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铝多孔隔热耐火材料的制备及热导率研究
耐火材料导热系数

q=cρdΔT
c:烟气平均比热 KJ/kg·k
ρ:烟气密度 kg/m3
d: 横截面所对应的窑长 m
ΔT:窑内最高温度 K
800 ℃时cρ=0.417 KJ/m3·k
900 ℃时cρ=0.388 KJ/m3·k
1000℃时cρ=0.3592 KJ/m3·k
1100℃时cρ=0.3400 KJ/m3·k
1200℃时cρ=0.3216 KJ/m3·k
1kg 25度水变成水蒸汽所需热量为2571.68kj 水在100度时汽化潜热为2256.68kj/kg 耐火材料应用参数×10-3t
陶瓷纤维的品种主要有:普通硅酸铝纤维、高铝硅酸铝纤维、硅酸铝纤维(含Cr2O3、ZrO2或B2O3)、多晶氧化铝纤维和多晶莫来石纤维等。
近年来,国外已经成功开发出(或正在开发)一些新的陶瓷纤维品种,如:镁橄榄石纤维、陶瓷纤维(SiO2-CaO-MgO系和Al2O3-CaO系)等。
陶瓷纤维产品的形态主要有:陶瓷纤维棉、毡、毯、模块、纸、布、带、绳等。
耐火材料热导率计算公式

0.4
0.0815+0.221×10-3t
211
轻质硅砖
1550
1.2
0.465+0.465×10-3t
212
硅藻土砖
900
0.7
0.198+0.268×10-3t
213
硅藻土砖
900
0.6
0.145+0.314×10-3t
214
硅藻土砖
900
0.55
0.11+0.145×10-3t
215
硅藻土砖
306
耐火纤维浇注料
1320
0.81
0.1+0.148×10-3t
0.212+0.329×10-3t
206
轻质高铝砖
1450
0.5
0.182+0.2×10-3t
207
轻质粘土砖
1300-1400
1.3
0.407+0.35×10-3t
208
轻质粘土砖
1300
1
0.291+0.256×10-3t
209
轻质粘土砖
1250
0.8
0.262+0.232×10-3t
210
轻质粘土砖
111
镁铬砖
1750
2.95
2-0.349×10-3t
碳化硅制品
113
SiC50%
1400
2.2
5.23-1.28×10-3t
114
SiC 77%
1500
2.36
14.6-6.35×10-3t
115
SiC 90%
1600
2.48
高导热铝合金综述

高导热铝合金的一些理论与研究成果1. 金属的导热机理当材料的相邻区域存在温度差时,热量就会从高温区域经接触部位流向低温区域,产生热传导; 单位温度梯度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积的热量就称为热导率单位是W/m·K,式为热传递的表达公式;式中,S 为截面积,Q 为通过截面的能量,t 为时间,dx dt 代表在x 方向传的温度,负号表示热量传递方向和温度梯度方向相反;金属材料内有着大量的自由电子存在,自由电子可以在金属中快速运动,可以快速实现热量的传递,晶格振动是金属热传递的另一种方式,但相对自由电子传递方式来说处于次要地位;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热运动原子和晶格缺陷的影响,可以将受到的热阻分为两类:晶格振功产生的热阻和杂质缺陷产生的热阻;通常情况下,合金中的合金元素比较多,所以以杂质产生的缺陷热阻为主,合金热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金属热传导主要靠自由电子完成,因而金属的导电系数和导热系数有着必然联系,事实上,大多数金属的导热系数和导电系数存在一个定值,就是Wiedemann-Franz 定律39,可以用式表示 LT =δλ 式中,λ为导热系数,δ为导电系数,L 为洛伦兹常数,对于铝L =×10-8 WΩ·K,T 为绝对温度;由于热导率的测量比较复杂,测量结果准确度较差,而导电率的测量比较简单,Wiedemann-Franz 定律提供了一条测量热导率简便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导电率的间接测得热导率;2. 研究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要求与日俱增,电子产品的散热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的散热材料越来越很难满足散热要求,开发具有高强高导热的材料变得更加重要;铝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导电和导热性好,仅次于Au 、Ag 和Cu ;铝硅合金含Si 量高,具有低熔点、耐蚀性好等特点,铝硅合金的优秀的铸造性、良好的加工性和耐热、耐磨的特性,使得铝硅合金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含有Mg 、Cu 和Ni 的铝硅合金,热处理强化提高合金的性能;而且与金、银和铜相比,Al 还有着很好的性价比;因此,铝合金在高强高导热方向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因此通过在铝硅合金熔炼,添加变质剂,合金元素,和热处理等工艺,以获得良好的导热性和力学性能的铸造铝硅合金,解决电子产品的散热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3.