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咳嗽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咳嗽ppt课件
三拗汤—麻黄、杏 仁、甘草 重在宣肺散寒, 适用:风寒闭肺初起
17
完整版ppt课件
止嗽散—荆芥疏风解表; 桔梗、白前升降肺气; 紫宛、百部润肺止咳; 桔梗、甘草、陈皮宣肺化痰利咽, 适用:外感咳嗽迁延不愈,表邪未净,或愈
而复发,喉痒而咯痰不畅者。
18
止嗽散
完整版ppt课件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 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36
清金化痰汤
完整版ppt课件
清金化痰用芩栀,桑皮二母麦冬施, 蒌桔陈苓甘草入,肺热痰稠可服之。
37
加减:
完整版ppt课件
痰热甚者,可加竹沥水、天竺黄、竹茹清热化痰 痰黄如脓或腥臭,酌加鱼腥草、金养麦根、薏苡
仁、冬瓜子清热化痰解毒; 胸满咳逆,痰盛,便秘配葶苈子、大黄泻肺逐痰; 痰热伤津,酌加南沙参、天冬、天花粉养阴生津。
胸闷气逆,加枳壳、旋覆花利肺降逆; 胸痛配郁金、丝瓜络理气和络; 痰粘难咯,酌加海浮石、贝母、竹茹、瓜蒌清热
化痰降气; 火郁伤津,咽燥口干,咳嗽日久不减,酌加沙参、
麦冬、天花粉养阴生津。
42
4.肺阴亏耗
完整版ppt课件
主症: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夹血,或声哑。 兼症: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
39
完整版ppt课件
黛蛤散合泻白散—— 青黛、蛤壳---清肝化痰 桑白皮、地骨皮、黄芩---清肺泻火 甘草、粳米---化痰止咳
40
泻白散
完整版ppt课件
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 参茯知芩皆可入,肺热咳喘此方先。
41
加减:
完整版ppt课件
火热较盛,咳嗽频作,痰黄者,可加山栀、丹皮 贝母、枇杷叶以增清热止咳化痰之力;
17
完整版ppt课件
止嗽散—荆芥疏风解表; 桔梗、白前升降肺气; 紫宛、百部润肺止咳; 桔梗、甘草、陈皮宣肺化痰利咽, 适用:外感咳嗽迁延不愈,表邪未净,或愈
而复发,喉痒而咯痰不畅者。
18
止嗽散
完整版ppt课件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 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36
清金化痰汤
完整版ppt课件
清金化痰用芩栀,桑皮二母麦冬施, 蒌桔陈苓甘草入,肺热痰稠可服之。
37
加减:
完整版ppt课件
痰热甚者,可加竹沥水、天竺黄、竹茹清热化痰 痰黄如脓或腥臭,酌加鱼腥草、金养麦根、薏苡
仁、冬瓜子清热化痰解毒; 胸满咳逆,痰盛,便秘配葶苈子、大黄泻肺逐痰; 痰热伤津,酌加南沙参、天冬、天花粉养阴生津。
胸闷气逆,加枳壳、旋覆花利肺降逆; 胸痛配郁金、丝瓜络理气和络; 痰粘难咯,酌加海浮石、贝母、竹茹、瓜蒌清热
化痰降气; 火郁伤津,咽燥口干,咳嗽日久不减,酌加沙参、
麦冬、天花粉养阴生津。
42
4.肺阴亏耗
完整版ppt课件
主症: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夹血,或声哑。 兼症: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
39
完整版ppt课件
黛蛤散合泻白散—— 青黛、蛤壳---清肝化痰 桑白皮、地骨皮、黄芩---清肺泻火 甘草、粳米---化痰止咳
40
泻白散
完整版ppt课件
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 参茯知芩皆可入,肺热咳喘此方先。
41
加减:
完整版ppt课件
火热较盛,咳嗽频作,痰黄者,可加山栀、丹皮 贝母、枇杷叶以增清热止咳化痰之力;
中医内科学-咳嗽资料(1)PPT课件
血常规、胸片等检查
8
鉴别诊断 肺痈 肺痨 喘证 肺胀
9
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 外感:新病 突发 病程短 兼肺卫表证 邪实
内伤:宿病 常发 病程长 兼它脏病证 邪实正虚
10
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
2、辨寒热虚实
实证:外感:风寒、风热、风燥 内伤:痰湿、痰热、肝火
寒:恶寒、咯痰、鼻涕清稀色白 热:恶风、咯痰、鼻涕黏稠而黄 实:病势急,病程短,咳声洪亮有力 虚:病势缓,病程长,咳声低弱气怯
兼次症:唇鼻干燥,咳甚胸痛,口干,微寒,身热 舌脉: 舌红,苔薄干,脉浮数
2、分析: 风燥伤肺,肺失清润
3、治法: 疏风清肺,润肺止咳
