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慧理念下重塑高中生物教师文化_陆斐

合集下载

生物概念教学的点滴反思

生物概念教学的点滴反思

生物概念教学的点滴反思陆晶张柳丹(张家港沙洲中学 215626)摘要所谓生物学概念,是指我们对生物及生理现象本质特征的一些认识。

高中生物课本中的生物学概念很多,而生物学概念又是生物学科知识结构的基本单位,既是抽象思维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基础。

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关键词生物学概念生物教学解决形式生物学知识,博大而精深,学好一门学科的关键重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积累。

尤其是生物学概念,很多问题都是直接利用对概念的正确理解来解决问题的。

所谓生物学概念,是指我们对生物及生理现象本质特征的一些认识。

新课程标准明显改变了传统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敢于质疑,自我建构,培养学生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需要师生在教学和学习模式都要有所转变。

生物概念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理解障碍,也需要探其因,笔者基于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反思,对于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继承和形式多样的改进生物概念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谈几点看法,和大家共同交流。

1 剖析内涵和外延,深化概念的认识任何一个完整的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具有该本质属性的应用范围条件。

只有全面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避免死记硬背,才能牢记它,应用它。

如对基因概念的理解,其内涵是:(1)从功能上看: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功能单位;(2)从化学本质上看: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3)从结构上看:基因由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构成;(4)从位置是上看:基因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并呈线性排列。

所以,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结构单位。

其外延是: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常染色体基因和性染色体基因等。

通过这样详细、全面的剖析,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就全面、深刻。

这是一种很常规也很实用的掌握概念的方式,是对科学概念正确阐述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211051012_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的培养

211051012_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的培养

教育界/ JIAOYUJIE2023年第6期(总第518期)▲中学教学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的培养薛燕霞【摘要】“生命观念”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元素,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是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文章在讨论生命观念四个主要方面的基础上,围绕教学案例,提出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翻转课堂、打开生活之窗、提升练习深度、组织课外实践等策略,有效发展学生的生命观念,以此推动相关研究的开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生命观念作者简介:薛燕霞(1984—),女,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指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其中“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不仅有助于强化其知识理解能力,还可以使其养成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意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因此,教师需要认真探索生命观念的内涵,有效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一、“生命观念”概述通过研读课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生命观念包含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四个主要方面。

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生命观念,教师应认真研读生命观念四个主要方面的内涵,将生命观念渗透于日常教学中,强化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助力其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结构与功能观结构与功能观强调功能由结构决定。

培养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对待生物知识。

如学习突触结构时,学生可以细致探究神经递质、突触前模、突触气泡等概念,根据突触的结构解析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过程,进而意识到兴奋是一种神经细胞单向传输的反应。

可见,结合结构与功能观组织生物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进程中的因果关系,正确分析生命体中的发展与变化,认识生命活动产生的过程,形成自己对生命的认知。

启发式教学,破解生物教学难题

启发式教学,破解生物教学难题

启发式教学,破解生物教学难题发布时间:2021-10-18T07:41:17.30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6期作者:刘英波[导读]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高中生物,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探索启发式教学,破解高中生物教学难题。

刘英波宁夏银川一中750001摘要: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沉浸式,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当中,摒除陈旧的、过时的、繁琐的教学方式,让死气沉沉的高中生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为高中教师应该加强启发式教学研究与探索,破解生物教学难题,提高生物教学质量,高强度高目标的完成高中生物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

高中生物是以实验为研究途径,研究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其生存发展环境的自然科学,作为教师,应该加强素质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高中生物,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探索启发式教学,破解高中生物教学难题。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高中生物;教学策略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高中是学习生物的重要阶段。

高中生物难度较大,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使学生学习生物造成了较大的困扰,追其根本是学生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老师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让高中生物学习起来枯燥乏味,让学生敬而远之。

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学生加强独立思考,不断深化探索研究,加强培养学生生物科学思维能力与动手实践水平。

新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加强启发式教学,激励学生培养生物科学思维,提高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启发,实验启发,情境启发,具体而深化的加强启发式教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能力,实践探究能力,理解探究能力。

一、借助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问题启发,顾名思义就是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弄懂问题,最终理解和学习问题背后蕴涵的生物科学知识,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深入学习问题启发式教学,在问题启发时应该注意,考虑生物教学目标,结合生物教材内容,挖掘生物教学资源,联系学生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注意问题的具体性,有效性,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构建形式与内容双重高效的生物课堂,创新高中生物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三观的培养研究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三观的培养研究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三观的培养研究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换代,在新课标大背景下,核心素养观念逐渐兴起并得到推广,教学不仅仅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这对高中各学科的教学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教师在教学时要明确教学目标,响应新课标的号召,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

基于此,本文将以高中生物学科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核心素养理念下,对中学生三观的培养策略,帮助教师寻找最适合教学的方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念;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三观;培养策略生物学科是一个包容性比较强的学科,其中蕴含的生命观念、社会观念、科技知识以及道德责任,对中学生三观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要深刻理解教材的内涵,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合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接受素质教育的熏陶,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核心素养理念和中学生三观的定义1、核心素养理念的定义核心素养理念指的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为目的的教学观念。

这种教学理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提倡以学生为主,更关注教学过程而非教学结果。

核心素养理念能够关注到学生本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中学生三观的定义三观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指的是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人生观指的是人们对于人生的想法和见解,价值观则是人们对于社会、知识或其他事物价值的看法。

三观的正确培养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生活。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三观的重要意义三观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很容易会听信他人的挑拨,从而犯下错误。

适当的在高中学科教学中渗透三观教育,能够有效的改善这种情况。

它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用自身的知识去衡量是非对错,而不是轻易听信他人的话语。

例谈中学生物实验的“智慧课堂”

例谈中学生物实验的“智慧课堂”

例谈中学生物实验的“智慧课堂”作者:唐晓春来源:《中学生物学》2017年第03期英国教育学家怀特海说:“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

”因此最理想的生物实验课堂应是超越“高效”,迈向“智慧”。

在生物实验课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追求更高的教学价值目标。

为此,教师要建立“让智慧引领实验教学,让实验教学生成智慧”的科学教育理念。

1 智慧选择实验地点,点燃学生智慧“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的内容。

这是初中生第一次上生物实验课,实验能否顺利开展,教师能否智慧地应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实验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

面对学生自己准备的实验动物——鼠妇数量不够的情况,教师可以智慧的处理:把实验地点换到教室外。

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在校内进行生态环境的考察,既要寻找鼠妇种群密度较大的场所,且该场所适合学生活动。

比如操场边的花坛下,覆盖着许多落叶,用树枝轻轻翻动,就会看到大量鼠妇的身影,这里使可以作为实验的场地,用粉笔在地上写上对应的组号,让学生在指定区域内分组活动,同时也不会因为学生过于兴奋而干扰其他班级的上课。

