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浅谈小学语文课导语设计(已修改)
浅谈小学语文课导语设计西乡县金牛小学司亚利凡是赋有艺术性的讲授,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在教学上称为导语。
教师走进课堂讲的第一句话,发出的第一个信号,做的第一个动作,就要能先声引人、先声夺人、先声服人,要象一个高明的琴师那样,拨弄琴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如何设计语文教学的导语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故事引入法挑选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精要地讲述给学生听,并以故事与课文相联系的内容作为衔接点,切入正题。
如《飞夺泸定桥》一文,教师引言:一百多年前,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率领部下四万多名将士,来到这号称天险的大渡河畔,面临大渡河两岸的绝壁峻岭,面临宽阔河谷中的滔滔洪水,没法及时渡过,贻误了战机,而被围追的清军全部消灭于大渡河,成为历史上的千古遗恨。
就在七十多年后,我北上抗日的红军也来到了大渡河畔,当时河谷上空只悬着一座铁索桥。
蒋介石得知此事后立即调兵遣将,疯狂扬言要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
一河定成败,一桥系安危。
究竟是蒋介石梦想成真,还是红军战士胜利渡河,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悬念设置法就是借鉴说书人“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奥妙之术。
其奥妙就在于讲到扣人心弦之处,有意闭而不谈,嘎然而止,让听众产生悬念。
这种方法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迫使学生追根求源,阅读课文。
如《草船借箭》一文,教师导语:本课讲的是三国时的一则故事,周瑜为了陷害诸葛亮,以交战为名,迫使诸葛亮在十天之内赶造十万只箭,借以不能按期完成任务,而治诸葛亮的罪。
可诸葛亮不但没推辞,反倒答应只须需三天就能造齐,并立下军令状。
生死就此一决!十万只箭,三天能造齐吗?难道诸葛亮有什么神奇之术,他是否受到了军法处置?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则故事,弄清事情是怎样发展的。
三、问题导入法设计出一个精当的问题,由此引出要讲的内容。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一个恰当的问题能一石击起千层浪,使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如《狱中的联欢》一文,教师一开头便设问:我们平常看到监狱中关着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能高兴地聚在一起联欢吗?而本文却偏偏写的是“狱中的联欢”,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狱中有些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要在狱中联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看谁能把其中的奥妙讲清楚。
浅谈语文课如何设计导语
浅谈语文课如何设计导语浅谈语文课如何设计导语浅谈语文课如何设计导语导语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但总原则是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学生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导语应与讲课内容相关,力求语言生动,有启发性、渲染性与挑战性。
那么,语文课上如何巧设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呢?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析题直入,重点突出课文的标题往往是文眼,有经验的教师常常会十分重视课文的标题。
析题直入,即对所学课文的标题进行解释以导入新课,如一位教师在讲《故都的秋》时,用了这样一段导语:“秋”是中心词,“故都”是修饰语,限定了是北京,暗示了所写之秋是故都所特有的。
这些特点就集中体现在课文的景物描写之中。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教者在这里,以简洁的语言,直接对标题作了解释,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了文章所描写的对象和主要内容,重点突出。
二、文学独白,透视焦点教师先用精确简练的语句介绍课文的主要内容或动人情节,使学生对课文有大致的了解,以唤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攫人心魂的'艺术效果。
有位教师讲《祝福》时,如此导入: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爆竹声声。
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里,艰难地走出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的四十岁上下的女人。
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提着一个装着破碗的竹篮,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根下端开裂的长竹竿。
她,就是祥林嫂----鲁迅著名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一个惨遭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
教师通过焦点透视,用精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祥林嫂的形象。
三、音乐渲染,先声夺人音乐犹如“内在的海洋”,虽无汹涌的波澜,却能渗透到人的灵魂深处,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有位教师讲李清照的《一剪梅》时,这样导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以其清新的笔调,细腻的风格,写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作品,其中有不少被谱成了现代歌曲。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初探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初探导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课堂内容和学生之间的桥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提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导语设计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开端,也能够让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下面是我对语文课堂导语设计的初步思考。
一、导语要简洁明了导语应该简洁明了,能够直接地表达出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它不应该过于冗长,而是要用简短的语言把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通过简洁明了的导语,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帮助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导语要引人入胜导语需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或者展示一个引人入胜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
通过引人入胜的导语设计,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导语要与学生生活相关导语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关联,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可以通过引用学生熟悉的故事、事件或者展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导语设计,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同感和学习的兴趣。
四、导语要体现情感教育导语不仅仅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还可以进行情感教育。
可以通过导语来传递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体会他人的喜怒哀乐,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通过体现情感教育的导语设计,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语文学习内容。
