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2017—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分层突破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ppt章末整合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ppt章末整合课件

1.原因 (1)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 (2)高能耗的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 (3)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4)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5)国际石油价格不稳定; (6)石油储备体系尚不健全。
2.解决措施 (1)采取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 (2)完善石油储备体系; (3)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特别是西北、沿海等重点 地区的勘探力度,提高能源产量; (4)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等工程建设; (5)稳妥发展核电;
植被破坏 及矿山开采破坏了植被,导致水土 人为
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因素
炼铜企业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 环境污染 形成酸雨,污染了土壤和水体,使
许多生物消失绝迹
方法技巧 如何分析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状况看,一个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人口的增长;二是掠夺式的 开发方式。例如,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发生、发展的 原因就是如此。
2.田纳西 河的综合开 发及效果
练习5 读“田纳西河流域在美国本土的位置图”,回答(1)~(2)题。
(1)田纳西河及其支流进行梯级开发的优势条件是( D ) A.水电、人才密集 B.流域内经济发达,电力需求量大 C.流域内人口稀少,便于建水电站 D.流域内各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 解析 本题考查了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的优势条件。田纳 西河流域内多山地,降水较多,水能丰富,适合梯级开发。
练习6 下图为“某国水系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3)题。
(1)乙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D ) ①经济发达 ②地形平坦 ③水能丰富 ④流量大且稳定 ⑤河流无结冰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解析 本题组考查了流域的特点、综合开发的影响。乙河是 塞纳河,流经地区地势平坦,降水丰富,流量大且稳定,且 无结冰期。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点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点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础练习:Array下图表示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1○2○3○4代表能源依次是()A.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能B.石油、天然气、煤、水电和核能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和核能D.煤、水电和核能、石油、天然气2.在本土能源消费构成中,该图表示能源○1居首位的国家是()A.瑞士B.法国C.中国D.英国山西是我国的煤炭大省,煤炭储量和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据此回答3—7题。

3.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优势有()①资源优势②农业基地优势③区位优势④开采条件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山西的煤炭市场十分广阔不是因为()A.我国的能源消耗以煤为主体B.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C.随着人口增加,我国对能源的需求继续扩大D.地理位置优越5.对山西煤炭市场形成挑战的自身因素是()A.西气东输B.西电东送C.开采成本提高D.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6.“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作用不包括()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C.增加经济产值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7.山西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A.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B.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生产链C.合理利用土地资源D.禁止滥砍乱伐8.右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由北向南依次是()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回答9~11题。

9.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A.原料工业B.加工工业C.采掘业D.冶金业10.围绕能源开采,山西省构造的产业链是()①煤一电一铝②煤一焦一化③煤一气一液④煤一铁一钢⑤煤一电一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B.原料工业2000年比1995 年增加了25 %C.采掘业增加值2000年比1985年、1995年要低。

地理必修三课件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整合提升

地理必修三课件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整合提升
资源保护与恢复
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
加强自然资源的监测和评估
采用可持续的开发模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受损的自然环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
地区:山西
经济效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煤炭资源特点:丰富、优质
环境影响:土地塌陷、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
地点:某山区
资源:丰富的森林资源
开发方式:生态旅游、木材加工、林下种植
效益:提高当地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案例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案例:某市通过土地整理,将废弃土地改造成公园和住宅区,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开发利用方式:地下开采、地面洗选
应对措施:加强环保监管,推广清洁能源,实施生态修复
案例二:水能资源开发利用
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挑战: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解决方案: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点:四川省
项目:白鹤滩水电站
特点:装机容量大,发电量高
案例三:森林资源开发利用
可持续发展: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资源的长期供应。
协调发展: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重各种资源的协调发展,避免单一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生态失衡。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方法
资源调查与评价
评价结果:资源分布、储量、品质、开发潜力等
评价标准:资源丰富度、可利用性、环境影响等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遥感监测、数据分析等
土地资源: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等

【K12教育学习资料】2017—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分层突破

【K12教育学习资料】2017—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分层突破

章末分层突破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对]①能源的综合利用②资源开发条件③流域的综合开发1.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解析】第(1)题,审清题干要求“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因此从风能比煤炭、风能比水能的突出优势角度回答。

第(2)题,明确建设大型风电场需要的自然条件:一是丰富的风力资源,二是占用大量土地。

结合图示可知瓜州有丰富的风力资源,且有大面积的戈壁,可避免占用耕地。

第(3)题,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要从当地的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小、基础设施不足、资金不足等方面分析。

