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人才缺口凸显培养体系亟待完善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随着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在社会中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也成为了备受瞩目的一个领域。
然而,目前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体制滞后、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提升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水平,本文将探讨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建设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教育体制滞后目前,许多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学校尚未建立与行业对接的教育体系,学生在校期间缺乏真实的实践机会。
他们只能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而无法真实地接触到实际拍摄与制作的环节。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学校需要与行业合作,将一些知名摄影与制作公司纳入教学计划。
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亲身参与真实案例的拍摄与制作,从而提升实践能力。
其次,学校可以在课程中增加课外实习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到企业或制作公司进行实习,亲身感受行业的运作。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数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实践环节。
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际操作与实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重视实践课程的设置。
学生可以在校期间参加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如影视剪辑、摄影技巧等。
并且,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实验课程,让学生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师资力量不足目前,一些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缺乏具备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教师。
这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无法获得真实的行业指导和指点。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学校应该加强招聘与资格审核,确保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
此外,学校应该与一些行业人士和专家合作,邀请他们到学校进行讲座或指导,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行业经验和信息。
总结起来,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建设面临着教育体制滞后、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与行业合作、加强实践课程设置和招聘优秀师资来解决。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电影和电视剧的发展贡献力量。
电影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分析
从中国电影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广电人才市场需求结构呈现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从注重艺术素质向艺术与市场并重的人才队伍转变。中国电影长期的观念是重艺术、轻市场。“观众看电影为休闲、创作者拍电影为艺术”,它从某种程度上道出了创作者和观众面对电影时的不同诉求,正是这种诉求的巨大差异造成了中国电影的弱势局面。曾经有一个时期,我国电影工作者对好莱坞电影极为不屑,从文化、艺术品格出发鄙视好莱坞电影的商业性,长期发展,走向极端,就是艺术与商业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重商业、重市场确实是好莱坞电影的力量所在,但并不说明好莱坞电影不重视文化和艺术。艺术电影的努力值得尊重,但是艺术电影同样要有市场方面的考虑。目前也有一些中国电影太注重商业,单纯追求票房价值,受到社会舆论的诟病。从长远来看,中国电影创作者必须放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应该从艺术与市场并重的角度来制作电影,则电影的产业前景和艺术前途应该是光明的。中国电影的持续繁荣需要一大批既懂艺术又懂市场的人才,现有的创作人员尤其需要转变观念,转变为能够兼容社会共性和个人风格的新型人才,争取艺术与商业的双赢。
新时代中国影视产业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
新时代中国影视产业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影视产业也在不断壮大,成为了全球影视市场的重要一员。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在新时代,中国影视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解决。
本文将对新时代中国影视产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问题分析1.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中国影视产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传统电影和电视剧的制作和播放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如何抓住市场机会,提高作品质量,是影视产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2.内容创作水平有待提高目前,中国影视作品的内容创作水平参差不齐,大量作品缺乏深度和内涵,内容质量不高。
这也导致了影视市场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3.行业监管不严当前,中国影视市场监管不严,存在偷逃税、圈钱等违法现象。
这不仅损害了影视从业者的利益,也给整个产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4.人才短缺中国影视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等。
