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间热舒适测量及评价
室内热舒适性评价指标研究与应用

室内热舒适性评价指标研究与应用摘要: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评价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评价指标。
本文将对室内热舒适性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以期为未来室内环境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室内热环境;舒适性;评价指标;应用一、引言室内热舒适性是评价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居住、工作和学习体验。
为了提高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需要对室内热环境进行科学的评价。
本文将对室内热舒适性评价指标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为室内环境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室内热舒适性评价指标概述1.温度温度是衡量室内热环境舒适性的基本指标。
人体对温度的感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相对湿度、风速等。
在评价室内热舒适性时,需要考虑温度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适宜范围。
2.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影响人体热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的相对湿度会导致人体排汗不畅,过低的相对湿度则会使皮肤干燥、产生静电等。
因此,在评价室内热舒适性时,需要将相对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3.风速风速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流传热和蒸发散热两个方面。
适宜的风速可以促进人体散热,提高热舒适性。
然而,过高的风速会使人感到寒冷,过低的风速则可能导致空气流通不畅,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4.平均辐射温度平均辐射温度是指人体周围各表面温度对人体辐射作用的平均值。
它反映了室内环境中各表面对人体辐射换热的综合效果。
在评价室内热舒适性时,需要考虑平均辐射温度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
三、室内热舒适性评价指标的应用研究1.指标的选择与组合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进行室内热舒适性评价。
不同的评价指标可能针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建筑类型和人群特点具有不同的适用性。
因此,在选择评价指标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气候条件、建筑类型、人群特点以及评价指标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等。
室内热舒适性指标的评价.

室内热舒适性指标的评价摘要本文对目前的一些主要的热舒适性指标进行了论述和评价,包括卡塔冷却能力、当量温度、有效温度、新有效温度、标准有效温度、平均预测反应、舒适方程和主观温度等。
文中首先给出了上述各种温标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合,随后又结合中国南方区域与北方区域的气候特征、人民的生活习惯、身体素质和一些实验数据,对各种区域应该采用哪些指标进行了分析。
最后作者就今后热舒适性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应做的一些工作,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热舒适性指标评价1 引言热舒适性是居住者对室内热环境满意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早在20世纪实,人们就开始了舒适感研究,空气调工程师、室内空气品质研究人员等所希望的是能对人体舒适感进行定量预测。
这些年来,业已提出了很多热舒适指标,不同国家的官方和专业机构推荐使用不同的指标。
因此,从整体上去把握各种指标及其发展史是非常有益的。
就我国而言,由于疆域辽阔,气候多变,不同地区所采用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尤其是纬度有一定差异的地方。
有鉴于此,本文作者对一些主要指标作了简要分析,并根据我国国家的国情,结合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给出自己的看法,以供同行参考。
2 各种指标的定义与特点2.1 卡他冷却能力[1]最早的指标是1914年由Leonard hiss爵士提出的,以大温包温度计的热损失量为基础。
卡他温度计由一根长为40mm,直径为20mm的圆柱形大温包的酒精玻璃温度计组成。
温度计杆上有38℃和35℃两条标线,使用时将温度计加热到酒精柱高于38℃这一刻度。
然后将其挂于流动空气中,测量酒精柱从38℃下降到35℃所需的时间。
根据这一时间和每一温度计所配有的校正系数,即可计算环境的"冷却能力"。
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大量实验都采用卡他温度计,它综合了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流速的影响,但未考虑湿度的影响。
2.2 拟人器和当量温度[1]Dufton 在1929年研制了一种综合恒温器。
热舒适的评价方法

