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质量管理学_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重点内容

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重点内容
内部顾客 顾客满意、顾客忠诚 顾客关系管理(CRM)
选择题重点看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和顾客 关系管理部分 2005年出过一次简答:顾客关系管理的重 要环节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第四章 最大题型名词解释 名词:
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战略计划活动、标高 分析
选择题重点看核心价值观、战略计划活动 和标高分析(每年必考)
测量、信息管理(出过两次)
选择题重点看
绩效测量指标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卓越绩效标准中六个方面的指标和构成 绩效测量的过程(每年必考)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第九章 最大题型简答题 名词:
供应商关系管理 供应商关系计划
选择题重点看:
供应商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区分供应商的方法(每年必考)
先看第1、2、6、7、10、11章 再看第9、12、13章 格 最后看第3、4、5、8章
能及格 保证及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第一章和第二章(30分) 按照每章课件最后的重点内容全面 复习。 特别是论述题,到目前为止几乎都 在这两章节中出。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第三章 最大题型名词解释 名词:
简答题重点看
制定供应商关系控制的过程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第十章第十一章重点就是计算题 第十章 过程能力指数及其评级 控制图 第十一章 排列图和直方图的计算和作图 直方图的观察和分析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第十二章 最大题型简答题 名词:
可靠性、维修性、可靠性工程、可靠性管理
选择题:
可靠性与维修性和可用性的关系(每年必考) 提高可靠性的方法 可靠性管理的内容
过程、过程管理、系统、系统管理、质量机能展开
选择题和简答题重点看:
过程管理和系统管理 戴明对系统的认识 产品设计的步骤 设计评审的过程

质量管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质量管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1.各质量管理的阶段和特点:答:质量检验阶段(特点:产品质量主要依赖于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工人感官估计和简单的度量衡。

工人是操作者,又是质量检查者,管理者,没有专制质量检查员。

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经验就是标准),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特点:使用各种各样的检查设备和仪表。

质量管理出现了三权分立的状态,专人订制质量标准,专人负责生产制造,专人按照质量标准检验产品质量),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后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的区别答: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一件产品满足其需要的绩效与期望进行比较所形成的感觉状态。

顾客忠诚,指客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依赖和认可、坚持长期购买和使用该企业产品或服务所表现出的在思想和情感上的一种高度信任和忠诚的程度,是客户对企业产品在长期竞争中所表现出的优势的综合评价。

3.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答: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3,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4,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进行联络.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4.产品实现的过程答:产品实现包括产品的实现和支持两个方面,是组织获得增值的重要过程。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产品的实现和支持过程以及相关的过程网络有效地运行,从而使组织具备满足相关方面的能力,最终实现产品的增值目标. 5.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什么?会得到哪些信息?答: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把隐没在一大批看来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的信息集中、萃取和提炼出来,以找出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

数据分析可帮助人们作出判断,以便采取适当行动.数据分析是组织有目的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之成为信息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过程。

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包括从市场调研到售后服务和最终处置的各个过程都需要适当运用数据分析过程,以提升有效性。

6.测量为了什么,以及依据答:目的:为了证实产品的复合性,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复合性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组织应策划并实施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自考00153 《质量管理(一)》考前知识点复习资料

