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女的根本规律-董进宇博士

合集下载

董进宇博士: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翻版!

董进宇博士: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翻版!

董进宇博士

本文来源于董进宇博士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翻版!

教育孩子,一定不能一味娇纵宠溺,同样也一定不能一味指责漫骂。董进宇博士说到,必须明确,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要让孩子明白事理,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教会他怎样做人,要让他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绝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

一个聪明的母亲在语言方面一定是一个艺术家,因为任何人内心都不喜欢被命令和强迫。所以,要想出一个科学的方法,不需要讲什么大道理孩子就能乐意去做。要知道,命令和强迫都是无效的,与其命令孩子,不如好好地引导他们。一个好的母亲应该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让自己的着装打扮成为人们的笑柄而使孩子苦恼万分。因为当孩子看到这一切时会感到非常难堪,同时对孩子的精神也有很不好的影响。所以,作为母亲一定要行为检点,穿着既不要过分妖艳,也不要过分懒散。否则,母亲在孩子心中的权威一定会下降,而一旦下降,教育就开始步人失败。

我的邻居中,有一位母亲非常节俭,自己穿得非常寒酸,却送女儿去贵族学校上学。尽管如此,她女儿还是非常不喜欢她妈妈到学校去,我曾听她这样讲:“我妈妈的打扮,实在让人难堪。”做母亲是不该这样的。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也许有人会说这女孩太不懂事,但我却明白她这样说的原因。要知道,即使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读书,也并不等于就尽到了母亲的责任。

是的,一个衣冠不整的母亲,她那有多少心思去教育孩子把孩子打扮得干干净净呢?要知道,懒散是纠缠人一生的坏习惯,很多人都是因为外表散漫而一生失意无为。所以,培养孩子的品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他一定要爱整洁爱干净,而衣服质料的好坏并不重要。整洁干净能使人精神昂扬,自信心大增。就拿马来说吧,当它拥有一副漂亮的马鞍时,就一副扬眉吐气的样子,如果给它换上破旧的马鞍,它就打不起精神。董进宇博士说到,连马都知道打扮的重要性,更何况人呢?清洁干净的衣服与清洁干净的身体和脸蛋能让孩子神采焕发,脏乎乎的孩子常常被人看不起,老是垂头丧气的,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教孩子讲卫生,爱干净。

董进宇培养优秀子女的规律--烟台学信教育推荐

董进宇培养优秀子女的规律--烟台学信教育推荐

著名亲子教育专家董进宇演讲

《培养优秀子女的规律》

董进宇:现场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想今天我们在这里探讨关于教育孩子的话题,这个话题是目前中国最热门的话题,因为在场各位朋友每个人都可以到前台讲两个小时,我们曾经被人家教育过,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对于这样一个话题,我们希望往这边理解,你非要往相反方向理解,那我们是绝对达不到有效沟通,曾经有一个演讲人讲强调酒精的坏处,向劝告人家戒酒,做了一个实验,就是把虫子放在酒精里了,结果虫子被酒精杀死了,演讲人看到这个结果他非常高兴,就问听众你看虫子被酒精杀死了,结果后面有一个人说我们喝酒之后肚子里就没有虫子了。

因此需要我们各界朋友配合,我们才能把这个演讲讲好。家里有孩子的朋友请举手,孩子已经上学的举手。曾经拿自己的孩子跟比自己孩子更优秀的孩子比,希望你的孩子向人家学习,做过这种事的家长请举手。我问你,根据你的观察,比完之后孩子发奋学习没有?没有。如果各位女士论坛开会结束了,回到家里,老公说,我上老王家里了,看看人家妻子,穿的那么干净、那么温柔贤惠,你就不能向人家学学?在座各位女士你听了什么感受?90%的女人会说你给我听好了,看谁好跟谁过去。你拿孩子跟更优秀的孩子比,主观愿望是希望向人家学习,但客观结果孩子真实的感受是憋气、窝火、自卑。人和人之间没有任何可比性,比利是第一名,约翰是35名,班级一共35人,这两个孩子爸爸在同一个公司工作,有一天比利的爸爸谈自己的儿子特别得意,同时过来都羡慕他。之后把目光转到约翰爸爸的身上。这个时候约翰的父亲彻底伤自尊了,约翰爸爸回到家非常生气,看到孩子在看电视,就把孩子说了一顿。孩子说爸爸你看电视,那不是克林顿讲话么?孩子说,同样都是46岁的男人,怎么克林顿都当了总统,你还是一个小职员我真为你丢脸。

董进宇博士:帮助你的孩子走向卓越 家长必看

董进宇博士:帮助你的孩子走向卓越  家长必看

帮助你的孩子走向卓越家长必看!