前人研究成果从现有文献上显示,铝合金中在导热或导电方面研究比较多的Al-Mg-Si系合金;一般来说,合金元素的掺入会引起杂质缺陷,对自由电子运动产生阻力,会降低合金中的热导率;Si和Mg是Al-Mg-Si系合金中的主要元素,对6063的研究显示,当Mg含量较小时,合金的热导率较高而强度稍低,Mg/Si质量比较大时,过量的Mg不仅会削弱Mg2Si效果,且会溶入到铝基体中,使合金的导热率下降;合金元素由析出态变为固溶态时,会引起热导率变小;当Mg/Si的质量比在时,微量的过剩Si和Fe、Mn形成Al12FeMn3Si相弥散在铝基体中,减小了Si、Fe、Mn元素在铝基体中的固溶度,且不易形成粗大的Al9Fe2Si相,合金的热导率较高;当硅过剩量较多时,过剩的硅不仅固溶于铝基体中,容易和Fe形成Al9Fe2Si相,热导率降低;另外,添加%的稀土会使得合金热导率达到最高,加少或加多导电率会有所下;热处理对合金的强度和导热性有着重要影响,对Al-Mg-Si系合金进行均匀化处理,经过560℃6h均匀化处理后热导率最高,温度过低或过高都对降低热导率;均匀化处理能消除晶内偏析,强化相Mg2Si会溶入基体中,针状含Fe相会变为球化;担当温度过高时,基体中的溶质原子增加,晶粒发生粗化,导电率较低;Al-Mg-Si固溶处理时,固溶温度越高,热导率越低,而强度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到达最大值后随温度增加而降低;固溶温度越高,过剩相溶入越充分,而温度较低点会有部分相在晶界处不连续析出,对热传导有利,固溶温度最低点热导率最大;而强化相Mg2Si和合金元素最大限度溶入基体,且不发生过烧的温度,晶格畸变达到最大,强度最高;挤压Al-Mg-Si合金时效时,认为200℃温度最好;时效温度高,导热率随时效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快,但时效时间过长时,因为部分强化相发生固溶而热导率降低;时效温度低,合金中的缺陷由于原子运动慢而得不到有效的修复;利用铝合金为基体,利用碳化硅,碳和金刚石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参量增强材料,可以通过添加高热导率的组分增强热导率,以及可控制的热膨胀系数等特点44;在金刚石/Al复合材料中,Tan等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金刚石上引入了一个200nm厚、呈树枝状的W纳米层,有效地提高了金刚石和Al间的界面粘结性和减小了边界热阻;使用具有W纳米层的金刚石颗粒,含50%体积量金刚石的真空热压铝复合材料,热导率提高21%以上,从496W/mK到599 W/mK;利用Tzou46等通过沉积技术,精选沉积条件,可以1050铝基板提高导热性,有效降低CPU散热器中挤压铝产生的热耗散威胁;高硅铝合金电子封装材料由于具有密度低、热膨胀系数小且可调、导热性好、以及较好的力学性能,可镀金、银、铜等,与基材可焊,具有加工性好、无毒等优良特点,符合电子封装技术朝小型化、轻量化、高密度组装化方向发展的要求;铝硅合金材料在电子封装材料方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如航空航天和军事电子产品领域;英国的Osprey公司通过离子沉积与热等静压两种方法结合,研制出热膨胀可控的CE合金,其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军用电子产品的封装材料,是目前性能最成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硅铝合金电子封装材料;。
高铝浇注料的导热系数

高铝浇注料的导热系数
高铝浇注料是一种常用的耐火材料,用于高温环境中的建筑和工业设备。
其中,导热系数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它能够描述材料传热的能力。
导热系数越大,材料的传热效率就越高。
高铝浇注料的导热系数与其材料成分、制备工艺、密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常情况下,高铝浇注料的导热系数在0.8~1.5 W/(m·K)之间。
这意味着,即使在高温环境下,高铝浇注料也能够快速传递热量,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了提高高铝浇注料的导热系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如高纯度的铝氧化物、硅氧化物和氧化镁等。
这些原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提高高铝浇注料的导热系数。
