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轮复习,大纲版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第二单元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近代化探索经历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器物之变——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制度之变——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思想观念的观念之变——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发展趋势:由器物之变到制度之变再到思想之变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经济近代化(器物之变)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1、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

2、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3、代表:4、内容:前期:“自强”:(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2)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选派留学生等活动。

后期:“求富”:(1)创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2)创建近代海军(南洋、北洋、福建);5、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

6、失败原因: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7、评价:(1)性质: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作用)没有使中国富强,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政治近代化(制度之变):一、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1、背景(直接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主张: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谭嗣同4、过程:(1)开始:公车上书——揭开序幕;(2)发展: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会(3)高潮: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898年(内容: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的是“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5、失败原因(1)触动实力强大的顽固派利益(2)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3)不敢发动群众。

6、评价:(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2)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最大历史功绩),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政治近代化(制度之变):二、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1、主张:三民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2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2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大纲之第二章一、知识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洪秀全洪仁玕《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旧式农民战争最高峰洋务运动曾国藩李鸿章中体西用自强求富戊戌维新运动冯桂芬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维新派守旧派百日维新二、题目(一)填空题1、《天朝田亩制度》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2、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5、是清政府海军的主力。

6、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7、维新派鼓吹民权并提出了开始议院的主张,也就是要用取代君主专制制度。

8、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

(二)单项选择题1、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C《万大洪告示》 D《原道觉世训》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

A自强、求富 B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C学习西方 D实现现代化3、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

A冯桂芬 B李鸿章C左宗棠 D张之洞4、百日维新后,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除了( )。

A奖励新著 B奖励创办报刊C京师大学堂 D准许自由组织学会5、百日维新失败后,拒绝出走日本的劝告,并坦然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C谭嗣同 D刘光第6、以“革命军中马前卒”自称的是( )。

A章炳麟 B孙中山C陈天华 D邹容7、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儒家思想与拜上帝的矛盾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D满族与汉族的矛盾8、天京变乱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农民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B洪秀全等人此时已腐化C太平天国开始由盛转衰 D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9、《天朝田亩制度》之所以无法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二板块中国近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二板块中国近现

[重点阐明] 多角度分析社会主义建设失误的原因 (1)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 法制观念淡薄。 (2)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 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 (3)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 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4)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 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
时期
发展历程
改革开 放的起 步(1978 年至20 世纪90 年代初)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过程: ①从 1980 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 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②1984 年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 14 个沿 海港口城市 ③1985 年以后,闽东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 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2)特点: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地 省会开放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 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迁移应用]
1.1958 年 8 月 13 日《人民日报》社论曾说:毛泽东同志在 1955 年冬就说过,将来会出现从来没有被人们设想过的种种事业, 几倍、几十倍以至几百倍于现在的农作物的高产量。今年的农 业丰产完全证实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预见。这是共产主义风格 的胜利,是破除迷信、彻底解放思想的胜利。这表明 ( ) A.“一五”计划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B.“大跃进”运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高产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D.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左”的倾向 解析:该社论反映出 1958 年“大跃进”中的浮夸风,社会主 义建设中出现了“左”的冒进倾向,故 D 项正确。 答案:D
制经济,因而中央不承认其具有公有属性,故 A 项错误;题