很多家长和我一坐下,就会聊家庭教育的事情,每次都会问我怎么培育优秀的孩子。通过这些年自己的经历和追随董进宇导师的学习,我体会到孩子的教育,其实也是一种经营。要想让孩子脱颖而出,家长首先要懂得教育。我们家长不仅要懂社会,懂教育,更要懂孩子。有目标,有规划,有超前意识,步步为营,明确的设计加上良好的执行力,一个平凡甚至曾经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也会慢慢变得优秀,成为明天的杰出人才。

孩子的成长经历,也让我有此感触。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至于他在成人之后是天才、人才还是庸才。主要是父母的教育能力,父母有没有发掘与培养孩子的能力,能不能为他提供合适的土壤与空气,这一点非常重要。蒋方舟能有今天,离不开她妈妈对她成功的早期开发和后来的苦心经营。

孩子的天性需要尊重,孩子的成长需要引领。在孩子学习上,许多父母都去找补习班或者特色班,希望通过老师来提高孩子的成绩,其实这样并不一定有用。学习上我认为孩子的自我意识非常重要,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状态转变,要把孩子的主动性激发出来,否则他只是被动地学习,很难达到孩子可能达到的高度。其实,孩子的能动性能不能激发出来,还在于教育者是不是有足够的教育智慧和有效的教育策略。

我们每一个父母,不仅要用心经营自己的事业,更要用心经营自己的孩子。在中国,家长其实是最需要训练而又最缺乏训练的职业,家庭教育其实也是一门遗憾的事情,尤其是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做父母的,往往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除了代代相传的那些东西,以及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教育信息,有些有用,有些纯粹是为了圈钱,家庭教育没有太多的有效经验可以参考和学习。这时候,父母的不断学习、改变、成长、成功的教育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杰出人才的成长经历,都印证了一个道理:父母优秀了,孩子才可能更加优秀。所以,对孩子的抱怨与指责,只是在证明做父母的无奈与技穷。

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博士教你怎样教育孩子

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博士教你怎样教育孩子

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博士教你怎样教育孩子

董进宇:我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成功学教育专家、心理咨询专家,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形象大使,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是国内最早推广“学习型家庭”理念的人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做个别辅导的心理咨询专家。他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已被中国越来越多的家庭认可、接受和赞叹,被誉为“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理论”:

学习好不一定要吃苦“孩子只有勤奋、刻苦地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这是无数家长信奉的“真理”,但董博士却认为这是个误区。他表示,只有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才能充分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

董进宇表示,他曾在学生中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有95%的学生认为学习是痛苦的。在这些“痛苦”的学生心中,现在的受苦是为了将来的“解脱”,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将来“不用学习”。

董博士指出,自古以来对孩子的教导都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种痛苦式教育被家长奉为经典名言,殊不知给无数孩子幼小的心灵打下恐惧学习的烙印,学习自然不能尽如家长之意。

董博士表示,学习最重要的是有兴趣,而快乐则是兴趣的源泉。“我们有太多的家长认为学习好的孩子最有意志力,其实学习出类拔萃的孩子绝不是靠意志力学习的。孩子晚上看书看到一两点是因为有兴趣,这凭意志力是做不到的。”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小孩不够努力,经过调查,其实大部分孩子都想努力学习,但却努不上力,为什么?因为孩子没能在这种努力学习中体会到快乐。”董博士表示,只有在快乐的心境下,孩子的身体很松弛,而大脑的潜能和注意力却高度集中,学习才有可能有效。一个认为学习很难很苦的孩子,往往不能进入学习状态,大脑的潜能和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身体却很紧张,难怪坐不住。对家长而言,要给孩子传达“学习是快乐”的观念———引导孩子从简单做起,找到胜任感———给予孩子及时的表扬和激励———继续引导孩子学习

《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的心得体会

《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的心得体会

教师读书心得:

读《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的心得体会

工农中心校李国华

(2013-2014)下

读完这本书,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直困绕在自己教育女儿心头的难题在董进宇博士这里找到了答案。下面是自己的两点心得:

一、教育优秀子女的前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董博士通过调查发现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也就是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正常,这样他们可以得到父母的正确指导而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而那些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着糟糕的家庭关系,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紧张而扭曲,使得孩子没有可以健康成长的空间。可见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孩子行为的土壤。要想让孩子改掉向上的缺点毛病,家长就必须给孩子提供改变的土壤和空间,也就是必须首先改变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不也是这个道理吗?试想孩子如果将父母视为敌人,又怎么会“言听计从”呢?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家长要“爱孩子”。很多家长都说自己十分爱自己的孩子,可说出来他们的爱不是董博士讲的真正的爱,真正的爱应该具有:

1、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情,而不是用钱多少来衡量的。

2、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不是家长高高在上,动不动就打骂孩子。

3、是无条件的爱,而不是用玩具、金钱等做交换的条件。

4、是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的爱,而不是家长说爱孩子的爱。董博士讲: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棵树,那么树冠就是知识、技能,这一部分由专业人士来完成;树干就是身体,在于遗传、后天的营养等基础;树根则是心灵,这才是家长真正的工作领域。

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该是先成人,再成才,最后成功。一个人是由物质层面上的人与精神层面上的人组成的。家长不要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上的给予,更应该关注精神层面上的教育,也就是及时地给予孩子以承认、鼓励、欣赏、赞美、接纳。通过承认、鼓励、欣赏、赞美、接纳来消除孩子内心对家长的恐惧感,建立安全感,从而产生自我价值,使孩子向善、向上发展,做一个好孩子。

董进宇如何教育子女演讲实录

董进宇如何教育子女演讲实录

董进宇:吉林大学教授,国内前沿的成功教育专家,具有较强烈震撼力的演说家,优秀的个人生涯规划导师和人生激励导师,也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做个别辅导的心理咨询专家。

大家上午好!

