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学生真能达到教育本身的目的吗

合集下载

关注惩戒策略 提高教育效果——浅谈惩戒教育的重要性

关注惩戒策略  提高教育效果——浅谈惩戒教育的重要性

关注惩戒策略提高教育效果——浅谈惩戒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教育中,惩戒是指通过给青少年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使其感到痛苦或羞耻,激发其悔改之意,从而达到矫正错误的一种处罚。

一、惩戒教育的必要性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及“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爱心教育”、“激励教育”已成为共识,成了教育的亮点和主流选择。

学生生活在老师精心维系的蜜罐中。

此时,教育中的一切惩戒性教育,几乎都遭到反对和冷落,甚至束之高阁,成为与教育绝缘的事物。

那么,在素质教育中真的不能施行惩戒手段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作为教育方法,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每一种都具有同等的教育功能。

如果只是一味的鼓励、赏识、奖励,而没有惩戒,学生永远被人以赞许的目光包围着,就会过于自信,时刻充满优越感。

但生活不可能没有风雨,这类学生难于接受挫折带来的打击,一旦失败,就会悲观失望,一蹶不进。

尤其是他们长大后,社会中布满荆棘,生活常遇困难,工作会有挫折,这对于一个从未受批评、惩罚的人来说,绝对是无所适从。

教育专家孙云晓主任也曾说过:老师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因此,在高呼赏识教育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赏识之外,还有一种教育手段,它的名字叫惩戒。

二、惩戒教育的合理性《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及其教育机构有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而惩罚正是教师行使管理权的一种重要手段。

放眼古今中外,因受到惩戒而改变自己,最后获得成功的事例比比皆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自我惩罚;司马迁有言进谏而遭到宫刑,更加发愤著书。

而在现在的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在法律上都认为惩戒是教师从事正常教育活动的专业权力之一,像韩国通过学生处罚法案;法国对犯严重过错的学生可以开除处分;英国对犯错学生可进行严厉批评;德国甚至动用警察强制逃学学生返校;美国大力倡导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

惩罚的方法

惩罚的方法

在提倡人性化教育的今天, "只放糖不放盐"的教育果真能达到素质教育的效果吗?答案是否定的。

教育是不应该有体罚但绝对不能没有惩戒,只有适度的惩戒才有助于孩子成长。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恰如其分地把握好惩戒的"度"?我们应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从对学生负责、对孩子成长有利的角度去设计惩戒的方式。

一、惩戒要充满爱心惩戒应该以爱为前提,把学生当成的自己的孩子来教育。

不应该"恨铁不成钢",而应该"爱铁促成钢"。

学生都会犯错,小孩子犯错,上帝也会原谅的。

切记:惩戒中一定要有爱的传递。

惩戒是为了完善孩子,使他变得更好,而不是把学生当成发泄不良情绪的对象,不应当受权威观念的影响,期望学生无条件服从,不应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要避免自己在盛怒或情绪冲动时使用惩戒。

在今天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里,我们成人尚且有许多的无知与无奈,有很多难以取舍的东西和难以决断的困惑,我们又怎能指望这些孩子能够"洞察秋毫"、"明辨是非"呢?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懵懂的学生,当他们犯错时,要给他们讲道理,而且不但要讲,还要"讲足、讲够、讲深、讲透。

"总之,一定要充满爱心、心平气和,就事论事,适当惩处。

惩戒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我们应该尽可能创设情境,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孩子在情景中体验、反思、悔悟。

二、惩戒要因人而异因人施惩,这是因材施教的必然要求。

惩戒学生一定要注意根据受惩者的性别、性格因素、身心特点的差异进行惩戒,才是学生能接受的惩戒,才能促进个体发展。

切忌搞一刀切。

对犯同一种错误的同学可采取不同的惩戒方式。

如:屡犯错误的"顽劣学生",他们成绩低下、品行不端、惹是生非。

深究这些"问题",主要来自于家庭教育。

这类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一般有三种:一种是父母因忙而疏于教育;第二种是父母教育方法简单、态度粗暴;第三种是全家一味娇宠、放纵。

辩论赛:惩罚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辩论赛:惩罚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二、讲究惩罚艺术其实,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惩罚教育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惩罚教育不是体罚教育,有它本身的原则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能恰当地发挥它的作用的话,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将更加完美,我们的教育手段也会进一步完善。

说到惩罚,有的人总是讳言教育惩罚,可是离开了惩罚的教育还是完整的教育吗?应该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

教育,无非就是人格熏染和行为养成,而行为的养成必须靠训练,训练就是强迫,所谓强迫就是学生没有做到就必须惩罚。

小学生正处在混沌期,必须严格要求,把根扶正。

在矫正的过程中难免会经历痛苦,但谁会否认接受一些挫折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没有裨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惩罚教育是以尊重爱护学生为出发点,以帮助教育学生为最终目的,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纠正。