热舒适的评价方法**标题:热舒适的评价方法**热舒适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个体感受到的温度状态与其生理和心理需求相符的程度。
为了全面评价热舒适性,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热舒适评价方法,以便更全面、科学地了解和改善热环境。
### 1. 主观评价方法主观评价是通过个体的感觉和体验来评估热舒适性的方法之一。
其中,热感受问卷是一种常见的主观评价工具,通过让个体回答关于其感受的问题,收集对热环境的主观感受数据。
此外,还可以使用主观热舒适评分表,让被调查者根据自身感受进行评分,以便更直观地了解其热舒适程度。
### 2. 生理指标评价方法生理指标评价主要通过监测人体的生理变化来反映热舒适性。
其中,皮肤温度、心率和汗液分泌是常用的生理指标。
通过测量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了解个体在特定热环境下的生理适应状况,从而评价热舒适性。
### 3. 环境参数评价方法热舒适性与环境参数密切相关,因此通过监测环境参数来评价热舒适性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环境参数包括室内温度、湿度、风速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监测和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热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从而优化环境条件。
### 4. 热舒适性模型评价方法热舒适性模型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和预测热舒适性的方法。
这些模型基于生理学、心理学和工程学等领域的知识,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手段,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对热舒适性的影响。
这种方法可以在设计阶段就对热环境进行评估,为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 5. 综合评价方法为了更全面地评价热舒适性,可以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将主观评价、生理指标评价、环境参数评价和热舒适性模型评价相结合。
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地考虑热舒适性,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的感受,为优化热环境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也可以综合多种方法进行评价,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热舒适性信息。
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改善热环境,为个体提供更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热舒适度评价指标

热舒适度评价指标引言热舒适度评价指标是对人体在热环境下的舒适程度进行评估和衡量的指标体系。
热舒适度评价在建筑设计、室内空调系统设计以及工作环境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热舒适度的定义、影响因素和常用评价指标,并对每个指标进行详细解释。
热舒适度的定义热舒适度是指人体在特定热环境下感受到的舒适程度。
人体对热环境的舒适度感受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温度、湿度、风速、辐射等。
热舒适度评价指标的目标是在不同的热环境条件下,提供给人体最佳的舒适感。
影响热舒适度的因素1.环境温度:环境温度是影响热舒适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都会导致人体感到不适。
一般来说,人体对室内温度在20℃-26℃之间感到最舒适。
2.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分的含量。
高湿度会导致人体出汗困难,感到闷热;低湿度会导致皮肤干燥,感到不适。
在室内环境中,湿度一般控制在40%-60%之间。
3.风速:风速对热舒适度也有较大影响。
适度的风速可以加速热量的散发,提高人体的舒适感。
但过大的风速会导致人体散热过快,感到寒冷。
4.辐射:辐射是指来自热源的热量辐射。
例如,阳光的辐射会使人体感到炎热。
辐射对热舒适度的影响因环境和活动的不同而异。
常用的热舒适度评价指标1.温度指标:–室内温度(Tair):室内空气的温度,一般以摄氏度表示。
–有效温度(ET):综合考虑室温、湿度和辐射等因素的温度指标,以摄氏度表示。
–温度偏差(TD):人体感受到的温度与有效温度之间的差异,以摄氏度表示。
2.湿度指标:–相对湿度(RH):空气中水分的含量与饱和水汽含量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
–绝对湿度(AH):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分的质量,以克/立方米表示。
3.风速指标:–平均风速(V):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平面的风量与该平面的面积之比,以米/秒表示。
–风速偏差(Vd):人体感受到的风速与平均风速之间的差异,以米/秒表示。
4.辐射指标:–热辐射温度(Tmrt):来自热源的热辐射对应的温度,以摄氏度表示。
建筑室内空间的舒适度评估方法