五、导语要注重思维激发导语应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索。
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者谜语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展开讨论。
通过注重思维激发的导语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浅谈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精选五篇)
浅谈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浅谈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摘要]:导语的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导语设计要达到审美性、情感性、新颖性、趣味性、知识性、灵活性、联系性和启发性。
导语设计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
[关键词]:语文导语设计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
教师如何开启宝库,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呢?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
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
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确实,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
一、导语设计的原则:1、导语设计要有新颖性、趣味性。
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皮亚杰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
中学生又具有想象丰富、好奇心强、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创造愉快的情景,营造活泼的氛围,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
因此导语设计必须新奇。
学生因新奇才觉有趣,深感有趣才会去学。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语文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导语作为课程的开端,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方式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导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技巧,使之更具有效性和吸引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小学语文课堂导语的设计技巧。
一、导语设计的目的首先,设计课堂导语的首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对课堂的兴趣程度决定了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
因此,导语中应该包含一些独特的、有趣的内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可以通过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故事、趣味解析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加他们对知识的探求欲望。
其次,导语设计还应该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和魅力。
语文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文字、阅读、写作、修辞、感悟等多个方面。
导语中可以通过引用优美的诗词、寓言故事、名人名言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妙之处。
同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最后,导语设计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
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多样,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内容作为导语的素材,与学生建立联系。
比如,介绍一些热门的文化活动、流行的影视作品或者最近的新闻事件,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导语设计的形式导语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选择。
以下列举几种常用的形式。
首先,故事化导语。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关注度往往很高,所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开启课堂,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可以精心编排或选择一个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故事,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本堂课的主题。
其次,问题化导语。
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问题可以围绕着当天的课堂内容展开,也可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感受相关。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
再次,图文化导语。
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来打开课堂的大门。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导语设计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和兴趣程度。
好的导语设计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一、导语设计的目的和作用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起着引导学习、预热气氛、激发兴趣、扩展思维等多重作用。
通过合理的导语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二、导语设计的要求1. 导语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导语要选取生动有趣的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
2. 导语设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
3. 导语设计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通过导语,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思维的碰撞和理性的思考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4. 导语设计要与课堂内容相结合。
导语是学习内容的引子,要能够与后续的课堂内容相衔接,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导语设计的具体方法1. 故事导引法。
通过一个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故事情节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代表性,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2. 问题导入法。
通过提出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引入学习内容。
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 图片导览法。
通过展示一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想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图片要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注意图片的选择要与学习内容相符合。
4. 诗歌导向法。
通过朗诵一首优美的诗歌,引发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思考,以及对诗歌的情感共鸣。
