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热舒适性问题

合集下载

建筑物的热舒适性与能耗控制

建筑物的热舒适性与能耗控制

建筑物的热舒适性与能耗控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建筑行业的热舒适性和能耗控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如何在建筑物中提供良好的室内热舒适性,同时合理控制能源的使用,成为了建筑设计和运营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的热舒适性与能耗控制的关系,并介绍一些提高热舒适性和降低能耗的有效策略。

一、建筑物的热舒适性建筑物的热舒适性是指人们在室内感受到的热环境与舒适的程度。

一个舒适的室内热环境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温度:室内的温度应该在人们的舒适范围内,通常为20-24摄氏度。

2. 湿度:湿度对于舒适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室内的湿度应该控制在40%至60%之间。

3. 空气质量:室内的空气应该新鲜、清洁,并且能够给人带来舒适的呼吸感觉。

4. 空气流通:室内的空气流通应该良好,有适当的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系统。

二、建筑物能耗控制的重要性能耗控制是建筑物设计和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高能耗不仅会增加建筑物的运营成本,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建筑物的能耗占全球总能耗的40%左右,同时也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左右。

因此,控制建筑物的能耗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

三、提高建筑物的热舒适性和降低能耗的有效策略为了实现建筑物的热舒适性和能耗控制的双重目标,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1. 良好的建筑环境设计:通过合理的建筑方向、窗户位置以及隔热材料的选择,减少室内外热能交换,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2. 高效的建筑设备:选择高效的采暖、通风和空调设备,减少能源的使用。

同时,合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来减少对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的需求。

3. 智能化控制系统: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根据建筑物内外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建筑设备的运行状态,降低能耗。

4.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供应建筑物的能源需求,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5. 教育与管理:培养建筑物的使用者对节能减排的意识,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来降低能耗。

室内热舒适性问题

室内热舒适性问题

室内热舒适性综述朱明贵(暖通1511024003)摘要:通过介绍室内热舒适性影响因素,对其评价指标PMV等进行综述,详尽分析了改善室内热舒适性的措施,展望我国研究学者应该结合自身生理参数、环境参数对前人研究的模型进行优化。

关键词:热舒适性、PMV、气流组织Abstract: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indoor thermal comfort factors, their evaluation were reviewe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indoor thermal comfort, and the prospect of our researchers should combine their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an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on the model of previous studies to be optimized.Keywords:Thermal comfort、PMV、air distribution0.序言所谓人体热舒适,指人体对热湿环境感到满意的主客观评价。

热舒适是人体自身通过热平衡和感觉到的环境状况并综合起来获得是否舒适的感觉,它是由生理和心理综合决定的,并且,更偏重于心理上的感受,影响人体热舒适性的环境参数主要有空气温度、气流速度、空气的相对湿度和平均辐射温度;人的自身参数有衣服热阻和劳动强度。

人体热舒适的研究涉及建筑热物理、人体热调节机理的生理学和人的心理学等学科。

人的一生中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环境品质如声、光、热环境及室内空气品质对人的身心健康、舒适感及工作效率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同时,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室内空气品质也与热环境有关:1)空气温湿度以及风速会影响室内污染物的放;2)对污染物的感觉与温度有关,国外有关研究认为,在室内空气的化学成分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温度降低会使人感到舒服一点,对空气品质的不满意率也会降低。为了获得舒适的热环境,各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用于供热和空调。

建筑热舒适性的研究与优化

建筑热舒适性的研究与优化

建筑热舒适性的研究与优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功能的要求不仅限于基本的居住、工作需要,更多地涉及到舒适性和健康性。

而舒适性作为建筑设计的基本指标之一,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更加得到了重视。

尤其是对于热环境的改善和优化,越来越受到各大建筑师和设计师们的关注。

一、热舒适性的原理热舒适性是指人体对环境热量的感知和反应,以及对热环境中的舒适或不舒适程度的判断。

其原则基于人体对热流量的感知和处理能力。

建筑“热舒适”的实现需要考虑到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空气运动和辐射等因素。

同时,重要的因素还包括室内空气质量、采光和噪声等。

因此,热舒适性评价是一个多指标的综合评价。

二、现有的热舒适性研究目前,存在哪些为建筑师和设计师们提供热舒适性信息的工具和资源呢?1. 狄援平舒适性理论狄援平教授发表的《人类舒适性的新标准》(2004)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热舒适性理论框架,其中包括了热应激、人体感知、个体差异、适应工程环境和人体健康等因素。

这一理论已经成为国际上的标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设备模拟、计算机仿真利用计算机模拟和仿真技术,可以快速评估不同设计方案对舒适性的影响。

结合现代建筑工程学和能源技术,利用仿真求解的方法可以对热环境进行评价和优化。

例如,Fluent和EnergyPlus 等计算机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内部热流和空气动力学的模拟和分析,对空调通风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3. 传统物理测试方法除了上述方法外,传统的物理测试仪器和方法也可以用于热舒适性的测定。

比如,热流量计、酸碱度计、湿度计、温度计和有害气体浓度等测量仪器都可以评估建筑的热舒适性。

三、热舒适性的优化考虑到舒适性评价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热舒适性的优化实际上是针对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优化,以达到适宜人体的热环境。

常见的热舒适性优化方法如下:1. 设计合适的建筑立面和建筑空间形态合适的建筑立面和建筑空间形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热量吸收和辐射,同时促进空气循环,减少热流失。

大气温度变化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评价

大气温度变化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评价

大气温度变化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评价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逐渐加剧,大气温度的变化也越发频繁。

这不仅给室外活动带来了一定的不适,同时也对人们的室内热舒适性产生了直接影响。

本文将对大气温度变化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进行评价,并探讨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大气温度的变化对室内热舒适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室内温度的波动。