实验结束后,几乎没有学生主动将鼠妇放生。

对此要教师即时提醒,学生都会立即执行,不仅保护了实验动物,而且也将新一轮课程改革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在智慧选择实验地点之后,学生对于实验过程体会更加深刻,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增强了学好生物学的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点燃了学生智慧。

2 智慧探究实验材料,开发学生智慧生物教学中,实验课难上,教师要在实验课中贯穿“探究”,更是难上加难。

教师可通过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究实验,以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对经典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和提取”进行改进,改为探究性实验。

学生围绕实验材料,能够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①实验中CaCO3有什么作用?②滤纸条为什么要剪去两角?③层析液为什么不能浸没滤液细线?④滤液细线为什么要细而直?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实验。

浅谈生物学科的教学智慧

浅谈生物学科的教学智慧
教 法研 究
中学课 程辅 导 ・ 教 师教 育
2 0 1 4 . 0 7
浅谈 生物 学科 的教 学智慧


(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 中学 江 苏
淮 安 2 2 3 0 0 1 )
【 摘要 】在素质教 育的大背景下 , 如何科 学高效提 高学生生物学习的效率 , 已经成 为课 堂教 学首要思考的问题 。 笔者认为从预 习

势 。这一普遍存 在的问题根结在于 , 高 中试题普遍 实战性强 , 靠 重 视 提 高 学 生 的 阅读 能 力 死记硬 背学 习的同学往往难于不适应 ,出现解题 准确 性与速度 阅读 能力就是迅速 、 正确地吸收信息的一种能力。阅读能力 之间的矛盾 , 致使学习受 阻。

对学生 的高 中学业乃至今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 义。教学 实践 中, 如何 强化学 生阅读 能力是教师实施 素质教育 、 帮助学生 提高学习效率 的重要课题之一 。
题, 见 了生题就怕 , 就躲避 , 这是错误 的态度 。只有敢于 正视生
题, 勇敢地去解决 它 , 就会把生题化为熟题 , 实 现 新 的积 累 , 达 到
课 堂教 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也是提 高学生 阅读 水 平的关键一环 。在课堂教学 中, 怎样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 生 , 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 的主导作用 呢?重视对 学生阅读方
1 . 通 过 预 习 阅读 . 培 育 良好 的 阅读 习惯
1 .准 确 是 前 提
在考试 中答对一 道题 可得 分 , 而答错一道题 就是零分 , 劳而 无 功且耽误 时间。生物学科 与其 它学科一样 , 要做到解题准确关
键 是注意 : ①是 审题要细 , 在考 试 中坚持读 三遍题 , 先在 草稿纸 上从 已知信息 、结论信息 、图形信息等揭示 出已知与求解的联

试论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

试论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

试论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作者:邵斐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3年第5期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西安外国语学校(710016)邵斐相对于其他学科,生物学科知识是最贴近生活的,可以说生活是生物学科知识的基本来源,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直接场所。

因此,教师在生物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具体生动的事实和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

这些事实和问题可以包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自身的经验常识、社会热点问题、农业工业生产问题、重要的生物学史实以及能体现生物学与人类发明发现有关的资料等。

高考内容中有关社会、生活与生物学相关的内容都已经成为考点,新课程标准也把这些列为重点。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生物学联系到具体生活中,用科学方法去观察、思考生活中、生产中、社会发展过程中科技进步和环境改善的一些经典问题,让学生认识生物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和新信息的能力。

那么,究竟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呢?笔者总结几点论述如下。

一、结合认知冲突创设生活情境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主要是指他们的观念不断地遭受冲击又不断地形成新的平衡的过程。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学生认知的不平衡性来创设生活情境,从而到达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冲动,并希望通过学习达到更高的认知层次。

例如,教师在教授完内环境各成分之后,需要学习其理化性质,这时可以拿出一位学生的血检指标,让学生对其血浆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提出以下问题:①如果该学生生病了,需要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那么医生应该使用多高浓度的生理盐水呢?这个浓度和表中的Na+和Cl-的浓度相符合吗?②该学生刚刚跑完3000米,但是他的血浆中的乳酸量却不高,原因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这时向学生讲授pH值和溶液渗透压等知识,会使学生如鱼得水,轻而易举地掌握相关知识。

这种通过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埋设认知冲突的方法,可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最终也会使学生的认知能力螺旋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生物学教育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传统的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通常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这使得生物学教学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学生很难对生物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生物学教学中已成为一个研究的新方向。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增加生物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可理解性,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比如,在教授细胞的结构时,可以提及中医学关于“人体是一个微观宇宙”的观点,解释细胞是人体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胞的各种器官和分子相互协作,就像人体内部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之间的关系一样。

通过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与细胞的结构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细胞的各个组成部分。

此外,在讲解遗传与进化时,可以借鉴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血脉相传”和“家族延续”的理念。

比如,可以谈到家族中的特定特征是如何遗传给下一代的,从而引导学生理解遗传规律和基因传递的过程。

并且可以通过讲解中国传统家族的延续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种的进化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此外,中华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草药和食物知识也可以应用到生物学教学中。

例如,可以通过介绍一些中草药的功效和应用,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药用价值和药理学原理;可以通过讲解一些传统食物的制作方法和食物组成,帮助学生了解食物营养学和食物链的概念。

通过将中华传统草药和食物知识与生物学知识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增加学习生物学的乐趣。

此外,中华传统文化中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可以应用到生物学教学中。

通过讲解自然界各种生物的互相依存和相互影响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通过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观念,可以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211272548_注重实验教学_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效率

