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南州六月荔枝丹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6课《南州六月荔枝丹》ppt课件1
1.【质疑探究】:请抢答!
1、请背出白居易<<荔枝图序>>
中关于荔枝的描述性诗句,并说 说它好在哪里?缺点是什么?
(最先背出的小组加20分,最后背出的加5分, 组内一人背出既可。)
壳如红缯
膜 如 紫 绡
瓤肉莹白 如冰雪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 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 作用:
1、诗文连用四个比喻,写出了荔枝外壳色彩的红 艳,肉膜质地的轻柔,瓤肉的洁白,浆液的香甜。 2、对荔枝形态做总的说明,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3、文字优美简练,富有诗情画意。
引文章 典籍
确数
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 不同。广东有双季荔枝,一年开花两次。又 有四季荔枝,一年开花四次之多。
约数
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 多克到二十多克。
准确、客观、具体
来自现实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
来自调查材料的—— 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 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 来自史籍和 科学专著的—— 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 《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 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 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
材料充分,说服力强
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小。 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 有的一边高,一边低。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 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缝合线。
准确、科学,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地说明事物的本质
长圆形; 荔枝核—— 形状小,似丁香 无核
荔枝花期—— 双季荔枝,一年开花两次。 四季荔枝,一年开花四次之多。
主
内
荔枝的产地分布⑾ 古代的荔枝书谱(品种)⑿ 荔枝习性及生长北限, 顺势提出建议,结束全文。⒀-⒁
第6课《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件(共30张PPT)2021—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第七自然段
荔枝的果肉
从植物学方面给我们讲了真的果肉和非真的果肉
第八自然段
荔枝的贮藏
不耐贮藏
第九自然段
荔枝的种子
形态 / 颜色 / 退化
第十自然段
荔枝的果花
• 花期: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不同。 • 开花次数: 一年开花两次。 • 花性:有雌雄分别。 • 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
第十一自然段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 总述——分说 简单——复杂
逻辑顺序
引子(1)
外壳(2)
颜色(3)
南
外部形态
形状(4)
州
外 大小(5)
六 月 荔 枝 丹
生态知识 主
内部结构 内
壳膜(6) 果肉(7) 贮运(8) 种子(9) 果花(10)
次
原产地(11)
果谱(12)
生产知识 移植(13)
发展(14)
常见的说明方法
《荔枝》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署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南州六月荔枝丹
• “南州”——点明荔枝的产地(南部地区) • “六月”——点明荔枝的成熟期 • “丹”字——点明荔枝的颜色 • “荔枝”—— 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
阅读课文,提取信息
第一自然段
➢ 提及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有什么作用?
• 一是使读者对鲜荔枝的形态有个初步的印象; • 二是引起阅读的兴趣; • 三是引出下文。
引子
第二自然段
荔枝的外壳
“壳如红缯”? 从科学的角度,用了一连串的果树学术语对荔枝的壳进行了叙说。
第三自然段
荔枝的颜色
• 单个的荔枝——“绛囊”“红星”“珊瑚珠” • 整株树——“飞焰欲横天” • 成片的树林——“红云几万重”。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文精讲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介绍荔枝的科普文章,段落划分如下:第一部分(第1段~第10段):主要介绍荔枝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
1. 第1段:以小学时学习《荔枝图序》向老师质疑为引子,引出“荔枝”这个话题。
作者提出对白居易《荔枝图序》中关于荔枝外壳描述的质疑,认为荔枝壳并非如白居易所描述的那样平滑如红缯,而是粗糙的。
2. 第2~4段:主要描述荔枝的外部形态,包括外壳、颜色、果形和大小。
作者详细描述了荔枝外壳的颜色和质地,以及果实的形状和大小。
3. 第5~7段:介绍荔枝的内部构造,包括壳内的膜、果肉和果核。
作者描述了荔枝壳内的膜如何包裹着果肉,以及果肉的质地和口感。
4. 第8~10段:进一步描述荔枝的果肉和果核的特点,包括果肉的颜色、质地和味道,以及果核的形状和大小。
第二部分(第11段~第14段):主要介绍荔枝的生产情况。
1. 第11~13段:介绍荔枝的产地、产量和采摘季节。
作者描述了荔枝在中国的主要产地和产量,以及荔枝的采摘季节和保鲜方法。
2. 第14段:总结全文,强调荔枝作为一种美味水果的受欢迎程度。
作者提到荔枝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而备受喜爱,同时也提醒人们在享受荔枝美味时要注意适量食用。
以上是《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段落划分和简要内容概述。
二、文章赏析《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和科学精神的科普文章。
作者贾祖璋通过生动有趣的笔触,详细介绍了荔枝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产地分布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也能够对荔枝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作者在文章开头通过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来引发读者的兴趣。