但现实情况是,许多优秀人才都被国外的高薪吸引而出国发展,导致了国内的人才空缺问题。
5.投资不足影视作品的制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目前中国的影视投资仍然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影视作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同时也限制了产业的长期发展。
二、解决对策1. 提高内容创作水平要解决内容创作水平低的问题,首先需要提高创作者的素质。
这就需要加强对编剧、导演等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鼓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也应该加大对优秀作品的奖励力度,让更多的人投身到影视创作中来。
2. 完善市场监管要解决市场监管不严的问题,需要加大对影视市场的监管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建立健全的市场规则,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维护行业的正常秩序。
也要加强对投资和税收的监管,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3. 加强人才培养要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需要加大对影视从业者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增加人才的储备。
影视人才缺口凸显培养体系亟待完善
影视人才缺口凸显培养体系亟待完善中国电影市场高速成长和空前繁荣的同时,对影视人才的需求也变得前所未有的迫切。
2015年中国共创作生产700多部电影和1.5万集电视剧,全年电影票房达到440亿元,同比增长49%。
曾有数据称, 2015年中国影视人才存在至少20万人的缺口,而近几年中国电影的爆发式增长,让人才缺口更加凸显。
在近日举行的全国首届影视文创类专业产教融合高峰论坛上,中国电影家学会书记许柏林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才匮乏正成为制约我国影视行业发展的瓶颈,是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转变过程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更令业界担忧的是,相对于电影市场的高速增长,我国影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人才数量和质量都存在严重不足,不仅高端人才短缺,基础工种从业人员素质同样堪忧。
正因如此,冯小刚导演倡议建立影视人才的“蓝翔技校”,才会引起广泛热议和共鸣。
高校亟须“产教结合”影视院校是影视人才培养的主力,以北影、上戏、中传等为代表的专业院校以及其他院校中开设的影视专业,为电影行业输送了大批人才。
不过,这些高等院校输出的人才远远跟不上市场的急速扩容,同时很大一部分初出茅庐的高校毕业生与影视公司的期望值之间仍存在着明显差距。
影视工业网拍片学院运营总监陈了了调研发现,影视制作公司反映最多的就是,包括几大知名院校在内的影视院校毕业生都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这反映了院校教育与行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
她的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实践教学中心主任秦喻明的认同。
他认为,在这样一个媒介剧变时期,影视人才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是有所欠缺的。
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媒介环境的快速变化需要教给学生更多内容;另一方面,学生的注意力一旦多样化,又会导致专业教育的深度不够。
在容艺教育创始人CEO李霞调研的98家影视企业当中,有17家表示根本不考虑应届毕业生。
一边是影视行业优质人才严重缺乏,另一边则是在读学生对市场需求并不了解。
广播电视人才队伍状况与需求分析
广播电视人才队伍状况与需求分析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人才的需求与队伍状况也日益引人关注。
早期的广播电视行业主要注重媒体技术方面的人才,但是随着媒体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
本文将分析广播电视人才队伍的状况和需求,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人才队伍的状况目前广播电视人才队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人才缺口严重广播电视行业一直是人才缺口严重的行业。
从媒体技术到内容制作,从管理到营销,从前台到后勤,广播电视行业需要的人才类型繁多。
但是由于广播电视行业的薪酬体系特殊,导致很多优秀人才看不到发展前途,从而选择其他行业。
2.职业发展空间狭窄广播电视行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比较狭窄。
一般情况下,广播电视工作岗位设置较为固定,很难有太大的晋升空间。
因此,许多从业人员难以在该行业内实现职业发展和职业转型。
3.教育培训不足广播电视行业是一个高科技、高专业性和高创新性的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需求非常高。
然而,当前的广播电视教育和培训体系并不完善,很多从业人员只能通过自学和经验积累来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
二、人才需求分析1.媒体技术人才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发展,媒体技术人才逐渐成为广播电视行业最为紧缺的人才之一。
需要具有全面的编码、转码、封装、压缩、传输、存储、播出等能力,同时要能够掌握音视频处理和流媒体技术,熟悉移动互联网传播和应用技术。
2.内容创作人才在内容创作方面,广播电视行业需要的人才包括编导、摄像、美术、音乐、表演等各个岗位。
需要创意人才,致力于打造有价值且有观赏性的广播节目、电影和电视剧,能够适应各类电视、手机、平板等多媒体端的需求,为用户带来全新、优质的媒体体验。
3.管理人才广播电视行业需要具备商业、金融、法律、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与行业市场环境相适应,帮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优势。
这些人才需要具备金融和经营管理技能,了解相关政策法规,拥有市场战略策划、人才管理、企业文化等多方面能力。
影视行业中的发展困境及解决方案
影视行业中的发展困境及解决方案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交流的加强,影视行业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输出方式。
然而,在快速发展背后,该行业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当前影视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切实可行方案。
一、盗版与侵权问题在数字化时代,盗版和侵权问题成为了摆在影视行业前面最大的挑战之一。
尽管有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支持,但仍然有大量盗版作品在互联网上非法传播,并导致巨额损失。