自考00153 《质量管理(一)》考前知识点复习资料

考前复习资料代码:00153科目:质量管理(一)目录1、日益剧烈的变化 (1)2、质量的定义 (1)3、企业的经营、管理与治理 (1)4、质量管理的概念 (1)5、“大质量”观与“小质量”观 (1)6、企业的经营、管理与治理 (1)7、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及原则 (1)8、质量检验阶段 (1)9、戴明及其管理理念 (1)10、朱兰 (2)11、休哈特 (2)12、日本的戴明奖 (2)13、ISO9000族标准 (2)14、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15、领导作用 (2)16、各项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 (2)17、顾客识别与细分 (2)18、内部顾客 (2)19、顾客的细分 (3)20、顾客需要 (3)21、顾客满意 (3)22、顾客体验 (3)23、顾客忠诚 (3)24、顾客满意度测量的用途 (3)25、顾客满意度测评过程 (3)26、高级分析 (4)27、顾客关系演化与关系管理过程 (4)28、组织的使命 (4)29、核心价值观 (4)30、愿景 (4)31、组织的社会责任的含义 (4)32、确保和促进组织的行为恪守道德规范 (4)33、战略计划活动的含义与益处 (4)34、确立和沟通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和质量方针 (5)35、目标的展开 (5)36、基于TQM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征 (5)37、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 (5)38、职位设计的要求 (5)39、职位扩大化 (5)40、职位设计的演化 (6)41、培训的形式 (6)42、职业生涯管理的含义 (6)43、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 (6)44、绩效的含义及特点 (6)45、绩效评价的含义与功能 (6)46、绩效评价的方法 (6)47、团队的类型 (7)48、高效团队的特征 (7)49、过程的含义 (7)50、产品设计的阶段 (7)51、设计评审 (7)52、过程的控制 (7)53、核心过程的类型 (7)54、过程管理的含义与特点 (7)55、设计评审通常划分阶段: (7)56、朱兰质量改进程序 (8)57、六西格玛的起源及其发展 (8)58、PDCA循环 (8)59、标杆分析的含义与由来 (8)60、标杆分析的实施步骤 (8)61、精益管理的含义与原则 (8)62、精益管理的益处 (8)63、业务过程再造的含义 (8)64、业务过程再造的特点 (8)65、质量成本的分类 (9)67、测量、数据与信息 (9)68、信息和知识管理 (9)69、质量成本的计算方法 (9)70、相关方关系管理的主要举措 (9)71、供应链的含义 (10)72、供应策略模型 (10)73、供应商关系的计划 (10)74、供应商关系的控制 (10)75、供应商关系的改进 (10)76、供应链管理的动因与益处 (11)77、统计量表与数据类型 (11)78、简易的统计工具和方法 (11)79、总体与样本 (11)80、概率与随机变量 (11)81、常用统计参数 (11)82、统计推断 (11)83、预测性统计 (12)84、调查表 (12)85、直方图 (12)86、分层法 (12)87、关系图 (12)88、解决问题的模式 (12)89、随机抽样 (12)90、变异的类型 (12)91、变异与两类管理错误 (13)92、随机抽样 (13)93、过程能力研究的内容 (13)94、过程能力指数 (13)95、过程能力评级 (13)96、控制图的原理 (13)97、控制图的用途 (13)98、提高过程能力的途径 (13)99、控制图的应用程序 (14)100、控制图的观察和分析 (14)101、可靠性的含义 (14)102、可靠性的分类 (14)103、可靠性设计 (14)104、可靠性与维修性、可用性 (14)105、单元可靠性的度量 (15)106、系统可靠性的度量与预测 (15)107、可靠性设计 (15)108、可靠性分析 (15)109、可靠性管理原则 (15)110、可靠性管理的内容 (16)111、计算机软件的可靠性管理 (16)112、标准化及其相关概念 (16)113、标准化的作用与意义 (16)114、标准化过程的形式 (16)115、认证制度的由来 (16)116、认证制度的含义 (17)117、认证的分类 (17)118、认证的过程 (17)119、采用国际标准的方法 (17)120、通用化的概念 (17)1、日益剧烈的变化当代管理环境的特征:—、日益剧烈的变化;二、掌握主导权的顾客;三、无所不在的竞争2、质量的定义质量特性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类:(1)技术性或理化性的特性。

自考本科_质量管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自考本科_质量管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自考本科_质量管理学考试复习重点1、“3C”是指变化、顾客和竞争。

2、质量:一组固有特征满足要求的程度。

3、质量特性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类:①技术或理化方面的特性。

这些特性可以用理化检测仪器精确测定。

例如机械零件的耐磨性、汽车的耗油量;手表的防水、防震;②心理方面的特性;③时间方面的特性;④安全方面的特性;⑤社会方面的特性。

5、狩野纪昭讨论了三种主要的质量特性:①魅力特性指如果充足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足也不会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

②必须特性是指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兴奋和满意,但一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不满的那些质量特性;③线性特性是指那些提供得越充分就越能导致满意,而越不充分就越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

例如,商场售货员的服务态度。

6、“大质量”观认为①产品是所有类型的产品;②过程包括制造、支持和业务在内的所有过程;③质量被视为经营问题;④顾客是所有受影响的人,不论内外。

7、促进重视质量的主要原因有:①科学技术的增长在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更提出了对质量重视的严格要求;②政府对于质量的管制;③消费者权益运动日益高涨;④在质量方面的国际竞争日益增强。

8、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9、在质量管理活动中频繁地应用着三个管理过程,即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这些过程称为“朱兰三步曲”。

在质量管理“三步曲”中,质量计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10、全面质量管理(TQM)是现代质量管理发展的最高境界°ISO8402:1994将其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足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1、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效。