2018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课件

2018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课件

考点
2
戊戌变法(理解) [2018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八上P28~P31]
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背景:(1)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中国民族危机大大 加深; (2)清政府开始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中国的民族 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 舞台。 前期准备:①公车上书——序幕; ②创办《万国公报》,组织强学会。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评价:[2017.24(1)](1)积极: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 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 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迈向近代 化的开端。[2013.27(2)]
(2)消极(局限性):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 治,企图通过单纯地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实现强兵富 国,维护清朝统治而不彻底地改变封建制度。具有保守 性,因此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 【地方特色】 1.左宗棠,洋务派代表人物,创办福州船政局,1878年 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2.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 项军事工业,是中国近代工业兴办的开始,他还是中国 近代留学事业的开创者之一。 【易错易混】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化 的开端是洋务运动。
【易错易混】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 第一所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是北京 大学的前身,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地方特色】最富朝气的维新实践 1. 维新运动时期,湖南成为“全国最富朝气”的维新省 份。 2. 谭嗣同,浏阳人,为变法流血牺牲第一人,是“我自 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近代维新志士。 3. 陈宝箴,江西修水人,“以湖南开化为己任”,创办 长沙时务堂,开湖南近代工矿业、近代通讯之先河,清末 唯一支持和推动新政的巡抚。 4. 熊希龄,湖南凤凰人,主持《湘报》,使其成为湖南 维新运动重要的舆论阵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近代史(2)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近代史(2)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 外力作用下进入近代的发展历史,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 局”。这种变局,从经济结构开始,进而引起社会政治、 文化领域的变革……
本课小结
鸦片战前中国的经济结构 鸦片战后的中国社会经 济结构 地 位 逐 渐 仍解自 占体然 统 经 治 济
绝 对 主自 导然 地经 位济 占
三)、纲领
• • • • • •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土地和产品的分配原则和方法 评价:革命性、落后性、空想性 《资政新篇》 内容:政治、经济、文教、外交 评价:进步、空想
• (1)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把旧式 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动摇了封 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 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 (2)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 心的警惕性非常不够,缺乏理性的认识。 • (3)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 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放包括天津在内的11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外国人可在内地 游历、传教和经商;赔偿巨额白银
(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 政治上: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中国半半社 会的程度加深了。清政府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 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 经济上:自然经济经济进一步解体,新的经济因 素产生:洋务运动运动开始了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 思想上: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产生。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产生,提出商战、君 主立宪思想。

九年级历史中考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第二单元)全国通用

九年级历史中考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第二单元)全国通用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第二单元)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识记:1. 洋务运动初期为实现“自强”而创办的军事企业有:安庆内军械所(最早)、江南制造总局(规模最大)和福州船政局(设备最齐全)等。

(19世纪60年代“自强”为口号。

)2. 洋务运动为实现“求富”而创办的(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民用企业有:轮船招商局(规模最大)、开平矿务局和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等。

(19世纪70年代“求富”为口号。

)3. 孙中山【识人物像(八上P)】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成立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辛亥革命的组织准备)。

孙中山创立了国民党。

提出了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1911年,武昌起义后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1912年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就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推翻了帝制。

1924年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建了黄埔军校。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嘱。

【孙中山毕生致力于民族复兴事业,追求国家独立富强、民主和自由,受到后人的尊重和缅怀;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应共同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脚步,共谋祖国和平统一、繁荣富强大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孙中山生前十分重视植树造林,后来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把每年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4. 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金兆龙发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5.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综合运用:1. 中国近代是一个急剧变动的时期,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这反映在政治上,使一系列政治变革的此伏彼起;反映在经济上,是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反映在社会生活方面,是不断求新求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复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复习

第二章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选择题)P41洪秀全写作了具有朴素平等观念的《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提供思想基础。

(选择题)P44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月,洪秀全在东乡宣布称天王。

(选择题)P44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太平天国首都。

(选择题)P44到1856年上半年,除北伐失利外,太平天国在湖北、江西、安徽和天京附近战场都取得了胜利,控制了大片地区,达到了军事上的全胜时期。

(选择题)P44(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冬,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选择题)P441、《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评价?P44★《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方案及其意义是什么?(2010、4简答)1)、《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田地分为9等,好坏搭配,不论男女老幼按人口平均分配,16岁以上分一整份,16岁以下分一半。

2)、《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每25户为一两,分得土地的农民都要参加农副业生产劳动;每“两”生产的农副业产品,“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

凡麦、豆、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

支出也有国库统一分配,“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鳏寡孤独废疾免疫,皆颁国库以养”。

