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节--夏季热
夏季热应激对产蛋鸡影响及防治措施
关键 词 :热应 激 ;产 蛋 鸡;影 响 ; 防治措 施 中图分 类号 :¥ 5 . 8 23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7 — 4 2 ( 0 )一 9 0 8 — 64 0 3 2 1 1 0 — 17 2
夏 天 高温 、高湿 ,常有 雨 天 出现 。鸡 的皮 肤 没有 汗 腺 , 体躯 又为羽 被所 覆盖 ,因此 鸡不 耐高 温 。鸡 体本 身 的热 向周 围空气 的流 动速度 依赖 于两 点 :一个是 鸡体 温和环 境温 度 的相对 差异 ,差 异大 时 ,热流动 速度 或热 散失就 快些 ,环 境温度 高且 差异 小 时,热 流动 速度 或热散 失就 慢些 。另一 点是 着羽 程度 ,羽毛 着 生越 紧凑厚 密 , 散热 效果越 差 ,主要 是靠 呼吸系 统散 热和 调节体 温 。如果 外界 环境 温度 高 、湿 度 大 , 饮水 不 足 ,特 别 是 通 风不 良 ,鸡体 散 热 困 难 ,
2 1 年第O 期 0 1 9 ( 总第2 9 ) 5期
吉 林 农 业
JLl I. 9。 2 l 0 01
( u lt ey C muai t NO. 5 ) v 2 9
夏 季 热 应 激 对 产 蛋 鸡 影 响 及 防 治 措 施
彭 红
( 树县 畜牧局培 i 中心 ,吉林 梨树 1 6 0 ) 梨 J , I 3 5 0
摘要 : “ 热应 激 ”一词 是 由英 文 h a s r s 翻 译 而 来 ,通 俗 地 讲 , 热应 激 即可 称作 高 温、 热逆 境 或热 压 力 。通 常 凡 室温 在 2 " e ttes 7C
尽 量 在 一 天 中 的凉 爽 时 间 喂 料 ,凌 晨 4 0 5 0 , 上 :0 点一 :O 点 午1 :0 点一 1 0 0 0 l :0 点,傍晚6 0 7 0 :o 点一 :o 点。在高热时间内不 饲喂,减少鸡群活动量 ,使鸡只处于安静状态为好 。避免噪音干
2024PPT课件夏季高温天气防中暑知识
•夏季高温天气概述•中暑类型与症状•预防措施与建议目录•急救方法与处理流程•校园防中暑工作部署•家庭防中暑策略分享01夏季高温天气概述气温高湿度大日照强030201夏季高温天气特点高温天气对人体影响生理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加重疾病易感人群及预防措施易感人群预防措施02中暑类型与症状先兆中暑症状加重,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以上需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转移到阴凉处、脱掉多余衣物、使用风扇或空调等出现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严重症状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热衰竭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心慌等;热射病表现为高热、无汗、意识障碍等需要立即送医救治,采取降温、补液等措施轻度中暑症状加重,但尚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降温和补充水分重度中暑症状严重,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立即就医治疗先兆中暑症状较轻,及时采取措施可迅速恢复不同类型中暑症状对比03预防措施与建议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避免在炎热时段外出夏季高温时段一般出现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应尽量避免在此时间段外出,以减少暴露在高温环境下的时间。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抵抗高温天气对身体的影响。
饮食调整与补充水分饮食清淡易消化及时补充水分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出汗,导致水分流失,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保持身体水平衡。
建议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
穿着透气舒适衣物选择透气性好、轻便的衣物注意防晒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合理安排运动04急救方法与处理流程发现中暑迹象及时采取措施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01补充水分和电解质02降温处理03急救步骤和方法介绍呼救求援评估病情如病情严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心肺复苏寻求专业医疗救助途径及时就医咨询医生做好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症状表现、处理措施及效果,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炎热的夏天课件PPT
使用电扇
总结词
电扇是炎热夏天家庭防暑降温的常用工具之一。
详细描述
电扇可以通过快速转动,增加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相比空调,电扇的能耗较低,适合在不需要 特别冷的环境中使用。此外,电扇还可以方便地移动到不同的房间,满足不同需求。但是,使用电扇 时要注意清洁和维护,避免细菌和灰尘的传播。
保持通风
要点一
避免穿得太厚
夏天温度高,穿得太厚容易导致身体 不适。
戴帽子和太阳镜
防晒服可以有效地防止紫外线伤害皮 肤。
居住方面
01
使用空调或风扇
使用空调或风扇可
以降低室内温度,
02
保持舒适。
保持室内通风
保持室内通风有助 于空气流通,防止
空气污染。
04
多洗澡
多洗澡有助于清洁
03
身体,保持身体舒
适。
使用遮阳窗帘
使用遮阳窗帘可以 防止室内受到阳光 直射,保持舒适。
预防中暑的方法包括在高温天气下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时间,多饮水、合理安排饮食,以及在高温时段保持良好的通风。
