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1

合集下载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方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方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方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方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一篇经典的文章,它引导人们认识到知识与无知的辩证关系,强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在人教版高二选修中,这篇文章作为教材的一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制定导学方案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篇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一、知识目标1.了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核心思想和文化内涵;2.掌握“知”与“不知”的概念及其辨析;3.发现并理解自己的盲点和不足,弥补自己的不足。

二、教学过程1.预习检测:请学生在课前思考并记录下自己的认知状况,包括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哪些还存在盲点和不足,这些盲点和不足对于学习会有哪些负面影响。

2.导入:通过简要介绍作者及文学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篇文章的重要性,并开展如下讨论:教师:大家认为通过知识探索认知边界是什么意思?学生:我们通常只了解自己知道的东西,却忽略了自己不知道的东西,通过探索未知的事物,更好的认知边界。

教师:我们能否通过一张地图来认知一个国家的全部信息?学生:不能,地图上只能标注一些重要的地点和地貌,但无法标注一个国家的全部信息。

教师:那么,人脑能否完全认知一个事物?学生:不行,我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只能了解一部分事物。

3.对文本深入分析:(1) 读理解: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然后回答几个问题:文章讲述了什么?这篇文章强调了什么观点?为什么说了解自己的不足很重要?(2) 分析文章结构:了解文本的结构,梳理文章的主旨和论据,从中提取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 文本解读:带学生深入阅读文章,帮助理解难点和理解文章中的隐藏意义。

4.巩固和拓展:(1) 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和交流,讲述自己的认识之路,分享自我认知的体验。

(2) 学生撰写一篇文章,反思自己的认知过程,在文章中指出自己的盲点和不足,并说明如何弥补不足。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精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精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精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篇1教学要点:学习表现孔子生存智慧的选文,讨论并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有关语言知识,除第6、10、11、12则选文以外,其它选文都应精讲。

2、难点: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

这些成语,其实都出自孔子之口,都包含了孔子的人生智慧。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则表现孔子人生智慧的语录。

二、疏通12则语录(1)指明学生集体朗读12则语录,纠正读音错误。

(2)探讨重点字词。

学生提出问题,互动解决,教师加以点拨。

知:通智末:无食:通蚀文:掩饰(文过饰非)弘:扩大、发扬躬:自己宰:城邑的长官无:通毋,不要而:连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表示“如果”或“却”,这里可以理解为“却”兵:武器岁:时令舍:停止(3)翻译12则语录。

学生翻译,互动解决,教师点拨。

1、【原文】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2、【原文】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孔子说:“遇事不想着‘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不知道对他怎么办。

”3、【原文】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

”4、【原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缺点,象日蚀月蚀。

一有缺点,人人都能看见;一旦改正,人人都会敬仰。

”5、【原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子夏说:“小人犯了错一定要掩饰。

2018人教版语文选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word教案

2018人教版语文选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word教案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教案【教学目标】【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咱们常常利用一些内涵丰硕、盔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

可是,你是不是明白这些成语就出自孔子之口呢?你是不是意识到仅仅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就足以说明孔子的智慧之光仍然在咱们的生活中闪耀呢?二、语段解读:(1)第一则:结合文章的内容,咱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的“无知”呢?(2)第二则:按照文章的内容,说一说咱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翻译重点:①如之何:古代汉语中的凝固形式,意为"怎么办"或"怎么";②末如之何:也作无如之何;末:指没有办法;(总)拿他没有办法;③已矣:常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了".(3)第三则: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咱们什么样的启发?重点翻译:①之1:结构助词,译为“的”;②之2:表修饰,无义不译;③食通“蚀”;④之3:代词,他。

⑤更:更正(变)(4)第四则:(第六则、第七则)同窗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以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取得哪些启迪呢?重点翻译:①厚,薄:多,少;②而:连词,表并列,不译;③远:形容词作动词,避免.(5)第五则:第八则:(第1一、1二、13则)孔子擅长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窗们从文章中找出一到两处,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重点翻译:①其:副词,怎么;②何以行:宾语前置,以何行,靠什么行走.重点翻译:①必不得已:隐含假设关系,可译为:若是不能不去掉一项;②于斯:于,介词,在,对;斯:指代词,这.③何先:宾语前置,先何,去掉那一项.三、体悟探讨:联系课后课后两则材料,孔子提倡“诚信”的重要性,其前提是什么?谈谈孔子所说的“信”的原则。

