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课件
[答案] 3.25s
vm 1 [解析] 加速度阶段:t1= =1s x1= vmt1=2m a1 2 vm 1 减速阶段:t3= =0.5s x3= vmt3=1m a2 2 x-x1+x3 匀速阶段:t2= =1.75s vm 故人到达墙需要时间为 t=t1+t2+t3=3.25s。
•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常用方法
[答案] 5m/s
• 名师归纳: •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中应用的两个技巧 • (1)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到0时,通常看成 反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2)若告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和位移, 通常要考虑应用平均速度公式,求出中间 时刻的瞬时速度。
〔类题演练 2 〕
一物块(可看成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从一光滑斜面底端 A 点上滑,最高可滑 到 C 点,已知 AB 是 BC 的 3 倍,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从 A 至 B 所需时间为 t0。 则它从 B 经 C 再回到 B,需要的时间是 导学号 51342041 ( C )
3.小球由斜面底端以一定初速度滑上光滑斜面,在第 2s 和第 4s 内位移的大 小均为 5m,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导学号 51342036 ( C ) A.0 B.2m/s2 C.5m/s2 D.6m/s2
[解析] 由题意知,小球第 2s 处于上滑阶段,第 4s 处于下滑阶段,以沿斜面 5--5 2 2 向上为正,则由 xm-xn=(m-n)aT 得 a= 2m/s =-5m/s ,C 正确。 2-4· 1
1.(2016· 信阳模拟)空客 A380 大型客机在最大重量的状态下起飞需要滑跑距 离约为 3000m,着陆距离大约为 2000m。设起飞滑跑和着陆时都是匀变速运动, 起飞时速度是着陆时速度的 1.5 倍,则起飞滑跑时间和着陆滑跑时间之比是 导学号 51342034 ( B ) A.3︰2 C.1︰2 B.1︰1 D.2︰1
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运动的描述课件
技巧点拨, 抓住“三点”理解质点、参考系和位移 (1)质点的模型化:建立模型.一是要明确题目中需要研究 的问题;二是看所研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是否有 影响. (2)运动的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运动的描述 一般是不同的. (3)位移的矢量性:一是位移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二是位移 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技巧点拨 (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比较 ①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 慢程度,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 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 ②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但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 小,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2)平均速度的两个计算公式
2.[平均速度的计算]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 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 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 s内的平均 速度和t=2 s到t=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 A.12 m/s,39 m/s B.8 m/s,38 m/s C.12 m/s,19.5 m/s D.8 m/s,12 m/s Δx - 解析:平均速度 v = Δt ,t=0时,x0=5 m;t=2 s时,x2= x x 2-x0 3-x2 21 m;t=3 s时,x3=59 m.故- v 1= Δt =8 m/s,- v 2 = Δt 1 2 =38 m/s.选项B正确. 答案:B
[解析]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正 Δv 确;a= Δ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其大小与Δv、Δt无关,B错误; 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无论加速 度大小如何变化,速度都是减小的,C正确;加速度是矢量,其 正负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加速度大小要看其绝对值大小, D错误. [答案] AC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匀速运动考点规范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匀速运动考点规范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匀速运动考点规范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匀速运动考点规范练的全部内容。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匀速运动一、单项选择题1.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送入预定轨道,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在分析天宫二号绕地球运动快慢时,不能将其视为质点B。
研究天宫二号的姿态控制问题时,能将其视为质点C.研究天宫二号的运动时,可选地球为参考系D.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为一段时间解析分析天宫二号绕地球运动快慢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A错误;研究天宫二号的姿态控制问题时,其大小、形状不能忽略,即不能将其视为质点,B错误;天宫二号绕地球运动,在研究天宫二号的运动时可选地球为参考系,C正确;2016年9月15日22时04为一个时刻,D错误。
答案C2.(2016·江西会昌模拟)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 500海里。
若所有船只运动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 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B.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C.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D。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件
3.(1)v-t 图线的斜率即为物体的加速度。 (2)为使结果更精确,应选两距离较远,读数较准确的两点。 Δv (3)a= ,注意结果符合有效数字要求。 Δt
• [答案] (2)17· 鄂豫晋陕冀五省联考 )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时,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段纸带,测得 AB=6.65cm,BC=8.17cm。已知打点计时 器所接交流电源频率是 50Hz, A 与 B 之间及 B 与 C 之间还有一个计时点, 则打 B 1.85 9.50 m/s2。如果实验 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m /s,测得的加速度为_______
0.50 0.60 0.70 0.80 0.90 0.95 s(m) 0 0 0 0 0 0 292. 371. 452. 552. 673. 776. - 3 t(10 s) 9 5 3 8 8 4 s/t (m/s) 1.71 1.62 1.55 1.45 1.34 1.22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 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 的瞬时速度 vt、测量值 s 和 t 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 s 1 1 2 t =-2at+vt(或写成 s=-2at +vtt 也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图线计 2。(保 0.63 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m/s 留两位有效数字) •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 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引 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 大 。(选填“大”或“小”) 值偏______
[解析] (1)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D、C、B、A。 (2)每隔 4 点或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时,相临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0.1s x4+x5 (3)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确定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 v5= 。 2T (4)当有 6 组数据时,应采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 x4+x5+x6-x1+x2+x3 a= 9T2
(通用版)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专题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物理模型|思维转换法巧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思维转换法:在运动学问题的解题过程中,若按正常解法求解有困难时,往往可以通过变换思维方式、转换研究对象,使解答过程简单明了.1.转换思维方式——逆向思维法将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至速度为零的过程转化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017·淮南模拟)如图11所示,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他每隔0.4 s 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4个球,将球的运动近似看做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g 取10 m/s 2)( )图11A .1.6 mB .2.4 mC .3.2 mD .4.0 mC [由题图所示的情形可以看出,四个小球在空中的位置与一个小球抛出后每隔0.4 s 对应的位置是相同的,因此可知小球抛出后到达最高点和从最高点落回抛出点的时间均为t=0.8 s ,故有H m =12gt 2=3.2 m ,C 正确.] [突破训练]1.(2017·郑州模拟)如图12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时间比分别为( )【导学号:92492051】图12A .v 1∶v 2∶v 3=3∶2∶1B .v 1∶v 2∶v 3=5∶3∶1C .t 1∶t 2∶t 3=1∶2∶ 3D .t 1∶t 2∶t 3=(3-2)∶(2-1)∶1D [由题意知,若倒过来分析,子弹向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每块木块厚度为L ,则v 23=2a ·L ,v 22=2a ·2L ,v 21=2a ·3L ,v 3、v 2、v 1分别为子弹倒过来从右到左运动L 、2L 、3L 时的速度.则v 1∶v 2∶v 3=3∶2∶1.又由于每块木块厚度相同,则由比例关系可得t 1∶t 2∶t 3=(3-2)∶(2-1)∶1,所以,本题正确选项为D.]2.转换研究对象——将多物体的运动转化为单个物体的运动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 s 释放一颗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后,对斜面上正在运动着的小球拍下部分照片,如图13所示.现测得AB =15 cm ,BC =20 cm ,已知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相同,求:图13(1)小球的加速度;(2)拍摄时B 球的速度;(3)C 、D 两球相距多远?(4)A 球上面正在运动着的小球共有几颗?【思路导引】【解析】 (1)由Δx =aT 2得 a =Δx T 2=BC -AB T 2=0.20-0.150.12 m/s =5 m/s 2. (2)v B =AB +BC 2T =0.15+0.202×0.1m/s =1.75 m/s. (3)由Δx =CD -BC =BC -AB 得CD =BC +(BC -AB )=20 cm +5 cm =25 cm.(4)小球B 从开始下滑到图示位置所需的时间为t B =v B a =1.755s =0.35 s 则B 球上面正在运动着的小球共有三颗,A 球上面正在运动着的小球共有两颗.【答案】 (1)5 m/s 2(2)1.75 m/s (3)25 cm (4)两颗[突破训练]2.(2017·南通期末)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14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间隔时间正好与水滴从A 下落到B 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 、B 、C 、D 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g 取10 m/s 2)( )【导学号:92492052】图14A .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t AB <t BC <t CDB .闪光的间隔时间是210s C .水滴在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满足v AB ∶v BC ∶v CD =1∶4∶9D .