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二节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节 化学电源.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第二节化学电源[经典基础题]题组1 化学电池及处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性锌锰电池是二次电池B.铅蓄电池是一次电池C.二次电池又叫蓄电池,它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D.燃料电池的活性物质大量储存在电池内部答案 C解析碱性锌锰电池是一次电池,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
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C.不使电池中渗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答案 B解析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题组2 一次电池3.锌锰干电池在放电时总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Zn(s)+2MnO2+2NH4+===Zn2++Mn2O3(s)+2NH3↑+H2O,在此电池放电时正极(碳棒)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Zn B.碳C.MnO2和NH4+D.Zn2+和NH3答案 C解析根据方程式可知:Zn为负极,碳棒为正极,负极:Zn-2e-===Zn2+,正极:2MnO2+2NH4++2e-===Mn2O3+2NH3↑+H2O,所以正极上参与反应的物质是MnO2和NH4+。
4.人造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电池,其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
根据反应式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被氧化B.正极被还原C.负极被还原D.正极被氧化答案 B解析Ag2O―→2Ag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题组3 可充电电池5.目前人们正研究开发一种高能电池——钠硫电池,它以熔融的钠、硫为两极,以Na+导电的β″-Al2O3陶瓷作固体电解质,反应为2Na+x S放电充电Na2S x,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钠作正极,硫作负极B.放电时,Na+向负极移动C.充电时,钠极与外电源正极相连,硫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D.放电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2Na-2e-===2Na+答案 D解析放电时,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钠作负极,硫作正极,A错误;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B错误;充电时,钠极(负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硫极(正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C错误;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doc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依据新课标理念,教育改革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对本册书作如下说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是高中化学八大课程标准之一,是在高一必修课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设置的课程模块。
重在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从理论上认识一些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知识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绪言绪言作为全书的开篇,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一开头就对本书的基本内容,学习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简要的介绍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以及催化剂对化学科学和化工生产的巨大作用,以起到提纲挈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兴趣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了解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学习方法—概念模型法;2、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教学方法通过列举事例;逐步抽象,揭示本质,概念模型法。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属于热化化学基础知识,其中常涉及的内容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比较反应热的大小等。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从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运用盖斯定律等方法求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先思后教——及时训练相结合。
课时安排总课时 6 课时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 课时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 课时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2 课时复习 1 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平衡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等化学反应原理,是在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有助于加深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反应的学习,同时,为下一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在中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2-3-2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
2-3-2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温度、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律。
2.能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认识、解决问题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温度、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律。
教学难点: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过程:【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平衡状态,那么化学平衡状态是否一成不变,又会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教师】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看看浓度、温度与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师】下面我们看看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我们看一下实验:【活动•探究】1.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Fe 3+ + 3SCN-Fe(SCN)3浅黄色红色温度一定时,K是一个定值。
改变条件浓度时:当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正向移动;当减小生成物的浓度时,平衡正向移动当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逆向移动;当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时,平衡逆向移动通过以上可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正向(或向右)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逆向(或向左)移动。
【板书结论】(三)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浓度的影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正向(或向右)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逆向(或向左)移动。
【练习】1.已知在K2Cr2O7的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72-+ H2O 2CrO42-+ 2H+(橙色)(黄色)分析加入NaOH溶液(6mol/L)或稀H2SO4溶液有何现象?2.Cl2 + H2O HCl+HClO达平衡后:A. 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平衡如何移动?B. 加入少量HCl平衡如何移动?C. 久置氯水的成分是什么?为什么?D. 为什么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过渡】我们已经清楚的知道,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比较大?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平衡知识点
大
实验结论:4 mol/L 的硫酸与锌反应比 1 mol/L 的硫酸与锌反应速率快。
注意事项:
a.锌的颗粒(即表面积)大小要基本相同;
b.40 mL 的硫酸溶液要迅速加入;
c.装置气密性要好,且计时要迅速准确。
要点三、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比较
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三段式法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平衡-知识点
化学反应速率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初步了解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法; 2、通过实验事实和思考,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符号为 v,单位为 mol/(L·min)、 mol/(L·s)或 mol/(L·h)。 3、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
2、活化分子和活化能 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活化分子之间之所以能够发生有效碰撞,是由于它们的能量高,发生 碰撞时,能够克服相撞分子之间的排斥力,破坏分子内部原子之间的“结合力”,从而导致反应物分子的破坏,重新 组合成生成物分子,发生化学反应。 ②活化能:活化分子所多出的那部分能量(或普通分子转化成活化分子所需的最 低能量)。右图所示的 E1 是反应的活化能,E2 是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放出的能量, 能量差 E2-E1 是反应热。活化能越小,普通分子就越容易变成活化分子。
要点三、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2.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3.催化剂具有选择性,某催化剂对某一反应可能是活性很强的催化剂,但对其他反应就不一定有催化 作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设计:2.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选自于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材的第二章第二节,本堂课的课标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必修2中学生已经学过诸如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接触面积等大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对这些影响因素有了感性认识。
