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2章第三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4章第二节知能优化训练
1.下列有关化学电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干电池根据电池内的电解质分为酸性电池和碱性电池B.干电池中碳棒为正极C.铅蓄电池是充电电池D.铅蓄电池中的PbO2为负极解析:选D。
干电池中碳棒为正极,电解质可为酸性,也可为碱性,A、B正确;铅蓄电池中,PbO2的变化为:PbO2+4H++SO2-4+2e-===PbSO4+2H2O,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此反应应为正极反应,且铅蓄电池为二次电池,故C正确,D错误。
2.(2010年高考安徽卷)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如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每转移0.1 mol电子,消耗1.12 L的H2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解析:选D。
本题考查原电池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
该原电池的化学原理是H2被氧化,在负极(a极)发生反应:H2-2e-===2H+,H+由a极转移到b极,D项正确;O2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b极)发生反应:O2+4H++4e-===2H2O,则电子从a极流向b极,A、B两项不正确;C项因未指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不正确。
3.(2010年高考福建卷)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研读下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K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PbSO4+2H2O-2e-===PbO2+4H++SO2-4B.当电路中转移0.2 mol 电子时,Ⅰ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C.K闭合时,Ⅱ中SO2-4向c电极迁移D.K闭合一段时间后,Ⅱ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解析:选C。
本题考查铅蓄电池,意在考查考生对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所涉及的化学原理进行分析的能力。
根据图示,Ⅰ为原电池,a为正极,b为负极,Ⅱ为电解池,c为阴极,d为阳极。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2章第四节知能优化训练
1.(2011年江苏淮安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的焓变小于零,熵变大于零B .放热及熵增加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C .放热反应的焓变大于零,熵变小于零D .放热及熵减小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解析:选B 。
放热反应的焓变一定小于零,但熵变不一定大于零,也不一定小于零,A 、C 错误;由ΔG =ΔH -T ΔS 可推知,当ΔH <0、ΔS >0时,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B 正确,D 错误。
2.已知100 kPa 、298.15 K 时氢氟酸的电离过程:HF(aq)===H +(aq)+F -(aq) ΔH =-12.5 kJ·mol -1ΔS =-102.5 J·mol -1·K -1。
试判断该过程的自发性( )A .可自发进行B .不能自发进行C .达到平衡D .不能判定解析:选B 。
ΔH -T ΔS >0,所以不能自发进行。
3.(2011年湖南湘潭高二检测)考察下述自然界的一些自发变化,可发现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都有一定的方向性,按某一物理量标度由高到低自发进行B .都可以用来做功,自发过程一旦发生后体系做功的本领就会降低C .有一定的进行限度,自发过程总是单向地趋向于非平衡状态D .有一定的数据差来判断自发变化能否发生解析:选C 。
自发过程是不借助外力,就能发生的过程。
由图知,都是从高―→低的过程,且都对外界做功,变化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数据差,可以判断过程是否自发进行,故A 、B 、D 正确。
4.已知反应CO(g)===C(s)+12O 2(g)的ΔH 为正值,ΔS 为负值。
设ΔH 与ΔS 不随温度而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低温下是自发变化B .高温下是自发变化C .低温下是非自发变化,高温下是自发变化D .任何温度下都是非自发变化解析:选D 。
由⎩⎪⎨⎪⎧ ΔH -T ΔS ΔH >0ΔS <0知ΔH -T ΔS >0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2018-2019学年人教版 选修4 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2课时教案
化学平衡第二课时【提问】上节课我们讲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其特征,请同学们说出什么反应才会存在化学平衡,并以反应N 2(g)+3H 2(g)2NH 3(g)为例,说出化学平衡状态是怎样建立的以及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之后反应体系有什么特征?【引入】我们上节课在化学平衡的概念前面还留了一条横线,这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这节课来学习。
我们分析的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以及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的特征都与溶解平衡很相似。
那我们请一个同学回答溶解度的概念。
【引导】描述溶解度时,为什么要指明反应的温度?思考、回答:可逆反应;开始时N 2和H 2的浓度最大,正反应的速率最大,NH 3的浓度等于零,逆反应速率为零,反应逐渐进行时,N 2和H 2的浓度逐渐变小,正反应的速率逐渐变小,NH 3的浓度逐渐增大,逆反应的速率逐渐变大,到了一定的时刻,它们的速率相等,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达到平衡状态之后,V 正=V 逆>0,N 2、H 2和NH 3的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不随时间改变。
思考、回答: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思考、回答:因为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通过回忆相关的知识引入新的知识。