水滴在各点的速度之比满足v B ∶v C ∶v D =1∶3∶5B [由题图可知AB ∶BC ∶CD =1∶3∶5,水滴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题意知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相等,A 错误;由h =12gt 2可得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为210 s ,即闪光的间隔时间是210 s ,B 正确;由v =x t 知水滴在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满足v AB ∶v BC ∶v CD =1∶3∶5,C 错误;由v =gt 知水滴在各点的速度之比满足v B ∶v C ∶v D =1∶2∶3,D 错误.]高考热点1|高考常考的三类图象问题物理图象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直观地表示物理过程,并能鲜明地体现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图象问题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通过题目所给图象获取信息解答相应问题(识图型);2.根据题目叙述的情景选择正确的物理图象(选图型);3.根据题中已知的物理图象选择给出的另一类对应图象(绘图型).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15所示,据此判断(F 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 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图15B[由图可知前两秒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前两秒受力恒定,2~4 s沿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负,且恒定;4~6 s沿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负,且恒定;6~8 s沿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正,且恒定,故A 错误,B正确;由于加速度a恒定,所以匀加速运动范围内位移x与时间是二次函数关系,且4 s末位移不为0,故C、D错误.][突破训练]3.(多选)(2017·石家庄模拟)有四个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象如图16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92492053】甲乙图16A.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大B.在0~3 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0 mC.t=3 s时,物体C追上物体DD.t=3 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ABD[由甲图看出:物体A和B的图象都是倾斜的直线,斜率都不变,速度都不变,说明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图线的斜率大于B图线的斜率,所以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故A正确.由甲图看出:在0~3 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Δx=10 m-0=10 m.故B正确.由乙图看出:t=3 s时,D图线所围“面积”大于C图线所围“面积”,说明D的位移大于C的位移,而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所以物体C还没有追上物体D,故C错误.由乙图看出:前3 s 内,D 的速度较大,DC 间距离增大,3 s 后C 的速度较大,两者距离减小,t =3 s 时,物体C 与物体D 之间有最大间距,故D 正确.]4.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 t 图象如图17所示.下列v t 图象中,可以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情况的是( )图17D [由a t 图象可知,0~T 2时间内,a =a 0>0,若v 0≥0,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若v 0<0,物体做匀减速运动,选项B 、C 错误;由于T ~2T 时间内,a =-a 0<0,故物体在v 0≥0时做匀减速运动,且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与0~T 2时间内相同,选项A 错误,D 正确.] 高考热点2|刹车避撞问题近几年高考命题围绕交通安全方面的问题较多,试题常瞄准考生对刹车避撞问题中常犯的错误,设置“陷阱”,使“想当然”的考生掉进陷阱,造成失误.为避免此类问题出错,要牢固掌握以下三点:1.汽车刹车问题实质是物体做单向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速度减为零后,其加速度也为零.2.判断汽车在给定的时间或位移内的运动规律,当t ≤v 0a时,汽车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位移x ≤v 202a ,若运动时间t >v 0a ,则汽车的位移x =v 202a,汽车在整个过程中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静止.3.两车同向行驶避免相撞的条件是,后车追上前车瞬间v 后=v 前.在某市区内,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 A 向东匀速行驶,一位观光游客正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横过马路,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游客正在D 处向北走)经0.7 s 作出反应,从A 点开始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至B 处的游客撞伤,该汽车最终在C 处停下.为了清晰了解事故现场,现以如图18示之: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并测出肇事汽车速度v A ,警方派一车胎磨损情况与肇事车相当的警车以法定最高速度v m =14 m/s 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的出事点B 急刹车,恰好也在C 点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得x AB =17.5 m 、x BC =14.0 m 、x BD =3.4 m .问:图18(1)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 A 是多大?(2)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是多大?【思路导引】【解析】 (1)以警车为研究对象,则v 2m =2ax BC 将v m =14 m/s 、x BC =14.0 m 代入,得警车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 =7 m/s 2,因为警车行驶条件与肇事汽车相同,则肇事汽车的加速度也为7 m/s 2.所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 A =2ax AC =21 m/s.(2)肇事汽车在出事点B 的速度v B =2ax BC =14 m/s ,肇事汽车通过x AB 段的平均速度v ′=v A +v B 2=17.5 m/s ,肇事汽车通过x AB 段的时间t =x AB v ′=1 s .所以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v = 3.40.7+1m/s =2 m/s. 【答案】 (1)21 m/s (2)2 m/s[突破训练]5.汽车A 以v A =4 m/s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方相距x 0=7 m 处、以v B =10 m/s 的速度同向运动的汽车B 正开始匀减速刹车直到静止后保持不动,其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 =2 m/s 2.从此刻开始计时.求:(1)A 追上B 前,A 、B 间的最远距离是多少?(2)经过多长时间A 恰好追上B?【导学号:92492054】【解析】 汽车A 和B 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1)当A 、B 两辆汽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远,即v B -at =v A ,解得t =3 s 此时汽车A 的位移x A =v A t =12 m汽车B 的位移x B =v B t -12at 2=21 m 故最远距离Δx m =x B +x 0-x A =16 m.(2)汽车B 从开始减速直到静止经历的时间t 1=v B a=5 s , 运动的位移x B ′=v 2B 2a=25 m 汽车A 在t 1时间内运动的位移x A ′=v A t 1=20 m 此时相距Δx =x B ′+x 0-x A ′=12 m汽车A 需再运动的时间t 2=Δx v A=3 s 故A 追上B 所用时间t =t 1+t 2=8 s.【答案】 (1)16 m (2)8 s。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其中1~6为单选,7~10为多选)1.[2016·泰州模拟]南北朝傅翕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A .水B .桥C .人D .地面2.对于体育比赛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跑完800 m 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为800 mB .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 m ,指的是路程大小为4.50 mC .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二个加时赛,共需10 min ,指的是时刻D .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可以看作质点3.根据速度定义式v =Δx Δt ,当Δt 极短时,Δx 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由此可知,当Δt 极短时Δv 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上面用到的物理方法分别是( )A .控制变量法 微元法B .假设法 等效法C .微元法 类比法D .极限法 类比法 4.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5.[2016·惠阳高三检测]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 的圆弧由A 到C ,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5π2R ,A 指向C ;10RB.5π2R ,A 指向C ;5π2R C.10R ,A 指向C ;5π2R D.10R ,C 指向A ;5π2R 6.[2016·石家庄名校联考]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v 1≠v 2),则( )A .甲先到达B .乙先到达C .甲、乙同时到达D .不能确定7.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 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 末或第3 s 初,也可以称为2 s 内B .t 2~t 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 内C .t 0~t 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 内或前2 s 内D .t n -1~t n 表示时间,称为第(n -1) s 内8.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某一高度静止于空中时,运动员离开飞机自由下落,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 5 m/s 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则在运动员减速下降的任一秒内( )A .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5 m/sB .这一秒末的速度是前一秒末的速度的15C .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小5 m/sD .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10 m/s9.[2016·安徽示范高中联考]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15届机器人世界杯赛上,中国科大“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改写了我国服务机器人从未进入世界前5的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全程复习构想近年高考物理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
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一、选择题(1~5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6~9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 后停止,若在第1 s 内的位移是14 m ,则最后1 s 内的位移是( )A .3.5 mB .2 mC .1 mD .0解析: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可以把这个过程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逆过程,则物体第1 s 内的位移与最后1 s 内的位移之比为7:1,得x 1=2 m .答案:B2.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限速120 km /h ,某人大雾天开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能见度(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为50 m ,该人的反应时间为0。
5 s ,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为5 m /s 2。
现前方出现交通事故,为安全行驶,该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 )A .10 m /sB .15 m /sC .10错误! m /sD .20 m /s解析:发现前方交通事故目标时,在反应时间内汽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总位移小于50 m 即可.设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v ,发现目标时,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x 1=vt =v×0.5=0。
(新课标)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随堂
2 9.4 则重力加速度 g=________m/s .