2. 优化制备工艺,如提高烧结温度、延长烧结时间。
这可以促进材料的结晶和晶界结合,增强导热性能。
3. 控制材料密度,使其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
因为密度越小,材料内部空隙越多,热量传递的阻力就越小。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高铝浇注料,并在制备过程中注重导热系数的控制。
这有助于提高设备的热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 1 -。
多孔陶瓷热导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有效热导率的数值计算方法

则晶格上各质点是按各自的频率独立地作简谐 振动。也就 是 说,格 波 间 没 有 相 互 作 用,各 种 频 率的声子 间 不 相 互 干 扰,没 有 声 子 - 声 子 的 碰 撞,没有能量转移,声子在晶格中是畅通无阻的, 此时晶体中的热阻为零,热量以声子的速度在晶 体中传递。然而,实际上晶格热振动并非是线性 的,晶格间 有 着 一 定 的 耦 合 作 用,声 子 间 会 产 生 碰撞使声子的平均自由程减小。格波间相互作 用愈强,声 子 间 碰 撞 几 率 愈 大,相 应 的 平 均 自 由 程愈小,热导率愈低。此外,晶体中的各种缺陷、 杂质以及晶粒界面都会引起格波的散射,从而降 低热导率。
2 Scheffler M,Colombo P. Cellular Ceramics - Structure,Manufacturing,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Wiley - VCH,Weinheim, 2005. 342 - 360,401 - 620.
3 鞠银燕,宋士华,陈晓峰. 多孔陶瓷的制备、应用及其研究进 展. 硅酸盐通报. 2007,26( 5) ,969 - 974.
合适的模型。虽然公式( 4) ,( 8) 所示的五种模型
已基本概况了目前所有多孔陶瓷呈现出的显微
结构,但实际进行计算时这五种模型仍然显得粗 糙,或者说它仅仅只界定了多孔陶瓷热导率可能 存在的范围,如果要精确预测多孔陶瓷的热导率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耐火材料制备工艺

耐火材料制备工艺,(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耐火材料制备原理及工艺摘要耐火材料是一种耐火度不低于1580℃,有较好的抗热冲击和化学侵蚀的能力、导热系数低和膨胀系数低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其主要是以铝矾土、硅石、菱镁矿、白云石等天然矿石为原料经加工后制造而成的。
其应用是用作高温窑、炉等热工设备的结构材料,以及工业用高温容器和部件的材料,并能承受相应的物理化学变化及机械作用。
主要是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硅酸盐、动力等工业领域,在冶金工业中用量最大,占总产量的50%~60%。
耐火材料的发展在国民工业生产的应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耐火材料的发展历史悠久,具有了较为完整的生产工艺,其当代的发展已经是能独立研发各种性能较为优越的耐火材料,但依然存在各种缺点和不足。
关键词耐火材料分类,原理工艺,前景前言耐火材料是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材料。
一般是指主要由无机非金属材料构成的材料和制品,耐火度是指材料在高温作用下达到特定软化程度时的温度,它标志材料抵抗高温作用的性能,是高温技术的基础材料。
没有耐火材料就没有办法接受燃料或发热体散发的大量热,没有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也没有办法使高温状态的物质保持一定时间。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不但对耐火材料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耐火材料有特殊要求的品种越来越多,形状越来越复杂。
其成产流程大多如图1-1。
图1-1耐火材料的生产流程[1]1耐火材料的分类和性能要求1.1分类按组成来分耐火材料可分为硅质制品、硅酸铝质制品、镁质制品、白云石制品、铬质制品、锆质制品、纯氧化制品及非纯氧化物制品等。
按工艺方法来划分可分为泥浆浇注制品、可塑成形制品、半干压成形的制品、由粉末非可塑料捣固成形制品、由熔融料浇注的制品、经喷吹或拉丝成形的制品及由岩石锯成的天然制品等。
根据耐火度来分可分为普通耐火材料制品,其耐火度为1580℃ ~1770℃;高级耐火材料制品,其耐火度为1770℃~2000℃;特级耐火材料制品。
耐火和隔热材料的热导率.