它是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通过使其承担由于自身过错而带来的责任,达到使学生认识错误,不再犯错为目标的教育方法,它与表扬表面上对立,实质上统一,都是要达到教育人的目的。

一、什么是教育意义上的惩罚所谓惩罚是指“实施处罚使犯错误的学生身心感觉痛苦,但不以损害受罚学生身心健康”为原则的处罚方式。

惩罚是一种权力而非权利,是教师用于惩处违反学校学习生活规范的学生的权力,是针对学生违反规范的行为。

惩罚权首先来自学校,教师就是一个执行者。

因此,我们认为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是学生接受另外方式的教育。

所以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

所以笔者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二、惩罚教育存在的必要性1、教育惩罚既是教师管理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作为小学教师,更是责任重大,因为一个人的品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童年时代形成的。

如今教育界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老师追求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效果。

用爱心教育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我们不得不关注这样一种现象,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眼中的龙凤,小皇帝,百般宠爱。

惩戒教育

惩戒教育

惩戒教育惩戒教育是相对于赏识教育、奖励教育而言。

惩者,以正其心也”,教育的本质就是“正其心”,使其全面发展。

“惩戒教育”则是学校和教师依法对学生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进行惩戒。

学校和老师用适当的惩戒手段让他们知道犯错误应该承担责任,哪些“高压线”不能触,从而止于犯罪的边缘。

本人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和经验的浅显总结,教育需要惩戒,并谈谈惩戒教育的策略。

一、教育需要惩戒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普遍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等,强调社会、家长、学校、老师要尊重学生,爱学生;要打破师道尊严,给学生以平等交流的机会;学生需要的是表扬、奖励、激励和肯定。

这无疑是正确的。

然而,当学生犯了严重的错误,该拿他们怎么办?激励和赏识是否意味着不能批评?在提倡和要求这些的同时,是否还缺少点什么?即需要不需要对学生进行惩戒。

(一)尴尬的教育现实需要惩戒有人认为,通过惩戒实施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不利于学生完善的个性的形成和健康心理的培养,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教育作为人与人的交流,需要一种激励,一种保护,一种关爱和一种宽容。

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我们去呵护,同时也需要我们对他们“修枝去杈”,在学生的错误面前,一味地姑息和软弱才是教育的一种巨大的失败。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温情教育无法“包治百病”,必要的惩戒教育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

案例一:某省会初级中学一名女生,因与校外人员谈恋爱,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教师知道后,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多次对其进行说服教育,但该女生却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后因失恋,竟在家中偷偷吞服大剂量安安眠药。

幸亏发现及时,经抢救脱离危险。

案例二:某市初级中学一男生,因迷恋上网,上课昏昏欲睡,作业经常不交,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老师教育、教育再教育,可该生屡教屡犯,令老师非常头痛,无可奈何。

当班上同学劝说该生要听老师话时,该生竟说:“老师不过说说而已,不痛不痒,他能拿我怎么样?”案例三:南方某省会城市初级中学两名男生,放学后就去玩电子游戏,把钱花光了,就开始拿东西抵押。

体罚比爱的教育更有效的辩词

体罚比爱的教育更有效的辩词

体罚比爱的教育更有效的辩词\ :各位评委、主席、大家好!很高兴和对方辩友探讨这个很有争议的辩题,我方的观点是体罚比更有效。

刚才对方辩友的一段“”的高歌,确实令我们感动,但是仔细看来,却有许多令人不解之处:首先,我想提醒对方辩友的是我们在这里辩论的题目是:体罚和哪一个更有效果,我们不是争论那一种违法那一种合法,要知道合法的不一定都合理,而合理的也不一定都合法呀~可能对方辩友还会说对学生惩罚可以,但不要体罚嘛,那么请问:什么样的惩罚不具备体罚性质,罚站,变相体罚~罚抄课文,变相体罚~罚扫地,变相体罚~罚跑步,变相体罚~罚倒垃圾,变相体罚~留校反省,变相体罚~XXX请你方告诉我们,哪样惩罚与体罚没有瓜葛,再请问全国上下907.7万的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队伍中,有谁没对学生进行过罚站等变相体罚呢,有没有,你们也可以现场访问一下在座的老师们,他们有没有对不听话的学生采取过体罚或变相体罚,没有惩罚,便谈不上教育;而脱离体罚的惩罚,在校园中实难成立。

体罚明文禁止,但大家都在体罚。

如此,国家关于“教师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为何不改上一改,下面我对我方观点XXX说如下:第一,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体罚教育”是必须的。

教育到底还需要不需要体罚,体罚在教育的过程中是不是一点作用和好处也没有,我们是不是绝对的反对体罚,诚然、在教育过程中体罚学生是我们所不提倡的,因为体罚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伤害学生的身体健康。

