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导学案(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孤独之旅》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孤独之旅》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小说的特点。
2、理解文章主题。
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
后留校任教。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患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
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
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年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自主学习】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嬉()闹觅()食驱()除雍( ) 旧茬()儿戳()破撩()逗凹()地掺()杂胆怯( ) 撅( ) 给()予( )2、释词⑴厚实:⑵嬉闹:⑷茫然:⑸乖巧:3、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4、文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对杜小康成长过程作了细致的描写,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5、怎样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
(概括杜小康的孤独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合作探究】6、课文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请找出几处,并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7、如何理解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呢?8、在离家牧鸭的生活中,他的心理活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而完成“孤独之旅”的?9、请找出文中体现“孤独”的词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10、文题“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11、小说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来写他父亲和鸭子的用意是什么? 【精读精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学与练(统编版)
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活动一:正音正字唐雎( ) 怫然( ) 跣( )抢地( )韩傀( ) 休祲( ) 缟素( ) 色挠( )活动二 :文言字词梳理归类。
(一)通假字1.秦王不说( )2.故不错意也( )3.轻寡人与( )4.仓鹰击于殿上( )(二)古今异义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今义:。
2.大王加惠古义:;今义:。
3.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义:;今义:。
4.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古义:;今义:。
5.非若是也古义:;今义:。
6.岂直五百里哉古义:;今义:。
7.以头抢地耳古义:;今义:。
8.休祲降于天古义:;今义:。
9.长跪而谢之曰古义:;今义:。
古义:;今义:。
10.徒以有先生也古义:;今义:。
(三)一词多义1.免冠徒跣()徒以有先生也()2.秦王使人谓安陵君()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3.此庸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4.此庸夫之怒也()怀怒未发()(四)词类活用1.请广于君()2.轻寡人与()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4.天下缟素()5.亦免冠徒跣()6.与臣而将四矣()活动三:积累文学常识1.作家作品刘向(约前77—前6),字子政,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书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次序,编订为篇。
其叙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终于六国灭亡,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状况和社会面貌。
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当时各诸侯国、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是研究先秦的重要资料。
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战国策》独特的语言风格。
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和的创作带来重大影响。
2.文章体裁:关于《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出自《战国策》,此书是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编教语级册导学册1 《沁园春·雪》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
2.品读意象,领略词的意境美。
3.感受作者的伟大胸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
学习难点:品读意象,领略词的意境美。
【新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沁园春()莽莽()分()外妖娆()数()风流人物折()腰成吉思汗()稍逊()风骚()还看今朝()2.了解作者。
毛泽东,字(),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课堂探究】1. 请给本词标注停顿与重音,并尝试有感情诵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编教语级册导学册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作者望见了怎样的雪景?用一个词概括,并说出理由。
3.在词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请找出关键词品读。
4.毛泽东笔下的雪世界又让我们看到他一个怎样的人呢?【拓展延伸】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你学了这首词后,有什么感悟?编教语级册导学册【学习评价】自评☆☆☆师评☆☆☆参考答案:【新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沁园春qìn 莽莽mǎn g mǎn g分fèn外妖娆ráo 数shǔ风流人物折zhé腰成吉思汗hán 稍逊xùn 风骚sāo 还看今朝zh āo2.字润之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课堂探究】1.停顿与重音示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 孤独之旅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
孤独之旅(第 1 课时)【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熟读课文,体会成长中的感受;2.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3.了解小说三要素,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目标达成:1.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2.标题的含义。
