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数字之间的大小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数字之间的大小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数字之间的大小。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先学习了如何比较大小。

这是一项非常基本的技能,但是却非常有用。

我们知道,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大于、等于、小于。

这个单元中,我们通过比较大小的练习,掌握了这些知识。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数字之间的顺序。

我们可以把数字按照大小进行排列,这就是数字之间的顺序。

例如,如果有一组数字:4、9、7、3,那么这些数字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应该是:3、4、7、9。

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字之间的顺序。

一些常见的数学符号也出现在了这个单元中。

例如,“<”和“>”,这些符号用于表示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我们通过多种练习,例如用这些符号填空、用这些符号连线等,来加深对这些符号的掌握程度。

这个单元中还涉及了一些新概念,例如“相邻数”。

相邻数指的是紧挨在一起的两个数,例如1和2,2和3。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通过练习找出相邻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来更好地掌握这个概念。

这个单元让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了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掌握了数字之间的顺序。

这些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例如在比较价格时就需要掌握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进一步喜欢上了数学,并且愿意更加深入学习数学的知识。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估算(信息窗2)》教案2青岛版(六三制)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估算(信息窗2)》教案2青岛版(六三制)

《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估算》参考教案教材分析:教材呈现的是蜜蜂王国中勤劳的小蜜蜂准备出发采花粉的情境,上千只整装待发的小蜜蜂准备向四个方向飞去。

通过图中提供的数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引入对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笔算和估算方法的学习。

学生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百以内数的笔算方法,相信在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时,孩子会根据以前学的,能很好的掌握,但是估算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1、知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计算得数是千以内数的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2、方法目标: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情感目标:能利用所学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计算得数是千以内数的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

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设计理念:1、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

3、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

4、掌握计算教学的要求,恰当评价学生对计算的掌握情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春天到了,蜜蜂王国里的小蜜蜂要出去采蜜了。

他们严守纪律,兵分四路,分为四队,分别向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出发。

请看书第50页。

二、讲授新课1、提出问题。

当蜂王发出现在出发的号令时,蜜蜂们活活荡荡的列队?第一队有320只,第二队有210只,第三队有86只,第四队有103只。

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320+210=530(只)第一种口算方法是:32个十加21个十是53个十,也就是530。

第二种口算方法是:3个百加2个百是5百,2个十加1个十是3十,5百加3十是530。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二年级下册 4《图形与拼组》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二年级下册 4《图形与拼组》教案

《图形与拼组》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他人的帮助与鼓励下,能积极地参与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探索,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是重点,小组合作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难点。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画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板、方格纸、小棒、三角尺、直尺、钉子板、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图形在装扮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内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

(让学生观察后,交流发现了哪些图形。

)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长方形?哪些地方有正方形?学生找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交流。

教师:好!同学们已经能辨认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了。

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板书课题:图形与拼组。

3、认识四边形。

小朋友,长方形、正方形就像兄弟两个,他们还有个共同的名字呢?你们知道吗?猜猜看?指名几人猜一猜(四边形)。

教师赞同学生的意见。

同时展示课件。

生:怎样做一个长方形的牌子呢?生1:长方形有哪些特点呢?生2:我折了折,长方形的对边……生3:我量了量四条边……生4:我量了量长方形的四个角……师: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生:怎样做一个正方形的牌子呢?生2:我们先研究一下正方形的特征。

生3:我折了折,发现……生4:我量了量发现……师: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那好,我们就先一起来数一数长方形的四条边。

(1)操作:请大家拿出自己的数学书,它的封面就是一个长方形,用左手竖直举在面前。

师示范摸一条边,这就是长方形的一条边。

请小朋友自己摸一摸、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设计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设计

第四单元《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单元授课计划)教学内容:6、7、8、9的乘法口诀以及乘法口诀的系统整理,单元分析:本单元教材划分两部分。

教材对“用数学”内容的呈现,注重用学生熟悉和喜爱的事物和事例设计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

例题、练习题插图展示了数学问题的现实情景,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就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中,一次次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乘法口诀的句数逐渐增多、数字变大、容易混淆,由于学生基础状况参差不齐。

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时,高度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

