外项,哪两个数是内项。

由于有的孩子会由于马虎、任意而找错外项和内项,因此这个部分花的时间要许多些。

四、研究比率的基天性质1)师:比率的内项和外项存有着一种关系,方才老师就是用这类关系做出了判断,你能发现吗?请你用乘法算算看,是否是全部比率都存有这样一种关系,请你考证一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4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4

比率的意义教课目的:1、理解比率的意义,理解比率和部分的名称。

2、认识比和比率的差别。

3、能用比率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可否构成比率。

4、培育学生推行初步的察看、剖析、归纳的水平,发展学生的思想。

教课要点:理解比率的意义教课难点:正确判断两个比可否构成比率教课准备:小黑板、五星红旗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五星红旗师:同学们,每周礼拜一的清晨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威严的升旗仪式,请同学们看一下,老师手上的这面五星红旗与操场上空高高飞扬的红星红旗大小同样吗?黑板上方的这面五星红旗呢?这些五星红旗的大小都不同,但都是我们祖国的国旗。

2、引入课题师:今日,我们就使用国旗上的数据来研究新的知识,看看国旗的长与宽的背后究竟隐蔽着什么。

二、研究新知1、小黑板出示国旗1:长宽国旗2:长60cm宽40cm 2、出示“自学提示”①请写出上表中各旌旗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②察看:它们的比值有何特色?③既然比值相等,你能用什么切合把这两个比联系起来?④这是一个新的表达式,请在教课书第40页上找到它的名字,它叫。

3、学生依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

4、报告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率。

5、即时使用依据比率的意义判断下边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构成比例?把构成的比率写出来。

6:10和9;15②20:5和1:4③1:1和1:13 6 2 4小结:可否构成比率,要点看比值能否相等。

6、教课比率的另一种写法(分数形式)①自主学习,看教材第40页的内容。

②把“即时使用”里构成的两个比率改成分数形式。

7、教课比率各部分的名称。

①自学②报告板书:=60:40 2.460内项 1.640外项内项外项③指出黑板上比率中的内项和外项。

8、研究比和比率的差别师:你感觉比和比率同样吗?有着如何的差别?①指名回答②小结a.比由两个数构成,比率由4个数构成,各部分的名称不同样。

b.意义也同样,比表示两个数相除,而比率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是个等式。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优质课教案_4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优质课教案_4

一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意义第一课时,教材40页及相关练习题。

课程标准描述: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

学习目标:1.掌握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根据比例的意义,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3.比和比例的区别4.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相关内容。

学习重点:掌握比例的意义,会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学习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评价活动方案:1.结合生活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完成评价目标1。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根据比例的意义,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一、(趣味知识)复习旧知$:人体中有趣的比1.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长度的比大约是1∶12.人的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3.人的脚长与身高长度的比大约是1∶74.人的身高与胸围长度的比大约是2∶1$: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二、新知探究1.请你任选两面国旗来算一算,它们各自长与宽的比值是多少?然后观察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落实目标1)2.我们来看看学校里的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长2.4m,宽1.6m 长60cm ,宽40cm师: 3.播放天安广场升国旗的视频,给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相关内容。

国旗大小不一,但都是按照长与宽的比值为二分之三的比来制操场上的国旗:2.4 : 1.6 =教室里的国旗: 60 : 40 =2.4m 1.6m 40cm60c m生:我发现,它们长和宽的比值都相等。

做的,不能任意改动这个比值。

让学生了解国旗的意义。

国旗代表国家的尊严,象征着国家的主权。

所以,每个爱国的人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国旗。

(落实目标4)4.新知发现生:我发现,它们长和宽的比值都相等。

$:发现概念 三、小练习找比例(落实目标1)1.我能行15∶3和60∶12能组成比例吗?你是怎样判断的?(请六个同学上台表演找比例)(落实教学目标1)因为15∶3=15÷3=5 60∶12=60÷12=5所以15∶3 和60∶12能组成比例,组成的比例是15∶3= 60∶122.练习启示所以,2.4︰1.6 2.4 : 1.6 = 60 : 40 = 60︰40 = = 6.14.24060或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_4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_4

比例的意义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理解比例和部分的名称。

2、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

3、能用比例的意义准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4、培养学生实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的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准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准备:小黑板、五星红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五星红旗师:同学们,每周星期一的早上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请同学们看一下,老师手上的这面五星红旗与操场上空高高飘扬的红星红旗大小一样吗?黑板上方的这面五星红旗呢?这些五星红旗的大小都不同,但都是我们祖国的国旗。