现将从样本、合同附件以及书中收集到的热导率数据拟合成回归式,列举于下,供计算时参照使用,总计共311项。
来自<陶瓷纤维耐火材料的施工>,苏启昕译,146页附图,小计共33项。
λ=λ=Super HT MOR1800 1800+0.00040t kcal/mh℃W/MkSuper HT MOR1700 1700+0.00040t kcal/mh℃W/mKSuper HT MOR1650 1650+0.00030t kcal/mh℃W/mKSuper HT MOR1600 1550 kcal/mh℃W/mKSuper HT MOR1500 1450 kcal/mh℃+0.000465t W/mK耐火浇注料PC #40 1800 kcal/mh℃PC #38 1750 W/mK PC Chrome 1500kcal/mh℃W/mK PC #36 170070%Al O 2.35-2.5t/m3 kcal/mh℃PC #488 120071%Al2O3 2.4-2.55t/m W/mK PC KL Mix 165056%Al O 2.15-2.25 kcal/mh℃PC #34 1650PC #33 1580PC #31 1540 W/mK PC#31 Trowl 1540Tuff Mix A 1420PC Mix D 1400PC TuFF Mix 1320PC #0702 165047%Al3 2.1-2.25t/PC #27 13703 kcal/mh℃PC Hydro Mix 1370PC Trowl Mix 1350 W/Mk PC Petro Mix 1370PC #652 1000低水泥耐火浇注料PLCAST #0732 1700℃74%Al2O3 2.65-2.8t/m3λ=0.89+0.0003t kcal/mh℃11%SiO2λ=1.035+0.000349t W/mK PLCAST #0759 1700℃74%Al2O3 2.6-2.75t/m3λ=0.87+0.0004t kcal/mh℃21%SiO2λ=1.012+0.000465t W/mK PLCAST #0702 1650℃47%Al2O3 2.1-2.25t/m3λ=0.46+0.0003t kcal/mh℃47%SiO2λ=0.535+0.000349t W/mK PLCAST #0739 1550℃37%Al2O3 2.0-2.15t/m3λ=0.46+0.0003t kcal/mh℃53%SiO2λ=0.535+0.000349t W/mK PLCAST #0719 1700℃74%Al2O3 1.4-1.55t/m3λ=0.45+0.0001t kcal/mh℃20%SiO2λ=0.523+0.000116t W/mK PLCAST #0852 1600℃47%Al2O3 1.37t/m3λ=0.42+0.00008t kcal/mh℃45%SiO2λ=0.488+0.0000931t W/mK隔热浇注料PC LWI-606 1700 kcal/mh℃W/mK PC LWI-3241350 kcal/mh℃W/mK PC LWI-26 1400 kcal/mh℃PC LWI-24A 1350 W/mK PC TuffLite 1320PC LWI-24 1350kcal/mh℃PC LWI-24 Trowl 1350 W/mK PC LWI-22 1200 kcal/mh℃PC LWI-22 Trowl 1200 1.0-1.25t/ W/mK PC LWI-20S 1100kcal/mh℃W/Mk PC LWI-20 1100kcal/mh℃W/mK PC LWI-20A 110050%Al O0.9-1.00t/m3kcal/mh℃W/mK PC Verilite ……0.75-.85t/m3kcal/mh℃PC Verilite S 10000.75-.85t/ W/mK PC Airlite Trowl 3kcal/mh℃W/mK PC Astrolite 800 kcal/mh℃W/mK 喷涂浇注料PG #95S 1920℃94%Al2O3 2.95-3.05 λ=1.15+0.00030t