随着气候变暖,夏季的高温日子更加炎热,而冬季的极寒天气也变得更为严寒。

这种温度极端的变化对人们在室内的热舒适性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在夏季,室内温度往往比室外温度高,而冬季则相反。

这样的温度差异对于室内热舒适性的感受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

其次,大气温度的变化还会影响人们对热舒适性的感知。

在温度较高的夏季,人们常常会感到闷热不适,而在寒冷的冬季则会感到冷痛。

这种不适感会直接影响居民的舒适感和工作效率。

因此,大气温度变化对室内热舒适性的评价应考虑人们对温度的主观感受。

除了直接影响室内温度的波动以及人们对热舒适性的感知外,大气温度的变化还会对室内空调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

在夏季高温天气下,空调系统的负荷会大大增加,导致能耗的上升。

而在寒冷的冬季,供暖系统也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室内的适宜温度。

这意味着室内热舒适性的提升将会伴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加,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大气温度变化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首先,在建筑设计阶段,可以采用更好的隔热材料和设计,减少室内外温度差异的影响。

同时,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减少空调和供暖系统的能耗,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提高人们对热舒适性的认识和意识,根据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进行相应的调节。

例如,在夏季合理利用遮阳、通风等措施来降低室内温度,而在冬季则可以加强室内保温,避免热量的流失。

总结起来,大气温度变化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

除了直接影响室内温度的波动外,人们对温度的主观感受以及能源消耗的增加都会对热舒适性产生重要影响。

建筑环境中热舒适性与健康的关系

建筑环境中热舒适性与健康的关系

建筑环境中热舒适性与健康的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筑环境是我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之一,无论是住宅、办公室还是商场、学校等。

而建筑环境中的热舒适性对于我们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但它却在潜移默化中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产生着深远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热舒适性。

简单来说,热舒适性就是人们在所处的环境中感到既不冷也不热,处于一种身心愉悦、能够高效工作和生活的状态。

当我们处于热舒适的环境中,身体的各项机能能够正常运转,新陈代谢平稳,心情也相对舒畅。

然而,如果建筑环境中的热条件不理想,就可能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一系列问题。

比如,在炎热的夏季,如果室内没有良好的降温措施,高温和高湿度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若水分和电解质补充不及时,就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这不仅会让人感到疲劳、虚弱,还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老年人、儿童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风险更是显著上升。

相反,在寒冷的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低,人体为了保持核心体温,会收缩血管、减少体表的血液循环,这会导致血压升高。

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发作,也容易使人患上感冒、关节炎等疾病。

而且,寒冷的环境还会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和注意力,使人变得反应迟钝、情绪低落。

除了温度,湿度也是影响热舒适性和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过高的湿度会使空气中充满水分,阻碍人体汗液的蒸发,从而影响身体的散热,让人感到闷热不适。

此外,高湿度还为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增加了呼吸道感染和过敏的风险。

而过于干燥的环境则会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甚至出现龟裂,同时也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使人容易出现咳嗽、喉咙疼痛等症状。

通风情况同样不容忽视。

良好的通风可以及时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引入新鲜的空气,保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充足。

如果通风不良,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升高,氧气含量减少,这会使人感到头晕、嗜睡,影响大脑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

建筑物热环境舒适性影响因素分析

建筑物热环境舒适性影响因素分析

建筑物热环境舒适性影响因素分析当我们身处建筑物中,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休息,都希望能够拥有一个舒适的热环境。

但你是否曾想过,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着建筑物内的热环境舒适度呢?其实,这其中涉及到众多复杂的因素,从建筑的设计到使用的设备,再到外部的气候条件等等。

首先,建筑物的朝向和布局是影响热环境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朝向直接决定了建筑物接受太阳辐射的程度。

比如,在北半球,朝南的房间通常能在冬季获得更多的阳光,从而提高室内温度,让人感觉温暖舒适;而在夏季,适当的遮阳设计可以减少过多的热量进入室内。

建筑物的布局也会影响通风效果,如果布局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气流不畅,室内闷热。

建筑的围护结构同样起着关键作用。

外墙和屋顶的保温隔热性能直接关系到室内热量的得失。

良好的保温材料能够有效阻止冬季室内热量向外散失,而在夏季则能减少外界热量传入室内。

窗户的性能也不容忽视,双层甚至三层玻璃的窗户,其隔热和密封性能通常优于单层玻璃,能够更好地控制室内温度和减少能量损失。

气候条件对建筑物热环境舒适性的影响不可小觑。

在炎热的地区,高温和高湿度使得保持室内凉爽成为挑战;而在寒冷地区,低温和大风则需要重点考虑保暖。

不同的季节和天气变化也会带来不同的热需求。

比如,在过渡季节,可能只需要通过自然通风就能满足舒适要求,但在极端天气下,则需要依靠强大的空调或供暖系统。

室内设备的运行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空调系统的制冷或制热效果、运行模式以及温度设定,都会直接影响室内的热环境。

如果空调系统的功率与房间面积不匹配,或者温度设定不合理,都可能导致室内温度不均匀或过冷过热。

通风设备的性能和运行状况也会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和湿度,进而影响热舒适感。

人员活动和设备发热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会议室、教室等,人体散发的热量会使室内温度升高。

同时,电子设备、照明设备等的运行也会产生热量,增加室内的热负荷。

建筑物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模式也会对热环境舒适性产生影响。

如何进行建筑物的室内热舒适性设计?

如何进行建筑物的室内热舒适性设计?