包括高质量、低成本、高收益、顾客忠诚和员工的活性化。

自考质量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自考质量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质量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质量与质量管理导论第一节当代管理环境的特征(3C)一、日益剧烈的变化(最主要的特征)1.政治方面2.经济方面: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最为成熟的两大区域型经济集团3.技术方面4.社会文化方面二、掌握主导权的顾客:顾客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能否满足顾客的需要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三、无所不在的竞争:最低的价格、最高的质量、最优的服务、最快的速度第二节质量的含义一、质量的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将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特性分为(5条):1.技术或理化方面的特性2.心理方面的特性3.时间方面的特性4.安全方面的特性5.社会方面的特性二、与质量相关术语的定义1.过程: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2.产品:过程的结果产品分为四个大类(选择):(1)服务(2)软件(3)硬件(4)流程性材料3.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4.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5.不良:指损害产品适用性的任何缺陷或差错6.顾客满意: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7.顾客不满:只顾客因产品的不良产生烦恼、抱怨、投诉的状态三、质量特性:魅力特性、必须特性、线性特性(狩野纪昭)1.魅力特性:充足使人满足,不充足也不会使人不满2.必须特性: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特别兴奋和满意,一旦不足会引起强烈不满3.线性特性(一元特性):提供的越充分就导致越满意四、朱兰博士关于质量概念的辨析1.“质量”意味着能够满足顾客的需要从而使顾客满意的那些产品特性,导致成本增加2.“质量”意味着免于不良,导致成本更低五、“大质量”与“小质量”(P12图)六、促使重视质量的主要原因1.科学技术的增长为人类带来了无数的福音,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也要求更复杂的设计和精确的实施。

2.各国在政府对于质量的管制3.消费者权益运动日益高涨4.质量方面的国际竞争日益增强第三节与管理和质量管理有关的基本概念一、企业的经营、管理与治理1.法约尔将经营的职能区分为六个方面:技术、商业、会计、财务、安全、管理。

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

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过程:就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2、质量成本:又称为质量费用,是指为了确保和保证合格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合格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

3、服务:为满足顾客的需,供方和各科之间接触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所产生的结果。

4、质量检验:是指对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量,并将这些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

5、抽样检验:是从一批产品或一个过程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产品,进而判断产品批或过程是否接收的活动。

6、过程能力:以往被称为工序能力,是指过程的加工水平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标准。

过程能力指数:表示过程能力满足技术标C,跟 成反比。

准(产品规格、公差)的程度,一般记为PCI或P7、维修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存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简写为M。

8、保障性:是指产品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资源能满足使用要求的能力,简写为S。

9、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加以测定、记录并进行控制管理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

10、稳定性:又称为漂移,指随着时间的变化,用相同测量系统对同一产品进行测量所得到的偏移的变化。

11、重复性:又称为设备变差,指在可重复条件下测量的精度。

12、潜在先效模式与后果分析:是按照一定得格式有步骤地分析每一个部件、单元(或每一种功能)可能产生的失效(故障)模式以及每一种失效模式对系统(设备)的影响及失效后的严重程度,是一种失效因果关系的分析方法。

13、全面生产维护:是以5S活动为基础,以自主保养、计划保养、前期管理、个别改善、教育训练、质量保全、间接部门效率化、安全与卫生八大支柱为主体,追求零故障、零灾害、零不良、零损失,以全员参与、预防为主为核心,最终实现企业的全员效率化管理。

14、可靠度:在规定的时间和给定的条件下,无故障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15、可用性:是产品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三种固有属性的综合反映,是指产品处于可工作状态或可使用状态的能力。

质量管理自考知识点归纳

质量管理自考知识点归纳

选择题:在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代表的是什么?A. 计划-执行-检查-行动(正确答案)B. 预防-发现-纠正-改进C. 策划-实施-评估-控制D. 设计-生产-检验-交付以下哪项是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之一?A. 客户满意度(正确答案)B. 生产速度C. 设备先进性D. 员工数量在进行质量策划时,以下哪项不是必须考虑的因素?A. 市场需求和客户期望(正确答案: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此题设表述有误,但为保持原题风格,仍将其列出并指出错误)B. 公司的财务状况C. 生产工艺和流程D. 法律法规要求(注:实际上A项是需考虑的,题设中的“不是”应为笔误或表述问题)质量管理中的“六西格玛”代表的是什么?A. 每百万次操作中只有3.4次失误(正确答案)B. 每千万次操作中只有1次失误C. 每百万次操作中允许有100次失误D. 每万次操作中只允许有1次失误以下哪项是质量改进的基本步骤之一?A. 确定改进目标并分析现状(正确答案)B. 提高员工工资C. 扩大生产规模D. 更换生产设备在质量管理中,以下哪项是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A. 统计过程控制(SPC)(正确答案)B. 市场营销策略C. 财务报表分析D. 人力资源管理以下哪项不属于质量成本的一部分?A. 预防成本B. 鉴定成本C. 外部故障成本D. 市场营销费用(正确答案)在进行质量检验时,以下哪项是常用的抽样检验方法?A. 百分比抽样B. 随机抽样(正确答案)C. 按生产批次抽样D. 按员工编号抽样质量管理中的“8D”问题解决方法中的“D”代表什么?A. 步骤(Step)B. 学科(Discipline)(正确答案,但通常理解为“步骤”或“方向”更为常见,此处为保持原创性采用“学科”这一表述,实际应用中需注意)C. 部门(Department)D. 阶段(Stage)(注:实际上更常见的解释是“步骤”或“方向”,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采用“学科”作为正确答案的表述)。