解析:(1)小张制作的装置相当于打点计时器. (2)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表所示.
s1 距 离 (m)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s10
0.42 1.12 1.53 1.81 1.92 1.90 1.93 1.92 1.91 1.94
2 4 0 4 3 0 2 6 2 6
可以看出,开始时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是逐渐变大的,后面两 点间的距离基本上保持不变, 说明开始时小车先做加速运动, 后做匀速运动.再进一步分析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变化, 相邻两点间距离的差值如表所示.
3.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如图所 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 A、B、C、D、E 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点没有 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Hz.
(1)在打点计时器打 B、C、D 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 vB= ________m/s;vC=________m/s;vD=________m/s.
x(m) t(ms) x (m/s) t
0.500 292.9 1.71
0.600 371.5 1.62
0.700 452.3 1.55
0.800 552.8 1.45
0.900 673.8 1.34
0.950 776.4 1.22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课后限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1~4题为单选,5~8题为多选)1.(2016·重庆第一次调研模拟)历史上,伽利略在斜面实验中分别从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小球,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错误!( A )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解析]伽利略通过实验测定出小球沿斜面下滑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并证明了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故B错误,A正确;若斜面光滑,C选项从理论上讲是正确的,但伽利略并没有能够用实验证明这一点,故C错误;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随倾角的增大而减小,故D错误。
2.(陕西西安中学2016届第四次质量检测)两物体在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错误!,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错误!( D )A.gt2B.错误!gt2 C.错误!gt2D.错误!gt2[解析]第二个物体在第一个物体下落错误!后开始下落,此时第一个物体下落的高度h1=错误!g(错误!)2=错误!。
通用版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第1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高考指南]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只限于vt图象.注:各考点要求中罗马数字Ⅰ、Ⅱ的含义如下: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第1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知识点1 参考系、质点1.参考系(1)定义:在描述物体运动时,用来作参考的物体.(2)参考系的四性:①标准性: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都以参考系为标准.②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通常选地面为参考系.③统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同一参考系.④差异性: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描述结果一般不同.2.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2)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知识点2 位移和路程1.平均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2)定义式:v =ΔxΔt .(3)方向:跟物体位移的方向相同.2.瞬时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位置或某时刻的速度.(2)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知识点4 加速度1.定义式a =Δv Δt ,单位是m/s 2.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3.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4.判断物体加速或减速的方法(1)当a 与v 同向或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加速.(2)当a 与v 垂直时,物体速度大小不变.(3)当a 与v 反向或夹角为钝角时,物体减速.1.正误判断(1)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2)研究花样游泳运动员的动作时,不能把运动员看作质点.(√)(3)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4)子弹击中目标的速度是瞬时速度.(√)(5)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6)加速度为正值,表示速度的大小一定越来越大.(×)2.[对质点的理解]以下情景中,人或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导学号:92492000】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B.研究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D.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D[长江大桥虽长,但火车长度与之相比不能忽略,选项A错误;既然是“旋转球”,就是要研究球的旋转,故不能把它看做质点,选项B错误;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突出的是看清“挥动国旗的动作”,不能把翟志刚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突出它的“位置”,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船的大小与大海相比,其大小可以忽略),故选项D正确.]3.[对质点、参考系和位移的理解]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111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图111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D[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选项A错误;因为太阳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观测“金星凌日”不能将太阳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与终点重合,位移为零,选项C错误;金星相对于太阳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选项D正确.] 4.[对速度、加速度的理解]图112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时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的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12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A[火箭点火升空瞬间速度很小,火箭得到高速气体的反冲力,加速度可能较大,A正确,B、D错误;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无必然联系,故C错误.]1(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2.参考系(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题组通关]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B.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C.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并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是朝上还是朝下时D.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B[研究起跑动作、硬币的上下面时,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运动员和硬币都不能看做质点;研究汽车翻倒是转动问题,不能看做质点,研究飞船运行轨道时,可把飞船看做质点.故B正确.]2.(多选)如图113所示,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20架直升机组成“70”字样,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下列关于飞机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92492001】图113A .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B .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C .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D .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运动的ABC [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观察的结果,A 、B 选项正确;因6架表演机保持队形飞行,速度相同,故无论以编队中的哪一架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都是静止的,故C 正确,D 错误.](1)区别:平均速度是过程量,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程度;瞬时速度是状态量,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2)联系: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 →0时的平均速度.2.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均速率,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只有当路程与位移的大小相等时,平均速率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多维探究]●考向1 平均速度的理解和计算1.(2017·皖南模拟)一个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m ,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v =6t 2 m/s ,该质点在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和t =2 s 到t =3 s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 .12 m/s 39 m/sB .8 m/s 38 m/sC .12 m/s 19.5 m/sD .8 m/s 13 m/s B [题中v =6t 2 m/s 是计算瞬时速度的公式,质点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应根据其定义v =Δx Δt求解.t =0时,x 1=5 m ,t =2 s 时,x 2=21 m ,Δx 1=x 2-x 1=16 m ,v 1=Δx 1t 2-t 1=8 m/s ;t =3 s 时,x 3=59 m ,所以Δx 2=x 3-x 2=38 m ,所以v 2=Δx 2t 3-t 2=38 m/s ,故选B.]