如何进行建筑物的室内热舒适性设计?
室内热舒适性对于建筑物来说非常重要,它影响到居住者和工作人员的舒适感和健康。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进行建筑物的室内热舒适性设计的建议:
1. 了解人体舒适度需求:首先需要了解人体在各种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下的舒适感。

这可以通过研究人体热舒适性模型、实验数据和相关标准来实现。

2. 选择合适的供暖和制冷方式:供暖和制冷是影响室内热舒适性的关键因素。

需要选择高效、环保和低能耗的供暖和制冷设备,如地暖、中央空调等。

3. 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空间布局和建筑物的热性能有密切关系。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利用自然光和通风,减少不必要的热损失和热负荷,可以提高室内热舒适性。

4. 利用被动式设计:被动式设计是一种通过自然条件改善室内环境的方法。

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设计合理的窗户和遮阳设施,都可以提高室内热舒适性。

5. 智能化控制: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精确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使室内环境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6. 考虑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温度、湿度的感觉不同,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大多数人的舒适需求。

7. 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在进行室内热舒适性设计时,需要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设计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室内热舒适性,为居住者和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供暖房间热舒适模糊分析及最优室内计算温度的研究

供暖房间热舒适模糊分析及最优室内计算温度的研究

供暖房间热舒适模糊分析及最优室内计算温度的研究供暖对于冬季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们需要在寒冷的季节里保持温暖舒适。

要想在室内创造一个热舒适的环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供暖房间的温度不仅需要考虑外部温度和室内温度之间的差异,还需要考虑到人们对舒适温度的主观感受。

本文将对供暖房间热舒适进行模糊分析,并进行最优室内温度的计算研究。

一、供暖房间热舒适的模糊分析为了确定供暖房间的热舒适程度,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这些因素之间有着复杂的交互关系。

外部温度是影响供暖房间热舒适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外部温度较低时,人们需要室内温度相对较高才能感到舒适。

室内温度的分布也会对热舒适造成影响。

如果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人们就会感到不舒适。

供暖方式、房间密封性以及居住者的主观感受也是影响热舒适的重要因素。

基于以上因素,我们可以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供暖房间热舒适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构建一套模糊规则来描述外部温度和室内温度之间的关系,同时考虑房间密封性和供暖方式对热舒适的影响。

通过模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不同外部温度下,室内温度的最佳范围,从而提高供暖房间的热舒适度。

二、最优室内温度的计算研究在确定最优室内温度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供暖房间的热舒适程度、能源消耗以及居住者的主观感受。

从热舒适的角度来看,室内温度应该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又不能太高以至于造成能源的浪费。

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研究来确定最优室内温度。

我们还可以考虑居住者的主观感受对最优室内温度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性别、健康状况的人群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对于室内温度的实际需求,从而逐步确定最优室内温度。

在进行最优室内温度的计算研究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们需要积极推动使用清洁能源供暖,通过提高供暖的能效和减少能源消耗来降低环境对供暖的影响。

三、结语通过对供暖房间热舒适的模糊分析和最优室内温度的计算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供暖房间的热舒适问题,并找出一种能够在保证热舒适的基础上,节约能源的最优室内温度设置。

室内热环境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

室内热环境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

人体热舒适


所谓人体热舒适,指人体对热环境感到满意的主客观评 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如何创造舒适的室 内热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由于各种新 型建筑方案的采用,出现了人的热感觉与对房间微气候 的传统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形,从而使得人们对人体舒适 性方面的研究更为深入。人的热舒适感主要建立在人 和周围环境正常的热交换上,以人体热平衡为前提,并且 要求人体皮肤表面温度ts 和皮肤表面汗液蒸发热损失 Esw在一定的范围内。为了保持体温恒定,人体内部产 热量必须等于向外散失的热量,通过人体体温调节系统 自动调节平衡。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的热平衡关系式 为 H - Ed - Esw - Ere - L = R +C 式中, H———人体内部产热量,W /m2 ; Ed ———人 体皮肤呼吸热损失,W /m2 ; Esw ———皮肤表面汗液 蒸发热损失,W /m2 ; Ere ———呼吸潜热热损失,W /m2 ; L ———呼吸显热热损失, W /m2 ; R ———通 过人体着装外表的辐射热损失,W /m2 ; C———通过 人体着装外表的对流热损失,W /m2
就是这一点
焓值 61.9KJ/KG
三、冬夏季处理途径
夏季处理过程:
1) W L O N 2) W L O N 3) W O N
冬季处理过程:
1) W’ 2 L O N
2) W’ 3 L O N
3) W’ 4 O N 4) W’ L O N
好热啊
舒服噻!
实感气温有效温度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发现用温度来反应人的舒适 度是不够确切的但用实感温度可客观的反人人 的舒适感所谓实感气温是指人在温度,湿度和 风速的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热感觉通过实验的 方法获取实感温度 例如下述三种情况都相当于实感温度17 ℃较舒 适

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舒适度设计方案

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舒适度设计方案

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舒适度设计方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室内热环境舒适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能够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而不舒适的热环境则可能导致人们的不适和健康问题。

因此,为了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热环境,建筑师和设计师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设计方案来满足这一要求。

1. 熟悉热环境舒适度指标在设计建筑物的室内热环境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热环境舒适度的指标。

常见的指标有温度、湿度、风速等。

例如,室内温度的舒适范围通常在22°C-26°C之间,湿度在40%-60%之间,风速在0.1-0.2m/s之间。

了解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控制室内热环境,使其达到舒适的要求。

2. 优化建筑外墙和隔热材料建筑物外墙是室内热环境调控的重要因素之一。

选择适当的外墙材料和隔热材料可以起到保温和隔热的作用,减少热量流失。

例如,可以选择具有优良保温性能的保温板材料,以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室内舒适度。

3. 合理设计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调控室内热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合理的通风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内温度,提高空气质量。

例如,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系统,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规模选择适当的通风方式。

4. 使用节能玻璃和窗帘玻璃窗是建筑物中起关键作用的元素之一。

选择具有隔热性能的节能玻璃可以减少热量的传递,阻挡太阳辐射进入室内。

同时,使用遮光窗帘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光照和温度。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