211272548_注重实验教学_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效率

注重实验教学㊀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效率陆雪琴(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ꎬ江苏平潮226361)摘㊀要:面对全新的教学任务ꎬ教师必须对既有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ꎬ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交互ꎬ提升学生的各项素养.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活动单纯针对理论知识发力ꎬ教学方法单一ꎬ师生互动有限ꎬ学生并不能及时参与到课堂当中.构建基于实验的全新教学模式ꎬ通过实验展示㊁互动ꎬ加强师生交流ꎬ可以有效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效率.关键词:实验教学ꎻ课堂教学ꎻ高中生物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3)09-0120-03收稿日期:2022-12-25作者简介:陆雪琴(1992.1-)ꎬ女ꎬ江苏省南通人ꎬ本科ꎬ中学二级教师ꎬ从事高中生物教学研究.1实验教学的优势分析1.1趣味化优势基于实验教学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活动ꎬ可以将枯燥的生物问题转化为趣味化教学元素ꎬ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同时ꎬ结合直观的实验现象㊁客观存在的生物原理与学生进行探究ꎬ从而启发学生主动学习㊁主动思考的热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ꎬ 没有兴趣的教育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ꎬ其只会扼杀孩子们的天性. 基于实验教学优化高中生物教学流程ꎬ可以在实验活动中加入趣味性元素ꎬ加强学生与课程之间的交互ꎬ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1.2直观化优势高中生物教学涵盖了概念理解㊁生物知识应用㊁生物探究与实践等多个板块ꎬ以抽象化为特点的高中生物教学活动自然难以发挥作用.借助实验教学重新设计高中生物教学方案ꎬ可以打造更为直观的教学模式ꎬ将生物知识㊁生物概念从高中生物课程中提取出来ꎬ结合实验活动的直观化特点实施授课.抽象的理论被融入到实验现象当中ꎬ高中生物教学演化为一个 看 的过程.学生借助感官获取信息ꎬ在思考中完成学习任务.在直观的教学体系的支撑下ꎬ进一步的保障了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质量.2实验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1配合实验导入问题ꎬ引导学生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下设计高中生物教学方案ꎬ有关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围绕着 讲课 这一要求开展ꎬ更要为学生提供学习㊁思考的机会ꎬ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调动自身的生物思维ꎬ独立挖掘多元化生物知识.作为教师ꎬ要将传统的 灌输式教学 转化为启发式教学ꎬ启发学生在观摩生物实验的同时探究㊁思考ꎬ重新理解生物教学问题ꎬ提高课堂效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的有关教学为例ꎬ在课堂教学环节ꎬ学生对于 性状分离 这一概念有了一个深刻地认识:豌豆在021生长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ꎬ如抗倒伏与不抗倒伏㊁长豆荚与圆豆荚等ꎬ在豌豆生长的过程中ꎬ豌豆的性状可以自由组合ꎬ从而生长出不同的豌豆苗.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ꎬ要求学生准备具有不同性状的豌豆种子ꎬ在班级内展开生物实验活动:种植豌豆种子ꎬ记录豌豆种子的生长过程ꎬ思考一下:这些种子的性状会如何组合?当种子萌发之后ꎬ拥有不同形状的种子的比又是多少?在提出思考问题之后ꎬ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生物实验ꎬ在完成实验之后ꎬ将实验结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ꎬ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工作:豌豆的性状可以自由组合ꎬ其性状是否存在特定的 分离比 ?母代植株的性状是否会影响到分离比的具体表现?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现象与实验要素进行实验分析ꎬ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整合生物知识ꎬ加强课堂上的教学交流.用问题驱动学生思考ꎬ借助实验展现生物现象ꎬ以此来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2.2配合实验展示现象ꎬ调动学生兴趣实验教学将抽象的理论讲解过程转化为一个整合了直观化资源与教育素材的育人过程.在配合实验教学的有关要求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ꎬ要重视实验现象的总结㊁归纳ꎬ在提出生物学习问题的同时ꎬ设计实验与现象协同发力的全新教学模式:利用生物实验引导学生展开思考ꎬ结合生物现象调动学生的实践探究热情.教师可尝试通过实验现象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ꎬ结合实验教学的独特定位ꎬ在设计实验活动的同时提出具体化的学习要求.以人教版高中生物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的有关教学为例ꎬ教师活动围绕着基本的生物知识不断发力ꎬ要求学生说明 DNA双螺旋结构 的生物学特点ꎬ创造相应的生物模型.在课堂交流环节ꎬ向学生展示教学中常见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ꎬ要求学生分析模型中的有关结构:为何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当中会存在一根一根的 棍棒 ꎬ这些 棍棒 有怎样的作用?两条链内侧的含氮碱基是否相同?有怎样的联系?在提出问题之后ꎬ为学生提供彩泥㊁塑料㊁橡胶等材料ꎬ要求学生开展实验活动ꎬ利用所掌握的生物知识制作DN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针对DNA在有丝分裂及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化特征ꎬ适当提高实验难度:DNA在间期复制时两条链可以解开ꎬ两条母链均作为子链合成的模板ꎬ那么你所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应该具备怎样的特点?在提出实验要求的同时ꎬ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并掌握生物知识ꎬ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2.3配合实验开展交流ꎬ改变教学氛围积极有效的交流活动可以提升课堂上的信息交换速度ꎬ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ꎬ构建更为和谐㊁包容的教学氛围.在结合实验教学优化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过程中ꎬ要基于实验活动㊁实验任务设计对应的交流模块ꎬ将传统的单元灌输式课堂转化为师生平等交流的互动课堂ꎬ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ꎬ分享学习经验ꎬ逐步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效率.针对实验任务㊁实验现象设计对应的交流模块ꎬ可以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ꎬ在落实教学交流的同时鼓励师生双方共同分享成果ꎬ实现教学质量㊁学生素质的同步提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实验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为例ꎬ可结合实验内容㊁实验任务展开交流活动ꎬ在开展实验教学之前㊁完成实验任务之后落实师生交流ꎬ加深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认识.在课前讨论环节ꎬ教师负责提出思考问题ꎬ帮助学生确定实验目标ꎬ如下列问题所示: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会导致植物出现不同的性状ꎬ但如何确定这些性状一定与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有关?在提出思考问题之后与学生进行交流ꎬ围绕着 如何证明染色体数目影响植物性状 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学生在思考之后将实验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ꎬ选择植物进行实验ꎬ以豌豆为例ꎬ选择正常发育的豌豆种子进行种植ꎬ将豌豆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ꎬ进行种植实验.实验组豌豆在正常温度下成长ꎬ对照组豌豆在低温环境下生长ꎬ对两组豌豆的性状进行比121对ꎻ其次ꎬ通过制作细胞装片观察染色体的数量变化ꎬ将数据结果在课堂上分享出来.在结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的过程中ꎬ要强调实验的偶然性特点:某些豌豆可能是因为出现了变异才会引发某种性状ꎬ只有当出现一般规律时ꎬ才能证明低温对于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影响.结合实验素材培养学生的生物理解与生物辨析能力ꎬ实现平等的交流沟通ꎬ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2.4配合实验引导实践ꎬ学生自由发挥实验教学的主导权不应该被教师掌握在手中ꎬ针对实验活动的开放性㊁互动性特点ꎬ教师要积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ꎬ鼓励学生在实践㊁验证的过程中得出科学的生物实验结论ꎬ回应高中生物教学的有关要求.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的教学为例ꎬ可为学生设计实践任务:抗生素是在现代医疗活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药物ꎬ其能够快速杀死某些细菌ꎬ保持人体内的菌群平衡ꎬ那么ꎬ抗生素是如何保留有益菌㊁杀死有害菌的?在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自由实践.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同时ꎬ结合实验任务提出假设目标:(1)有害菌多为杆菌㊁链球菌ꎬ其细菌结构与无害细菌存在着较大的差别ꎬ所以抗生素可以通过破坏有害菌的蛋白质外壳㊁蛋白质链来杀死有害菌.(2)有害菌通过改变人体内的菌群环境来维持自身的正常活动ꎬ抗生素可能具有维持人体内稳态的作用ꎬ当有害菌无法改变人体内环境ꎬ其能量逐渐消失ꎬ便会死亡.学生从环境㊁药理作用两个角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在学习者做出假设之后ꎬ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实验探究活动:选择大肠杆菌㊁金黄葡萄链球菌等有害菌进行实验ꎬ在培养皿上培养有害菌.选择市场上常见的抗生素进行实验ꎬ在第一次实验当中ꎬ利用显微镜观察使用抗生素之后有害菌的生命活动ꎻ在第二次实验当中ꎬ直接在培养皿中加入抗生素ꎬ观察培养皿中环境的变化ꎬ思考抗生素对于细菌生存环境的影响.让学生在自由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学习ꎬ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5配合实验大胆探索ꎬ实现课外拓展在围绕实验教学设计高中生物教学方案的过程中ꎬ可尝试开发从课堂指向课外的全新教学模式ꎬ启发学生生物学习的热情与创造力ꎬ鼓励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实现课内到课外的有效延伸ꎬ可以逐步提升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价值.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索的机会ꎬ延伸生物课堂ꎬ拓展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 免疫系统的新发现 的教学为例ꎬ可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ꎬ以人体内的免疫系统为对象ꎬ在教学环节开展实践交流活动.教师对学生发起提问: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分别由皮肤㊁体液㊁内部的组织等构成ꎬ在人体免疫活动中ꎬ不同的免疫单位承担着不同的免疫任务ꎬ如何用生物实验表现免疫系统的特点?鼓励学生结合人体内免疫系统的不同功能展开新一轮的探究活动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用生物知识: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可以分为三大结构:皮肤㊁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ꎬ皮肤如同薄膜ꎬ可以阻挡病毒ꎬ免疫细胞如同 保卫者 ꎬ可以吞噬病毒ꎬ免疫器官是免疫系统的核心ꎬ可以识别并对抗病毒.当学生提出假设之后ꎬ教师要基于三重免疫系统帮助学生选择材料ꎬ制作人体免疫系统模型ꎬ帮助学生掌握多元化生物知识.交流㊁学习㊁实践ꎬ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参考文献:[1]刘国晓.注重高中生物素质教学ꎬ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效率[J].学周刊ꎬ2020(32):79-80.[2]王巧红.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ꎬ2019(Z1):37-38+46.[3]施赛男.以实验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探究教学[J].教书育人ꎬ2019(22):47.[责任编辑:季春阳]221。