说得严重点那是违法的。

但是,这是不是就要求我们绝对的抛弃体罚呢,体罚真的一无是处吗,我们应该辨证的看待这一问题,在认识到它的危害的同时,对它的积极作用也不可视而不见。

举一个例子,假如某一个同学上课纪律很差、大声讲话,在老师口头教育多次的情况下,仍然我行我素,如果不采取包括体罚在内的惩罚措施,那么老师和同学们的教学进程势必受到影响~这个时候,体罚是必须的。

其效果比更有效果~不是吗,第二,我们必须对体罚的对象进行恰当的定位:体罚的对象是那些无视纪律,无视教师尊严和无视大多数学生正当权利的“顽固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采取适当的体罚比“”更有效果。

小学教育中教育惩罚问题研究

小学教育中教育惩罚问题研究

小学教育中教育惩罚问题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教育中教育惩罚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其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教育惩罚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常见手段,其使用方式和度量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质量。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如何科学、有效地实施教育惩罚,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分析了当前小学教育中教育惩罚的普遍现象及其存在的问题,包括惩罚方式的不当、惩罚标准的模糊、惩罚效果的有限等。

接着,从教育理论、心理学角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教育惩罚问题产生的根源,旨在揭示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教育惩罚对学生个体发展、师生关系以及教育公平等方面的影响,指出过度或不合理的惩罚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引发教育伦理和教育公平的问题。

因此,本文提出了优化教育惩罚策略的建议,包括明确惩罚标准、丰富惩罚方式、强化教师培训等,以期为提高小学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总结了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对教育惩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共同推动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教育惩罚问题在小学教育中一直备受关注,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关于教育惩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惩罚的定义、目的、实施方式、效果评估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

在教育惩罚的定义方面,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一些学者认为,教育惩罚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纠正和制止,以达到维护学校纪律和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教育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旨在通过惩罚来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改正行为,并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责任感。

在教育惩罚的目的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教育惩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学校纪律,促进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于体罚学生的心得体会

关于体罚学生的心得体会

关于体罚学生的心得体会体罚学生是一种不道德且不可接受的行为,我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体罚。

体罚学生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还违反了教育的初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通过体罚来管理学生是一种低效且不负责任的方式。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知识和技能,而不是通过暴力手段来强行控制学生。

体罚在短期内可能能够起到一些震慑作用,但长期来看,学生只会产生对学校和教育的恐惧和排斥情绪,导致学习动力的下降。

同时,体罚学生也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发展,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

其次,体罚学生也是一种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

每个学生都有受到公平、尊重、关爱的权利,而体罚学生则违背了这些权利。

学校和教师有责任为学生提供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体罚学生则破坏了这种环境。

学生应该受到尊重和关怀,而不是受到伤害和恐吓。

体罚学生等于是将学生当做工具来处理问题,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尊严。

此外,体罚学生也容易引发道德和法律问题。

体罚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暴力行为,不仅违背了职业道德,也容易违反法律规定。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体罚学生已经被明确禁止。

即使在一些教育传统较为保守的地方,也出台了相关规定,限制体罚学生。

在现代社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品质和行为习惯,而不是通过惩罚来达到目的。

最后,教育应该是一种爱的传递和启发的过程。

体罚学生完全背离了这种理念,只会让学生对教师和学校产生敌意和抵触情绪,无法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起到榜样的作用,通过引导和激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只有通过爱和关怀,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让他们愿意积极探索和学习。

综上所述,体罚学生是一种严重违背教育原则和伦理道德的行为。

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和引导的过程,而不是通过暴力手段来控制和惩罚学生。

体罚学生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还违反了学生的权益,容易引发道德和法律问题。

我们应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体罚,倡导关爱、尊重和平等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

如何让惩罚发生教育的意义

如何让惩罚发生教育的意义

如何让惩罚发生教育的意义如何让惩罚发生教育的意义——一起校园冲突事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郑飞卡[摘要]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基地。

校园遍布成长的意义。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育人是学校的天职。

育人不能缺失批评、惩罚,甚至是处分等手段。

缺失批评与惩罚的教育是不全面的,也不符合人性。

但运用批评、惩罚、处分的手段,要能“给予人积极的成长力量和方向感”。

基于上述认知,笔者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以自己作为校长角色亲历的一起校园冲突事件的处理思路、过程、方法及结果,围绕“如何让‘处分’产生成长的力量”这一问题展开记叙、思考和讨论,认为铭记育人使命、走出师道尊严、唤醒“同情”意识、基于平等沟通、立足助人自助等是让“处分”产生积极、成长的力量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处分;育人;成长力量[作者简介]郑飞卡,教育硕士(广东广州,510550)本文描述了一起校园冲突事件的肇起、处理过程和结果。

在本例中,学校对当事学生不得已用到了“留校察看”的处分。

但竭力试图让“处分”产生积极的力量、成长的力量。

笔者作为校长,亲历了该起冲突事件的经过和处理过程。

笔者试图基于这个真实的事件,探究“如何让处分产生成长的力量”这一教育难题。

一、肇起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二天中午,校园里发生了一起学生与保安的冲突事件。

