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内在规律引导循序渐进
教育学作业---请结合实例谈谈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都哪些
请结合实例谈谈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都哪些?所谓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它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从其性质来说,是规范和指导教学活动,或者说是给教学活动提供有效策略。
教学原则能使我们按照教学的客观规律组织教学活动,正确解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学原则概述(一)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教学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指导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
(二)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区别: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原则是人们制定的,在制定和贯彻执行中总有主观意识的参与。
联系: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而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体现,两者不可分。
(三)教学原则的意义:1、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体现,只有正确理解和贯彻教学原则,才能使教学符合教学规律,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教学原则对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它指导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指导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和运用,它关系到教学具体工作的实施,关系到教学质量问题。
二、我国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目前关于教学原则的名称,数目尚未有统一的意见。
一般认为,对中小学教学较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教学原则有下面几条:(一)全面发展的方向性原则1、含义:该原则要求教学要从教育目的出发,在教学中坚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贯彻要求:①要求基础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②注意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③保证学生身心发展的统一。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含义:理论指书本和教师所传授的间接知识;实际是指书本知识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和现象,也包括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
这条原则是指:教学中要把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于实践,做到学懂会用。
2、贯彻要求:①以理论为主,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力求把理论知识讲清讲透;②根据教学需要和可能,适当联系实际。
下列属于学记中的教学原则有
《学记》教学原则《学记》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篇章,也是世界教育理论的宝库之一。
作为一部涵盖了丰富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经典之作,它深刻地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教育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在《学记》中,作者提出了诸多教学原则,这些原则不仅具有深远的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在当今的教育领域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包括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式探究等。
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性特点来制定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和能力。
这一原则强调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同时也强调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
循序渐进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要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来进行,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避免跳跃或超越学生的能力范围。
启发式探究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启发诱导的方式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
这些教学原则在当今教育实践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首先,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其次,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来进行,避免跳跃或超越学生的能力范围,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提高其认知能力。
最后,启发式探究的原则鼓励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通过启发诱导的方式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将这些原则融入现代课堂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关键。
首先,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例如,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进行分组教学、差异化作业布置等。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应从基础概念开始逐步引入高级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写作规律理论
化律”、“三重转化律” (写作行为的“三级飞跃”、
“化一律”、“渐递律”、“适宜律”。 “四体化一律”、 “四环操作律”) 着眼于写作系统的“五体化一律”
主体三律论之一
着眼于过程的
一步、双重、三重转化论
一步论:持这种观点的人从唯物论的反映论出发,认为
“物质存在决定精神产品”,“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 此得出由客观存在转化为产品的结论。这种观点最大的特点 是从静止的外部形态看待文章的制作过程,忽视了由客观存 在到成品的具体过程,将复杂的转化过程简化为一步完成。 这一观点看似是从写作过程的角度研究规律,实则并未深入 到由物质存在转化为产品的内在变化过程中去,因而找不到 促使转化完成的决定因素及相关要素,更无法认识各要素的 构成和相互作用,因此得出的结论必然是静止的片面的。
续前
双重转化论:双重转化律是刘锡庆在《基础写作学》中提
出的,认为:任何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的写作,都必须经过一个 双重转化的过程,即由客观事物转化为认识,再由认识变化为 表现。
这一认识,在魏晋时期,陆机、刘勰就有初步的阐述。