建筑室内空间的舒适度评估方法建筑室内空间的舒适度是指人们在一个空间中感到愉悦和满意的程度,是一个综合评估指标。
对于建筑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来说,了解和评估空间的舒适度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建筑室内空间舒适度评估方法,以帮助设计者创造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一、温度舒适度评估温度是影响室内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测量空间中的温度,可以评估其温度舒适度。
常见的方法包括使用温度计、热像仪等工具进行温度测量,并将结果与标准舒适温度范围进行比较。
同时,还可以采集用户的主观感受,例如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用户对温度的评价,从而进行评估。
二、湿度舒适度评估湿度是另一个影响室内舒适度的因素。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给人们带来不适。
为了评估室内空间的湿度舒适度,可以使用湿度计进行湿度的测量,将结果与标准湿度范围进行对比。
同时,可以通过用户的主观反馈,如观察用户是否出现皮肤干燥或汗水过多等,来评估湿度舒适度。
三、光照舒适度评估光照是室内空间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合适的光照能提供舒适的视觉环境,而过亮或过暗的光照则会给人们带来不适。
为了评估室内光照舒适度,可以使用光照计进行光照强度的测量,并将结果与标准光照强度范围进行对比。
此外,可以通过用户的主观感受和反馈,如是否感到眼部疲劳或视觉不适等,来评估光照舒适度。
四、噪音舒适度评估噪音是影响室内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噪音环境会引起人们的不适和压力。
为了评估室内空间的噪音舒适度,可以使用噪音计进行噪音的测量,并将结果与标准安静程度进行对比。
此外,可以通过用户的主观感受和反馈,例如判断用户是否感到噪音过大或噪音干扰等,来评估噪音舒适度。
五、空气品质舒适度评估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质量对人体健康和舒适度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评估室内空气品质的舒适度,可以使用空气质量检测仪进行空气质量的测量,并将结果与标准空气质量指标进行对比。
同时,可以通过用户的主观感受和反馈,例如是否感到空气不新鲜或有异味等,来评估空气品质舒适度。
室内空间热舒适测量及评价

建筑工程学院实验报告建筑物理2课程实验——室空间热舒适测评报告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小组成员:学号姓名15 金彪17 罗天元20 孟蠡34 钟君2014年12月17日1、通过对建筑室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理解影响建筑热环境与人体热舒适的各种环境因素;理解室外热环境对建筑物热作用的影响。
对于室环境舒适和冷热感有影响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气温,相对湿度,室外气流速度和辐射强度四个因素。
(鉴于此次测量的环境,所以风速不测量)二、实验设备1.黑球温度计2.温湿度计3.太阳辐射计三、实验步骤及法1.实验时间:2014.12.2(有冷空气,气温较低)2.实验研究对象:图书馆大厅17号楼专教3.实验设计:小组讨论具体实验容,实验案,部分工观察与测量研究场所的与热环境有关的场所基本情况并记录4.测点选择四、实验步骤1.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的测量:用记忆式温湿度计在各测点测出相应时间段气温(℃)和相对湿度(%),并取平均值记录。
2.太阳辐射强度测量:用太阳辐射计测量个测点在相应时间段太阳辐射强度3.黑球温度计测量:在各测点测出温度,并取平均值记录(℃),注意黑球温度计使用时,应保持人与黑球温度计黑球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人体温度的干扰。
4.测试时段:早10点至中午12点---下午一点至三点,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次。
五.实验数据六.实验数据分析1.根据所测温度,湿度,日照强度折线图比较,小组成员一致认为图书馆相对温暖。
(教室的温度折线图出现异常是因为测量时有人在上课,所以温度湿度曲线偏高。
)2.根据实验结果,可见两者温度是图书馆温度较高,排除人员因素,主要是由于图书馆采用玻璃幕墙,所以部日照强度与教室相比较高,从而温度较高。
3.从湿度比较,图书馆相对于教室明显偏低,是由于教室人员多,导致湿度偏大。
而图书馆大厅尺度大,人员停滞少,湿度小。
然而,最健康的湿度是45%~~65%,由于是接近冬季,故湿度比较小,空气干燥。
湿度而言两者都不是很健康。
现代建筑热舒适性的测评与提升

现代建筑热舒适性的测评与提升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而建筑的热舒适性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热舒适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体感受到的舒适和不舒适的程度。
那么如何对建筑的热舒适性进行测评呢?又该如何进行提升呢?本文将会进行探讨。
一、测评建筑热舒适性的方法1. 热室舒适度指数法热室舒适度指数法是一种评价建筑热舒适性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一些测量参数来评估建筑物的热舒适性,例如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等。
通常情况下,如果热室舒适度指数超过90,那么人们会感到舒适。
2. 模拟人体实验法模拟人体实验法是通过对试验者在相应环境下的感受,来评估建筑物的热舒适性。
通常情况下,会把试验者放入一个实验室中,调节环境参数,并记录下试验者的心率、体温等生理参数,进而评估热舒适性。
3.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对建筑物热舒适性进行预测和评估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通过电脑模拟不同环境的数据,例如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进行预测和评估建筑物的热舒适性。
二、提升建筑热舒适性的方法1.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高效节能设备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热舒适性。
例如,空调系统可以有效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使得人们感到更加舒适。
同时,采用节能设备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优化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也是影响热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化建筑设计可以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热舒适性,例如通过选用适当的材料、适当的建筑朝向、降低建筑热容等等来提高建筑物的热舒适性,3. 增加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对于提高建筑物热舒适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适当增加绿化覆盖率可以有效地降低环境温度,减少城市的高温热岛效应,改善人们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4. 进行热环境监测对于建筑物的热环境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热舒适性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同时,这也有助于掌握建筑物的热环境状况,为优化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三、结语建筑热舒适性是影响人们居住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热舒适度的评价方法