自考“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简答题)

自考“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简答题)

1、真正质量特性和代⽤质量特性有何区别? 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称为真正质量特性;企业为满⾜顾客的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称为代⽤质量特性。

例如。

汽车轮胎的使⽤寿命是真正质量特性,⽽其耐磨度、抗压和抗拉强度等则是它的代⽤质量特性。

可见,真正质量特性是顾客的期望和要求,⽽代⽤质量特性是企业为实现真正质量特性所作出的规定。

2、质量环有什么特点? (1)质量环中的⼀系列活动中⼀环扣⼀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2)质量环不断循环,每经过⼀次循环,就意味着产品质量的⼀次提⾼。

3、影响产品质量的四个⽅⾯是什么? (1)市场调研质量。

(2)设计质量。

(3)符合性质量或制造质量。

(4)使⽤质量或售后服务质量。

4、质量检验阶段进⾏检验把关有什么缺点? (1)缺乏系统的观念,责任不明,⼀旦出现质量问题容易扯⽪、推诿。

(2)在⽣产过程中缺乏预防,⼀旦出现废品,就是“既成事实”,⼀般很难补救。

(3)要求对成品进⾏的检验,⽽的检验并不等于的准确,⽽且在⼤批量⽣产的情况下这样做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对于某些产品来说,这种检验在技术上也是不可能的,或毫⽆意义的。

5、质量管理阶段发展到全⾯质量管理阶段有什么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产⼒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新⽉异,社会经济、⽂化⽅⾯进步很快,出现了许多新情况,这些新情况就是质量管理发展到全⾯质量管理的背景。

具体的有: (1)⼈们对成品的要求更⾼更多了。

过去只注重产品的性能;现在,⼜增加了耐⽤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要求。

(2)在⽣产技术和企业管理中⼴泛应⽤系统分析的概念,把质量管理看成处于较⼤系统中⼀个⼦系统。

(3)管理理论⼜有了新发展,其中突出的⼀点是“重视⼈的因素”、“参与管理”,强调依靠职⼯搞好管理。

(4)“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初,⼴⼤消费者以及中⼩企业主在⼤公司垄断控制市场的情况下,为了保护⾃⼰的利益,纷纷组织起来同垄断组织抗争。

自考00153质量管理学

自考00153质量管理学

质量管理学总复习内容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第一节质量的意义一、质量的重要性在凸现1、质量已成为全球追求的目标2、质管人员职位设置已上升到企业最高管理层二、质量的意义何在1、质量是消费者权益的保障2、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3、质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因素第二节质量管理发展简史(1)质量检验阶段。

这种有人专职制定标准、有人负责实施标准、有人按标准对产品质量检验的“三权分立”的质量管理是质量检验阶段的开始,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现代意义上的质量管理便从此诞生。

但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仍属“事后把关”性质,查出了废次品,既成事实的损失已无法挽回,而且采取全数检验的办法把关,量大面广,耗费资源,增加成本,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最后,某些产品检验属破坏性检验,如炮弹的射程检验、胶片的感光度检验等,检验一个就损坏一个,全数检验是根本行不通的。

(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1926年美贝尔电话研究室工程师休哈特提出了“事先控制,预防废品”的质量管理新思路,并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发明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图”,解决了质量检验事后把关的不足。

它把“事后把关”变成事先控制、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并开创了把数理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新局面。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人们认识到只有将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统统纳入质量管理的轨道,并保持系统、协调的动作,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

1960年代初,费根堡姆和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概念及理论。

第三节名牌经营战略一、名牌的含义和作用1、含义:是一种驰名商标,这种商品为人广知,都喜欢使用。

名品产品就是高质量、高信任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的集中表现。

2、作用:名牌是企业成功的途径,名牌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二、创立名牌要以质量作基础三、创立名牌要靠技术创新第二章质量和质量管理第一节质量的概念一、质量的定义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1、固有特性,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天然存在的、永久的特性。

自考质量管理学复习重点

自考质量管理学复习重点

工程质量、提高服务质量等四方面的具体目标。

、缺陷与不合格的区别:✋: 将❽缺陷❾定义为❽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❾,并指出与不合格具有关联关系。