我想今天我们在这里探讨关于教育孩子这个话题,应该说这个话题是咱们在座的各位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到前台讲上两个小时,我们都曾经被人教育过,也正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感受谈上两个小时,对于这样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对这样一个话题,如果今天上午我希望你往这边理解,你偏偏非要抬杠,非要向相反方向理解,那我们是绝对达不到有效沟通的。曾经有一个演讲人,他想强调究竟的害处,劝诫大家戒酒,他弄了两个透明的玻璃杯,一个里放着白水,一个里放着酒精,弄好之后他朝台下看了一眼,他说大家看好,他手里拿了一个活蹦乱跳的虫子,先把这个虫子放到了白水里,这个虫子在水里游来游去,他就拿出来放到了酒精里,结果虫子在酒精里动了一下就被酒精给杀死了,这个时候演讲人特别得意,他说在座的各位,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整个会场鸦雀无声,足足停了30秒钟,这时就听后排有个显然带着醉意的声音说:“这说明人要是喝酒,他肚子里就不会长虫子!”如果我今天希望你这么理解你非要那么抬杠,那我们达不到有效沟通,因此我需要各位配合我们才能够把这个报告会开好。现在我就请大家配合一下,孩子上中学的家长请举手,有这么多,大约三分之一,孩子上小学的家长请举手,这个大约一半,孩子没上学的家长请举手,好请放下,没有孩子的请举手,还有这么多。今天我觉得受益最大的恐怕是没有孩子的,因为在我看来,如果孩子出生之前你受了教育,教育孩子是人生最快乐的一件事,现在很多人把教育孩子这件人生最快乐的事搞成了人生最痛苦的事,咱们现在请孩子已经上学的家长配合一下,曾经拿自己的孩子跟比自己孩子更优秀的孩子比,希望你的孩子向人家学习,做过这件事的家长麻烦把手举起来,几乎全票通过,好,放下。那我问你啊,根据你的观察比完之后孩子发奋学习没有?没有,有悟性的人已经悟到了。他绝对不会啊,要知道人和人之间没有可比性。假如今天上午的报告会结束了,咱们杭州的各位女士,加入今天中午你回到家里,一进门你的老公跟你这么说话我看看各位女士你啥感受好吗?一进门老公跟你说“今天上午我上老王家去了,你看看人家老王的妻子,人家把家里收拾的窗明几净;你看看人家老王的妻子,那么温柔贤惠;你看看人家老王的妻子,穿的那么干净利落,你就不能向人家老王的妻子学一学?”我问各位女士,你听了这种话你是什么感受?我们浙江的女人相对温柔一点,如果是东北的女人听了这种话那我向你保证,他会指着老公的鼻子说:“你给我挺好了,啊,你看谁好你跟谁过去,老娘就这样,愿意过就过,不过拉倒!”我想浙江的女人也好不到哪儿去,各位,你绝不会向老王的妻子学,那不符合人性,你要知道,人和人之间没有可比性,你那你的孩子跟比他更优秀的孩子比,你的主观愿望是希望他向人家学习以达到比学赶帮超的目的,这事你的主观愿望,可你知道客观结果吗?孩子的真实感受是憋气、窝火、嫉妒、自卑,这正好是让孩子没有学习动力的原因,跟你的愿望正好想反,如果我们做家长的知道人和人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美国有两个孩子都12岁,在同一个班级,一个叫比利,一个叫约翰,比利是班级第一名,约翰是班级的第35名,班级一共35人。这两个孩子的爸爸们又恰好在同一个公司工作,有一天,比利的父亲谈起自己的儿子,特别自豪,因为他儿子总得第一名总被老师表扬,同事们全都过来羡慕他教子有方。羡慕完他大家把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了约翰的父亲身上,各位你想一想,在那个场合约翰的父亲彻底伤自尊了,窝了一肚子火下班回到家,一进门看到儿子在看电视火一下子就上来了:“你给我站起来!太不像话了,同样都是12岁的男孩,为什么人家比利学习那么好那么优秀每次都是第一名,你为啥学那么差?每次最后一名,你不感到羞耻吗?我真为你感到丢脸”。这孩子被这么突然恶性比较了一下站起来了,说:“老爸,你到底在说什么?”他爸爸更火了:“你给我听好了,同样都是12岁的男孩,为什么人家比利学习那么好那么优

教育的大规律在哪里

教育的大规律在哪里

教育的大规律在哪里

——写给中小学老师的话

文|董进宇(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中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被誉为“中国亲子关系

第一人”,是国内最早推广“学习型家庭”理念的人之一)

我们有一部分中小学老师会说这样的话:“我能教育好别人的孩子,怎么就教育不好自己

的孩子?我能把别人的孩子教育好,培养上了清华、北大,而我自己的孩子教育不好呢?”