起因是一名高三男生靳键(化名)叫外卖。

学校为了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规定住宿生必须在学校饭堂就餐,不得叫外卖。

但还是有学生不时违反这一校规。

学生通过电话联系外卖,并避开门卫,找到围墙低矮处,隔墙递入盒饭或其他食品。

靳键到围墙边等外卖时,当班保安发现并过来干涉。

最初是口头争执,最后发生肢体冲撞。

保安说,他劝说学生不要买外卖,学生执意不听,顶嘴、争执,最后用拳头打了他的头部(有伤痕为证)。

靳键说,保安没素养,声音太大,甚至说粗口,是他先动了手,举起警棍敲了他的额头(没见伤痕)。

事情的经过和谁是谁非,事后已经很难辩个清楚了。

学生们大多站在靳键的立场上,认为保安不对,保安态度不好,平常也说粗口,素质低,要求学校炒掉他。

教育需要惩罚吗

教育需要惩罚吗

教育需要惩罚吗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基石,它涵盖了知识传授、道德培养以及学生行为引导等方面。

在教育中,惩罚一直被视为一种行为管理手段,用于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然而,对于是否需要惩罚来促进教育,人们看法不一。

本文将从惩罚的本质、教育目的、惩罚方式以及其他替代方法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理解惩罚的本质对于教育中是否需要惩罚非常重要。

惩罚是一种对不良行为采取的消极行动,通常包括体罚、批评、剥夺某些权益等形式。

惩罚的目的是制止或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以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

然而,惩罚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终点。

它应该与教育目的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质。

除了纠正不良行为外,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等方面。

过分依赖惩罚会导致学生只在不被惩罚的前提下才遵守规则,而不是真正理解和内化规则的重要性。

因此,在教育中需要平衡惩罚与其他培养学生自律能力的方法。

选择适当的惩罚方式也是教育中的一项关键任务。

过度严厉或不合理的惩罚可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并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

相反,适度和合理的惩罚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为其提供一个改正行为的机会。

比如,当学生违反校规时,可以采取口头警告、额外作业或社区服务等方式进行惩罚,以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后果,并主动改正行为。

然而,教育中也有其他替代方法,可以取代过度依赖惩罚。

正面激励是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它通过奖励学生的积极行为来激励他们。

正面激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他们的自我驱动力。

此外,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开展个性化教育、加强家校合作等方法也可以在不依赖惩罚的情况下提升教育效果。

最后,教育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个体差异来确定是否需要惩罚。

有些学生可能在无意识或意图之下做出不良行为,而另一些学生可能需要更严厉的惩罚才能认识到错误。

因此,教育者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判断力,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采取惩罚措施。

惩罚学生真能达到教育本身的目的吗

惩罚学生真能达到教育本身的目的吗
黑夜 里遇 到 了魔 鬼 ……
上课 看课 外 书的收缴 , 当场 撕毁 : 按 时完成 作 业的 站 或 不
到 教室 外 罚抄 多遍 ; 不做 值 日、 扔 纸屑 的停课 做 值 日 ; 乱
课 上 与教 师发 生冲 突 , 赶 出教 室 , 则 甚至 拳 脚相 加 等 等 。 这样 惩罚 的结 果怎样 呢7 有些 可能会 收到 一时 的效果 , 但
试教 育升学 率 的压 力 , 师面对 违 纪违规 的学 生 , 无论 教 却 如何也 “ ” 起来 , 多地 采 用惩 罚 或体 罚手段 来 应对 。 柔 不 更 不可否 认 , 有时也 能收 到效 果 , 更 多 的时候 是把 事情 弄 但
到不可 收拾 的地步 , 生如 同仇人 。 师 为什 么不 尝试 以柔 克
春风 无 力却 能吹开 满 院春 色 ,细 雨 无声 却能 唤醒一 方式 唤醒学 生沉 睡 的心灵 , 他们 奋 发 向上。其 实 , 让 每个
地新 芽 , 我 无声 却能够打 开 学生 的心 扉 , 你 这种 无声 正是
柔和 的 力量。但 是 , “ 受 严师 出高 徒 ” 训J 古 的影响 , 于应 迫
所 为 。惩罚 教育是 原始 的 、 杀心 灵与 人性 的教 育 , 扼 只能
的结 果可能适 得其 反 , 惩 罚者 只记 住 了惩罚 的过 程 、 被 所
受的羞 辱 , 至于 为什 么被 惩 罚 , 根本 没有 心情 去弄 懂和 想
明 白, 因为是 惩罚 这种方 法取 代 了教 育 的真实 目的。 罚 惩 能作为一 种教 育方 法吗? 我们 不妨 重温 一下 鲁迅 童年 受 到 惩罚 后在 他 心 中烙 下的 伤疤 , 以及 小 说 《 啸 山庄 》 呼 中 的那 个教会 学校 的惩罚 在主 人公心 灵上 所 留下的仇 t 。 艮 “ 学校 就是 学生犯 错 误 的地方 ” 。如 果教 师 能 以成 人