4、方药: 桑杏汤加减 附:凉燥犯肺:干咳少痰,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苔薄白而干
治法:疏风散寒,润肺止咳 方药:杏苏散加减
19
内伤咳嗽
(一)痰湿蕴肺 1、证候: 主症:咳嗽痰多,痰白粘腻,晨间重,痰出咳缓
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
3
范围
咳
嗽
4
上呼吸道感染 急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 肺炎
病因病机
外邪袭肺
风
寒
风
暑
为 百
湿
病
燥
之 长
火
内邪干肺
肺脏虚弱
肺气、肺阴
痰湿蕴肺
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
肝火犯肺
木火刑金
肾脏亏虚
肾气、肾阳、肾阴
5
外感咳嗽
邪实 外邪犯肺,肺气壅遏不畅
内伤咳嗽
邪实、正虚
6
病理:痰(寒热)
4、方药: 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
22
内伤咳嗽
(四)肺阴亏耗 1、证候:主症:干咳,痰少粘白,或痰中夹血,声音渐嘶哑
8
鉴别诊断 肺痈 肺痨 喘证 肺胀
9
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 外感:新病 突发 病程短 兼肺卫表证 邪实
内伤:宿病 常发 病程长 兼它脏病证 邪实正虚
10
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
2、辨寒热虚实
实证:外感:风寒、风热、风燥 内伤:痰湿、痰热、肝火
寒:恶寒、咯痰、鼻涕清稀色白 热:恶风、咯痰、鼻涕黏稠而黄 实:病势急,病程短,咳声洪亮有力 虚:病势缓,病程长,咳声低弱气怯
兼次症:唇鼻干燥,咳甚胸痛,口干,微寒,身热 舌脉: 舌红,苔薄干,脉浮数
2、分析: 风燥伤肺,肺失清润
3、治法: 疏风清肺,润肺止咳
4、方药: 桑杏汤加减 附:凉燥犯肺:干咳少痰,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苔薄白而干
治法:疏风散寒,润肺止咳 方药:杏苏散加减
19
内伤咳嗽
(一)痰湿蕴肺 1、证候: 主症:咳嗽痰多,痰白粘腻,晨间重,痰出咳缓
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
3
范围
咳
嗽
4
上呼吸道感染 急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 肺炎
病因病机
外邪袭肺
风
寒
风
暑
为 百
湿
病
燥
之 长
火
内邪干肺
肺脏虚弱
肺气、肺阴
痰湿蕴肺
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
肝火犯肺
木火刑金
肾脏亏虚
肾气、肾阳、肾阴
5
外感咳嗽
邪实 外邪犯肺,肺气壅遏不畅
内伤咳嗽
邪实、正虚
6
病理:痰(寒热)
4、方药: 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
22
内伤咳嗽
(四)肺阴亏耗 1、证候:主症:干咳,痰少粘白,或痰中夹血,声音渐嘶哑
中医内科学课件 咳嗽
• 3、忌食辛辣香燥、炙煿肥腻及过于寒凉 之品。
2020/3/5
四、分型论治
1、风寒袭肺
症状: 痰稀薄白,咽痒+风寒表证 舌: 淡苔薄白 脉:浮紧 治则: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 三拗汤合止嗽散
2020/3/5
变通法:1、邪轻重\主症\兼夹
荆防败毒散、参苏饮、杏苏散。
• 无汗三拗汤,有汗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 咽痒而咳:痰不多麻黄汤加苏叶防风
2020/3/5
概述
• 定义:由于外感(六淫外邪侵袭 肺系)、内伤(脏腑功能失调伤
及于肺),致肺气不清,失于宣
肃。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
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
明.张三锡《医学六要》“百病为咳嗽难医”
2020/3/5
源流
• 1、《内经》论述咳嗽的病因病理---五脏六腑
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 《素问、宣明五气论》“五气所病肺为咳” • 2、分类:繁 简。 • 3、对咳嗽病理的认识不断深化 • 《景岳全书》明确分为外感内伤两类。 • 《杂病源流犀浊》“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
• 传变:咳嗽之症,凡五脏之气分受伤,病每自上而 下,由肺及脾以及于肾;五脏之精分亏损,病每自 下而上,由肾由脾以及于肺.肺脾肾俱病,精气两 虚,木失所养则亢而不柔,火失所济则炎而向上, 肝心从之而病.