2、引入课题师:今天,我们就使用国旗上的数据来探究新的知识,看看国旗的长与宽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二、探究新知1、小黑板出示国旗1:长2.4m 宽1.6m国旗2:长60cm 宽40cm2、出示“自学提示”①请写出上表中各旗帜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②观察:它们的比值有何特点?③既然比值相等,你能用什么符合把这两个比联系起来?④这是一个新的表达式,请在教学书第40页上找到它的名字,它叫。

3、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

4、汇报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5、即时使用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能够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①6:10和9;15②20:5和1:4③31:61和21:41 小结:能否组成比例,关键看比值是否相等。

6、教学比例的另一种写法(分数形式)①自主学习,看教材第40页的内容。

②把“即时使用”里组成的两个比例改成分数形式。

7、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①自学②汇报板书2.4: 1.6 = 60: 40 2 . 4 6 0内项 外项 ③指出黑板上比例中的内项和外项。

8、探究比和比例的区别师: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有着怎样的区别? ①指名回答②小结a .比由两个数组成,比例由4个数组成,各部分的名称不一样。

b .意义也一样,比表示两个数相除,而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是个等式。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优质课教案_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优质课教案_0

比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 使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活动,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3. 时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综合使用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使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准确组成比例。

一、 复习导入1. 什么是比?2.求比值: 12:16 34 :18 4.5:2.73.揭题:我们就在“比”的知识基础上研究一个新的概念-“比例”。

“例”在汉语词典中的一种解释是:符合某种条件。

“比”要符合什么条件就能够成为“比例”呢?我们接下来实行深入研究。

二、 学习新知。

1.(出示国旗)国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你们在哪些场合看到过国旗?2.不同场合用到的国旗大小会不一样,但是它们的什么却没有改变呢?-也就是长与宽的(比值)没有变。

3.那我们就来算算操场上和教室里这两面国旗的比值。

4.生独立计算。

5.生汇报师板书。

操场上的国旗:教室里的国旗: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同,我们能够用等号连接起来,写成一个等式。

2.4:1.6=60:40 也能够写成6.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解读:怎么样知道两个比相等?-比值相等。

那这个式子是个什么样的式子呢?-左边一个比,右边一个比,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的式子。

)7.介绍比例各部分的名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8.图上这三面国旗的尺寸中,还有哪些比能够组成比例?比?(比如。

) 还有呢?2.4:1.6=60:40 1.6:2.4=40:60 5:2.4=103:1.62.4:1.6=5:103 1.6:2.4=103 :5 5:60=103 :40 5:103 =60:40 103:5=40:60 2.4:60=1.6:40 归纳:我们看到这三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值都相等,能够两两组成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优质课教案_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优质课教案_0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40页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能使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2、探索国旗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3、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1、什么叫做比?比的书写形式有哪些?2、什么叫做比值?怎样求比值?二、谈话导入1、同学们,每个星期一的早上我们学校都会举行什么活动呢?。

(课件出示:升旗仪式的情景)2、你们对这个情景已经非常熟悉了,你们对这面国旗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了解吗?不了解是吧?那老师告诉大家:(课件出示并介绍:我们这面国旗的长是2.4米、宽是1.6米。

)3、提问:你除了在升旗仪式上还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加到过国旗呢?指名回答(学校周一升旗时操场上的国旗、天安上空的国旗、教室前面的国旗、)在很多的场合像我们的教室、还有大型的庆典活动上我们都能够看到庄严的国旗。

那么你们知道这些国旗的尺寸大小吗?追问:知道不知道?4、那么下面呢我们看一下老师收集到的一些信息。

(课件出示:不同场合下的国旗)提问:谁能用最简短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四面国旗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并读出它的长和宽(1)天安门广场的国旗,长5米,宽10/3米。

(2)学校的国旗长2.4米,宽1.6米。

(3)教室里面的国旗长60厘米,宽40厘米。

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国旗的大小都一样吗?师小结:在不同的场合的国旗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即使它们的大小不一样,但形状相同。

我们看上去每面国旗在我们的眼中还是那么的庄严和美丽,那么的和谐和统一是吗?那么到底按照怎么样的标准才能制作出这种大小不同、形状相同的国旗呢?其实每面国旗的里面是否也蕴含着我们的数学知识呢—比例!(板书课题:比例)三、探究新知(一)、先写出图中国旗长与宽的比然后再求出它的比值。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意义2. 比例的基本性质3. 比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比例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比例的概念。

2. 基本概念讲解比例的意义,让学生明确比例是由两个等比例的比构成的。

3. 比例的基本性质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包括比例的倒数性质、比例的交叉乘积性质等。

4. 比例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5.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6. 总结与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和应用,让学生掌握了比例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方法。

六、教学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摄影、建筑设计等。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和应用的理解程度。

八、教学资源1. 教科书2. 课件3. 练习题九、教学建议1. 在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时,可以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在讲解比例的应用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 在课后作业中,可以布置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题目,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十、教学时间2课时十一、教学对象六年级下册学生十二、教学环境教室十三、教学策略1. 讲授法2. 演示法3. 练习法十四、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十五、教学反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1. 比例的意义。