5. 运用热力吸收与储存材料热力吸收与储存材料是一种有效的调节室内热环境的方式。

这些材料可以在白天吸收太阳热量,储存起来,并在晚上释放出来,保持室内的稳定温度。

例如,可以使用热容量较高的混凝土材料或相变材料来实现这一目的。

6. 考虑人体活动和需求在设计室内热环境时,必须考虑到人们的活动和需求。

不同活动和需求可能对室内温度和湿度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办公室和工厂的室温要求可能会略高于居住区域,而高湿度环境可能更适合一些特定的场所。

大气温湿度变化对建筑物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

大气温湿度变化对建筑物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

大气温湿度变化对建筑物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在如今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大气温湿度的变化对建筑物室内热舒适性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人们习惯了在室内工作、生活和娱乐,因此室内热舒适性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气温湿度变化对建筑物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大气温湿度的升高将导致建筑物室内温度的升高。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室内空调系统的需求也增加。

尤其在夏季高温天气,室内空调系统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来降低室内温度。

这不仅增加了能源消耗,还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室内温度上升的影响,如采用遮阳设施、提高建筑物的隔热性能等。

其次,大气湿度对室内空气湿度和舒适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高温天气下,大气湿度升高会增加室内空气中的湿度,导致人们感到闷热和不适。

而在寒冷天气下,湿度过高会使人感到更加寒冷。

因此,维持适宜的室内湿度是确保室内热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为了调节室内湿度,我们可以使用加湿或降湿设备,根据需要调整室内空气的湿度。

此外,大气温湿度的变化还会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

高温和湿度可能导致建筑物的木材膨胀、瓦片开裂等问题,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寿命。

因此,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建筑物免受温湿度变化的影响,如使用耐高温、耐潮湿的建筑材料。

最后,大气温湿度变化还会对室内热舒适性的评估和调节提出挑战。

热舒适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温度、湿度、风速和辐射等多个因素。

因此,在评估建筑物的热舒适性时,我们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节室内热环境,如调整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增加通风设备等。

综上所述,大气温湿度变化对建筑物室内热舒适性产生了显著影响。

我们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这些影响,如增加建筑物的隔热性能、调节室内湿度、使用适应气候条件的建筑材料等。

只有通过综合考虑建筑设计、建材选择和室内环境调节等方面,我们才能确保建筑物内部的热舒适性,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建筑环境中热舒适性与能耗的关系

建筑环境中热舒适性与能耗的关系

建筑环境中热舒适性与能耗的关系嘿,咱们来聊聊建筑环境中热舒适性和能耗这俩“家伙”的关系,这可有意思啦!你想想看,夏天热得要命,冬天冷得打哆嗦,要是待在这样的房子里,是不是感觉特糟心?这就是热舒适性出了问题。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让咱们舒舒服服的,能耗可就跟着来了。

我记得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那是个老旧的小区。

一进门,就感觉闷热得不行,朋友赶紧开空调,可温度半天也降不下来。

为啥呢?因为那房子的隔热做得太差啦,热气拼命往里钻。

这空调就不停地大功率运转,呼呼地耗电。

朋友一边心疼电费,一边还得忍受着闷热。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建筑环境没做好,热舒适性差,能耗还特别高。

咱们先来说说热舒适性。

简单讲,就是咱们在一个建筑空间里感觉舒服不舒服,热了还是冷了。

这可不光是温度的事儿,还有湿度、风速、辐射温度等等因素都在影响着。

比如说,同样的温度,湿度大了,咱们会觉得更闷热;风速快了,可能会感觉凉飕飕的。

再看看能耗。

这就像是家里的水电费账单,用得多了,钱包就瘪得快。

建筑里的能耗主要就是为了调节温度、湿度这些,让咱们感觉舒服。

像空调、暖气、通风设备,它们工作都得耗电、耗气。

要是建筑的保温隔热做得好,就像给房子穿上了一件保暖的棉袄。

冬天,外面的寒气不容易进来;夏天,外面的热气也进不来。

这样,室内要保持舒适的温度,能耗就会大大降低。

比如说,有些新型的建筑材料,保温性能特别好,能让房子在冬天保暖,夏天隔热,节省不少能源呢。

还有窗户的设计也很重要。

窗户大了,采光好,但隔热不好的话,夏天太阳一晒,屋里就成了烤箱。

所以,合理设计窗户的大小、位置和遮阳措施,既能保证采光,又能控制热量的进出,就能在提高热舒适性的同时降低能耗。

另外,通风系统也有讲究。

良好的通风可以带走室内的湿气和污浊空气,让咱们感觉清爽。

但如果通风设计不合理,要么通风效果不好,屋里闷得慌;要么通风过度,造成能源浪费。

在实际生活中,咱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商场,夏天冷得要穿外套,冬天热得只穿单衣。

建筑物室内空气流动与热舒适性分析

建筑物室内空气流动与热舒适性分析

建筑物室内空气流动与热舒适性分析简介:建筑物的室内空气流动和热舒适性对于人们的居住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室内空气流动与热舒适性的分析方法和改善措施,以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一、室内空气流动分析方法室内空气流动对于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室内空气流动分析方法:1. 水平风速测量法:通过测量水平风速来评估室内空气的流动情况。

较低的水平风速可减少不适感和空气流动引起的噪音。

2. 烟雾试验法:通过释放烟雾来观察室内空气的流动路径。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空气是否在房间各个角落均匀分布。

3. 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室内空气流动的数值模拟。

通过建立室内空气流动的数学模型,我们可以预测和优化室内空气流动的效果。

二、热舒适性分析方法热舒适性是指人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感到舒服和满意的程度。

以下是一些热舒适性分析方法:1. 舒适指数法:通过测量温度、湿度、辐射和空气速度等因素来计算舒适指数,以评估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