计算平均速度时应注意的问题1.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v =Δx Δt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3.v =12(v +v 0)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考向2 极限法求瞬时速度2.(多选)一身高为H 的田径运动员正在参加百米国际比赛,在终点处,有一位站在跑道终点旁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线过程,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是160s ,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运动员的高度为h ,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宽度是ΔL .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运动员的( )【导学号:92492002】A .百米成绩B .冲线速度C .百米内的平均速度D .冲线时160s 内的位移 BD [由于无法知道运动员跑100 m 经历的时间,故无法确定其平均速度和成绩,A 、C均错误;由题意可求出冲线时160 s 内运动员跑过的距离Δx =H h ΔL ,进一步求得160s 内的平均速度v =Δx 160,由于时间极短,可把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近似看成是冲线时的瞬时速度,B 、D 正确.]3.(2015·浙江高考)如图114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 ,用Δx Δt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Δx Δ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导学号:92492003】图114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A [Δx Δt表示的是Δ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遮光条的宽度Δx 越窄,则记录遮光时间Δt 越小,Δx Δt越接近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选项A 正确.]极限法的应用1.方法理解:如果把一个复杂的物理全过程分解成几个小过程,且这些小过程的变化是单一的,选用极限法能使求解过程简单、直观.极限法只能用于在选定区间内所研究的物理量连续、单调变化(单调增大或单调减小)的情况.2.方法应用: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1)公式v =Δx Δt中当Δt →0时v 是瞬时速度. (2)公式a =Δv Δt中当Δt →0时a 是瞬时加速度.a =Δv Δ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 =F m是加速度的决定式,即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受到的合力F 和物体的质量m 共同决定,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力的方向决定.[母题]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导学号:92492004】A .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为零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B [由a =Δv Δt可知,当知道Δv 的变化量,但不知道Δt 的大小时,无法确定加速度的大小,故A 错误;高速匀速飞行的战斗机,速度很大,但速度的变化量为零,加速度为零,所以B 正确;炮筒中的炮弹,在火药刚刚燃烧的时刻,炮弹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很大,所以C 错误;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变化很快,速度可能很快变大,也可能很快变小,故D 错误.][母题迁移]●迁移1 加速度与速度同向1.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B [因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始终相同,故质点一直加速,直到加速度为零,速度达最大值,A 错误,B 正确;因质点的速度方向不变且不为零,故质点的位移逐渐增大,无最大值,C 、D 均错误.]●迁移2 加速度与速度反向2.如图115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 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 2,Δv 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 )图115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反C[由于v2<v1,汽车做减速直线运动,A错误.该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反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同向,C正确,B、D错误.]●迁移3 加速度与速度垂直3.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92492005】A.物体处于平衡状态B.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C.物体的速度变大D.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D[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尽管速度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变化,即速度变化,必有加速度且不等于零,不是平衡状态,故A、B、C错误,D正确.]对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三点提醒1.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2.速度的变化量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由加速度和速度变化的时间决定.3.速度增大或减小是由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的.。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课件
2.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匀减速直线 (1)运动特点: 加速度为 g, 上升阶段做______________ 自由落体 运动。 运动,下降阶段做_________
(2)基本规律
v0-gt 。 ①速度公式:v=__________ 1 2 v0t- gt 。 ②位移公式:h=__________ 2 -2gh 。 ③速度位移关系式:v2-v2 0=_______
必考部分
第1章
第 2讲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 运动的研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板块一 主干梳理· 对点激活
知识点 1 1.定义和分类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
Ⅱ
加速度 (1)匀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且 _____
不变。
同向 。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v_____ (2)分类 反向 。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与v_____
2.三个基本公式
v=v0+at 。 (1)速度公式:____________ 1 2 x=v0t+ at 。 (2)位移公式:x=____________ 2 2 2 v - v =2ax 。 0 (3)位移速度关系式:____________
3.三个重要推论 (1) 物 体 在 一 段 时 间 内 的 平 均 速 度 等 于 这 段 时 间
④上升的最大高度:H=_______。
v2 0 2g
v0 g ⑤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t=_______。
双基夯实 一、思维辨析 1 .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 ) 2.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减小的。( × ) 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一定小于该 段时间内位移中点的速度。( √ )
中间时刻 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 ____________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0
解得x3=
3
m<7.5 m
符号使用规范,不能混用
可知当物体的位移大小为7.5 m时,处在下滑阶段
由速度公式0=v0+a1t3得
物体上升阶段用时
4
t3=
3
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s
物体下滑阶段,由位移公式可得-7.5
解得 t4=
102
3
20
m3
m=
2Δ(1 -2 )
A.
1 2(1+2 )
Δ(1 -2)
B.
1 2(1+2)
2Δ(1+2)
C.
1 2 (1 -2 )
v1∶v2∶v3∶…∶vn= 1∶2∶3∶…∶n 。
(2)前T内、前2T内、前3T内、…、前nT内的位移之比为
x1∶x2∶x3∶…∶xn= 1∶4∶9∶…∶n2
。
(3)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
x1∶x2∶x3∶…∶xn= 1∶3∶5∶…∶(2n-1) 。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a=20 m/s2,v0=34 m/s,故 A、B 错误;汽车刹车的
m,故 C 正确;汽车刹车所用的总时间为
0
t= =1.7
s,故
易错警示 刹车类问题的注意事项
(1)刹车类问题的特点为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
(2)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实际运动时间。
(3)如果问题涉及最后阶段(到停止)的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
答案
0 2
(1)
0 2
(2)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考点规范练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考点规范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考点规范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考点规范练的全部内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2016·河北唐山模拟)一旅客在站台8号车厢的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的一节车厢长25米,动车进站时可以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他发现6号车厢经过他用了4 s,动车停下时旅客刚好在8号车厢门口,如图所示。
则该动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A.2 m/s2B.1 m/s2C。
0。
5 m/s2 D.0.2 m/s2解析设6号车厢刚到达旅客处时,动车的速度为v0,加速度为a,则有l=v0t+at2从6号车厢刚到达旅客处到动车停下来,有0—=2a·2l,解得a≈—0。
5 m/s2或a≈-18 m/s2(舍去),则加速度大小约为0.5 m/s2.答案C2。
(2016·江苏连云港模拟)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 s内的位移为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第3 s末的速度一定是6 m/sB。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2 m/s2C.物体在前5 s内的位移一定是25 mD.物体在第5 s内的位移一定是9 m解析由第3 s内的位移可以求出第2。