对此,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来解决:1.加强合作:各国间应加强合作打击盗版活动,并建立更完善有效的跨国协议机制。
2.创新技术手段:通过数字水印等新兴技术以及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来保护内容产权,并追踪侵权来源。
3.教育宣传:加大公众对于娱乐消费道德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意识。
二、内容同质化和缺乏创新当今影视市场竞争激烈,片子之间的差异性变得越来越小。
观众面对大量相似剧情和角色塑造的作品时,容易感到审美疲劳。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采用以下措施:1. 培养创新人才:加强对编剧、导演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投入,在行业内形成良好氛围。
2. 提供多元化题材:推动拍摄不同类型(如文艺、科幻、音乐等)电影及多样性剧集,丰富观众选择。
3. 引入国际合作:与海外制片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项目,并将其引进中国市场。
三、票房回报率不稳定近年来,由于大规模投资和营销费用上涨等原因,许多影片并没有达到预期票房收益。
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更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通过深入了解受众群体以及市场需求,量身定制精准的宣传和营销策略。
2. 增加多元化收入渠道:除了电影票房收入外,可以借助周边衍生品、广告代言等方式增加影片的回报率。
3. 完善票务管理系统:建立更高效智能的在线购票系统和数据分析平台,提高购票体验以及市场运作效率。
四、行业监管不健全影视行业发展久其复杂且庞大,在政策与监管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
影视行业中的发展困境及解决方案 (3)
影视行业中的发展困境及解决方案一、影视行业的发展困境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影视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该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困境。
本文将探讨影视行业中存在的发展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受制于盗版问题盗版一直是影视行业需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
电影和电视剧在上映或播出之后很快被人们非法上传到互联网上进行免费下载观看,这对创作者和制片方造成了巨大损失。
盗版现象不仅侵犯了知识产权,还剥夺了正常经营者的利益。
2. 良莠不齐、精品缺乏如今,市场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但质量良莠不齐。
一些商业化程度较高、虚构情节夸张等娱乐属性强的作品成为主流,却在内容和故事性方面欠缺独特性和深度。
这导致优秀作品难以脱颖而出,精品资源稀缺。
3. 产业链混乱、利益分配问题影视行业的产业链涉及到编剧、导演、制片方、发行公司等各个环节。
尤其是在国内,目前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公以及合同纠纷等问题。
这使得创作者难以获得合理收入,降低了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解决影视行业发展困境的方案为了解决影视行业所面临的上述发展困境,以下是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1. 加强版权保护与打击盗版加大对侵权盗版行为的惩罚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通过技术手段对网络上的盗版活动进行监控和打击。
同时,提升市场对正版作品的认识度和意识,倡导公众尊重知识产权,支持合法渠道获取影视资源。
2. 提高内容质量与审美水平引入优秀故事创作人才,并给予他们更多自由创作空间。
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从事剧本写作、导演和编剧等工作,加强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鼓励深入挖掘中国文化特色,拍摄具有独特风格和深度的优秀作品。
3. 规范产业链、完善合同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与各个环节的协调与沟通,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
完善合同制度,明确权益和责任,并加强对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同时,推动建立健全纠纷解决机制,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4. 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与营销策略引入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手段,推动传统影视行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创新。
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分析:存在诸多保护难题报告模板
背景介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集成电路产业面临众多保护难题:
1.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8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但其中仅有15%的销售额用于研发,知识产权申请和授权的比例仅为3:1。
2. 尽管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逐年增长,但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全球专利申请量中的占比仅为6%,排名第4位,而同期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全球销售额中的占比为27%。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Integrated Circuit Industry
Part One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现状
集成电路产业面临保护难题集成电路产业面临众多保护难题
集成电路产业:数字经济基础支撑与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安全之关键在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其基础支撑,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的信息安全和产业安全。然而,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保护难题。
ChatPPT Generation