疲劳
炎热夏天容易导致疲劳感,这是由于 高温环境下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来维持体温和代谢,加之夏季容易失 眠,使人感到疲惫不堪。
预防疲劳的方法包括保证充足的睡眠 、合理安排饮食、适当进行休息和放 松,以及在高温时段尽量避免户外活 动。
06
炎热夏天的健康饮食建议
多喝水
01
保持身体水分
炎热的夏天,出汗会使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因此应多喝水以保持身体水
分平衡。建议每天至少喝8杯水。
02
避免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
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会刺激肾脏,使身体排出更多水分,加重脱水症
中医儿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病因病机 临床诊断 辨证论治 其他疗法 预防调护 案例分析 古籍选录
病因病机 临床诊断 辨证论治 其他疗法 预防调护 案例分析 古籍选录
病因病机 临床诊断 辨证论治 其他疗法 预防调护 案例分析 古籍选录
病因病机 临床诊断 辨证论治 其他疗法 预防调护 案例分析 古籍选录
病因病机 临床诊断 辨证论治 其他疗法 预防调护 案例分析 古籍选录
病因病机 临床诊断 辨证论治 其他疗法 预防调护 案例分析 古籍选录
病因病机 临床诊断 辨证论治 其他疗法 预防调护 案例分析 古籍选录
病因病机 临床诊断 辨证论治 其他疗法 预防调护 案例分析 古籍选录
病因病机 临床诊断 辨证论治 其他疗法 预防调护 案例分析 古籍选录
病因病机 临床诊断 辨证论治 其他疗法 预防调护 案例分析 古籍选录
精彩摘录
这是《中医儿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 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第一节鹅口疮 第二节口疮
第三节呕吐 第四节腹痛
01
第五节泄泻
02
第六节便秘
03
第七节厌食
04
第八节积滞
06
第十节缺铁 性贫血
05
第九节疳证
病因病机 临床诊断 辨证论治 其他疗法 预防调护 案例分析 古籍选录
病因病机 临床诊断 辨证论治 其他疗法 预防调护 案例分析 古籍选录
病因病机 临床诊断 辨证论治 其他疗法 预防调护 案例分析 古籍选录
病因病机 临床诊断 辨证论治 其他疗法 预防调护 案例分析 古籍选录
1
第一节感冒
2
第二节鼻鼽
3
第三节乳蛾
4
第四节咳嗽
诊断学第一节 发热
四、病因和分类
● (4 )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痛风和重度脱水等 ● (5 )血栓及栓塞疾病 如心肌梗死 ● (6 )颅内疾病:如脑出血、脑震荡、脑挫伤等,为中枢性发热 癫痛持续状态可引起发热,为产热
过多所致 ● (7)皮肤病变:皮肤广泛病变致皮肤散热减少而发热,见于广泛性皮炎、鱼鳞鹰等 慢性心力衰竭
六、热型及临床意义
4. 皮状热( undulant f ever) 体温逐渐上 升达到℃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 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 反复多次 常 见于布氏杆菌病。
六、热型及临床意义
5. 回归热( recu 「「ent fever) 体温急剧上 升至 39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 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元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 律性交替一次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 ( Hodgkin )淋巴瘤等。
第一节 发热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内容
CONTENTS
01. 概述 02.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03. 发生机制 04. 病因与分类 05. 临床表现 06. 热型及临床意义 07. 伴随症状
一、概述
● 定义:发热( fever )是指机体在致热原( ogen )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 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昔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 等
(2) 内源性致热原 ( endogenous pyrogen )
又称白细胞致热源 ①白介素(IL-1 ) ②肿瘤坏死因子( TNF ) ③干扰素等
三、发生机制
● 外源性致热原多为大分子物质, 特别是细菌内毒分子 非常大, 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 体握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 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 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 引起发热。
夏季高温防暑安全培训PPT
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 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
防暑降温小常识
防暑 降温
01 温水冲澡
多洗澡,帮汗水离开人体。 最好 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 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
使用冰袋
可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 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 体有降温效果;