他不仅对白居易的描绘提出质疑,还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来纠正其中的错误,这种写作手法既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也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描述荔枝的形态特征时,作者采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写,如将荔枝壳比作“缎子”,将荔枝肉比作“白玉”,将荔枝膜比作“紫绡”等。
语文版《南州六月荔枝丹》课文全解
18.南州六月荔枝丹本文是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璋写的一篇科普作品,准确、翔实的说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实以及贮运,对荔枝的习性、产地、栽培史等作了一般性介绍。
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高度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晖《荔枝》诗中的句子。
原诗是:“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一、词语积累缯(zēng):古代对丝织品的统称。
绡(xiāo):生丝织的绸子。
醴(lǐ)酪(lào):甜酒和奶酪。
酪,半凝固状的乳制食品。
不了了之:用不去了结的办法去了结。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里没有贬义,是说认真钻研的精神。
绛(jiàng):深红色。
渣滓(zǐ):物品提出精华之后剩下的东西。
龟(jūn)裂:呈现许多裂纹。
劳民伤财: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
现多指滥用人力物力。
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
花期:植物开花的时期。
完全花:花的四部分—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俱全的花。
花序:花在花轴上排列的方式,分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两大类。
前者如聚伞花序,后者如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形花序。
阙下:即都下,指宋王朝的首都开封。
阙,本来是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用的楼,又泛指帝王的宫殿。
造化:自然,天然。
幅员:领土面积。
幅,宽度;员,周围。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啖(dàn):吃。
萌蘖(niè):指植物长出新芽。
萌,生萌,发芽。
蘖,树木砍去后又长出来的新芽。
二、作者简介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1901年生,浙江省海宁县人。
当过小学教师、中学教师、编辑。
他创作、编写、翻译了29部生物学著作。
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
科学专著有《鸟类研究》《普通鸟类》《鸟类概论》《世界禽鸟物语》《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物素描》《碧血丹心》《生命的韧性》等。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下学期三单南州六月荔枝丹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下学期三单南州六月荔枝丹知识点导读:诗人真诚的祈愿,每一个陌生人在尘世获得幸福,展示了诗人的博大爱心和真诚良知。
小编给同学们整理了南州六月荔枝丹知识点,同学们赶快一起来阅读吧!【原文欣赏】《南州六月荔枝丹》幼年时只知道荔枝干的壳和肉都是棕褐色的。
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荔枝肉像冰雪那样洁白,不是更可怪吗?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也没有见过鲜荔枝,无法说明白,只好不了了之。
假如是现在,老师纵然没有见过鲜荔枝,也可以找出科学的资料,给有点钻牛角尖的小学生解释明白吧。
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不足之处。
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
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
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
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
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
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
荔枝的成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正当阳历七月。
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
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
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
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
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
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
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6课《南州六月荔枝丹》-精编解析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南方有一种非常有名的水果被称作“果中珍品”,它就是荔枝。
相信大家一定都品尝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荔枝是怎样的一种水果。
二、关于荔枝的简介:荔枝属无患子科。
古籍称荔支、离支、丽支,果实成熟时果皮色红艳可观,俗称丹荔。
荔枝鲜果色、香、味、形均美,甜香可口,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荔枝全身都是宝,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种类多,且含量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
三、解题(一)假如要你写一篇介绍荔枝的说明文,你会给文章起个什么名呢?课文题目用的是明代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共7个字,却表达了哪几层意思?明确:南州——荔枝的产地,泛指我国南部地区。