引导学生回忆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平衡状态也可能与温度有关。
【引导】化学平衡与溶解平衡很相似,那化学平衡会不会收到温度的影响呢?我们通过实验完成课本P28实验2-7来探究一下。
【提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分析、板书】2NO2N 2O4△H=-56.9kJ/mol 热水中NO 2的浓度增大,冰水中NO 2的浓度减小,化学平衡状态发生了改变。
结论:化学平衡受到温度的影响。
【讲述】化学平衡状态发生了变化的现象称为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上述平衡温度变化时平衡是怎样移动的?【引导、分析、小结】生成NO 2的方向即是反应的吸热方向,减小NO 2的方向即是反应的放热方向。
得到结论: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2章第三节第3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1.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无关B .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不变C .化学平衡常数等于某时刻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D .温度一定,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解析:选D 。
化学平衡常数是与温度有关的常数,不同温度下,K 值不同,同时平衡常数还与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故A 、B 错。
K 值的计算必须用平衡浓度,故C 错。
2.(2011年河北石家庄高二检测)在恒温、恒容下,有反应2A(g)+2B(g) C(g)+3D(g),现从两条途径分别建立平衡。
途径Ⅰ:A 、B 的起始浓度均为2 mol·L -1;途径Ⅱ:C 、D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 mol·L -1和6 mol·L -1。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到平衡时,途径Ⅰ的反应速率等于途径Ⅱ的反应速率B .达到平衡时,途径Ⅰ所得混合气体的压强等于途径Ⅱ所得混合气体的压强C .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D .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相同解析:选C 。
该反应为两端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故途径Ⅰ和途径Ⅱ建立了等效平衡,达到平衡时,各成分的量不同,但体系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
3.(2009年高考天津卷)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 2结合生成HbO 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
CO 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 +HbO2O 2+HbCO,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20。
HbCO 的浓度达到HbO 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
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CO 与HbO 2反应的平衡常数K =c (O 2)·c (HbCO )c (CO )·c (HbO 2)B .人体吸入的CO 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 2越少C .当吸入的CO 与O 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D .把CO 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解析:选C 。
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P.6)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
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1 mol H2O(g),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二节(P.10)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
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
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
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 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
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运输;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成本高。
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
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
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
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5. 柱状图略。
关于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学生可以自由设想。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件 :第2章第三节第2课时
(2)逆反应
(3)气
【规律方法】
准确理解勒夏特列原理是解答
此类题的关键。解答时不能把平衡的移动和速 率的变化、平衡的移动和浓度的变化、平衡的 移动和体系总压强的变化等混同起来。
变式训练1 对可逆反应2A(s)+3B(g) C(g)+ 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 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 ③压强增 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 ④增大B 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 提高 A.①② B.④ C.③ D.④⑤