既要让进度快的学生静下心来细细领会口诀的意义,又要让进度慢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共同进步。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熟记6~9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与自编口诀。

教学难点:寻找规律记忆口诀。

教法:以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迁移类推法和动手操作法为主。

学法:以小组合作法、动手操作法和迁移法为主。

设计思路:以凯蒂学艺为故事背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师生共同编口诀过度倒学生独立编制口诀,再寻找规律记忆口诀,并利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2)逐步增大乘法口诀的探索空间。

(3)引导学生寻找记忆口诀的方法。

(4)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实践活动:编制口诀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6的乘法口诀授课时间:2013年 10 月 14 日教案序号:24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信息窗一第1课时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信息窗一第1课时
今天我胶先来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牌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一)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1)观察猜测。
谈话:仔细观察长方形的边和角,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导认识“对边”并适时板书特征)
(2)操作验证。
2、认识正方形的特征
(1)观察猜测。
谈话:仔细观察正方形的边和角,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操作验证。
谈话:你能想法验证正方形的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吗?
①学生独立操作。
②班内交流,展示方法,认识正方形边的特征
③小结特征,认识边长。
(3)找生活中的正方形。
谈话: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
3、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异同:
可以用思维图表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活动中,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体会到了猜想、验证等数学方法,发展了空间观念。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图形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探究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出示情境图)
树木和绿地
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让我们为身边的绿树、小草做块警示牌。
做个什么形状的?
学生说一说做什么形状,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平行四边形的……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教案 青岛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教案   青岛版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数与代数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数的数,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及两步的加减、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空间与图形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2、指出并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统计与概率1、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实践与综合运用1、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2、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的数描述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2、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

3、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的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1、能用加减法、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用加减、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用统计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四)情感与态度1、在他人的鼓励和鼓励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爱心行动教案

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爱心行动教案

第四单元爱心行动---图形与拼组[教学内容]1.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2.图形的拼组。

[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继续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

教材安排了两个红点问题和一个绿点问题,第一个红点问题主要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第二个红点问题和绿点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多边形。

教学重难点是探究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1、使学生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2、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等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大森林里,各种小鸟在林间飞来飞去,高兴地唱着歌儿。

瞧,她们在欢快地忙着做鸟巢呢!(出示情境图)谈话:你知道每个鸟巢是什么形状的吗?我们把这个长方体的面画下来,(板书)你知道它叫什么图形吗?关于长方形你都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提出关于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问题)[设计意图: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从而引入对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一)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1)观察猜测。

谈话:仔细观察长方形的边和角,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导认识“对边”并适时板书特征)(2)操作验证。

谈话:你能想法验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吗?①学生独立操作。

②班内交流,展示方法,认识长方形边的特征③小结特征,认识长、宽。

谈话:经过同学们自己猜测、验证,你发现长方形有什么特征?长方形的长边叫“长”,短边叫“宽”。

(3)找生活中的长方形。

谈话: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数字排列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数字排列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数字排列。

一、教学目标通过数字排列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字排列的规律和方法,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数字排列的技巧,提高其数字观察力和数字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数字排列的意义及分类;2、数字排列的规律及方法;3、数字排列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内容1、数字排列的意义及分类数字排列是指由不同的数字通过排列组合产生出来的数字的集合。

数字排列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顺序排列、倒序排列、颠倒排列、全排列、组合排列。

2、数字排列的规律及方法(1)顺序排列:按数字的大小,依次排列。

例如:1,2,3,4,5,6。

(2)倒序排列:按数字的大小,依次倒序排列。

例如:6,5,4,3,2,1。

(3)颠倒排列:按数字的大小,将数字前后颠倒排列。

例如:1234→4321。

(4)全排列:将所有数字组成的排列全部罗列出来。

例如:3,2,1的全排列为3,2,1、3,1,2、2,3,1、2,1,3、1,3,2、1,2,3共六种排列。

(5)组合排列:从若干个不同元素中,取出若干个元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称为排列。