缺陷的定义强调与❽用途有关的要求❾,显然,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发现缺陷,并且会涉及到缺陷的责任问题。

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未满足,那是不合格,不是缺陷。

如未满足安全法规要求、环保法规要求等,也是不合格。

要求来自顾客、来自适用法规、来自组织规定,而用途来自产品本身并经由实现产品者提出用途指南。

、体系和过程的关系:体系是由过程构成的,体系的目标是通过过程结果的积累和调整而实现的。

过程是由活动组成的,过程的目标是通过活动结果的积累和调整而实现的。

体系、过程和活动三者的关系既有区别,又具有共同之处☎如三者都有输入和输出✆。

有的只是为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一种秩序,而把所研究的事物视为体系☎系统✆或过程或活动。

如:我们研究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把产品实现看作一个过程,把设计和开发看作一项活动等。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原理 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方法☎✆过程方法☎✆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文件☎✆质量管理体系评价☎✆持续改进☎✆统计技术的作用☎✆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质量职能和质量职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质量职能是针对全过程控制需要提出来的质量活动属性与功能,是质量形成客观规律的反映,具有和相对稳定 而质量职能则是为了实现质量职能,对部门、岗位与个人提出的具体质量工作分工,其任务通过责、权、利予以落实,因而具有人为规定。

可以说,质量职能是制定质量职责的依据,质量职责是落实质量职责的方式或手段。

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散布在各个质量职能部门中的质量职能通过质量职责有机地联结起来,协同一致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

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

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过程:就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2、质量成本:又称为质量费用,是指为了确保和保证合格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合格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

3、服务:为满足顾客的需,供方和各科之间接触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所产生的结果。

4、质量检验:是指对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量,并将这些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

5、抽样检验:是从一批产品或一个过程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产品,进而判断产品批或过程是否接收的活动。

6、过程能力:以往被称为工序能力,是指过程的加工水平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标准。

过程能力指数:表示过程能力满足技术标准(产品规格、公差)的程度,一般记为PCI或C,跟 成反比。

P7、维修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存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简写为M。

8、保障性:是指产品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资源能满足使用要求的能力,简写为S。

9、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加以测定、记录并进行控制管理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

10、稳定性:又称为漂移,指随着时间的变化,用相同测量系统对同一产品进行测量所得到的偏移的变化。

11、重复性:又称为设备变差,指在可重复条件下测量的精度。

12、潜在先效模式与后果分析:是按照一定得格式有步骤地分析每一个部件、单元(或每一种功能)可能产生的失效(故障)模式以及每一种失效模式对系统(设备)的影响及失效后的严重程度,是一种失效因果关系的分析方法。

13、全面生产维护:是以5S活动为基础,以自主保养、计划保养、前期管理、个别改善、教育训练、质量保全、间接部门效率化、安全与卫生八大支柱为主体,追求零故障、零灾害、零不良、零损失,以全员参与、预防为主为核心,最终实现企业的全员效率化管理。

14、可靠度:在规定的时间和给定的条件下,无故障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15、可用性:是产品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三种固有属性的综合反映,是指产品处于可工作状态或可使用状态的能力。

自考_00153质量管理学_复习资料

自考_00153质量管理学_复习资料

自考“质量管理学”名词解释题汇总(1)1、质量:根据国家标准GB/T6583—94,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2、实体: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和过程,也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组织、体系、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3、产品:某一活动和过程的结果。

4、产品质量:反映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5、真正质量特性: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

6、代用质量特性:企业为了满足顾客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

7、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8、质量环: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

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

9、质量管理:国家标准GB/T6583—94给质量管理下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10、质量管理学:关于质量的一般规律、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

通俗地说,就是研究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过程客观规律的学科,既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又涉及数学、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并且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属于“边缘学科”。

11、五方受益者:顾客、职工、所有者、供方、社会。

12、全面质量管理:国家标准(CB/T6583—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对全面质量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具体地说,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组织、全体成员和社会均能受益,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

自考质量管理学(00153

自考质量管理学(00153

第一章质量与质量管理导论(recite)质量定义质量的定义: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固有特性”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要求”反映了人们对于质量概念所描述的对象的需要或期望。

这些“要求”有时是明确规定的,也可以是隐含的或不言而喻的,还可以则法律、法规等强制规定的。

(recite)过程、产品、顾客、供方、不良、顾客满意、顾客不满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顾客:是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组织有许多类型的顾客,有些是显在的,有些是潜在的。

顾客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部的)供方:即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供方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部的)不良:是指损害产品适用性的任何缺陷或差错。