第(4)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保障电网的稳定性”,风能是一种不稳定的能源,建设热电站是为了保证电力输出的稳定。

【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陕西省为例1、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

(大同煤田—优质动力煤,河东煤田—优质主焦煤)②市场广阔:我国能源需求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3、能源基地建设: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三条外运铁路主干线(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2000年以后,山西对外电力输出增长迅速,此举对本省的有利影响是:①缓解运输压力②减轻大气污染③提高经济效益。

4、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5、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6、环境的保护与治理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三废”的治理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1、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2、田纳西河概况: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属于二级支流;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3、不同地段的保护: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4、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②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③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2018届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复习提纲

2018届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复习提纲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尝试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3.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4.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解读:1)、结合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差异,说明我国开发煤炭资源的意义;2)、从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不平衡现状,说明提高煤炭利用技术的必要性;3)、比较我国南、中、北三条“西电东送”线电能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自主学习】一、资源的开发1、开发原则:因地制宜2、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A、分布范围广B、煤种齐全C、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D、开采条件好:煤层厚,埋藏浅E、储量丰富,探明储量2700亿吨);2)市场广阔,我国能源消费长期以煤为主;3)位置适中,交通便利3、面临的挑战:1)人均能源量少;2)人均能源消费量低;3)消耗高;4)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5)能源安全受到威胁二、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碳;提高山西省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三、能源的综合利用1、改革开放初期:产业结构单一,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经济结构效益低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2、产业结构调整:条件:资源优势有铁矿和铝土矿;生产链: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单一结构转变为多元结构;采掘工业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四、环境的保护和治理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建立一个具有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必修3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必修3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中必修《地理3》第三章教材分析一、宏观分析(一)时代背景分析地理学起源于人们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的积累和总结,所以有人说地理学起源于区域地理,最终还要回到区域地理。

近20年来,区域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地位逐步上升。

1994年全国高考取消地理课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理学科在国家经济中的实用性,没有在中学教学中得到有效的体现。

于是在1997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中,出现了《选修地理第二册》的国土整治系列案例。

然后,随着2002年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又推出了新课程标准《地理3》的区域地理模块。

当然这不是完全为了地理要纳入高考,而是在我们中学地理教育中必须告诉学生地理学在解决国家经济区域发展的现实问题中具有很重要的使用价值。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是要告诉学生该区域有什么地理事物,在哪里。

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目的是是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区域法展中的各种地里问题。

(二)、教材整体分析1、“地理3”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地理3”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理1”、“地理2”,基本了解了地理环境的组成、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人地环境协调发展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如何应用有关的地理原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个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包括不同的认识层次、不同的时空尺度,也包括了自然与人文诸多要素。

为了使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可操作化,从而引向深入,需要界定研究的范围,包括论题的界定和尺度的界定。

”而“论题的界定和尺度的界定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各区域都有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地理特征,因而,各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应采用不同的措施。

所以,以区域为单位,结合给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就能更有针对性地研究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地理1”和“地理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

“地理2”的最后部分,可看作是“地理1”和“地理2”的总结,概括了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全国通用版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全国通用版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总结教材P41思考见第一节探究点一,3、4题。

教材P43~44活动1.(1)从环境效益来看,向外输电,会改善能源消费地区的环境,但燃煤发电会造成当地大气环境的污染。

(2)从价格来看,同样一吨煤,山西省向外省输电的价格高于煤炭,从运输成本来看,输电的成本低于输煤。

(3)山西省是缺水省份,而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综合这三方面的情况,对山西省来说,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输电好于输煤,从生态效益看,输煤好于输电。

但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来说,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发展是第一位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不能成为保护环境的极端主义者,从这个角度说输电好于输煤。

2.山西省煤炭市场面临四方面的挑战:一是天然气的冲击,二是水电的竞争,三是能源结构的调整,四是自身成本的上升。

为了实现山西省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开采成本;(2)加强煤炭的深加工和转换,变成电能、煤气、液化产品等,增强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3)加强煤炭为原料的其他化工产品的开发,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教材P45思考1.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依赖的是铁矿、铝矿、煤炭资源,另外还有水资源。

分别输出钢材、铝制品、化工产品。

2.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由以煤炭为主到以煤炭为动力、以原料的工业制成品为主,如电力、铝制品、钢材、煤气等。