喝水的注意事项 喝的时候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要喝温开水,不要 喝冰水;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要喝烧开过的 水,不要喝生水;要喝新鲜温开水,不要喝“陈”水;还 可以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
防暑降温小常识
多吃各种瓜类
防中暑较好的水果-西瓜,性甘微寒,防暑利尿,除烦止渴。防暑较好的 饮品-酸梅汁,其具有生津开胃,消暑止渴的功效。冬瓜利尿消炎、清热 解毒;丝瓜解暑祛风、化痰凉血;苦瓜祛暑清心;黄瓜中的纤维素可以 排出肠道中腐败的食物,降低胆固醇;南瓜补中益气,消炎止痛。
夏季防暑必备药品
十滴水
能清暑散寒。适用于中 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 吐、胸闷腹泻等症。
藿香正气水
能清暑解表。适用于暑 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 腹痛、呕吐、腹泻突出 者。
避瘟散
避瘟散,顾名思义,它 作为夏季防暑的必备品, 可以祛暑化浊、芳香开
窍。
夏季防暑必备药品
仁丹
能清暑祛湿。主治中暑 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 胸中郁闷、腹痛腹泻, 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水 土不服。
02
防暑 降温
保证充足睡眠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炎热 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 。
03
避免剧烈运动
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 内部温度;慢慢地适应气温的转 变,从事户外活动的时候要放慢 速度,不要逞能。
夏季防暑降温宣传知识教育PPT
二、夏季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合理安排上班时间:确保员工精神饱满,各部门、班组安排上
班时间时,务必确保员工充分休息,并错开极易疲劳的时段,同时要求管 理人员加强对员工作业时精神状态的检查,发现精神不好或状态不佳的员 工时,必须及时制止。
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营造舒适环境,各部门、班组积极营造良
好的作业环境,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及时为生产现场提供清凉饮料。营造 舒适环境,对不可避免的恶劣环境下作业合理布置和分批、分时替换进行。
一、防有限空间作业事故
5 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呼吸器、通讯器材、安全绳索等防
护设施和应急装备。
6 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监护人员。 7 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持出入口畅通。 8 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
二、防检修作业事故
作业必须履行审批手续,检修工作时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检修完毕后,应清点工具,防止工具留在机器内; 检修前,应切断电源,并在电源处加装锁具,上锁挂签,安排专人看护,必须严格执行
一、夏季安全生产的特点
易中暑
易受伤
烦心情
多事故
易疲劳
多灾情
一、夏季安全生产的特点
易中暑
夏季高温、潮湿,容易中暑。夏季天气比较炎热,同时雷雨天气多,生产现场存在高 温、潮湿环境,极大的增加了中暑的风险。
烦心情
天气炎热,心情容易烦躁,违章操作现象普遍增加。长期处于炎热环境中时,容易使 人心情烦躁,表现在作业现场中就是违章作业现象普遍增多。员工心情烦躁时,往往 会精力不集中,作业时容易走神,极易引发工伤事故。。
次;固定电源线路做好日常检查,并做好记录。
5
岗位职工在打扫卫生、擦拭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或用湿布去擦拭电气设备。
6 非电气人员严禁私自触摸、拆卸和检修电气设备,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二十四节气释义
起源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 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 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 分、秋分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在历法中地位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组 成部分,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
在古代,二十四节气被用来指导农事 活动,是农耕文化的重要体现。同时 ,二十四节气也被广泛应用于中医、 天文、历法等领域。
CHAPTER 03
夏季节气释义
立夏:夏季开始,万物生长
01
02
03
标志着夏季的开始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 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 的正式开始。
万物生长
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雨水的 增多,各种植物开始进入 快速生长期,大地呈现出 勃勃生机。
农事活动
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 早稻插秧的季节,也是农 事活动繁忙的时期。
冬至:白昼最短,阴极阳生