学习流程:【课前展示】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嬉闹、掺杂、给予、撩逗、凹地、胆怯积累下列词语:厚实、嬉闹、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创境激趣】一提到“孤独”二字,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
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孤独的滋味。
可以说孤独随时间而来,孤独使生命更加灿烂。
同学们,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
【自学导航】1.学生自读课文,默读时注意在文中圈点勾画出主要信息。
2.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重点朗读以下段落,每人一段,比一比谁读得好。
(1)刚开始,杜小康想回家,父亲则不肯,怕自己也会像儿子一样突然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
从“小木船赶着鸭子……杜雍和这才将船停下来”。
(2)到达芦苇荡后,父子感受不同,儿子“害怕”,父亲也有些“慌张”,却安慰自己的儿子。
从“这才是真正的芦荡……并且迟迟不能入睡”。
(3)随着时间的流逝,父子俩感到孤独。
从“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4)最恶劣的天气中,杜小康经受了考验。
从“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最恶劣的天气……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那群鸭的羽毛上……”【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______________故事,表达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主题。
(2)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导学案)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课标要求】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改革开放以来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
学习难点:当代中国加强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重点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
(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从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角度,理解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体会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整个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同时展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中国所展示出的“大国风貌”,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家国情怀)【时空定位】【问题引领】问题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外,我国在不同阶段还颁布了哪些基本法律?问题二:“依法治国”、从“法制建设”到“法治建设”是在什么时间及时代背景下提出、修改的?有什么重要意义?问题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思想是什么?问题四:作为中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我们能做些什么?【深入探究】材料刘源张(1925~2014),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质量管理之父”。
20世纪50年代,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
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影响很大,被称为“工厂大夫”。
1976年后,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在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企业所取得的经验,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推广,产生重大影响。
1989年起他主持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导学案教师版新人教版
山东省日照经济开发区三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导学案(教师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体会成长中的感受;2.明白得文意,归纳故情形节及人物形象;3.了解小说三要素,明白得环境描述的作用。
二、课前预备一、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嬉()闹掺()杂给()予撩()逗凹()地胆怯()二、课文节选自《》,作者________________。
三、学习进程一、本文的三要素是什么?人物(主人公):杜小康。
情节:一名青年-------杜小康因家境中落而失学,不能不跟从父亲去放鸭。
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孤单,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感觉自己“突然地长大了,顽强了!”环境:一望无际的芦苇地。
二、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情形节。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能不停学随着父亲去放鸭。
进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通过和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碰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3、结合杜小康所处的环境,和他的心理活动,说说小说题目“孤独之旅”的含义是什么?环境小说的自然环境描述很超卓,为人物成长提供了一个广漠的背景。
(1)鸭群。
鸭群向芦荡行进,偶然“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天地空旷,在杜小康听来这叫声显得非常孤单;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不是在船上才安心睡觉。
鸭子的恐惧感衬托了主人公的恐慌;鸭子们“感觉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更是主人公心理的写照。
鸭子越长越大,“杜小康注定了要在那个地址同意磨难。
而磨难他的,正是这些由他和父亲精心照料而长得如此肥硕的鸭子”。
能够说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
当暴风雨来临之时,杜小康勇敢地追赶鸭群,他经受住了“磨难”,“长大”了,“顽强”了。
鸭子和杜小康都经历了自己的成长,变得茁壮。
(2)芦荡。
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一望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可怕”“胆怯”。
当杜小康适应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就再也不“恐慌”了。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孤独之旅》导学案新人教版
2含义为:A、因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学。离开学校离开村庄和人群,在精神上会痛苦,和父亲交流越来越少,精神上承受孤寂和折磨。B、随父放鸭感到了恐惧——对空阔和未知的自然的恐惧以及对前途的恐惧(迷茫与无奈)。
欢迎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3、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请按要求各找一例,体会其对杜小康成长所起到的作用。
(1)、关于鸭群:(追问:小说的主人公应该是杜小康,可是为什么作者要用大量的笔墨来写鸭群呢?)