四、课堂小结: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方方面面。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阅读》第一单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阅读》第一单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设计
角度:从政方面 ------欲速那么不达
启示:〝欲速那么不达〞,贯串着辩证法思想,即统一着的事物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文中孔子剧烈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深谋远虑,否那么就无法到达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那么就做不成大事。由此可知,干任何事物都要遵照事物开展规律,墨守成规,否那么,〝欲速那么不达〞。 可结合当代经济可继续开展谈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阅读》第一单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设计
课题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授课人
二次
备课
教法
以学定教
编写人
周耀山
班级
高二〔 〕 班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才干:
1.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育白话阅读才干。
2.结合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体会孔子的生活智慧。
翻译: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知识明白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翻译重点:①如之何:现代汉语中的凝结方式,意为〝怎样办〞或〝怎样〞;②末如之何:也作无如之何;末:指没有方法;〔总〕拿他没有方法;③已矣:常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翻译:孔子说:〝不说‘怎样办,怎样办’的人,我拿他也没有方法。〞
重点翻译:①之1:结构助词,译为〝的〞;②之2:表修饰,无义不译;③食通〝蚀〞;④之3:代词,他。⑤更:矫正〔变〕。
翻译:子贡说:〝小人的过失,好比日蚀月蚀,一有缺陷,人人都能看见;一旦矫正,人人都会敬仰。〞
〔5〕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翻译: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说:〝人格卑贱的人犯了错,一定会加以粉饰。〞
角度:与人相处方面------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高中语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1)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1)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1)新人教版选修《先
秦诸子选读》
年级:高二编写人:审核人:
、“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
”等等。

这些成语,其
1
)探讨重点字词。

学生提出问题,互动解决,教师加以点拨。

则语录的阅读体会,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组内其它第一则: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不要装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句话对我们
自己不提出问题,不思考问题,老师畏惧犯错误的人不可能取得进步;二是犯了错误不改正就是真正的错误,知错能改,
一个
'道
.无欲速,无见小利。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含义。

培养学生谦虚学习的态度。

提高学生对儒家思想的了解。

1.2 教学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和自我认知。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激发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讲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文及翻译。

分析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探讨句子背后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意义。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原文和翻译。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句子背后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意义。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背景。

2. 讲解原文和翻译,让学生理解句子的基本含义。

3. 分析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子。

4. 探讨句子背后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意义,引导学生思考。

5.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作业。

3.2 时间安排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原文和翻译:15分钟分析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20分钟探讨句子背后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意义:15分钟总结课堂内容,布置作业:5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4.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建议。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辅助材料5.1 教学资源教材或教参中关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文和翻译。

与儒家思想相关的文章或视频资料。

5.2 辅助材料制作PPT或教案手册,提供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提供相关的思考题或讨论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

第六章: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6.1 教学难点理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深层含义。

探讨儒家思想中的认知观和教育观。

6.2 解决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第1、7、8、9、11、12、13则选文,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

2、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夫子矢之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2、理解句式“予所否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矢之……难点:鉴赏9、13则选文【教学时数】二课时课型:选修课专题【教学方法】1、吟咏法,反复诵读;导读法2、启发探究式【课前准备】1、课前完成导学学案2、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盔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

可是,你是否知道这些成语就出自孔子之口呢?你是否意识到仅仅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就足以说明孔子的智慧之光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呢?二、语段解读:(1)第一则:结合文章的内容,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的“无知”呢?(2)第二则:根据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3)第三则: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4)第四则:(第六则、第七则)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5)第五则:第八则:(第11、12、13则)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到两处,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体悟探究:联系课后课后两则材料,孔子提倡“诚信”的重要性,其前提是什么?谈谈孔子所说的“信”的原则。

四、课堂小结: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

它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

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峰的起点。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第1、7、8、9、11、12、13则选文,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

2、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夫子矢之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2、理解句式“予所否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矢之……难点:鉴赏9、13则选文【教学时数】二课时课型:选修课专题【教学方法】1、吟咏法,反复诵读;导读法2、启发探究式【课前准备】1、课前完成导学学案2、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盔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

可是,你是否知道这些成语就出自孔子之口呢?你是否意识到仅仅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就足以说明孔子的智慧之光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呢?二、语段解读:(1)第一则:结合文章的内容,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的“无知”呢?(2)第二则:根据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3)第三则: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4)第四则:(第六则、第七则)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5)第五则:第八则:(第11、12、13则)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到两处,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体悟探究:联系课后课后两则材料,孔子提倡“诚信”的重要性,其前提是什么?谈谈孔子所说的“信”的原则。

四、课堂小结: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

它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

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峰的起点。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课题:《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第一课时年级:高二()班学生姓名:学号:组名:教学目标: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教学重点: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教学方法:1、吟咏法,反复诵读 2、启发探究式自主预习:一、请同学们背诵第1、3、6、7、8、9、11、12则,并按要求默写。