陆机《文赋》提出:“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刘勰《文心雕龙》提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苏俄学者科瓦廖夫在《文学创作心理学》中,归纳了文学创作 的基本规律:文学创作是一种双重转化过程,首先把外部事物 变成头脑中形象,然后把头脑中形象变成文字。
双 重 转 化 论 的 局 限
首先,把写作过程的转化简单化、机 械化。研究者认为由物到意的第一重转化靠的 是写作主体的摄制力,包括观察、捕捉、感受、 体验、想象、概括、提炼、开掘的能力;第二重 转化即由意到文靠的是表现力,即谋篇定体、选 技用笔、遣词造句的能力。显然研究者扩大了 “摄制力”、“表现力”两个概念的外延。摄制 力应当只涵盖观察、捕捉、感受、体验的能力, 表现力也只能界定用笔、遣词造句的能力。这样 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想象力、概括力、提炼开 掘、构思谋篇、定体选技等最能体现写作主体创 造性劳动的能力没能被准确科学地界定在应有的 概念范畴中,在双重转化律中这一劳动过程被忽 视了,舍弃了。
数学老师如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数学老师如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数学是一门重视逻辑思维和规律性的学科,而发现规律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之一。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怎样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呢?本文将从培养好奇心、提供探索的机会以及鼓励合作学习三个方面探讨数学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一、培养好奇心好奇心是学生主动探索的动力之一,数学老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数学的热情。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展示数学中的奇妙现象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比如,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规律。
同时,教师还需注重启发性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产生思考的欲望。
例如,可以给学生一个数列,让他们思考这个数列的规律,并由学生自己给出答案和解法。
二、提供探索的机会在课堂上,数学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让他们能够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实践。
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做课前准备、鼓励学生互相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并且,在学生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几何图形,要求他们观察图形特征,并总结出几何规律。
三、鼓励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探索规律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数学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们可以相互启发,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过程。
同时,数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寻找规律,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促进了他们对数学规律的深入理解。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引导,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数学学习不应仅仅停留在计算和记忆的层面,更应关注学生对数学的探索和发现。
因此,数学老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探索的引导者,要学会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理解循序渐进原则
如何理解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科学研究和教育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其含义是:在探究或学习新知识时,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地进行,逐步深入,而不是跳跃式地、无序地学习或探究。
循序渐进原则的核心理念在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经过一个逐渐积累、由浅入深的过程。
通过逐步深入地学习或探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提高理解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在教育实践中,循序渐进原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教育机构在设置课程时,应该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
辑顺序进行组织,从基础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确保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2.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从直观、简单
的实例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逐步增加难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3.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课
程设置的顺序,逐步掌握知识,打好基础,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循序渐进原则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其核心在于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学习或探究,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培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述德育的规律
论述德育的规律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发展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以下就德育的规律进行论述。
德育的规律是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阶段都不同,德育工作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通过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活动,使其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提高道德修养。
德育的规律是循序渐进。
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逐渐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从小学开始,可以从简单的规则和道德规范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德育工作也应不断深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德育的规律是全员参与。
德育工作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需要全体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明确各个参与方的职责和权利,形成合力。
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家长要关心和支持学生的德育教育;社会要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和价值观念。