诗歌要选取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作品,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四、导语设计实例话题:《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例如 在教授 《 猫》 一课 时 , 可以在课 前布置 一些 任务 , 让 学 生 对 可 以看 见 的 猫 进 行 观 察 拍 摄 一 些 图 片 , 了 解 猫 的 习 性 。在 开始 教授课 文时 ,教师可 以这样设 计 开场 白 : “ 我 们 都 见 过 猫. 谁 能 学 一 学 猫 的 叫 声 ?它喜 欢 什 么食 物 ? 它 生 活 在 什 么地 方?” 通 过 这 一 系列 的 问题 , 学 生 可 以拿 出他 们 搜 集 的相 关 资 料 进 行 回答 。这 样 的 导 课 把 课 本 上 冷 冰 冰 的课 文 与 实 际生 活 相联 系 。 学 生 可 以触 碰 到 课 文 的 “ 内容” , 从 而 对 课 文 学 习 产
语 设 计 浅 析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导
蔡 永 芬
( 黄骅市教育局 , 河北 黄骅 0 6 1 1 9 9 )
摘 要 : 导 言 是语 文课 堂 中 的“ 开场白” , 小 学语 文 教 学 中导 语 设 计 的 形 式 多种 多样 。本 文 介 绍 了几种 导语 设 计 方法 , 旨在 为 小 学语 文教 学 中的 导 言设 计提 供 丰 富 资料 , 以期 为 小 学语 文教 学提 供 有 益 参 考 。 关键词 : 小 学 语 文课 堂教 学 导 语 设 计 导课 设 计 导 言设 计
生浓厚兴趣 。 4 . 导 课 设计 引发 直 观 感 知 多 媒 体 手 段 在 教 学 中的 应 用 丰 富 了导 课形 式 , 为语 文 课 堂 增 添 了丰 富 的 色 彩 。教 师 在 语 文 教 学 中运 用 多 种 教 具 引发 学生对于课文的直观感知 . 让学 生对 课 文 的 内 容 看 得 见 、 摸 得 着, 提 高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例 如 在教 学 《 观潮》 一课时 , 教 师 可 以在 导 课 时 播 放 一 段 钱 塘 江 大 潮 的视 频 , 让学生在声 、 影 中 领 略 钱 塘 江 大 潮 的 魅 力 。教 师 还 可 以展 示 一 些 我 国独 有 的 自然 景观 、 自然现 象 直 观感 受祖 国 的 宏 伟 壮 丽 , 让 学 生 在 情 景 中 丰
浅谈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技巧
浅谈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技巧随着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语文教学导语已经逐渐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技巧是面向学生们的授课教学慕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就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技巧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首先,在设计语文教学导语时,应注重其内容和形式,以保持其质量及丰富性。
语文教学导语的内容应当紧扣课堂教学,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同时,教师还应当尽量利用新媒体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可视化效果,例如大屏幕投影、视频播放、动画制作等。
这些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会让学生们更加生动、活泼地理解课堂内容,以提升兴趣。
其次,在设计语文教学导语时,教师还应当加强思维及想象力的训练。
语文教学导语可以施以情景练习,让学生们能够穿越时间、把握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并能够探讨出作者诗词创作的意图及技巧。
同时,还可以把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们尝试模拟诗词中的场景,体会历史文化的精髓,研究诗词的语言表达的方式。
此外,在设计语文教学导语时,还可以通过增加课堂活动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举办小组比赛、讨论会等活动,让学生们交流彼此的看法,了解不同的观点,从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定制不同语文教学导语,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技巧是课堂教学慕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注重内容和形式,加强思维及想象力的训练,增加活动内容,定制不同教学导语等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而课堂导语是每一堂语文课的开端,它起到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的作用。
本文将从导语的功能、设计原则和技巧等方面介绍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的重要性和技巧。
首先,导语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扮演着引领学习的重要角色。
一个好的导语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内容广泛,涉及诗歌、文言文、现代文等多个方面,因此在设计导语时,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提问、引发思考、情境演示等,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精神。
其次,导语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导语应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其次,导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理解和吸收。
最后,导语应该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这些原则的指导,教师可以设计出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导语,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些小学语文课堂导语的设计技巧。
一是提出问题。
问题是开展学习和思考的良好起点。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引人入胜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教授《小猫钓鱼》这篇课文时,可以提问:“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你们觉得猫是怎么把鱼钓上来的?”这样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是引发思考。
导语应该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幅图片、讲一个小故事或者提出一个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教授诗歌《比喻》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张花开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花开的过程与人生的比喻关系。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能够理解诗歌的意义,又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是情境演示。
情境演示是导语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浅谈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
浅谈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一环。
导语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语言和文字,通过引出话题、提出问题或展示教学资源等方式,为学生打开思路,增加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消化和吸收知识的过程。
本文将从导语设计的重要性、导语设计的原则以及几种常见的导语设计方法三个方面浅谈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
首先,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导语是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吸收的关键一步,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好的导语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广泛的联想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此外,导语设计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心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信心,增加学习的效果。