比如,办公室的差错,工厂的废品,过度的能耗,不能按时交货,不好用的产品等,都是不良的表现形式。

通常也使用“不合格“或”不符合“两个概念表示”没有满足要求“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顾客不满:是指顾客因产品的不良而产生的烦恼、抱怨、投诉的这样一种状态。

产品:即过程的结果。

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产品分成了四大类:(1)服务: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在供方和顾客之间的界面上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2)软件:是通过承载媒体表达的信息所组成的知识产品,软件可以表现为根子概念、程序等形式;(3)硬件:具有特定形状的可分离的有形产品,通常由制造的、建造的或装配的零件、部件和(或)组件组成;(4)流程材料:通过将原材料转化成某一预定状态所形成的有形产品。

日本质量管理专利狞野纪昭根据不同类型的质量特性与顾客满意之间的关系,而对质量特性进行了分类:(1)魅力特性。

是指如果充足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足也不会使人生产不满的那些特性。

例如,民航客机中向旅客提供酒,就可以看成是魅力特性。

(2)必须特性。

是指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的兴奋和满意,但一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不满的那些质量特性。

年自考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精品).doc

年自考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精品).doc

2012年自考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选择题76、彩响工序能力指数的变量有(ABC )oA.产品公差范围B・工序加工的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的偏移量。

C.工序加工质量特性的分散程度D.不合格品率E. 口动化程度77、常见的''主导因素"有(ABCDE )oA.定位装置B.机器C.操作人员D.零部件E.环境7&产品的适用性通常指产品的(ABCDE )。

A.性能B.精度C.寿命D.可靠性E.安全性79、对产品的(ACE )设置质量控制点,可以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

A.关键特性B.重要特性C.重要因索D・一般特性E.关键部位80、对产品设计的保险措施有(ABCD )。

A.进行联锁程序设计B.设置报警信号C.设置确保安全的装置D.可靠性设计E.设置解除报警信号81、检验的步骤包括(ABCDE )oA.明确质量的要求B.测量试验C.比较D.判定E.处理82、检验的质id职能有(ABCD )。

A.保证职能B.预防职能C.报告职能D.监督职能E.领导职能83、检验按照日的的不同分为(ABCDE )»A.入厂检验B•工序检验C.最终检验D.准确性检验E.产品质量审核84、检验按检验手段的不同分为(AB )。

A.理化检验B.感官检验C.分析型检验D.嗜好型检验E.抽样检验85、检验按检验的数量可分为(ABC )oA.免检B・全检C・抽检D・百分比抽样检验E.专检86、检验按检验的方式可分为(ACE )0A. 口检B.班组长检验C.互检D.下道工序检验E.专检87、工序检验的检验方式有(ABCDE )。

A.首件检验B.巡冋检验C.装置检验D.逐件检验E. 口动化检验88、检验按产品形成阶段可分为(ACD )。

89、检验指导书包括(ABCD )。

A.受检产品的技术性能B.所有性能的技术要求C・加工工序D.准备使用的检验设备的详细清单E.受检单位90、成品检验乂称(BD )。

A.人厂检验B.出厂检验C.巡冋检验D.最终检验E.首件检验91、质量检验计划的总体安排包括(ABCDE ) oA.编制检验流程图B.设置检验站C.确定检验的方式、方法和手段D.确怎检验项目E.确定检验数圮92、不合格品的控制措施有(ABCDE )。

质量管理复习资料自考

质量管理复习资料自考

K1+478~K1+588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1部分1页脚内容第一章项目质量管理导论一、判断题1.质量是指产品质量,而且不包括某项活动的工作质量。

( × )P J 3P X 32.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反映产品活动特性的总和。

( ×)P J 3 P X 33.项目质量管理与性能成本和时间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 √ )P J 16P X4.质量保证就是对产品质量实行担保和保障。

( √ )P J 13 P X 12二、单项选择题 1.( B )是指为使不合格品满足预期使用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P J 5 P X 4 A 顾客满意 B 返修 C 返工 D 缺陷 2.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和外购件属于( D ) P J 4 P X 4 A 服务 B 硬件 C 软件 D 流程性材料 3.组织者提供的产品质量,不仅应满足顾客明显的要求,也要满足(C )需要才是合格品。

P J 3 P X 3A 规定的要求B 技术要求C 隐含的 D 必须履行的4.项目质量就是项目的( B )满足项目相关方要求的程度。

P J 5 P X 5A 适用的B 固有特性 C可靠性 D 经济性5.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是( A )P J 20 P X 21A 过程方法B 管理的系统方法C 领导的作用 D持续改进6.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 A )的充分体现。