3)、天平天国领导人希望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

中考历史总复习 模块一 中国近代史 第二单元 近代史的探索精讲

中考历史总复习 模块一 中国近代史 第二单元 近代史的探索精讲

第二讲近代化的探索,本讲知识脉络一条主线: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两个方向: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三个阶段:学器物、学制度、学思想文化四大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贵阳中考考点清单洋务运动※考纲要求: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央:奕地;福州船政续表【易错易混】(1)洋务运动是一次地主阶级改革,而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

戊戌变法※考纲要求: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易错易混】(1)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是戊戌变法。

(2)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而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

(3)光绪帝支持变法,但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只是维护自身统治的封建皇帝。

辛亥革命考纲要求: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意义。

(5)1924领导者1912年意义【易错易混】(1)孙中山没有直接参加武昌起义。

(2)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或封建君主专制),而不是封建制度,且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3)戊戌变法是向日本学习,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是向美国学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考纲要求: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易错易混】(1)宣传马克思主义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这是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相比而言“新”的表现。

(2)中国近代化是技术——制度——思想的过程,而西方近代化是思想——制度——技术的过程。

近代化过程不同的原因是西方近代化是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产物,而中国的近代化是在列强侵略下中国人民抗争探索的结果。

中国现代史第二单元提纲

中国现代史第二单元提纲

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制定一五计划(1953——1957)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武汉长江大桥)作用: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有了初步改观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1953——1956)作用: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在我国建立
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年9月致开幕词(毛泽东)、政治报告(刘少奇)
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是探索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年提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总路线
原因:忽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夸大主观意志
后果: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困难
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为首的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的运动:1966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号召
1976.10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科技文化人才青黄不接;失去一次发展机遇;
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制定政策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

:大庆油田建成、氢弹试验成功、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育成籼型杂交水稻: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人民的好战士雷锋。

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之后复习题纲

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之后复习题纲

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之后复习题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七单元洋务运动1、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

(2)派产生2、主张和目的:“师夷长技”,维护。

口号:前期“”,后期“”3、代表人物:中央:为代表地方:、、、。

4、时间:从19世纪到。

5、主要内容前期:创办工业。

主要代表、、后期:创办工业。

主要代表、、。

中期:筹建。

主要代表:、、兴办。

第一所新式学堂建立的时间和名称:、6、结果:破产,破产的标志:破产的根本原因:运动没有触动制度。

7、评价:(1)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的自救运动。

(2)局限性: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3)积极性: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使中国出现第一批。

②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开辟了道路。

第8课戊戌变法1、公车上书(1)背景:1895年春,《》的签订(2)经过:、联合各省举人,上书,反对同日本议和。

(3)影响:揭开了的序幕。

2、康梁的主要活动(1)领导公车上书(2)创办《》后改名为《中外记闻》(3)成立政治团体:。

3、百日维新(103天)(1)时间:年6月~9月,历时103天。

(2)内容①改革:,裁撤冗官,任用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③文化:开办培养人才,翻译,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④军事:训练等(3)结果:变法触动了的利益,发动政变,囚禁,杀害等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

(4)影响①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②在社会上起了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第9课辛亥革命1、创建革命党(1)兴中会:1894,孙中山在组织成立(2)同盟会①时间: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②纲领:推翻,废除,建立,改革③报刊:创办机关刊物《》④三民主义:、、三大主义。

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的指导思想2、革命过程(1)武昌起义: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发动起义取得胜利。

(2)中华民国的成立:年1月1日,孙中山在宣誓就职,宣告成立。

(3)结果:革命果实被窃取,建立起的统治。

中国近代现代史第二章单元复习(第6节)

中国近代现代史第二章单元复习(第6节)