这种变化使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教材P46活动1.从煤炭资源蕴藏量看,山西省与内蒙古东部地区共同点是储量都很丰富,但山西省比内蒙古东部地区蕴藏量要大,山西省探明煤炭资源储量2 700多亿吨,内蒙古东部地区探明储量为640多亿吨。

从品种看,山西省煤种齐全,全国十大煤种都有分布,而内蒙古东部地区主要是以褐煤为主。

2.3.内蒙古东部地区还有石油、铅锌、铁等矿产资源。

内蒙古东部地区应该围绕煤炭资源的开发,延长煤炭的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层次开发,极大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江苏省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总结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江苏省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总结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总结教材P41思考见第一节探究点一,3、4题。

教材P43~44活动1.(1)从环境效益来看,向外输电,会改善能源消费地区的环境,但燃煤发电会造成当地大气环境的污染。

(2)从价格来看,同样一吨煤,山西省向外省输电的价格高于煤炭,从运输成本来看,输电的成本低于输煤。

(3)山西省是缺水省份,而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综合这三方面的情况,对山西省来说,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输电好于输煤,从生态效益看,输煤好于输电。

但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来说,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发展是第一位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不能成为保护环境的极端主义者,从这个角度说输电好于输煤。

2.山西省煤炭市场面临四方面的挑战:一是天然气的冲击,二是水电的竞争,三是能源结构的调整,四是自身成本的上升。

为了实现山西省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开采成本;(2)加强煤炭的深加工和转换,变成电能、煤气、液化产品等,增强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3)加强煤炭为原料的其他化工产品的开发,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教材P45思考1.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依赖的是铁矿、铝矿、煤炭资源,另外还有水资源。

分别输出钢材、铝制品、化工产品。

2.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由以煤炭为主到以煤炭为动力、以原料的工业制成品为主,如电力、铝制品、钢材、煤气等。

这种变化使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教材P46活动1.从煤炭资源蕴藏量看,山西省与内蒙古东部地区共同点是储量都很丰富,但山西省比内蒙古东部地区蕴藏量要大,山西省探明煤炭资源储量2 700多亿吨,内蒙古东部地区探明储量为640多亿吨。

从品种看,山西省煤种齐全,全国十大煤种都有分布,而内蒙古东部地区主要是以褐煤为主。

2.3.内蒙古东部地区还有石油、铅锌、铁等矿产资源。

内蒙古东部地区应该围绕煤炭资源的开发,延长煤炭的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层次开发,极大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ppt章末复习课件-PPT文档资料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ppt章末复习课件-PPT文档资料
• (2)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调整区域 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发展新兴工业和 第三产业等。
• 三、有关河流的开发与评价问题
• 1.影响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因素
• 要掌握一条河流的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开 发和整治措施,首先要认识到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综合作用的产物, 然后从地形、气候特征等方面分析河流以下方面的特征:
• 4.评价水利工程所产生影响的方法
• 首先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即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也有 弊;其次要运用综合的观点,即必须全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水利 工程所产生的影响。评价水利工程的利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发 电、航运、供水、灌溉、养殖、旅游、防洪等方面。评价水利工 程的弊端多从工程本身、上游、下游进行,如图:
• (2)消极的影响
• 阿斯旺大坝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有:①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失去 了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地肥力下降;②河口外海域内的 沙丁鱼因失去饵料而迁往地中海北部;③尼罗河下游流量减少, 导致海水倒灌,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加重,海岸遭到侵蚀后退。
• 阿斯旺大坝的利和弊对于其他大坝不具有普遍性。因为大坝所处 的河流的水文特征不同、流域的气候条件、地形条件不同,所产 生的生态效应就不同。
标之一。读表,完成(1)~(2)题。
• (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 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 (2)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最新-2018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最新-2018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018年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本章检测2(新人教必修三)一、选择题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

时期一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

时期一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

据此回答以下2题。

1.t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丰水期流量增大,栝水期流量减少B.区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2.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裂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化面积扩犬,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3.墨累—达令河流域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灌溉易出现的问题是(A.B.径流减少C.D.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据图回答以下2题。

4.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 )A.养殖B.改善气候C.分洪与蓄洪 D.立体开发利用5.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B.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C.下游退耕还湖 D.修建和加固河堤6.根据下面两图,对长江流域与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相同,气候特征不同B.气候类型相似,气候特征相同C.气候类型相似,气候特征不同D.气候类型不同,气候特征相似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据图回答以下2题。