1、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2、,是谓过矣。

3、人能弘道,。

4、,则远怨矣!5、无欲速,无见小利。

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_________。

7、岁寒,。

8、逝者如斯夫,______!二、翻译并分析课文,思考:课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几方面反映孔子为人处世之道?这对我们将有怎样的深远启发?(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重点:①诲:;②女;③为:表 ,相当于""④知1: ;知2: ;知3: .⑤是:.翻译:【探讨:第1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

选文第1则:“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孔子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人的聪明不在于知道什么,而在于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

──聪明的人正视自己的无知。

正视自己的无知,不是说安于自己的无知。

面对问题,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

角度:求知方面-------启发: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

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选修)1作为一名教师,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针对高二选修课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本文将介绍一份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有效探究自身的“不知”,并通过实践探索自我认知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

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知识”的本质和形式,理解知识的构成要素和发展过程。

2.能够识别自己的“不知”,从包容和谦虚的态度出发,增强自身识别和理解“不知”的能力。

3.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自己的自我认知模式,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促进自我发展。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知识的本质和形式先让学生阅读相关论文及文献,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的本质和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构成要素和发展过程。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小组等方式,协助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认识自己的“不知”通过个体或小组活动,学生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知”,并学习如何识别和理解“不知”,从而接受自己的不足和需要不断学习提高,同时提醒学生尽量避免“虚伪的知识”,不必要的表现和自吹自擂。

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普遍发现的“不知”做一个讨论,在讨论中挖掘学生对“不知”的思考程度,及对学习的影响。

3.实践探索自我认知模式针对学生的不同认知模式和个性,安排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自己的认知模式和风格。

这些活动可以是动手或思考类别的,包括但不限于:制作思维导图、绘画心情图、个体或小组展示、文献研读居家实践等等。

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表现和结果,助力学生细化自己的认知模式和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阅读及讲授: 有助于学生全面接触所需知识的来源,让学生在有秩序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信息。

2.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并掌握问题的解决技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含义,认识到诚实面对自己的不足和无知的重要性。

2. 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含义。

2. 如何在实际学习中运用这一原则。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内涵。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明白如何在实际学习中运用这一原则。

3. 反思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教师简要介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出处和背景。

b. 提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什么意思?2. 讲解:a. 教师详细讲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含义。

b.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如何在实际学习中运用这一原则。

3. 讨论:a.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在学习中运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b.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 反思:a.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反思成果,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5. 总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b. 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勇于运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如何运用这一原则。

3. 反思报告:收集学生的反思报告,评估他们对这一原则的运用情况和效果。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写一篇关于如何运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原则的作文。

2. 选择一个学习难题,运用这一原则进行分析和解决,并将解题过程和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高中语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1 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语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1 新人教版选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方案教学目标: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感受人生和生存的大智慧。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分析文中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文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文章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知识链接:一、掌握重要词语。

1、为下列加线词语注音。

莒父___ 輗___ 軏____ 彫___2、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

(2)是智也:_____。

(3)更也:____。

(4)小人之过也必文:____。

(5)人能弘道:_______。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_______、_ ______。

(7)子在川上曰:________。

(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_______。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是通什么字。

(1)诲女知之乎_____通_____。

(2)如日月之食焉____通__。

(3)无欲速____通____(4)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____通___。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3)其何以行之哉?教学过程:一、孔子这位先哲圣人,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宝库,从他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些有关人生和生存的大智慧。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中,就有很多非常有启发性的人生格言。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原文】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译文】2、【原文】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第1、7、8、9、11、12、13则选文,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

2、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夫子矢之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2、理解句式“予所否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矢之……难点:鉴赏9、13则选文【教学时数】二课时课型:选修课专题【教学方法】1、吟咏法,反复诵读;导读法 2、启发探究式【课前准备】1、课前完成导学学案2、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盔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

可是,你是否知道这些成语就出自孔子之口呢?你是否意识到仅仅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就足以说明孔子的智慧之光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呢?二、语段解读:(1)第一则:结合文章的内容,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的“无知”呢?翻译重点:①诲:教导;②女通汝(rǔ)你;③为:表判断,相当于"是"④知1:明白;知2:知道;知3:通智,智慧,明智.⑤是:指示代词,"这".(2)第二则:根据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翻译重点:①如之何:古代汉语中的凝固形式,意为"怎么办"或"怎么";②末如之何:也作无如之何;末:指没有办法;(总)拿他没有办法;③已矣:常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了".(3)第三则: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重点翻译:①之1:结构助词,译为“的”;②之2:表修饰,无义不译;③食通“蚀”;④之3:代词,他。