2020/3/5
• 病因:外感、内伤 • 病理因素:痰(寒热)、火(虚实
) • 病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迫气上 逆 • (邪实致肺气壅遏不畅; • 正虚致肃降无权,气不化津,津聚
方药: 桑杏汤----燥热证
杏苏散----凉燥证
2020/3/5
• 入里化热:清燥救肺汤
• 热灼津伤痰多豁痰丸:桔梗、甘草、白 前、射干、茯苓、当归、杏仁、枳壳、 知母、花粉、瓜蒌、麦冬、石斛,竹沥
2020/3/5
四、分型论治
1、风寒袭肺
症状: 痰稀薄白,咽痒+风寒表证 舌: 淡苔薄白 脉:浮紧 治则: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 三拗汤合止嗽散
2020/3/5
变通法:1、邪轻重\主症\兼夹
荆防败毒散、参苏饮、杏苏散。
• 无汗三拗汤,有汗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 咽痒而咳:痰不多麻黄汤加苏叶防风
2020/3/5
概述
• 定义:由于外感(六淫外邪侵袭 肺系)、内伤(脏腑功能失调伤
及于肺),致肺气不清,失于宣
肃。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
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
明.张三锡《医学六要》“百病为咳嗽难医”
2020/3/5
源流
• 1、《内经》论述咳嗽的病因病理---五脏六腑
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 《素问、宣明五气论》“五气所病肺为咳” • 2、分类:繁 简。 • 3、对咳嗽病理的认识不断深化 • 《景岳全书》明确分为外感内伤两类。 • 《杂病源流犀浊》“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
• 传变:咳嗽之症,凡五脏之气分受伤,病每自上而 下,由肺及脾以及于肾;五脏之精分亏损,病每自 下而上,由肾由脾以及于肺.肺脾肾俱病,精气两 虚,木失所养则亢而不柔,火失所济则炎而向上, 肝心从之而病.
2020/3/5
• 病因:外感、内伤 • 病理因素:痰(寒热)、火(虚实
) • 病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迫气上 逆 • (邪实致肺气壅遏不畅; • 正虚致肃降无权,气不化津,津聚
方药: 桑杏汤----燥热证
杏苏散----凉燥证
2020/3/5
• 入里化热:清燥救肺汤
• 热灼津伤痰多豁痰丸:桔梗、甘草、白 前、射干、茯苓、当归、杏仁、枳壳、 知母、花粉、瓜蒌、麦冬、石斛,竹沥
中医内科学——咳嗽ppt课件
Tankertanker Design
• (四)清·叶桂系统阐明了咳嗽的治疗原 则 • 《临证指南医案·咳嗽》指出:“若因风 者,辛平解之;因于寒者,辛温散之;因 于火者,以甘寒为主。至于内因为病,有 刚亢之感,木叩而金鸣者,当清金制木, 佐以柔肝和络;若土虚而不生金,真气无 所凛摄者,有甘凉、甘温二法。又因水虚 痰泛,元海竭而诸气上冲者,则有金水双 收,阴阳并补之治,或大剂滋填镇摄,保 固先天一气元精。”
Tankertanker Design
• (二)外感咳嗽属于邪实,但可发生演变转化。 • 外感咳嗽属于邪实,为六淫外邪犯肺,肺气壅遏不畅所致。 因于风寒者,肺气失宣,津液凝滞。因于风热者,热蒸液聚 为痰;因于风燥者,燥邪灼津生痰,痰邪壅阻肺气,则发为 咳嗽。若外邪未能及时解散,还可发生演变转化,如风寒郁久 化热;风热灼津化燥;肺热蒸液成痰等。
Tankertanker Design
• (二)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将咳嗽分为十种 • 除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胆咳、厥阴咳等 • (三)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 类 • 《景岳全书·咳嗽篇》指出:“咳嗽一证,窃见诸家立论太 繁,皆不得其要,多致后人临证莫知所从,所以治难得效。 以余观之,则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 一曰内伤而尽之矣。……但于二者之中当辨阴阳,当分虚实 耳”。
Tankertanker Design
• (四)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可相互为病。
• 外感咳嗽如迁延失治,邪伤肺气,更易 反复感邪,而致咳嗽屡作,肺脏益伤, 逐渐转为内伤咳嗽。内伤咳嗽,肺脏有 病,卫外不强,易受外邪引发或加重, 在气候转冷时尤为明显。久则肺脏虚弱, 阴伤气耗,由实转虚。
中医内科学——咳嗽
中内科学之咳嗽PPT课件
第三节 咳嗽 辨证论治
一、外感咳嗽:风寒咳嗽
❖ [证 候] 咳嗽,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喉 痒声重,头痛,恶寒,无汗,或见发热全身 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 [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 [方药] 杏苏散加减。 ❖ [针灸治疗] 可选取列缺、合谷、外关、肺
俞,用泻法,可加灸。
第三节 咳嗽 辨证论治
第三节 咳嗽
症状定义
❖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 咳吐痰液的肺系病证。