热舒适度的评价方法热舒适度是啥?不就是咱在不同环境下感觉舒不舒服嘛!那咋评价热舒适度呢?嘿,有招儿!可以从温度、湿度、风速这几个方面下手。
咱先说说温度,热得冒汗或者冷得哆嗦,那肯定不舒服呀!就像夏天在大太阳下暴晒,谁能受得了?湿度也很重要,太潮湿让人感觉黏糊糊的,太干燥又会让皮肤干巴巴的,这能舒服吗?风速呢,适当的风可以让人凉爽,可要是风太大,吹得人东倒西歪,那也不行啊!评价热舒适度有啥步骤呢?首先,得测量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和风速。
这就好比医生给病人看病,先得检查各项指标嘛!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对照热舒适度的标准来判断。
这标准就像是一把尺子,衡量咱所处的环境舒不舒服。
注意事项也不少呢!测量仪器得准确吧?不然得出的结果不准,那不就瞎忙活了。
还有,测量的位置也得有讲究,不能随便找个地儿就测。
那这过程安全不?稳定不?放心吧!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一般没啥问题。
就像走路一样,只要走在平地上,不瞎蹦跶,就不会摔倒。
而且,现在的测量仪器都很先进,稳定性那是杠杠的。
热舒适度的评价方法有啥应用场景呢?那可多了去了!办公室里,要是热不舒服,员工能好好工作吗?学校里,孩子们上课也得有个舒适的环境吧?还有家里,咱自己住得舒服最重要啦!优势也很明显呀!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环境,让大家都能享受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咱来举个实际案例吧!有个公司,夏天的时候员工总抱怨热,工作效率低下。
后来用了热舒适度评价方法,发现是空调温度设置不合理,还有通风不好。
调整之后,哇塞,员工们都开心得不得了,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所以说,热舒适度的评价方法真的很重要!它能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更加舒适,提高我们的幸福感。
咱可得好好重视起来,别让不舒服的环境影响了我们的心情和效率。
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要求与评价方法

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要求与评价方法
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是指在一定的室内条件下,使人体感觉舒适、健康的环境。
为了满足人们对舒适的需求,热舒适环境的要求至关重要。
首先,室内温度是影响人体热舒适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人体在室内的热舒适范围是20℃~28℃,最好控制在24℃~26℃
之间。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导致人体出现不适,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其次,相对湿度也是影响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相对湿度应该控制在40%~60%之间,过低会导致皮肤干燥,过高则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影响健康。
此外,室内气流、氧气含量、噪音等因素也会影响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
因此,在设计和装修室内环境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确保营造出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室内环境。
评价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的方法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人体感受、测量室内温湿度、空气质量等方式来评价。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人员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
总之,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的要求和评价方法非常重要。
只有满足人们对舒适环境的需求,才能营造出一个更加健康、安全、舒适的室内环境。
- 1 -。
室内环境热舒适测量与评价实验