其次,导语设计应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导语设计应与教学内容相契合。
导语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导语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导语应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注重启发式的引导,帮助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此外,导语设计还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背景,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教材的实用性和生动性。
最后,针对语文教学中导语设计的方法有很多。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引用名言警句。
通过引用名言警句,可以有效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思考。
同时,名言警句还能够帮助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另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提问法。
通过提问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将一些重要的问题引入学生的学习范围,促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此外,还可以运用故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设计导语,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
好的导语设计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并帮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好地掌握知识。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导语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负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
一个好的导语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关于导语设计的建议:一、了解学生的情况在导语设计之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
例如,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状况、价值观等等。
只有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为他们量身定制合适的导语。
二、结合教学内容导语和教学内容应相互呼应。
导语应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例如,在教学《红楼梦》时,可以引用一些《红楼梦》中的经典句子,通过引用经典语句来引导学生进入这个课文的世界,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通过引用一些背景知识或者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三、结合学生的兴趣在导语设计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兴趣作为重要参考因素。
学生的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也是他们最好的助手。
例如,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引用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古诗词,或者引用一些小动物或植物的形象,通过形象化的方法引入古诗词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师的风格与语气导语的设计不仅仅是内容的创作,还包括教师的语气、情绪的表达等等。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摆脱生硬、呆板的语气,给学生传递积极、活泼的阳光能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好地融入学习中。
五、频率和重复导语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重要内容可以多次强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在导语设计中,教师要注意频率和重复。
经常重复听到的话语可以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在学生中形成共识,进而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
最后,导语是启发学生学习的基石,好的导语不仅能引导学生,还可以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更高效的学习效果。
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和班级情况,设计出更加富有亲和力和吸引力的导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在小学教育中,语文课堂导语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导语是教师在课堂上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时使用的短句或一段话,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及时进入学习状态,并提前预设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因此,如何设计优秀的语文课堂导游技巧,是一门必修课。
下面我们从以下角度探讨这个话题。
一、导语的目的和重要性1.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导语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短时间内适应课堂氛围,转变注意力,缩短思维过渡。
2.发挥导引作用导语作为课堂中的桥梁,可以起到导引作用,它可以让学生提前知道本节课所讲的知识点、要点或重点内容,从而带领学生更好地关注教师讲课的内容。
3.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语是语文课堂中可以为学生增添一份色彩和趣味的一种形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导语的设计要点1.简短明了、精准导语的设计要点之一是简短明了、精准,此要点可以起到语言简洁精练、内容准确清晰的优点。
一般而言,老师在设计导语时应把握好长度和语言的逻辑性。
2.紧扣主题导语要体现出本节课主题、要点和内容,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在导语中就能领悟到本节课的重点和知识核心。
为此,老师在设计导语时,必须紧扣主题,有针对性地在导语中引导学生探索、思考。
3.以趣味为主要特色贯穿趣味性,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快乐,体验到成长与幸福,为学生的生活增添色彩。
4.依据学生需求导语的设计应该适合学生自身的需求,考虑学生接受的水平和实际情况,并给出自己的看法、经验、建议或教育思想,可以为学生带来一种正面刺激,使学生受益更多。
三、导语设计案例1.以寓言故事为例学生们,今天,咱们主讲的故事叫做《霸王龙的故事》。
暴龙是一种很可怕的恐龙,他为了饱食而伤害了小玫瑰龙的父亲,在小玫瑰龙的帮助下,暴龙总算体会到什么叫做体面和尊严。
同学们,我们绝不能忘了要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过上更美好的人生。
2.以动画片为例同学们,好习惯是人们性格的基础,和良心是我们人类的最佳朋友。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导语,即课文教学的开场白。
教学伊始,教师用一段娓娓动听的导语导入教学就像拉开一场好戏的序幕。
课伊始,学生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却是一致的。
新颖、迷人的起始能立刻抓住学生的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像一股伴随美妙音乐的涓涓细流流进学生的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深处;一句精辟独到的导语,蕴涵丰富深刻的哲理,扣人心弦,发人深省,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因此,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导语方式,仅供大家参考。