第四,德育的规律是注重实践。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道德规范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实际行动和道德决策等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知识,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五,德育的规律是因材施教。
德育工作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德育工作要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形成。
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优点和缺点,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德育的规律是激励引导。
德育工作应注重激励和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给予奖励和表扬,激发学生对道德行为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也要及时纠正和引导学生的不良行为,帮助他们认识错误并改正。
激励引导的德育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升。
德育的规律体现在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全员参与、注重实践和激励引导等方面。
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寻找规律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寻找规律的能力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外,更应该提高他们发现规律掌握和运用规律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找规律的能力。
一、深挖教材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如:一年级上册教学大纲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时,结合认数教学让学生知道相邻两数相差1的规律,以后逐步结合看图写算式,要求学生学会根据一图怎样写出两个算式四个算式,当学生学完10以内加减法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成加减法表后,要求学生看着表分别说出加减法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二、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的组织教学。
如:为了让学生知道相邻两数相差1的规律,首先让学生知道: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从而知道:相邻两数相差1。
又如:学完10以内加减法,看着加减法表要求学生分别说出加减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学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要求学生根据算式总结出规律。
通过这样有序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规律三、精心引导教学是培养学生寻找规律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的精心引导是关键。
例如:在教学,a-b-c=a-(b+c)这一规律时,精心设计引导过程。
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这样一道应用题。
少先队员做红花45朵,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给小班10朵,中班15朵,其余的给大班,给大班多少朵?通过分析:学生中出现了两种解法:45-10-15=20(朵),45-(10+15)=20(朵)。
接着教师指出两种算法结果相同,即:45-10-15=45-(10+15)进而设计练习,通过练习,启发学生发现规律: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如果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所得结果相同。
精心引导,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吃透教材,熟悉了解学生,才能在教学中轻松的教学,学生轻松的掌握,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循序渐进
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循序渐进我们知道: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理解,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实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
作文教学原则就是作文教学中遵循写作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学生认知、心理等特点,为达到一定的作文教学目的所形成的教学准则,是理解和处理作文教学中各种矛盾的依据。
当前的作文教学理论书很少涉及作文教学的原则,我们认为,作文教学既要符合一般教学的规律,同时又有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使用语言文字实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理解世界、理解自我、实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水平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注重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显然,作文教学不同于阅读、写字、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活动,有其内在的规律,应该遵循一定的教学准则。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序渐进作为一般的教学原则,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活动。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提出这个原则,是因为我们的作文教学随意性比较大,从作文教材的编写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作文教学的内在序列一直没有很好地把握,对学生习作和作家的写作没有很好地区分,对学生习作的各个阶段没有清晰的把握,结果循序渐进成了一句空话。
所谓循序渐进,是说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步前进、提升。
序指的是次序,具体到作文教学中,按照什么次序实行,除了要深入把握作文教学的内在规律,了解作文教学的一般特点,明确作文教学的各阶段目标外,还需要结合学生不同年龄特点、不同的生活环境以及认知、情感、心理差异,综合考量,全面兼顾,以便确定好作文教学的基本次序,只有次序清楚了,作文教学的层次才清晰,作文教学的渐进才有可能。
没有作文教学的次序,循序渐进仅仅一句空话。
当前作文教学的最大困难是无序状态,教材中的作文训练无序,教师心中无序,最终导致作文教学不够严谨,同是写一件事,三年级写了,四年级也写,老师认为三年级写过,四年级自然会写,指导也就随意,甚至放任。
探索幼儿身心规律 提高幼教教学水平
探索幼儿身心规律提高幼教教学水平探索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是调高幼儿教育的关键。
因此,幼儿教师和家长在教育中要用心探索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不断提高幼儿的教育效果。
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渐进的特征,叫要有耐心幼儿身心的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成人往往希望一步到位。
如果孩子一时做不到,就会遭到批评,甚至打骂,这是很不公平的。
半岁以后的孩子开始怕生,怕生也是一种年龄特征。
但是,孩子怕生的心理弱点是可以经过耐心教育和训练得到克服的。
有个女孩子已5岁多了,因为搬家换了幼儿园,妈妈接送她走过幼儿园门口时,让她向门卫张爷爷问好,她总是不出声,她妈妈没有责怪她,而是自己带头向张爷爷问好。