7.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A.养殖B.改善气候C.分洪与蓄洪D.立体开发利用8.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B.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C.下游退耕还湖D.修建和加固河堤1 9世纪40年代,。

美国开始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该流域田纳西河的早期开发,由于发展炼铜业,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使植被遭到破坏。

高中地理必修3学案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3学案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总结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总结学案(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 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专题一德国鲁尔区和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综合比较德国鲁尔区和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煤炭资源都很丰富,资源条件优越,在发展过程中都曾遇到过产业的结构单一、环境问题突出等问题。

鲁尔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综合整治出现了明显的效果。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正在提高煤的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治理“三废”,环境的保护和综合治理成效日益明显。

在治理和发展过程中,山西能源基地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成功的经验。

二者对比如下:项目德国鲁尔区山西能源基地开发条件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区近;水源丰富;市场广阔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水源不足;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生产结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电力、化学,生产结构单一煤炭是其主导产业,产业结构正在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形成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存在问题煤炭开采成本提高,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传统产业衰落,环境问题明显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运力不足,环境问题突出综合整治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调整工业布局;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扩大煤炭开采量;发展交通,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加强煤炭加工转换;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治理环境污染产业链原煤生产—原料输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1)山西省结合本区的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优势,围绕________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其中输出化工产品的是____________产业链。

(2)简述山西省能成为全国能源基地的条件有哪些?(3)图中输出产品的工业部门是()A.采掘工业B.原料工业C.加工工厂D.电子工业专题二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开发整治措施河流是自然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整合提升专题一资源型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资源型地区在长期开发过程中往往形成以某种资源为基础的主导产业,但伴随着资源枯竭或替代品的冲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会导致区域的衰落。

“矿竭城衰”已经成为世界性课题。

1.资源型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过分依赖非可再生资源(本地区主要资源),其他资源利用开发不充分。

(2)资源枯竭:随着发展,非可再生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落,效益下滑,失业人员大增。

(3)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质量下降,而一些技术型的产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很高,因此新兴产业不愿进驻,地区的经济活力不足。

(4)用地紧张、交通拥挤:很多资源型企业在此集聚,导致用地紧张、交通拥挤,企业效益下降,甚至出现产业转移、外迁现象。

2.应对措施(1)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改造传统产业,减少数量,扩大规模;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旅游业、金融业等。

(2)发展科技和教育,为本地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4)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3.目前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原因①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

②高能耗的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

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④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⑤国际石油价格不稳定。

⑥石油储备体系尚不健全。

(2)解决措施①采取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

②完善石油储备体系。

③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特别是西北、沿海等重点地区的勘探力度,提高能源产量。

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等工程建设。

⑤稳妥发展核电。

⑥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

⑦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⑧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章末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章末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网络(wǎngluò)构建区
章末整合(zhěnɡ hé)
章末整合 (zhěnɡ hé)
第一页,共13页。
教材(jiàocái)详解区
章末整合 (zhěnɡ hé)
教材 P41 思考 1.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很大的比重, 天然气所占的比重很小;在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 油、天然气占有较大的比重。我国的石油、天然气比重 比世界小,世界的核能所占比重大,我国核能比重很低。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炭为主,并且这种能源 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使山西省的煤炭资 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必然会加速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
教材(jiàocái)详解区
章末整合 (zhěnɡ hé)
2.(1)水库和灌溉区多分布在河流的上游。(2)河流
灌溉开发强度较大。(3)由于降水多的东部和东南部水库
众多,拦截了大量河水,该区分布的大片灌溉区消耗掉
了支流的大部分径流。这样,汇入干流的流量大量减少;
加上部分干流流经干旱的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
地防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同时还能起到吸烟滞
尘、净化空气、美化矿区环境的作用。
第八页,共13页。
教材(jiàocái)详解区
章末整合 (zhěnɡ hé)
2.对这个生态建设方案,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提 出不同的建议。例如在生物措施中,可发展林—灌—草 的防护体系,利用草地发展畜牧业,增加经济收入,这 样就能生态、经济兼顾,两全其美;有些矿坑不需要填 充复垦,而是保持一定的水面发展淡水养殖,在此基础 上加以绿化和美化,建成生态旅游区,供游人休闲娱乐 等。
第九页,共13页。
教材(jiàocái)详解区
章末整合
(zhěnɡ hé)
教材 P51 活个整体,其