kcal/mh℃PG #90S 1870℃90%Al2O3 2.95-3.05 λ=1.3375+0.0003489t W/mK PG #80 1600℃78%Al2O3 2.40-2.6t/m3λ=0.68+0.00034t kcal/mh℃λ=0.7908+0.0003954t W/mK PG #48 1700℃46%Al2O3 1.95-2.1t/m3λ=0.60+0.00020t kcal/mh℃PG KL Mix 1600℃52%Al2O3 2.15-2.6t/m3λ=0.6978+0.0002326t W/mK PG #611 1500℃51%Al2O3 1.95-2.2t/m3λ=0.50+0.00028t kcal/mh℃PG #613 1400℃53%Al2O3 1.95-2.05PG BF Mix 1300℃36%Al2O3 1.95-2.2t/m3λ=0.5815+0.0003256t W/mK PC Tuff Mix D 1400℃36%Al2O3 1.95-2.2t/m3PC Tuff Mix 1320℃40%Al2O3 1.95-2.2t/m3PG#612 1300℃38%Al2O3 1.95-2.15 λ=0.46+0.00026t kcal/mh℃ Mix #617 1350℃40%Al2O3 1.95-2.25PG#652 1000℃…… 2.0-2.2t/m3λ=0.5350+0.0003024t W/mK PC PetroMix 1370℃34%Al2O3 1.95-2.25喷涂隔热浇注料PC LWI-26 1400℃43%Al2O3 1.42-1.57 λ=0.35+0.00010t kcal/mh℃PC LWI-24A 1350℃42%Al2O3 1.35-1.55 λ=0.4071+0.0001163t W/mK PC LWI-24 1350℃32%Al2O3 1.37-1.53 λ=0.30+0.00010t kcal/mh℃PC TuffLite 1320℃30%Al2O3 1.42-1.58Mix#677 1400℃43%Al2O3 1.42-1.55 λ=0.3489+0.0001163t W/mK1.05-1.2t/31.0-1.15t/3820-980 1.0-1.15t/3.0-3.15t/2.9-3.05t/2.8-2.90t/380%Al2O3 2.75-2.8580%Al O 2.55-2.7t/m380%Al2O3 2.7-2.8t/m75%Al O 2.55-2.7t/m32.5-2.65t/来自德国高斯勒热陶瓷有限公司上海办事处的样本(小计共68项):HT,HT-G,2400不属于高强度致密浇注料;其他都属于高强度致密浇注料。
385文字材料

2014中国“华为杯”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注册编号:385 Al2O3-SiC-C材料中碳晶须的原位生长及性能优化研究李享成李亚雄胡耀升朱伯铨(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8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用于铁水系统的Al2O3-SiC-C浇注料的损毁主要来源于热循环剥落和侵蚀,通过对浇注料基质结构的控制,特别是服役过程中晶须的原位形成,可提高材料断裂韧性,改善材料的热震稳定性,并提高其抗侵蚀性。
以电熔棕刚玉、碳化硅、球状沥青为主要原料,以硅微粉和铝酸钙水泥为结合剂,辅以金属抗氧化剂和催化剂等,采用浇注成型制备了Al2O3-SiC-C浇注料。
本研究旨在通过Al2O3-SiC-C质铁沟浇注料中碳晶须的原位生成,实现对浇注料的增强和增韧,提高浇注料的高温性能。
2 研究内容2.1 显微结构分析对样品在空气气氛下1500℃煅烧三小时后进行XL30W/TMP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e,SEM)观察,结果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没加催化剂的样品A(图1a所示)无晶须状物质生成。