•年息重、折扣大、年限长。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向列强大 借外债,同今天我国改革开放中向资 本主义国家贷款,是否相同? 背景 目的 性质 结果
一、经济上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1、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概念: 2、资本输出的方式: (1)争做债主: (2)争夺路权: •最先取得铁路 修筑权的国家: •列强控制中国 直接控制中国铁路动脉,便于镇压人 民反抗, 铁路的危害:
一、经济上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1、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概念: 2、资本输出的方式: (1)争做债主: · 起因: (1)有很强的政治奴役性: •向中国施加政治压力。 · 概况: •通过借款控制中国的海关和财 · 列强借 政。 款的特点: •以借款作为长期控制中国主权 的重要手段。
(2)有很强的经济掠夺性:
掠夺中国财富,
将侵略势力深入内地,铁路修到哪里, 侵略势力就伸向那里。
一、经济上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1、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概念: 2、资本输出的方式: (1)争做债主: (2)争夺路权: (3)开采矿山: (4)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的相 关规定: 资金充足,规模大技术新。管理先进, •帝国主义在华 产量高,成本低,拥有种种特权。处于 企业的特点: 垄断地位。 •对中国的危 掠夺资源,占领中国市场,阻碍资本主 义发展 害:
直接原因
帝国主义从哪两个方面掀起 瓜分中国狂潮?
商品输出 甲午中日战争以前, 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 经济上: 为辅。
资本输出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商品输出为辅,资本输出 为主。 政治上: 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经济上 ①商品输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到 外国市场倾销获取利润; ②资本输出:帝国主义为获得高额利润 对国外的货款和投资。 2.政治上 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中国近现代史单元复习第二单元

中国近现代史单元复习第二单元

①统治阶级的内“忧”外 “患”;
1 背
②中外“和好”;
景 ③洋务派形成,具有一定实
力和经济基础;(代表、特 点)
④慈禧和外国侵略势力的支
洋务运动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
一、北京政变清政府中一些具有新思想 的人物掌了权;(领导人与实践者:奕 訢等)
二、中国和英法两国从战争状态重新转 入“和平时期”,用清政政府的话叫 “中外和好”;(有利环境)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概 况
领导机构:总理衙门
与 人物:奕,曾,李,张,
内 左… 容 主要经过和内容(见下一页)
洋务运动的过程与内容:
(19世纪60——90年代)
新式学堂与派留学生出国
前期
后期 兴办海军
60年代
70年代
“自强”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80年代
90年代
“求富”
在发展军事工业同 时发展民用工业
本单元考点整合
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
代) 三、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四、戊戌变法1898 五、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思维拓展:从以上史实中综合考虑,西方进入帝 国主义阶段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一、洋务运动
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特性,可以说是 含有资本主义成分的近代企业。
民用企业创办的积极意义:
①客观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 扩张。
②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③培养了更多掌握机器的产业工人和技术 人员。


旅顺

北洋海军


威海卫


中国近代史复习教案——第二单元

中国近代史复习教案——第二单元

[中国近代史复习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讲洋务运动和资本主义的产生考纲要求:1、理解洋务派的两面性.理解认识洋务运动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开启的标志.2、运用内外因结合的方法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及初步发展的原因,明确两个时期起主要作用的因素;运用经济决定政治原理,理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及初步发展对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发展及效果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难点:洋务运动与中国的近代化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知识体系:一、洋务运动1、背景: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分化2、过程:(1)时间:19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2)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3)举措: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3、结果:(1)失败: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近代史复习教案——第二单元。

(2)失败原因:西方列强的阻挠顽固派的破坏洋务派的弱点等,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变革封建制度。

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自身商品经济的发展洋务运动的刺激和外商企业的诱导(2)时间地点: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3)代表:2、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1)民族资产阶级:a、产生: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b、来源:地主、官僚、商人c、特点:两面性,及革命性和妥协性(2)无产阶级:a、产生: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b、来源: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c、特点:思考1、此时期列强侵华的特点:(1)经济上: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2)政治上: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打击下,由直接征服瓜分中国转向以华治华(3)列强在华势力上:19世纪末,英法的经济实力下降,侵华的优势地位开始动摇,美日德在华实力呈上升趋势,教案《中国近代史复习教案——第二单元》。