冬至是冬季的重要节气之一,这一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冬至过后,阳气开始逐渐回升,阴极阳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
小寒:天气寒冷但尚未到极点
小寒时节,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但尚未达到一年中最冷的 时期。
此时,人们需要注意保暖和锻炼身体,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饱满
麦类作物籽粒饱满
小满时节,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 已经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
熟。
降水增多
小满后,南方雨水渐盛,正如民谚 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需要 防范持续性、大范围强降水天气。
农事活动
小满时期,农民们要加强麦田的后 期管理,防治病虫害,确保小麦丰 收。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
6.3.10、 6.4.7、 6.9.2、 6.9.3、 6.9.9、 6.9.12、 6.9.13、6.9.15、6.9.19、6.9.30、8.5.6、 9.1.2、 9.4.4 (4 ) 、 9.7.12、 9.11.3、 10.2.12、 11.2.11、11.6.7 条(款)为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 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同时废止 。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 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5 年 5 月 11 日
防暑度夏培训基础知识讲解
要时人工呼吸。抽 • 搐者可给予镇静剂。 • 3)对病情危重或经适当处理无好转者,应在继续抢救的同时立即送
往有条件的医院。 • 4)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完善通风降温措施,现场作业条件具备后
方可再行作业。 • 5)重新安排作业时间和计划,避开高温天气,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 (3)重度中暑:高热、意识障碍、无汗、肌肉痉挛、虚脱或短暂晕 厥。
• 4)事故影响范围:对员工、家庭及公司生产经营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四、中暑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 中暑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 1)高温及工作场所通风条件差等。 • 2)烈日直射头部,环境温度过高,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等可以引起
中暑现象,其症状一般为恶心、呕吐、胸闷、眩晕、嗜睡、虚脱,严 重时抽搐、惊厥甚至昏迷。 • 3)高温场所内作业。 • 4)日光暴晒环境中作业。 • 5)工作强度过大。 • 6)作业人员连续工作时间过长。 • 7)作业人员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 • 8)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 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 或略有升高。
重度中暑,情况严重时可引发人身伤亡事件。
• (1)先兆中暑: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 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 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 (2)轻度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 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 38.5 度以上。
五、中暑处理
• 重度中暑前兆:突然发病,体温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 境中高达40°C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 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 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 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起病迅 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 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高温防暑常识专题培训课件
5
汽 车 防 中 暑
2.尽量避免长时间行车 高温酷暑条件下,应尽量避免长时间行车。行驶途中要注意适时休息。停车时应 尽量选择在阴凉通风处,如条件允许也可打开发动机罩通风散热。若温度表的指 针已经指近高温度区,这时就必须把车停下来“退热”,使发动机逐渐降温。必 要时也可用冷水浇在散热器上,千万注意不要弄湿线路。 提示:您最好能养成定期清洗散热器片的好习惯,这样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散热效 果,也可以减少发动机产生过热现象,进行维护保养时,应注意风扇皮带不能粘 油,以防打滑。
症 。
炎 热 不 仅 要 防 中 暑 更 要 注 意 别 患 上 空 调 综
坛 医 院 急 诊 科 的 于 东 明 主 任 提 醒 市 民 , 天
高 发 期 , 到 医 院 就 诊 的 患 者 会 有 所 增 多 。
年 一 到 高 温 天 气 , 也 就 进 入 了 “ 空 调 病 ”
,
25 27℃ , 7℃
《高温防 暑常识》
高温
35℃!