我想,说到不客气一点这叫开玩笑,只能说明他根本不懂教育的规律。“教育好别人的孩子”,那叫贪天之功为己有。人家孩子不是他教育的,人家的孩子是人家父母在后面支撑着,

一个班级60个学生,有十个学生,发奋学习,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十个学生接受到了,这些

学生学好了,然后他就说,这些学生是他教育的,纯粹是开玩笑。如果一个老师在班级上,60

个学生60个全培养的好,说明他懂教育规律。如果个别的学生好,那是人家父母在后面做了

多少的工作,而他根本不知道。一个人成长、成功有复杂的原因,人家的爸爸妈妈在后面调整

孩子的心态,激励孩子学习,你教育不教育,人家都一样学,所以当这样的老师说:“我自己

的孩子教育不好,只会教育别人的孩子”或者说“自已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儿”,这都是极其错

误的。

如果老师说:“我望子成龙心切,恨铁不成钢!”这本身就是教育者的愚蠢。明明是铁,要

百炼才能成钢。这样说,教育者本身就在用高标准来要求孩子,这是让孩子自卑的根本性原因。那些所谓恨铁不成钢的老师和家长,实际上他是没明白教育的规律,用成年人的标准在要求孩子。部分老师,他自己在学校当老师,自己孩子学习不好,他面子上过不去,他的虚荣心导致

董进宇博士:教育无小事,每个细节都对孩子影响深远!

董进宇博士:教育无小事,每个细节都对孩子影响深远!

董进宇博士:教育无小事,每个细节都对孩子影响深远!

董进宇博士在教育孩子的第四道门说过:教育无小事!意思是说父母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没有一件事是小事,父母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巴掌,可能就让孩子的人生完全偏航!

1

有这样一个故事:

法国有一位化学家,当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记者问他:你取得这么伟大的科学成就,请问和你童年的家庭教育有没有关系?

这位化学家说:太有了,我给你举个例子,在我五岁那年,有一天我到厨房去拿牛奶,那个年代牛奶是用三斤的玻璃瓶子装的,当我从柜子里把牛奶拿出来的时候,一下没抓住,啪,掉地上打碎了,三斤牛奶全部打到地上,玻璃碎片满地都是,响声很大,我当时吓傻了,站在那里。

妈妈听到响声跑了过来,看到那个情况,也楞了一下,随后妈妈说,哎,儿子,你说牛奶已经打碎了,我们看看有啥用吗?

我说:我也不知道有啥用啊,妈妈提醒我说,儿子你看,牛奶在地中央放在一起像个海洋啊,可以划船吗,你不是叠了很多纸船吗,去找纸船咱们划船。

我如梦方醒,去找纸船的功夫,妈妈把地上的玻璃碎片收掉,之后我和妈妈在牛奶上玩划纸船,玩了二十分钟后妈妈说,儿子啊,你看纸船洇湿了,牛奶完成使命了,咱们把它扫掉吧!

扫掉之后妈妈找了个一模一样的牛奶瓶子,里面装满了水,把我领到院子里面对我说,儿子过来!我来教你怎么拿牛奶瓶,右手抓瓶颈,左手托瓶底,就这样反复跑了十几次,最后妈妈说,儿子,你刚才之所以把牛奶打碎了,是因为你太小了,不知道怎么拿,下次再拿牛奶,右手抓瓶颈,左手托瓶底,会了吗?我很开心的回答说:会了!

这位化学家后来回忆起这件事说:母亲的做法给我了极大的启发,启发有两点:

董进宇博士:我如何培养儿子独立?

董进宇博士:我如何培养儿子独立?

我如何培养儿子独立?

这个主题是我一直想写的,但一直觉得写不深入,直到我将9岁的儿子只身一人送上火车回2400公里外的老家,再让儿子只身一人乘火车从老家回来,才决定写这一博客,一是兑现我在尹建莉博客上承诺的分享我教育儿子的过程与心得,也是希望和各位家长交流一些教子的想法,相互促进。

在我儿子还没有出生前,我就坚信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和性格远胜于学习具体的知识。正是秉承这一理念,在我儿子大约2岁时,我就告诉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儿子也很聪明,深深的记住了这句话,以至于一次他妈妈让她拿衣架时,他拿到一半却放回去了并告诉他妈妈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是从我知道这件事开始,我尽力教他另外半句“别人的事尽力帮着做”,正是在这样的影响下,我儿子在读小学时获得了“关心集体小标兵”的称号。

在我儿子上小学前,由于一次偶然的事故,儿子被车撞断了左腿,这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恐惧和阴影。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致力于培养他的独立性;首先从过马路开始,一开始我们带着过,并告诉他要注意什么,然后在征求他的意见后,我们看着他过马路,到后来他自己上学,我们不再接送;在家的事务中,我们开始让他洗碗,并教会他用煤气灶,然后让他自己在家,当然,厨房的窗子永远开着。在这个过程中,我儿子还通过自己的摸索学会了怎样做芙蓉蛋,当然是以消耗了10余个鸡蛋为代价,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批评过他。