(4)列强在华关系上:表现为既有争夺又有勾结。

思考2、此时期探索史的主要特点:(1)参加探索活动的阶层阶级较广泛(2)探索史在内容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已经由器物改革发展到制度改革。

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初二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复习提纲第七课洋务运动:19世纪年代――年代。

1、目的:。

2、代表人物:中央——恭亲王;地方——、、、。

3、口号:前期以“”为口号,后期以“”为口号。

4、主要内容:①、创办军事工业:(曾国藩)、(李鸿章、曾国藩)、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

②、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③、筹建(,南洋,三支海军)④、兴办(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

5、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运动。

评价:第八课戊戌变法1、序幕:公车上书:年,由、领导。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准备活动:、、、。

戊戌变法:1、时间:年6月——9月(共103天,又称“百日维新”)2、人物:光绪帝、、、“戊戌六君子”(、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思想、文化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等。

4、失败的主要原因:5、谭嗣同的绝命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回答:①“有心杀贼”的贼指的是谁?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②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①维新派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③我们应该向谭嗣同学习些什么?学习为他进步事业不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决心和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精神;甘愿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九课辛亥革命准备:1、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年,孙中山创办于美国。

2、中国同盟会:(年)1地点:;2、领导人:3、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4同盟会的机关报是:《》5政治纲领:“,恢复中华,,平均地权”,6三民主义:主义、主义、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辛亥革命:1、武昌起义:年10月10日爆发,史称这次革命为。

历史一轮复习,大纲版——近代现代历史第二单元

历史一轮复习,大纲版——近代现代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史第二单元复习中国资本主义地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形成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时间: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地矛盾①列强侵华――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瓜分中国、资本输出>调整统治政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②清政府统治镇压人民反抗(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四条主线:对外:出卖民族权益(不平等条约>③人民抗争:反割台→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特点:主流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救亡途径:发展资本主义>④经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地重大变化及影响1、变化及特点<1)经济上地变化与特点①清政府开始创办近代工业,洋务运动兴起.②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近代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中国出现了新地生产方式,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③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加剧,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政治上地变化与特点①辛酉政变,慈禧太后与洋务派控制了中央和地方政权,汉族官僚势力扩大,清朝政局发生变化.②总理衙门设立,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③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国内局势暂趋稳定.④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无产阶级人数增多,国内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⑤早期维新派产生,提出了资产阶级地政治经济要求.<3)外交上地变化和特点①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清政府设总理衙门,派遣驻外使节,中国外交近代化开始.②没有发生重大地中外战争,清政府与列强地关系由战争对抗转入暂时“和好”.2、深刻影响<1)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地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地抵制作用,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地进程.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地出现和民族资产阶级地产生,新地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对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日益起着瓦解作用;并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地发生提供了社会基础.<2)清朝中央机构地半殖民地化,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了中国海关,并进一步控制中国地内政外交,中国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洋务运动“洋务”又称“夷务”,泛指当时一切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地事物.“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掀起地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地运动一、洋务运动兴起地背景1.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地局面内忧: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地进行外患:西方资本主义加剧对中国地政治、经济侵略◆洋务派与顽固派地比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就如何解决内外矛盾问题产生意见分歧,从而形成了洋务派与顽固派.同:本质上都是要维护清朝地统治,异:区别在于对待“外国事物”地态度上.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地科学技术,维护清王朝地统治;而顽固派因循守旧,愚昧无知,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国事物,幻想恢复“闭关锁国”地局面.顽固派代表了清朝统治集团中最腐朽、最保守地势力.2.洋务运动得以进行地条件<1)慈禧太后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运动地态度.刚刚上台地慈禧太后在内外交困地形势下,要保护清朝地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地洋务派,因此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地策略.<2)总理衙门成为推动洋务运动地机构.<3)掌握地方实权地一些汉族督抚积极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那些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起家地汉族官僚,成为洋务运动地中坚力量.二、洋务运动地内容<1)19世纪60~70年代——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工企业.◆军工企业地性质和特点:①由政府出资兴办;②产品用于武装军队;③企业管理采用封建衙门式,企业设刑庭、监狱.基本上不是资本主义性质地企业.<2)19世纪70~90年代——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民用企业地性质和特点:这些企业都是使用大机器生产,创办地目地都是为了获得利润,绝大部分产品销售于市场,从而具有一定地资本主义生产地特性,可以说是含有资本主义成分地近代企业.这些企业地创办在当时有积极意义地一面,它在客观上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地扩张起了抵制作用,也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地产生,锻炼了更多掌握机器地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3)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并成立海军衙门;◆作用:增强了国防力量,使中国在中日、中法战争中取得一些战斗地胜利,也推动了国防建设近代化.<4)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作用: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地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三、洋务运动地结局:破产含义:没有达到“自强”、“求富”地目地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政府地惨败.原因:<1)外国阻挠:<2)顽固派:封建破坏;<3)洋务派:自身缺陷;<4)根本原因:先进地生产力与落后地生产关系之间地矛盾.启示:1)独立和富强是相辅相成地,反对资本主义地侵略反对封建主义地压迫必须同时进行.2)改革是一个全社会地系统项目,政治与经济是不可分割地.3)领导能力和人才素质也是事情成败地关键因素.四、洋务运动地评价:①甲午中日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地道路.②洋务运动期间,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地一些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③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地发展.④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也起到了一定地抵制作用.⑤创建了三支海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能力.⑥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封建教育地冲击.⑦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维新派.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地第一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地开始.关于中国地近代化,从生产力角度看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从生产关系上看是封建主义转入资本主义.从政治制度上看是从君主专制转向民主共和.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主要是从经济上建立机器大生产,具体表现为洋务运动。