这节课的任务是,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也为后面学习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做好知识储备。
所以本节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二理科学生,经过初三一年和高一一年的化学学习,他们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诸如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接触面积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积累了一些化学方程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思考、讨论、探究的习惯。
3.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实验现象推测与判断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熟练控制变量法和对照思想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感受化学的神奇,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化学学习兴趣。
4.重难点:重点: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难点:掌握实验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会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照思想来探究物质的性质。
5.教学方法:理论指导——启发互动——实验观察——总结升华6.实验用品试剂:0.01 mol·L-1酸性KMnO4溶液,0.1 、0.4 mol·L-1 H2C2O4溶液,MnSO4固体,冷水,热水。
仪器:试管,滴管,烧杯,药匙二、教学设计是的,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动画,我们很明显地看到,增大压强就相当于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加三、板书四、教学反思本课堂亮点是1.通过改进课本实验,通过研究一个反应的不同因素,将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方法和对照思想深入人心,同时,有利于学生通过现象推导出实验原理,有利于学生对实验课程学习。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同步课时(导)学案2.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学习目标1.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理论和活化分子等知识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难点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重点知识点一有效碰撞理论基础知识整理1.有效碰撞2.活化分子与活化能(1)活化分子:能够发生的分子。
(2)活化能: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多出的那部分能量。
错误!(3)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互动探究(1)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吗?(2)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这句话对吗?(3)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具有的能量低?(4)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重新组合?归纳总结1.活化分子与有效碰撞的关系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是活化分子不一定发生有效碰撞。
并不是反应物分子之间的任何一次直接碰撞都能发生反应,只有那些能量相当高的分子之间的直接碰撞才能发生反应。
2.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与活化分子百分数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就是指单位体积内能量达到一定要求的活化分子的总数;而活化分子百分数是活化分子数与总分子数的比值,总分子数包含:活化分子数以及普通分子的个数。
3.活化能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活化能大小主要是由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决定的改变外界条件也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如加入催化剂,即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影响着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
例如:活化能小→普通分子容易变成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多→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次数多→化学反应速率大内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即时训练1.有效碰撞是指A.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B.反应物活化分子间的碰撞C.反应物分子发生合适取向的碰撞D.活化分子之间发生合适取向的碰撞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③反应物活化能越大,反应越快;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课标要求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其计算2、了解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法要点精讲1、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对于反应体系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表示。
某一物质A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为:式中——某物质A的浓度变化,常用单位为mol·L-1。
——某段时间间隔,常用单位为s,min,h。
υ——物质A的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是mol·L-1·s-1,mol·L-1·s-1等。
(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①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间的关系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
(4)化学反应速率的特点①反应速率不取负值,用任何一种物质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都不取负值。
②同一化学反应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可能有不同的速率数值,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小贴士:①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指的是某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②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纯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纯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其化学反应速率与其表面积大小有关,而与其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
通常是通过增大该物质的表面积(如粉碎成细小颗粒、充分搅拌、振荡等)来加快反应速率。
③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速率。
人教版高中化学目录(全部)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归纳与整理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归纳与整理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归纳与整理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归纳与整理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归纳与整理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归纳与整理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目录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归纳与整理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第一节合金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归纳与整理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二节爱护水资源第三节垃圾资源化归纳与整理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目录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1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课题3 纯碱的生产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课题1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材料课题3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四单元化学与技术的发展课题1 化肥和农药课题2 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目录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三节分子的性质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三节金属晶体第四节离子晶体归纳与整理复习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目录绪言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归纳与整理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归纳与整理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第二节化学电源第三节电解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归纳与整理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目录引言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4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二章烃和卤代烃1 脂肪烃2 芳香烃3 卤代烃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1 醇酚2 醛3 羧酸酯4 有机合成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1 油脂2 糖类3 蛋白质和核酸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1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2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3 功能高分子材料归纳与整理复习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目录第一单元从实验走进化学课题一实验化学起步课题二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课题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课题二物质的制备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课题一物质的检验课题二物质含量的测定第四单元研究型实验课题一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二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课题三综合实验设计。