Industrial protection policies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s
Part Two
产业保护政策及实施效果
集成电路产业
中国
市场规模
经济增长
5G
人工智能
知识产权保护
产业升级
我国广播电视人才建设的困局与出路
我国广播电视人才建设的困局与出路作者:王羽来源:《传媒》 2019年第5期人才建设对广电行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尤其在媒体深度融合、新媒体强势崛起、新技术瞬息迭代的当下,广电人才正成为支撑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人才梯队正成为保障广电长远发展的命脉支撑。
但相对于中央人才工作要求和行业发展需求,广电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较大差距,制约着行业转型升级。
加强广电人才建设建设,着力建成一支规模相当、结构合理、适应需求的高端人才队伍已迫在眉睫。
广播电视行业人才建设形势严峻人才是撬动广电转型升级,实现新时代弯道超车的关键资源,但面对新诉求、新形势、新考验,广电人才建设矛盾日益凸显,形势也愈加严峻。
广播电视人才建设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全行业人才需求量大。
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广播电视媒体深刻变革,改革发展推动媒体事业产业空前变局,全行业都在快速发展,面临转型升级和不断创新的巨大压力,人才需求空前扩大。
传统媒体和体制内机构人才流失,新兴媒体和民营机构的高层次人才匮乏,已成为行业共性问题。
二是人才结构性短板突出,领军人才奇缺。
尽管有不少高学历人才进入行业,但全媒体人才、节目创意人才、资本运作人才、国际传播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稀缺,专业型、技能型、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三是人才发展的区域层级失衡加剧。
多年来广电人才向发达地区和强势媒体流动,形成中西部人才向东部、市县基层人才流向省以上媒体的态势。
传统广电媒体对人才的吸引力减弱,人才纷纷向新媒体和社会制作公司流动,传统广电媒体引才留才问题日益突出,成为行业新人才的“培训班”“中转站”。
体制机制瓶颈效应凸显。
在一线城市,因户口等政策限制,传统广电媒体人才补充难。
如某中央媒体面向全国开展大学生选聘,需要四、五十个岗位人才,但每年只有10个京外生源指标,一些重要岗位新老人才断档。
一些省台事业编制人员招聘由省人事部门负责,纳入统一公考,但考上的不一定能够胜任,用人需求与招考操作脱节。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作者:刘超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23期摘要:广播电视编导属于艺术类专业,是近几年来新兴专业。
虽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但是其在行业中发展迅速,并且为我国的广播影视产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员。
由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速度较快,也逐渐暴露出专业的不足,出现了人才理论知识不牢固、实践技能不能达到专业标准等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剖析专业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的对策。
为今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人才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培养方针是培育出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拥有高水准的政治能力、理论修养及品鉴水平,具有足够的文化知识,掌握法律法规、能胜任广播电视系统方面工作的综合性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起的专业,其文化历史还不够悠久、教师队伍还不够庞大、设备还不够完善等问题。
最近几年来,各个学校逐渐显现出广播电视编专业不足,并且及时做出了调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目前培养人才的状况及存在问题(一)人才培养方向进入误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起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系统还不够完善,学科理念还不够深厚。
在人才需求量极高的情况下,很多高校都想尝试培养专业人才,就造成专业教学水平达不到一致的标准,培养人才方向进入误区。
另一个原因是在学生本身,许多艺术类学生并不真正喜欢这个专业,而是广播编导专业与其他艺术类专业相比门槛较低,无需太多专业基础。
近年来许多考生在高三参加短期培训班之后便加入艺考大軍中,这直接导致专业人才众多却缺乏勤奋刻苦的人才。
(二)教师水平难以达到教学要求的标准伴随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迅速,师资力量无法达到需求的标准。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是学生的指南针,带领着学生前行。
但是现在广播编导专业的教师资源与教学需求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
国家和学校还应对这一问题加强改善,及时做出调整。
电影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分析
电影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分析电影业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人才问题是事关电影事业产业进展的关键问题。
一百多年来,相伴着中国社会变迁、经济进展和文化繁荣,中国电影形成了专门的优良传统和艺术品行,为促进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的多样化进展做出了积极的奉献。
同时,也锤炼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和技术人才。
目前全国电影行业在编人员27万人,其中电影制片单位近2万人,发行放映单位25万余人。
由于电影项目运作的专门性,实际从业人员远高于那个数字,电影行业的在岗人数应在30万人之上。
在电影制片业中,绝大多数从业人员都受过大学以上教育。
中国电影近年来的连续快速增长,和中国电影拥有一支门类齐全、分工明确的电影人才队伍分不开。
但随着电影业的快速进展,电影人才队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诸如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严峻不足、高层人才紧缺、人才整体素养有待提高、人才成长与鼓舞机制亟待建立与完善等。
当前电影人才队伍存在的要紧问题有:一是缺乏适应电影产业化进展需要的企业经营治理人才。
专门是了解电影特点,明白市场、会经营的治理人才紧缺,如职业经理人、职业会计师、职业审计师以及明白得资本运营、财务治理、媒介推广、项目策划与市场开发治理、广告经营等方面的人才。
二是缺乏推动电影行业科技进展的“学科带头人”,以及适应新技术进展的高级技术人才。