一、开门见山式这种导语干脆利落,可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之较快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中。
接着,教师叙述课文内容梗概,讲清课堂要求,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设置疑问式疑,往往使人感到新奇。
教学时,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及课题特点故意设置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绿色的办公室》时,我先设“疑”:同学们,你们去过我或者父母的办公室吗?办公室里都有些什么?这些办公室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接着揭题:世界上就曾有过一个非常特别的办公室,它叫“绿色的办公室”。
这种巧设疑问,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有障碍但又并非不可逾越的境界,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解释课题式这种方式常用于古诗及较难理解的课题,如教学《惠崇春江晚景》时,我先向学生讲解了惠崇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是宋朝一个非常有名的和尚,而“春江晚景”是他的一幅画。
这首诗是大诗人苏轼为这幅画做的题画诗。
此时,不但消除了学生对课题的疑问,还顺利引入正文教学。
四、温故知新式巴普洛夫指出:“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
”也就是说,各种新知识都是从旧知识中发展而来的。
所以,“温故知新”的过渡式导语,就成了教师最常用的导课方式。
例如,教学《春》时,一开始上课教师就充满感情地说:“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联想到春光明媚,鸟语花香。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描绘春天,比如杜甫的《绝句》,你们还记得吗?”学生齐背后进入了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
浅谈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技巧
浅谈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技巧
语文教学的导语设计是新课程对语文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语文
学习最直接的学习目标,也是语文教学课程发展的核心,如何设计理想的语文教学导语,
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步骤。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导语设计技巧应着重做到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背景重要性。
前人对语文教学导语中背景的重视度一直都是最高的,背景
应为课程设计提供可以充分利用的材料,有利于学生从教材中获得深层次的知识,有利于
扩展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视野。
第二,重视语言文字的构成方式。
语文教育导语的构成要求要求清晰、具体,引导学
生熟悉文体特点,了解文体的语言结构表达方式,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的文体特征有
助于他们写好论文。
第三,注重课题和主题的引入。
老师应尽量将有趣的话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地结
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话题来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以
便学生在最少的死记硬背中获得最大的学习成效。
第四,重视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学生通过各种手段 effective way来体验教学内容,而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讲授学习,老师的教学过程应包括丰富的多媒体、评价手段,通过使
用多用途地点、多种形式来实现教学。
以上是语文教学导语设计技巧的要点。
在实践指导中,我们应以实用、工作性、创新
性为方向,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语言的感官魅力,运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实现语言能力的
提升,为他们创造一个结果导向教学的环境,最终做到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浅谈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技巧
浅谈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技巧
语文教学导语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它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因此,掌握一定的语文教学导语设计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注重定位和设定学习目标。
语文教学的定位和目标的设定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和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把握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其次,把握教学重点。
语文教学时,要把握重点,主要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定重点,把讲解和理解巩固这两个环节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的效果。
第三,要注重学习方式多样性。
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及形式,让学生们在融入时开发新的学习方式,如语言实验、现场观察、阅读研究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习的潜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要注重学习过程与不同媒介的融合。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授语言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们通过不同媒介来运用语言,这就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如图片、音频、视频等,融入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
最后,要注重评估。
语文教学要实行定期考核,看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度,以及学习方法和综合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从而不断完善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和效果。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建立良好的
教学导语,再掌握一定的语文教学导语设计技巧:注重定位和设定学习目标,把握教学重点,注重学习方式多样性,注重学习过程与不同媒介的融合,以及注重评估,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导语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提醒学生主题意识的桥梁。
尤其对小学生而言,导语更是关键,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导语将他们带入学习的氛围中。
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谈一谈小学语文课堂导语的设计技巧,希望能给广大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导语要简明扼要、直击主题。
小学生在接触新知识时,容易被琐碎的细节所困扰,因此,导语应该集中精力解释最重要的核心内容,避免在导语过程中浪费过多时间和精力。
同时,导语要能够唤起学生的兴趣,并体现出该节课或本节课下面所要学的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其次,导语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他们的经验相结合。
小学生正处于自我认知、主动探索的阶段,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模仿、操作。