219457564_新课标新教材下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以“细胞质膜将细胞与

219457564_新课标新教材下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以“细胞质膜将细胞与

新课标新教材下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以 细胞质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为例董其燕(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ꎬ江苏扬州225002)摘㊀要: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生物教学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文章以 细胞质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这一课时为例ꎬ尝试探索生物课堂课堂如何从各个方面促成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关键词:核心素养ꎻ科学思维ꎻ生命观念ꎻ社会责任ꎻ高中生物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3)18-0140-03收稿日期:2023-03-25作者简介:董其燕(1994.10-)ꎬ女ꎬ安徽省天长人ꎬ硕士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发育生物学研究.㊀㊀«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 课堂教学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 的要求.生命观念㊁科学思维㊁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大方面构成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1].这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从各个方面渗透生物学科核心素养ꎬ促进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ꎬ将知识本位的课堂教学转向素养本位的课堂引导ꎬ从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笔者以苏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 细胞质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一节的内容为例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ꎬ探讨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课堂的教学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1创设真实情境ꎬ以问题引入新课情境越真实ꎬ学生的共鸣越深刻ꎬ学生对于细胞的概念一直都很模糊.所以在导入这节课时ꎬ教师可以取几个鸡蛋ꎬ分别打入培养皿中ꎬ分发给各个小组ꎬ让各个小组仔细观察ꎬ可以用玻璃棒轻戳蛋黄ꎬ提出问题:蛋清在培养皿中会四处流散ꎬ而蛋黄在培养皿中却不会四处流散ꎬ为什么?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蛋黄四周有一层膜包裹着ꎬ然后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卵黄膜介绍.这样通过卵黄膜的直接展示㊁触摸ꎬ就可以让学生直观感知细胞膜的存在ꎬ加深学生对 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 这一概念的认知.同时可以抛出问题:细胞质膜为什么可以作为系统的边界呢?引入下一个重要概念的同时ꎬ激发学生探究细胞质膜结构的兴趣.2善用科学史ꎬ发展核心素养生物科学史是生物学科发展的历史ꎬ是通过客观规律㊁事实等发展的历史.它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资料ꎬ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㊁科学方法㊁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2].善用科学史料ꎬ对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以下教学过程结合了大量细胞质膜的研究历程的相关史料ꎬ展示了科学史料的应用对渗透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在本节课中ꎬ按时间先后顺序ꎬ逐步呈现 细胞质膜结构与功能 的科学史料ꎬ通过问题串的形式ꎬ引导学生分析史料ꎬ获取信息ꎬ逐步完成细胞质膜结构041模型的构建ꎬ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展示史料1:1895年ꎬ欧文顿(E.Overton)采用500多种化学物质ꎬ做了上万次实验ꎬ发现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透过细胞质膜ꎬ而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容易透过细胞质膜ꎬ结合化学小知识 相似相溶原理 ꎬ思考欧文顿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结合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 的相关内容ꎬ引导学生得出植物细胞质膜和动物细胞质膜中所含脂质的异同.欧文顿通过上万次实验方得到一个结论ꎬ让学生体会到科学需要坚持和努力.为进一步证实欧文顿的研究成果ꎬ接下来应如何做?导入下一个史料.展示史料2:1925年ꎬ戈特和格伦德尔用丙酮提取红细胞质膜的膜脂成分ꎬ将膜脂在水面上铺成单分子层ꎬ其面积大约是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ꎬ教师介绍磷脂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分子特点ꎬ引导学生构建在水和空气界面上单层磷脂分子的排布模型.教师介绍细胞质膜的内外环境ꎬ引导学生思考在细胞质膜上两层磷脂分子应该如何排列ꎬ依据是什么?并动手构建细胞质膜模型.展示史料3:同年ꎬ在戈特和格伦德尔实验的基础上ꎬ丹尼利和戴维森发现细胞质膜的表面张力比 油-水 界面的张力低得多.首先图片展示荷叶上的小水滴ꎬ让学生直观感受 什么是张力 .结合化学小知识:油脂滴表面如果有蛋白质ꎬ则张力会降低这一事实ꎬ思考细胞质膜中除了脂质外还含有什么成分?结合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 的相关内容ꎬ总结细胞质膜的组成成分ꎬ并在史料2模型的基础上ꎬ提出问题:如何鉴定细胞质膜中存在蛋白质㊁糖类?蛋白质㊁糖类在细胞质膜中的可能分布是什么?不同的细胞质膜其脂质㊁蛋白质㊁糖类都相同吗?尝试完善细胞质膜结构模型.展示史料4:1959年ꎬ罗伯特森用超薄切片技术获得了细胞质膜电镜照片ꎬ显示为清晰地 亮-暗-亮 三层结构ꎬ结合生物学小知识:电子束照射大分子物质时ꎬ散射度高ꎬ视野偏暗ꎬ照射小分子物质时ꎬ散射度低ꎬ视野偏亮ꎬ推测细胞质膜中蛋白质的分布ꎬ并让学生整理自己史料3构建的细胞质膜结构模型ꎬ并展示罗伯特森的 单位膜 模型和他的 膜上分子静止 理论ꎬ提出问题:通过刚刚对卵黄膜的观察㊁触碰ꎬ你认同罗伯特森的观点吗ꎬ为什么?