舒适指数可用于确定室内恒温、恒湿的条件。

2. PMV/PPD模型:基于服装热平衡和人体热平衡的原理,采用PMV(Predicted Mean Vote)和PPD(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ied)模型来评估热舒适性。

该模型可考虑室内不同区域的热舒适性差异。

三、改善措施为了改善建筑物的室内空气流动和热舒适性,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措施:1. 空气调节系统的优化:通过合理设计和安装空调系统,使室内空气能够有效流通,并且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温度和湿度的需求。

2. 风向调整:调整建筑物的朝向和窗户的位置,以便利用自然风的流通来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和流动性。

3. 适当的通风系统:确保建筑物内部的通风系统良好运行,及时排除室内的污染物和异味,保持空气的新鲜度和清洁度。

4. 使用舒适度相关的设备和材料:选择适合室内环境的设备和材料,如地板材料、窗帘和家具等,以减少热辐射和噪音,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建筑室内环境中的热舒适性研究

建筑室内环境中的热舒适性研究

建筑室内环境中的热舒适性研究引言: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一直是建筑设计与运营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在舒适性中,热舒适性是最为核心的因素之一。

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会直接影响到人体的感受和健康状况。

因此,针对建筑室内环境中的热舒适性进行研究和改善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进展:过去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建筑室内环境中热舒适性的研究。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人体感知热舒适的参数和变量。

采用PMV(Predicted Mean Vote)和PPD(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ied)模型来评估人体对热环境的适应程度。

这些模型主要考虑了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速度等因素对人体感知的影响。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热舒适性的研究不仅仅关注于人的感知,还考虑了个体差异、活动水平、穿着和季节等因素。

一些新的模型和标准被提出,如adaptive thermal comfort理论、EN15251标准等。

这些研究不仅提高了人体热舒适性的评估方法,也为建筑设计和室内环境控制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指标。

研究方法:在建筑室内环境中热舒适性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获取相关数据。

传统的方法包括:实地调查、仿真模拟、实验室试验等。

实地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实测数据获取人体舒适感受和环境参数关系的数据。

仿真模拟利用计算机模型模拟不同环境参数下的热舒适性。

实验室试验则通过模拟室内环境条件、控制变量等方法来研究热舒适性。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可穿戴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采用无线传感器、生物监测设备等先进技术来获取实时的环境和生理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深入了解人体对热舒适的感知和适应机制非常有帮助。

改善热舒适性的策略:在建筑设计和运营中,提高热舒适性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为了改善热舒适性,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

首先,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室内布局来改善热舒适性。

例如,通过合理布局窗户和门,优化建筑外墙的隔热性能,减少热桥的出现等。

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要求与评价方法

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要求与评价方法

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要求与评价方法
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是指在一定的室内条件下,使人体感觉舒适、健康的环境。

为了满足人们对舒适的需求,热舒适环境的要求至关重要。

首先,室内温度是影响人体热舒适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人体在室内的热舒适范围是20℃~28℃,最好控制在24℃~26℃
之间。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导致人体出现不适,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其次,相对湿度也是影响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相对湿度应该控制在40%~60%之间,过低会导致皮肤干燥,过高则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影响健康。

此外,室内气流、氧气含量、噪音等因素也会影响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

因此,在设计和装修室内环境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确保营造出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室内环境。

评价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的方法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人体感受、测量室内温湿度、空气质量等方式来评价。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人员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

总之,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的要求和评价方法非常重要。

只有满足人们对舒适环境的需求,才能营造出一个更加健康、安全、舒适的室内环境。

- 1 -。

建筑环境中的热舒适性研究及其优化方法

建筑环境中的热舒适性研究及其优化方法

建筑环境中的热舒适性研究及其优化方法在建筑环境中,热舒适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热舒适性的体验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如何研究和优化建筑环境中的热舒适性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热舒适性的基本概念热舒适性是指人在特定的热环境下所感受到的舒适程度。

一般来说,热舒适性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等因素密切相关。

主要体现在人体的舒适感受方面,即感受到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环境因素,从而在舒适的环境下生活和工作。

二、热舒适性的影响因素热舒适性的体验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1. 空气温度:空气温度是影响热舒适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较佳的空气温度一般在22~24℃之间,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低或过高的温度。

2. 相对湿度:湿度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较适宜的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

3. 人体代谢率:人体的代谢率也是影响热舒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的代谢率与年龄、性别、体重、活动强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在考虑热舒适性时,需要同时考虑这些因素。

4. 空气流速:空气流速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

适当的空气流速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但是过高的空气流速也会产生不适的感觉。

三、热舒适性的优化方法为了提升建筑环境中的热舒适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善措施。

以下是几个优化方法:1. 加强隔热:建筑隔热的效果会直接影响热舒适性。

加强墙体、屋顶、地面等的隔热层,可以降低室内温度,提高热舒适性。

2. 控制室内湿度: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气候条件下,控制室内湿度可以达到比较适宜的热舒适性。

可以通过通风、加湿、降湿等方式来控制室内的湿度。

3. 智能化控制系统:利用现代智能化技术,可实现精确的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等的控制,以达到较好的热舒适性。

4. 绿色植物环境:绿色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同时也能释放出氧气,形成良好的室内环境,对于提升热舒适性也有一定的作用。

室内空气温度规范要求与热舒适性评估方法

室内空气温度规范要求与热舒适性评估方法

室内空气温度规范要求与热舒适性评估方法室内空气温度是影响人们居住和工作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保障人们在室内的舒适感和健康,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室内空气温度规范要求,并且不断改进和更新这些规范。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室内空气温度规范要求和热舒适性评估方法。

一、室内空气温度规范要求1. 国际标准组织ISO的规范要求ISO标准组织对室内空气温度进行了详细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室内温度的舒适范围: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至26℃之间,以保障人们的舒适感。

