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审定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10课__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须避免主观主义和急躁冒进,尤其是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
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稳妥地推进,确保国内社会安定和民族 团结等。
2.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为什么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1)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 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人民的拥护 和支持。 (2)我们在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
起。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宣言,从
法律上终止了苏联的存在。26日,最高苏维埃自我解散, 苏联正式解体。
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理论认识上的偏差; ②共产党自身的原因; ③经济方面的失误;
④民族方面的因素;
苏联解体后的地图 ⑤对外扩张的因素;
⑥西方的“和平演变”;
⑦戈尔巴乔夫个人原因。
15个加盟共和国独立
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男生说的有道理。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
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
严重的经济危机;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 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 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而 “八一九事件”只是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
1.赫鲁晓夫改革 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 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 报告,揭露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
行,掀开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
运动,结束了斯大林时代,停止了 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
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大”上
(苏联历史发展的转折点),赫鲁晓夫作 了反斯大林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的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 行,掀开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
“乱”
“僵”
“垮”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搞 “乱”了,勃列日涅夫改革把
苏联搞“僵”了,戈尔巴乔夫
改革把苏联搞“垮”了。特别 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 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苏联 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 加深,直接引发“八一九”事 件的爆发。 1991年8月19日“八 一九”事件 叶利钦
1986年3月至1988年6月,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经济改
革,由于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1988年6月至1989年
底转而进行政治改革。在政治改革中,戈尔巴乔夫以所谓
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放弃 宪法规定的苏共领导地位,模仿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从此,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民 族危机不断加深。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斯大林模式” 有哪些严重的弊端?
第一 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 于落后状态;
第二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
品品种少,质量差。 第三 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
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
不前。 第四 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资 源。
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的。
背景
苏 联 的 改 革 与 解 体
赫鲁晓
改革的经过及其内容 改革的效果
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的解体
“八一九”事件
苏联的解体
1.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应该从苏联的改革和解体中汲取哪些经 验教训? 改革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必须 相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从体制上克服僵化的弊端,但是
叶利钦在“八一九”事件期间向市民发表演说
1991年8月19日凌晨,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宣布总统戈 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权,总统职务由其代为行使, 试图夺取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西方国家支持下,“民主派” 首脑、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宣布接管俄 罗斯境内的全部苏军,并要求军民反对政变。在国内外压力 之下,历时不到60个小时,政变遂告失败。但此后,苏联形 势却急转直下,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国家大权直至苏 联完全解体。
“独联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的初步解体
“独联体”徽标
鲍 里 斯俄 罗 尼斯 古联 拉邦 耶首 维任 奇总 统 叶 利 钦 · ·
米 哈 伊 尔 谢 尔 盖 耶 维 奇 戈 尔 巴 乔 夫 · ·
末 代 苏 共 中 央 总 书 记
1991年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叶利钦和末代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
1991年12月25日19时25分,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 联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并将核按钮权力交给俄罗 斯总统叶利钦。45分,俄罗斯联邦国旗在克里姆林宫升
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具有明确坚定的指导思想。
(3)我们在改革中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有效地发挥了国家职能。 (4)我们在改革中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采取了 正确的对策,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等。
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 是没有的。 ——爱迪生
斯大林的个人品质,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 所以,他虽然从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只是 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小修小补。 后果:不但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反而因为 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2.苏联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
1987年签订苏美《华盛顿条约》 结束两国在中程导弹上的军备竞赛
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
赫鲁晓夫改革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目的: 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内容:①思想解放; ②农业方面; ③工业方面; ④政治方面。 评价: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也 没有克服计划经济体制所存在的弊端。
赫鲁晓夫改革对斯
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 产生了什么后果? 做法:错误地全盘否定斯大林,仅仅把弊端的根源归结为
结束了斯大林时代,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
规模政治镇压。
批判个人迷信
平反冤假错案
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 了反斯大林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揭露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开世界范围的“去斯
大林化”运动,结束了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时代,停止了 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赫鲁晓夫时代,政治气氛 空前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