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1.浓度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 正反应 物的浓度,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增大生成 逆反应 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_______方向 移动。 2.压强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 体积缩小 __________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 体积增大 ___________的方向移动。
弱某种改变,不能抵消某种改变。压缩容器NO2浓 度变大,颜色加深,虽然平衡向右移动,但最终 NO2浓度比原来大,气体颜色比原来加深。
自主体验 1.对于平衡CO2(g) CO2(aq) ΔH=-19.75 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 解析:选D。由反应CO2(g) CO2(aq) ΔH=- 19.75 kJ/mol可知该反应是一个气体物质计量数减 小的放热反应。要增大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则应使平衡正向移动。增大压强、降低温度均能 使该平衡正向移动。
探究整合应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3章第二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1.下列溶液中与1.0×10-5mol/L 的NaOH 溶液的pH 相同的是( )A .把pH =6的盐酸稀释1000倍B .把pH =10的Ba(OH)2溶液稀释10倍C .把pH =8和pH =10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D .把pH =8的NaOH 溶液稀释10倍解析:选B 。
1.0×10-5 mol/L 的NaOH 溶液pH =9,A 项中酸不论怎样稀释其pH 都无限接近7,但不会超过7,A 错误;B 项pH =10的Ba(OH)2溶液稀释10倍,pH 减小一个单位为9,B 正确;C 项混合溶液c (H +)= 1.0×10-141.0×10-6+1.0×10-42=2×10-10,pH =-lg(2×10-10)=10-lg2=9.7,C 错误;D 项pH 接近7,错误。
2.(2011年辽宁抚顺高二检测)将pH =8的NaOH 与pH =10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 (H +)最接近于( )A .(10-8+10-10) mol/LB .(10-4+10-6) mol/LC .(10-8+10-10)/2 mol/LD .2×10-10 mol/L解析:选D 。
混合溶液中c (OH -)=10-1410-8+10-1410-102≈10-42 mol·L -1,c (H +)=10-1410-42=2×10-10 mol·L -1。
3.(2011年陕西汉中高二检测)将pH =1的盐酸平均分为两份,一份加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NaOH 溶液后,pH 都升高1,则加入的水与NaOH 溶液的体积比为( )A .9B .10C .11D .12解析:选C 。
设每份盐酸体积为a ,水和NaOH 溶液分别为V 1、V 2,所以加水时:0.1a a +V 1=0.01,解得V 1=9a 。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3章第二节第3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1.准确量取25.00 mL NaClO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A.50 mL量筒B.10 mL量筒C.50 mL酸式滴定管D.50 mL碱式滴定管解析:选C。
量筒的精确度不够,用量筒量取液体,记录数据时只能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NaClO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故不能用碱式滴定管。
2.下列操作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A.进行中和滴定时,直接向刚洗净的锥形瓶中加待测液B.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所用的0.05 mol·L-1NaOH溶液在配制标准液后因与空气接触吸收少量的CO2C.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稀硫酸时,用酚酞作指示剂D.往洗净的滴定管中,直接加入标准液解析:选D。
锥形瓶无需润洗,A正确;因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溶液变色时显酸性,此时不论是NaOH,还是变质生成的NaHCO3,均与HCl反应生成NaCl,因此无影响,B正确;NaOH与H2SO4滴定时,选用酚酞或甲基橙均可,C正确;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D不正确。
3.(2011年广东佛山高二检测)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甲、乙两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双选)()解析:选CD。
A选项错在用石蕊作指示剂,B选项错在用酸式滴定管盛碱液,在中和滴定实验中,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是放在锥形瓶还是滴定管中是人为规定的,只要指示剂和滴定管和实验要求相符合即可,因此C、D正确。
4.(2011年河北张家口高二检测)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双选)()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一定体积的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C.滴定时,没有逐出滴定管尖嘴的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读数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一致解析:选BD。
滴定管未润洗即加入标准液,会使其浓度变小,耗用体积偏大,使测得的待测液浓度偏高;如果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则内壁沾有待测液,使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增多,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会使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得结果偏高。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2章第二节知能优化训练
1.对于反应m A+n B===p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无论用A、B、C何种物质表示,其数值是相同的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C.若增加或减小B的物质的量,则反应速率一定会发生明显的变化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解析:选D。