而添加催化剂的样品B(图1b所示),基质中有大量的晶须长出,长度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这些晶须填充在骨料颗粒与基质之间,以及气孔中,具有良好的均匀分散性。
经能谱分析判断样品B中原位形成的晶须为碳晶须。
(a) Sample A (b) Sample B图1 样品A、B经1500℃×3h热处理后SEM照片为进一步探讨含催化剂的样品B中碳晶须的形成机理,将样品B分别在空气气氛下700℃、900℃和1100℃煅烧三小时后进行SEM观察,结果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加入催化剂的样品B在700℃时无晶须生成,球形催化剂依附在基质上;在900℃时有少量短的碳晶须从球形催化剂表面生成,长度在几十个纳米左右;在1100℃时有大量的细长的碳晶须生成,长度在1μm左右。
以上说明碳晶须的生长温度在约900℃左右,随着温度的升高,碳晶须逐渐变长且直径增大,发育趋于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 词 : 高铝 多孔 隔热 耐火材料 ; 导热 系数 ; 闭气孔 率 中图分类 号 :Q 7 T 15
文 献标 识码 : A
: .5~1 5的 比例混 合并 搅 拌 均 匀 , 到泡 沫 泥 . 得 冶金 、 水泥 、 汽车 、 建材等制造业是我 国支柱产 业 , 我 泡沫 =10 2 在 浆 。将制备好的泡沫泥浆注入 金属 模 中 , 满后 用铝板 刮 注 国经济建设中 占重要地 位 。这些 行业节 能降 耗水平 , 建 是 设成两型社会和实 现低 碳经 济的关 键。 目前 , 些工业 都 这
流的方式在材 料里 传递 。 由于轻质 隔热材 料是 由至 少 两
窑炉的隔热材料 , 以减 少炉体 的散 热损失 , 约能源 , 可 节 并
15 " 3 0C的温度下保温 4— 6小 时 , 得到高 铝多孔 隔热耐火材 料制 品。
2 检测指标及手段 . 通过 x一 线衍 射仪 ( a 、 射 X D) 光学 显微镜 确定 了试样
可 以减轻热工设备 的重 量 , 高温工业 实现节 能 降耗 的关 是
平, 带模生坯 可先在低 温下 干燥 ( o ) 4小 时 , 后脱 模 4℃ 2 然
在进 行 干 燥 ( 1' ) 2天 。最 后 , 品 在 10  ̄ ~ 101 约 2 制 30C
需使用多孔隔热耐火材料 , 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 实现高温 工业节能 降耗 ¨_J 3。多 孔 隔热 耐火 材料 的 特征 是气 孔 率 高, 一般为 4 % 5 , 有热 导率 低 、 火度 高 、 温性 0 % 具 耐 高 能优 良( 较好 的高温强度及热震稳 定性 ) 等特 点 , 作工业 用
能。结果表 明: 随着造孔剂的增加 , 材料 气孔 率的增加 , 体积 密度 逐渐减 小 , 材料 的 常温抗折 耐压强度 逐渐 降低 ,
热导 率减 小。同时随 着 温度 的升 高 , 高铝 多孔 隔 热耐 火 材料 的导热 系数也 随之 升 高。 高温 下闭 口气孔 率从
8 5 % 降 低 一 半 时 , 热 导 率 降低 近 3倍 , 示 高温 下 闭 口气 孔 率 对 热 导 率 的 影 响 更 为 显 著 。 .5 其 显
高铝 多孔隔热耐火材 料的制备及源自导率研究 李 亚雄 , 享成 , 李 朱伯铨
( 武汉科技大学 耐火材料与高温陶瓷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湖北 武汉 4 08 ) 30 1
摘
要: 主要研 究 了一种高铝 多孔隔热耐 火材料 的制 备过程 、 显微结 构特征 、 气孔 率、 常温 强度及 导热 系数等 性
第3 2卷 第 8期
2 0 l2 年 8 月
成
宁
学
院
学
. . . . . .