(2)季节性要求:根据季节的不同,室内温度可以有所调整。

夏季的室内温度不应高于23℃,冬季的室内温度不应低于18℃。

(3)不同场所的特殊要求:办公室、学校、医院等不同场所对于室内温度的要求可能有所差异,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国家规范要求不同国家也会根据自身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制定相应的室内空气温度规范要求,以保证人们的舒适感和健康。

例如,在中国,卫生与健康部门规定,夏季室内温度不应高于28℃,冬季不应低于16℃,并且要求室内温度的变化不能过大,避免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不适。

二、热舒适性评估方法热舒适性是衡量人们在特定环境下对温度感受的一种指标。

为了评估室内的热舒适性,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PMV / PPD指标法PMV(Predicted Mean Vote)和PPD(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ied)指标法是最常用的一种热舒适性评估方法。

它是根据人体感知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结合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参数,计算出一个综合指数,用来表示人们在特定环境下的热舒适感受。

2. 温度湿度指数法(THI)温度湿度指数法(THI)是根据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计算得出一个指数,用来评估人们在特定环境下的热舒适性。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室内温度和湿度对于舒适感的影响。

3. 互换湿球温度指数法(WBGT)互换湿球温度指数法(WBGT)是根据室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因素,计算得出一个综合指数,用来评估人们在特定环境下的热舒适性。

室内外环境热舒适的三个评价指标

室内外环境热舒适的三个评价指标

室内外环境热舒适的三个评价指标
一、温度
温度是评价室内外环境热舒适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室内环境中,温度的合适程度直接影响人们的舒适感。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使人感到不适,影响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一般来说,室内温度应该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为20-26摄氏度。

过高的温度容易引起人们的疲劳和头晕,而过低的温度则会让人感到寒冷。

因此,保持温度的适宜是室内外环境热舒适的重要保证。

二、湿度
湿度是评价室内外环境热舒适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们的健康和舒适感产生不良影响。

过高的湿度容易导致人体出汗困难、呼吸不畅,甚至引发呼吸道疾病;而过低的湿度则容易导致人体皮肤干燥、眼睛不适等问题。

一般来说,室内湿度应该控制在40%-60%之间,这样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气流
气流是评价室内外环境热舒适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适宜的气流可以有效调节室内外温度,保持空气的流通,减少热量的积聚,提高人们的舒适感。

在室内环境中,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排除室内的异味和污染物,保持空气的新鲜。

而在室外环境
中,适当的风力可以带走人体表面的热量,让人感到凉爽。

因此,良好的气流是室内外环境热舒适的重要保证之一。

温度、湿度和气流是评价室内外环境热舒适的三个重要指标。

通过合理控制温度,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气流,可以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设计和改善室内外环境时,应该注重这三个指标的合理搭配,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住宅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

住宅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

住宅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
住宅暖通设计是保障室内舒适度和健康环境的重要设计环节之一。

然而,在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常见问题,需要注意和解决。

以下是住宅暖通设计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的分析:
1. 热舒适度不足
热舒适度是指在冬季保持室内温度舒适,避免寒冷和过热的状态。

如果住宅暖通设计不当,可能存在热损失和温度不均匀等问题,导致室内热舒适度不足。

解决方法包括增加隔热层和采用热水地暖、电地暖等附加加热装置。

2. 通风不良
通风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住宅暖通设计不当可能导致通风不良,空气呼吸不畅通。

解决方法包括加强室内外通风联系,增加排风装置,选择不会污染室内空气的建筑材料。

3. 声音污染
住宅暖通设计可能对住宅内部和外部的声音产生影响,导致声音污染。

这也将影响居民的睡眠质量和日常活动。

解决方法包括增加隔音材料和加装消声装置。

4. 空气污染
住宅暖通设计不良还可能影响室内空气污染。

这主要是由于建筑材料和装修过程中的化学物质、易挥发有机化合物等污染物质。

解决方法包括选择环保建材,采用空气净化设备等。

5. 能源浪费
住宅暖通设计不合理会导致能源浪费。

比如,暖气片放置不当,暖气管道过长,系统漏水等情况。

解决方法包括增加隔热材料,加强管道密封和维修,选择高效加热设备等。

保障室内热环境的措施

保障室内热环境的措施

保障室内热环境的措施
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室内的热环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合理调控室内温度:通过调节空调或采暖设备,确保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

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及时调整设备的温度设定,保持室内的舒适度。

2. 提供合适的通风系统:良好的通风可以有效调节室内温度,保持空气新鲜。

可以设置定时开窗通风或者安装机械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3. 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室内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舒适度。

通过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调节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4. 隔热保温措施:在室内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上采用隔热材料,减少热量的传导。

同时,修复窗户和门的密封性能,防止热量的流失。

5. 合理布置室内家具和设备:避免家具和设备阻挡了通风口或者空调出风口,影响空气流通和温度分布。

6. 合理利用遮阳措施:在夏季,可以通过合理使用窗帘、百叶窗或者遮阳篷等遮阳措施,减少室内的热辐射。

7. 定期清洁和维护设备:定期清洁和维护空调、采暖设备和通风系
统,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8. 合理利用室内照明:避免过度使用灯光,尽量利用自然光线,减少室内的热量产生。