炎 炎
防暑
中暑预警线
夏 日
清
生 好机 要 合气天的每
35℃-是关系安全生产和人们健康的一个具有指 标性意义的温度,是高温和中暑的预警温度。
据专家介绍,人的体温通常维持在37℃左右,而皮 肤在正常情况下为33℃。这4℃之差,使得体内新 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得以向皮肤传送,然后 再经过皮肤的辐射、蒸发和空气对流将热量传送到 体外。因此,环境温度要低于33℃,人体才会感到 舒适。
夏季防暑知识科普PPT
01
首先要迅速从高温环 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 休息,并喝一些含盐 分的清凉饮料,如淡 盐水、绿豆汤等;
02
可在太阳穴涂抹清凉 油、风油精,或服用 仁丹、十滴水、藿香 正气水等。
03
如果体温持续升高, 出现重症中暑症状, 一定要及时将病人送 到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PART-03
中暑后的饮食禁忌
轻度中暑的症状
轻度中暑表现为头晕、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 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一般会升高至38.5度以上。
重度中暑的症状
重度中暑后,会导致晕厥、昏迷,体温会可达到40℃,除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痉挛,皮肤干燥 无汗等症状。
中暑的表现症状
Summer heatstroke prevention and cooling
夏日应减少户外活动,如果必须外出,需尽量避开高温时段,最好不要在中午前后在烈日下行走或劳动,因 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较高。
防暑降温注意事项
Summer heatstroke prevention and cooling
工作中防暑降温注意事项
症状 预防
艳阳高照,建筑工人全身完全浸泡在汗水里。工作服被汗水浸湿后又被烈日高温烤干 了。容易出现头晕目眩,四肢发软,阵阵恶心。
无极丹
金银花
无极丹
适宜中暑所致的心烦胸闷、头昏头痛 者。有高血压患者尤宜。 以开水泡代瘟散
具有祛暑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可开水 泡代茶饮。
为防暑解热良药。能祛暑化浊、芳香开窍、止痛。
消暑、平肝、利尿 等功效。 有高血压患者尤宜。 以开水泡代茶饮。
预防高温中暑防暑TIPS
02
夏季热科普宣传PPT
目录 热病的预防 热病的症状 热病的治疗 夏季饮食健康 夏季运动锻炼
热病的预防
热病பைடு நூலகம்预防
保持室内通风:{热病的传播与空气 流通密切相关,保持室内通风可以 有效降低热病的发生率。}
注意及时补水:{高温容易让人出现 脱水,及时补充水分可以有效预防 热病。}
热病的预防
避免长时间暴晒:{在高温下长 时间暴晒容易导致中暑,应尽 量避免。}
热病的治疗
休息:{发生热病时,应及时休 息,以便身体恢复。}
夏季饮食健 康
夏季饮食健康
合理膳食:{夏季应多吃一些富 含维生素C和叶酸等的蔬菜水果 ,以及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 。}
饮食清淡:{夏季饮食应以清淡 为主,避免过多摄入油炸、烧 烤等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
夏季饮食健康
合理搭配:{吃饭时应根据体质 、消化系统和环境适当搭配不 同食品,以达到营养均衡。}
夏季运动锻 炼
夏季运动锻炼
避免中午阳光直射:{中午阳光强烈 ,易引起中暑,应避免在此时进行 剧烈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不同人的身 体状况和体质不同,应根据自己的 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夏季运动锻炼