报
....— —
Vo . 2, . 13 No 8 Au . 01 g2 2
J u n lo a nn ier ̄ o r a fXin i g Unv
文 章编号 :0 6— 3 2 2 1 )8—0 8 0 10 5 4 (0 2 0 12— 2
图 1 高铝 多孔 隔热耐火材料 的制备流 程
先按 比例制备泡沫泥浆 , 中熟 料 : 土 =6 4 其 粘 : 。然后 将松香 ( 1 ) N O 6 1 ) 水 ( 2 9 ) 3 % , a H( . % , 6 . % 的混 合 物 在 7 ̄ 9 ̄ 0C- 0C下加热 至全 部皂 化 , 再分别 用盐水 和清 水洗 涤 并 澄清后 用 10目筛过筛 , 0 同时加入木胶作为泡 沫固定剂 , 搅拌均匀后 制备成一定容重 的泡沫状液体 。然后将泥浆 :
本文研究了轻质高铝 隔热耐 火材料 的制备 、 物相组 成
及显微结构 , 并研究 了强 度及热导率等性能。
一
、
实验 过 程
1试 样制备 .
本次试 验 所 使 用 的 主 要 原 料 有 : 铝 熟 料 ( 10 : 高 A2 3
4 %—6 % ) 粘 土 ( o 8 4 , 3 %_3 % ) 莫 来 石 , 晶 石 , 屑 5 , 蓝 木 (<1 m) 松香皂 泡沫剂 , m , 制备流程如 图 1 所示。
第8 期
李亚雄 , 李享成, 朱伯铨
高铝 多孔隔热耐火材料的制备及热导率研 究
n为常 数 , 般 为 4— ; 一 7 o 为没有气孔时的强度 ; r 。
13 8
为 了进一 步分析试 样 中存 在 的物 相 , 体 积密 度分别 对 为 o 8/ r ,. / r ,.5g e 3的高铝多 孔耐 火材料 .g e 3 10g e 3 14 / r a a a 进 行偏光分析 , 观察其显 微形态 , 2 0倍下 进行 观察 , 在 0 其
结 果 如 图 3所 示 。
当气孔率约 为 1% 时 , 0 强度将 下降为没 有气孔时强 度 的一半。因此对于轻质耐火材料 , 由于气孔率 高 , 体积密 度
较低 , 晶体之 间没 有形成 致 密 的连 接 , 相对 于致 密耐 火材
料, 其耐压强 度低 , 耐磨性能差 。 在轻质材料的应用过程 中, 热量将通过传导 、 辐射和对
键材料 j 。
的显微结构 , 通过阿基米德法测定试样 的气孔率 , 通过液 压 机测定了试 样的强度 , 试样 的热导率通过平板法测定 。
二、 结果 与讨论 1 高铝多孔隔热耐火材料的物相分析 . 在高铝多孔 耐火材 料上取样 , 制成 细粉 , 进行 X D 测 R 试, 结果如 图 2所示 。
图 2 高铝多孔 隔热 耐火 材料的 X D图谱 R
从图 中看 , 试样 中的主要物相为莫来石相 , 同时 含有 一 定的刚主相和石英相 , 而磷酸钙 相则 由结合 剂高 温演化 而
来。
} 收 稿 日期 :0 2—0 21 5—1 8
基金项 目: 国家 9 3计划 (0 2 B 2 7 2 和湖北 省 自然科 学基 金重点项 目(0 0 D 0 8 资助 7 2 1C 72 0 ) 2 1C A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