离子反应教材分析
离子反应专题.一“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在必修和选修教科书中的出处化学1(必修)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 .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在必修和选修教科书中的呈现方式 1.1 在《化学1(必修)》中的呈现方式《化学1(必修)》中“离子反应”一节包括“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两部分。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在初中“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实验”的基础上,在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也能导电之后,引入了电解质的概念;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氯化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HCl、H2SO4、HNO3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由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引入;接着通过实验2-1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SO42-与Ba2+的反应,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书写步骤;然后通过实验2-2和4组酸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最后通过实验2-3总结出溶液中离子互换型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知识的呈现顺序为:酸碱盐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导电→酸碱盐是电解质→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电解质(由于没有出现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其中的电解质仅指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可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离子互换型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
1.2 在《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呈现方式“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在《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没有安排专门的章节,而分散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课例研究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1.教材依据本课题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教材分析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简单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影响因素。
在上一节课《化学反应速率因素》中进一步解释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并介绍了通过实验测量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思路: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在整章的学习中,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是前一节课《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际应用,也是下一节课《化学平衡》的知识储备。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高中化学必修二中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其表示方式,知道温度、浓度、催化剂可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但是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只停留在表面的了解,没有深入地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通过测量锌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实验,学会了通过实验测量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懂得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实验。
高二年级的同学具备基础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基本掌握探究式实验的方法,能较好地与同学合作。
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对生活中的现象感兴趣。
自我意识强,渴望独立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渴望在团队合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4.教学设计思路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提倡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在合作中学习。
本节课设计打破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采用翻转课堂设计理念。
课前,学生观看老师事先录制好的微课视频,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并掌握活化能、活化分子、有效碰撞等理论知识,了解化学反应的历程,初步认识到能改变反应物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数、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的因素,就是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看完视频,学生阅读导学稿,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问题,查阅资料。
然后找同学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合作完成探究实验“浓度(与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或“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4)课后题答案第1-3章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
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1 mol H2O(g),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二)补充习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即可发生B.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2.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
该现象说明了()。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难以发生反应D.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3.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4.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 <0 B.b>d>0 C.2a=b<0 D.2c=d>0参考答案1.A;2.B、C;3.C;4. C。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
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
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例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例摘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通过学习化学课程全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素养,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为例,通过实验探究,并结合有效碰撞理论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揭示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使每个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016年9月,我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点和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由“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学科,承载着独特教育价值的自然学科。
基于此,本文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例,进行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研究。
一、教学内容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能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2]。
之前,在必修二中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初步探究了浓度、温度、催化剂、反应物表面积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实验现象和生活经验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宏观感知,而在选修四绪言部分学习了活化分子、活化能和有效碰撞理论,但该内容是独立于化学反应速率以外单独学习,还没有结合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条件的变化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
所以,本节内容从宏观到微观,揭示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从微观的角度剖析外界条件的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建立探究外界条件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新思想和新思路。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1、通过高锰酸钾溶液与不同浓度的草酸反应的实验,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并能结合有效碰撞理论,从微观角度解释浓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实质。
(完整版)选修四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2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和理论解释。
本节内容是对化学2中已经介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的提升,重点介绍的是影响浓度、温度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及理论解释。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②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等知识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③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验”比较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快慢的影响。