高三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第二章复习导航 学法指导

高三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第二章复习导航 学法指导

高三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第二章复习导航一、阶段特征本单元主要叙述的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的历史,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总特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在这一时期中,中华民族既有沉沦,又有发展,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等领域都开始走向了近代化。

1. 政治上:(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出现了暂时“和好”的局面。

19世纪70~90年代,中外反动势力又出现暂时的“对抗”。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2)在民族危机空前严峻的背景下,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和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运动兴起。

2. 经济上:(1)外国经济侵略扩大,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为资本输出为主,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并进一步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兴办洋务企业,中国的经济近代化由此开端。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19世纪末有了初步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3. 思想上:这一时期,经历了一个由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和维新派“君主立宪”的发展历程。

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层次发展到制度层次,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已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二、复习指导本单元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年年有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单元,且有命题思路多变、理论含量高、考查的力度大的特点。

从题型看,三大题型齐全。

从内容上看,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列强侵华等几乎年年涉及,并不断变换角度命题。

从高考考查的趋向看:1. 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的近代化仍然是考查的重点。

2. 将会体现比较的思路,如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比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等。

3. 将会体现专题的思路,如民族资本主义专题、资产阶级探索专题、列强侵华专题等。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单元知识整合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单元知识整合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解析:选 C。为解决中书省与门下省“日有争论,遂 成怨隙”的弊端,唐初实行政事堂制度,即尚书省、中书 省、门下省三省长官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初在门下省,后 有改变)讨论军国大政、平衡互制、协调共济,最后由皇帝 裁定的制度,故 C 项正确。
名师纠错: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①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
草书 不断,线条流畅, 于东晋
任情纵性 兼具楷书的规矩 始于东汉,盛行 行书 和草书的放纵 于西晋
由繁到简,汉 字字形、字体 逐步规范化、 稳定化
1.秦朝和隋朝的相同点 (1)都是在长期分裂之后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 (2)都确立了一些开创性的政治制度并对后世产生深 远影响。如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隋朝的三省六部 制和科举制。 (3)都兴建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如秦朝的万里长 城,隋朝的大运河。
(4)统治者都重视边疆地区治理,注重加强同少数民族 的关系。
于加强皇权
积极 影响
②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从 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
③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④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的政治
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 性
①容易导致各部门之间的争斗和内耗,影响了行政 效率 ②宰相过多,权力分散,不利于约束皇权
2.不能正确全面掌握两税法的影响 [演练 2]780 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 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 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 的实施( )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
③唐朝在两税外又额外征税,人民负担不断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史第二单元复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时间: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①列强侵华――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瓜分中国、资本输出)对内调整统治政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②清政府统治镇压人民反抗(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四条主线:对外:出卖民族权益(不平等条约)③人民抗争:反割台→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特点:主流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救亡途径:发展资本主义)④经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及影响1、变化及特点(1)经济上的变化与特点①清政府开始创办近代工业,洋务运动兴起。