实验三室内环境热舒适测量与评价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室内热舒适环境评价的基本方法。
(2) 掌握空气热舒适度仪测量PMV/PPD的方法。
(3) 根据有关热舒适评价问卷表回答相关问题,并对问卷进行总结归纳,对不同人群(小性别、籍贯等)对室内热舒适度做出的的不同反应进行对比分析,以分析不同人群在相同室内环境感受的热舒适度的异同。
二实验原理室内热湿环境是对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环境热辐射的总称。
室内热环境是指影响人体冷热感觉的环境因素,也可以说是人们在房屋内对可以接受的气候条件的主观感受。
影响室内环境的因素,除了人们的衣着、活动强度外,主要包括室内温度、室内湿度、气流速度以及人体与房屋墙壁、地面、屋顶之间的辐射换热(简称环境辐射)。
热舒适一般是指人们对其所处的微小气候产生的不冷不热的主观感觉,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精神的、主观的心理反映。
有专家指出,凡是有80%的人感到满意的地方就是就算达到了舒适状况。
最初人们对空调热环境进行评价时,是用传统数学方法,对热感觉各个级别间原本很模糊的边界给于精确的界定。
这样就会出现用精确数学处理热舒适反而不精确的现象。
引入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这是一种比以前更加科学的热舒适评判体系,但由于每个人生理上的差异及主观感觉的多样性,使得每个个体的舒适区都不尽相同,而模糊评判模型是根据群体的热感觉建立的,不能完全适用于每一个个体。
因此,对室内热舒适性进行评价时,发展了多种评价方法。
三实验步骤(1)设计问卷调查表(见附录):针对要调查及分析的内容,问卷包括基本的如舒适度调查和可能产生不同热舒适度的因素——性别、籍贯、室内停留时间、入室前的运动状态、据最近一次进餐的时间、着装等。
(2)选择一间容量相对较大的教室,采用空气热舒适度仪JT-IAQ,进行室内环境参数测试,测试数据包括PMV-PPD舒适指数、热压指数WBGT和有效温度ET等。
(3)随机发放50份以上问卷,涵盖不同性别、籍贯等人群。
室内热环境评价方法

室内热环境评价方法
哎呀,说起这室内热环境评价法嘛,咱们得先从这温度说起。
在咱四川这儿,大家都知道,夏天热得跟个蒸笼似的,冬天又冷得跟个冰窖一样。
所以啊,评价室内热环境,首先得看这温度合不合适。
再来说说湿度,陕西那边儿,冬天干燥得能把手给裂了,夏天又闷得让人喘不过气儿来。
可见湿度也是室内热环境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还有啊,就是空气流通性。
咱们四川人爱打麻将,要是屋里空气不流通,那烟味、臭味儿就熏得人受不了。
而在陕西那边,冬天烧煤取暖,如果空气不流通,那就更容易出事儿了。
最后说说光照和噪音。
光照要适中,太亮了晃眼睛,太暗了又看不清楚。
至于噪音嘛,那就更不能忍了,吵得人心烦意乱。
所以说啊,这室内热环境评价法,得综合考虑温度、湿度、空气流通性、光照和噪音这几个方面。
只有这几个方面都合适了,咱们才能说这室内环境是舒适的。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热舒适的评价方法

热舒适的评价方法
对热舒适的评价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而有不同的方法。
一、调查法
首先通过调查法来评价热舒适性。
可以通过对不同的空间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状况及其他环境因素,以及人们是否感到温暖、拥挤或者其他不舒服的感觉。
二、物理学评价
此外,物理学家也使用温度、湿度、风速、气流分布等物理量来评价热舒适性,这些量结合在一起可以准确反映人体在热环境中的感受程度。
这种物理学评价可以更好地反映空气质量和热舒适性。
三、舒适评估模型
热舒适性的评估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模型来完成,例如Fanger既定需求舒适模型、多变量模型以及基于定性判断的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用来定量分析热舒适性,从而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四、实验室测试
实验室测试也可以用来评估热舒适性,实验室中可以模拟各种环境条件,如温湿度、照度、通风状况以及其他环境因素,以检测人体在该环境下的感觉。
五、人体工程学方法
最后,人体工程学也可以用来评估热舒适性。
人体工程学认为,热舒适性是一个复合系统,受到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需要多方面考虑,并利用相应的方法来获得真实可靠的结果。
室内舒适度 测量 标准

室内舒适度测量标准
室内舒适度的测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室内温度是影响人体舒适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常见的温度标准为:夏季室内温度在25℃-28℃,冬季室内温度在18℃-22℃。
2. 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分的含量。
室内湿度应保持在40%-60%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3. 气流:气流是指室内空气流通的速度。
室内气流应保持在1m/s以下,不宜过强。
过弱的气流会使人感觉闷热,同时容易形成空气污染。
4. 照度:照度是指室内的光照强度。
照度标准的高低根据室内的用途和任务而不同。
例如,读书房和会议室的照度要求较高,应在Lx之间,而卧室和
休息室的照度标准则要求较低,应在150Lx左右。
以上是室内舒适度测量的标准,在实际测量时,需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获得准确的室内舒适度状况。
室内热舒适性的评价指标综述