❖ “咳”指有声无痰。 ❖ “嗽”是有痰无声。 ❖ 本证病位主要在肺系 ❖ 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
第三节 咳嗽
❖ 外感咳嗽 ❖ 内伤咳嗽
病因病机
第三节 咳嗽 病因病机
外感咳嗽
❖ 外邪侵袭于肺 肺气壅遏不宣 清肃失常, 肺气上逆 咳嗽。
二、内伤咳嗽:阴虚咳嗽
❖ [证候]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或咳痰带血, 咽干声嘶,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舌红少津, 苔薄,脉细无力或细数。
❖ [治法] 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 [方药] 百合固金汤加减。 ❖ [针灸治疗]可选取肺俞、膏肓、足三里、孔
最、太溪、阴郄,用补法。
感谢观看
二、内伤咳嗽:痰热壅肺
❖ [证 候] 咳嗽,或气促,或喉中有痰声,痰 多色黄,质粘稠,咯痰不爽,或痰中带血, 或咯痰有腥味,胸胁胀满,咳时引痛,或有 身热面赤,口渴欲饮,舌质红,舌苔黄腻, 脉滑数。
❖ [治法] 清热化痰。
第三节 咳嗽 辨证论治
二、内伤咳嗽:痰热壅肺
❖ [方药] 清金化痰汤加减。 ❖ [针灸治疗] 可选取合谷、大椎、丰隆、鱼际、
第三节 咳嗽 辨证论治
二、内伤咳嗽:气虚咳嗽
❖ [证候] 咳嗽咯痰清稀,面色晄白,气短懒言, 声音低微,喜温畏寒,自汗,容易感冒,舌 质淡嫩,脉虚弱。
《中医内科学》咳嗽 ppt课件
ppt课件 22
[加减应用]: 1.上方可加前胡、牛蒡子以增宣肺之力。 2.咽痛、声嘶者配射干、马勃。 3.口干咽燥,舌质红加南沙渗、天花粉。 4.肺热内盛者加黄芩、鱼腥草、知母清泄肺热;
5.咳甚者银花、浙贝、杷枇叶以宣肺清热止咳。
ppt课件
23
6.挟湿者,症见胸闷痰多、苔腻等,加沙仁、佩兰理气化湿。 7.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地榆、藕节。
ppt课件
9
(二)鉴别诊断
ppt课件
10
病因 咳嗽 哮病
病机
临床特点
六 淫 外 邪 , 脏 腑 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咳嗽、咯痰 功能失调 宿 痰 伏 肺 , 遇 外 痰阻气道,气道挛急, 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 邪 饮 食 、 情 志 劳 肺失肃降,肺气上逆 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发作 倦诱发 与缓解均迅速 外 感 六 淫 , 内 伤 邪壅于肺,宣降失司; 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 饮食情志,劳欲、 肺不主气,肾失摄纳 不能平卧 久病 风 热 火 毒 , 壅 滞 热壅血瘀,蕴毒化脓 咳嗽、发热、胸痛、咯吐 于肺 大量腥臭脓血痰
ppt课件
35
6.盗汗者,加乌梅、生牡蛎、浮小麦以收敛止汗。 7.咯黄痰者,加黄芩、胆南星、竹茹以清热化痰。 8.手足心热,梦遗,加黄柏、旱莲草、山萸肉、五味子滋肾清热。
ppt课件
36
转归预后
(一)外感咳嗽一般易治,用药对证则愈。
(二)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还可相互影响。外感咳 嗽如迁延失治,邪伤肺气,更易反复感邪,咳 嗽屡发,肺气日损,渐转为内伤咳嗽;而内伤 咳嗽患者,由于脏腑虚损,肺脏已病,表卫不 固,因而易受外邪而使咳嗽加重。 (三)内伤咳嗽日久不愈,可转为喘证、哮证、肺胀、 虚劳病。
[加减应用]:
[加减应用]: 1.上方可加前胡、牛蒡子以增宣肺之力。 2.咽痛、声嘶者配射干、马勃。 3.口干咽燥,舌质红加南沙渗、天花粉。 4.肺热内盛者加黄芩、鱼腥草、知母清泄肺热;
5.咳甚者银花、浙贝、杷枇叶以宣肺清热止咳。
ppt课件
23
6.挟湿者,症见胸闷痰多、苔腻等,加沙仁、佩兰理气化湿。 7.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地榆、藕节。
ppt课件
9
(二)鉴别诊断
ppt课件
10
病因 咳嗽 哮病
病机
临床特点
六 淫 外 邪 , 脏 腑 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咳嗽、咯痰 功能失调 宿 痰 伏 肺 , 遇 外 痰阻气道,气道挛急, 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 邪 饮 食 、 情 志 劳 肺失肃降,肺气上逆 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发作 倦诱发 与缓解均迅速 外 感 六 淫 , 内 伤 邪壅于肺,宣降失司; 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 饮食情志,劳欲、 肺不主气,肾失摄纳 不能平卧 久病 风 热 火 毒 , 壅 滞 热壅血瘀,蕴毒化脓 咳嗽、发热、胸痛、咯吐 于肺 大量腥臭脓血痰
ppt课件
35
6.盗汗者,加乌梅、生牡蛎、浮小麦以收敛止汗。 7.咯黄痰者,加黄芩、胆南星、竹茹以清热化痰。 8.手足心热,梦遗,加黄柏、旱莲草、山萸肉、五味子滋肾清热。
ppt课件
36
转归预后
(一)外感咳嗽一般易治,用药对证则愈。