⑤更:改正(变)(4)第四则:(第六则、第七则)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

人教版选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设计(教师)

人教版选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设计(教师)

知之为知之【学习目标】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感受人生和生存的大智慧。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1.分析文中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文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3.深层理解文章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预习案教材助读—台前幕后,先睹为快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听到一些耳熟能详、充满智慧、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如'欲速则不达''小不忍则乱大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出自哪儿吗?其实这些成语都出自几千年前的孔子之口。

孔子这位先哲圣人,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宝库,从他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些有关人生和生存的大智慧。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中,就有很多非常有启发性的人生格言。

【知识点归纳】——总结归纳,高效记忆本文的内容比较简单,同学们可以先看注释,掌握重要词语。

1.为下列词语注音。

①莒 j ǔ ②輗 n í ③軏yu è ④彫di āo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①诲女知之乎 教导;事物的道理 ②是智也 这 ③更也 改变 ④小人之过也必文 掩饰 ⑤人能弘道 扩大、光大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自身、自己;远离⑦子在川上曰 河 ⑧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停止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是通什么字。

(1)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 (2)如日月之食焉 “食”通“蚀”(3)无欲速 “无”通“毋” (4)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彫”通“凋”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判断句(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判断句(3)其何以行之哉?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5.指出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高中语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高中语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课重点:学习表现孔子生计智慧的选文,议论并领悟孔子的生计智慧。

1、重点:学习相关语言知识,除第 6、10、11、12 则选文之外,其余选文都应精讲。

2、难点:联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相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悟孔子的生计智慧。

一、导入新课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交口称赞的成语,比方“欲速则不达”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道不一样,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

这些成语,其实都出自孔子之口,都包括了孔子的人生智慧。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则表现孔子人生智慧的语录。

二、疏导 12 则语录(1)指明学生集体朗诵 12 则语录,纠正读音错误。

(2)商讨重点字词。

学生提出问题,互动解决,教师加以点拨。

翻译重点:①诲:教育;②女通汝(rǔ)你;③为 :表判断 ,相当于"是"④知 1:理解 ;知 2:知道 ;知 3:通智 ,智慧 ,理智 .⑤是:指示代词,"这".弘:扩大、弘扬躬:自己宰:城邑的长官无:通毋,不要而:连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表示“假如”或“却” ,这里能够理解为“却”兵:武器岁:季节舍:停止(3)翻译 12 则语录。

学生翻译,互动解决,教师点拨。

不懂装懂的吃菱人有个人学问很浅,却又喜爱不懂装懂。

一次,他去人家那边做客,主人端上一盘菱角。

他不认识这东西,更不知道怎么吃,就顺手拿一只连壳一同塞进嘴里嚼起来。

主人忙教他:“别忙,得剥了壳再吃。

”他不想认可自己的无知,就说:“这谁不知道!我可是是想连壳吃清清火而已!”主人又问:“这么说,你老家也种菱角?”此人很神气地回答:“自然啦,我们家乡前山后山种的都是菱角树呢!”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绽放” ,当读到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的这两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何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绽放呢?” ,为认识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观察一番。

高中语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

高中语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要点:学习表现孔子生存智慧的选文,讨论并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1、重点:学习有关语言知识,除第6、10、11、12则选文以外,其它选文都应精讲。

2、难点: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

这些成语,其实都出自孔子之口,都包含了孔子的人生智慧。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则表现孔子人生智慧的语录。

二、疏通12则语录(1)指明学生集体朗读12则语录,纠正读音错误。

(2)探讨重点字词。

学生提出问题,互动解决,教师加以点拨。

翻译重点:①诲:教导;②女通汝(rǔ)你;③为:表判断,相当于"是"④知1:明白;知2:知道;知3:通智,智慧,明智.⑤是:指示代词,"这".弘:扩大、发扬躬:自己宰:城邑的长官无:通毋,不要而:连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表示“如果”或“却”,这里可以理解为“却”兵:武器岁:时令舍:停止(3)翻译12则语录。

学生翻译,互动解决,教师点拨。

不懂装懂的吃菱人有个人学识很浅,却又喜欢不懂装懂。

一次,他去人家那儿做客,主人端上一盘菱角。

他不认识这东西,更不知道怎么吃,就随手拿一只连壳一起塞进嘴里嚼起来。

主人忙教他:“别忙,得剥了壳再吃。

”他不想承认自己的无知,就说:“这谁不知道!我不过是想连壳吃清清火而已!”主人又问:“这么说,你老家也种菱角?”这人很神气地回答:“当然啦,我们家乡前山后山种的都是菱角树呢!”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的这两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