(2)、关于芦荡:
(3)、关于风雨:
……它就是孤独。——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的迫切……哇哇大哭起来……——在心理想清楚了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望着异乡的天空……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惊喜地发现鸭下蛋了。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农村。1974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在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理事,北大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等。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四届童年奖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孤独之旅
课题: 孤独之旅
课型
新知预展课
学习目标:1、概括小说内容,能说出题目的含义。
2、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的形象。
3、说出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导学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课题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单元第三单元学科中国历史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1、识记秦朝暴政的表现2、掌握陈胜、吴广起义和楚汉之争的相关史实3、通过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来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功过重点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视频导入:播放《秦朝的灭亡》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师: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他自称秦始皇。
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地传下去,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15年,秦王朝为什么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根据情景内容各抒己见利用视频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吸引学生的注意,进而产生探知欲望讲授新课一、秦的暴政展示各种图片和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回答问题(例如:老百姓的生活、修建阿房宫、建造骊山陵园等等)史料:材料一: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
据估计,当时全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材料二: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
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材料三: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合作讨论,分析归纳:徭役繁重、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师:阅读材料,找出秦朝的暴政有哪些?(提示:还有秦二世更加的残暴)师:回答非常正确。
那同学们,你对秦朝的残暴统治有何感想?生:秦的统治太残暴了,人民生活很痛苦二、陈胜吴广起义【过渡】师:毛主席曾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面对残暴的统治,人民都无法生存下去,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只能反抗了!历史剧——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学生角色扮演)陈胜:吴广,你看这大雨一直下个不停,路也被冲坏了,看来我们不能按期到达渔阳了(叹气)!吴广:(焦虑地)是呀,我们不能按时到达渔阳,是要被处死的呀,这可怎么办呀。
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心声》导学稿
12《心声》课型:讲读执笔:审核:九年级备课组审定:姓名:班级:一.教学目标1.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能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文章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理解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心声所包含的主题思想。
4.学习主人公积极争取不放弃的生活态度。
重点: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的作用二.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2.感知文本积累一组词语了解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三、自主阅读,理解人物形象。
(1)李京京和你们是同龄人,你喜欢他吗?说明喜欢的理由。
从李京京为了实现心里的愿望而经历的曲折过程,你受到什么启示?结合自己的类似经历谈一谈。
(2)程老师为了学校荣誉上好公开课可谓是煞费苦心,你对她的哪些作为有看法?她是个怎样的老师?你身边有这样的老师吗,请给她说上几句心里话吧!四、难点探究,合作学习.课文题目为《心声》当然是李京京的心声了,请你阅读文中对李京京的大量的心理描写的语段,说说他的心声的多重内涵。
五、布置作业:每个人都有内心的强烈愿望并渴望实现,也许实现它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一番曲折,但你会不断争取下去,请把你追求的这一过程记录下来吧,那是你成长的足迹。
10《孤独之旅》导学案(1课时)教学目标:环境描写在刻画人物,推动情节、表现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积累一组词语2、了解文本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自主探究阅读发现1、(杜小康)他为什么要完成孤独之旅?2、这趟旅途的结果如何?3、在这趟旅途中他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出发时──茫然,恐惧;到达芦荡时──害怕,胆怯;安顿之后──感受孤独;时间一久──不再忽然地恐慌;那天暴风雨后──坚强。
)4、你认为课文想表达一个怎样的主题?三、合作交流整合智慧1、品味环境描写环境描写与情节发展的关系:暴风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的杜小康找鸭群经历磨难做铺垫。
环境描写与人物刻画的关系: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为刻画人物服务,芦苇荡──故事主要发生在空旷无边的芦苇荡,这样的背景确能使人产生孤独之感,作品令人觉得真实;鸭群(扇面形水流)──衬托作用、孤独感、折射出少年的成长身影;芦苇——衬托人物不同的心情变化,表现了人物的成长;雨后天晴——衬托人物成长后愉快的心情。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 孤独之旅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品味小说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