5 s时刻的瞬时速度v= m/s=5 m/s,由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未知,无法求出物体的加速度,故无法求解第3 s末的速度及第5 s内的位移,A、B、D错误;前5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2.5 s 时刻的瞬时速度,故前5 s内的位移一定是x=vt=5×5 m=25 m,C正确。
(新课标)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试题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要求】一、实验目的1.练习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2.会利用纸带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加速度.3.会利用纸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能画出小车运动的v -t 图象,根据图象求加速度.二、实验原理从纸带上确定计数点和两计数点间隔的时间,量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利用平均速度求出瞬时速度;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是一个常数来确定运动性质.三、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线、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四、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原理图,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 2.把一细线系在小车上,细线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5.换纸带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方法规律】一、数据处理1.利用逐差法求平均加速度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x 6-x 33T 2,a =a 1+a 2+a 33.2.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 n =x n +x n +12T =d n +1-d n -12T.3.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作出速度-时间图象,通过图象的斜率求物体的加速度.二、注意事项1.平行:纸带、细线要和木板平行.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要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 cm 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5.准确作图:在坐标纸上,纵、横轴选取合适的单位(避免所描点过密或过疏,而导致误差过大),仔细描点连线,不能连成折线,应作一条直线.三、误差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计数点的距离时有误差. 2.作v -t 图象时出现作图误差.3.电源频率不稳定,造成打点的时间间隔不完全相同. 4.长木板粗糙程度不均匀,小车运动时加速度有变化造成误差.对实验原理和操作的考查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A .安装好实验器材;B .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a 、b 、c 、d 等点;C .测出x 1、x 2、x 3….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继续完成下列任务:(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填选项代号)A .电压合适的50 Hz 交流电源B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 .秒表D .刻度尺E .天平F .重锤G .弹簧测力计(2)如果小车做匀加速运动,所得纸带如图乙所示,则x 1、x 2、x 3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t ,则打c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3)如果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出前六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x 1、x 2、x 3、x 4、x 5、x 6,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t ,则小车的加速度a 的表达式为:________.[答案] (1)AD (2)x 3-x 2=x 2-x 1x 2+x 310t(3)a =(x 4+x 5+x 6)-(x 1+x 2+x 3)225 t2(1)两种打点计时器的不同①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 V 以下低压50 Hz 交流电源,用振针打点,每隔0.02 s 打一次点.②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 V 50 Hz 交流电源,电火花打点,每隔0.02 s 打一次点.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断: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即x 2-x 1=x 3-x 2=x 4-x 3=…=恒量,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对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考查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 =0.02 s ,其中x 1=7.05 cm 、x 2=7.68 cm 、x 3=8.33 cm 、x 4=8.95 cm 、x 5=9.61 cm 、x 6=10.26 cm.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 、C 、F 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 、E 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3)以A(4)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计算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m/s 2. (5)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 =49 Hz ,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解析] (1)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力的大小,因此不需要的器材是弹簧测力计.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知:v D =x 3+x 42T =(8.33+8.95)×10-2m 2×0.1 s=0.864 m/s同理可得v E =0.928 m/s.(3)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如图所示.(4)小车的加速度a =Δv Δt =1.00-0.700.52-0.04m/s 2=0.63 m/s 2. (5)当交变电流的频率f =49 Hz 时,实际周期大于0.02 s ,根据运动学公式Δx =aT 2得,测量的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是偏大的.[答案] 见解析以本实验为背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实验仪器设置题目,不脱离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考查对实验原理、方法的迁移应用能力,体现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对本实验的创新迁移可能从以下角度进行: 1.用气垫导轨代替长木板;2.用频闪照相的方法或光电计时器代替打点计时器;3.小车在长木板上的运动改为重物的自由下落.虽然创设了新的情景,但是计算方法依然万变不离其宗,仍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平均速度法求解瞬时速度.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 s和4.0×10-3 s.用精度为0.05 mm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d,其示数如图丙所示.(1)滑块的宽度d=________cm.(2)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_______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_______的宽度减小一些.[解析] (1)d=10 mm+0.05 mm×2=10.10 mm=1.010 cm.(2)v1=dt1=1.010×10-21.0×10-2m/s≈1.0 m/s,v2=dt2=1.010×10-24.0×10-3m/s≈2.5 m/s.(3)v1、v2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平均速度,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减小一些.[答案] (1)1.010 (2)1.0 2.5 (3)平均速度滑块本实验用光电计时器代替打点计时器来测量速度和加速度,是对原有实验条件、实验器材的迁移和改进,不脱离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仍属于纸带问题的延伸.1.小张同学想研究一遥控电动车的运动情况,他找来一个塑料瓶,设计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瓶内装上墨水,通过调节开关使墨水缓慢滴下,然后将这个装置固定在车的尾部,如图乙所示.使车从静止开始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前进,然后他在离出发点不远处,选择墨水滴间距离较大处的一个点为起点,用卷尺依次测量这个点后面的10个点到这个点的距离,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2)通过表中数据,你认为小车在所记录的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要测量小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小张同学还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________,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测量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小张制作的装置相当于打点计时器.(2)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表所示.说明开始时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再进一步分析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变化,相邻两点间距离的差值如表所示.以小车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3)要测量小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还必须知道相邻两墨水滴滴下的时间间隔T,要测量时间间隔需要用秒表.测量方法是从某滴开始下落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数到第n滴开始下落时停止计时,则时间间隔T =tn -1,注意n 不可太小,一般取30滴以上.