(二)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还可相互影响。外感咳 嗽如迁延失治,邪伤肺气,更易反复感邪,咳 嗽屡发,肺气日损,渐转为内伤咳嗽;而内伤 咳嗽患者,由于脏腑虚损,肺脏已病,表卫不 固,因而易受外邪而使咳嗽加重。 (三)内伤咳嗽日久不愈,可转为喘证、哮证、肺胀、 虚劳病。
[加减应用]:
中医内科学-咳嗽课件
【鉴别诊断】 1.与感冒:感冒以肺卫为主,表证突出。 2.与肺痨:肺痨有传染性,结合相关检查。 3与肺胀:肺胀具有咳喘痰胀悸肿瘀的特点,咳嗽 久不愈可向其发展。 4.与哮病、喘证:“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
三、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外感与内伤 能失调等 。
2.辨痰
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伴恶寒发热等
。
2.痰热郁肺
证候: 咳嗽气息粗促,痰多质稠色黄,难以咯出,或喉间
腥味,或痰中带有血丝,胸胁胀满,咳时引痛,或兼身热, 面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
2.肝火犯肺
证候:气逆而咳,呛咳连声,痰滞难咯,或干咳少痰,咳时 面红目赤、胸胁引痛,性情急躁而怒,怒则咳嗽加剧,甚则痰 中带血,或咳吐鲜血。舌质红或舌边尖红,苔薄黄少津,脉弦 数。
中医内科学
第一章 第二节 咳嗽
概述
【定义】 咳嗽是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导致的以咳嗽或 咯吐痰液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无痰有 声为咳,无声有痰为嗽,常并称。
【源流】
1.《素问∙咳论》以五脏命咳,有肺咳、心咳、肝咳、脾咳、
肾咳,“五脏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2.明代医家张景岳执简驭简,将咳嗽分外感与内伤两大类, 《景岳全书》中有“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 ,一曰内伤而尽之矣” 。
2.风热犯肺
证候: 咳嗽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
黏稠或黄稠,常伴鼻流黄涕,或有发热,微恶风寒,有汗口
渴等证。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方药:桑菊饮。
3.风燥伤肺
证候: 干咳少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甚或痰中带血丝, 咽干鼻燥,咳甚则胸痛,初起或有恶寒发热,头痛。舌尖红, 苔薄黄而干,脉浮数或小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中医内科学—咳嗽[新版].ppt
单纯地“见咳止咳”? 4、风寒、风热、风燥咳嗽,痰湿蕴肺、痰热郁
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等证候的主症、治法、 主方是什么?如何加减变化?
最新.课件
31
课后参考学习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 疗指南(2009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
2、慢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24个专业105个病 种中医诊疗方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011年
2、“降”:降法指用肃降肺气,降气化痰,降火肃肺、 肃肺祛瘀等方药治疗咳嗽的方法。常用药物一般有苏 子、杏仁、桃仁、旋复花、白前、沉香、半夏、枇杷 叶、瓜蒌、槟榔、莱菔子、葶苈子、青朦石等。
最新.课件
28
3、“温”:温法指用温肺理气,温肺化痰, 温阳化饮,温中化痰,温肾纳气等方药治疗咳 嗽的方法。常用药物一般有白芥子、干姜、桂 心、薤白、附子等。
最新.课件
32
最新.课件
26
分型论治
4、肺阴亏耗 症状:久咳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
或痰中夹血,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 燥,午后潮热,颧红盗汗,手足心热, 心烦失眠,神疲消瘦,舌质红,少苔, 脉数或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最新.课件
27
治咳六法—宣降温清润敛
1、“宣”:宣法指用宣散发表,宣疏肺气,以及宣郁 理气、宣通壅滞等方药治疗咳嗽的方法。常用药物一 般有麻黄、桂枝、杏仁、荆芥、苏叶、防风、桔梗、 牛蒡子、射干、马勃等。
最新.课件
6
在治疗上,叶氏《临证指南医案》有咳为气逆, 嗽为有痰,内伤外感之因甚多,不离乎肺脏为患,若 因于风者,辛平解之;因于寒者,辛温散之,因于暑 者,当与微辛微凉,苦降淡渗;因于湿者,有兼风、 兼寒、兼热之不同,以理肺治胃为主;若因秋燥,则 喻氏之义最精;因于火者,以甘寒为主。至于内因为 病,有刚亢之威、木扣而金鸣者,当清金制木,佐以 揉肝入络;若土虚而不生金,真气无所禀摄者,有甘 凉,甘温二法。又因水虚痰泛,元海竭而诸气上冲者, 则有金水双收,阴阳并补之治,或大剂滋镇摄,保固
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等证候的主症、治法、 主方是什么?如何加减变化?