室内热舒适性的评价指标综述室内热舒适性的评价指标综述摘要:通过对室内热环境舒适性研究状况的回顾,对影响室内热环境的评价指标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提出应结合我国国人的生理参数及我国国情,对室内热环境的预测评价做深入的研究。
并指出了在暖通空调设计时必须从人体的热舒适角度考虑其设计方案。
关键词:热环境,热舒适,评价指标1.引言建筑是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场所,现代人类大约有80%的时间在建筑物中度过,人们渐渐认识到建筑内环境品质如声环境、室内光环境、热湿环境及室内空气品质对人的身心健康、舒适感及工作效率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1]。
随着经济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已日益为人们所关心。
改善室内环境,尤其是室内热湿环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对热环境的评价可根据三类不同的标准:1)生存标准:由于人的体温影响体内化学反应速度,尤其是酶系统最佳工作状态的维持,只允许体温在很窄的范围内波动,因此,机体内热调节系统的首要任务是使人在休息时能保持体温恒定在(37±0.15)℃左右,超过或低于标准体温2℃时,在短期内还可以忍受,但如持续时间太长时,就会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2)舒适性标准:人可生存、适应的热环境往往并不一定使人感到舒适,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热环境范围内,只有一较小的范围可定义为热舒适区域;3)工作效率标准:热环境会影响人的敏感、警觉、疲乏、专注和厌烦程度,通过上述作用对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效率产生影响。
我们这里讨论的主要是热环境的舒适性[2]。
热舒适指标是表示人们对室内热环境满意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从2O世纪初,人们便开始对人体热舒适性和热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由于我国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各个地区又缺乏实际的针对性的研究,降低了人们对夏季舒适性的要求。
本论文通过对室内热环境舒适性研究状况的回顾,对影响室内热环境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2.室内热环境舒适性的影响因素及研究状况人体热舒适在ASHRAE标准中,定义为人对热环境表示满意的意识状态。
室内空气温度规范要求与热舒适性评估方法

室内空气温度规范要求与热舒适性评估方法室内空气温度是影响人们居住和工作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保障人们在室内的舒适感和健康,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室内空气温度规范要求,并且不断改进和更新这些规范。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室内空气温度规范要求和热舒适性评估方法。
一、室内空气温度规范要求1. 国际标准组织ISO的规范要求ISO标准组织对室内空气温度进行了详细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室内温度的舒适范围: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至26℃之间,以保障人们的舒适感。
(2)季节性要求:根据季节的不同,室内温度可以有所调整。
夏季的室内温度不应高于23℃,冬季的室内温度不应低于18℃。
(3)不同场所的特殊要求:办公室、学校、医院等不同场所对于室内温度的要求可能有所差异,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国家规范要求不同国家也会根据自身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制定相应的室内空气温度规范要求,以保证人们的舒适感和健康。
例如,在中国,卫生与健康部门规定,夏季室内温度不应高于28℃,冬季不应低于16℃,并且要求室内温度的变化不能过大,避免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不适。
二、热舒适性评估方法热舒适性是衡量人们在特定环境下对温度感受的一种指标。
为了评估室内的热舒适性,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PMV / PPD指标法PMV(Predicted Mean Vote)和PPD(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ied)指标法是最常用的一种热舒适性评估方法。
它是根据人体感知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结合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参数,计算出一个综合指数,用来表示人们在特定环境下的热舒适感受。
2. 温度湿度指数法(THI)温度湿度指数法(THI)是根据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计算得出一个指数,用来评估人们在特定环境下的热舒适性。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室内温度和湿度对于舒适感的影响。
3. 互换湿球温度指数法(WBGT)互换湿球温度指数法(WBGT)是根据室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因素,计算得出一个综合指数,用来评估人们在特定环境下的热舒适性。
室内外环境热舒适的三个评价指标