A项中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A错;B项中不知道物质的状态,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B错;C项中不知道B的状态,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改变物质的量,反应速率不变,C错。
HCl 2.(2009年高考福建卷)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
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A.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B.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C.增大c(HCl),v(Br2)增大D.增大c(Br2),v(Br2)增大解析:选D。
A项,由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增大c(CH3COCH3),反应时间缩短,v(Br2)增大。
B项,实验②和③反应时间相同,Br2起始浓度相同,则v(Br2)相等。
C项,比较实验①和③可知,增大c(HCl)时,反应时间缩短,v(Br2) 增大。
D项,比较实验①和④可知,增大c(Br2)时,v(Br2) 不变,故选D。
3.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甲500 ℃时,10 mol SO2和5 mol O2的反应乙500 ℃时,用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5 mol O2的反应丙45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的反应丁50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的反应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丁、丙、乙、甲解析:选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目录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节燃烧热能源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1章单元复习第1章单元测试第3节化学平衡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2章单元复习第2章单元测试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3章单元复习第3章单元测试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3章第1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3章第2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3章第3节盐类的水解第3章第4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4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4章第1节原电池第4章第2节化学电源第4章第3节电解池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综合检测高二化学选修4 同步练习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二. 重点、难点1. 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微观原因;3. 正确认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三. 具体内容(一)绪言1. 选修4的基本结构和地位、与必修的关系2. 关于“化学暖炉”、“热敷袋”的构造和发热原理3. 举出人们利用化学反应的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例子(二)焓变和反应热1. 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2. 反应热的定义3. 反应热产生的原因4. 反应热的表示5. 有效碰撞6. 活化分子7.活化能8. 催化剂(三)热化学方程式1. 定义2. 表示意义3. 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4.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注意的问题(四)实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典型例题】[例1 ] 已知在25℃、101kPa 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 的热量。
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8H18(l )+25/2O2(g )=8CO2(g )+9H2O (g ) △H=-48.40kJ ·mol-1B. C8H18(l )+25/2O2(g )=8CO2(g )+9H2O (l ) △H=-5518kJ ·mol-1C. C8H18(l )+25/2O2(g )=8CO2(g )+9H2O △H=+5518kJ ·mol-1D. C8H18(l )+25/2O2(g )=8CO2(g )+9H2O (l ) △H=-48.40kJ ·mol-1 答案:B解析:掌握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注意事项。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4章第三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1.(2011年山西大同高二检测)在铁制品上镀上一定厚度的锌层,以下电镀方案中正确的是( )A .锌作阳极,铁制品作阴极,溶液中含Fe 2+B .锌作阴极,铁制品作阳极,溶液中含Zn 2+C .锌作阴极,铁制品作阳极,溶液中含Fe 3+D .锌作阳极,铁制品作阴极,溶液中含Zn 2+解析:选D 。
根据电镀池的构成条件:(1)镀层金属作阳极,待镀金属作阴极,(2)含镀层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作电镀液,故选D 。
2.pH =a 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a ,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A .NaOHB .H 2SO 4C .AgNO 3D .Na 2SO 4解析:选A 。
由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可知,电解NaOH 、H 2SO 4、Na 2SO 4溶液的实质都是电解水,电解质溶液的浓度都增大,故NaOH 溶液的pH 增大,H 2SO 4溶液的pH 减小,Na 2SO 4溶液的pH 不变;AgNO 3的电解方程式为:4AgNO 3+2H 2O=====电解4Ag +O 2↑+4HNO 3,故溶液的pH 减小。