六月——荔枝的成熟期。
六月是旧历,按公历算是七月。
荔枝丹——荔枝的颜色。
提问:文章用诗句作题目有什么好处?明确:好处——言简意赅、生动形象。
(此题内涵丰富,突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
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证的风格统一起来。
)突出了科学小品的文艺性风格。
(二)明确文体知识1.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艺性说明文)。
2.科学小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
其特点是以通俗有趣的写法介绍科学知识,篇幅短小,形式灵活,语言生动,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四、作者简介: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
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
早在30年代,他就出版了《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出版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
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丽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五、检查预习、初步感知(一)读准下列字词红缯zēng 紫绡xiāo 瓤ráng 醴酪lǐlào 粗糙龟裂jūn 绛囊jiàngnáng 渣滓zhāzĭ萌蘖méngniè(龟甲guījiá)啖(dàn)2.词语补释:醴酪:甜酒和奶酪。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优秀5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作者分享了5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公开课《南州六月荔枝丹》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掌握课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二、以引用为重点,学习用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三、从课文引用的材料中,在思想认识上受到一定的启发教育。
教学设想本课文用两教时,着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课文。
一教时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掌握说明的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
第二教时着重研究说明方法,特别要弄懂引用在说明中的作用,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指导自读。
(一)明确教学要求(见前面的教学目的)(二)学生自学课文。
要求:(1)结合注释阅读全文,标出读不准音的、不懂意思的、难写的字词,查词典解决,做到能读;会写、懂意思;(2)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细读课文,弄清课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特色,对文章有进一步的理解;(3)参考“思考和练习一”,写出课文的结构提纲;(4)划出课文中引用的部分,思考它们的表达作用;(5)提出疑问。
二、研读课文。
(一)解题。
文章是介绍荔枝这种水果的,题目为什么不用《荔枝》而借用一句诗——《南州六月荔枝丹》?“南州六月荔枝丹”短短7个字,包含了荔枝生长的地域、成熟的时间以及鲜明的色泽。
以这句诗作标题,能激发人丰富的想象,并且有文学气息,同文章本身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当然比以《荔枝》作标题要好。
(二)研究课文内容。
1.背诵(或抄录)《荔枝图序》全文: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南州六月荔枝丹》全解
22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文中运用了引 用、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B.本文先写荔枝外部形态,接写荔枝的果实内部, 最后介绍荔枝的生产情况。 C.文中在用数字说明事物时,运用了“通常”“往 往”等副词。如“(荔枝)通常蒂部大,顶端稍 小。”“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等,这些副 词不可或缺,它表明还有例外的或还有少数不是这 样的情况。 D.“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 物。”这是一个单句,主谓短语“荔枝花多,花期 有长”做全句的主语。
科
学
性
与
——
文
学
性 结 合
科 学 小 品
文
18
①文章的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 ②“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
③“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④ 《过华清宫绝句》 ⑤“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 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大量诗词典故的引用,既使说明形象生动, 又使文章诗意盎然。
三.课文先写荔枝的(生态结构),再写荔枝的(生产情况) 也是按(由主到次)顺序进行说明的。这样安排符合我们对荔枝 这种水果认识了解的一般顺序。
返回主页39
课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诗句来说明有关荔枝的 知识,试指出下列引诗的具体说明对象。
1.飞焰欲横天
荔枝成熟时的颜色
2.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荔枝壳膜的 形状和颜色
南州六月荔枝丹
1
贾祖璋
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生于1901 年,浙江海宁县。早在30年代,他就 有《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的《鸟类概论》,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 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解放前曾 写《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等,解 放后出版的有《生物学碎锦》。
六、南州六月荔枝丹
谢谢大家, 再 见!
第 二 课 时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运用了什 么样的说明顺序?