4、理解、积累“厚实、嬉闹、乖巧、驱除、歇斯底里、一落千丈”等词语。
【知识链接】2、写作背景:《孤独之旅》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它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
【学法指津】这是一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
理解课文的时候,同学们可以从少年的视角解读,不要过分成人化,重点是成长。
本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很多,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重要作用,同学们要仔细体会。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轩.()雍.()撅.()觅.食()嬉.闹()掺.杂()给.予()撩.逗()凹.地()胆怯.()2、解释下列词语厚实:嬉闹:撩逗:茫然:乖巧:驱除: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阅读课文,列出故事情节提纲,并复述故事主要内容,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合作探究】1、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请找出几处,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2、小说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来写他父亲和鸭子的用意是什么?3、想一想:杜小康走过孤独的旅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释疑解惑】学完本课后,你还有什么疑惑没有解决,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研讨。
【拓展创新】你有过孤独的时候吗?请讲述你孤独的情景和心理感受(用一段精彩的文字描述一下)。
【自测提升】一、积累运用(6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眺.望(tiào) 觅.食(mì) 嘻.闹(xī) 空旷.(kuàng)B.撩.逗(liáo) 戳.破(chuō) 稠.密(chóu) 凹.地(āo)C.狗吠.(fèi)掺.杂(chān) 给.予(gěi)肥硕.(shuò)D.恶劣.(liè)蹶.断(juē) 旧茬.(chá) 纯碎.(cuì)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交流会上,李教授通过一系列贴切的比喻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又耐人寻味。
第10课 孤独之旅生本课堂导学案
2012~2013学年度九年级上册语文生本课堂导学案10《孤独之旅》学习目标:1.在了解小说三要素的基础上,学习欣赏小说的艺术价值。
2.了解鉴赏小说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的方法。
品析人物形象。
3.理解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学习重难点:1.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从人物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2.理解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嬉. ( ) 闹觅. ( ) 食驱. ( ) 除雍.( ) 旧茬. ( ) 儿戳. ( ) 破撩.()逗2.解释下列字词。
厚实:嬉闹:觅食:驱除:回应:撩逗:歇斯底里:3.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
①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 )②等杜小康终于有了倦意,躺到船舱的席子上。
( )③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
( )④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4. 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基本内容。
5. 找出文中有关描写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
思考: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课堂探究1.“孤独之旅”是什么含义?结合本文的内容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说结尾写道:“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的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这是一种什么描写?如果把这节文字删掉有什么不好?3.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请找出几处,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4.小说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来写他父亲和鸭子的用意是什么?5.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故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1.为什么说父子俩最大的敌人是孤独?他们是如何战胜这一敌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他都受了什么磨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到那十几只鸭子后,杜小康哭了,但并不是悲哀,为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雨过后的“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子。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导学案(人教版)
10《孤独之旅》学习目标:1.在了解小说三要素的基础上,学习欣赏小说的艺术价值。
2.了解鉴赏小说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的方法。
品析人物形象。
3.理解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学习重难点:1.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从人物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2.理解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嬉. ( ) 闹觅. ( ) 食驱. ( ) 除雍.( ) 旧茬. ( ) 儿戳. ( ) 破撩.()逗2.解释下列字词。
厚实:嬉闹:觅食:驱除:回应:撩逗:歇斯底里:3.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
①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 )②等杜小康终于有了倦意,躺到船舱的席子上。
( )③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
( )④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4. 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基本内容。