学生会对 静止理论 提出质疑ꎬ因为他们直观地看见了卵黄膜是可以动的ꎬ而非静止的ꎬ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家的结论也不一定是对的ꎬ既要对科学保有崇敬心ꎬ也要能够大胆地提出质疑.接着ꎬ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质膜中究竟是如何排布的呢?展示史料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ꎬ科学家通过冰冻蚀刻电镜技术拍摄到细胞质膜的内部结构图ꎬ简要介绍冰冻蚀刻电镜技术ꎬ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研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察图片ꎬ小组讨论蛋白质在细胞膜中的分布部位有哪些?他们是对称分布的吗?并对史料4的模型进行修正ꎬ完善ꎬ这既可以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ꎬ也强化了学生对结构决定功能这一观念的认知ꎬ有利于学生生命观念的形成.展示史料6:1970年ꎬ科学家用红色荧光标记的人细胞和绿色荧光标记的鼠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实验ꎬ展示在细胞融合过程中ꎬ红绿荧光位置的变化ꎬ提出问题:从这个实验中ꎬ可以推出细胞质膜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具有这一特点ꎬ你认为是什么分子的运动导致的?同时结合变形虫摄食的视频ꎬ加深学生对 细胞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这一概念的理解.播放 细胞质膜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的运动 微视频ꎬ学生总结细胞质膜具有流动性的原因是因为组成细胞质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借助视频的展示ꎬ利用真实情境让学生认识到科学不是一蹴而就的ꎬ是在不断地探究中曲折发展ꎬ螺旋向上的ꎬ前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ꎬ要有质疑精神ꎬ勇于推翻前人的研究结论ꎬ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展示史料7:1972年ꎬ科学家提出了细胞质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ꎬ展示细胞质膜流动镶嵌模型图ꎬ并结合教材ꎬ提出问题:该模型认为细胞质膜的基本支架是什么? 镶嵌 的含义是什么?糖类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么分布有什么意义?通过细胞质膜物理模型的展示ꎬ使学生能够直观感知到细胞质膜的结构ꎬ能够准确把握细胞质膜的成分ꎬ各成分141的分布位置及相互作用ꎬ理解细胞质膜结构和功能间的逻辑关系ꎬ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从上述 细胞质膜结构的探究历程 的学习中ꎬ可知生物科学史涉及到很多重要生物学结论的研究历程ꎬ而这些结论往往都是要整合多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才能总结出来的ꎬ从提出问题㊁作出假说㊁假说验证到最后的结果分析ꎬ都涉及到科学思维㊁科学探究的方方面面ꎬ此外ꎬ科学史中还融入了科学家的科研精神ꎬ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ꎬ将生物科学史融入课堂是发展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3回归真实情境ꎬ培养生命观念创设真实情境ꎬ让学生亲生经历大自然中形态多样的生物ꎬ对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有一个感性的认知ꎬ可以激发学生感受大自然㊁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笔者通过展示水体中多种单细胞生物的图片ꎬ提出问题:细胞的边界是什么?单细胞排出的代谢废物必须通过什么结构ꎬ吸收的营养物质又是通过什么结构进入细胞的呢?这个物质进出方向会反过来吗?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什么特点?那这个特点是绝对的吗?展示生活中清洗苋菜时水的颜色和炒苋菜时汤汁的颜色变化ꎬ这又说明了什么?展示水体中青蛙卵和鱼卵的图片ꎬ简要介绍体外受精的过程ꎬ为何水体中的青蛙精子和鱼的卵细胞不会跨物种结合呢?说明了什么?那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ꎬ细胞质膜具有这一功能吗?展示多细胞生物组织图片ꎬ这些组织细胞并不是孤立存在的ꎬ而是相互联系ꎬ相互合作ꎬ共同维持个体的生命ꎬ教师提出问题:多细胞生物体内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哪些?它们依赖什么结构完成信息交流?这些结构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在此基础上ꎬ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ꎬ归纳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ꎬ构建细胞质膜结构与功能概念图(如图1所示)ꎬ结合细胞质膜的物理模型ꎬ形成细胞质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4结合应用实践ꎬ培养社会责任现在ꎬ生物学知识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具图1细胞质膜结构与功能概念图有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介绍一些相关技术的原理ꎬ引导学生关心身边与生物学相关的事情ꎬ尝试对一些常见问题作出科学㊁理性的解释和判断.笔者展示人工肾工作示意图ꎬ介绍其工作原理的结构和功能基础.展示家用净水器的工作原理ꎬ以及反渗透膜的应用前景.介绍抗寒作物与不抗寒作物在膜流动性方面的差异.此后提出问题串:上述材料涉及到膜的哪些特性?人工肾和反渗透膜模拟了细胞质膜的什么功能?通过上述问题串的引导ꎬ学生能够了解所学知识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ꎬ可以应用所学知识点解释相关结构的工作原理ꎬ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ꎬ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课堂ꎬ要求教师转变以往讲授式的教学方式ꎬ多以问题引导ꎬ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情境创设㊁科学史料的应用㊁问题串的设计对常态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节课的教学尝试以科学史为主线ꎬ通过问题串的引导ꎬ让学生逐步完善细胞质膜的模型ꎬ掌握细胞质膜的功能ꎬ在每一步的教学中都逐步渗透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ꎬ在知识递进的过程中ꎬ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ꎬ2018:1-15.[2]罗伊斯 N.玛格纳.生物科学史[M].李难ꎬ崔极谦ꎬ王水平ꎬ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ꎬ2002:1-5.[责任编辑:季春阳]241。