荔枝果实的形态特征和荔枝的相关知识
说明顺序: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一般 到个别
全文结构图 &说明顺序
主
的 形 态 特 征
一 、 荔 枝 果 实
1.设疑,引出 (1)外部形态
下文⑴
表
2.荔枝果实的
○ 飞焰欲横天
○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荔枝成熟时的颜色)
(荔枝壳膜的形状和颜色)
○ 红云几万重
○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果实成熟时荔枝林的颜色和形态)
○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古代历史上移栽荔枝的情形)
○ 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 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 尽去矣。
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 特点做些一般性的解释 。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 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 下定义。
列图表:为了把十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 就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 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了 当。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通常直径三四厘米, 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温度保持在1℃到5℃, 可贮藏三十天左右。
如引《四川果树良种图谱》的数字。
——引用众多的资料,不仅为了充实 内容、增添文采,也是为了纠正历来 有关荔枝的记载中不实的或误传的成 分,是出于科学性的考虑,是说明的 需要,也是体现了本文科学小品的体 裁特点。
品味语言
• 荔枝呈心脏形、 卵圆形或圆形,通 常蒂部大,顶端稍 小。
• 蒂部周围微微突 起,称为果肩;有 的一边高,一边低 。顶端叫果顶,浑 圆或尖圆。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5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5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了解荔枝的构造、生长等学问。
2、领悟引用古诗文典故的作用。
3、学习本文生动、准确的语言。
4、尝试用文艺性笔调写一篇说明文。
二、教学设想1、本文是一篇生动的说明文,因此本文的重难点应放在对荔枝学问的了解上和一些生动手法的运用上,而对说明方法和说明挨次,初中有所提及,故可略及。
2、用文艺性笔调写作,是对所学学问的稳固与延长,对作文要求不应过高,能会一些方法与技巧就行。
3、在教学方法上,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为主,教师适当引导为辅。
4、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三、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教师提问:你吃过荔枝吗?你对它了解吗?学生可能答:吃过。
荔枝表皮粗糙,红色,肉甜。
教师明确:学习本文,了解荔枝。
二、教师明确文体学问1: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
2:科学小品:多用文艺性笔调介绍科学学问和阐述科学道理,使人获得科学学问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的一种文体3:特点:学问性、趣味性、通俗性。
三、投影打出简介,学生阅读了解。
贾祖璋:我国有名的科普作家。
生于1901年,浙江省海宁县人。
早在三十年月,他就有《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
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解放前曾写《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等,解放后出版了《生物学碎锦》。
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丽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学问、历史学问和文学学问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四、要求学生带着以下两个问题扫瞄课文,完毕后,以小组形式争辩探究以下两个问题:1、标题给我们供给了荔枝的几点信息?这一标题有何创意?2、认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里的“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甘酸浆液如醴酪”的话对吗?学生自主争辩探究后可得:1、⑴标题给我们供给了三点信息: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方。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①幼年时只知道荔枝干的壳和肉都是棕褐色的。
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荔枝肉像冰雪那样洁白,不是更可怪吗?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也没有见过鲜荔枝,无法说明白,只好不了了之。
假如是现在,老师纵然没有见过鲜荔枝,也可以找出科学的资料,给有点钻牛角尖的小学生解释明白吧。
②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不足之处。
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
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
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
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
③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
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
荔枝的成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正当阳历七月。
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
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
④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
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
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
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
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⑤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
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
⑥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
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件
目录
荔枝的产地和生态荔枝的形态和价值荔枝的栽培和加工荔枝的文化意义
01
CHAPTER
荔枝的产地和生态
温度要求
水分需求
土壤条件
光照强度
01
02
03
04
荔枝生长需要温暖的气候,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4-28℃。
荔枝需要充足的水分,特别是在花期和果实发育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
荔枝适合生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
荔枝需要充足的光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耐阴性。
从种子萌发到植株第一次开花结果前的时期,一般为3-5年。
幼苗期
植株开始开花结果,并持续多年。成年期的长短取决于品种和管理条件。
成年期
随着树龄的增长,树势逐渐衰退,产量和质量下降。此时需要进行更新或重新种植。
果汁加工
果酱制作
蜜饯加工
其他利用方式
将荔枝果肉煮成果酱,加入糖和其他调料,可制作出风味独特的荔枝果酱。
将荔枝果肉腌制成蜜饯,经过晾晒和调味后可制成荔枝蜜饯。
荔枝还可用于制作糖果、糕点等食品,或用于酿造荔枝酒等饮品。
04
CHAPTER
荔枝的文化意义
总结词
荔枝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作美好、高洁的象征,许多文人墨客用荔枝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
剥开外皮,荔枝的果肉呈现出晶莹剔透的白色或淡黄色,口感鲜美多汁,十分可口。
荔枝的果肉中还包含一个硬壳的核,核的形状为长圆形或卵圆形,颜色为棕黑色。
除了果肉和核,荔枝还包含一些细小的种籽,这些种籽通常被包裹在果肉中,不易被察觉。
荔枝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钾、铁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
《南州六月荔枝丹》ppt课件
内科部学性构强造。 贮运
果核
花
观 察
由
顺
序主
由
外 到
到
内
次
荔枝 生产
产地–品种–移植–生产发展
小品: 随笔之类的小文章。 科学小品:介绍科学知识的 文艺性说明文。 特点:以通俗有趣的写法介 绍科学知识,篇幅短小,形式灵活, 语言生动,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 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任务三:课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诗句来说明有关荔枝的知识, 请问下列诗句各说明了什么?