P J23 P X 29A 系统原理B 过程方法C 管理的系统方法 D 控制原理7.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实施( C )的主要形式。

P J 32 P X 33A 质量管理B 质量控制C 质量保证 D 质量策划8. 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D )P J 4 P X 5A 翻修B 纠正措施 C 顾客满意 D缺陷9.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觉是( B )P J 5 P X 5 A 顾客感受 B 顾客满意 C 顾客需求 D 顾客要求 10. 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是( B ) P J 18 P X 19 A 领导作用 B 以顾客关注为焦点 C 全员参与 D 持续改进 11. ( D )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P J 21 P X 22 A 领导作用 B 以顾客关注为焦点 C 全员参与 D 持续改进 三、多项选择题1.项目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具有(ACDE )等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质量管理学”名词解释题汇总(1)1、质量:根据国家标准GB/T6583—94,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2、实体: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和过程,也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组织、体系、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3、产品:某一活动和过程的结果。

4、产品质量:反映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5、真正质量特性: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

6、代用质量特性:企业为了满足顾客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8、质量环: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

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

9、质量管理:国家标准GB/T6583—94给质量管理下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10、质量管理学:关于质量的一般规律、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

通俗地说,就是研究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过程客观规律的学科,既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又涉及数学、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并且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属于“边缘学科”。

11、五方受益者:顾客、职工、所有者、供方、社会。

12、全面质量管理:国家标准(CB/T6583—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管理途径。

”具体地说,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组织、全体成员和社会均能受益,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

13、三全一多样: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的概括。

它是指: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和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14、标准:国家标准GB/T39351—83对标准所下的定义是:“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15、标准化:国家标准GB/T3951—83对标准化下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16、质量信息:用过程中反映处理的各种情报资料。

它是质量管理的耳目,也是一项重要的资源。

17、产品责任:制造者、销售者对用户使用该产品造成的伤亡、损害事故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8、质量成本: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由于产品质量未达到既定的标准而造成的一切损失的总和。

是衡量企业质量管理活动和质量体系有效性的依据。

19、直接质量成本:在产品的制造和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质量成本,一般由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四个部分组成。

20、GB/T19000系列标准:GB/T19000系列标准是我国等同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而制定的。

又称为双编号系列国家标准,写作GB/T19000一ISO9000.其标准名称为《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

它是一套精心设计、结构严谨、定义明确、容具体和实用性强的管理标准,它包括“两个指南”和“三种质量保证模式”。

“两个指南”是指一头一尾两个标准,即GB/T19000.1一ISO9000——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选择和使用指南》和种保证模式”是指GB/T19001一IS0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GB/T19002一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和GB/T19003一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21、ISO9000族:由ISO/TC176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

TCl76指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目前,这些标准包括:IS09000至IS09004的所有国际标准和各分标准;ISO10001至ISO10020的所有国际标准和分标准;ISO8402—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ISO9000族描述了质量体系包括的要素,而不是描述某一具体组织如何实施这些要素,它们不受具体的行业或经济部门所制约,只为质量管理提供指南和为质量保证提供通用的质量要求。

22、间接质量成本:在直接质量成本基础上进一步引伸和扩展,涉及制造和销售过程以外的企业活动。

一般包括:无形的质量成本、,使用质量成本、供应商质量成本和设备质量成本等。

23、部故障成本:企业部由于生产的产品质量缺陷而造成的损失和处理质量缺陷而发生的费用总和。

它一般包括:废品损失、返工费、复检和筛选费、停工损失、不合格品处理费等。

24、外部故障成本:在销售和使用中发现产品缺陷而产生的由制造企业支付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它一般包括:保修费、索赔费、诉讼费、退货费、降价费等。

25、鉴定成本:在“一次交验合格”的情况下,为检验产品质量而发生的一切费用。

它通常包括:进货测试费、工序和成品检验费、在库物资复检费、对测试设备的评价费、质量评审费等。

26、预防成本:为了防止质量缺陷发生,保证产品质量,使故障成本和鉴定成本最低而耗费的费用。

它通常包括:质量计划编制费、质量管理培训教育费、工序控制费、产品评审费、质量信息费、质量管理实施费等。

27、废品损失:制造的产品在经济上已不值得修复利用而发生的损失。

28、返工费:修复次品使之达到合格品的使用价值而支出的费用。

29、复检和筛选费:返修品的检验费、试验费,库存产品发生质量问题的检验费、试验费,抽检退回来的不合格品的筛选费等。

30、停工损失: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发生质量缺陷而造成的停工损失。

31、索赔费:根据订货合同规定或其它有关的协议、承诺,赔偿顾客因产品质量问题而蒙受的经济损失所支出的费用。

32、诉讼费:为了证明顾客向法院提出的产品质量申述是否确实由于产品质量所致,企业派出专人调查和处理该项诉讼案所支出的费用。

33、保修费:根据订货合同规定或其它有关的协议、承诺,在保修期对顾客提供技术服务的费用。

34、不合格品处理费:处理不合格品所花的人工、材料和设备费用。

35、退货费:产品出厂后,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退货、换货所支出的费用。

36、进货测试费:鉴定和评价外购原材料、半成品、工具、量具、配套件等的质量而发生37、在库物资复检费:对各种库存的材料、工装、半成品、成品等作定期检验、试验和维护保养的费用。