3.(2011年北京人大附中高二期末)下列关于电解法精炼粗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粗铜板作阳极B .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而阴极发生的反应为:Cu 2++2e -===CuC .粗铜中所含Ni 、Fe 、Au 、Ag 等金属杂质,电解后以单质形式沉积槽底,形成阳极泥D .电解铜的纯度可达99.95%~99.98%解析:选C 。
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含铜离子的盐溶液作电解质溶液,阴极发生的反应:Cu 2++2e -===Cu ,阳极粗铜中Fe 、Ni 均参与放电,以离子的形式进入溶液,而Ag 、Au 不参与放电以单质形式沉积槽底,形成阳极泥。
4.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1 mol 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 。
【优化方案】2012高中化学 第2章第三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精品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
[学生用书P 46]1.(2011年沈阳高一检测)对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B .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 .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D .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解析:选D 。
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当反应达到限度时,即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v (正)=v (逆),对同一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当外界条件不变时,反应的限度不变,与时间长短无关,但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引起v (正)与v (逆)不相等时,化学平衡被破坏,化学反应的限度也会发生改变。
2.可逆反应:2NO 2(g) 2NO(g)+O 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 2、NO 、O 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①④⑥⑦B .②③⑤⑦C .①③④⑤D .全部解析:选A 。
本题不仅考查了化学平衡的直接标志,也要求对化学平衡的间接标志进行分析判断。
①中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必同时消耗2n mol NO 2,而生成2n mol NO 2时,必同时消耗n mol O 2,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②不能说明。
③中无论达到平衡与否,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都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④有色气体的颜色不变,则表示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⑤体积固定,气体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密度始终不变。
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压强不变,意味着各物质的含量不再变化。
⑦由于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说明气体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3.(2011年湘潭高一检测)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 2(g)+O 2(g) 2SO 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 2、O 2、SO 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 -1、0.1 mol·L -1、0.2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 .SO 2为0.4 mol·L -1,O 2为0.2 mol·L -1B .SO 2为0.25 mo l·L -1C .SO 3为0.4 mol·L -1D .SO 2、SO 3圴为0.15 mol·L -1解析:选B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能优化训练1.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1.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四周期第ⅤA族B.第五周期第ⅢA族C.第五周期第ⅠA族D.第四周期第ⅢA族解析:选B。
电子层数=周期数,价电子数=主族元素的族序数,所以该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ⅢA族。
2.某元素简化电子排布式为[Xe]4f46s2,其应在( )A.s区B.p区C.d区D.f区解析:选D。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区,取决于元素原子的最后一个电子所进入的能级,因最后一个电子进入f能级,所以该元素为f区元素。
3.第三周期元素中,微粒半径最大的是( )A.Na B.Na+C.S2-D.Cl-解析:选A。
A、B、C、D的微粒结构示意图分别为显然A、C、D的半径大于B,由于A、C、D三项电子层数相同,由于核电荷数由A到D越来越大,所以A的半径最大。
4.元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强的是( )A.Na K Rb B.N P AsC.O S Cl D.Si P Cl解析:选D。
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的规律来判断。
5.在下列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元素符号:(1)在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
(2)在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
(3)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4)最活泼的气态非金属原子是________。
(5)第二、三、四周期原子中p轨道半充满的元素是________。
(6)电负性相差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
解析:同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除ⅡA族、ⅤA族反常外)逐渐增大,同周期中金属元素最小,稀有气体最大,故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为Na,最大的为Ar。