从若干个不同元素中,取出若干个元素按任意的顺序排列,称为组合。

例如:从1,2,3中取出两个数,按排列取出的组合有6种,按组合取出的组合有3种。

3、数字排列的综合应用数字排列是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具,其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都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例如:计算机密码的产生、信息交流中的编码和解码、数码相册的文件命名、电话号码和车牌号码的编排等等,都离不开数字排列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数字排列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概念,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讲解,以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1、情境教学法通过与实际生活中的排列概念相结合,例如:运动会比赛名次的排列、书包里各种文具用品的摆放等场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字排列的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字排列的游戏形式,例如:填字游戏、华容道等,让学生巩固数字排列的规律及方法。

3、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例子进行数字排列的讲解,例如:完成数码相册的文件命名、计算机密码的密码生成等例子,让学生了解数字排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单元备课备课人:赵辉单位:昆仑中心小学一、教材分析1、素材的选取具有时代特色本单元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了一个外国儿童“凯蒂”向中国孩子学习中国特有的手工制作为素材,引出对6—9的乘法口诀的学习。

此情景,学生喜闻乐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另外,图中中外孩子合作友好,一起玩耍的气氛,也为教材增添了新意。

2、知识结构编排合理本单元,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这样便于学生更好地探索规律,形成结构。

3、练习形式多样化丰富多彩的练习内容,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二、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理解乘法的意义。

也能找出口诀之间的规律,所以再来学习6—9的乘法口诀,对于学生来说不再困难。

三、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的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与自编口诀。

教学难点:寻找规律、记忆口诀。

五、单元知识结构信息窗1----缝沙包----6的乘法口诀信息窗2----叠纸啪----7的乘法口诀信息窗3----学做中国结----8的乘法口诀信息窗4----趣味剪纸----9的乘法口诀六、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教授法、小组合作七、课时安排信息窗1----缝沙包 2课时信息窗2----叠纸啪 2课时信息窗3----学做中国结 2课时信息窗4----趣味剪纸 2课时回顾整理 1课时我学会了吗 1课时单位:昆仑镇实验小学备课人:张翠英课题:凯蒂学艺信息窗1——《缝沙包》(6的乘法口诀)第1课时教学目标:1.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的乘法口诀。

2. 利用已有经验编制6的乘法口诀,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合理的推理能力。

3. 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4勤劳工作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退位)教案及作业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4勤劳工作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退位)教案及作业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4勤劳工作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退位)⏹教学内容教材第54~55页,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退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笔算。

选择适当的方法,熟练地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能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拨一拨、说一说,看一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一次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过程,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以及分析、对比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退位)。

教学难点:十位上相加满十,十位上不够减时的正确处理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计数器学生准备:计数器,学习用品⏹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导入新知小蜜蜂飞到果园和花园,就开始采蜜了,它们个个都很能干,你想不想参观一下它们采蜜的场景。

(想)2、(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画面,充分表达从画面上看到的信息。

信息有:果园在我们房子的后面,离房子592米,从家到花园有384米,我们一队有518只蜜蜂,我们二队有227只蜜蜂3、提出问题小蜜蜂想知道什么?果园到花园有多远?(板书)你想知道什么?跟同位说一说,全班交流。

(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第一队和第二队一共有多少只?第一队比第二队多多少只?从家到果园比从家到花园远多少米?)4、这么多问题,我们一起来归归类吧:一共问题:果园到花园有多远?第一队和第二队一共有多少只?比多、比少问题:第一队比第二队多多少只?(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从家到果园比从家到花园远多少米?( 从家到花园比从家到果园近多少米?)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欣赏蜜蜂采蜜,找到信息,提出问题,学生的问题有很多,教师要及时把问题分类,有助于学生学会整理信息和问题的方法。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蜜蜂王国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教案及作业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蜜蜂王国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教案及作业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蜜蜂王国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教材第46~48页,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寻找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的精神,以及与学生合作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类推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练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学难点: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学习用品⏹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口算:50+70 300+600 800-400 30+40200+700 600+400 80+90 80-30课件出示,开火车进行口算,重点让学生说出怎么计算的。

2、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春天到了,勤劳的小蜜蜂开始忙了起来,看!他们的国王分配完工作之后小蜜蜂们赶紧投入到工作当中。