三是紧缺既明白艺术又明白技术的高素养复合型人才。
四是缺乏对外传播经营人才。
在中国加入WTO,国际传媒集团快速进入,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的情形下,缺乏既熟知外语和国际知识,又熟知电影传播业务的对外经营传播人才。
中国电影业进展趋势判定近年来,中国电影加快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步伐,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主导、企业自主经营、政府依法治理的电影产业运行模式;全国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依法经营的电影市场体系初具规模;多主体投资、多样化生产、多元化经营、多渠道发行、多层次开发的电影生产经营体系差不多形成;依法行政、科学调控、保证有力、治理有效的政府监管体系已见成效。
文化娱乐产业中的人才培养不足与提升策略
文化娱乐产业中的人才培养不足与提升策略一、文化娱乐产业中的人才培养不足问题分析文化娱乐产业作为一种蓬勃发展的创新型产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行业需求的不断增长,文化娱乐产业中却存在着人才培养不足的问题。
首先,文化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但市场上的相关专业人才却供不应求。
许多文化娱乐企业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常常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境,这不仅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也制约了行业的整体素质提升。
其次,由于文化娱乐行业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产业,国内对该领域的教育和培训体系还不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及教材资源均有待改进。
这使得学生在文化娱乐产业中的职业规划相对模糊,导致了人才培养的缺失。
另外,文化娱乐产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强度以及薪酬待遇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这也成为吸引人才进入行业的一大障碍。
很多人对文化娱乐工作存在理解偏差,认为这是一种轻松、简单的工作,但实际上文化娱乐行业需要的人才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因此,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薪酬待遇,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该行业。
二、提升文化娱乐产业人才培养的策略1. 完善教育体系与专业课程设置文化娱乐行业的教育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同时,针对文化娱乐行业的特点和需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专业化、充电学习型的师资队伍,引进业内顶级专家和资深从业人员,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行业经验,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产业动态和发展趋势。
3. 加强实践环节与学生交流文化娱乐行业的实践环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
学校应与各类文化娱乐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校企联合培养项目。
此外,邀请行业专家来校进行讲座、研讨会等形式的交流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实际操作技巧。
4. 建立职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培养过程中,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举办实践性比赛、设计课程项目,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优势,并为学生提供就业和创业的支持。
影视人才发展现状调查
影视人才发展现状调查
影视行业是充满激烈竞争和变化的行业,对于影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影视人才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需要认真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我国影视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目前,影视专业学校数量有限,师资力量、设备设施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此外,行业内对于影视人才的选拔标准也亟需明确和规范,以保证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
其次,影视行业对于新人的吸纳和培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这个行业,很多工作机会几乎都需要有一定的经验才能获得,这给刚刚毕业的学生带来了难题。
同时,行业内也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如圈子效应、人际关系等,在影响人才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隐患。
另外,影视人才的薪酬待遇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和市场经济的波动性,很多影视从业者的工资待遇并不高,甚至低于其他行业。
这导致很多优秀的人才流失,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加强影视相关专业的培养,增加相关学校的数量和学科设置,增强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提高影视人才的专业技能。
其次,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突破圈子效应和人际关系壁垒,使每个有能力的人都有机会在影视行业中展示自己的才华。
最后,制定合理的薪酬标准和福利待遇,激励影视从业者积极进取,为行业的发展贡
献力量。
总之,影视人才的发展现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
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完善竞争机制以及提高薪酬待遇,我们可以为影视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使我国影视事业蓬勃发展。
影视人才现状分析报告