电负性的递变规律:同周期从左到右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故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氟,电负性最小的为铯。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第2章第三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鲁科版选修4
2013年鲁科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第2章第三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Word版含答案1.反应2A(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和平衡都没有影响的是( )A.升高温度B.增加B的用量C.减小压强D.使用催化剂解析:选B。
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B为固体,增加B的用量,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小,平衡不移动;使用催化剂能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
2.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 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解析:选C。
粉末状碳酸钙与相同浓度盐酸反应比块状碳酸钙快,用的时间短,这是因为粉末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大。
由于a>b,则块状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多,损失的质量要多。
3.(2010年郑州质检)在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中,如图,能正确表示反应速率(纵坐标)与温度(横坐标)关系的是( )解析:选B。
因为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从温度方面判断C 、D 的反应速率大于A 、B 的反应速率;从浓度方面判断,A 、D 的反应速率大于B 、C 的反应速率。
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为D 。
5.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查阅资料发现金属氧化物A 也能催化氯酸钾的分解,且A 和二氧化锰的最佳催化温度都是500 ℃左右。
于是对A 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性能进行了定量对照实验。
实验时均以收满500 mL 氧气为准(其他可能影响的因素均已忽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第2章第二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鲁科版选修4
2013年鲁科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第2章第二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Word版含答案1.(2010年山东省济南市质检)下列情况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受光照后溶液酸性增强B.用浓氨水和NaOH固体快速制取氨气C.向红色的Fe(SCN)3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固体,溶液颜色加深D.合成氨工业中采用500 ℃的高温以提高单位时间内NH3的产量解析:选D。
新制氯水中存在Cl2+H2O HCl+HClO平衡体系,HClO光照后分解,平衡右移,溶液酸性增强;氨水中存在NH3+H2O NH3·H2O NH+4+OH-平衡体系,加入NaOH后,OH-浓度增大,平衡左移,有利于NH3逸出;SCN-浓度增大使3SCN-+Fe3+Fe(SCN)3平衡右移,溶液颜色加深;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看高温不利于合成氨反应平衡右移,故选D。
2.鸡没有汗腺,在夏天只能依赖喘息调节体温。
鸡过度呼出CO2,会使下列平衡向左移动,导致蛋壳变薄,使农场主和超市蒙受经济损失。
CO2(g)+H2O(l)H2CO3(aq)H2CO3(aq)H+(aq)+HCO-3(aq)HCO-3(aq)H+(aq)+CO2-3(aq)Ca2+(aq)+CO2-3(aq)CaCO3(s)澳大利亚学者经研究发现,夏季给鸡喂某种饮料会使蛋壳变厚,该饮料可能是( ) A.淡盐水B.碳酸水C.蔗糖水D.澄清石灰水解析:选B。
鸡过度呼出CO2,会使平衡向左移动,导致蛋壳变薄,那么要使蛋壳变厚,应该使平衡右移,应补充CO2,故用溶有CO2的碳酸水。
3.下图中,表示2A(g)+B(g) 2C(g) ΔH<0,这个可逆反应的正确图象为()解析:选A。
根据“定一议二”和“先拐先平”的原则来分析此题,而且要注意改变条件对平衡产生的影响。
反应特点:正反应放热、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升温平衡左移,φC减小,A的转化率应减小――→催化剂平衡不移动,c C不变――→加压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4.已知反应a A(g)+b B(g)c C(g)+d D(g)的ΔH>0,且a+b>c+d,则以温度为横坐标、产物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的下列各平衡线图中,正确的是(p1、p2表示压强且p2>p1)( )解析:选D。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三节第2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1.(2012·焦作高二月考)下列生产、生活等实际应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实验室中配制FeCl3溶液时,应向其中加入少量浓盐酸B.合成氨工业中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C.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D.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好解析:选B。
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平衡移动的问题。
A、C、D三项中都涉及到改变条件平衡移动的问题,B项合成氨中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故B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2.t℃时,某浓度氯化铵溶液的pH=4,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之比为106∶1B.溶液中c(H+)·c(OH-)=1×10-14C.溶液中c(Cl-)>c(NH+4)>c(H+)>c(OH-)D.溶液中c(NH3·H2O)+c(NH+4)=c(Cl-)+c(OH-)解析:选C。