②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近代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③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加剧,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政治上的变化与特点①辛酉政变,慈禧太后与洋务派控制了中央和地方政权,汉族官僚势力扩大,清朝政局发生变化。

②总理衙门设立,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③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国内局势暂趋稳定。

④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无产阶级人数增多,国内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⑤早期维新派产生,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

(3)外交上的变化和特点①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清政府设总理衙门,派遣驻外使节,中国外交近代化开始。

②没有发生重大的中外战争,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由战争对抗转入暂时“和好”。

2、深刻影响(1)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对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日益起着瓦解作用;并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发生提供了社会基础。

(2)清朝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了中国海关,并进一步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洋务运动“洋务”又称“夷务”,泛指当时一切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物。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运动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内忧: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的进行外患:西方资本主义加剧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比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就如何解决内外矛盾问题产生意见分歧,从而形成了洋务派与顽固派。

同:本质上都是要维护清朝的统治,异:区别在于对待“外国事物”的态度上。

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顽固派因循守旧,愚昧无知,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国事物,幻想恢复“闭关锁国”的局面。

顽固派代表了清朝统治集团中最腐朽、最保守的势力。

2.洋务运动得以进行的条件(1)慈禧太后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运动的态度。

刚刚上台的慈禧太后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因此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2)总理衙门成为推动洋务运动的机构。

(3)掌握地方实权的一些汉族督抚积极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那些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起家的汉族官僚,成为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1)19世纪60~70年代——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工企业。

◆军工企业的性质和特点:①由政府出资兴办;②产品用于武装军队;③企业管理采用封建衙门式,企业设刑庭、监狱。

基本上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2)19世纪70~90年代——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

◆民用企业的性质和特点:这些企业都是使用大机器生产,创办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利润,绝大部分产品销售于市场,从而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性,可以说是含有资本主义成分的近代企业。

这些企业的创办在当时有积极意义的一面,它在客观上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抵制作用,也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锻炼了更多掌握机器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

(3)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并成立海军衙门;◆作用:增强了国防力量,使中国在中日、中法战争中取得一些战斗的胜利,也推动了国防建设近代化。

(4)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作用: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三、洋务运动的结局:破产含义: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政府的惨败。

原因:(1)外国阻挠:(2)顽固派:封建破坏;(3)洋务派:自身缺陷;(4)根本原因:先进的生产力与落后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启示:1)独立和富强是相辅相成的,反对资本主义的侵略反对封建主义的压迫必须同时进行。

2)改革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政治与经济是不可分割的。

3)领导能力和人才素质也是事情成败的关键因素。

四、洋务运动的评价:①甲午中日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②洋务运动期间,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③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⑤创建了三支海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能力。

⑥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封建教育的冲击。

⑦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维新派。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关于中国的近代化,从生产力角度看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从生产关系上看是封建主义转入资本主义。