(出示情境图)(2)找出数学信息通过情境图,你能找出那些数学信息?(侍从有32只、卫兵有45只、保育员有54只、清洁工有23只。

)(3)提出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注意引导学生把问题说完整。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保育员和卫兵一共多少只?保育员和侍从一共多少只?卫兵和清洁工一共有几只?侍从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卫兵和侍从一共有几只?……设计意图:从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整百数的口算复习入手,利用学生的迁移规律,从学生已经的知识出发,看情境图,找信息提问题,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二)探究新知:1、解决问题一: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1)列式:32+45= (只)(板书)(2)今天我们计算时尝试一下,不列竖式,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有信心吗?(有)(3)学生小组合作,并试着解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验算(信息窗4)》教案1青岛版(六三制)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验算(信息窗4)》教案1青岛版(六三制)

《验算》参考教案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下册58-60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探索掌握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方法。

2.能力目标:在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认真检查仔细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故事导入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群勤劳的小蜜蜂,还记得发生在蜜蜂王国里的有趣故事吗?学生可能回答:记得。

在那里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老师出示情境图课件。

设计意图:因本信息窗情境图延续的是发生在蜜蜂王国里的故事,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故事话题导入情境,能够快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自然地投入到“国王查帐”这一情境中来。

二、扮演角色,探索新知1.初步观察,弄清图意。

图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图中还有什么?引导学生简单说出图中的蜜蜂们在干什么?同时通过看图知道还有一张蜂蜜生产和使用情况记录表这一重要数学信息。

2.深入观察、搜集信息;归纳整理、解决问题。

从这张蜂蜜生产和使用情况记录表中都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这张记录表,知道表中分了两个内容:1、生产情况记录,2、使用情况记录。

(1)角色扮演,引入对“加法验算”知识的探索。

国王让小蜜蜂检查一下这张记录对不对,可急坏了小蜜蜂,小蜜蜂急地说什么?学生可能回答:小蜜蜂急地说:“ 怎样检查呢?”怎样检查生产情况记录对不对呢?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学生可能想出各种办法,其中可能包括:通过验算的方法来解决。

这时老师就说:同学们的点子真不少,现在我们就来扮演这只小蜜蜂当次小小检查员,检查一下这张记录,好吗?怎样验算呢?自己在本子上试试看!学生试着独立完成,教师可巡视了解一下学生的想法。

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验算方法。

学生可能验算的方法有:1、用交换两个加数位置的方法,如:318+5738912、加化减法。

信息窗四(解决问题)-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四(解决问题)-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四(解决问题)-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信息窗四(解决问题)的概念,掌握如何运用信息窗四解决问题;2.能够应用信息窗四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能够独立思考,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详细掌握信息窗四的应用方法;•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讲解:信息窗四的应用方法;2.练习:课堂上讲解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举例,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3.作业:完成课堂练习。

四、教学过程1. 信息窗四(解决问题)信息窗四是指使用现有的信息和手上的工具解决问题的方法。

具体包括完成信息窗和使用工具窗。

信息窗就是通过观察、分析手上的信息,从而得到所需的信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工具窗就是通过运用手上的工具,完成解决问题的操作。

2. 实际运用本节课重点是通过实际运用信息窗四,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信息窗四,并学会如何应用信息窗四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老师可以选择一个难度适宜的数学问题,如:某饭店有200个菜品,每道菜品的烹饪时间不同。

一名大厨要根据烹饪时间依次做这些菜,请问这名大厨要经过多少分钟才能烹饪完全套菜品?接着,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信息窗四的应用方法,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关键信息,例如每道菜品的烹饪时间不同,要烹饪完所有菜品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等等。

在理解问题之后,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工具窗,例如:计时器、计算器、各种容器等等,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工具逐步解决问题。

3. 课堂练习在学生理解了信息窗四的应用方法后,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用信息窗四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比如:小明有一个正方形的花盆,长度和宽度分别是 20 厘米,他想在花盆上盖一个白布,但是他不知道白布需要多长才能够覆盖整个花盆。

请你帮助小明计算一下,他所需要的白布长度是多少?讲解完问题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齐心合力,利用信息窗四,用工具窗解决这个问题。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时《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时《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58第四单元信息窗4第一课时 1个红点问题自主练习P59第2、3、4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验算,并养成验算的习惯。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感知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了解加、减法验算的依据,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3.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逐步养成认真检查仔细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难点:正确熟练地运用验算方法进行验算。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铺垫迁移出示一组加法算式,不计算,直接写出得数。

