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生活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1. 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以经济为基础,并为实现和维护一定阶级和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服务的;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2. 国家的产生和本质: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3.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本质和优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
8.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间接和直接两种途径,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主要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政制度。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
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同时,参与民主决策的实践,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物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9.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公民参与基层民主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
10. 公民行使监督权可以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和舆论监督制度。此外,监督听政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都是近年来出现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民主监督的意义: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助于激发广大
4.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利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外部监督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内部监督体系: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监督和政府监察、审计和法制部门的监督。监督的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利,防止以权谋私、权钱
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5. 政府权威是政府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这种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政府管理能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是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政府树立权威从根本上说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即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2. 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居最高地位,拥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
3. 人大代表的产生:民主选举产生(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人大代表的义务: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表现为:(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他负责,受他监督。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5 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6.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地位: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执政能力: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执政方式: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含义及关系)
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关键在于与时俱进、核心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7. 为什么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1)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适应两大历史性变化的客观要求。(3)只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8. 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2)必须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3)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9. 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
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10.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如何理解三者的统一关系: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实现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归宿;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坚持党的领导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基本途径和法制保证。
第四单元走进国际社会
1. 主权国家的地位: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2. 国际组织地位: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作用:促进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3. 联合国的性质和地位: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4. 国际关系的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
5. 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国家利益是决定性因素,国家力量是重要因素。
如何决定和影响:(1)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
(2)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它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6. 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