一次偶然的意外更加坚定了我培养儿子独立性的想法。有一次我们一家3口乘坐地铁回家,在出地铁口时,我们正确的出口是西南口,而我8岁的儿子不是什么原因跟我们拧上了,非要从西北口出,我们也懒得管他,就从西南口出去了,然后在西南口等着儿子出来,但左右等不出来,急了,就下去找,地铁中找遍了,没有;于是我和老婆商议老婆回家等,我继续找;就这样,在我已经报警并准备前往总站调监控录像时,我老婆来电话说儿子已到家多时。回家问才知道,儿子从西北口出去以后,横穿马路用自己带的公交卡上了一辆向北的公交车,然后在坐了几站发现不对后下车通过天桥过马路再坐一辆向南并到我家附近公交站的公交车,下车过马路后到家所在的小区等我们(他没有家里钥匙)。我回家后没有责备他,只是说明了我们焦虑我担心;并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他积极思考、注意安全及自己回家的做法。

董进宇博士:一位母亲的醒悟:25年对孩子无节制的宠爱,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

董进宇博士:一位母亲的醒悟:25年对孩子无节制的宠爱,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

董进宇博士一位母亲的醒悟:25年对孩子无节制的宠爱,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

儿子,今天你又装作若无其事地暗示妈妈,说市中心的房价又在飙升,如果再不行动,或许以后你和女友连一间栖息的小屋都没有。董进宇博士说到,我淡淡地看你一眼,终于没有像你希望的那样,说出“妈妈给你们买”这样的话来。而你,也在尴尬的沉默里,随即气嘟嘟地放下碗筷,甩门出去。我从窗户里看着你远去的背影,瘦削,懒散,有一点任性,你还是赖在父母怀里,始终不肯独立。

可是,亲爱的儿子,你已经25岁了,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需要呵护的女友,还有两位日益老去、需要你照顾的父母,难道这些还不足以让你成熟、让你彻底地离开父母的羽翼、放下啃老的惰性、独自去承担一个成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吗?

记得从很小的时候,你就习惯有事找妈妈。你总是说:“妈妈,我的衣服脏了,你帮我洗洗。”“妈妈,明天我们去郊游,你帮我收拾好要带的行李。”“妈妈,女友想吃老醋茄子,记得下班后给她做。”

一直以来,我也习惯了听你这样吩咐,总以为,对你的每一点好,你自会记得,且在将来我们老去时,可以得到你同样细心的呵护和照料。而我和你的父亲,也节省下每一分钱,为你在银行开立了单独的账户,只为某一天,你拥有了自己小家的时候,能取出那些钱来,给你一份切实的帮助。

可是如今,我却发现,这样牺牲自己、全力为你的方式,并没有培养出我们想要的那个懂得珍惜的孩子,却反而造就了一个羽翼退化、意志严重消磨的社会弃儿。董进宇博士说到,我们越是爱你、纵容你对父母无休止的依赖和索取,你心底里的自私和懒惰就越是无休止地滋长……

董进宇博士:教育孩子没有底线就没有安全线

董进宇博士:教育孩子没有底线就没有安全线

董进宇博士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官方网站 教育孩子没有底线就没有安全线

现在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越来越渴望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但家庭教育的误区也特别明显。许多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过于强调要给孩子自由、民主,但是往往忽视了规则和自制力培养,李某某的案子就是典型的放纵型家教,自由而没有自制力,欠缺道德底线。

真正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让孩子获得主动性和自制力的平衡发展,平衡的教育才最有利于孩子和谐成长。教育是不能走极端的,只有自由没有控制、没有节制,孩子很危险的。

最近审判的复旦投毒案,我特别注意到一个细节,林森浩投毒之后完全有机会救黄洋,有机会让自己不死的!这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北大发生的投毒案,王某某看到同学中毒后的症状,突然感到害怕,赶紧拉着同学打车上医院,承认是自己下的毒。到了医院,当医生要做常规检查时,王某某承认是他下的毒,让医院赶紧救人。后来,中毒的同学住院治疗一年后基本恢复了,王某某被判了11年。

林森浩和王某某的共同特点是漠视他人、漠视情感乃至漠视生命,只将注意力集中在知识和技术等狭窄的领域,为实现个人目标很少考虑可能带来的恶劣后果。这种“情感荒漠化”跟小时候的家庭环境有关。许多父母忽略孩子的情感发展,把家庭变成了学校,把自己变成了助教,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健康人格的培养,从而造成了孩子的“情感荒漠化”。

相比之下,王某某比林森浩敢于承认错误,他的良心未泯救了同学,也救了自己。从这里我想到,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打牢底线伦理,如北京大学何怀宏教授所说,要把握底线伦理的道德、公民义务和职业道德三个层次,而最重要的就是道德底线。当孩子伤害了别人的时候,父母绝对不能轻易放过,一定得让他道歉,一定得让他认识到不能伤害别人,要有勇气承认错误,改正错误。

培养优秀的子女的规律

培养优秀的子女的规律

培养优秀的子女的规律---董进宇博士

教育子女有没有规律?究竟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应该注意什么养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听了