加上“大多数”语言更加准确,因为荔枝不完全是 深红或紫色,还有淡红色、淡黄色等。(数量上的限制)
(2)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 知道的共有13种。
加上“现在知道的”比较客观,因为13种仅是目前发现的, 将来也许还会有新的发现,那就不止13种了。 (时间上的限制)
(3)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事。
• 下定义:用来揭示事物的本质,简明扼要说明事物本质。 • 举例子: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增强真实感和
说服力。
• 分类别:将纷繁复杂的事物有条理地清晰地介绍给读者; • 列数字: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 • 打比方: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 • 作比较: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突出
二.第10自然段写荔枝的( 花 ),课文将这一内容安
排在介绍果实之后,根据的是(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 三.课文先写荔枝的(生态结构),再写荔枝的
( 生产情况),也是按(由主到次 )顺序进行说明的。这样安 排符合我们对荔枝这种水果认识了解的一般顺序。
体会红色字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1)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贾祖璋先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早在 30年代,他就已是我国科学小品的开 拓者之一,60多年笔耕不止。他以绚 丽多彩的自然界为描述对象,把丰富
高二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优秀9篇)
高二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优秀9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科技说明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3.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引用的诗歌典故,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1.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筛选各段要点,理清说明顺序。
2.讨论点拨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步骤〉课前背诵: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导语设计:由于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域差异,使得气候、生活习惯都有所不同。
南方有一种水果——荔枝,这种被称作“果中珍品”的水果北方是没有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荔枝是怎样的一种水果。
二、作者及文体:作者简介: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
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
贾祖章先生虽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现在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
《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文体介绍:本文属于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
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丰富的知识,饶有兴味地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
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
它寄托着作者的深情,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三、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高中语文下册:第6课《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件(2)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20分钟)
1、读准字音。 2、概括各段段意。 3、分析文章结构,理清说明顺序。
正音
zēng mó xiāo ráng lǐ lào jūn
缯 膜 绡 瓤 醴酪 龟裂
jiàng náng xuàn
dì
nán
国著名的(科普 )作家。
常见说明顺序
一.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 次序来说明
二.空间顺序——即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 来说明
如:整体——局部 上——下外——内
远——近
三. 逻辑顺序——即依据事物之间或某一 事物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说明。
如:一般——个别 主要——次要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 总述——分说 简单——复杂
第十、十一段:介绍了荔枝果的果花
第十二段:介绍了荔枝果的产地分布 第十三段:介绍了荔枝果的书谱品种 第十四段:介绍了荔枝果的习性移植 第十五段:介绍了对荔枝果的发展建议
南 州 六
荔枝 生态
月由 到
荔主 次
形态 果实
外壳 颜色
形状 大小 膜肉 核花
由 外 到 内
枝
丹 荔枝 产地 品种 由古到今/
主要作品:《中国植物图鉴》
(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植物分类
学著作)、《鸟类概论》
(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
他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丽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 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 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说明文的种类:
从说明内容上可分为: 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 一事物的形体特征。 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 因物因。 从语言表达方式上可分为: 平实说明文 文艺性说明文(也称科学小品文)