张爷爷微笑着作答。
女儿只是偷偷地看看他。
后来妈妈问女儿:“你怎么不叫张爷爷呢?”她小声对妈妈说:“我不认识他嘛,以前又没见过他。
”妈妈说:“我也没有见过他呀,从现在开始认识不行吗?”女儿对着妈妈的耳朵悄悄地说:“我害羞!”妈妈对她说:“你不叫他,他怎么知道你想和他交朋友呢?”后来,妈妈不去催促他,很耐心地等待她叫人时刻的到来。
又过了几天,母女俩见到张爷爷在园门回扫地,还没等妈妈开口,女儿就已脱口而出:“张爷爷早!”孩子终于有了信心和勇气,自己克服了怕生、怕羞、怕叫人的心理障碍。
孩子的脸上也流露出高兴和满足的神情。
可见,只要成人不随意责怪幼儿,有耐心,沉得住气,孩子的心理弱点是能够经过教育、培养得到克服的,千万不要拔苗助长。
二、尊重幼儿认识活动直觉的特征,教育要循序渐进幼儿的思维依靠直接的感知觉。
而成人靠理性思维,凭逻辑推理。
成人往往认为这种差别是孩子犯“错误”造成的。
实际上,是成人忽视了幼儿认识活动直觉的特征,孩子遭了冤枉。
比如,有位老师问孩子:“是飞机飞得快,还是汽车跑得快呢?”她认为飞机比汽车快是常识,而孩子偏偏答道:“汽车跑得快!”老师生气地批评孩子:“你这是怎么回事,当然是飞机快!”孩子也不让步,涨红了股争辩说:“就是汽车快!我坐在汽车上,看见窗外的树飞快地往车后跑,看看天上的飞机,走得好慢,汽车就比飞机快!”孩子靠自己的直接知觉来判定谁快谁慢,他的年纪小,还没有发展到用理性思维的境界。
小学教案中如何做到循序渐进
小学教案中如何做到循序渐进在小学教育中,循序渐进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
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逐步提高学习水平。
那么,在小学教案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循序渐进呢?首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差异,因此,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因材施教。
在制定教案时,我们可以通过课前调研、课堂观察和课后反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其次,我们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
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的线性教学进度,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难度。
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引导他们更深入地学习;对于掌握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帮助他们夯实基础。
通过这样的个性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三,我们要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衔接性。
在小学教育中,各个学科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因此,在制定教案时,我们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确保学生能够将已学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有机结合。
可以通过复习和预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第四,我们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只有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可以运用讲授、讨论、实验、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灵活和有效。
最后,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反馈和评价。
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作业批改、小组合作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进而调整教学策略。
如何引导小学生发现数学规律
如何引导小学生发现数学规律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发现规律的学科。
对于小学生来说,引导他们发现数学规律是培养他们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探讨如何引导小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给小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发现规律。
例如,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些数字序列,让他们找出其中的规律。
比如,给他们一个序列:2,4,6,8,10,让他们思考这个序列中的数字有什么规律。
通过观察,他们可能会发现这个序列是以2递增的。
通过这样的练习,小学生可以培养他们观察和归纳的能力,从而发现数学规律。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和趣味活动来引导小学生发现数学规律。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一个数学谜题比赛,让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比如,给他们一个谜题:有一堆苹果,每次拿走两个,最后剩下一个苹果,这堆苹果一共有多少个?通过思考和实践,小学生可能会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是3。
通过这样的游戏和趣味活动,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小学生发现数学规律。
例如,我们可以带他们去超市购物,让他们观察商品的价格和重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实际例子,小学生可以发现价格和重量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规律,比如价格越高,重量可能越大。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小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规律。
最后,我们可以鼓励小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数学发现。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一个小组讨论活动,让小学生分享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发现的规律。
通过互相交流和分享,小学生可以从彼此的经验中学习,并且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规律。
总之,引导小学生发现数学规律是培养他们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给他们提供具体的数学问题、游戏和趣味活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以及互相交流和分享,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他们的观察、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现和应用数学规律。
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发现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和特点
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发现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和特点数学是一门富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其中蕴藏着各种规律和特点。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和特点,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提升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和特点,以及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数学发现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
