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检测: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单选题壶穴是指基岩路面上一些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凹坑,经过砂砾冲刷与磨蚀基岩坡面上原先的构造和岩性薄弱部位而逐渐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
不少壶穴底部不平,中央高,周围低,坑中有中央岛。
下图示意北京西山峰口庵石灰岩基岩路面上山地壶穴的形态特征。
据此完成1-3题。
1.形成北京西山峰口庵基岩路面上壶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B.冻融作用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2.北京西山峰口庵基岩路面上壶穴主要形成于路旁边坡一侧的主要原因是A.坡度较缓,地表径流下渗较慢B.冲刷砂砾多,基岩磨蚀作用强C.基岩破碎,易形成原始凹坑D.基岩多气孔,易形成原始凹坑3.影响壶穴中央小岛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侵蚀强度差异B.泥沙沉积差异C.壶穴深度差异D.砂砾粒径差异答案:1.D2.B3.A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多分布在平坦的地方。
但在黄河河口以下的晋陕交界地区,近似环形的河床则深深嵌入岩层之中。
下图示意乾坤湾河道及局部景观。
读图,回答4-5题。
4.推测乾坤湾形成的原因是A.地壳上升,地势低洼,河流堆积B.断裂下陷,地势低洼,河流堆积C.地壳上升,裂隙发育,河流侵蚀D.断裂下陷,裂隙发育,河流侵蚀5.甲岸地带被当地村民称为“风水宝地”的原因是A.水流较缓,方便取水,土壤肥沃B.三面环水,利于防御,交通便利C.河谷地带,降水丰富,热量充足D.地势较高,有利防洪,光照充足答案:4.C5.A图示意河北省秦皇岛南部的海岸沙丘地貌分布。
据此完成6~8题。
6.该地区海岸沙丘地貌形成时期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堆积作用B.河流堆积作用C.海水堆积作用D.风化作用7.与该地区海岸沙丘地貌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大气运动B.海水盐度C.河流径流D.潮汐现象8.古地质时期形成该地区海岸沙丘地貌的主导风向可能是( )A.南风—北风B.东风—西风C.西北风—东南风D.东北风—西南风6.A7.B8.D [解析] 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海岸沙丘中新月形沙丘链最多,且高出海平面很多,因此不可能是河流堆积、海水堆积而成;风化作用也不可能形成新月形沙丘链。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平行于大陆—大洋边界,宽几十至几百千米。
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和活动型两大类。
读大陆边缘类型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 )A.①是岩浆发源地B.②是岩石圈C.a是板块生长边界D.b是稳定型大陆边缘2.示意图中的大陆是( )A.亚欧大陆B.非洲大陆C.澳大利亚大陆D.美洲大陆答案 1.D 2.D解析第1题,图中①位于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地带,并没有进入软流层,不会是岩浆的源地,A项错误;②位于大洋板块,属于地壳,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B项错误;a 为海沟,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C项错误;b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较为稳定,属于稳定型大陆边缘,据此分析选D项。
第2题,图中大陆的西海岸是海沟,为消亡边界,结合六大板块图可知,亚欧大陆的东侧是消亡边界,非洲大陆西侧及澳大利亚大陆的西侧均与图示不符合,只有美洲大陆西海岸处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符合图示信息,据此分析选D项。
盐风化是地球表面的一种物理风化现象,其过程是含盐溶液渗透到岩石表层的孔隙或微裂隙中,因蒸发过饱和而导致盐类结晶,结晶力将盐晶周围的岩石碎屑颗粒撑开而脱落,地貌上会逐渐形成大小不等的风化穴。
风化穴小的几厘米,大的可达几米(如图)。
据此完成3、4题。
3.在我国,盐风化现象表现明显的地区包括( )①西北干旱气候区②东部海岸带③西南石灰岩地貌区④南方低山丘陵地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以下现象,可能受盐风化影响较大的有( )①敦煌莫高窟壁画的风化②花岗岩石蛋地貌的球状风化③风蚀沟谷的形成④台湾野柳女王头像的蜂窝石构造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 3.A 4.C解析第3题,由材料“因蒸发过饱和而导致盐类结晶”可知,盐风化现象出现在气候干旱地区,在我国为西北干旱气候区,①正确。
由材料“其过程是含盐溶液渗透到岩石表层的孔隙或微裂隙中”可知,盐风化现象出现在地下水盐度较高的地区,在我国为东部海岸带,②正确。
2024届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答案] (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2) 形 成 的 先 后 次 序 : 构 成 尖 顶 山 的 玄 武 岩 、 构 成 平 顶 山 的 玄 武 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 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 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 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 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 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形成沙滩等
性)
滨海地区
2.不同的外力作用在不同的区域形成的地貌 (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不同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 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 貌。 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等地貌。 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二、外力作用
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主要是___太__阳__辐__射__能____。
2.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作用有哪些?