新课标语文教案-南州六月荔枝丹(5篇可选)
新课标语文教案-南州六月荔枝丹(5篇可选)第一篇:新课标语文教案-南州六月荔枝丹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2、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3、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本文的结构方式。
2、难点: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预习:1、仔细阅读本文,注意科学小品的文艺性和文学笔调。
2、本文引用了哪些故事、史料、诗文来说明。
3、本文是怎样虚实结合的?4、画出本文的结构图。
一、诗歌导入:荔枝 [明]陈辉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署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介绍有关荔枝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作者贾祖璋。
课文引用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取题为《南州六月荔枝丹》。
古诗中描写荔枝的诗比比皆是,为什么作者要用这句诗为题呢?“南洲六月荔枝丹”作题目,不但透露了荔枝的主要产地(南洲——南方)、成熟季节(六月——夏季)、明显特征(丹——红色)等信息,简洁精炼,而且读者立刻会产生联想,脑海里出现一串串红艳艳的荔枝果,愉快的情绪在心中油然而生,读者自然进入一个良好的阅读心境,引人入胜。
二、作者简介:贾祖璋(1901-1988)浙江海宁人。
1920年毕业于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
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
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
贾祖章先生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获得全国新长征科普创作一等奖。
《南州六月荔枝丹》、《兰和兰花》、《蝉》等名篇是他的代表作。
2003年9月,汇集一代科普大师贾祖璋先生长达60年科普创作精华的《贾祖璋全集》荣获第5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荣誉奖”。
字词正音: 缯zēng(古代丝织品的通称)瓤ráng(瓤子)醴lǐ(甜酒)酪lào(用乳汁制成的半凝固状食品)囊náng(口袋)勃bó(烟起貌)莆pú(福建莆田县)词语补释: 龟裂: jūnliè呈现许多裂纹。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件
作比较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 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在作 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 相比。
例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中,为了 说明宴会厅的建筑面积,作者运用了做比较的 方法:“有五千个席位的宴会厅又是另一番景 象。它的面积有七千平方米,比一个足球场还 大,设计的精巧也是罕见的。”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件
【作者介绍】
贾祖璋,浙江海宁人,生于1901年,生物科普作家。自 1921年起,60多年中他创作了许多科普作品。他创作、编著、 翻译了20多种科学知识读物。他最擅长写生物小品,是我国老 一辈科普作家中劳绩卓著的一位。科学专著有《鸟类研究》、 《普通鸟类》等。收入教材的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南 州六月荔枝丹》(均选自《《南生州六物月荔学枝丹碎》课锦件 》)。
果形—大小 —膜—肉 — 贮藏 — 核— 花— 产地 — 图谱 — 移植—发展生产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件
课文分析
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第1至10段
介绍荔枝的 生态知识。
第11至14段
介绍荔枝的 生产知识。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件
结构分析
层进式结构
一层(第1段)
用幼年时对荔枝的疑问引出说明的对象 ,
提出二要层说(明第的2问至题5,段是)全文展开说明的总外纲
特征——功用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件
形
主
特 征
态 和 果
实
情荔 况枝 次的
生 产
全文结构图 &说明顺序
设疑引出下⑴
荔枝果实的 形态特点 荔枝的花⑽
(1)外部形态 表
里 (2)内部构造
外壳构造⑵ 外壳颜色⑶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件
文学意象
古代诗词中常出现荔枝的身影, 如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 人知是荔枝来”,将荔枝与杨贵 妃的美丽联系起来,增加了荔枝
的文化韵味。
礼仪佳品
在古代,荔枝常被作为珍贵的礼 品赠送给亲朋好友,体现了其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例的荔枝文化传播策略
举办文化活动
通过举办南州地区性的荔枝 文化节、展览、研讨会等活 动,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 南州六月荔枝丹。
THANK YOU
南州地区荔枝品牌建设相对滞后,缺 乏知名品牌和高端产品,市场竞争力 不足。
南州地区荔枝产业发展的机遇与前景
政策支持
技术创新
政府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为南州 地区荔枝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 持。
加强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推广高效栽培 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提高荔枝产量和 品质。
市场拓展
产业链延伸
媒体宣传
旅游推广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 络等媒体渠道,加大对南州 地区荔枝产业的宣传力度,
提高公众的认知度。
将南州地区的荔枝产业与旅 游业相结合,吸引游客前来 参观和品尝,带动当地经济
发展。
教育普及
社会参与
开展关于荔枝产业的科普教 育活动,如讲座、实地考察 等,让公众更加了解和关心
南州地区的荔枝产业。
多汁、清甜可口。
品质优势
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等特 点,果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深受消费者喜爱。
地域优势