董进宇博士《如何培养优秀子女》的讲座,得到很好的诠释。董博士全面、深刻、系统、透彻地揭示了亲子教育的规律。指出教子应掌握的两大秘诀,家长在孩子身上应完成的六大任务,掌握八大工具,警惕三条高压线,小心两个陷阱,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亲子教育的总思路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引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六大任务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忙于监督孩子、帮助孩子做作业,这其实是一种不务正业。作为家长,我们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这是孩子成长的六大核心精神软件。

一、自尊心的培养:

1、建立孩子自尊心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和自己完全平等的人来对待。父母尊重孩子,孩子就会尊重自己,进而也会尊重别人。

2、建立孩子自尊心的第二个重要方法是无条件地爱孩子,这样孩子的自我价值就会上升,开始感觉自己很好,进而产生寻求更好的动力

3、信任孩子。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就必须信任孩子。信任是对待孩子的第一态度,要相信孩子的话。家长不信任的态度将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怀疑的种子。

4、与孩子平等对话、沟通。孩子最大的痛苦是没有得到和大人平等的待遇,却在能力上被要求和大人一样做对事情。孩子眼中的世界和你眼中的世界有天壤之别。

5、态度魔力——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行为方向:如果父母把孩子看成一个优秀的孩子培养的话,孩子就自然按照你希望的方向被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这是你的态度所决定的。人和人之间生下来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实际上是态度起了决定作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父母的态度使他有自我观念。

董进宇博士谈亲子关系

董进宇博士谈亲子关系

董进宇博士谈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模型是我们总结出来的教育孩子的规律,它代表整个家庭教育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图上家长和孩子之间有两条带有箭头的线,这代表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责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相信家长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最简单的事情,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伴随孩子成长”。但是,现实生活大部分人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或者说是扭曲的,孩子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长。

来源:网络

家长究竟要在孩子身上完成什么任务?

有太多的家长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其实那主要是学校的事情。有很多家长对于学校教育应做的事,瞎忙个不停,比如帮孩子做作业,检查孩子的作业,监督孩子等。而到头来劳而无功,事倍功半。我认为我们很多家长都是不务正业者,我们是种了别人家的地,荒了自己家的田。没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作为家长,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好习惯。这是孩子成长的六大核心精神软件,如果这些没处理好,孩子是注定要出问题的。

第一个要镶进孩子生命里的软件是“自尊心”

当孩子开始尊重自己,把自己当作和别人一样平等的人来尊重的时候,孩子的主体人格就建立起来了。自尊心是孩子的精神人格的脊梁。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会在意别人臬看他,他不懂如何去看别人的眼神,他不会用心去研究人群的行为规则,他也就不会寻求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由此也就没有了上进心。这时通过批评来教育孩子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不在乎你的看法,你的批评对他不起作用。没有自尊心的孩子不会主动参与群体活动,不尊重别人,不尊重自己,没有在群体中出类拔萃的欲望。应该说,自尊心是孩子的生命之火,是孩子成长的原点。自尊心没有建立起来,就等于孩子的生命之火没有点燃,因此,他不会有成长的动力。

著名亲子教育专家董进宇语录、如何培养优秀孩子

著名亲子教育专家董进宇语录、如何培养优秀孩子

著名亲子教育专家董进宇语录:

教育孩子三件事——成人(培养自尊心)→成才(培养自信心)→成功(培养责任心)

鼓励孩子是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你想让孩子有什么优点,经常说孩子有这个优点,时间长了孩子就有了这个优点)。

主动学习(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比被动学习(认为学习是为别人学的)的效率高五倍。

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人生主体三脚架。

董进宇“如何培养优秀孩子”?

1、培养自尊心←家长要象对待领导一样对待孩子。

2、培养自信心←鼓励孩子(让孩子相信“我能行”)。

3、培养责任心←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干,同时让孩子

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影响他人。

4、培养进取心←及时表扬(让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

5、培养学习兴趣←让孩子把学习与快乐联系到一起。

6、培养良好习惯。

董进宇连载《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之序言:家庭教育有没有规律性?

董进宇连载《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之序言:家庭教育有没有规律性?

董进宇作品:《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之序言

家庭教育有没有规律性?

自古以来,人们都是在一家一户完全封闭的环境下完成“人化”过程的,所以家庭教育一直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当人们在叙述自己的家庭教育或自己如何教育孩子的故事时,由于选材不同,和使用语言能力的差异,使得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方法已经面目全非了。当人们应用听到的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发现并不好用,并不能像人家那样把孩子培养成才。那么,我们能否找到具有重复性和规律性的科学方法,而且谁都能使用这种方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人才呢?我认为,我已经找到了家庭教育规律。本书将揭示这个重大的规律。

本书的形成有三个来源:

一、并非平凡的故事

多年来,我从没有觉得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教育有什么特别之处,好象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是《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的热销,以及关于《卡尔·维特的教育》一书的传奇故事,促动我反思回忆自己所受的家庭教育。通过回忆与反思,我吃惊地发现,我的父母尽管没有很高的文化,也没有明晰的理论指导,更没有清楚明确的教育理念,却凭借直觉无意识地把事情做对了。也就是说,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他们竟然在没有人指导而仅凭自己朴素的想法,便把那些教育大师们所教导的事情给做对了,这才有了一家六个孩子,出了五个大学生、三个博士的故事。