因此,在设计导语时,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故事、案例、活动等,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第三,导语要具有启示和引导作用。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要以阅读、写作为主,因此,在导语中要通过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写作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道德故事、名人事迹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导语还可以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维,鼓励他们发表独立见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第四,导语要注重情感交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待老师的态度和感受可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
因此,在导语中要注重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学生的需求和困惑,给予鼓励和支持。
同时,要尊重和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相互尊重、团结互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最后,导语的设计要灵活多样,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小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风格各不相同,因此,导语的设计也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定制。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初探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初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导语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精心设计的导语,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还可以起到预热和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
下面就从导语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进行初步探讨。
一、导语设计的理论基础1. 重视情感因素在语文学科中,许多知识点都与情感相关。
因此,在导语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情感因素,突出情感色彩,以此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通过情感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2. 引导思维拓展导语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拓展思维。
导语中应该尽可能引入思辨性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思考。
同时,导语还可以通过短小精悍的句子和词语,引导学生自主联想和想象,从而拓展思维。
3. 结合实际生活导语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产生共鸣。
导语中应该尽可能多地使用学生熟悉的实例和案例,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4. 简明扼要导语的长度应该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尽量简单明了。
内容要扼要概括,重点突出,以此达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二、导语设计的实践方法1. 卡片式导语卡片式导语是指将导语的内容分为若干小段,每段的内容一个卡片上,可以随时翻看和回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卡片式导语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和学生的不同需求,制作成不同的型号和款式,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实用性。
2. 图文并茂导语图文并茂导语是指将导语的内容用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视觉效果比较强,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种导语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可以促进学生的记忆和掌握知识点的能力。
互动式导语是指导语内容与学生的互动式设计,例如,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举例子、讲述故事等。
通过互动式的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创意式导语是指导语内容采用创意思维方式设计的一种导语形式。
通过创意式导语,可以引导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破除固有的思维定势,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初探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初探一、导语概述语文课堂教学导语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个好的导语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准确把握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设计一个精彩的语文课堂教学导语显得尤为重要。
二、导语设计原则1. 吸引学生注意力导语的首要任务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个好的导语应当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接下来的课堂内容保持高度的关注。
2. 简明扼要导语不宜过长,应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式,以免让学生产生阅读障碍。
3. 富有感染力导语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通过情感的牵引,可以让学生更加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4. 贴近课堂内容导语应当贴近当天的课堂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铺垫和引子,让他们对接下来的学习有所预期。
1. 以问题引导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在思考中找到课堂的契机。
比如可以用“你们知道……吗?”、“你们认为……是什么意思吗?”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
2. 以故事引导可以通过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故事中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3. 以实例引导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让他们通过具体的例子理解抽象的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4. 以互动引导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引导,让学生参与到导语中来,从而建立起良好的课堂氛围。
1. 以问题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人山人海’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就有这个成语的出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到底是怎么样的情景。
”2. 以故事引导:“今天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的人物。
希望大家能够从这个故事中找到启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