2、能力目标:在学习中,在仔细、全面、准确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要积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就是培养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科学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难点: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原因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学习有机知识是在高一下学期,距今已经半年之久,所以对已学过的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已经大多忘却,仍然必须重点复习,另外要帮助学生回忆本书绪论所学的有效碰撞理论知识,以便用于解释影响规律,进一步来帮助理解应用规律。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实验2-2 、实验2-3、实验2-4分组实验。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初步把握基本知识,并填写课前预习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两人一组,实验室内教学。
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课前准备实验用品。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平衡知识点
第二节化学平衡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一、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各组成成分浓度不再变化,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动:动态平衡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3、判断平衡的依据: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v(正)减小,v(逆)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3)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缩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注意:○1改变压强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动。
但是使用催化剂可以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5)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平衡向着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习题一】(2018•长春一模)已知反应A2(g)+2B2(g)⇌2AB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B、升高温度反应速加快;C、升温平衡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D、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解答】解: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A错;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故B正确;C、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有于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气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D、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进行,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故D错误;故选:B。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重难点四催化剂的作用人教版选修4
重难点四催化剂的作用1.活化能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分析: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活化能的大小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多少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2.催化剂作用原理分析(改变反应途径):使用催化剂,催化剂与反应物结合为中间产物,使发生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这样会使更多的反应物的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大大增加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所占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的几率提高,因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重难点点睛】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
【重难点指数】★★★【重难点考向一】判断反应中的催化剂【例1】三位科学家保罗•克拉兹等因在氟利昂和臭氧层方面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大气中臭氧层被破坏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原子在反应中做催化剂B.过氧化氯的结构式为:O-Cl-Cl-OC.臭氧分子最终转变成氧气分子D.过程②中一氧化氯断键形成过氧化氯【答案】B【解析】由图片中反应历程为:①Cl+O3→ClO+O2,②ClO+ClO→ClOOCl,③ClOOCl+日光→2Cl+O2;A、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变,该过程的总反应为2O3→3O2,所以氯原子在反应中做催化剂,故A正确;B、氯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所以图片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氯原子,较小的是氧原子,所以过氧化氯的结构式为Cl-O-O-Cl,故B错误;C、该过程的总反应为2O3→3O2,则臭氧分子最终转变成氧气分子,故C正确;D、过程②中ClO+ClO→ClOOCl,一氧化氯断键形成过氧化氯,故D正确;故选B。
【重难点点睛】考查化学反应机理,根据总反应方程式结合图片即可判断物质的性质、结构,由图片中反应历程为:①Cl+O3→ClO+O2,②ClO+ClO→ClOOCl,③ClOOCl+日光→2Cl+O2;根据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变,可推知Cl起催化作用。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2讲: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教学目标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了解化学电源。
3.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 知识梳理一、原电池:1. 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 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 电解质溶液③ 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3. 电子流向:外电路: 负极——导线——正极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 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负极: 氧化反应: Zn -2e =Zn 2+(较活泼金属) 正极: 还原反应: 2H ++2e =H 2↑ (较不活泼金属) 总反应式: Zn+2H +=Zn 2++H 2↑ 5. 正、负极的判断:(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流入正极 (3)从电流方向:正极流入负极(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 (5)根据实验现象①溶解的一极为负极②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 二、一次电池1. 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 三、二次电池1. 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2. 电极反应:铅蓄电池放电:负极(铅): Pb +S O 42--2e=PbSO 4↓正极(氧化铅): PbO 2+4H ++S O 42-+2e -=PbSO 4↓+2H 2O充电:阴极: PbSO 4+2H 2O -2e -=PbO 2+4H ++S O 42-阳极: PbSO 4+2e -=Pb +S O 42-两式可以写成一个可逆反应: PbO 2+Pb +2H 2SO 4 2PbSO 4↓+2H 2O3. 目前已开发出新型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四、燃料电池1. 燃料电池: 是使燃料与氧化剂反应直接产生电流的一种原电池2. 电极反应:一般燃料电池发生的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烧产物相同,可根据燃烧反应写出总的电池反应,但不注明反应的条件。
人教版 高中化学选修四 第二章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加入试剂 及用量
实验现象
4mL 0.01mol/L KMnO4
2mL 0.1mol/L H2C2O4
2mL0.2mol/L H2C2O4
紫色褪去
紫色褪去
褪色时间
长
短
结论
浓度较大H2C2O4溶液的反应更快些
原因(用 碰撞理论 解释)
练一练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单位体积内反应分子数目( √ )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 ( √ )
【小结】
增大压强,气体体积减小,增大了反应物浓度,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多,但是活化分子百 分数不变。
【思考与交流】
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稀 有气体(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不反应的气 体),反应速率如何变化?
容器的体积不变,反应物的浓度不变,速率不变。
【思考与交流】
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稀 有气体(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不反应的气 体),反应速率如何变化?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增多
(√ )
一定条件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所需活化能越小 (×)
二、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于气体反应:增大压强(减小容器容积),相当 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练一练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一定条件下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 √ ) 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多( √ ) 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几率增多( √ ) 增大体系的压强,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变小 (×)
0.1mol/L Na2S2O3 5mL 0.1mol/L H2SO4 5mL
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反应 物本 决定 身的 性质
活化 能的 大小
单位
决定 体积 内活
化分
子的 多少
决定
单位 时间 内有 效碰 撞次 数的
决定
化学 反应 速率 的快 慢
多少
内因
外因
一.内部因素(主要因素) 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
活化分子间的碰撞 不一定 为有效碰撞。
活化能: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高的能量, 符号Ea。 单位 : kJ·mol-1
能
活化能
量
E1
反应物
活化能与反 应热有关吗?
活化分子
变成生成
活化分子
物分子放 出的能量
反应热
E2
该反应是吸热反 应还是放热反应?