54+57=111 111-54=57+54= 111-57=(1)交流答案。

(2)说出加法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计算后,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列的两组题的特点,得出结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和不变。

(课件出示,师板书)再观察第二列的两组题的特点说出:得出结论:和-加数=加数(课件出示,师板书)【设计意图】在导入部分练习一组加法的关系题,为怎么探究加法验算方法提供知识储备。

2.看图提问师: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蜜蜂王国,看一看那里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课件出示情境图:师:请同学们看看图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图中还有什么?引导学生简单说明图意。

师:蜂王要检查一下蜂蜜的生产和使用记录对不对,找来了财政部长。

可是,蜜蜂部长遇到了难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你能找到那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这张记录表,知道表中分了两个内容:1、生产情况记录,2、使用情况记录。

出示生产和使用记录,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数量间的关系,思考检查办法。

提问:我们来帮蜜蜂部长想想办法吧。

该怎么检查“蜂蜜生产情况记录表”计算的对不对呢?预设:我们可以验算。

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复习

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复习

教案标题: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复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正确识别和区分。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进行拼组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图形与拼组的复习,巩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平面图形的认识: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 图形的拼组:运用平面图形进行拼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图形的拼组。

2. 教学难点:图形拼组的创意和实践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平面图形的复习:教师带领学生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认识。

3. 图形的拼组:教师出示一些图形拼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运用平面图形进行拼组。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图形拼组作品,并实践操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自己的图形拼组作品,其他组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意和实践操作。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图形与拼组的认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图形与拼组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图形的拼组,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参与度。

2. 通过实例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注重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总之,本节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图形与拼组的复习,使学生对平面图形有更深入的认识。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2整装待发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教案及作业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2整装待发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教案及作业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2整装待发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使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

2、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寻找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的精神,以及与学生合作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类推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会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

教学难点:能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正确计算,概括出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计数器,学生准备:计数器,学习用品⏹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激趣引入同学们蜂王分配完工作之后,工蜂们准备开始工作了。

看!它们正准备出发呢。

(出示情境图)2.找出数学信息同学们,从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10只小蜜蜂向苹果园飞;86只小蜜蜂向桃园飞;320只小蜜蜂向杏园飞;103只小蜜蜂向梨园飞。

3.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二队比一队少多少只蜜蜂?二队和三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二队比三队多多少只蜜蜂?一队和三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三队比一队少多少只蜜蜂?……设计意图:继续以学生感兴趣的蜜蜂王国创设情境,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探究新知:1、解决第一个问题: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1)列式: 320+210=(2)为什么这样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一下怎样算。

(4)汇报交流:生:320是32个十,210是21个十,32个十加21个十等于53个十即530所以:320+210=530生:3个百加2个百=5个百,2个十加1个十=3个十,5个百和3个十组成530,所以:320+210=530 生:竖式计算: 3 2 0+2 1 05 3 0用竖式计算时,我们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整数,了解它的定义;2.掌握整数的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3.学会用数轴表示整数,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整数计算问题;4.掌握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使用数轴进行整数的表示和操作;2.能够准确比较整数的大小;3.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整数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整数的大小比较。

难点1.能够准确理解负数的概念;2.能够熟练使用数轴解决整数计算问题。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准备好教学课件和教材;•确保数轴等教具的准备充分。

2. 导入利用具体的例子引出整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3. 讲解1.介绍整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讲解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3.演示如何用数轴表示整数,并举例说明。

4. 练习1.让学生练习在数轴上标出一些整数的位置;2.让学生进行整数的大小比较练习;3.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整数进行计算。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整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

四、课堂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2.思考整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写下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以数轴为主要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整数的概念和运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整数的性质及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以上就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整数的概念与运算。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爱心行动图形与拼组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和图形拼组。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的选材现实、有趣。

两个信息窗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而且富有情趣。

选取这样的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另外,本单元重视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

强调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做一做、拼一拼、摆一摆、画一画等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初步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2、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以及拼组图形的过程,发展空间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美。

三、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四、教学措施(1)课前准备,初步感知:学生在上学期已初步认识平面图形。