我1961年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当我驾着回忆之舟,在记忆的海洋中搜寻时,发现童年留给我的记忆,几乎都是美好的。蓝天白云下的嬉戏,草原上的追逐,夜晚的情歌已经是远景镜头;而父母教育我们兄弟姐妹的情景却象昨天发生的一样,每一件事都生动清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我能随口说出30个以上父母在教育我们兄弟姐妹时发生的故事。

听董进宇博士谈家庭教育

听董进宇博士谈家庭教育

听董进宇博士谈家庭教育

作者:学思不至

12月7日下午,我校邀请我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人生激励导师、成功学教育专家,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被众多的媒体誉为“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博士到校为初中部分家长做《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大型报告会。在报告中,董进宇博士以浅显的语言诠释了什么是教育,进而告诉我们什么是子女教育的正确观念,并以生动的事例告诉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教育的误区。董进宇博士详细阐述了其教育理念:1、孩子有问题,百分百是家长有问题;2、调整亲子关系是教子成功的真正奥秘;3、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优秀的方法;4、教育重在心灵教育;5、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6、亮点原则是改掉孩子缺点的唯一渠道;7、天才是被教育出来的;8、父母的确认、表扬与鼓励是孩子上进的原动力;9、人的身体、智力、心灵必须同步成长;10、爱是孩子生命的阳光。

董博士用一个例子开始讲座:不要拿你的孩子跟更优秀的孩子比,你要知道人和人之间是不能比的,美国有两个孩子,都12岁在同一个班级,一个是比利,一个约翰,比利是第一名,约翰是第35名(全班就35人),而这个孩子的爸爸都在同一个单位工作,有一天比利的爸爸谈起自己的儿子特别自豪,同事们都很羡慕他,羡慕他的同时,话题转到约翰的父亲身上,父亲当时特恼火,回到家看见儿子在看电视,就把他叫过来批评了他一顿,我真为你感到羞耻,然后儿子说老爸你说什么,然后老爸更生气说了,说为什么同样是12岁的男孩,你学习那么差,人家学习那么好,这孩子终于听明白了,这儿子说老爸看电视,老爸说那不是克林顿讲话,有什么看的,儿子说同样都是46岁的男人,为什么克林顿做总统了,你怎么还是个小职员。任何人都不喜欢批评,批评于事无补,解决不了问题。一定要知道批评是绝对不会让人发奋学习的。要想把你的孩子激励起来,只有指着孩子的脑门说,在爸爸、妈妈眼中你就是最好的,我绝对相信你,这样你才能把他激励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子女的根本规律

家长的责任的转变

在传统社会,家长的责任就是教会孩子做人。用我们现在语言叫塑造孩子的精神人格。至于孩子学习,学得好与坏,那是学校的事情,老师的事情。在旧社会是私塾的事情,先生的事情。而对于家长来说,并不是他的主要责任。

在今天,教会孩子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已经上升为家长的第二责任。家长的第一大责任是塑造孩子的精神人格,第二大责任就是教会孩子学习即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著名教育家董进宇博士认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约等于他的生存能力。所以,一个人学什么东西并不重要,学多少也不重要,但学会学习的能力要比学知识重要一百倍。如果各位想做一个真正有智慧聪明的家长,想要你的孩子在十年,二十年后,他真正能在这个高度发达、知识爆炸、高度信息化,高度科技化的社会,能够求得生存的话,你必须教给他学习的能力。现在的大学生为什么就业率低?不是人才过剩而是大学生们很需要工作,但很多大学生却不是工作所需要的人。在大学学过的知识很快就过时了,又缺乏学习的能力,难以和用人单位对接。所以,教会孩子学习,比教会孩子学习什么知识要重要一百倍。

另外,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现在开学了,我们有八个东西是相同的。相同的学校、相同的老师、相同的教材、相同的大脑、相同的智商、相同的作业、相同的课堂、相同的试卷。3个月后,同班同学的差距出来了,这是为什么?

很多家长把这种差异看作是老师的问题,看作是学生的问题,都不对。真正的原因是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下面我用四个公式解释一下学生学习差异的形成规律:

不同的家庭教育产生不同的学习习惯:

不同的学习习惯产生不同的学习方法:

不同的学习方法产生不同的基础知识;

不同的基础知识决定不同的学习成绩。

所以作为家长来说,要高度重视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是家长责任的转变。

真知与符号的关系

要教会孩子学习,家长首先要了解学习的内部规律。这就是了解真知与符号的关系。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来说,你必须要知道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符号,以及知识和符号的关系。

究竟什么叫知识?我们教科书上的那些个文字、公式叫不叫知识?你问一百个中国人,至少有九十五个说叫知识。因为在我们传统教育体系中,从来就没有分清真知与符号。那么,我们教科书上的文字,我们的那些公式,比如说中学课本里的sina2+cosa2=1,y=f(x)的