答案:(1)打点计时器 (2)先做加速度变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3)相邻两墨水滴滴下的时间间隔T 秒表 从某滴开始下落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数到第n 滴开始下落时停止计时,则时间间隔T =tn -1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 ,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隔4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 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 :由g 1=x 2-x 1T 2,g 2=x 3-x 2T 2,…,g 5=x 6-x 5T 2,取平均值 g =8.667 m/s 2; 方法B :由g 1=x 4-x 13T 2,g 2=x 5-x 23T 2,g 3=x 6-x 33T2,取平均值 g =8.673 m/s 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x 1、x 2、x 3、x 4、x 5、x 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 中有________;方法B 中有______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____(选填“A”或“B ”)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选填“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出两条).解析:方法A 的实质:g =⎝⎛⎭⎪⎫x 2-x 1T 2+x 3-x 2T 2+…+x 6-x 5T 2/5 =x 6-x 15T方法B 的实质:g =⎝⎛⎭⎪⎫x 4-x 13T2+x 5-x 23T 2+x 6-x 33T 2/3=(x 4+x 5+x 6)-(x 1+x 2+x 3)9T2故方法A 中2个数据起作用,方法B 中6个数据起作用.答案:x 1、x 6或37.5 mm 、193.5 mm x 1、x 2、x 3、x 4、x 5、x 6或37.5 mm 、69.0 mm 、100.5mm 、131.5 mm 、163.0 mm 、193.5 mmB 偶然 阻力(空气阻力、振针的阻力、限位孔的阻力、复写纸的阻力等)、交流电频率波动、长度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等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 、B 、C 、D 、E 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1)在打点计时器打B 、C 、D 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 B =________m/s ;v C =________m/s ;v D =________m/s.(2)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v -t 图象.(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_______,此速度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小车在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B 点的瞬时速度v B =x AC 2T =0.276 00.2 m/s =1.38 m/sC 点的瞬时速度v C =x BD 2T =0.528 00.2 m/s =2.64 m/sD 点的瞬时速度v D =x CE 2T =0.7800.2m/s =3.90 m/s.(2)根据以上数据作出小车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约为v =0.2 m/s.此速度的物理含义是0时刻打下A 点时的速度.答案:见解析4.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错误: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点,测得h 1、h 2、h 3、h 4、h 5.若打点的周期为T ,则打E 点时速度为v E =________;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v 2与h 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m/s 2.解析:(1)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而此题中使用的是直流电源;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远,这样会导致纸带上打点很少,不利于减小误差;(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打下E 点时的速度为v E =x DF t DF =h 5-h 32T;根据运动学公式v 2-v 20=2ah 得v 2=2gh +v 20,故可知在题图丙中的图线斜率表示2g ,所以有2g =k =18.8,则解得重力加速度g =9.4 m/s 2.答案:(1)打点计时器没有接交流电源 开始时重物没有靠近打点计时器 (2)h 5-h 32T9.45.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 .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x ,记下相应的t 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 、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 t 、测量值x 和t 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下图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x t-t 图线;(3)由所画出的xt-t 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 =__________ m/s 2(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1)沿斜面向下是匀加速运动,反过来也可以看成是初速度为v t 的沿斜面向上的匀减速运动,由位移公式有x =v t t -12at 2.由于要画x t -t 图象,所以可将上式变形得x t =-a2t+v t .(2)x t-t 图线如图所示.(3)由x t =-a 2t +v t 可知图象的斜率k =-a2,所以a =-2k =-2×(1.22-1.71)0.78-0.29m/s 2≈2.0 m/s 2.答案:(1)x t =-12at +v t (或x =-12at 2+v t t )(2)见解析图(3)2.06.(2015·高考江苏卷)某同学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 Hz的交流电.(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A.将铜管竖直地固定在限位孔的正下方B.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C.用手捏紧磁铁保持静止,然后轻轻地松开让磁铁下落D.在磁铁下落的同时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2)该同学按正确的步骤进行实验(记为“实验①”),将磁铁从管口处释放,打出一条纸带,取开始下落的一段,确定一合适的点为O点,每隔一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标为1,2,…,8.用刻度尺量出各计数点的相邻两计时点到O点的距离,记录在纸带上,如图乙所示.乙计算相邻计时点间的平均速度v,粗略地表示各计数点的速度,抄入下表.请将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磁铁受到阻尼作用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同学将装置中的铜管更换为相同尺寸的塑料管,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记为“实验②”),结果表明磁铁下落的运动规律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几乎相同.请问实验②是为了说明什么?对比实验①和②的结果可得到什么结论?解析:(1)为了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动规律,应让铜管竖直地固定在限位孔正下方,避免小磁铁下落时与铜管发生碰撞,选项A正确;纸带穿过限位孔,要压在复写纸下面,使打点计时器工作时纸带上点迹清晰,选项B正确;用手只捏住磁铁,不能使纸带保持竖直,导致磁铁下落时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有较大阻力,故应捏住纸带的上端,让磁铁从静止释放,选项C不正确;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松开纸带,选项D 不正确.(2)计数点“4”的速度用它两侧计时点之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故v4=5.60-4.040.04cm/s=39.0 cm/s.(3)由各计数点速度表可以看出,磁铁运动的速度逐渐增大到39.8 cm/s ,表明磁铁受到的阻尼作用也是逐渐增大的,最后和重力平衡.(4)实验②中磁铁在塑料管中下落运动规律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几乎相同,说明磁铁在塑料管中下落几乎不受阻尼作用.对比实验①和②,可以看出磁铁在铜管中受到的阻尼作用主要是电磁阻尼作用.答案:(1)CD (2)39.0 (3)逐渐增大到39.8 cm/s 逐渐增大到等于重力 (4)为了说明磁铁在塑料管中几乎不受阻尼作用 磁铁在铜管中受到的阻尼作用主要是电磁阻尼作用7.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 .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 .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 .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填写).(2)图乙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________s.(3)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的计算式为v 5=________.(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按常规实验步骤,先安装再操作后整理,再根据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可知正确步骤为D 、C 、B 、A.(2)T 打=150s =0.02 s ,因为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故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5T 打=0.1 s.(3)由v t 2=v =x t 得,v 5=x 4+x 52T . (4)为了充分利用数据,应采用逐差法:a =x 4-x 13T 2+x 5-x 23T 2+x 6-x 33T 23=(x 4+x 5+x 6)-(x 1+x 2+x 3)9T 2. 答案:(1)DCBA (2)0.1 (3)x 4+x 52T (4)(x 4+x 5+x 6)-(x 1+x 2+x 3)9T 2。
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课件
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可知,D错误;同时下 落,由v=gt可知,只要下落时间相同,它们的速度就会相同, 故A错误,B正确;由v2=2gh可知,只要两物体自由下落的高度 相同,它们的速度就会相同,C正确. 答案:BC
2.[自由落体规律的应用]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 s 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物体还要下落多长时间才会落地 ( ) A.1 s B.1.5 s C. 2 s D.( 2-1) s
[题组训练] 1.[刹车类]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 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 s内与 5 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A.5:4 B.4:5 C.3:4 D.4:3 v0 解析: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经过时间t= a =4 s,汽车 1 2 停止运动,所以汽车在2 s内发生的位移为x1=v0t-2at =30 m,5 2 v0 s内发生的位移为x2=2a=40 m.所以2 s内与5 s内汽车的位移大 小之比为3:4,选项C正确. 答案:C
2.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1)初速度竖直向上. (2)只受重力作用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3)若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a=-g. (4)运动规律 ①速度公式:v=v0-gt. 1 2 ②位移公式:h=v0t-2gt . v2 0 ③上升的最大高度:H=2g. v0 ④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t= g .