课前要求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小块若干个。

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图形及其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2)巧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易转移,他们更需要新鲜、有趣的事物以吸引他们的好奇新心,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3)动手操作,体验内化:通过学生折一折、做一做、摆一摆、拼一拼、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在直观、形象、可操作性强的学习材料中亲身体验,把操作、感知知识紧密结合,突破重、难点,逐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并采用活泼、有趣的数学游戏巩固新知。

五、课时安排:4课时。

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第2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青岛版

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第2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青岛版

教案: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第2课时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青岛版教学目标:1. 理解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计算练习,巩固运算规则。

教学重点:1. 理解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万以内数的认识。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那么你们知道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怎么计算吗?二、学习新课1. 讲解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规则。

3. 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让学生巩固运算规则。

三、课堂练习1. 分组进行计算练习,每组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 练习结束后,选取几道题目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强调计算时要注意的事项,如对齐、进位、借位等。

五、作业布置1.布置一些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他们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下一课时,我们将继续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进行更多的练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加减法运算规则是进行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对运算规则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如何正确进行计算。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二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二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潍坊市育才学校赵德娟知识与能力: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笔算。

2、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与小组成员的交流,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笔算。

难点: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勤劳的小蜜蜂们整装待发要去采花粉了。

大家想去看看吗?瞧,它们出发了!(出示情境图)谁能利用其中的信息,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学生可能会回答:清晨,小蜜蜂们在大王的命令下,出发去采花粉了。

看,它们的队伍向四个方向出发,其中向北飞的有310只蜜蜂,向东飞的有103只蜜蜂,向南飞的有286只蜜蜂,向西飞的有530只蜜蜂。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1.根据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问题:(1)向西飞和向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2)向西飞的比向北飞的蜜蜂多多少只?(3)向北飞和向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对于学生提出的可以用本课知识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如不能用本课知识解答的问题(如需要用进位加法或退位减法解答的问题)可让学生写在问题口袋里,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进行解答。

2.解决第一个问题(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先来解决向西飞和向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向西飞和向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大家会解决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3.集体汇报,交流想法。