惩罚教育的目标迷失

惩罚教育的目标迷失
交 警逮 到一 个 闯 红 灯 的 中年 妇 女 , 当听 说 她 是
教 育 不 仅 需 要 赏识 , 需 要 惩 罚 , 已经 是 人 也 这 们 的共 识 。 著 名 教 育 家 马 卡 连 柯 认 为 :凡 是 “
需 要惩 罚 的地 方 , 师就 没有 权利 不惩 罚 。 教
在 必 须惩 罚 的情 况 下 , 罚不 仅 是 一种 权 利 , 惩
而 且 是一 种 义 务 。 ” 既 然 惩 罚 是 必 须 的 , 么 需 要 关 注 的 就 那
小 学 教 师 后 高 兴 地 说 , 罚 你 钱 了 , 就 写 不 你
5 00遍 “ 错 了 , 该 闯 红 灯 ” 。 可 见 读 书 时 我 不 吧 对 教 师 的惩 罚 教 育积 下 了多 深 的 怨恨 。
重。 的道 德 意 识 和有错 必 改的 责 任 意识 , 让学 生 要
明 白 , 老 师 的 尊 重 就 是 对 知 识 的 尊 重 , 是 对 就 对 自我 努 力 目标 的 尊重 。 懂 得 尊 重 别人 , 获 是
得 别 人 尊 重 的 开 始 。 同 时 , 生 犯 了错 误 , 学 要 勇 于 承 担 。 不 能 承 担 错 误 带 来 的 恶 果 并 加 以
式 真 让 人 怀 疑 。 ■
( 作者 单 位 : 徽 凤 阳师 范 学 校 ) 安
2 4 M; ̄W・ I I : 综合资讯
已 不 复 存 在 , 面 的 师生 平 等 教 育 观 , 许 多 片 让
学 生 对 老 师 的 批 评 都 心 存 抵 触 , 不 用 说 惩 更 戒 了 。 从 老 师 的 角 度 看 , 注 意 惩 罚 的 方 式 不
和环境 , 造成惩戒失败的主要原 因; 不 了 是 而 解 学 生 情 况 的 随 意 处 罚 , 罚 后 果 将 更 加 严 惩

关于教育惩戒的家长告知书

关于教育惩戒的家长告知书

关于教育惩戒的家长告知书教育惩戒是教育的天然命题,是教育的正当措施。

▎根据《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教师可以惩戒的情况为学生有以下行为:1.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或者不服从教育、管理的;2.扰乱课堂秩序、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3.吸烟、饮酒,或者言行失范违反学生守则的;4.实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的;5.打骂同学、老师,欺凌同学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6.其他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违纪危险行为进行如下处理:1.学生扰乱课堂或者教育教学秩序,影响他人或者可能对自己及他人造成伤害的,教师可以采取必要措施,将学生带离教室或者教学现场,并予以教育管理。

教师、学校发现学生携带、使用违规物品或者行为具有危险性的,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2.发现学生藏匿违法、危险物品的,责令学生交出并可以对可能藏匿物品的课桌、储物柜等进行检查。

3.对学生的违规物品可以予以暂扣并妥善保管,在适当时候交还学生家长;属于违法、危险物品的,报告公安机关、应急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4.对违规违纪情节较为轻微的学生的惩戒,不一定告知家长。

5.对于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实施相应惩戒,并将情况告知家长。

6.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如果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可能进行如下惩戒,并应当事先告知家长:①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在家进行教育、管教;②由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予以训诫;③安排专门的课程或者教育场所,由社会工作者或者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行为干预。

7.对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经多次教育惩戒仍不改正的学生,学校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或者留校察看的纪律处分。

对高中阶段学生,还可以给予开除学籍的纪律处分。

8.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学校可以按照法定程序,配合家长、有关部门将其转入专门学校教育矫治。

▎教育惩戒是学校实施教育的方式,学校和教师不会为了惩戒而惩戒,学校严禁教师以下行为:1.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2.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以及刻意孤立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3.辱骂或者以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4.因个人或者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5.因学业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6.因个人情绪、好恶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教育惩戒;7.指派学生对其他学生实施教育惩戒。

惩戒心得读后感(精品5篇)

惩戒心得读后感(精品5篇)

惩戒心得读后感(精品5篇)惩戒心得读后感篇1惩戒,不仅仅是教育手段,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惩戒并非单纯的惩罚,而是为了引导他人走向正确的道路,让他们了解错误的后果,从而让他们更好地成长。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

书中所讲述的惩戒故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惩戒的真正意义。

作者在书中还分享了许多实用的惩戒技巧,让我受益匪浅。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许多其他有用的教育方法,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教育。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如何更好地运用惩戒,还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一个人的品格,让他们成为有用之人。

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恒心。

总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有启发性的教育书籍。

它不仅让我更好地理解了惩戒,还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本质。

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对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有所帮助。