因为温度不确定,故水的离子积常数无法确定,所以只知道c(H+)=10-4,而无法求解c(OH-),A、B错误;NH4Cl水解方程式为NH4Cl+H2O NH3·H2O+HCl,则溶液中c(Cl-)>c(NH+4)>c(H+)>c(OH-),C正确;据物料守恒知:c(NH3·H2O)+c(NH+4)=c(Cl-),D错误。
3.(2012·益阳高二测试)已知同温度同浓度时,下列微粒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H2CO3>H2S>HCO-3>H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Na2CO3+H2S===NaHCO3+NaHS能够发生B.CO2-3结合H+的能力强于S2-C.氢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D.同温度时,同浓度的NaHS的水解程度大于Na2S解析:选A。
酸的电离程度H2CO3>H2S>HCO-3>HS-→C项错误→强酸制取弱酸→A项正确⇓对应盐的水解程度HCO-3<HS-<CO2-3<S2-→B项错误→D项错误4.(2012·盐城高二月考)实验室有下列试剂:①NaOH溶液②水玻璃③Na2S溶液④NH4Cl 溶液⑤浓H2SO4,其中必须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的是( )A.①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⑤解析: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09年高考重庆卷)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条件,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解析:选D。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知识。
选项A,CH3COOH溶液中加入CH3COONa 晶体,增大了溶液中的c(CH3COO-),CH3COOH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的c(H+)减小,pH增大,错误。
选项B,加入KCl对平衡无影响,c(Fe3+)不变。
选项C,恒温恒压下加入稀有气体,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逆反应方向)移动,H2的转化率降低。
选项D,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H3OCH3转化率增大,正确。
2.(2011年湖北华师一附中高二月考)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2X(g)+Y(g)2W(g)的反应,当充入1 mol X和1 mol Y,经20 s达到平衡时生成了0.4 mol W。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升高温度,W的体积分数减小,则该反应ΔH<0B.以Y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s-1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1 mol X,则X和Y的转化率均提高D.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选A。
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W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0。
3.(2011年北京市京源学校高二期末)现有可逆反应A(g)+2B(g)n C(g)ΔH<0,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p1>p2,n>3 B.p1<p2,n>3C.p1<p2,n<3 D.p1>p2,n=3解析:选B。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压强越大,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图象中曲线和横轴平行,表明反应已达平衡。
由图象知道,当压强为p2时,该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较短,故p1<p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因p1<p2,且当压强为p1时,A的转化率较大,所以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加的反应,即1+2<n。
4.(2010年高考四川卷)反应a M(g)+b N(g)c P(g)+d Q(g)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y (M)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z 表示反应开始时N 的物质的量与M 的物质的量之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同z 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 的体积分数增加B .同压同z 时,升高温度,平衡时Q 的体积分数增加C .同温同z 时,增加压强,平衡时Q 的体积分数增加D .同温同压时,增加z ,平衡时Q 的体积分数增加解析:选B 。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化学平衡的移动,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可逆反应中,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A 错;由两个图象可知,M 的体积分数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即温度升高,平衡右移,故平衡时生成物Q 的体积分数增加,B 正确;同为650 ℃、z =2.0,压强为1.4 MPa 时,y (M)=30%,而压强为2.1 MPa 时,y (M)=35%,即增大压强,平衡左移,故平衡时Q 的体积分数减小,C 错;由图象可知,同温、同压时,若N 的物质的量增加,而M 的物质的量不变,则尽管z 越大,y (M)减小,平衡右移,但Q 增加的物质的量远小于加入的N 的物质的量,此时Q 的体积分数减小,D 错。
5.反应m A(g)+n B(g) p C(g)在一定温度和不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分别得到A 的分析表中数据,回答:(1)当压强从2×105 Pa 增加到5×105 Pa 时,平衡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下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压强从5×105 Pa 增加到1×106 Pa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______移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p 2p 1=5×1052×105=2.5,c 2(A )c 1(A )=2.5。