从政治制度上看是从君主专制转向民主共和。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主要是从经济上建立机器大生产,具体表现为洋务运动;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主要是从政治上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国家,具体表现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从辛亥革命失败到五四运动,主要从思想文化上试图建立起以“民主”、“平等”、“自由”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为近代化提供思想基础,具体表现为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化的先河,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主要表现在:①工业近代化的起步(首先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并创办民用工业)。

②技术近代化的起步(引进西方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和拭工人)。

③军事近代化的起步(创建了三支新式海军)。

④教育近代化的起步(新式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旧式教育有很大不同,奠定了新式教育的基础,并开留学风气之先)。

中国工业革命的问题,可以概括为起步较早(在全世界范围内应不算晚),速度缓慢,水平较低,阻力严重,道路曲折,交叉进行。

洋务运动就开始了工业革命的步伐,所以还算是比较早的。

当然,与西方相比,动力不一样,因而水平较低,阻力严重,既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又有战争动乱。

洋务运动与中外近代化比较洋务运动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主要是近代工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方面的特点、原因。

①西方国家的近代化由资产阶级完成,而中国则由地主阶级的洋务派领导。

当时中国的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力承担实现近代化的使命。

封建势力中的顽固派因循守旧,更不可能担当此任。

民族资产阶级产生的时间较晚且不成熟,开创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便落到地主阶级开明派(即洋务派)的身上。

②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一般由轻工业开始,继而发展重工业,在民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军事工业;而中国则不同,当时清政府内有太平天国的打击,外有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这决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顺序是先军事工业后民用工业,先重工业后轻工业。

③西方国家工业化一般是从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中国工业化则基本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随着形势变化和社会条件的逐步成熟,出现了官督商办和商办形式的民用工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条件(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已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2)鸦片战争后,外资的侵入分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其创造了客观条件和可能。

怎样理解"资本主义萌芽”与“资本主义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不同于"资本主义产生"。

打个比方,妇女怀孕,胎儿在母体中孕育,这是萌芽。

一旦妇女分娩,孩子离开母体,这才是产生。

资本主义孕育于封建社会的土壤这一母体里却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社会形态中。

资本主义萌芽表明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而资本主义产生则表明中国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机器生产。

“欧风美雨”与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关系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与近代资本主义不是继承的关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阻断了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欧风美雨”对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两种作用:一是破坏,它在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也毁掉了原来的资本主义萌芽;二是促进,它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包括市场、劳动力和资金。

鸦片战争后,西方各国的商品大量涌入中国,特别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商品输入量激增。

由于西方使用大机器生产,其商品价格非常低廉。

就拿洋纱、洋布来说,价格就远比土纱、土布便宜,农民纷纷购买洋布。

自然经济是以男耕女织为主要特征的,家庭纺织业的破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重要标志。

农民与市场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他们出卖粮食、棉花等农产品,买回自己所需要的布匹、粮食或其他手工业品,这样在全国就出现了专门生产粮食、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的地区。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因为自然经济的破坏,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商品市场,而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力市场。

”同时,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和洋务派企业的利润,又吸引人们投资于近代企业,这就为中国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提供了资金。

同时中国资本主义企业创办时所用的机器设备甚至于原料都是从外国进口的,技术方面也仰仗于外国。

(3)外商在华企业利润刺激了官僚、地主、商人的投资热情。

(4)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对商办近代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二、概况: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产生: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兴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主要企业:发昌机器厂(上海)、继昌隆缫丝厂(南海)、贻来牟机器磨坊(天津)。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特点:(1)分布特点:分布畸形,主要产生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都是鸦片战争后开辟的通商口岸)原因: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沿海、运河、长江);自然环境优越(气候、地形、资源)社会条件:A、人口密集,劳动力市场、消费市场大;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在这些地区倾销商品,加速自然经济解体;C、外商在此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对近代企业开办起了一些刺激作用;历史条件:沿海地区商品经济比较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在此出现并缓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