注意安全:{运动时应注意安全 ,如佩戴安全护具、选择安全 场地等。}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热病的症状
热病的症状
体温升高:{热病最明显的症状 就是体温升高,常伴有口渴、 头痛等症状。}
皮肤干燥:{由于高温下人体排 汗能力下降,所以皮肤容易变 得干燥。}
热病的症状
呼吸困难:{当人体长时间暴露 在高温环境中,身体会出现呼 吸困难等情况。}
热病的治疗
热病的治疗
降温:{热病发生后,可以采用多种 方式进行降温,如冷敷、洗澡等。 } 补水:{在治疗热病时,及时补充水 分可以改善病情。}
夏季热健康宣讲PPT课件
二、热浪相关 疾病防护宣讲
二、热浪相关疾病防护宣讲
热痉挛的预防和治疗: 对热痉 挛的症状、预防措施和应急处 理进行相关宣讲。
热衰竭和中暑的防护宣讲: 强 调中暑和热衰竭的症状、预防 措施和紧急处理方法,以及寻 找医疗帮助的重要性。
二、热浪相关疾病防护宣讲
夏季热健康宣 讲PPT课件
目录 一、夏季热健康宣讲 二、热浪相关疾病防护宣 讲 三、夏季热健康宣传 四、夏季热健康宣讲
季节性热浪对健康的影响: 夏季高 温对人体的危害及常见热相关疾病 。
预防热浪的重要性: 提醒大家采取 必要的预防措施来保护自己和家人 。
一、夏季热健康宣讲
炎热天气下的心血管疾病注意 事项: 强调心血管疾病患者在 炎热天气下的注意事项和应对 措施。
三、夏季热健 康宣传
三、夏季热健康宣传
夏季饮食宣传:提倡多喝水、少食 多餐、适量进食水果和蔬菜,以及 避免暴饮暴食的重要性。
防晒宣传:介绍夏季使用防晒霜的 重要性,以及正确使用防晒霜的方 法和注意事项。
三、夏季热健康宣传
夏季户外活动安全宣传:提倡 在避免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 ,进行适当运动和休息的宣传 。
四、总结和结 语
四、总结和结语
再次强调夏季热健康的重要性 。 提醒大家掌握并采取相应的热 健康措施。
四、总结和结语
鼓励大家传播热健康知识,帮 助更多人预防热浪相关疾病。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第一节 夏季热
预后:良好,无并发症。 历史记载:徐小圃提出“上实下虚” 历史记载:徐小圃提出“上实下虚”为主 要病机,创温下清上汤治疗本病。 现代医学范畴:暑热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因病机
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暑为阳邪, 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夹 湿
病因病机
病因 内因:体禀不足 生理性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稚阴稚阳 病理性 先天不足、早产儿、营养不良 哺乳不足 断乳后调养不当 病后失养 外因:暑热亢盛
治法 方药
温下清上
温下清上汤加减 附子温肾阳,黄连清心火,磁石潜阳, 补骨脂、菟丝子、白莲须、覆盆子温肾固 涩,天花粉、蛤粉清热生津止渴。
加减
心烦口渴,舌红赤者,加莲子心、玄参清 心除烦。 口渴不止,小便清长者,也可用白虎加人 参汤合金匮肾气丸治疗。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 生脉饮口服液 暑伤肺胃证。 每次5ml, 每次5ml,1日3次。用于
2、上盛下虚
证候
发热日久不退,朝盛暮衰,口渴多饮, 尿多清长,甚则频数无度,无汗或少汗, 虚烦不安,倦怠思睡,面色苍白,下肢欠 温,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沉细。
证候分析
本证多见于体禀虚弱,疾病后 期。命门火衰,不能温养脾土,故面色苍 白,精神倦怠,下肢欠温,大便溏薄。暑 气为患,阴液必耗,心火易旺,故虚烦不 宁。
治法 方药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西洋参、麦冬、石斛、甘草、粳米益 气生津,养阴清热,西瓜翠衣、知母、竹 叶、黄连、荷梗清热解暑。
加减