课堂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请找出几处,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5.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故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子。
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0课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中环境描写的内容,小组合作,充分交流对文章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
2.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细致评价文中小康这个人物形象,体验杜小康由幼稚到成熟的成长经历。
3.通过自己的朗读和小组合作,细致感悟交流本文向我们传达出的少年杜小康成长中的感受和“孤独之旅”的含义,学习杜小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课时要点:整体感知,重点体验杜小康由幼稚到成熟的成长经历。
导学过程使用备注一、课前自主先学1.圈画你认为需要积累的词语,理解并会默写2.熟读课文3.理解文章层次,复述故事情节二、课中互动学习(一)情境导入孤独是一根尖锐的针,常常刺痛我们脆弱的心,让我们难以忍受;孤独也是一朵鲜花,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显得更加灿烂。
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
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
孤独随时间而来,孤独使生命更加灿烂更加丰富多彩。
同学们,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
(二)语言积累。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嬉闹()掺杂()给予()撩逗()凹地()胆怯()(三)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朗读时(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注意在文中圈点勾画出主要信息。
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2)再读课文,列出故事情节提纲,并复述故事主要内容,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文研讨欣赏景物描写句段,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1)勾画出课文中景物描写句段。
a.自然景色的描写;b.鸭群活动情景的描写:(2)举例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九年级上册第10课导学案
A.意大利英国B.英国西班牙C.西班牙葡萄牙D.英国法国
9.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B.迪亚士C.达·伽马D.麦哲伦
10.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B.迪亚士C.达·伽马D.麦哲伦
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知识梳理
时间:发源地:
文艺复兴代表人物:
出示目标,指导学法
知识与技能
了解文艺复兴的概况;知道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是探索新航路的开拓者;了解马丁·路德与德国宗教改革
过程与方法
掌握但丁及其代表作品《神曲》,达·芬奇及其代表作品《蒙娜丽莎》,学会鉴赏文艺作品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1、兴起
①时间: _______②发源地:__________③思潮:____________
2、性质:______________
3、代表人物: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其代表作是,作品内容为,被誉为。
②达·芬奇:人,最大的成就是。代表作有、等,这些作品体现了精神。
③莎士比亚:人,代表作有、等,其作品特点是
航海家
国籍
出发国
航行时间
航行路线
航行作用
迪亚士
达·伽马
哥伦布
麦哲伦
精讲点拨
1、14世纪随着手工工场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兴起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不满足于天主教会控制下的陈腐、呆板的生活,掀起了一场以复兴古代罗马、希腊文化为旗帜的思想文化运动,史称文艺复兴运动。这场广泛而持久的思想文化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冲破了近百年了封建制度好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孤独之旅》学习目标:1.在了解小说三要素的基础上,学习欣赏小说的艺术价值。
2.了解鉴赏小说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的方法。
品析人物形象。
3.理解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学习重难点:1.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从人物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2.理解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嬉. ( ) 闹觅. ( ) 食驱. ( ) 除雍.( ) 旧茬. ( ) 儿戳. ( ) 破撩.()逗2.解释下列字词。
厚实:嬉闹:觅食:驱除:回应:撩逗:歇斯底里:3.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
①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 )②等杜小康终于有了倦意,躺到船舱的席子上。
( )③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
( )④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4. 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基本内容。
5. 找出文中有关描写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
思考: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课堂探究1.“孤独之旅”是什么含义?结合本文的内容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说结尾写道:“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的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这是一种什么描写?如果把这节文字删掉有什么不好?3.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请找出几处,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4.小说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来写他父亲和鸭子的用意是什么?5.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故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1.为什么说父子俩最大的敌人是孤独?他们是如何战胜这一敌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他都受了什么磨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到那十几只鸭子后,杜小康哭了,但并不是悲哀,为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雨过后的“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子。