最新.课件
31
课后参考学习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 疗指南(2009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
2、慢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24个专业105个病 种中医诊疗方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011年
2、“降”:降法指用肃降肺气,降气化痰,降火肃肺、 肃肺祛瘀等方药治疗咳嗽的方法。常用药物一般有苏 子、杏仁、桃仁、旋复花、白前、沉香、半夏、枇杷 叶、瓜蒌、槟榔、莱菔子、葶苈子、青朦石等。
最新.课件
28
3、“温”:温法指用温肺理气,温肺化痰, 温阳化饮,温中化痰,温肾纳气等方药治疗咳 嗽的方法。常用药物一般有白芥子、干姜、桂 心、薤白、附子等。
最新.课件
32
最新.课件
26
分型论治
4、肺阴亏耗 症状:久咳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
或痰中夹血,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 燥,午后潮热,颧红盗汗,手足心热, 心烦失眠,神疲消瘦,舌质红,少苔, 脉数或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最新.课件
27
治咳六法—宣降温清润敛
1、“宣”:宣法指用宣散发表,宣疏肺气,以及宣郁 理气、宣通壅滞等方药治疗咳嗽的方法。常用药物一 般有麻黄、桂枝、杏仁、荆芥、苏叶、防风、桔梗、 牛蒡子、射干、马勃等。
最新.课件
6
在治疗上,叶氏《临证指南医案》有咳为气逆, 嗽为有痰,内伤外感之因甚多,不离乎肺脏为患,若 因于风者,辛平解之;因于寒者,辛温散之,因于暑 者,当与微辛微凉,苦降淡渗;因于湿者,有兼风、 兼寒、兼热之不同,以理肺治胃为主;若因秋燥,则 喻氏之义最精;因于火者,以甘寒为主。至于内因为 病,有刚亢之威、木扣而金鸣者,当清金制木,佐以 揉肝入络;若土虚而不生金,真气无所禀摄者,有甘 凉,甘温二法。又因水虚痰泛,元海竭而诸气上冲者, 则有金水双收,阴阳并补之治,或大剂滋镇摄,保固
中医内科学咳嗽.优秀精选PPT
11
辩证论治
治疗原则
1、外感:宣肺散邪
内伤:祛邪扶正 2、治肺、整体治疗
治上:肺(温宣、清肃) 治中:脾、肝(健脾、清肝)
治下:肾(补肾)
3、初期:忌敛涩留邪,当因势利导 后期:祛邪止咳,扶正补虚,标本兼顾
12
咳 嗽
13
外感咳嗽
分证论治
风寒袭肺证 风热犯肺证 风燥伤肺证
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证 痰热郁肺证 肝火犯肺证 肺阴亏耗证
外感咳嗽
(一)风寒袭肺 1、证候: 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
兼次症: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 恶寒,发热,无汗
舌脉: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分析: 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3、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4、方药: 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14
寒包火证
1、证候:咳嗽音哑,气急似喘,痰液黏稠,口渴,心烦,形寒 2、分析:风寒外束,肺热内郁 3、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附:凉燥犯肺:干咳少痰,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苔薄白而干
舌脉: 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1、阳气衰,病延及肾 兼次症:流黄涕,头痛,肢体酸楚,恶风,发热
2、分析: 痰热壅阻,肺失清肃 兼次症:烦热咽干,痰粘量少,口干口苦,胸胁胀痛
“咳嗽之要,止惟二证。 3、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麻黄为首,辅以苏叶,防风,宣肺散寒 5、病因:一是素体内有郁热,又复感外来风寒所致
五脏咳 舌脉: 苔白腻,脉濡滑
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
十咳
二是本由外感风寒所致,但表寒未尽而肺热已起
兼次症:烦热咽干,痰粘量少,口干口苦,胸胁胀痛 麻黄为首,辅以苏叶,防风,宣肺散寒 舌脉: 舌红,苔少,脉细数
辩证论治
治疗原则
1、外感:宣肺散邪
内伤:祛邪扶正 2、治肺、整体治疗
治上:肺(温宣、清肃) 治中:脾、肝(健脾、清肝)
治下:肾(补肾)