9. 注意室内温度的平衡:在不同区域设置恰当的温度,避免出现冷热不均的情况。

保障室内热环境的措施是多种多样的。

通过合理调控温度、通风、湿度,采取隔热保温措施,合理布置家具和设备,以及定期清洁和维护设备,我们可以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热环境,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好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热舒适性综述
朱明贵(暖通 1511024003) 摘要:通过介绍室内热舒适性影响因素,对其评价指标 PMV 等进行综述,详尽分析了改善 室内热舒适性的措施, 展望我国研究学者应该结合自身生理参数、 环境参数对前人研究的模 型进行优化。 关键词:热舒适性、PMV、气流组织 Abstract: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indoor thermal comfort factors, their evaluation were reviewe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indoor thermal comfort, and the prospect of our researchers should combine their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an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on the model of previous studies to be optimized. Keywords:Thermal comfort、PMV、air distribution
人体用来维持舒适温度的生理手段是有限的, 一位裸体者借其生理体温调节所能 维持的舒适范围是很小的。用新有效温度(ET*)作为环境条件的综合热指标,发 现单纯靠生理性体温调节起作用的 ET*范围只在 25 ~ 40 ℃之间。事实上,在 大多数情况下,人体体内的热是通过皮肤经服装散发到环境中的,反之亦然。所 以评价热环境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时,考虑服装在热交换方面的作用是必要的。 服装的穿着相当于人体表面散热热阻的增加, 影响人体与环境之间的换热的服装 参数主要有:服装热阻和蒸发阻力。服装热阻的定义是:皮肤表面温度 (Tsk)与环 境校正黑球温度[ Tadb=(Ta+Tr) 2]存在 1℃温差下, 服装或空气层允许通过对流和 辐射进行 6.48W m2 的热交换时相当的热阻为 1clo。 在皮肤和着装人体最外层表 面之间的热传递是相当复杂的, 除了纺织品本身的热传递阻力和纺织品层次之间 的空气层的内部对流和辐射过程以外, 衣服的缝纫和合体对传递阻力也是有影响 的。宽松的衣服,可以出现“烟囱效应” 。而如果衣服变湿了,其热传递阻力则 将会大大下降。 服装的蒸发阻力可直接由人体测得,也可用湿铜人测出透湿系数
范围内的气流对人体的热感觉影响不大, 但是在 0.3~ 0.5Hz 范围内却对人体产 生最强的冷作用,而且操作温度和相对湿度对于频率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5]。气 流脉动频率对人体感受气流强度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频率的增大,人体感受 到的气流速度随之减小。 1.1.4 环境湿度,湿度直接和间接影响人体的热舒适, 环境湿度对于人体热舒适 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人体皮肤到环境的蒸发热损失方面。当相对湿度保持在 40 %~70 %范围内时,人体可以保证蒸发过程的稳定,而且此时空气流速的作 用非常重要。 如果空气处于静止状态, 则会造成靠近皮肤的空气层水蒸气分压力 较大,人体表面蒸发受阻,从而导致不适。在高温环境中,如果相对湿度高于 70%,常常会引起人体的不适,而且这种不适感随空气湿度的增加而增加。研究 表明,湿度为 80%下的热不舒适程度要大于 70%或更低湿度状况。同时室内环 境相对湿度较大会造成建筑潮湿,甚至有时会出现凝结水现象;相反,如果湿度 低于 30 %,不但会引起人体热感觉的不满,而且会引起呼吸道疾病[6]。由于湿 度主要影响人体汗液的分泌, 从而影响人体表面皮肤的平均湿度, 而皮肤的平均 湿度是预测人体是否热舒适的一项重要判断指标, 因此衣服作为一种传质的阻力 对湿度的感觉也有比较重要的影响。服装纤维结构的粗糙度与湿度感觉有关。当 皮肤平均湿度达到 25%的情况时, 皮肤表面与服装的摩擦显著增大, 而且在皮肤 平均湿度高于 25%的情况下,没有人会感到舒适。在湿度较低的情况下,热感觉 是热舒适的重要衡量指标但在高湿度的情况下, 热感觉并不能很好地预测人体的 热舒适。 另外, 湿度不仅影响人体的热感觉, 同时也影响着室内空气品质。 Toftum 的实验结果表明: 干燥和冷一些的空气让人感觉空气更新鲜, 同时受试者对空气 的可接受程度与空气焓值有直接关系[7]。Berglund 也发现,即使在一间干净、无 异味、通风良好的房间中,随着湿度的增加,受试者仍会感觉到空气质量变差, 而且这种感觉并没有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而改善 [8]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 ASHRAE55 标准对于湿度的限制范围,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对于人体热舒适的 影响均比较小。从数值上看对于轻体力活动而言,相对湿度增加 10%,相当于环 境温度升高 0.3℃。 1.2 人体的温度、散热、体温调节及心理 从保持人体热平衡的观点看,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人体的产热量,基本上由
加上建材、装潢油漆散发的甲醛、氡气等有害气体,以及通风空调的设计不当等 原因产生的有害气体难以排除都能使人们患上“病态建筑综合症”。因此,对室内 热环境的研究和评价处理解决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因素