影视人才现状分析报告引言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影视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然而,影视行业所需人才的培养与供给存在不足的问题。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影视人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影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影视人才的需求与市场1. 专业人才需求:影视行业对编剧、导演、摄影师、特效师等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
特效技术、动画制作、虚拟现实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更加凸显出对人才的需求。
当前市场上,这些特定领域的专业人才供应不足,属于供需矛盾。
2. 基础人才需求:随着影视业务的多元化与商业化,基础人才的需求也加大了,包括制片人、经纪人、市场推广人员等。
这些职位对行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3. 区域需求差异:中国地域辽阔,影视人才的需求差异也比较大。
随着地方影视产业的发展,对本地区域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不同的地方特色,需要不同的影视人才来满足市场需求。
影视人才现状与问题1. 教育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影视人才教育体系虽然发展迅速,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落后。
影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脱节。
缺乏实践环节,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 专业人才供给不足:影视专业人才的供给量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在特定领域。
一方面,许多年轻人缺乏对影视行业的了解和兴趣,缺乏对行业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某些专业领域的培养技术条件有限,导致人才供给不足。
3. 基础人才短缺:随着影视行业商业化的发展,对于基础人才的需求增加,但市场上缺乏相关经验的人才。
制片人、经纪人等职位需要长期积累与实践,缺乏经验的人才难以胜任。
解决方案1. 加强教育改革:优化影视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对接,增加实践环节。
促进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与影视企业、机构建立紧密联系,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2. 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影视行业。
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问题及提升方案
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问题及提升方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影视娱乐产业也在不断壮大。
各种类型的影视作品不断涌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欢乐和娱乐。
然而,中国影视娱乐产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提升方案。
一、产业发展不够成熟目前,虽然中国影视娱乐产业已经在国内乃至于国际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总体来看,产业规模还比较小,整体的产业结构还不够完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国内影视公司多以电视剧和电影制作为主,而其他一些形式的影视作品,例如短片、动画、综艺等,发展还比较薄弱。
2.电影市场份额不高。
虽然中国影视市场总体规模很大,但是电影在其中所占的份额相对较低。
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电影制作技术和制作质量相对落后,导致优质电影数量不多;另一方面是由于电影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国外进口电影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强。
3.缺乏相关人才。
影视制作需要的人才不是一般的文化人才,他们需要有创意思维、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多元化的文化知识。
然而,当前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人才培养还比较薄弱。
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成熟度。
1.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
政府以及相关行业协会需要加强对于非电影、电视剧的影视作品制作的支持和培育,以扩大产业规模和体系。
2.提升电影制作技术和质量。
政府应当对于电影制作提供更多的支持,例如加强对于电影制作的政策扶持、财政补贴等。
3.加强影视人才培养。
政府、院校和企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跨文化视野的人才。
二、内容创新不足当前中国影视娱乐产业所制作的影视作品,多以模仿、翻拍,或者单调重复叙事方式,缺乏独特创意和自有内容。
这样的影视作品容易被观众所忽略或者舍弃。
所以,我们需要提高影视作品的内容质量,促进产业稳定和发展。
1.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影视作品具有极高的知识产权价值,因此,相关部门应当依据法律、合同保护影视作品的知识产权;并鼓励产业优秀作品,保护其所创造的知识产权。
未来影视职业新媒体时代的影视制作与人才培养
未来影视职业新媒体时代的影视制作与人才培养未来,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影视产业的蓬勃兴起,影视制作与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影视制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观众多元化的需求,而人才培养也亟需创新和改革。
本文将探讨未来影视职业新媒体时代的影视制作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
一、影视制作在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观众对影视作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影院观影和电视剧收视,而是逐渐转向在线平台观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便捷,影视制作需要更多元化的呈现方式,例如短视频、网络剧等。
同时,由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速度快,对制作周期和创作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媒体时代的影视制作创新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影视制作需要积极创新,迎合观众的需求。