通过举一反三、类比类推等方法,让学生从具体的问题中感受到数学规律的存在。
例如,在教学中引入具体的例子和图形,通过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问题的直观认识,为后续的数学发现奠定基础。
二、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在学生建立了数学直观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关于问题规律和特点的假设。
通过提出假设,学生可以将他们的数学思维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进一步加深对数学规律的理解。
同时,学生提出的假设也为后续验证提供了方向。
三、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为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和特点,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探究性学习任务。
这些任务可以包括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数学定理的证明、寻找数列的通项等。
通过这些任务,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和特点,并通过实践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提供引导和反馈在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反馈。
引导可以包括给学生提出问题、提示相应的数学概念和方法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索。
反馈则可以通过讨论、批改作业等形式进行,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加深他们对数学规律和特点的认识。
五、启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数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启发学生的自主思考的过程。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在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的帮助。
通过自主思考,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学规律,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六、运用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在现代教学中,运用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辅助学生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和特点。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规律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规律规律是事物或现象内在的、反复出现的、可以被预测和描述的特点或模式。
在学习过程中,探索规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规律时,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规律。
一、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和材料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助于探索规律的学习环境和材料。
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明显规律的题目或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发现规律。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花样数列,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总结规律。
其次,教师需要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工具书、多媒体资料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最后,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实践、探索和发现规律,不要急于给予答案和结论。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观察、分析和归纳是探索规律的关键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思考其中的规律。
例如,在物理实验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摆动物体的周期进行观察和测量,进而找出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其次,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有相似性质但存在差异的事物或现象,让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
例如,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不同类型的叶片的形状和结构,从而了解植物适应不同环境的特点。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故事、问题和案例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中归纳并总结规律。
三、激发学生的创造和创新精神探索规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创造和创新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猜想和假设,并引导他们进行实验和验证。
例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速度的规律。
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方法,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思路和途径。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对教育的要求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对教育的要求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指在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综合领域的研究中,发现的个体身心发展的普遍规律。
这些规律对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指导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逐步发展: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从孩童到成年人,个体在身体、智力、情感、社交等方面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2.整体发展:个体的各个方面互相联系而又相互影响,不能把个体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因素割裂开来看待。
个体的身心发展是综合性的,各个方面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3.个体差异:尽管存在普遍规律,但每个个体的身心发展进程是独特的。
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特点,这些差异会影响个体的发展进程。
4.阶段性发展:个体的身心发展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个体的需求和能力有所不同,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这些基本规律对于教育的要求有着重要指导意义:1.以个体为本:教育应该以个体发展为中心,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