3、初期:忌敛涩留邪,当因势利导 后期:祛邪止咳,扶正补虚,标本兼顾
12
咳 嗽
13
外感咳嗽
分证论治
风寒袭肺证 风热犯肺证 风燥伤肺证
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证 痰热郁肺证 肝火犯肺证 肺阴亏耗证
外感咳嗽
(一)风寒袭肺 1、证候: 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
兼次症: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 恶寒,发热,无汗
舌脉: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分析: 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3、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4、方药: 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14
寒包火证
1、证候:咳嗽音哑,气急似喘,痰液黏稠,口渴,心烦,形寒 2、分析:风寒外束,肺热内郁 3、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附:凉燥犯肺:干咳少痰,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苔薄白而干
舌脉: 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1、阳气衰,病延及肾 兼次症:流黄涕,头痛,肢体酸楚,恶风,发热
2、分析: 痰热壅阻,肺失清肃 兼次症:烦热咽干,痰粘量少,口干口苦,胸胁胀痛
“咳嗽之要,止惟二证。 3、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麻黄为首,辅以苏叶,防风,宣肺散寒 5、病因:一是素体内有郁热,又复感外来风寒所致
五脏咳 舌脉: 苔白腻,脉濡滑
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
十咳
二是本由外感风寒所致,但表寒未尽而肺热已起
兼次症:烦热咽干,痰粘量少,口干口苦,胸胁胀痛 麻黄为首,辅以苏叶,防风,宣肺散寒 舌脉: 舌红,苔少,脉细数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 肺卫受侵,肺气壅遏不宣,清肃失常, 痰液滋生,阻塞气道,引起咳嗽。刘完 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嗽论》云“ 寒暑燥湿气火六气,皆令人咳嗽”
病因病机
内伤:总由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所致,可分 肺脏自病或他脏 病及于肺。《素问· 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1、肺脏虚弱 因肺脏自病者多由肺原发疾病迁延不愈,肺脏虚弱, 阴伤气耗,肺的主气功能失常,宣肃无权,气逆为咳。 2、痰湿蕴肺 饮食伤脾,运化不健,痰浊内生,上干于肺致咳; 3、肝火犯肺 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熏灼肺脏,炼液为痰,痰火犯 肺,引起咳嗽; 4、肾脏亏虚 肾气衰弱,气失摄纳,气化无权,水渍泛溢于肺,而 发咳嗽。
类证鉴别
2、肺虚咳嗽当与肺痨、肺痿相鉴别:严 格讲肺痨、肺痿均属肺虚咳嗽之中,然 肺痨咳嗽以咳嗽伴有消瘦、咳血、潮热 、盗汗为特征,而肺阴虚咳嗽不一定都 是肺痨;肺痿是因肺脏的慢性虚损所致 的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咯吐唾沫为主 症,咳嗽并非必见。无论虚寒或虚热肺 痿病情均较重,且病程长。
类证鉴别
辨痰见图
↗ 稀泡沫 → 风燥伤肺或风寒伤肺 ↗ 色白 → 粘泡沫 → 风热伤肺 痰少 ↘ 色黄 → 粘稠 → 热伤肺(虚热或实热 内伤或外感) ↘ 粘块 → 老痰热甚或津亏(内伤多) ↗ 水泡 → 痰湿阻肺 ↗ 色白 → 清稀 → 寒痰水饮阻肺 痰多 ↘ 粘稠 → 寒湿有化热之势 ↘ ↗ 稀 → 湿热或风热 色黄 → 粘稠 → 热伤肺(虚热或实热) ↘ 脓样 → 火热伤肺(实热)
咳
嗽
病名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 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症。 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就症状而 论,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 临床上往往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 故以咳嗽并称。
沿革