函数表达式,各种各样的符号,这叫特殊符号。而我们大家写的字,我们教科书上的文字等普通文字,叫普通符号。特殊符号和普通符号,统称都叫符号,它不是知识。它是干吗用的呢?它是用于记录、表述、传承知识的工具。

那么究竟什么叫知识?知识,就是人类探索自然科学所获得的基本经验。

我们的祖先,在探索我们周遭的自然环境,我们生存的世界,所获到的基本经验,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自然科学。由于这类基本经验太庞杂了。怎么把上一代人的经验传给下一代人呢?于是,就对它进行分类,这是人的基本思维模式。

我们把对探索物理变化的这一类经验,叫物理学;把探索物质生成与分解这一类的基本经验,叫做化学;把探讨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的基本经验,叫数学。也就是说,把探索自然界所获得这些基本经验,为了传承和表述的方便,把它抽象出来,然后分门别类。就相当我们把这些基本经验开始装筐,这一筐叫物理,这一筐叫化学,这一筐叫数学,这一筐叫生物,这是基本经验。由于这些经过抽象的经验还是过于庞大,要想传承下去,就必须再对它进行概念化,把这个基本概念再抽象后,进行基本概念的表述,先定义再进行逻辑体系编排,然后,就创立了符号。把它表述下来写到纸上,中国人是纸张的发明故乡,写到纸上,让前一个发现者死后,后续人能知道他当年到底看到了什么,探索到了什么。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这就是我们在探索自然界中所获得的基本经验,通过分门别类抽象,再通过符号表述,变成了我们现在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等等。我们把它统称为自然科学。

人类把探索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时所获得的基本经验,叫做社会科学。像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我们把它混合统称叫做社会科学。同样的道理,也是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然后抽象化,概念化,再用符号表述。

把探索人的自身,人的心灵世界所获得的基本经验,叫做人文科学。比如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

现在大家听明白了,我们把庞大的知识体系分成了三个大的分类: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所有的这些基本经验,通过抽象,概念化,然后用符号表述出来。现在大家已经明白了什么叫知识吧?知识,就是前人探索自然、探索社会、探索人的心灵所获得基本经验。

大家都还记得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他会符号,他没有真知。所以他一生过得很失败,贫穷破落,成为大家嘲笑的对象。所以对我们家长来说,想要教会孩子学习,你必须了解真知与符号的关系。我们人类只能通过符号来表述、记录、传承真知,这是人类知识传承的基本手段。所以,符号就是教科书上的那些文字,叫普通符号;那些公式叫特殊符号。要想学习前人的经验知识,就必借助书籍、或者其他手段,来了解真知。如果你不明白这个关系,

你很可能就会走进把符号当成真知的误区。你真的想要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有真正能力的人,你必须了解符号与真知的关系。

沟通的天条

沟通的天条就是:当接收者准备好了,给予者才会出现。如果接收者没有准备好,给予者无论怎么讲,接收者都不会接收到。

做为家长,我们每天要对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没有准备接收你的观点时,那么,你就是说的天花乱坠、遍地生金,直至累死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果有效果的话,那也就只有一个:反作用。

曾经有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说:“人应该相信奇迹。”有一个学生对老师说:“老师,我不知道什么叫奇迹。”这个老师很生气,他对这个学生说:“假如一个人从四楼上掉下来没有摔死,这说明什么问题?”这个学生想了想说:“这是偶然。”这个老师看了看他又说:“假如这个人第二次从四楼上掉下来又没摔死。这又说明了什么?”这个学生说:“还是偶然啊。”这个老师更生气了,他非常生气地说:“那么,这个人第三次从四楼上掉下来又没有死,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个学生说:“老师呀,那就是他习惯了。”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建立在“接收者准备好了,给予者才能给予”的基础上的。

改变的天条

这个规律是说,任何人也不能改变别人,而只能影响别人做事的动机。所以,做为家长要想改变孩子,你必须先改变自己。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人是老托尔斯泰,他在他的作品中说:“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想去改变别人,很少有人想去改变自己。”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上你无法改变任何人,你所能改变的惟一一个人是你自己。也就是说,想要孩子学习好的话,作为家长你不学习,然后你硬逼着他去学习,他是断然不可能学习好的。因为孩子他在他的经验系统中,发现学习并不重要。因为如果那么重要你为啥不学习?在孩子的感性经验中间,如果你给他讲了很多大道理,可是在他的感性经验中学习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是好事的话那你为啥不学习呀?那你为啥逼着我学习呀?所以,我们很多家长干巴巴给孩子讲大道理是行不通的。孔子说“身教胜于言教”。就是说家长的行为举止,远远胜于你对孩子讲的道理。这就是榜样作用。

要想孩子学习好的话,家长首先要成为一个学习的人,你首先要有强烈的学习意愿,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你要有基本的学习智慧。如果你没有具备学习的智慧,你不具备学习能力,你怎么能探讨教导孩子学习?我们都知道“名师出高徒”这句话,所谓名师就是我必须在这里边我是专家,我才能去教导别人。如果你自己不学习,你自己也不会学习,也没有学习的智慧,也没有学习的能力,然后你天天打骂孩子,这等于缘木求鱼,根本没有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