不同的个体在身体、智力和情感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有个性化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2.全面发展:教育应该注重个体在不同方面的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
不能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要保证个体的全面发展。
3.渐进性发展:教育要根据个体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进行渐进性的教学。
不能过早地让个体接触不适合其发展水平的内容,要循序渐进地提供教育资源。
4.促进自主性:教育应该培养个体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和发展中具有独立思考和选择的能力。
教师要起到引导和激发个体主动学习的作用。
5.关注环境:教育不仅仅关注个体内在的特点,还要关注外部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需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只有通过遵循这些规律,教育才能更科学、更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探索规律的三个步骤
探索规律的三个步骤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探索规律的这三个步骤。
你说这规律啊,就像藏在生活大迷宫里的宝贝,得一步步去找到它。
第一步呢,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那只手,得细心观察。
你想想看,周围的一切都有可能藏着规律的线索呢。
就好比那四季的更替,为啥春天花儿开,夏天热得慌,秋天叶子黄,冬天雪花飘?这里面肯定有它的门道呀!咱得瞪大眼睛,竖起耳朵,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你说要是不仔细观察,能发现这些规律吗?肯定不能啊!就像你找东西,不仔细找怎么能找到呢?第二步呢,那就是分析思考啦。
光看到了可不行,还得在脑子里好好琢磨琢磨。
这规律到底是怎么回事呀?为啥会这样呢?举个例子,为啥月亮有时候圆有时候弯呢?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原因吧。
这时候就得开动咱的大脑,好好分析分析。
可别小瞧了这一步,很多人就是懒得动脑子,结果就错过了发现规律的好机会。
第三步呀,就是验证总结啦。
就像盖房子最后得封顶一样,得把前面的都整合起来。
发现了一个可能的规律,那就得去验证一下对不对呀。
要是不对,就得重新再来。
要是对了呢,那就太棒啦,赶紧总结下来,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就可以用啦。
你说这是不是很重要?这三个步骤啊,就像爬楼梯,一步一步来,少了哪一步都不行。
你要是跳过第一步,直接去分析思考,那不是瞎琢磨嘛!要是不经过第二步,光观察不思考,那能发现啥规律呀!要是没有第三步,那前面的功夫不都白费啦。
咱再打个比方,探索规律就像挖宝藏。
第一步观察就是找到宝藏可能藏的地方,第二步分析思考就是研究怎么挖,第三步验证总结就是确定宝藏是不是真的在那里,并且把它好好收起来。
你可别小看这探索规律,它用处可大啦!在学习上,能让咱更快地掌握知识;在工作中,能让咱更高效地完成任务;在生活里,能让咱更明白很多事情的道理。
所以啊,咱可得好好重视这三个步骤,认真去探索那些隐藏在生活中的规律。
总之呢,探索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咱按照这三个步骤来,细心观察,认真分析思考,好好验证总结,就一定能找到那些珍贵的规律,让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有章可循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有章可循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有序、系统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方法。
它强调学生应该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和认知规律来学习和掌握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深入、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在有章可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和认知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和理解知识。
这些问题或任务通常会涉及到知识的各个方面,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应用实例等。
通过这些问题或任务,学生可以逐步掌握知识的核心和精髓,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有章可循的教学方法还强调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和系统性的理解。
它不仅关注单个知识点的学习,更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通过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此外,有章可循的教学方法还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和引导。
教师会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同时,教师还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互动,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传递,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总之,有章可循的教学方法是一种系统化、有序化的教学策略,它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深入、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和理解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势利导 循序渐进 有效引领
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有效引领中年级是小学习作教学的关键时期,它有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那么,在中年级习作教学中,我们该怎样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让学生逐渐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呢?一、因势利导,解决“无话可说”内容决定形式。
对小学生习作来说,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
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寻找习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
1.唤醒记忆。
盘点生活。
在习作指导中,我们应帮助学生唤醒记忆,盘点生活,从中撷取有价值的内容。
例如: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已经过了好几个生日。
每一次生日都是那么难忘,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生日写下来。
对于这样一个内容,我们不要急着让学生动笔,应先组织学生展开对话,在对话中引发思维的碰撞,激活尘封的记忆。
在彼此的提醒中,找到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学生有的写自己度日如年地等待父母为他过生日,可迟迟不见父母的身影,原来是自己迫不及待地把生日提前了一天;有的写十岁生日那天。
家里宾朋满座,可主角却发烧了,躺在床上,只能闻闻诱人的香味;有的写妈妈出差不在家,她的生日特别孤单、无聊……2.链接阅读,克隆内容。
人教版课文选材丰富,内涵深远,是学生学习习作的良好典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挑选一些适合学生模仿的课文,或模仿作者的选材,或迁移作者的表达,依文“写文”。
例如人教版四下《乡下人家》一文,作者选取了乡村中最普通、最平凡、最典型的几个场景来体现乡村生活的恬静优美。