惩戒心得读后感篇2惩戒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行为,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纪律意识。

但是,在现实中,惩戒往往被滥用或者误用,成为了变相的体罚,引起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一份全面的惩戒心得读后感,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惩戒。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惩戒的目的。

惩戒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行为,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纪律意识。

因此,在实施惩戒时,我们应该注重教育意义,让学生从惩戒中吸取教训,并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

同时,我们也需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人格,避免使用过度的惩戒手段,以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惩戒的方式和手段。

在教育领域,常见的惩戒手段包括口头警告、罚站、罚抄等。

这些手段虽然简单易行,但缺乏教育意义,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惩戒方式,如让学生写反思日记、参加社区服务、体验艰苦生活等,让学生从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纪律意识。

学校体罚的辩论辩题

学校体罚的辩论辩题

学校体罚的辩论辩题
正方观点:
学校体罚是一种有效的纪律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在学校体罚的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和校园生活。

同时,学校体罚也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让其他学生知道违规行为会受到惩罚,从而有效地维护了校园秩序。

此外,学校体罚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律意识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坚韧性格和顺从性格。

名人名句,孟子曰,“不教而杀之,教之而不杀之,所以杀之也。

”这句话说明了在某些情况下,体罚是必要的教育手段。

经典案例,在某所学校,一名学生因为在课堂上捣乱而被老师体罚,之后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开始认真对待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反方观点:
学校体罚是一种严重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会造成学生身心受
到伤害。

在学校体罚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对老师和学校失去信任,甚至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此外,学校体罚也容易引发家长和社会的不满和抵制,对学校形象和教育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相反,应该通过其他方式,如心理辅导、家校合作等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名人名句,康德曾说过,“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

”这句话表明了人的尊严和权利应该受到尊重,不应该被当做工具来对待。

经典案例,在某所学校,一名学生因为被体罚而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最终导致了严重后果。

以上是我对学校体罚辩题的正反方观点的阐述,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议题。

惩之有度,戒之有效

惩之有度,戒之有效

教育惩戒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给予约束或否定性评价,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学生改正并内化为其自觉约束力的教育方法。

为发挥教育惩戒的最大功用,教师在具体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惩戒目的要明确。

无论教育惩戒程度轻重,都要有一定的教育目的,不能随兴而来。

有一次课间,小米在与其他同学玩耍时,不小心撞倒了一个女生,可他不仅不知道将跌倒的女生扶起来,还不肯向女生道歉。

问他不道歉的原因,他竟然蛮横地认为,自己不是故意的,所以就不用道歉。

于是,我决定让他把事情经过写清楚,还要写出不道歉的原因,然后读给我听。

这种惩戒方式,让犯错误的学生在回忆事情经过时能够冷静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的惩戒要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进行。

古谚云:“扬善于公堂,规过于密室。

”这也应该是教育惩戒应遵循的规则。

因为,惩戒目的是教育学生遵规守纪,使其知错能改。

如果在公共场合对学生实施惩戒,会使学生失去颜面,容易造成师生情绪对立,不利于教育。

惩戒理由要充分。

教师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有理有据,不能滥用教育惩戒权。

教师要通过教育惩戒,让学生认识不良行为本身的错误和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而引导学生从中反思,获得警示,产生规避同类错误的意识。

一次,一个长得特别结实的男生把一个瘦小的男生双手反剪在背后并用力推搡,导致小个子男生跌跪在地。

大个子不仅不松手,反而大笑着让小个子向他求饶。

当有学生说已经报告老师时,大个子才松开手来到教师办公室。

见到我,他一脸诚恳的样子,说道:“老师,我错了。

”其实,我很清楚:他认错态度虽然诚恳,但改错效果却不明显。

他这样故意欺负别人的行为已经不止一次了。

以前我都只是当他在恶作剧,仅仅让他向同学道歉就完了。

今天他又犯了同样的错误,于是我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首先,问他愿不愿意向别人下跪,他头摇得像拨浪鼓,连说不愿意。

其次,我让他双手交叉背在身后用力伸直,看着他龇牙咧嘴痛苦的样子,便再让他用力抬起胳膊,过一会再问他的感受,他说这样很难受。

“惩罚”学生的错误真的能达到教育本身的目的吗?

“惩罚”学生的错误真的能达到教育本身的目的吗?