2.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1. 比例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比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提问:什么是比例?比例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解1. 讲解比例的意义: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 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三、实例演示1. 通过实例演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让学生观察、思考,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对比例的理解和应用。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强调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比例的理解和应用。

2. 提问: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二、深入学习1. 讲解比例的更多应用,如相似图形、溶液配比等。

2. 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

三、实例演示1. 通过实例演示比例的更多应用。

2. 让学生观察、思考,理解比例的更多应用和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对比例的理解和应用。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比例的更多应用和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

2. 强调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比例的理解和应用。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材第40~42页。

1. 通过现实情境,理解比例,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而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 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提升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水平,提升学生的认知、观察、计算、发现、验证和总结水平。

3. 在教学中,通过了解国旗的比例,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4. 在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数学问题的乐趣。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准确地写出比例。

课件。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知道了比的前、后项相除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你们会求比值吗?
教师板书下面几组比,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

12∶16 4.5∶2.7 10∶6 4∶8
学生独立求出各比的比值。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生:4.5∶2.7的比值和10∶6的比值相等。

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

(板书:4.5∶2.7=10∶6)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
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方便快捷,为新课做好准备】
1.讲授“比例的意义”。

出示教材第40页的情景图。

师:说一说图的内容,找一找图中共有的东西。

课件出示三面国旗长与宽的具体数据,写出它们的比。

(提示:比能够用两种形式表示)
教师提问:你能根据这个表,分别写出学校里两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吗?求出比值。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操场上的国旗:2.4∶1.6= 教室里的国旗:60∶40=
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
生: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它们相等。

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相等,所以我们能够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

(板书:2.4∶1.6=60∶40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让学生读一遍。

师: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几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

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

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能够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或是求出比值以后再看。

例如,判断10∶12和
35∶42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先要算出10∶12=,再算出35∶42= ,所以10∶12=35∶42。

(以上举例边说边板书)
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

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
引导学生从意义上、项数上对它们实行比较,最后教师归纳: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2.讲授“比例的基本性质”。

讲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师:同学们已经能准确地判断两个比是否能够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第41页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和内项。

(学生看书时,教师板书:2.4∶1.6=60∶40)让学生指出板书中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板书。

(2)讲授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

(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生分别计算出这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

(教师板书: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师: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存有这样的特点呢?
学生分组计算上节课判断过的比例。

师: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特点,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特点说出来?(可多让一些学生说,说得不完整也没关系,让后说的同学在先说的同学的基础上说得更完整)
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教师说明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的呢?
指名改写2.4∶1.6=60∶40 (=)
师:这个比例的外项是哪两个数呢?内项呢?
当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时,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怎么样?(边问边画出交叉线)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相等。

以前我们是通过计算它们的比值来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的。

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后,也能够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3.讲授“解比例”。

(1)教学例2。

出示例2: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度约320m。

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

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让学生列出比例,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出已知哪三项,要求哪一项。

教师板书:x∶320=1∶10
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把它变成什么形式?(方程的形式)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能够求出未知项x的值。

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

师:怎样解这个方程?(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把x看作一个因数,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能够求出x)
师: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中能够看出,解比例能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项x。

(2)教学例3。

师:这道题与上面一题的比例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例3题)
生: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师: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它转化成方程来求解吗?
生:能。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就得出方程。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42页,试着自己把过程补充完整。

学生尝试解比例;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比的知识经验,给学生自主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尽可能在交流与探究中理解比例,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学会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两个相等的比能够组成比例,还知道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生2:我知道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生3:我知道了比例是由比构成的,与比是有区别的。

……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 在学生学过比的知识的基础上实行比例理解的教学。

先讲授比例的意义,再讲授比例的基本性质,并根据这个基本性质讲授解比例。

我在讲授这部分知识的时候,通过复习求比值,找出比值相等的比,为讲授比例的意义做好铺垫工作。

然后通过例题,得出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从而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再利用比例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我让学生写出比值相等的比,再组成比例,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比例意义的理解和理解。

在理解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时,我让学生看书自学,然后让他们自己说说比例里各部分的名称,提升了学生的自学水平和认知水平。

2. 创设探究空间,经历探索过程,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我大胆地组织学生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利用新鲜有用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实行了有效的探究。

A类
阳光小区9号楼模型的高度是6分米,与实际高度的比是1∶50,楼房的实际高度是多少米?
(考查知识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水平要求: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B类
一种环保的乙醇汽油是把乙醇和汽油按质量比1∶9混合而成。

用16吨乙醇能够调配这种乙醇汽油多少吨?
(考查知识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水平要求: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