技巧点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求解思路和注意问题 (1)解题的基本思路
(2)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 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各段的纽带. ②公式的矢量性
[题组训练] 1.[基本公式的应用]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 运动,公路边每隔15 m有一棵树,如图所示,汽车通过AB两树 用了3 s,通过BC两树用了2 s,则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和通过树B 时的速度为( )
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运动的描述课时作
运动的描述一、选择题(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9〜13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17 •陕西西工大附中二模 )下列有关体育比赛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跑完800 m 比赛,指的是路程为 800 mB.运动员铅球成绩为 4.50 m ,指的是铅球的位移大小为4.50 mC.某场蓝球比赛打了两个加时赛,共需 10 min ,指的是时刻D. 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可以看作质点解析:运动员跑完800 m 比赛,指的是路程为800 m,选项A 正确;运动员铅球成绩为 4.50 m ,指的是铅球的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为4.50 m ,选项B 错误;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两 个加时赛,共需10 min ,指的是时间间隔,选项 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不可以看作质点,选项答案:A2. 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 A. 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大 B. 加速度方向变化,而速度不变C. 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D. 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变化解析:若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仍在增大, A 可能;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即有加速度,则速度发生改变, B 不可能;加速度仅仅反映速度改变的快慢,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当加速度最大时,速度可能取最小值,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当加速度最小时,速度增大得最慢,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可能取最大值, C 可能;物体做平抛运动,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时刻变化,D 可能.答案:B3. 2015年9月3日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在北京天安门地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关于阅兵的组织实施,下列选项涉及时间的是( )A. 9月3日10: 00,李克强宣布纪念大会开始B. 9月3日10: 23,高亢瞭亮的检阅号角响起,总书记开始检阅部队C. 阅兵按照机动进入、列队、阅兵式、分列式、疏散回撤 5个步骤组织实施,阅兵式 和分列式时间大约 70分钟D. 阅兵式上,有三个“ 70”特别醒目:鸣放礼炮70响、10个英模方队共打出 70面旗、 空中护旗方队采取“ 70”纪念字样编队飞行解析: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一定要抓住最主要的问题.时刻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点; 而时间间隔则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 即一段时间.A 选项中“10: 00”、B 选项中“10: 23”,都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即时刻;而“ 70 分钟”指的是阅兵所经历的时间,它对应时间 轴上的一段,即时间间隔;在D 选项中的“ 70”既不是时刻也不是时间间隔,因此 C 正确.答案:C误区警示:解答本题可以通过画出时间轴的方法来区分时刻与时间间隔. 主要把握以下两点:(1)时刻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2)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条线段来表示.4.(2017 •湖北八市联考)一质点沿x 轴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在加速度数值逐渐减小至零的过程中,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速度逐渐减小 B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速度逐渐增大D .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 错误;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解析: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说明质点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开始减小时,质点速度增加得慢了,但速度仍在增加,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质点速度达到最大,只有选项C正确.答案:C5. 有下列几种情境,其中对情境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是()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因空间站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空间站内的物体加速度为零A错;轿车紧急刹车时关于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位移为零,该质点一定是静止的 路程为零,该质点一定是静止的沿直线运动的质点,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沿曲线运动的质点,位移大小可能大于其路程解析:质点做圆周运动一周的位移为零,显然质点是运动的,选项A 错;质点只要运动,路程就不会为零,选项 B 对;若质点做往返直线运动,则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选项 C 错;除了单向直线运动外,在其他的运动中位移大小都小于路程,选项D 错.答案:B△ X△ X③ 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 太空中的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 B. C. D. ① 中,② 中,③ 中,④ 中,解析:点火后火箭即将升空的瞬间,加速度竖直向上,不为零,刹车时间短,且速度改变大,则由a =#V 知加速度大,B 对;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但速度没有变化时,加速度为零, C 错;空间站以及里面的物体受地球万有引力作用,加速度不为 零,D 错.答案:B 6.A. B. C. D.心曰 定是 宀曰7.根据速度定义式 v = t ,当△ t 极短时,厶t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 由此可知,当△t 极短时,△ v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加速度•上面用到的物理方三项中各段的平均速率满足 V 1< V 2<V 3答案:D9.(2017 •天津模拟)同学们都喜欢上体育课,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同学们更是期待.如图所示为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的示意图,其中 A 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 400 m 、800 m 赛跑的起跑点,B 点是100 m 赛跑的起跑点.在一次运动会中,甲参加了 m 赛跑,乙参加了 400 m 赛跑,丙参加了 800 m 赛跑,则从开始比赛到比赛结束时 (法分别是( )A.控制变量法 微元法B •假设法 等效法 C.微元法 类比法 D .极限法类比法 答案:D &铁人三项赛之世锦赛总决赛包括总行程为51.5 km.某运动员在该比赛中的总成绩为 三项中各段的时间分别为 t 1、t 2、t 3,对应行程为02、03,则(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5 km 、40 km 和10 km 均指位移,2小时为V 1、A.1.5 km 游泳、40 km 自行车和10 km 跑步三部分,2小时10分00秒,若已知此运动员在X 1、X 2、X 3,三项中各段的平均速率分别)10分00秒是指时间间隔B. C. 该运动员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可用 D. v = 6.6 m/s2小时 该运动员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解析:1.5 km 、40 km 和10 km 均指路程, 该运动员三段行程中的具体时间未知,结合实际情况可知, — X 1 + X 2 + X 3 ——的平均速率为 v = ------- 1 ---- ,代入数值得 v = 6.6 m/s10分00秒是指时间间隔,A 错;因 B 错;该运动员整个运动过程中 ,C 错,D 对.100)A. B. C. D.A.B. C. D. 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 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 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 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 答案:AD1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做质点处理的是 ( ) 研究一端固定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此木杆可作为质点来处理 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做质点来处理 研究杂技演员在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做质点来处理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当做质点来处理杆上的各个点的运动情况都不一样,所以不能 而船的大解析:对A 项中的木杆,在发生转动时, 将该木杆当做质点;对B 项中的船,由于所研究的问题是确定船在大海中的位置, 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很小,因此该船可以被当做质点; 在表演的过程中,正是依靠改变身体的形状, 点;对D 项中的地球,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 以忽略,所以可以当做质点来处理.故正确答案为答案:BD12. 关于加速直线运动,能够发生的有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方向水平向左,加速度方向却水平向右速度变化越来越慢,加速度越来越大 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却逐渐减小对C 项中的杂技演员,他 从而达到维持平衡的目的, 所以不能被看做质 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公转半径来说很小,可 B D.A. B. C. D.解析:速度变化量相同时,若所用时间逐渐增长,则加速度逐渐减小,选项 A 正确;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选项 B 错误;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越来越慢, 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小,选项 C 错误;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可能逐渐减 小,也可能逐渐增大,还可能不变,选项D 正确.答案:AD13. 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的速度分别为 刻的大小如下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 )V 1和V 2, V I 、V 2在各个时t /s丁「1234V 1/(m ・s 一1)18.0 17.517.016.516.0V 2/(m •s 1)9.811.012.213.414.6A.甲的位移最大 B .丙的位移最大C.乙、丙的路程相等 D .丙的路程最大解析:明确位移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要求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必须明确物体的始、 末位置;路程是物体通过的轨迹的长度, 要求物体的路程,必须明确物体运动的具体路径.甲同学的初、末位置的直线距离为100 m ,位移大小为100 m ,路程也是100 m ;乙同学的路程为400 m ,但初、末位置重合,位移大小为零;丙同学的路程为 800 m ,初、末位置重合,位移大小也为零,所以甲的位移最大,丙的路程最大,A 、D 项正确.答案:AD10. (2017 •珠海高三检测)以往公路上用单点测速仪测车速,个别司机由于熟知测速点的位置,在通过测速点前采取刹车降低车速来逃避处罚, 但却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所以有些地方已开始采用区间测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弊点 100 n 起鬼点化较快,所以汽车的加速度较大,选项 A 正确,B 错误;火车、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 火=0.5 m/s 2, a 汽=1.2 m/s 2,所以选项 C 、D 正确.答案:ACD 二、非选择题14. (2017 •江西三校联考)一质点在x 轴上运动,在t o = 0时质点处于位置 x o = 0 m 处, 然后质点沿x 轴正方向运动,在 5 = 2 s 时质点处于位置 X 1= 10 m 处,此后质点沿x 轴负方 向运动,在12= 4 s 时质点处于位置 X 2=— 10 m 处,求:(1) 质点在0〜4 s 内的平均速率; (2) 后2 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和 0〜4 s 内的平均速度.解析:(1)质点在0〜4 s 内通过的路程 s = | X 1 — x o | + | X 2— X 1| = 30 m.质点在0〜4s 内的平均速率为⑵后2 s 内质点通过的位移 x '= X 2— X 1=— 10 m — 10 m = — 20 m一 一20 …平均速度v 1 = 一厂m/s =— 10 m/s ,负号表示沿x 轴负方向 质点在0〜4 s 内通过的位移 x " = X 2— X 0=— 10 m, — —10质点在0〜4 s 内的平均速度 v 2= ---------------------------- m/s = — 2.5 m/s ,负号表示沿 x 轴负方向4答案:(1)7.5 m/s (2) — 10 m/s — 2.5 m/sA. 火车的速度变化较慢B. 汽车的加速度较小C. 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为D.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 1.2 m/s解析:由加速度和题中表格数据可知火车速度变化较慢,汽车速度变s 30t = 4 m/s =7.5 m/s。