四月的山上,乍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方案教学目标: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感受人生和生存的大智慧。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分析文中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文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文章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知识链接:一、掌握重要词语。

1、为下列加线词语注音。

莒父___輗___軏____彫___2、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

(2)是智也:_____。

(3)更也:____。

(4)小人之过也必文:____。

(5)人能弘道:_______。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_______、_ ______。

(7)子在川上曰:________。

(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_______。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是通什么字。

(1)诲女知之乎_____通_____。

(2)如日月之食焉 ____通__。

(3)无欲速____通____(4)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____通___。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3)其何以行之哉?教学过程:一、孔子这位先哲圣人,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宝库,从他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些有关人生和生存的大智慧。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中,就有很多非常有启发性的人生格言。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原文】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2、【原文】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3、【原文】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4、【原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5、【原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 \\\\\\\'6、【原文】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7、【原文】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 \\\\\\\'8、【原文】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9、【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10、【原文】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11、【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12、【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三、探究研讨1、结合文章的内容,回答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的\\\\\\\'无知\\\\\\\'呢?2、根据文章的内容,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3、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在这儿提倡的\\\\\\\'道\\\\\\\'是指什么呢?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5、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6、孔子是如何强调诚信的?四、思维拓展。

1、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两处。

2、请同学们谈一谈松柏有什么样的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小短文。

五、达标训练。

阅读下面两篇小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二)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

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

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

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

\\\\\\\'斗甚疾。

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

\\\\\\\'与之盟,出孔子东门。

孔子遂适卫。

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 \\\\\\'1、孔子在第一段把\\\\\\\'士\\\\\\\'分为几类人,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理解\\\\\\\'言必信,行必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

吾与夫子再罹难罹_____________苟毋适卫,吾出子苟_____________出_____________盟可负邪负_____________4、谈一谈孔子所主张\\\\\\\'信\\\\\\\'的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知识链接:1、(提示:jǔ、fǔ、ní、yuè、diāo)2、(1)教导;事物的道理(2)这(3)改变(4)掩饰(5)扩大、光大(6)自身、自己;远离(7)河(8)停止3、(1)\\\\\\\'女\\\\\\\'通\\\\\\\'汝\\\\\\\'(2)\\\\\\\'食\\\\\\\'通\\\\\\\'蚀\\\\\\\'(3)\\\\\\\'无\\\\\\\'通\\\\\\ \'毋\\\\\\\'(4)\\\\\\\'彫\\\\\\\'通\\\\\\\'凋\\\\\\\'4、(1)判断句(2)判断句(3)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教学过程:二、1、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2、孔子说:\\\\\\\'遇事不想着\\\\\\\'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不知道对他怎么办。

\\\\\\\'3、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

4、子贡说:\\\\\\\'君子的缺点,象日蚀月蚀。

一有缺点,人人都能看见;一旦改正,人人都会敬仰。

\\\\\\\'5、子夏说:\\\\\\\'小人犯了错一定要掩饰。

6、孔子说:\\\\\\\'人能弘扬道义,不是道义能壮大人的门面。

7、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怨恨。

8、子夏做莒父的市长,问政。

孔子说:\\\\\\\'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

只求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9、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就象大车没有车轴,小车没有车轴,怎么能启动?\\\\\\\'10、子贡问政。

孔子说:\\\\\\\'确保丰衣足食、军事强大、人民信任。

\\\\\\\'子贡说:\\\\\\\'如果不能同时做到,以上三项中哪项可以去掉?\\\\\\\'军事。

\\\\\\\'如果还不行,剩下二项中哪项可以去掉?\\\\\\\'衣食。

自古皆有死,缺少人民的信任,国家就要灭亡。

\\\\\\\'11、孔子说:\\\\\\\'天冷时,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谢。

\\\\\\\'12、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如流水!日夜不停留。

\\\\\\\'三、探究研讨1、一个人的聪明不在于他比别人知道得多,而在于他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

面对于\\\\\\\'无知\\\\\\\'的问题,我们要经常念叨着\\\\\\\'怎么办\\\\\\\',并且力图去解决它。

2、在人生的征途上,犯错误是难免的。

有过错却不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

要想改正错误,首先就要正视自己的错误,不要试图去掩饰自己的过错。

3、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来回答。

4、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一味去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多责求自己,少苛求别人。

5、6、(答案略)四、思维拓展1、孔子认为人没有信用是不行的,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靠什么行走呢?诚信对于个人来说,是处世之本。

没有诚信的人可以在暂时取得成功,却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

对社会来说,诚信是政府有效运作的根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