学了这篇文章以后,我们不妨让学生模仿着选取几个典型画面,写一写城市生活。
比如马路上的交通堵塞、商场里的人山人海等等。
3.放眼生活,丰富体验。
教师还可通过“情境观察”“游戏活动”“信息交流”“情感互动”等方式,为学生“创造”生活。
比如感恩月,让学生悄悄地给父母写一封信寄出,看父母收到信以后有什么反应等等,让鲜活的生活形象鲜明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为学生的习作积淀素材。
二、循序渐进,强化“有序表达”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文章条理清楚地记录下来,是中年级习作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我们应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循序渐进地进行针对性训练,逐渐强化“有序表达”。
简述教学规律
简述教学规律
教学规律是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遵循的一些基本规
则和原则,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认知规律:指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理解、记忆、回忆、应用等环节,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循序渐进规律:指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应该按照一定的步骤
和顺序进行,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教育工作者应该根
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逐步引导学生学习。
3. 互动规律:指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应该彼此交流、互动、合作,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4. 应用规律:指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应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
际生活中,以便更好地巩固和应用知识,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将
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5. 创新规律:指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应该不断创新、探索和实践,
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育工作者应该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育工作者应根据以上教学规律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助 圆锥灌注沙子的方法 ,发现每装一次能达 到圆柱的 1 / 3 。
由此 , 学生对 圆柱 和圆锥体积 的内在关 系有 了初步的 了解 , 等 学 素养 。 底、 等高的圆柱 与圆锥 , 圆柱是圆锥体积 的 3 倍。 最后 , 教 师布
置任务 : 等体积 、 等高的圆柱与圆锥 , 其底面积存在什么关系?
有 了初步 的认识与 了解 , 教 师展 开游戏教学活动 , 引导学 生掌握关于圆柱与 圆锥体积 、 表面积的 内在规律 。 并且 游戏实 践活动能够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与操作 , 深化对知识 的理解 ,
转换。而表面积是构成物体外 表的面积之和 。结合 以前正方
形、 长方形 、 圆 的 面 积 学 习基 础 , 圆 柱 与 圆锥 的 表 面 积 可 以采
发现 内在规律 引导循序渐进
l 丁 雪 芹
“ 圆柱与 圆锥 ”是小学 数学六年级 下册 的相 关知识 与 内 践游戏活动 ,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圆柱与 圆锥 的表面 积 、 体积 问
容, 为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能 力 , 引导学 生掌 握数 学思想与方
法 ,笔者 引入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发现 内在规 律的数学教学方 法, 践行 了新课改 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 鼓励学生 自主思
二、 实践 游戏 活 动 。 强 化 深 切 感 受 四、 弓 I 导总结归纳 , 构 建 知 识 网 络
根据体积 的定 义“ 物质或物体 所 占空 间的大小 ” , 忽略 圆 柱与圆锥的厚度 ,其体积计算方法 可以转化为容积 的计算方
法。其实体 积与容积 的区别在 于外 表面所 占空间与 内部所能 容纳物质的量 ,掌握 了相关定 义就能很好地实现数学思维 的
底面积 X高 , 这可 以看 出 , 底面积 与高 相等 的情 况下 , 圆锥 的
观察教学方法是一 种通过教学课 件 、 实物 、 图片等 , 引导 学生观察分 析事 物的特征 、表象 的数学学习方法。 “ 圆柱与 圆
体积为 圆锥体积的 3 倍, 圆锥体积为 圆柱 体积的 1 / 3 。 其次 , 分 析 圆柱与圆锥体积和底面积相等 的情况下 ,其高是什 么关系 呢? 通过分析 , 圆柱 高 =圆柱体积 / 底面积 , 圆锥高 : 3 X圆锥 体积 / 底面积 , 得 出: 等体 积 、 等底 面积的情况下 , 圆锥 的高是 圆柱 高的 3倍 。 最后, 分 析圆柱与 圆锥 在体积 、 高 相等 的情 况 下, 它们 的底 面积是什么关 系。 同样 , 结 合面积计 算公式来 分
缝合上面缝隙很 多的状态 。 由此教师创设悬念 , 他们 的形状说 析 , 圆柱底 面积 =圆柱体 积 / 高, 圆锥底面积 : 3 X圆锥 体积 / 明 了什么 ? 其次 , 教师 引导学生借助沙 子或水动手 实验 , 等底
同高 的圆柱与 圆锥 ,用 圆锥 装水装满 , 3次才能将 圆柱 装满 。 之后 , 归纳猜想 , 在 圆锥 内部将 圆柱 高划分为 等长 的 3 部分,
提升实践能力 、 合作 能力与科学 素养 。 首先教 师课前 让学生 准 备橡 皮泥 , 捏成相 同的两个圆柱体 ( 大小 一样 , 形状一样 ) , 之
后教 师开展 “ 变形金刚” 游戏活动 。 第一次操作 : 同桌两人分为
一
用拆分的方法进行学习 , 转换为几个简单 的图形 “ 圆、 长方形 、
高, 得出等体 积 、 等高的情况下 , 圆锥 的底面积是 圆柱 的 3 倍。
由此 , 通过公 式可 以分析 出圆柱 与圆锥的三个量“ 底面积 、 高、 体 积” 间存 在一定关 系, 学生体验 了知识 的形成关 系 , 也感 悟 到数学 的真谛 , 掌握了数学 知识 的探究方法 , 强化了学生 的科
变) 、 一个不变 , 观察结果 ; 第二次操作 : 同桌两人一 组 , 对 于大
小一样的圆柱体 , 一个不变 , 另一个 变成圆锥( 高不 变 ) 。 其次 , 圆锥 的 3倍 ; 等体积 、 等 高的圆柱与 圆锥 , 圆锥 的底 面积是 圆
分、 组合的方式 进行 表面积 的分 析 。 用剪刀组合 出一些 圆锥 、
互动交 流 、 实 践分析学 习过程 , 引 导学生在 自主实践过 引导学生 总结分析 , 等体积 、 等底 的圆柱 与 圆锥 , 圆柱的高是 思考 、
程中, 发现知识 间的 内在规律 , 引导学 生循序渐 进 , 强化 自身
及里, 遵循 知识形成过程 , 引导学 生不断发现 和总结 , 从 而获 ( 作者单位 : 江苏徐 州经济 开发 区大庙小学 )
的 内在关系 , 不断掌握数学学习技能与方法 。
三、 引入公式推导 。 发现 内在规律
考、 实践操作 , 不断掌握知识与技能 。
利用圆柱与圆锥 的体 积公 式 ,理解 圆柱与 圆锥体积 间的
一
、
借助观察实验 。 获得初步 了解
内在规律 , 引导学 生循序渐进 的掌握 计算方 法 。 首先 , 圆柱 与 圆锥的体积公式为 :圆柱体积 = 底 面积 X高 ,圆锥体积 = l , 3
锥” 课程 的内容是关于立体图形 的相关知识 , 借助观察实验 的
方法 ,结合 多媒体 图片展 开分 析 ,或者实物拆分与组合等方 法, 学生能够有效 发现图形 内在 的相关规律 。 首先 , 引导学生 观察等底 同高的圆柱与 圆锥 的形状 , 对 比分析 , 不 难发现 , 圆 锥上尖下 圆 , 圆柱 上下等 圆。 将 圆锥放进 圆柱 中 , 形成 了下底
正方形 、 扇形 ” , 通过简单图形的面 构建 出完善 的知
识 网络 。 小 学 数 学 教 学应 该重 视 学 生 的 自主 学 习 、 思维发散 、 创新
组, 将 两人捏成 的大小一样 的圆柱体 , 一个变成 圆锥 ( 底不
柱的 3倍 。 另外 , 教师让 学生准备一些质 地较 软的纸 , 通过拆 知识 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 ; 鼓 励学生 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