«内经» 对咳嗽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及 治疗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咳嗽之名始见于《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 问· 咳论》提出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 观点。 《诸病源候论· 咳嗽候》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尚 有风咳、寒咳、久咳、胆咳、厥阴咳等。 《景岳全书· 咳嗽》中,首次执简驭繁地把咳嗽归纳为 外感、内伤两大类,论述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病 理过程,丰富了辨证论治的内容。
3、与喘证鉴别
喘证也可以兼有咳嗽症状,但是主要以呼吸困难,甚 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咳嗽日久 不愈,可转变为喘证。
4、与肺胀鉴别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迁延而致,除咳嗽症状 外,并有胸部膨满,喘咳上气,烦躁心慌,甚则肢体 浮肿,面色晦暗等,病机为肺脾肾功能失调,痰浊、 水饮与瘀血互以因分证,《医学入门 》曰咳嗽诸证,有风嗽、寒嗽、湿嗽、热嗽、郁嗽、 劳嗽、食积嗽、气嗽、痰嗽、干嗽、血嗽、酒嗽、久 嗽、夜嗽、天行嗽共15种;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 提纲挈领提出咳嗽一证,“诸家立治太繁、以余观之 ,止惟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以 后医家多拥景岳之说,如叶天士亦云“咳嗽一证,有 外感内伤之分,阴阳虚实之别。”
多做寒热,肺胀嗽者,动则喘窒重;湿嗽者嗽
动便有痰声,痰出嗽止。”张景岳曰:“外感 之嗽其来暴;内伤之嗽其来徐。”清张璐曰“ 一嗽痰即出者,脾湿胜而痰滑也。连嗽十数声 ,痰不即出者,肺燥胜而痰涩也。”这些至今
辨证时仍在沿用。
在治疗上,叶氏《临证指南医案》有咳为气逆, 嗽为有痰,内伤外感之因甚多,不离乎肺脏为患,若 因于风者,辛平解之;因于寒者,辛温散之,因于暑 者,当与微辛微凉,苦降淡渗;因于湿者,有兼风、 兼寒、兼热之不同,以理肺治胃为主;若因秋燥,则 喻氏之义最精;因于火者,以甘寒为主。至于内因为 病,有刚亢之威、木扣而金鸣者,当清金制木,佐以 揉肝入络;若土虚而不生金,真气无所禀摄者,有甘 凉,甘温二法。又因水虚痰泛,元海竭而诸气上冲者 ,则有金水双收,阴阳并补之治,或大剂滋镇摄,保 固先天一炁元精。至于饮邪致嗽,另有专门、兼参可 也。
辩证要点
1、辨内伤外感: 外感咳嗽多起病急,病程短,咳嗽之 外兼有表证,属实证,治宜疏邪,宜通 肺气,忌收敛。 内伤咳嗽多起病慢,病程长,除咳嗽 外兼脏腑内伤之证,属虚实夹杂或虚证 ,治宜按标本虚实调理脏腑、健脾、清 肝、补肾,忌过辛散。
辩证要点
2、辨寒热虚实: 外感咳嗽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多属实。 内伤咳嗽痰湿痰热、肝火---多属实或虚实并见 。 从痰及咳而辨从四个方面进行。 ①痰之有无、性状、色泽、痰质稀稠、量之多 少,有无气味。 痰之有无:干咳无痰属燥属火。 气味:痰甜为脾热;痰酸辣为肝气犯肺; 痰咸 为肾虚水泛。 有痰又当详辨如下:
在病机上,《医贯》指出咳嗽与肺脾肾的关系
,并强调肾的重要。提出“金实不鸣,金破亦
不鸣”。《医学入门》提出咳嗽与瘀血的关系 ,云“瘀血则喉间常有腥气……肺胀满,即痰 与瘀血碍气”。《医门法律》提出秋燥之说, 制清燥救肺汤治燥热伤肺所致之干咳喘逆。
在辨证上,明戴复庵曰“风寒嗽者,鼻塞声重 恶寒;火嗽者有声少痰面赤;劳嗽者,盗汗出
类证鉴别
1、内伤咳嗽与痰饮证: 痰湿咳嗽当与饮证之饮犯胸肺及痰证之痰浊壅 肺区别。此三者病机虽相似,但病情则有差别 。 饮犯胸肺及痰浊壅肺两证就全身症状而论远较 痰湿咳嗽为重,其病程亦较之为长。饮犯胸肺 者因肺气上逆,咳喘胸满,不能平卧,痰多白 沫;痰浊壅肺可有热痰、湿痰、燥痰之不同, 咳嗽喘满,气促不安。
诊断
1、咳逆有声或伴喉痒咯痰。 2、外感咳嗽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 寒发热等表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 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常伴有其他脏腑 失调的表现。 听诊可闻及两肺呼吸音增粗,或伴有干 湿啰音。 血常规化验,胸部X线检查等,有助于 诊断。
类证鉴别
外感咳嗽与感冒:外感咳嗽虽有风寒、 风热、风燥之别,但总以咳嗽为主证, 而风寒、风热之感冒则以发热、恶寒、 身痛等表证为主证,咳嗽只是一兼见症 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