树立新理念,推进高中生物教学改革

树立新理念,推进高中生物教学改革

树立新理念,推进高中生物教学改革
陆伶俐
【期刊名称】《科技风》
【年(卷),期】2009(0)1X
【摘要】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观念的转变决定行为的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着他们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

【总页数】2页(P182-182)
【关键词】新理念;生物教学;改革
【作者】陆伶俐
【作者单位】通州市石港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91
【相关文献】
1.点亮探究学习航标树立科学创新理念--探索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家访谈》的教学设计 [J], 邱惠群
2.以现代教育创新理念推进高中生物的教学改革 [J], 刘淑兵;陈国华
3.树立实验教学的新理念不断推进实验教学改革 [J], 鄂晓宇;孟丽君;裴战存
4.树立新理念深化教学改革 [J], 陈志国; 高升福; 李海山
5.树立新理念推进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 [J], 黄建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宽容、宽松”的课堂文化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宽容、宽松”的课堂文化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宽容、宽松”的课堂文化
陆昱
【期刊名称】《新课程(教师版)》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良好的课堂文化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引导、规范和激励功能。

从日常教学语言、处理教学插曲、多维评价学生及合理把握尺度这四个方面,分析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宽容、宽松”的课堂文化的具体做法、实质和作用等。

【总页数】2页(P124-125)
【作者】陆昱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构建富有数学文化底蕴的宽松的数学课堂
2.构建富有数学文化底蕴的宽松的数学课堂
3.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宽容、宽松”的课堂文化
4.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宽松的课堂氛围探讨
5.例谈高中生物课堂新文化的构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课标形势下高中生物的创新教育

新课标形势下高中生物的创新教育

新课标形势下高中生物的创新教育
刘磊
【期刊名称】《新课程学习:上》
【年(卷),期】2010(000)011
【摘要】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新世纪教育应当让受教育者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在何处做,找谁做和为什么做。

这种新型的教育要求广大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理论,把创新作为主旋律,让创新融入自己的血液。

【总页数】1页(P48-48)
【作者】刘磊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建陵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91
【相关文献】
1.高中生物新课程下的创新教育尝试 [J], 陈建华
2.略论新形势下的高中生物创新教育 [J], 黄鹂君
3.新课标形势下高中生物创新教育 [J], 徐瑶
4.怎样完成新课标要求下的创新教育 [J], 刘德富;;
5.高中生物新课程下的创新教育点滴思考 [J], 郑雪娜[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智慧课堂的构建路径卢玲雯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智慧课堂的构建路径卢玲雯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智慧课堂的构建路径卢玲雯发布时间:2023-05-15T01:30:40.942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5期作者:卢玲雯[导读] 在生物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国家对于生物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关注也日益加强浙江省乐清中学 325600摘要:在生物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国家对于生物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关注也日益加强。

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和运用的综合能力,生物核心素养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知识,认识生命规律,培养社会责任感。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高中生物智慧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注重跨学科整合素养的培养,实现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深度融合,从而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获得更全面和深层次的成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智慧课堂;构建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学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智慧课堂应运而生。

在智慧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互动方式进行教学,探究和创新。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核心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并能够跨学科应用的、反映个体综合能力的基本素养。

建设高中生物智慧课堂,将有助于学生跨学科整合素养,实现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深度融合。

一、如何构建高中生物智慧课堂(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鼓发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素养是相辅相成的[1]。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

因此,在构建高中生物智慧课堂时,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实验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在学科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注重跨学科整合素养的培养生物学是一门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的学科,“生命现象的多样性与一致性”交融着化学、地理、物理、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

因此,在构建高中生物智慧课堂时,要注重跨学科整合素养的培养。

用“5E”教学模式 开展高中生物教学

用“5E”教学模式 开展高中生物教学

用“5E”教学模式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高级中学(圆员缘员圆苑) 戴 虹●摘 要:“5E”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运用调查和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特别强调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对学科概念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建构,从而体现课堂的有效性.关键词:高中生物;“5E”教学模式;有效课堂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333(2016)18-0092-01 一、“5E”教学模式的定义和一般程序“5E”教学模式是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之一的贝比开发出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运用调查、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的建构.该模式的一般程序是参与(engage)、探究(explore)、解释(explain)、精制(elaborate)、评价(evaluate).由于上述5个环节都是以“e”(英文)开头,称为“5E”教学模式.二、“5E”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5E”教学模式在国外广泛运用,证明是一种较有效的教学模式,尤其在生物学教学中,本身存在着大量的神奇现象和专业性概念,更适合“5E”教学模式.以《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为例,阐述“5E”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1.参与这是该教学模式的起始环节,在教学设计中,利用学生已有经验、生活实例等创设问题情境,目的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中,教师以演示实验: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的扩散实验引入新课,进而提出问题:如果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被半透膜隔开,结果又会怎样?再引导学生观察渗透装置实验,以问题串来驱动学生学习:液面为什么会升高?纱布代替半透膜液面还会升高吗?如果没有浓度差,结构会怎样?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讨论,通过问题引导得出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使学生有明显的参与感,融入课堂.2.探究这一环节是本模式的重中之重,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都在此环节中完成.此时,应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直接参与实验、设计实验的机会.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获得直观经验,促进小组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不宜太多,更不能直接告知结果.例如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中,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分析:动物细胞是不是相当于一个渗透系统?观察“水分子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状况”三幅图片,学生带着问题分析教材提供的资料,自主学习.从简单的动物细胞入手,进一步探究植物细胞的情况,学生也更容易接受.由生活引入:糖拌西红柿盆中的水来自哪里?展示:成熟植物细胞结构图,引导学生得出盆中水来自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探究: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吗?(1)提出问题 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吗?(2)作出假设 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提出的假说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因为植物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生物膜,它们都具有和红细胞细胞膜相同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3)设计实验 这是科学探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一步,教师也应适当引导学生思维.①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原生质层,肉眼能观察到吗?我们应选择什么仪器?②选择怎样的实验材料更合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方案,最后请2-4个小组代表发言,交流互动. (4)进行实验 组织学生有序进行实验.3.解释通过探究环节所获得的经验构建对概念的理解,解释概念或理论.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比较各自不同的结果展开讨论,再与教师提供的结论比较,由此检查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以“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实验中重点观察内容:细胞壁的位置、原生质层的位置、中央液泡的大小、细胞的大小、细结: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4.精制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能扩展出概念,并使其与其他概念想联系,并运用所建构的新概念解释周围世界或新情境的问题.仍以“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为例,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其次是要求学生在观察实验时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实验现象?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有无直接的关系?总结出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概念.5.评价本模式与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学习评价.积极评价是创造性教学的有效手段.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教师也应对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态度、方法和成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5E”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有效性“5E”教育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间的小组合作精神,也不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1.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创设符合学生知识背景和思维特点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案例中运用演示实验作为情境,学生对实验现象十分感兴趣,这就给学生探究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提供了动力.2.提高问题的有效性提高问题的有效性是实现“5E”教学模式的前提,也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案例中提出多个问题,在参与环节演示实验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投入到实验探究中.3.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评价环节并不只是在结束时才进行,应贯穿在参与、探究、解释、精制、评价5个环节中.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的各方面的表现,及时、中肯地评价学生,评价学习探究的结果,也评价学习过程;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29—All Rights Reserved.。