“惩罚”学生的错误真的能达到教育本身的目的吗?发表时间:2010-10-15T13:46:28.343Z 来源:《学园》2010年第5期供稿作者:史玉田[导读] 惩罚,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严厉地处罚。

对什么严厉地处罚呢?史玉田吉林省城市建设学校【摘要】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惩罚教育的目的、现象、结果以及“我信息语言”的使用和尊重生命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探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惩罚教学方法尊重生命保护心灵【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810(2010)05-0155-01 惩罚,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严厉地处罚。

对什么严厉地处罚呢?词典用了一个例句进行了解释:“对于屡教不改的顽固分子必须惩罚”。

同时词典又引出了惩办、惩处、惩戒以及惩前毖后、惩一儆百、惩治等相关内容的词语,这些词语的共同含义是处罚和警戒。

人在社会生活中,因为什么原因而受到“罚”以及让自己与他人得以“戒”呢?当然是人的过失和人的过错还有对公德与他人有了罪过、有了损害,因此才会被公理和道义在社会组织制约下处以“罚”得以“戒”。

以此,来弥补社会组织中其他成员内心的平等,道德上的平衡感。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都可以在“惩罚”上找到依据和理由,它是维护秩序的手段。

然而,学校教育学生改正错误的目的不同于法律制约下的秩序,判定罪行需要坐牢、赔偿的处罚。

当然学生触犯法律也应按章办事。

这里我们定义下学生的错误及应受到惩罚是指:迟到——罚站;不按时完成作业——多写五遍;被发现旷课——不许上课;课上与老师发生冲突——不问青红皂白责令道歉;课上看课外书——没收;不按时值日、乱扔纸屑——停课做值日等等。

这样的惩罚结果怎样呢?可能收到了一时的效果,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使他们在行为中懂得了结果的是非,使他们从一次次的失误与过失,乃至过错中学会认识自我、自我完善、创造自我。

家长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3篇

家长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3篇

家长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3篇————————————————————————————————作者:————————————————————————————————日期:2家长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3篇家长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1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片面强调赏识教育,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处于不能管、不敢管,动辄得咎的尴尬境地。

由于缺乏保护自己的合法武器,只要因为学生管理问题发生了纠纷,学校和老师几乎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屡屡被送上被告席。

即使是学生家长无理取闹,学校和老师也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再做出让步。

很多教师感到非常无助,甚至“谈管色变”。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出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撑了腰、壮了胆,使大家扬眉吐气。

作为一名家长我是全力支持的!不过个人认为,教师对教育惩戒权,不要有那么高的期望,教育惩戒权,并不是什么尚方宝剑,也不是灵丹妙药,教师即使有了教育惩戒权,也不能任性地使用。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教育惩戒权有其特定的含义,不含体罚、打骂、辱骂,对其理解要准确。

可见,没有具体实施细则的惩戒权,教师如何去用好是个难题,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因为惩戒失当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家长们而言,首先是要信任、支持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现在是科技时代,孩子们的认知都比较成熟,平时的小惩小戒对于他们来说无关痛痒,本身就是懵懂无知的时候,教师再不严厉起来,真没救了。

家长们忙于工作生活有几人能真正教育引导好自已的孩子,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学校,因此我个人认为《中小学生教育惩戒规则》的制定是有必要的。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出自于“爱”那么首先教师教育也从“爱”入手,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出于“爱”的目的,并且事后要让学生知道。

如果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教育惩戒的原理规范和应用

教育惩戒的原理规范和应用

教育惩戒的原理规范和应用1. 引言教育惩戒是教育领域中一种常见的教育手段,旨在通过对学生的惩罚来纠正其行为错误,提高纪律意识和道德素质。

然而,教育惩戒的应用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规范,否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探讨教育惩戒的原理和规范,以及其应用的方法与技巧。

2. 教育惩戒的原理教育惩戒涉及以下几个原理:•借助惩罚的威慑力: 惩罚的应用本身具有威慑力,可以通过对不良行为的惩罚来提醒学生及其他学生,以此改善学生行为表现和维护良好的教育秩序。

•个别化和差异化: 教育惩戒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进行个别化和差异化处理,以更好地达到纠错和教育的目的。

不同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改善方式可能存在差异,应给予个别化的处理。

•积极刺激和奖励机制: 教育惩戒中应注重积极刺激和奖励机制,即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激励和奖励,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改善行为。

3. 教育惩戒的规范教育惩戒必须遵循以下规范,以确保其有效性和稳定性:•合法性和正当性: 教育惩戒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不能违背相关法律规定。

惩罚的方式和手段应当合法且正当,不能涉及暴力、虐待或伤害学生的行为。

•适度和情理: 教育惩戒的力度应适度,不可过度或过轻。

对不同行为的惩罚应当根据实际状况进行合理衡量,避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展。

•公正和平等: 教育惩戒应当公正和平等,不得有任何歧视。

对于相同或类似的行为,应采取一致的处理方案,避免偏袒或歧视任何学生。

•透明和互动: 教育惩戒的过程和原因应当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充分的解释和沟通。

透明的惩戒机制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家校之间的互动可以更好地监督和改善教育惩戒的效果。

4. 教育惩戒的应用方法与技巧在教育惩戒的应用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与技巧:•明确规定: 学校和教师应明确规定学校纪律和行为规范,并向学生做出解释和说明。

学生需要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是需要被惩罚的,以及可能面临的惩罚措施。

•合理制定: 教育惩戒应当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不同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惩罚措施。