”3. 以实例引导:“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组图片,看看你们能否从这些图片中找到跟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相关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 以互动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讨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是什么意思?请大家积极发言,我们一起来探讨。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导语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文本、问题或话题引发学生思考的起点,是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刺激。
导语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兴趣的激发。
下面我将从导语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技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导语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学生在认知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待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在导语设计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清晰简练的语言,简单明了地表达出文本的主题和核心思想,尽量避免使用生僻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式,以提高学生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和启发思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导语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学习语文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导语设计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教师可以通过引用学生熟悉的事例、故事、或者以学生关心的话题作为导语的素材,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运用感官形象的描写,使学生能够形象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导语设计要注重灵活多样。
导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问题导语、创设情境导语、递进导语等。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材章节和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导语形式,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导语还可以设置多个环节,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讨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地调整导语的难易程度和形式,以充分发挥导语的作用。
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通过合理设计和巧妙运用导语,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理解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导语设计的质量和效果,让导语成为引领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明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摘要]:“导语”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导语设计时的依据和呈现的形式,设计导语的一些方法以及要注意的一些方面。
[关键词]:语文导语设计导语即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是一堂课的切入点。
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
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深思飞跃;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进入“共振”的境界。
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
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优秀的、精彩纷呈的导语往往像磁石,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
像重锤重重地敲打在学生的心上,像钥匙悄悄地开启学生的心扉。
看到一些著名教师的教案,我们会发现他们对导语的设计无不精心备至。
从一定程度上说,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导语设计。
那么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导语呢?是不是一定要像小说一样充满悬念,跌宕起伏,极尽峰回路转、一波三折呢?其实不然,下面我就导语的成功与否略谈几点看法:一.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1.重激趣。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是一切人才的起点,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存动力。
如果一堂课的导语设计得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为学习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同时亦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所以有经验的老师无不重视导语的设计。
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一篇课文时,我针对题目中季节的特点,孩子们性格的特点,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春节过去了,天气变暖了春姑娘已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我们真希望出去走一走,到田野里,到山岗上,到小河边,去感受一下这春天的气息(出示课题,生齐读)这个题目真有意思,春光怎么会染绿我们双脚呢?要想知道答案,那就读一读这首诗吧!再如学习了《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一篇课文后,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学习了《春光染绿我们双脚》,那美丽的春光召唤着我们,你们想不想出去找一找这美丽的春天?(想)那究竟到哪儿去寻找这美丽的春天呢?请打开课本第2课,看看能不能从书中找到答案。
学生迅速打开课本,孜孜不倦地读起来。
这样的导语设计,造成了学生心理上悬念。
产生一种巨大的诱惑力,促使学生迫不及待的钻研课文。
可见,导得得法,导到教材的要害处,导到学生的心坎上,导语就能起到敲山震虎、顺风拉帆的作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经验的老师莫不因时因文来精心设计导语。
2.诱发趣。
教师如能授之以趣,便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直接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其潜在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古人说:“教人而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因此,教师一定要把诱发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
同时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也很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
如《五彩池》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四川松潘旅游胜地藏龙山上的五彩池的美丽和神奇。
上课时,我以五彩池的传奇故事导入新课,借此唤起学生对“五彩池”神往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急于欣赏的兴趣。
导语是这样设计的:“我小时侯听奶奶讲,西方有座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那是天上的神仙住的地方;池里的水好看极了,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
奶奶是哄着我玩的,我却当作了真的,真想有一天能遇上神仙,跟着他腾云驾雾,飞到那五彩的瑶池边去看看。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看看这个神奇瑰丽的五彩池呢?其实,这个五彩的瑶池不在天上而在人间,它就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去欣赏《五彩池》。