多元创新教法,打造高中生物实验高效课堂

多元创新教法,打造高中生物实验高效课堂

多元创新教法,打造高中生物实验高效课堂发布时间:2021-10-28T08:56:35.472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6期第6月作者:钱翠青[导读] 高中生物的教学难度并不低,传统的灌输式方法无法给学生带来良好的体验,造成的教学问题是非常多的钱翠青(甘肃省兰州新区高级中学甘肃兰州 730300)摘要:高中生物的教学难度并不低,传统的灌输式方法无法给学生带来良好的体验,造成的教学问题是非常多的。

高中生物实验高效课堂的塑造,改变了教学的理念、方法,主张按照多元化的思路完成,引导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创造出较高的价值。

高中生物实验高效课堂的打造、应用,要以学生为主导,从学生中得到较多的反馈,对多方面的知识点合理的把握,加深知识的解读,与不同的时事热点进行衔接。

关键词:创新方法;高中生物;试验课堂高中生物实验高效课堂的应用,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欢迎,对学生的能力塑造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但是,高中生物实验高效课堂的打造难度并不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此时在打造的过程中应给出较多的依据,对课堂的试验方法、试验手段进一步创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做出科学的评价,指导学生在成长、进步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生物实验高效课堂的应用,还要加强试验的创意性。

一、高中生物实验高效课堂的意义随着高中生物的教学理念创新,传统的方式、方法并不能给予学生较好的体验,造成的问题是非常多的。

高中生物实验高效课堂的实施,在于让同学们对各类生物知识的学习、应用,按照具象化的方法完成,减少错误的理解,提高学习的综合素养。

高中生物实验高效课堂的打造,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该类型的课堂不能继续按照灌输式方法进行教育,而是要对不同的生物知识点,通过科学的试验、趣味的现象进行分析,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由此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为此,高中生物实验高效课堂的打造,是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才能完成的,这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进步做出了较多的保障。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改革与探索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改革与探索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改革与探索发布时间:2022-12-23T05:53:13.152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6期作者:纪莉莉[导读] 生物是一门探究生命体规律的学科,纪莉莉遵化市第一中学 064200摘要:生物是一门探究生命体规律的学科,对于高中生物而言,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一直都是老师们的一块心病,行高效课堂是近年来呼声很高的一种课堂新模式,但是如何开展高效课堂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如何开展高效课堂,在生物课堂上的应用,很多人都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在高中阶段,教师合理的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对之后个人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解题能力是培养学科素养的关键,学生只有拥有解题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才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题型和具有难度的题目。

本文主要论述在信息技术下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改革策略及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一、改革课堂的难点1.1教学方式较为单一高中生物的理解难度大,抽象性高,很多知识都是与抽象的公式紧密相关的,这对于学生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学习困难,特别是对于一些生物选修知识来说,其内容已经接近了现代生物学的前沿内容,一些精通生物学的专家在进行科普讲授时尚且困难,就更难说讲给理解能力尚不够充分的学生了,对于许多内容,老师也只能进行抽象性的讲解,没有让学生能够直观而形象的去理解其蕴含的基本生物知识,造成了学生理解困难,接受障碍,以及课堂授课的效率低。

1.2学生课堂主动性不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对于学生上课而言,课堂氛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们更加专注的去听老师所讲的内容,更好地去接受相关的课堂知识,但是对于当前的生物课堂教学而言,仍然是以老师假设为主,学生提问为辅,这样的课堂模式,老师只是保证了自己知识的输出效率,但是没能保证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并且因为课堂内容的难度较高,讲解较为枯燥,使得学生往往丧失了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并且跟不上老师的授课进度,从而拖延了整个课堂效率的提高。

高中生物学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导向作用

高中生物学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导向作用

高中生物学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导向作用发布时间:2021-11-11T04:06:33.463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13期作者:罗坚[导读] 立德树人是要贯穿于教学工作始终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承担起的一项责任和使命。

广西北流市实验中学 537400摘要:立德树人是要贯穿于教学工作始终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承担起的一项责任和使命。

将立德树人理念创新应用到生物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教育层次的升华,从而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德育层面的教学革新实践。

因此,利用生物教材进行强化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责任感是严肃的课堂教学任务。

生物教师需要重新学习德育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增加以立德树人为课堂目标教学的可渗透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立德树人;导向作用;策略探讨引言:现如今立德树人理念在生物教学课堂中的实际贯彻效果并不理想,这是教师没有采取适当教学方法适应当今德育现代化的要求。

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吸收课本中的精华知识,都没有意识到在课堂中构建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特色教学模式。

此外,生物教师也要充分意识到以德育要求为定位的教学模式可以消除学生与课本内容之间的距离感。

一、结合高中实践课堂教材教学细节内容进行立德树人众所周知,很多生物教师在教学课堂中都只是纯粹地教授教材中的课本知识内容,却不会下意识地将课本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生物常识问题结合起来渗透立德树人内容。

很多高中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计划中失去了自我人格培育和发展的自觉性,而将立德树人内容通过教材内容的细节化处理引入高中生物课堂,既能够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实践认知来简化生物教材内容的学习难度,与此同时,也能够促使高中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践行德育意识。

而生物教材中的细节性内容往往包含着育人的深刻道理,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深度挖掘。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一必修第一册生物教材中的《细胞的生命历程》这一小节的内容时,高中生物教师就可以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能够引导学生将对生命起点的认知与实现生命价值的德育感悟结合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件的总和,那么1∶1∶1∶1的比例,实际上是两对性状各
自出现(1∶1)的结果,也即1∶1∶1∶1可等价于(1∶1)(1∶1)。

对此,学生很快能联想到数学中的乘法分配率:(a+b )(c+d)=ac+ad+bc+bd 。

并从中变化出:(a ∶b )(c ∶d)=ac ∶ad ∶bc ∶bd 。

上述模型并不严格符合数学逻辑,但却很好解释了两独立事件比例乘积即是总比例的概率思维,也是解决自由组合规律问题“先分后合”思维体现。

按此模型,学生可以做以下一些推论:
①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 1自交比例:
9∶3∶3∶1等价于(3∶1)(3∶1)。