纳呆食少,神倦者,加麦芽、白术健脾 消食; 烦躁明显者,加莲子心、竹叶心清心安神; 兼有外感,见鼻塞、流涕,加新加香薷饮; 胃热偏盛,高热引饮,用白虎汤加人参; 病久伤脾胃,见便溏,用七味白术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 渴 多 饮
多 尿
食 欲 减 退
低 热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本病辨证根据患儿体质状况、临床表现,辨别是以暑气熏蒸 伤及肺胃气阴为主,或损及肾气。 疾病初起,平素体健多无病容,但有发热、口渴多饮、多尿, 纳食如常,舌红脉数,多为暑伤肺胃; 疾病日久,平素体弱多病,或先天禀赋不足者,除暑热症表 现外,还见面色苍白、下肢清冷、大便稀薄,多为上盛下虚。 上盛下虚者病位在心肾,肾阳不足,真阴亏损,心火上炎,治 应温肾阳、清心火,温下清上,并佐以潜阳。 药物治疗同时可佐以食疗,并须注意避暑降温,必要时可易地 避暑,有助康复。
/bbs / / / /m / /dx/ /sy/ /hlj/ /wj/ /bjdxb /zy/ /zjdx/dx/ /dxb / / / / / / / ? / /m/ / / / / / / /zjdx/ / / / / / / / / / /
病因病机示意图
禀赋薄弱,肾气不足 调护失宜,脾胃虚弱 病 后 体 虚 不耐暑气熏蒸 上盛下虚 暑伤肺胃
病
因
病
机病证来自[临床诊断]1.诊断要点 ⑴ 发热: ①患儿表现为暑天渐渐起病,随着气温上升而体温随之上升, 可在38℃~40℃之间; ②发热随着气温升降而波动,发热期可达1~3个月; ③发热随着气候转为凉爽,体温自然下降至正常。 ⑵ 少汗或汗闭: ①虽有高热,但汗出不多; ②仅在起病时头部稍有汗出,甚或无汗。 ⑶ 多饮多尿: ①患儿口渴逐渐明显,饮水日增,24小时可饮水2000~3000ml,甚 至更多; ②小便清长,次数频繁,每日可达20~30次,或随饮随尿。
[临床诊断]
1.诊断要点 ⑷ 其他症状: ①病初一般情况良好。 ②发热持续不退时可伴食欲减退,形体消瘦,面色少华, 或伴倦怠乏力,烦躁不安,很少发生惊厥。
⑸
理化检查:
①周围血象部分患儿可呈淋巴细胞百分数增高外; ②其他检查在正常范围。
[临床诊断]
2.鉴别诊断
夏季热 季节 年龄 症状 6 、7 、8 6个月至3岁 高热、汗闭、 疰 夏 6 、7 、8 儿童及成人 身 困 乏 力
[辨证论治]
2.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清暑泄热,益气生津为基本法则。 清暑泄热重在清肺胃、泄内热,宜用辛凉清暑之品,不 可过用苦寒,以免化燥伤阴; 益气生津应当养肺胃、助中气,需选用甘润之品,不可
多用滋腻,以防碍滞;
不可纯用峻补气阳,以免助热。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1)暑伤肺胃 证候:入夏后发热持续,气温越高,体温越高; 皮肤灼热,少汗或无汗,口渴引饮,小便频数,甚则 饮一溲一,精神烦躁,口唇干燥;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方药:王氏清暑益气汤(《丹溪心法》)加减。 常用西瓜翠衣、荷梗解暑清热; 北沙参(或西洋参)、石斛、麦冬益气生津; 知母、竹叶、黄连清热泻火; 粳米、甘草益胃和中。 加减:烦躁明显加莲子芯、玄参清心安神; 高热烦渴引饮用白虎加人参汤; 烦渴欲呕,舌红苔少为暑气内扰,用竹叶石膏汤。
中医儿科学
第一节 夏季热
[概述]
一、定义:
夏季热又称暑热症,是婴幼儿在暑天发生的 特有的季节性疾病,临床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 多尿、少汗或汗闭为特征。
[概述]
二、发病情况: 1、季节: 我国南方如华东、中南、西南等气候炎热发病者较多。 发病在6、7、8三个月,与气温升高、气候炎热有联系; 气温愈高,发病愈多,且随着气温升高而病情加重; 秋凉以后,症状能自行消退。 2 、年龄:本病多见于 6 个月至 3 岁的婴幼儿, 5 岁以上者少见。 3、特点: ①本病若无合并症,预后良好。 ②近年来,随着生活和居住条件的改善,本病发病率有所 下降,发病程度也有减轻趋势,不典型病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