南州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 ,土壤肥沃,适宜荔枝的生长发育 ,因此南州六月荔枝丹品质优良。
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栽培技术与产量
栽培技术
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栽培需要注意水分 管理、施肥、修剪等方面,以保证果 树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精选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6课《南州六月荔枝丹》ppt课件3
常见说明顺序
一.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 间先后次序来说明。
二.空间顺序——按事物空间结构的 顺序来说明。如:外——内 远——近 三.逻辑顺序——依据事物之间或某一 事物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说明。
如:一般——个别 主要——次要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
科学小品是介绍科学知识
的文艺性说明文,其特点是以 通俗有趣的写法介绍科学知识, 它篇幅短小、形式自由灵活、 语言生动,既有很强的科学性, 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引 用:1、增强文学色彩;2、 充实文章内容。 打比方:形象生动。
举例子:增强厚重感和说服力。
下定义:简明扼要说明事物本质。
列数字:确数、约数——事实 确凿,更具说服力。
请将下列各项序号对应填空
A 荔枝通常直径三四厘米。 B 荔枝大的重60克。 C 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 D 1 0 C 到 5 0C ,可贮藏30天左右。 E 四季荔枝,一年开花四次之多。 F 荔枝重达四五十克。 G 广东荔枝栽培史在二千年以上了。 H 日啖荔枝三百颗 确数: B、E 约数:A、C、D、F、G、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学会筛选信息和概括要点,理清思路,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
2.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了解在说明文中大量引用史料和诗文的作用。
3.品读赏析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中感受作者严谨的科学研究的精神和写作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专业的感情。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训练学生快速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把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品读赏析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教学难点品读赏析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教学方法问答法、小组竞赛学习法教学课时两课时预习布置1.准备工具书,自查生字词,培养学生独立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2.参照书上“阅读提示”,自读课文,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多媒体图片展示“荔枝”的特写镜头,请学生仔细观看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描述荔枝的外形和味道。
然后介绍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请学生比较自己和白居易的描绘,谁说得更形象、更优美?最后引出贾祖璋对白居易的质疑,明确白居易的描写美则美矣,却不够准确。
二、解题1.课题出自明朝陈辉的《荔枝》诗(补充诗歌全文),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荔枝(明)陈辉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署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讨论明确:南州——荔枝的产地,泛指我国南部地区。
六月——荔枝的成熟期。
“六月”指的是荔枝成熟的季节,生活中观察很仔细的人就会发现实际上六月根本就没有荔枝,而是到七八月份才会上市。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里的六月实际上是指阴历的六月。
荔枝丹——说的是荔枝成熟后的颜色。
2.提问:文章用诗句作题目有什么好处?明确:好处——言简意赅、生动形象。
用古诗命题蕴藉含蓄,引人入胜。
此题内涵丰富,既说明了荔枝的产地、成熟期、颜色,又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证的风格统一起来。
3.明确文体,复习说明文知识。
⑴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艺性说明文)。
科学小品:多用文艺性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的一种文体。
特点: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
⑵说明文相关知识复习。
①常见说明顺序: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说明。
空间顺序——即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如:整体——局部上——下外——内远——近事理顺序——即依据事物之间或某一事物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说明。
如:一般——个别主要——次要原因——结果现象——本质总述——分说简单——复杂特征——功用②常用说明方法:下定义、作诠释、列数据、画图表、举例子、打比方、引用……三、检查预习读准下列字词褐(hâ)色红缯(zēng)瓤(ráng)绛(jiàng)贮(zhù)藏宠(chǒng)幸妃(fēi)阙(quâ)囊(náng)襄(xiāng)粤(yuâ)醴(lǐ)酪(lào)啖(dàn)蘖(niâ)龟(jūn)裂四、概括要点,理清思路1.学生自主阅读,通过抓中心句概括并列出要点。
2.教师明确结构图:(课件演示)3.根据所列的内容要点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作者在充分掌握荔枝的外形特征及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将多种写作顺序汇于一体。
从全文看,作者是按照设疑问——讲知识——提建议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由于作者是把荔枝作为水果来介绍的,所以,从文章主体部分看,又是按果实——花——产地及栽培史——古代讲荔枝的书——习性及生长北限这样一种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写进行说明的(主要介绍荔枝的形态特点,次要介绍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及建议)。