”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学生自然是兴趣盎然。
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1.优美情境《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或叙述了生动的故事,或描写了美妙的景色,此类课文,可选其中精彩的画面或精彩的情节,通过具体形象的描述,声情并茂的表述,来创设优美的情境,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
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九寨沟》时,我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而九寨沟则是这个大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那里的雪峰插入云霄;那里的湖泊清澈见底。
那里的森林古木参天;那里的彩池五彩缤纷;那里的瀑布高低错落,谁到了那儿,都会被那奇特的风景所陶醉,被那美妙的景色所感染。
不仅仅自然景色蔚为壮观,还有各种各样的珍稀动物。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童话世界走一走,人间仙境看一看。
这样导入,学生就会被九寨沟的美妙所吸引,同时也对九寨沟的主要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就会全身心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中去,投入到课文的阅读和景色的欣赏中去。
2.真实情境大家知道,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因此,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就是为学生提供适宜发展的条件和环境,这既是学习知识的必须,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前提之一。
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有积极的情感时能大大促进大脑的工作,促进各种积极因素的发挥,促进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一切条件创设真实情境,用具体事例,去诱发学生的乐学情感。
注意强化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地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我上课的第一工作就是使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我在教学五年级《习作1》一课,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你们读了《我的班主任》这篇文章后,你一定打开回忆的闸门,你是不是很想把老师关心你们的典型事例说给大家听一听?此时所有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他们就陷入回忆,接着讨论交流,最后合作定稿。
小学语文课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深广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体验。
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
而选进教材的课文,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都是通过精挑细选的,所以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气氛,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三.紧扣题旨,简洁生动。
小学生在接触新课时,一般比较兴奋,但兴奋持续的时间较短,这就要求导语所用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应控制在3-5分钟为宜。
导入只是课堂的一个开头,它的作用是为教学打开思路,不能喧宾夺主。
让学生感到疲劳、注意力分散。
导语设计应短而精,语言要简洁、生动,紧扣题旨,充分利用儿童的兴奋时间,让他们的思维按照老师导课的思维进行下去,顺利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例如,五年级(下)《梦圆飞天》,这是一篇通讯报道,报道我国的航天英雄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行成功的经过。
我在教学时,借助文中插图,设计了短小精悍的导语。
(出示插图)同学们,想知道图上的这个人是谁吗?心动不如行动,赶快打开课本,到文中去了解他是谁。
五年级(下)19.《谈礼貌》,这篇课文是一篇议论文,我在四年级《说勤奋》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到什么?“礼貌”会谈些什么?这片言只语就激发来学生的阅读的积极性,大大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而言之,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具有指向定调的作用,可以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形成适宜的课堂氛围。
而导语的设计更是一种极富魅力的教学艺术,因此,更多时候体现为一种构思,一种创造,不会找到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
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坚持在导语设计这门艺术上痛下苦功,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才能使导语这朵瑰丽的鲜花在语文教学的园地上怒放。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
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总之,导入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创新,重在实效,它既是一种教育机智的运用,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
我们应不断地对新课的导入形式进行深入探讨,大胆尝试,以适应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导入——这个教学的“第一锤”,就敲在学生心灵上,迸发出迷人的火花。
琦君的《桂花雨》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童年是美好的,在每个人记忆的花园里,总会有一些常开不败的花朵,给人留下永久的回忆。
同学们,你有过在雨中嬉戏的经历吗?(学生回答)可是你有过在桂花雨中陶醉的经历吗?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每当桂花盛开时,满树生香,花香随风飘逸,弥漫四方,一切都沉浸在花香里。
你抱住那桂花树,使劲地摇,尽情地摇,任由桂花像雨点一样纷纷落下来。
落在你的头上、脸上、肩上、身上、脚上,落得满身都是。
你沐浴在香甜的桂花雨中,整个人都陶醉了,你忘情地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然后我让他们睁开眼睛顺势引入新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场美丽的桂花雨,和作家共同分享童年的欢乐。
”这段导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切入,然后用充满感情的语言为学生描述了摇桂花的场景,激起学生对作者童年生活的向往,也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可见,描摹具体的实境可以让学生如临其境,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震撼他们的心灵,从而得到情感共鸣。
这个导语的优点是在学生思维被充分开启之后,老师顺势导入正题,值得注意的是引趣式导语最关键的就是要落实这个“趣”字,靠它,可以把课堂气氛调节得使人觉得轻松愉快,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愿思乐学的境界。
这样,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较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1、钱威主编《语文教学艺术导论》(节选),新疆大学出版社。
2、兰呈辉主编《教育纵横》,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2年版。
3、海南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海南省小学师资培训研究中心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及应用》,2002年版。
4、李英姿《小议低年级语文课的导课艺术》《小学语文教师》200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