奖励的惩罚与惩罚的奖励

奖励的惩罚与惩罚的奖励

奖励的惩罚与惩罚的奖励奖励和惩罚作为控制行为的两种常用手段,是教育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激励方式。

然而,人们由于对奖励和惩罚的认识还存在诸多误区,导致了在实践中出现两个极端:一是对惩罚目的的片面理解以及由此而来的误用惩罚,二是对奖励作用的无限放大以及由此而来的滥用奖励。

事实上,正面激励是必需的,但是对不良行为施加适当的惩罚同样必不可少。

没有惩罚,奖励就不能充分显示其扬善功能;没有奖励,惩罚也不能发挥其惩恶作用。

奖励和惩罚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奖励有时就是一种惩罚,而惩罚也可以成为一种奖励。

一、奖励的惩罚案例:一位老人,退休后在湖区买了一所房子,想图个清净。

可是不久,有一群小孩开始在附近踢足球,追逐打闹。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出去对这些小孩说:"我喜欢热闹,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这里玩耍,我给你们每人一元钱。

"小孩们非常高兴,于是他们更卖力地闹将起来。

过了两天,老人愁眉苦脸地说:"我现在还没收到养老金,所以,从明天起,每天只能给你们五毛钱了。

"小孩们虽然不太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钱。

每天下午继续来这里打闹。

又过了几天,老人对他们讲:"真对不起,通货膨胀使我不得不重新计划我的开支,所以每天只能给你们一毛钱了。

""一毛钱?"一个小孩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区区一毛钱在这里浪费时间呢,不干了。

"从此,老人有了安静悠然的日子。

这个故事展现一幕外在奖励减少内在动力的情景。

本来,孩子们踢足球是自身的兴趣爱好,但老人用奖励改变了这一切,最后,孩子们踢足球仅仅是为了得到老人奖励的金钱!其实,奖励隐含着惩罚性的一面,对于原本具有内在兴趣的活动是不需要什么奖励的,如果允诺给予奖励反而会抑制人们的内在兴趣,外加的不必要的奖励损害了内在的动机。

类似的例子在我们日常的教育和生活中比比皆是。

例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认真学习,用玩具(或者其他奖励)作为诱惑,本意是想激励孩子学习的兴趣,但结果是孩子是为了得到奖励才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惩罚学生真能达到教育本身的目的吗
作者:史玉田
来源:《江西教育·教学版》2010年第09期
学校是以培养人、塑造人、创造人,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以尊重生命存在的价值为目的的,教育学生改正错误的目的是修正他们的言行。

然而,有些教师对学生犯错误采取的手段就是惩罚:迟到了站在教室门外罚站;上课看课外书的收缴,或当场撕毁;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站到教室外罚抄多遍;不做值日、乱扔纸屑的停课做值日;课上与教师发生冲突,则赶出教室,甚至拳脚相加等等。

这样惩罚的结果怎样呢?有些可能会收到一时的效果,但是不可能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过错,懂得是非。

有些惩罚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被惩罚者只记住了惩罚的过程、所受的羞辱,至于为什么被惩罚,根本没有心情去弄懂和想明白,因为是惩罚这种方法取代了教育的真实目的。

惩罚能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吗?我们不妨重温一下鲁迅童年受到惩罚后在他心中烙下的伤疤,以及小说《呼啸山庄》中的那个教会学校的惩罚在主人公心灵上所留下的仇恨。

“学校就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

如果教师能以成人的胸怀去包容学生,多些理解,少些抱怨;如果教师学会用“另类”眼光看待学生,多一份欣赏,少一份指责;如果我们的教育多一些人文情怀,教师的内心世界充满着职业幸福感,把丰富的情感轉化为教育资源,那么,我们可能会做得更好。

记得我上初中一年级时,有一次因为看不清黑板上的数字是什么,便向同桌询问,结果遭到那位身材高大的女数学老师的责骂,她不容我解释,便暴躁地夺过我的数学书拼命地撕,撕得不成样之后扔向我。

接下来是班主任老师的严厉呵斥、停课处罚。

结果,我不再喜欢数学了,我的数学成绩永远不好了。

直到我也成了教师,我还心有余悸地感到教师惩罚学生,就是学生在人生的黑夜里遇到了魔鬼……
教育学家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就是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通过反思错误行为发现行为的结果、目的与价值,之后从内心追悔并采取措施补救,自觉地进行道德意识的转化和行为的控制。

而教师惩罚学生的过失,则不能实现自我教育的真正目的。

它只能是教师不健康心理的表现,缺乏理性和耐心,缺少细致的关注,缺失教育方法与教育行为的修养,是无法成为教育家的“匠人”所为。

惩罚教育是原始的、扼杀心灵与人性的教育,只能体现教师教育行为的愚昧和无能。

教育艺术与教育行为的作用,更多地需要我们修炼耐心与爱心,那样才能达到修正学生过错的目的。

爱默生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教育首先要尊重生命、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心灵不受到伤害,然后才谈得上授业解惑、助人成长。

(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市城市建设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