室内外环境热舒适的三个评价指标
一、温度
温度是评价室内外环境热舒适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室内环境中,温度的合适程度直接影响人们的舒适感。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使人感到不适,影响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一般来说,室内温度应该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为20-26摄氏度。
过高的温度容易引起人们的疲劳和头晕,而过低的温度则会让人感到寒冷。
因此,保持温度的适宜是室内外环境热舒适的重要保证。
二、湿度
湿度是评价室内外环境热舒适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们的健康和舒适感产生不良影响。
过高的湿度容易导致人体出汗困难、呼吸不畅,甚至引发呼吸道疾病;而过低的湿度则容易导致人体皮肤干燥、眼睛不适等问题。
一般来说,室内湿度应该控制在40%-60%之间,这样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气流
气流是评价室内外环境热舒适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适宜的气流可以有效调节室内外温度,保持空气的流通,减少热量的积聚,提高人们的舒适感。
在室内环境中,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排除室内的异味和污染物,保持空气的新鲜。
而在室外环境
中,适当的风力可以带走人体表面的热量,让人感到凉爽。
因此,良好的气流是室内外环境热舒适的重要保证之一。
温度、湿度和气流是评价室内外环境热舒适的三个重要指标。
通过合理控制温度,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气流,可以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设计和改善室内外环境时,应该注重这三个指标的合理搭配,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建筑室内热舒适性评估与控制研究

建筑室内热舒适性评估与控制研究随着人们对居住和办公环境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室内热舒适性评估与控制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建筑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往往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因此,如何评估和控制建筑室内热舒适性成为了建筑师和工程师们所关注的重点。
建筑室内热舒适性评估是指通过一系列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和指标,对建筑内部的热环境进行评估和判断。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使用热室模型、实地测量和主观评估等。
其中,热室模型是通过计算机仿真建筑内部的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等过程,得出建筑室内的热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和风速等。
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地评估建筑人员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热舒适性。
实地测量是对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以了解建筑的热舒适性。
这种方法比较直观,但是受到测试设备和测试过程的限制,可能无法全面评估建筑的热舒适性。
因此,在实地测量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主观评估,即通过问卷调查或观察建筑内部人员的行为和反应,来评估建筑的热舒适性。
建筑室内热舒适性控制则是指通过调节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参数,使得人们在建筑内部感到舒适和愉悦。
现代建筑往往采用空调系统来控制建筑的热舒适性。
空调系统通过冷冻机组和送风系统等设备,将室外的冷热空气调节成室内所需的温度和湿度。
同时,通过适当的通风和隔热设计,也可以有效地控制建筑的热舒适性。
然而,仅仅依靠空调系统并不能完全解决建筑室内热舒适性的问题。
首先,空调系统的运行成本较高,特别是在高温和低温天气条件下,空调系统的能耗较大。
其次,空调系统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制冷剂的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等。
因此,除了空调系统,还需要探索其他可持续和环保的热舒适性控制方法。
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是 passivhaus 或被动式房屋设计理念。
被动式房屋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材料选择和能源利用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内部的热传导和热辐射,从而降低能耗和环境对建筑内部热环境的影响。
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

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
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通常包括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和热辐射等4个方面:
1.温度:室内温度是影响人体舒适感的重要指标。
一般认为,人们在18°C 至28°C之间会感到舒适,同时需要根据人群的特点、季节以及建筑使用的具体需求来进行调节。
2.相对湿度:室内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也是影响人体舒适感的重要因素。
在一定的温度下,根据人群需求,维持相对湿度在50%左右可以让人们感到舒适。
3.空气流速:空气流速的大小也会影响人的舒适感。
当空气流速过大时,会增加蒸发散热,导致人体感到凉爽,当空气流速过小时会导致热不易散出,人体会感到不适,建筑物设计时应根据使用需求和气象条件,进行合适的调节。
4.热辐射:建筑物表面的热辐射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热辐射是指建筑表面辐射的热量,对人体的辐射水平也有可能影响人体舒适感和健康。
建筑内部设备的散热也会对热辐射产生影响。
室内环境舒适度评价分析实验报告