首先,制作团队需要深入了解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特点和市场趋势,把握受众的口味和喜好,从而精准定位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其次,影视制作可以借助新技术和新媒体平台,提升作品的创意和视听效果,如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
最后,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平台具有更大的传播力和用户互动性,制作团队可以利用该平台与观众进行互动和反馈,不断优化作品的质量和受众体验。
三、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现状在未来影视职业新媒体时代,人才培养成为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关键。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高等院校的影视专业、职业培训机构等。
然而,由于新媒体时代对影视制作技能和知识的要求有所不同,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需求。
因此,加强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四、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策略针对新媒体时代的要求,未来人才培养需要有以下方向与策略。
首先,加强多学科交叉培养,培养既懂影视制作技术又具备良好创意能力的人才。
其次,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作能力。
例如,可以与新媒体企业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实践。
再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意识到影视制作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
新时代中国影视产业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
新时代中国影视产业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影视产业在近年来持续迅猛发展,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但是,新时代中国影视产业仍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一、影视品质不高当前,中国影视作品的水平仍然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在美学、技术、制作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足,缺乏创新和独特性。
二、行业规范不健全目前,中国影视市场缺乏行业规范,市场秩序乱象丛生。
演员、导演、编剧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影视作品制作者难以得到公平的报酬。
三、市场化水平不高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影视产业尚未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运作,市场化程度不高。
影视制作有很大的政策性因素,市场和资本也忽视了影视产业所带来的长期利润。
针对以上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影视产业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支持,必须实现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较快引进和培养。
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影视人才的扶持,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二、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影视产业的政策扶持,提高对影视产业的资金投入,特别是要加强对高质量、创新性作品的资助和支持。
三、完善行业规范和制度建设加强行业协会组织和行业内部自律机制,制定出更为具体、完善的行业规范,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约束和规范管理。
四、促进市场化运作积极引导资本进入影视产业,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
推动产业链的能有效整合和优化,充分发挥市场逐利和创新机制的作用,带动影视产业的高品质和高效益发展。
总之,新时代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完善行业规范,建立良性市场竞争机制,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充分发挥市场逐利和创新机制的作用,推动影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人才缺口凸显培养体系亟待完善
中国电影市场高速成长和空前繁荣的同时,对影视人才的需求也变得前所未有的迫切。
2015 年中国共创作生产700多部电影和1.5万集电视剧,全年电影票房达到440 亿元,同比增长49%。
曾有数据称,2015 年中国影视人才存在至少20 万人的缺口,而近几年中国电影的爆发式增长,让人才缺口更加凸显。
在近日举行的全国首届影视文创类专业产教融合高峰论坛上,中国电影家学会书记许柏林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才匮乏正成为制约我国影视行业发展的瓶颈,是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转变过程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更令业界担忧的是,相对于电影市场的高速增长,我国影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人才数量和质量都存在严重不足,不仅高端人才短缺,基础工种从业人员素质同样堪忧。
正因如此,冯小刚导演倡议建立影视人才的“蓝翔技校” ,才会引起广泛热议和共鸣。
高校亟须“产教结合”
影视院校是影视人才培养的主力,以北影、上戏、中传等为代表的专业院校以及其他院校中开设的影视专业,为电影行业输送了大批人才。
不过,这些高等院校输出的人才远远跟不上市场的急速扩容,同时很大一部分初出茅庐的高校毕业生与影视公司的期望值之间仍存在着明显差距。
影视工业网拍片学院运营总监陈了了调研发现,影视制作公司反
映最多的就是,包括几大知名院校在内的影视院校毕业生都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这反映了院校教育与行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
她的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实践教学中心主任秦喻明的认同。
他认为,在这样一个媒介剧变时期,影视人才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是有所欠缺的。