”品味一下加粗词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章最后对杜雍和的语言描写用了省略号,你能补上省略的内容吗?要切合人物此时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不同,杜小康的成长历程给了你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堂检测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________地对前方感到________和恐惧。
(2)父亲________也是有所慌张的。
但他在儿子面前,必须显得镇定。
(3)到暴风雨将歇时,________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
(4)那几十只受了惊的鸭,________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一个出身贫苦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这天傍晚,他奔走了一整天,又累又渴又饿,可身上只剩下一毛钱。
他决定向一户人家讨一口饭吃。
可是,当一位天使似的姑娘打开大门时,他却有点不知所措了。
他不好意思张口要饭吃,只求姑娘给他一口水喝。
姑娘看出他的疲惫和饥饿,微笑着给了他满满一大杯牛奶。
男孩饥不择食地喝完牛奶,嗫嚅地说:“我应该付你多少钱?”姑娘仍旧微笑着对他说:“您不用付钱。
妈妈经常教导我们要‘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泪水涌上男孩的眼眶,他轻轻地说:“那么,就请您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
如今,他仿佛看见上帝在朝他点头微笑,他觉得浑身有劲,男子汉的豪气又迸发出来了。
若干年之后,有一位来自小城镇的姑娘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
当地的医生束手无策,只好把她送到大城市去,请专家会诊治疗。
一位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
当他看到病历上记载的家庭住址时,他马上直奔病房,来到病床前,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位病人就是当年送过满满一大杯牛奶给他喝的天使。
他回到办公室,决心竭尽所能,回报这位“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
经过艰辛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姑娘渐渐康复。
这位医生要求医院把账单送到他的办公室,他付清了一切费用,并微笑着签上自己的名字。
姑娘坚持要知道她应该支付多少医药费。
可是,当账单送到她的手上时,她又不敢看,因为她确信:这笔费用将会花去她所有的积蓄。
或许,还不够。
最后,她还是鼓起了勇气,颤抖着翻开了这一沓厚厚的账单。
末尾的签字锁定了她的目光,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
霍华德·凯利医生。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尽管它显得有些巧合。
人们之所以传诵这个故事,是因为它颂扬了________的高尚品德。
2.“满满一大杯牛奶”产生不了多少热量,可它可以让男孩“觉得浑身有劲”,打消了退学的念头,直至走向成功,你觉得其中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故事里的医生(男孩)和姑娘,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个故事不长,但处处都有照应。
你能找出运用了照应写法的地方来吗?请你至少举出两处,并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1)照应之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照应之二,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国传统美德也很重视感恩报德,你能举出一个有关的成语(或谚语、格言、诗句、故事等)来吗?三、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征服三年前一个有红嘴鸥的季节,我坐在昆明市城西翠湖边一间不起眼的茶室里,听“酒友”大张——一位业余登山爱好者,讲述一段攀登哈巴雪山的故事。
茶室里很静,只有我们两个人,灯光凝固成昏黄状态,冬雨被凄厉的夜风驱赶着一阵阵扑向木格窗子,发出“刷刷”的响声……大张大大地灌了一口冰冷的啤酒,接着说:“到了5100米的时候,只剩下队长、向导和我三个人了,其余的人由于中途突然下雨,气候恶劣,都已撤回4800米的大本营。
向导是当地人,一位沉默寡言的小伙子,他曾劝我们全体撤回,说这种天气根本不能登顶,但队长不愿放弃,他为这次登山已精心准备了半年。
我也想试试,我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
于是我们继续努力,向导在前,队长居中,我在最后,相距5-10米的距离。
“半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一个岔口处。
这时细雨已经变成了风雪,狂风卷着雪花漫天飞舞。
我们蜷缩在一道雪坡下面,三个人紧紧地靠在一起,我头痛欲裂,胸腔里仿佛塞了一团棉花,呼吸极其困难。
我看了表是上午11时,四周却是一片迷蒙,能见度不足10米,耳边只有风声在呜呜地吼叫,像是在倾诉着什么,又像是在抗议着什么。
我知道5396米的峰项离我们不远,但我们却看不到它,它就躲在风雪的背后,云层下面,但它肯定看得见我们……想到这里,心中一阵难以名状的恐惧感油然而生。
“我看了看队长,风雪帽和墨镜遮住了他的脸颊,看不到他的表情,但他直视远方,显得很镇静,也很坚定。
我用肘碰了碰他,大声问他,‘怎么办?’他仿佛没听见,依然直视着那个迷茫的世界。
我又碰了他一下,说:‘撤吧。
’他说:‘等等吧,也许还有希望。
再说现在怎么撤?’“这话没错,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撤退的可能,我们只能在这里固守。
但我们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仍怀着一丝侥幸心理,盼望着天气能够好转。
雪山上的气候就是这样,就像这场风雪会突然降临,阳光自然也会突然间就照耀大地。
“但直到下午2时,风雪仍没有停止的迹象。
常识告诉我们,无论如何今天没有登顶的希望了,因为时间不够了,我们必须选择撤退,这还要天公作美,雪山上是无法过夜的。
形势越来越严峻,已经到了威胁生命的程度。
队长的情绪也渐渐变得焦躁起来。
但是他依然死死地盯着峰顶的方向。
“一直默不作声的向导在整理装备,我明白他是在为下山做准备,我们必须在天黑前返回大本营。
“风雪渐渐小了下来,我和向导开始撤退,但队长却坐在那里不动。
我喊:“走吧,时间来不及了。
”但他宛若没有听见,没有理我。
我几步奔到他面前,揪住他喊道:“你不要命了?”他也激动起来,一把将我摔倒在雪地里,嘶哑着嗓子说:“我不走,我必须上去。
”他指着云层里的峰项。
“我到这里来就是为了征服。
而它也已经跟我玩了一天了,此刻它肯定正躲在那里笑话我呢,我不能就这么输给它。
”“你这是在玩命。
”我喘着粗气说。
他却说:“不,这是较量。
我要跟它比比,谁是这里的主人,我一定要征服它。
”“这时,一直看着我们争吵的向导突然说话了,黝黑的脸上布满了庄重,他问:“征服?征服哈巴雪山吗?它是我们心中的神山,你要征服它,是不是也想征服我们这些世世代代崇拜它的人?别说你现在还没有登上去,就是你此刻真的站在峰顶,就征服它了吗?相反,你只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只会因为它那广博的胸怀而羞愧。
他多少年前就在这里,默默地孕育了这片土地,而你却居然要跟它争谁是这里的主人?”我和队长一下子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