室内环境舒适度评价分析实验报告室内热舒适环境评价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班级:组长:组员:组员:组员:实施时间: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用室内环境的测试参数计算 PMV 值的方法。
2. 对问卷进行总结归纳,对不同人群(如男生和女生,进餐时间长短,室内待了多久,籍贯),对室内热舒适度做出的的不同反应进行对比分析,以得到不同人群在相同室内环境感受的热舒适度有哪些不同。
二、实验原理人类对建筑室内环境的评价由室内热湿环境、室内空气质量、建筑光环境、建筑声环境等组成,由于室内声环境将在实验三详细阐述,在本实验中就不做过多说明。
室内热湿环境是对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环境热辐射的总称。
室内热环境是指影响人体冷热感觉的环境因素,也可以说是人们在房屋内对可以接受的气候条件的主观感受。
影响室内环境的因素,除了人们的衣着、活动强度外,主要包括室内温度、室内湿度、气流速度以及人体与房屋墙壁、地面、屋顶之间的辐射换热(简称环境辐射)。
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是以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进行,其中对流换热取决于室内空气温度和气流速度,辐射换热取决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平均辐射温度。
适宜的室内热环境是指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以及环境热辐射适当,使人体易于保持热平衡从而感到舒适的室内环境条件。
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冷热感觉能够产生影响,这一点容易被人们所感知、所认识,但环境热辐射对人体冷热感产生的影响,往往不易被人们所感知、所认识。
例如在冬季的采暖房屋中,人们常常关注室内空气温度是否达到要求,而并没有注意到单层玻璃以及屋顶和外墙保温不足,内表面温度过低,对人体冷热感产生的影响。
室内空气品质(IAQ)是影响人群在建筑中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室内空气污染会危害人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为此国家规定送入建筑的最小新风量必须满足使人健康的在其中工作,已有的研究表明,增加室内通风换气量能减轻病态建筑综合症人员的症状。
室内光环境的要求从只要求“亮”逐渐发展到今天要有合理的照度和光亮分布、正确的投光方向,以达到满足人们的视觉和心理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2课程实验——
室内空间热舒适测评
报告
小组成员:
学号姓名
2011331210115 刘金彪
2011331210117 罗天元
2011331210120 孟蠡
2011331210134 钟杨君
2014年12月17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建筑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理解影响建筑热环境与人体热舒适的各种环境因素;理解室外热环境对建筑物热作用的影响。
对于室内环境舒适和冷热感有影响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气温,相对湿度,室外气流速度和辐射强度四个因素。
(鉴于此次测量的环境,所以风速不测量)
二、实验设备
1.黑球温度计
2.温湿度计
3.太阳辐射计
三、实验步骤及方法
1.实验时间:2014.1
2.2(有冷空气,气温较低)
2.实验研究对象:图书馆大厅17号楼专教
3.实验设计:小组讨论具体实验内容,实验方案,内部分工
观察与测量研究场所的与热环境有关的场所基本情况并记录
4.测点选择
四、实验步骤
1.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的测量:用记忆式温湿度计在各测点测出相应
时间段气温(℃)和相对湿度(%),并取平均值记录。
2.太阳辐射强度测量:用太阳辐射计测量个测点在相应时间段太
阳辐射强度
3.黑球温度计测量:在各测点测出温度,并取平均值记录(℃),注
意黑球温度计使用时,应保持人与黑球温度计黑球保持一定距离,
避免人体温度的干扰。
4.测试时段:早10点至中午12点---下午一点至三点,
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次。
五.实验数据
六.实验数据分析
1.根据所测温度,湿度,日照强度折线图比较,小组成员一致认为
图书馆相对温暖。
(教室的温度折线图出现异常是因为测量时有人在上课,所以温度湿度曲线偏高。
)
2.根据实验结果,可见两者温度是图书馆温度较高,排除人员因素,主要是由于图书馆采用玻璃幕墙,所以内部日照强度与教室相比较高,从而温度较高。
3.从湿度比较,图书馆相对于教室明显偏低,是由于教室人员多,导致湿度偏大。
而图书馆大厅尺度大,人员停滞少,湿度小。
然而,最健康的湿度是45%~~65%,由于是接近冬季,故湿度比较小,空气干燥。
湿度而言两者都不是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