学生可能会回答:530+310=840(只)(1)我是这样想的:因为53个十加31个十等于84个十,84个十是8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于第四个问题“卫队比侍从多多少只?”的解决方法,可以让学生仿照第三个问题的方法来解决。
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减法的口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算法哪种简便些,鼓励学生用较简便的方法进行口算。
3.反馈练习:41页做一做1、2题。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①一个加数是36,另一个加数是24,和是多少?
2、向西飞的比向北飞的多多少只?
3、向北飞和向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
4、向东飞和向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
……………………
其他的问题,放入问题口袋。
2、解决问题:
(1)、向西飞和向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
要求学生认真看图,并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后,集体汇总。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口算方法有多种,我们要观察各种算法哪种简便些,就用较简便的方法进行口算。
让学生观察各种算法哪种简便些,鼓励学生用较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让学生利用计数器亲自去拨一拨,算一算。
在这部分练习中,对学生的计算要求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正确,二是正确并迅速,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基本教学过程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反思与调整
一、解决问题
(1)、向西飞和向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列出算式:530+310=
我们以前学过两位数的加减法,今天我们就来巩固三位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得到不同的计算方法:
生1:把530看成53个十,把310看成31个十,那么530+310=就可以看成53个十加31个十等于84个十,84个十就是840。
学生结合相关信息,自己列出算式。57+29=
对于这个算式如何进行计算呢?我们已经学过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加减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用口算来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可以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
1、50+20=70;7+9=16;70+16=86;(把57分成50和7,把29分成20和9,然后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是86)
2、57+20=77;77+9=86;(先用57加上20,和为77;少加了9,再用77加上9就可以了)
3、57+30=87;87-1=86;(因为29接近30,所以,先加上30,和为87;这样多加了1,再减去1就可以了)
三、巩固发展
41页第3、4题。在这部分练习中,对学生的口算要求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正确,二是正确并迅速,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反思与重建
生1:把530看成53个十,把310看成31个十,那么530+310=就可以看成53个十加31个十等于84个十,84个十就是840。
生2:我是把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5个百加3个百就是8个百,3个十加1个十就是4个十,个位数字相加是0。所以最后结果就是840。
生3:我是仿照两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进行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
2、新课讲解:教师课件出示蜜蜂王国情境图片,要求学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有32只侍从;有45只卫队;有29只清洁工;有57只保育员;…………。
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讨论后,集体订正。
1、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
2、卫队和侍从一共多少只?
3、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
课题
蜜蜂王国
本学期第18课时
授课日期
12年3月22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能力目标
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情感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其他弹性目标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步骤,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见到的小动物个数,引出几个十以上的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本单元出现的加减法涉及到的数比较大,与学生以往见到的加减法有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先整十整百加减,再去个位加减的问题,以此来循序渐进讲授,而不要把新知一股脑灌输给学生。
3、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
4、卫队比侍从多多少只?
…………(教师有选择的加以板书,其他的问题放入问题口袋。)
首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
学生结合相关信息,自己列出算式。57+29=
对于这个算式如何进行计算呢?我们已经学过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加减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用口算来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②被减数是57,减数是38,差是多少?
二、巩固发展
41页第3、4题。在这部分练习中,对学生的口算要求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正确,二是正确并迅速,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对于第二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仿照第一个问题的方法来解决。
要求学生由两位数加法的口算方法进行类推,启发学生得到不同的方法。
要求学生观察各种算法哪种简便些,鼓励学生用较简便的方法进行口算。
530
教师要加以强调,数位一定要对齐。
生4:我是用计数器拨一拨得到的。
……………………
教师要对学生想出的正确的计算方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算法哪种简便些,鼓励学生用较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发展
1、第1题可以让学生利用计数器亲自去拨一拨,算一算。
2、第2、5题。在这部分练习中,对学生的计算要求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正确,二是正确并迅速,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口算方法有多种,我们要观察各种算法哪种简便些,就用较简便的方法进行口算。
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对学生的口算要求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正确,二是正确并迅速,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蜜蜂王国
1、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
2、卫队和侍从一共多少只?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基本教学过程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反思与调整
一、铺垫孕伏
复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32+40
68-40
57+30
72+6
28-4
87+5
47-10
66+20
83-50
37-8
86+7
33-9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亲爱的小朋友,你们一定很喜欢童话故事吧!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蜜蜂王国,在这里你不仅能学会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还能了解不少蜜蜂世界的知识呢!
然后,我们再来解决第三个问题: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可以让学生结合相关信息,自己列出算式。57-29=
教师引导学生由两位数加法的口算方法进行类推,启发学生得到不同的方法:
1、57-20=37;37-9=28;(先用57减去20,差为37,然后再用37减掉9就可以了)
2、57-30=27;27+1=28;(因为29接近30,所以可以先减去30,差为27,再加上1就可以了)
4、卫队比侍从多多少只?
…………(教师有选择的加以板书,其他的问题放入问题口袋。)
首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
要求学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讨论后,集体订正。
学生结合相关信息,自己列出算式。57+29=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反思与重建




蜜蜂王国
57+20=77;77+9=86;
50+20=70;7+9=16;
课题
整装待发
本学期第20课时
授课日期
12年3月28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笔算及估算方法(不进位、不退位)。
能力目标
正确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估算能力、类推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二)、新课讲解:
1、教师出示蜜蜂王国情境图片,要求学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向东飞行的有103只;向西飞行的有530只;向南飞行的有286只;向北飞行的有310只。
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后,集体汇总。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择问题,并进行必要的板书:
1、向西飞和向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




整装待发
1、向西飞和向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
2、向西飞的比向北飞的多多少只?
3、向北飞和向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
课题
整装待发
本学期第21课时
授课日期
12年4月2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笔算及估算方法(不进位、不退位)
能力目标
养学生计算能力、估算能力、类推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可以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
1、50+20=70;7+9=16;70+16=86;(把57分成50和7,把29分成20和9,然后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是86)
2、57+20=77;77+9=86;(先用57加上20,和为77;少加了9,再用77加上9就可以了)
3、57+30=87;87-1=86;(因为29接近30,所以,先加上30,和为87;这样多加了1,再减去1就可以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他弹性目标
万以内数的加减(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估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