在介绍果实时,又根据它的结构特点,采用了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空间顺序,即壳——膜——肉(假种皮)——核(种子)。
细而言之,在说明荔枝果实的外部特征时,又按照壳面构造——色泽——外形———大小、重量的观察顺序来写。
这样写,条理清晰,内容全面、主次鲜明,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
第二课时一、说明方法分析——从说明方法的分析中体会文章的文体特色:内容的科学性和笔调的文艺性。
1.明确常用说明方法的基本作用。
2.学生判断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
3.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体会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说明方法,明确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的具体作用。
全文结构一、设疑,引出下文⑴1.荔枝果实的外部形态特点 2.荔枝的内部构造1.荔枝的产地分布⑾2.古代的荔枝书谱⑿3.荔枝习性及生长北限(13)外壳构造⑵外壳颜色⑶ 荔枝形状⑷大小重量⑸荔枝薄膜⑹荔枝果肉⑺荔枝贮藏⑻荔枝果核⑼荔枝的花(10)4.提出荔枝生产的建议和期望(14)打比方可使被说明的事物形象更加生动。
如把荔枝比作“绛囊”、“红星”、“珊瑚珠”,把成片的荔枝林比作“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里”等等。
列数字使事实确凿,更具说服力。
如介绍荔枝大小时说,“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20多克”等等。
举实例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说服力。
如说明荔枝的颜色时,就举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为例,为了说明荔枝肉质易变、不耐贮运,用了唐明皇为让杨贵妃吃上鲜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都体现了作者注重知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4.重点分析引用的作用。
⑴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下列古诗和文献资料具体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完成练习:(小组合作)①飞焰欲横天(荔枝成熟时的颜色)②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荔枝壳膜的形状和颜色)③红云几万重(果实成熟时荔枝林的颜色和形态)④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荔枝不耐贮藏)5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古代历史上移栽荔枝的情形)6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玄宗时以飞马运荔枝供宫中享用的情形)8《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19克左右。
(说明荔枝的大小重量)⑵从作用来看,这些引用大致可分几类?明确:分为两类。
①引用诗文,增强文学性。
如“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
②引用古籍、史料,增强科学性,使说明有根据,更准确。
如引《四川果树良种图谱》的数字。
小结:引用众多的资料,不仅为了充实内容、增添文采,也是为了纠正历来有关荔枝的记载中不实的或误传的成分,是出于科学性的考虑,是说明的需要,而不是无端炫耀知识的广博。
同时,作者这么写正是体现了本文科学小品的体裁特点。
二、品味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的第一要求是准确。
结合具体语句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体会文章的科学性。
1.语言的准确一是表现在限定性词语的运用上。
说说下面句子加横线的词语的作用。
⑴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
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
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
明确:“通常”限定了范围,表示一般情况如此,但不排除特殊情况;“稍”、“微微”表明了小的程度和突起的程度;“浑圆”和“尖圆”则区别了两种不同程度的圆。
⑵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
明确:用“现在知道的”加以限定,使说明更加客观、准确,因为“13种”仅是从目前发现的文献来判断,将来也许还会有新的发现。
⑶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明确:用“大多数”限定范围,不排除特殊情况,使说明更客观、准确。
2.语言的准确还表现在确数、约数词的运用上,如“一年开花两次”“大约重60克”“重达四五十克”等等。
这些词语的运用,十分准确表达了信息。
三、总结写作特点1.条理分明,层次清楚,结构严密,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2.引用诗文,生动形象,富于文采;3.事实确凿,数字具体,科学性强。
四、拓展阅读白居易《荔枝图序》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五、课堂小结1.本文语言的科学性集中体现在用词准确、周密。
文学性集中体现在大量诗词典故的运用上,既使说明形象生动,又使文章诗意盎然。
2.本文以短小的篇幅、丰富的知识,饶有兴味地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的特点,又有清新怡人的诗意,知识与思想并重,诗情盎然,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科学小品。
把握说明顺序,理解说明方法,探究说明技巧,感受语言魅力是学习科学小品的四大要素。
培养概括要点、筛选信息的能力是学习说明文的重要导向。
六、布置作业1.用文艺性笔调写一篇短文,介绍你家乡出产的一种水果或其他特产。
要求:抓住事物的特征,准确地加以介绍;妥善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注意写作顺序;运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有意识地打比方、作引用,使文章通俗生动。
2.积累并尝试背诵下列古诗文:苏轼《惠州一绝》、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白居易《荔枝图序》、陈辉《荔枝》、宋徽宗《宣和殿荔枝》、文征明《新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