生成物 反应过程
回顾
一个反应经历的过程:
普通 分子
活化 能
注意压:强影响反应速率,必须伴随有压强改变时体积 的改变现象。否则,压强的变化并没有作用到反应 的体系上。即压强变则体积变,实际是浓度的变化。 若容器的体积不变,因为各气体的浓度没有变,则 速率不变。如在密闭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
对于气体有下列几种情况:
1、恒温时:增大压强→体积减少→C增大→反应速 率增大。 2、恒容时: A、充入气体反应物→反应物浓度增大→总压增大→ 反应速率增大; B、冲入“无关气体”(如He、N2等)→引起总压增 大,但各反应物的分压不变,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反应速率不变
b.一般来说,固体反应物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 大,固体反应物表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小。
c.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会逐渐减小, 因此一般反应速率也会逐渐减小。
1.一定条件下,在CaCO3(块状) +2HCl=CaCl2+H2O+CO2的反应中,为了加快 反应的速率,下列那些方法可行: AD
3.温度:实验2-3
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 实验2-3结论: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1、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 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
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到 原来的2~4倍。
本 质 原 因
升高温度,一部分非活化分子吸收能量转化为活化分 子,使得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活化分子间的有效碰 撞频率变大,故反应速率增大。
3、恒压时:冲入“无关气体”(如He等)→引起体 积增大, →各反应物浓度减少→反应速率减慢。
注意: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看是否改变了气体 反应物的浓度。
练习4:
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
条件哪些不能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DE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充入 N2 使压强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 O2使压强增大 D、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 E、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
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BC )
A、碳酸钠固体
B、水
C、硫酸钾溶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氢氧化钠固体
2.压强: 请试根据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推出压强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情况
其他条件不变,压强增大, 体积缩小,化学反应速率加 快。
其气
气
他体
体
条的 件压 不强 变增
大
体 积 减 小
气
反
体
应
浓
速
度
率
增
加
大
快
注意:
p增大→c成比例增大,p减小→c成比例减小
3.在N2+3H2 2NH3中,当其他外界条件不变时
➢减小体系压强,该反应的速率怎么变? ➢在反应中保持体系容积不变,充入N2 ,反应的速 率怎么变? ➢在反应中保持体系容积不变,充入He,反应的速 率怎么变? ➢在反应中保持体系压强不变,充入He,反应的速率 怎么变?
活化 分子
合理 取向的
碰撞
有效 碰撞
新物质
能量
小知识:①.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 内 有效碰撞的次数 有关。
②.Ea的大小与反应物本性(物质的分子结构、化学 键)有关。 ③.活化分子百分数: (活化分子数/反应物分子总数)×100%
N活=N总×活%
④.在一定条件下(P、T一定),反应物中活化分 子的百分数为定值。
(P、T一定时:C反应物↑,ν↑
C反应物↓,ν↓)
本 质 原 因
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 碰撞的频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分析:
浓度增大 →单位体积内n总↑
T不变,活%不变
注意:
C活增大→有效碰撞↑ →ν↑
a.此规律只适用于气体或溶液的反应,对于纯固体 或液体的反应物,一般情况下其浓度是常数,因此 改变它们的量一般不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二.外部因素 1.浓度:(实验2-2)
实验原理:
2KMnO4 + 5H2C2O4 +3H2SO4=K2SO4 +2MnSO4 +10CO2↑+8H2O
实验2-2结论:浓度大的H2C2O4(aq)先褪色。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反 应速率。
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 增大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减小化学 反应的速率。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想一想?
• 一辆汽车行驶速率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影响因素是什么?
• 决定因素是:汽车的性能(如QQ和宝马) • 影响因素:⑴天气
⑵路况 ⑶燃料质量 ⑷司机的驾驶水平和经验
……
回顾 有效碰撞理论
化学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分子必须发生碰 撞;但不是任何两种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都能发生 反应,只有少数分子的碰撞能发生反应,这种能够发生 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 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1、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仅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 应。
2、由于固体、液体粒子间的空隙很小,增大压强几
乎不能改变它们的浓度,因此对只有固体或液体参 加的反应,压强的变化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忽 略不计。
分析:
压强增大→ 体积减小 其他条件不变
→C反应物增大→C活增大
→ν↑
规律: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若其他条件不变,压 强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对浓度的影响实现的
A、增加HCl的浓度
B、加水
C、增加同浓度盐酸的量 D、改加CaCO3粉末
2.如反应:3KSCN+FeCl3 =Fe(SCN)3+3KCl 若在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KCl晶体,会不会影 响化学反应速率?
不会
3.
10mL、6mol/L硫酸与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
为了减慢反应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