说明浓度的变化只与体积的变化有关,化学反应对它无影响,即化学平衡不移动。
(2)由:p 3p 2=1×1065×105=2,c 3(A )c 2(A )=0.440.20=2.2, 说明p 改变,化学平衡向生成A 的方向移动,由(1)知n +m =p ,故增大压强时,必然是B 转化为液态,变成逆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答案:(1)不 当p 增大2.5倍时,c (A)增大2.5倍,说明平衡没有移动,即m +n =p(2)向左 当p 增大2倍时,c (A)却增加了2.2倍,说明平衡向生成A 的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时,B 转化为液态1.(2011年河北刑台调研)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A B(g)+C(g)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且A 不是气态B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A 是气态C .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少量C ,物质A 的转化率增大D .改变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无影响解析:选A 。
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则A 一定不是气体,且平衡正向移动,即正反应方向为吸热反应,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加了少量的C ,平衡逆向移动,A 的转化率减小,C 选项错误;该反应为气体的体积增大的反应,则改变压强可以使平衡移动,D 选项错误。
2.(2009年高考大纲全国卷Ⅰ)下图表示反应X(g)4Y(g)+Z(g) ΔH <0,在某温度时X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第6 min 后,反应就终止了B .X 的平衡转化率为85%C .若升高温度,X 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 .若降低温度,v 正和v 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解析:选B 。
第6 min 时,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并未停止,A 错;X 的平衡转化率α=Δc c 初×100%=1.0 mol·L -1-0.15 mol·L -11.0 mol·L -1×100%=85%,B 正确;该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X 的转化率减小,C 错误;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v 正、v 逆均减小,但两者不是同样倍数减小(逆反应减小的趋势大),D 错误。
3.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①②③中进行如下反应:3A(g)+B(g) 2C(g)ΔH <0,若起始温度相同,分别向三个容器中通入3 mol A 和1 mol B ,则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C 物质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 .③②①B .③①②C .①②③D .②①③解析:选A 。
①与②相比,由于②能把反应产生的热量散到周围环境中,相比①来说相当于降低温度,故平衡右移,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②大于①;②与③相比,由于反应向右进行时分子数减少,故③中活塞下移,相对②来说,相当于给体系加压,平衡右移,故C 的体积分数③大于②。
4.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 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减小压强,体积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降低,则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减小压强,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v(逆)>v(正),即趋势相同,但程度不同。
5.(2009年高考四川卷)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 X(g)n Y(g);ΔH=Q kJ/mol。
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B.Q<0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解析:选C。
升温,c(Y)增大,平衡右移,所以,向右吸热,Q>0,B、D错误;气体体积增大,若平衡不移动,c(Y)应减小为一半,现c(Y)比一半大,即减压,平衡向右移动,m<n,A错,C对。
6.可用下面图象表示的是()解析:选C。
A项中在SO2量相同的条件下,由于乙中O2量大,故乙中SO2转化率高,A错;B项中由于甲压强大,反应快,到达平衡时间短,不符合;D项中活性高的催化剂反应快先达平衡且平衡时NH3浓度应相同,因为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的限度。
7.(2011年湖北宜昌高二检测)体积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A和B,已知A装有SO2和O2各1 g,B装有SO2和O2各2 g,在相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A中SO2的转化率为a%,B中SO2的转化率为b%,则A、B两容器中SO2转化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 B.a%=b%C.a%<b% D.2a%=b%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容器发生反应2SO2(g)+O2(g)(g)。
要比较A、B两容器中SO2转化率,可以对B容器的反应过程进行如下虚拟设2SO计:即先将B容器中的体积扩大一倍,使状态Ⅱ与A容器达到等效平衡(状态Ⅱ相当于两个独立的容器A),两者SO2的转化率相等。
再将状态Ⅱ体积压缩为原体积,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状态Ⅲ平衡时SO2转化率大于状态Ⅱ(也就是容器A)的转化率,所以a%<b%。
8.可逆反应:A(?)+B2(?)2AB(?),当温度和压强改变时,n(AB)的变化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2、B2及AB均为气体,ΔH<0B.AB为气体,A2、B2至少有一种为非气体,ΔH<0C.AB为气体,A2、B2有一种为非气体,ΔH>0D.AB为固体,A2、B2有一种为非气体,ΔH>0解析: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