全程复习构想近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质量评估 新人教版(
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质量评估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质量评估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质量评估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章末质量评估(一)一、选择题(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6~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田径运动会400 m比赛中,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关于这样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样做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位移大小相同B.这样做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大小相同C.这样做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所用时间相同D.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解析:这种做法其实是公平的,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大小相同,B正确.答案:B2.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 )A.物体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B.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C.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0 mD.物体在5 s内的位移是50 m解析:根据h=错误!gt2可得,错误!g×(5 s)2-错误!g×(4 s)2=18m,因此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g=4 m/s2,2 s末的速度v=gt=8 m/s,A错误;第5 s内的平均速度错误!=错误! m/s=18 m/s,B错误;第2 s内的位移h2=\f(1,2)gt错误!-错误!gt错误!=错误!×4×22m-错误!×4×12m=6 m,C错误;物体在5 s内的位移h=错误!gt2=错误!×4×52m=50m,D正确.答案:D3.(2017·东海县学情调研考试)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t1,a、b两车运动方向相同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解析:从图中可知a车的位置不随时间变化,所以a车静止,b车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所以b车先朝着正方向运动,由朝着负方向运动,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b车图线斜率先减小后增大,则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加,A、B错误,C正确;曲线b在顶点处的斜率为零,即速度为零,所以b车的速率不是一直都比a车的大,D错误.答案:C4.一辆汽车以12 m/s的速度行驶,遇到紧急情况,司机刹车,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制动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6 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开始刹车经3s,汽车的速度大小为6 m/sB.开始刹车经3 s,汽车的位移大小为9mC.开始刹车经3s,汽车的位移大小为12 mD.汽车在开始刹车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解析:汽车制动到停止的时间t0=\f(Δv,a)=2s.刹车位移x=错误!=12 m.所以经过3 s时,汽车已停止,所以速度为0,故A、B错误,C正确.经过2 s汽车停止,所以3s内的位移等于2 s内的位移,则x′=12 m,错误!=错误!=错误!m/s=4m/s,故D错误.答案:C5.甲、乙两辆小车由同一地点出发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运动时甲的加速度与乙的加速度之比为43B.运动时甲的加速度与乙的加速度之比为34C.相遇前甲、乙最远距离为6 mD.甲、乙同时开始运动解析: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则甲的加速度a甲=错误!=错误!m/s2=1 m/s2,乙的加速度a乙=错误!=错误!m/s2=4 m/s2,所以运动时甲的加速度与乙的加速度之比为14,故A、B错误;当甲、乙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则Δx=错误!×4×4 m-错误!×1×4 m=6 m,故C正确;由题图可知,甲先运动3 s后乙开始运动,故D错误.答案:C6.云台山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青龙峡景点有“中原第一峡谷"美誉,这里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乘坐索道缆车观赏怡人的风景以外,还能感受悬挂在高空的刺激感.如图所示,对于正在乘坐索道缆车观光的某游客来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走来B.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自己静止不动C.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向对面的山不断靠近D.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树向身后走去解析:以自己(或自己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走来,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静止不动,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水向身后走去,A、D正确,C错误.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看到自己向山靠近,B错误.答案:AD7.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位移-时间)图象,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表示车静止B.BC段发生的位移大于CD段发生的位移C.CD段运动方向和BC段运动方向相反D.CD段运动速度小于BC段运动速度解析:AB段物体位移不随时间变化,处于静止状态.故A正确.BC段发生的位移是8 km,CD段发生的位移是-12 km,所以CD段发生的位移大于BC段发生的位移,故B错误.CD段斜率为负值,速度为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沿着负方向,BC段斜率为正值,速度为正,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即CD段运动方向和BC段运动方向相反,故C正确.由题图得知,CD段斜率最大,速度最大,物体运动最快,CD段运动速度大于BC段运动速度,故D错误.答案:AC8.某质点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保持不变,经2 s到达最高点,上升高度为20 m,又经过2 s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大小仍为20m/s,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方向竖直向下B.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零C.质点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D.质点在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开始离开抛出点时的速度相同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a=\f(-20-20,4) m/s2=-10 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下,选项A正确;由位移的定义知,这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为零,而路程为40 m,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知,平均速度为零,故B正确;质点做匀变速运动,每时每刻的加速度都相同,在最高点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大小仍为10 m/s2,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选项C错误;在抛出点两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选项D错误.答案:AB9.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0时,乙车在甲车前方50 m处,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B.在第20 s末,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C.在第30 s末,甲、乙两车相距50 m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解析:由题图可知:甲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但是速度—图象一直在时间轴的上方,没有反向,故A错误;在第20s末,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甲=错误!=1m/s2,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乙=错误!=错误!m/s2,不相等,故B错误;在第30 s末,甲车的位移为20×10m+错误!×20×20 m=400 m,乙车的位移为错误!×30×20m=300 m,所以甲、乙两车相距400m-300 m-50m=50 m,故C正确;刚开始乙在甲的前方50 m处,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甲可以追上乙,然后甲在乙的前面,到30s末,甲停止运动,甲在乙的前面50 m处,此处乙以2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所以再经过2.5s 乙追上甲,故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故D正确.答案:CD二、非选择题10.(2017·江苏启东中学期中)(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火花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其打点的周期取决于交流电压的高低B.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10 V以下的交流电源上才能正常工作C.打点计时器连续工作时间很短,应注意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D.开始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2)某同学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可以把这个过程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
内的位移之比为:1
,某人大雾天开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能
,该人的反应时间为
可视为质点)沿斜面匀加速下滑,依次经过
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
,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v
:3
一粗糙水平面上沿直线滑行直至停止,则它们滑行的)
.时间之比为:1 .时间之比为:3
.距离之比为:9 .距离之比为:3
两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
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4、5所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每块砖的厚度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粗糙的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大,但比10 t>10 s ,画出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匀变速运动规律,得
=5v 0-252a①
x 1:x =:5a =[v -a(t 2+由①②③联立解得=-2 s 为负值,表示t 13时间交错,即物体运动总时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