1.1 环境气象条件 1.1.1 空气温度, 空气温度是影响热舒适最主要的因素[1], 它直接影响人体通过对 流及辐射的显热交换。 人体对温度的感觉是相当灵敏的。 反复实验表明, 人判断冷 热感觉的重现能力,并不比机体生理反应的重现能力低。 1.1.2 辐射温度, 平均辐射温度取决于周围表面温度。 在实际的生产、 生活环境中, 空气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并不总是均匀的、 相等的,人们常常会遇到机体某一部 分受冷和受热,比如室内上下温度明显不对称,人体一侧有辐射热源等等,所以 研究平均辐射温度相对于空气温度的偏差以及不对称受热或散热对人体生理或 感觉反应的影响,确定其允许限值是很重要的。 苏联学者研究明,为保持工作者 热舒适状态,周围空气温度于围墙温度的差值不得超过 7℃。 Fanger 通过对加热 天花板舒适限值的研究,发现即使在热舒适条件下,无不对称热辐射时,也有 3.5%的人感到不适[2]。 如果按不适人数以不超过 5%为标准, 则对称热辐射限值应 小于 4℃。 1.1.3 气流速度,在热环境中,空气流动能为人体提供新鲜的空气,并在一定程 度上加快人体的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提供冷却效果,使人体达到热适,同时, 空气的流动速度过大也可能导致有吹风感的危险, 因此空气流动速度的大小是一 不可避免的矛盾。20 世纪 70 年代,McIntyre 的两个重要实验使这方面的研究 有了突破性的进展:(1)在对高温条件下由于空气的高速流动人体热接受性的验 证中, 发现受试者所满意的风扇速度低于保持他们自身的生理热中性的风速,而 且空气的流动在环境温度即使达到 28 ℃时仍能补偿温度的升高[3];(2)通过实验 研究探讨受试者脸部的吹风感, 发现受试者觉得冷时感到空气流速不满意,在觉 得热时感到空气流速满意, 而且初始时的冷感觉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得不太 明显[4]。夏一哉等作了关于气流的脉动强度和频率对人体的热感觉的研究,并得 出这样的结论:在“中性-热”的环境工况下,增加气流的脉动强度,可以加大热 舒适程度,并减少不愉快吹风感的产生。实验同时发现,频率在 0.05 ~0.18Hz
im 后与服装的基本热阻计算获得。透湿系 im 是一无量纲单位,当完全不透湿时 为 0,当在环境水蒸气分压作用下水蒸气能够完全透过织物时,im =1,这通常只 能在高风速且非着装条件下逼近。静止空气的透湿系数 im 略低于 0.5,而即使是 密闭服装,也往往不能使 im 为 0,一般为 0.08。 1.4 空气离子 存在于大气中的空气离子, 实际就是带正电或带负电的大气分子, 称为正离子和 负离子。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轻离子奇迹般的生物学效应,特别是轻负离子对 机体所产生的防止疲劳、止汗、镇静、止痛、降压、促食、呼吸舒畅以及精神焕 发的效能, 引起了愈来愈多的人的兴趣。尽管目前对空气离子与热舒适的关系还 不甚了解,但有些实验已初步证明其生物学效应与环境温度、湿度、气流以及空 气成分、 微粒等还是有一定关系的。川崎弘司曾报道过空气中轻离子的浓度随空 气湿度增加而明显下降[10]。Kimnra 等发现,尽管室内温度和二氧化碳都维持在 舒适水平,但若轻离子减少,人就要出汗,并感到不舒畅,从而影响热舒适感。 空气离子浓度究竟多大最为合适, 我国目前尚无空气离子数的标准值。 综上所述, 目前已充分证实人体热舒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热舒适本身来说,它 是一个精神的、主观的、心理的状态,因此提出心理变量在判断热舒适中也是有 意义的。
人的活动方式决定,而活动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的年龄和性别有关,从技术观 点看,人体的产热量是不可控制的。人体的散热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衣服,同 时也取决于上述因素的共同影响。 皮肤温度是反映外部环境条件和身体外在条件 (身体活动与服装)对人体影响的重要生理指标。机体主要通过皮肤表面与外环境 进行热交换。 常温下处于安静状态的或从事轻工作的人, 产生的热量约 70%经皮 肤辐射和对流散发。 故通过平均皮肤温度测定,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估算机体热交 换的情况。同济医科大学研究证明,稳态热环境中,皮肤变化与人体舒适感密切 相关(P <0.01), 其对冷热负荷反应较大, 在舒适情况下比其它生理指标, 如脉率、 体温、出汗量等更为敏感,可认为皮肤温度是热舒适的生理基础[9]。从中性环境 突变到冷或热环境下受试者的热反应实验研究表明, 皮肤温度变化有一个过渡过 程,同时热感觉出现滞后。然而,当从冷或热环境进入中性环境时,出现热感觉 “超越”现象。也就是此时皮肤温度和热感觉存在分离现象,皮肤温度和心理热 反应的一一对应关系不在存在。 显然, 这时决定心理热反应的不仅仅是皮肤温度 还存在着其它生理参数。Berglund 等人通过突变热环境下的人体热反应,得出: 人体在环境突变的生理调节周期时,皮肤温度不能独立地作为热感觉评价尺度。 1.3 服装参数
2.室内热环境舒适性的评价指标
2.1 预测平均评价 PMV PMV 指标就是引入反应人体热平衡偏离程度的人体热负荷 TL 而得出的[11], 其理论依据就是人体处于稳态的热环境下,人体的热负荷越大,人体偏离热舒适 的状态就越远,即人体热负荷正值越大,人就觉得越热,反之越冷。 Fanger 通过实 验得出人的热感觉与人体热负荷之间的实验回归公式如下: PMV= [0.303exp(-0.036M)+0.0275]TL 其中人体热负荷定义为人体产热量与人体向外界散出的热量之间的差值。 PMV 指标采用了 7 级分度,见表, 指人体对热湿环境感到满意的主客观评价。热舒适是人体 自身通过热平衡和感觉到的环境状况并综合起来获得是否舒适的感觉, 它是由生 理和心理综合决定的,并且,更偏重于心理上的感受,影响人体热舒适性的环境 参数主要有空气温度、气流速度、空气的相对湿度和平均辐射温度;人的自身参 数有衣服热阻和劳动强度。 人体热舒适的研究涉及建筑热物理、人体热调节机理 的生理学和人的心理学等学科。 人的一生中有 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 室内环境品质如声、光、热环 境及室内空气品质对人的身心健康、舒适感及工作效率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同 时,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室内空气品质也与热环境有关:1)空气温湿度以及 风速会影响室内污染物的放; 2)对污染物的感觉与温度有关, 国外有关研究认为, 在室内空气的化学成分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温度降低会使人感到舒服一点,对空 气品质的不满意率也会降低。 为了获得舒适的热环境, 各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用于供热和空调。因 缺乏对热舒适的正确理解,往往造成对建筑过分的加热或者过分的冷却,这样, 不仅对人体造成不适,同事,也浪费了大量的能量。 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的设计构建高标准的审美学。由于房间的气密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