38、工序和成品检验费:产品在各道工序加工完毕和成品入库时的检验和试验费用。

39、对测试设备的评价费:对在用的仪器、仪表、工具、量具、计量基准等进行的日常维护保养、“周期检定”是计量标准中的专用术语等使之保持标准质量状态而支出的费用。

40、质量评审费:确定产品质量等级的评审费用。

41、产品评审费:设计方案评价、试制产品质量的评审等所发生的费用。

42、质量计划编制费:制定企业质量计划等方面的费用。

用于质量管理方面的一切培训教育活动费用。

44、工序控制费:为了确保产品质量而对工序能力进行调查、研究、评价以及制定工序质量分析表、建立控制点、使用控制图等方面的费用。

45、质量信息费:收集、整理、分析、保存全部质量信息的费用。

46、质量管理实施费:建立质量体系、召开各种质量会议、总结质量管理工作、奖励优秀的质量管理小组和个人等方面的费用。

47、质量职能: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全部活动的总和。

它所包括的各项活动既有在企业各部门所进行的活动,也有涉及企业外部的供应商、顾客等所进行的活动。

可分为直接质量职能和间接质量职能。

48、质量职责:对企业各部门和各级各类人员在质量管理活动中所承担的任务、责任和权限的具体规定。

49、产品的社会需求分析:品的质量等级、数量、价格以及投放市场的时间。

50、报警信号:产品质量变劣的一种反映。

包括:一定时期的顾客申诉、索赔、退货等的次数,一定时期销售额的下降情况,一定时期的保修费用额等。

51、营销:从质量管理学的角度看,是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的第一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市场调研,主要目的是识别顾客的需要,适当地确定产品质量要求并形成文件。

52、产品构思:又称产品设想。

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是根据社会、自然环境、技术发展动向结合顾客的需要提出来的。

开始时可能是一些含糊不清的想法,它可以由企业从事产品开发的技术人员提出来,也可以由企业职工,包括技术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生产工人提出,还可以由顾客直接提出。

53、设计评审:为了评价设计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若有问题还要提出解决办法),从而对设计所作的综合的、有系统的并形成文件的检查。

对某项规定的活动所进行的检查,以确定该项活动达到了规定的要求,这些规定要求主要是指产品规。

55、设计确认:对最终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进行的、主要是为了确定该产品达到了顾客要求,满足顾客的需要。

56、初期评审:设计工作的基础和起点,这一阶段要求对方案作出概略的分析和论证工作,其容偏重于对技术理论、设计原理以及技术经济效果和实现技术方案的可能性等方面的论证和评审。

57、中期评审:从设计开始至设计定型之前的评审工作。

其特点是具体、深入、仔细,目的是验证产品设计的正确性。

包括理论验证、模型验证和样机验证。

58、终期评审:在新产品样机试制之后进行的评审。

重点是全面审查新产品各项性能指标与生产成本是否符合原定的各项要求,以便为投产做好准备,防止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主要形式是设计定型鉴定和生产定型鉴定。

59、销售准备状态评审:确定组织是否有提供新产品或重新设计产品的能力。

评审的主要容包括:包装、操作、维护和修理手册是否齐全并适用;有适宜的销售和顾客售后服务;现场人员培训;备件提供情况;现场试用情况;完成鉴定试验情况;早期产品及其安装和标签的实际检验情况;生产设备的过程能力符合规的证据。

60、设计再鉴定:也称事后评审,为了确保设计的持续有效,应定期对产品进行评价。

其中包括根据现场经验、现场使用情况的调研或新工艺和新技术,对顾客的需要和技术规进行复审。

评价时还应考虑过程的修改,应保证更改不能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

61、设计垄断:一个通病,是指设计部门对设计的决定已经达到不容别人挑剔的地步。

除非产品试验或使用中出现了毛病,否则他们一般不会听取别人的意见。

62、关键件:含有一个或多个重要特性的单元件。

关键特性是指如果该特性失效或损坏可能导致危及人身安全的后果或产品无法执行规定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