高中地理学案课件必修三人教版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整合

高中地理学案课件必修三人教版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整合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炭为主,并且这种能源
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使山西省的煤炭资
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必然会加速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
第二页,共14页。
教材 P43~44 活动 1.(1)从环境效益来看,向外输电,会改善能源消费
地区的环境,但燃煤发电会造成当地大气环境的污染;
(2)从价格来看,同样一吨煤,山西省向外省输电的价格
开 关
主到以煤炭为动力、以原料的工业制成品为主,如电力、
铝制品、钢材、煤气等。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有利于
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页,共14页。
教材 P46 活动
1.从煤炭资源蕴藏量看,山西省与内蒙古东部地

区共同点是储量都很丰富,但山西省比内蒙古东部地区
专 题
蕴藏量要大,山西省探明煤炭资源储量 2 700 多亿吨,
固沙草方格和乔木、灌木结合形成防风体系,能够有效
地防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同时还能起到吸烟滞
尘、净化空气、美化矿区环境的作用。
第八页,共14页。
2.对这个生态建设方案,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提 出不同的建议。例如在生物措施中,可发展林—灌—草 本 的防护体系,利用草地发展畜牧业,增加经济收入,这

题 样就能生态、经济兼顾,两全其美;有些矿坑不需要填
栏 目
药、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的使用量,从而导致水质下
开 关
降;(3)由于农牧业加强,用水量也有所增加,枯水期的
发电用水会有减少;(4)由于与(3)同样的理由,枯水期
水位下降,航运条件变差;(5)由于提高了土地利用程度,
会加重水土流失现象,河流含沙量增加、淤塞河道、小
气候恶化、洪涝灾害增多,加重防洪负担。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天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可以粗略分为两个较小的范围:人文天文学及自然天文学。

查字典天文网为大家引荐了高中天文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请大家细心阅读,希望你喜欢。

第一节动力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1.动力分类⑴ 可再生动力(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动力(举例煤炭、石油、自然气等矿物动力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① 煤炭资源丰厚,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厚、散布范围广、煤种完全、煤质优秀②市场宽广:一是我国对动力的需求进一步添加 ;二是以煤为主的动力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动。

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

④交通比拟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区分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3.动力基地树立:⑴面临应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动力消耗量低;③单位产值能耗高;④以煤炭为主动力消费结构;⑤动力平安遭到要挟。

⑵采取措施:①扩展煤炭开采量;② 提高晋煤外运才干,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③增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树立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开展炼焦业。

4.动力的综合应用⑴革新缘由: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效果严重。

⑵革新形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

⑶动力综合应用的结果: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动力、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逐渐超越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位置,③完成了产业结构的晋级。

5.环境的维护与管理⑴提高煤的应用技术:推进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动力产业的开展。

⑵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效果根源所在,①对原有重化工业停止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开展;②鼎力开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⑶ 〝三废〞的管理:①废渣:回收再应用;②废气:消烟除尘,营建防风林带;③废水:沉淀污染。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⑴重要性:决议了河流的应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分层突破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对]①能源的综合利用②资源开发条件③流域的综合开发1.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解析】第(1)题,审清题干要求“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因此从风能比煤炭、风能比水能的突出优势角度回答。

第(2)题,明确建设大型风电场需要的自然条件:一是丰富的风力资源,二是占用大量土地。

结合图示可知瓜州有丰富的风力资源,且有大面积的戈壁,可避免占用耕地。

第(3)题,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要从当地的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小、基础设施不足、资金不足等方面分析。

第(4)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保障电网的稳定性”,风能是一种不稳定的能源,建设热电站是为了保证电力输出的稳定。

【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至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

近年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

下表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使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

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

(1)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2)目前大庆和玉门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是________。

(3)根据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两市选择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分析表可知,大庆的第二产业比重一直高于80%,但一直在下降,且第三产业比重在上升;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一直在70%以上,占主导地位,但也在不断下降。

第(2)题,根据材料一中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表中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材料二中玉门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石油开采造成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锐减等信息组织答案,特别注意题中强调的资源、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

第(3)题,主要根据大庆和玉门的位置,结合两城市地理环境特征解答。

【答案】(1)第二产业比重大;石油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2)玉门石油资源已经枯竭,大庆也将面临石油枯竭的问题;玉门的经济发展已经衰退,大庆的采掘业比重过高;玉门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3)大庆:区位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玉门: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