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媒介环境的快速变化需要教给学生更多内容;另一方面,学生的注意力一旦多样化,又会导致专业教育的深度不够。
在容艺教育创始人CEO李霞调研的98家影视企业当中,有17 家表示根本不考虑应届毕业生。
一边是影视行业优质人才严重缺乏,另一边则是在读学生对市场需求并不了解。
近年来,在影视行业旺盛的人才需求带动下,很多二级三级以下的院校纷纷开设影视相关专业,哪个专业好招生就一窝蜂开设哪个专业。
“很多院校是盲目上马的,硬件都还好说,可以花钱买,但师资力量和教学积累完全没有。
”陈了了表示,大部分学校没有相应的业界师资,课程基本上是东扒西扒地抄一套,教师完全没有任何的电影公司或者后期制作公司的实际从业经验,注定只能照本宣科地教理论
上的
东西
今天的影视行业日新月异,技术、制作手法、流程模式等更新非常快。
传统院校,特别是二本三本的职高、高职学校,教学内容和水
平显然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形势。
北京中影华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亚伦表示,很多院校老师的知识结构基本停留在书本理论上,教学内容的新鲜度和前沿性距离上岗实操还差得很远。
正因如此,加强产教结合已经成为影视教育界与产业界的共同呼声。
希毕迪教育总经理周海涛认为,“教育与市场迄今为止还是两张皮。
教育机构应当务实地引进行业专业人才,让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才与教育系统对接。
”
2015 年底,浙江传媒学院与华策影视在浙江桐庐合作成立了华策电影学院。
作为浙江传媒学院的二级学院,华策电影学院试图探索“政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生前两年主要完成公共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及专业训练课程,后两年则直接进入华策影视的创作项目顶岗实习。
这种模式对于电影学院的学生来说,意味着有了一条“绿色通道”,让他们可以直接进入华策影视的各大剧组实习、实践乃至就业。
“影视公司与高校间的合作,不仅让院校教育获得足量的项目资源和实践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而且让影视公司提前锁定了优质人才资源,达到双赢的目的。
”华策影视集团总经理赵依芳如此表示。
据华策方面透露,华策近期还将成立培养影视人才的培训公司。
基础工种教育空白
电影不是“一个人的艺术”,需要各种资源、各个岗位的配合。
然而中国电影的很多基础工种,比如化妆、服装、道具、灯光等工作人员的从业素质长期以来饱受诟病,却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综艺报》记者采访中,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示,中国电影基础工种的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人是影视行业的蓝领阶层,不需要、也没有太高的学历,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甚至“很多基础岗位可以说就是农民工”。
导演高群书告诉记者,如今针对基础工种的教育是完全空白。
“计划经济时代,各个电影厂下面有化妆车间、道具车间、灯光车间、摄影车间,自己进行培训。
自从这些国营电影厂没有了,基础工种的培训也就断层了。
如今影视行业兴起,就演变成师傅在片场带徒弟,不管懂不懂,先干活儿虽然也有走这个路子,从底层干到部门长的,比如我们合作过的灯光师王春枝,但是这样的人毕竟凤毛麟角。
”
在市场经济下的今天,影视院校不会培养这类技工人才。
虽然北影、中戏等院校也会开设摄影、调色等课程,但不过是学生的选修课程,而非一个专业。
学生毕业了,也不可能从事这类看起来比较低端的职业。
制片人韩小凌表示,美术、灯光等工种不需要那么多本科教育,“本科教育门槛高,前两年时间大多用在理论学习上了,真正实践专业技术可能不到两年。
灯光师、录音助理这些岗位跟国家规定的教育体系的必修课没有太多关联,不需要很多系统知识,只需把专业范畴内的东西弄明白了就可以上岗,培训周期可以短很多,也不必以拿到
一张学士学位证书为准。
”
高校不培养基础工种从业人员不足为怪,但令人意外的是,培训机构同样没有针对基础工种的培训项目。
中影培训曾经开设过此类培训班,现在也已经撤销了。
王亚伦表示,问题在于基础工种的生源不足以支撑开一个班,“或许冯小
刚有足够的号召力办起这种培训学校,但是我们不行。
”
在王亚伦看来,大多数基础工种的从业人员并没有学习的心态,有的可能满足于现状,有的可能只是把现在的工作当作跳板,有的则认为最好的学习就是在剧组里面混,混脸熟、混人缘、混人脉,很少有人想要去培训机构学习的。
事实上,基础工种人才短缺并不能简单归咎于从业人员的不思进取。
“他们挣的是农民工的钱,你还能用好莱坞的水平要求他们吗?”有业内人士表示。
影视公司对基础工种的忽视,背后映射的是中国电影圈的浮躁心态。
当很容易就能拿到高票房的时候,所有人都希望快点出活,很少有人在意基础工作,这导致中国电影的细节经不起推敲,观众吐槽也就在所难免。
韩小凌表示,冯小刚的“蓝翔技校”计划想要实施,首先要考虑两个难点:第一,必须找到业内有本领的老师。
“中国影视院校的老师在一线拍戏的微乎其微,老师从事的是理论研究,解决不了技术问题。
更何况以中国电影电视剧的产量,有作品的人档期都排到三年以后了,没人想去教书。
”
第二,必须完善教学管理。
“目前影视行业太缺少基础工作人员了,可能学生从‘蓝翔’毕业之前,就已经有人找他去拍戏了,以致最后
这个学生都毕不了业,这就是国内的现状。
工业化征程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影基础工种技术工人的缺失,反映的是中国电影工业化还很不成熟。
“美国电影行业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工业流程和商业操作模式,电影工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和职业性非常高。
”王亚伦表示,电影行业讲求团队协作,同时也强调人的审美以及天性的解放,国内业界在各个方面与西方差距非常大。
美国电影工业的从业人员具有很高的素质和职业性,与其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密不可分。
美国的私立职业教育非常发达,技术工人也很受人尊敬。
韩小凌表示,“技能培训在
国外很普遍,技能教育的结果是批量产出人才,而不拘泥于学历。
”
与之相反,“中国教育孩子一定要上名校,最次也要上个三本,实在没辙了才上职高、技校。
不能所有的灯光师和场记都靠电影学院培养。
就像中国足球队,没有多层次的人才梯队,整个人才输送是不健全的。
”王亚伦说。
多位业界专家也指出,中国电影工业化和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与中国电影的发展阶段有关,不可能一蹴即就。
电影行业在中国的兴起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形成像好莱坞那样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一些投机和浮躁的做法也就难以避免。
电影人才培养,必须着眼于打通整个工业化流程,哪一个工种都不可偏废。
“中国跟国外影视教育有个显著差异就是,我们分专业,
国外不分专业。
比如说纽约电影学校就是学电影;而我们北京电影学院则分为摄影系、导演系等等。
”陈了了表示,国
外已经把电影看成一个工业流程融合的整体,各个工种之间是密切配合的,比如录音师必须要懂摄影,否则无法跟别人很好地合作,而我们行业则认为录音师不需要懂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