②一对性状存在显性纯合体致死情况下,F 1自交比例:6∶3∶2∶1等价于(3∶1)(2∶1)。

③两对性状均存在显性纯合体致死的情况下F 1
自交比例:4∶2∶2∶1等价于(2∶1)(2∶1)。

④一对性状为不完全显性情况下F 1自交比例:3∶6∶3∶1∶2∶1等价于(3∶1)(1∶2∶1)。

……
这些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全面地解决一些遗传学问题。

教师的教学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思维方法,利用学生已具备的数理化学科思维来引导学生构建生物学模型比传统的构建方法更有效,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教师也可以尝试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思维方法进行自主性模型构建与探讨。

摘要从重塑高中生物教师文化的必要性和建议两方面,阐述教育智慧理念下重塑高中生物教师
文化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教育智慧教师文化生物学教师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教育智慧理念下重塑高中生物教师文化

斐(常熟外国语学校
江苏苏州
215500)
智慧是个体在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中,产生的面对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

它不是自然发生的,必须要在智慧的教育下,不断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

教育智慧是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教育状态,是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

教育智慧主要通过具有一定文化的教师来体现。

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包括教师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体系以及行为模式三个层次,并构成了教师文化的统一体。

1重塑高中生物教师文化的必要性
1.1教学目的的功利取向,限制了高中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现有高考制度的压力下,许多高中生物教师研
究和实践着如何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成绩。

教师将提高所任班级的生物学科成绩作为自己的全部工作目标,课堂教学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教师职业倦怠、情感冷漠、发展迷惘。

1.2教学理论的狭隘肤浅,束缚了高中生物教师的理论视野
许多高中生物教师把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简单化为知识的传授过程。

教师对教材本身蕴含的文化素材视而不见,师生之间缺少深刻的交流,学生的情感没有得到丰富和发展,价值观和人生观没有得到提升,知识与智慧脱节,科学与人生分离,课堂没有体现出生物教学多方面的教育使命和应有的丰富内涵。

1.3教学模式的规范统一,制约了高中生物教师的创造性发挥
传统的教学流程强调规范统一,教学内容的设计追求完整,教学过程各环节追求精确化和程序化,甚至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都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

教师被定格,课堂缺少灵动,这些都极大
!!!!!!!!!!!!!!!!!!!!!!!!!!!!!!!!!!!!!!!!!!!!!!!本文是江苏省教研室13年第十期立项课题“区域性高中生物学科课堂文化构建和实践的研究”(课题号为2013JK10_L088)的研究成果。

中学生物教学
地制约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阻碍了教师进入自由和智慧的境界。

2重塑高中生物教师文化的建议
2.1明确课程目标,树立教育智慧理念
新课程建构了三维目标,即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它们的达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育智慧理念的认可程度。

教师应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使课堂教学多样、灵活、开放,从而走向智慧统帅知识,人生关照科学的教育的较高境界。

2.2优化教学艺技,构建教育智慧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生智慧生成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学,学生不仅掌握生物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形成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之际,学生能融知识于生活中,在生活的情境中解读生命,从生命的角度去思考人生,学会做有意义的事,做有尊严的人,过有品位的生活。

2.2.1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教学民主是对学生的平等与尊重、真诚热爱与接受。

平等对话、相互尊重是师生之间实现沟通与交流的前提,而师生间真诚的沟通与交流,能够让教育智慧得以有效实现。

不久前听了张家港梁丰高级中学特级教师任小文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堂课,整堂课教师给人的感觉犹如春天般的温暖,教师的言谈举止充满了对学生的关心,学生回答问题不需要站立。

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这样的,教师给出有关自然选择的一组资料,请学生思考后讨论进化到现在长颈鹿的脖子长的原因。

学生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师真实地倾听,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最终达成共识。

这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超越了知识传授本身,高度体现了对学生思维、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人性关怀。

教师的亲切友善是对对方生命内在尊严的一种尊重,使师生愉快地进行情感沟通和智慧交流。

2.2.2进行精心的教学预设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只有精心的预设才能激发精彩的生成,创造智慧。

教师在预设时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与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高质量的加工和包装,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上实验课“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有一组学生发现自己的提取液的颜色和别的组不同,不是呈深绿色,而是呈黄绿色,很是疑惑。

教师马上向全班学生展示这组提取液,并与其他组的提取结果进行对照,然后和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可能的原因,并鼓励这组学生“将错就错”,
继续实验,观察分离后的结果。

实验结束后,教师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多个出现一定操作错误的分离结果,与正确操作的分离结果进行对照,请学生分析原因。

教师机智地应付,恰当地调整了现场策略,同时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思维,反映了教师一定的教育智慧。

2.2.3追求艺术的课堂语言
艺术的语言是课堂上师生交流感情和传递智慧的重要工具和载体。

艺术的课堂语言除了要具备科学性、形象性、趣味性、情感性等特征外,还需具有教育性和启迪性,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例如,在讲DNA的复制方式时,教师可以先抛出这样一段话:“沃森和克里克在提出碱基特异性配对的看法后,立即又提出了DNA复制的一种可能机理。

同学们能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设想出DNA分子可能的复制方式吗?假如用15N标记母链,用14N标记子链,请同学们假设一下,复制一代和两代的结果各是什么?”在教师富有启迪性的语言下,学生充分展开思维活动,提出两种假设即全保留复制和半保留复制,并根据假设演绎两种不同方式复制的结果。

最后,教师再展示这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总结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

2.2.4重视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完善课堂教学行为和发展教师素质的基础。

教师通过反思可以实现经验向智慧的升华,他人理论向自我理论的转化。

例如,对“有丝分裂”这部分内容,总是存在这样的困惑:老师刚讲,学生很明白,可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

通过学习专业书籍和理论,以及不断的反思,现在已调整为围绕有丝分裂的本质,即“保证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且保持数目不变”来启发学生。

教师借助动画演示,首先,从间期要进行DNA复制,到前期染色质螺旋化成染色体,避免染色质在分离时打结断裂受到损失;核膜核仁的消失,与它们阻碍染色体的平均分配有关;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保证染色体平均分配的安全性……对诸多机制,教师一一引导学生,避免了学生对有丝分裂学习的简单记忆,而是对有丝分裂的本质进行组织和理解。

吴也显在“教与学:课堂文化重建与走势”中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

”在教育智慧的理念下重塑教师文化,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水平,实现师生思维的互动,人格的影响,才能让课堂成为开启学生智慧的旅程。

参考文献:
[1]凌小云.加强师德建设重塑教师文化[J].上海高教研究, 1998,(6):50-5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9.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