3.(1)~(3)题。

(1)据图示信息判断,该湖泊( )A.湖面少风浪B.北部湖水较南部浅C.冬季不结冰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2)在该湖泊①②③④四湖区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湖区是( )A.①B.②C.③D.④(3)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水位下降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年降水量减少B.流域年蒸发量增大C.入湖河水量减少D.出湖河水量增大【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判断出该湖泊位于西风带内,因此湖泊风浪大;北部由河水汇入,所携带的泥沙沉积,因此湖水较浅;湖泊所处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冬季湖泊结冰;湖水主要是咸水,因此不能够灌溉。

第(2)题,伏尔加河等河流主要是从湖泊的北部注入,因此湖泊的北部盐度较低,适宜淡水鱼生长。

第(3)题,根据题干材料信息“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可知,由于降水较少,农业发展需要引河水灌溉,导致汇入湖泊河流的水量减少,进而使湖泊水位下降。

【答案】(1)B (2)D (3)C4.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

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据此完成(1)~(2)题。

ab(1)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2)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①加深河道②绿化河堤③分段拦冰④拓宽河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1)题,比较四个河段,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纬度较低,加上上游有水电站,受水电站冷却水影响水温应当最高,因而其冬季可能不结冰,故选B。

第(2)题,加深河道是为了蓄洪、行洪,绿化河堤是为了美化环境,这些措施对防凌几乎没什么作用;分段拦冰能够控制上游来冰,拓宽河道能够有效地防止冰坝的形成,减少凌汛危害。

故选C。

【答案】(1)B (2)C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

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

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2)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

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下表。

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改善水质发电增加生物多样性土地开发开采河沙改善航运条件表(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解析】第(1)题,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水文特征。

罗讷河上游位于瑞士境内,主要靠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其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径流的季节变化大。

春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冰川消融,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位于法国境内,其流域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径流量变化不大。

地中海沿岸为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河流汛期为冬季,枯水期为夏季。

第(2)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整治措施及其作用。

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可以加快洪水下泄,从而达到防洪的目的,同时也具有改善航运条件的作用。

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发电,同时起到改善航运条件的作用,而整理河谷滩地是土地开发的重要措施。

第(3)题,罗讷河流域面积广,跨越行政区多,涉及部门众多,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可以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全流域的综合治理。

第(4)题,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可以减缓河流流速,增加湿地面积,增强河水的自净能力,从而起到恢复河流生态、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的作用。

【答案】(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2)①改善航运条件防洪②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防洪) (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章末综合测评(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山西省将坚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多元发展”的思路,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新型能源基地。

结合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回答1~2题。

A .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B .煤炭开采条件好,适于露天开采C .煤质优良,煤种齐全D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2.下列措施不利于山西省可持续发展的是( )A .重点矿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B .加大原煤开采量,提高经济效益C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延长生产链D .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解析】 第1题,从表中各种矿产种类所占比例可以看出能源矿产(主要是煤)占到92.17%的绝对优势。

第2题,原煤为不可再生资源,加大开采量虽然短期经济效益提高了,但却导致煤炭资源的可采年限降低,不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 1.A 2.B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省煤炭生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读图,回答3~5题。

3.对山西改革开放成就贡献最大的工业部门是( )A .化学工业B .机械制造工业C .冶炼工业D .采掘工业4.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产煤量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得益于( )①煤炭分布范围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②煤种齐全,全国十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③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④开采条件好,适于地下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5.山西省在开发煤炭资源的过程中采取的保护环境的措施有( )①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技术 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三废”的治理④提高晋煤外运能力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对山西改革开放成就贡献最大的工业部门是采掘工业;本区煤的开采条件优越,适合露天开采和机械化开采,这保证了煤的产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并不是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

【答案】 3.D 4.A 5.A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它在我国被称为澜沧江。

读下图,回答6~8题。

6.如果我国在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段进行梯级开发,那么对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①减轻旱涝灾害的威胁②增大年径流量③增大河流枯水期流量④提高地下水水位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7.湄公河的水质受沿河各国的广泛关注,为减轻该河的水污染,沿河国家和地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实行清洁生产,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②修建水库,使流量趋于稳定③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④减小汽车流量,控制汽车尾气排放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8.为了加强湄公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保护植被,保持水土②加强与沿河各国的交流合作,促进流域协调发展③修建大坝,拦蓄并大量利用水资源,以减小中下游的水量④大量修建梯田,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充分利用澜沧江的水资源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第6题,河流进行梯级开发后,可以调节中下游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少旱涝灾害,也可增大河流枯水期的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