表现
因素
作用
风化 作用
温度、水、 __生__物__
使岩石发生_崩__解___、 _破__碎___;为其他外力作用 创造条件
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
侵蚀 水、_冰__川___、 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
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 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 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 发时期。
高考地理练习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高考地理练习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下列岩石中,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A.花岗石、玄武岩B.石灰岩、砂岩C.石英岩、大理岩D.大理岩、石灰岩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典型沉积岩的识记及沉积岩特征的了解,难度不大。
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题中花岗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石英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故B 项正确。
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她把地球表面的景观塑造得如此惟妙惟肖,令人观止。
阅读南斯拉夫的“猫咪”山图,完成2~3题。
2. “猫咪”山形态形成的根本能量来源是()A.地球内能B.太阳辐射能C.岩浆活动D.流水作用3.“猫咪”山所在地区的地表形态是()A.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B.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C.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D.变质作用形成解析:第2题,猫咪山的形态是遭受外力侵蚀的结果,其力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第3题,所有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2.B 3.C青岛的崂山形成于燕山造山运动时期,山海相连,雄伟壮观。
崂山的山脉主要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地貌景观独具特色,山体呈垂直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
结合下面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回答4~5题。
4.关于花岗岩球状风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B.属于图中④环节表示的地质作用C.属于内力作用D.属于外力作用5.图中各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质作用及岩石,属于崂山花岗岩和变质作用的编号分别是()A.B和⑥⑧B.A和⑤⑧C.B和①②D.A和⑥⑦解析:笫4题,风化作用属于外力作用,能量源于地球外部,主要为太阳辐射能。
第5题,分析图示可知,A为岩浆岩,B为变质岩,①②③为高温熔化,④为冷却凝固,⑤⑧为外力作用,⑥⑦为变质作用。
答案:4.D 5.D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地貌是________作用形成的,该地貌在我国________地区分布典型。
(2)图中C为岩浆侵入地下而形成的花岗岩,图中的D层在E处产生的断裂是C岩层的侵入造成的,那么C、D代表的两种岩石由老到新的顺序是________,可能含有化石的有________。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精选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精选试题)(含参考答案)1.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K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答案C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回答2~4题。
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的特征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最中间的一层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3.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B.B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C.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D.E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4.结合右图(图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判断,下列关于上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波通过①②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B.在D、E两圈层,既能检测到横波、又能检测到纵波C.地震波通过①界面时,纵波速度增加、横波速度降低D.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答案 2.D 3.C 4.A5.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
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A.沿经线方向发育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答案 5.C内蒙古某山北坡植被以森林为主,南坡以草原为主,其中有一处花岗岩(侵入岩)石林景观(如下图所示)。
据图完成第6题。
6.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A.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B.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C.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D.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答案C7.下图为某地实景图。
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搬运作用B.地壳作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答案B8.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含解析)
专题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河北廊坊一中2021年期末〕干热岩是温度高于200℃、埋深在地下3~10千米处的高温岩体,这种岩体的绝大局部为侵入岩。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
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海底天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在接触冰冷海水和深海压力下形成水合物。
以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 )A.①、乙B.②、丙C.③、沉积岩D.④、甲2.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这里( )A.地处高海拔的高原B.地壳的厚度较薄C.靠近板块交界地带D.玄武岩地层广布3.可燃冰多形成于( )A.海岭附近的深海盆B.海沟附近的沉积岩C.三角洲附近的浅海D.高纬的较寒冷海域【答案】1.A 2.C 3.B【解析】第1题,依据“三进一出是岩浆〞,可判断甲为岩浆,那么乙为岩浆岩。
材料提及干热岩为侵入岩,属于岩浆岩;那么干热岩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岩浆冷凝,即图中①;故A正确。
第2题,侵入岩是岩浆上升冷凝形成,在地壳活动频繁区域易出现岩浆活动;青藏高原南部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断裂带多,易于形成岩浆活动,故该处干热岩资源丰富。
第3题,依据“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海底天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形成可燃冰,可判断海沟处最易形成,故B正确。
〔山西大同一中2021年期中〕土林是一种特殊的流水侵蚀地貌。
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
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黏土等组成。
以下图示意札达土林景观。
读图,完成4~5题。
4.形成札达土林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石风化 B.风力堆积C.流水侵蚀D.河湖堆积5.札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候条件为(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B.天气寒冷,暴雨多C.空气枯燥,降水少D.大气稀薄,光照强【答案】4.C 5.C【解析】第4题,土林景观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气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甘肃河西期中)图甲为黄山“猴子观海”景观,“猴子”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静观山下云海。
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组成“猴子”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图乙中的( )A.甲B.乙C.丙D.丁2.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活灵活现的“猴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海浪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风化作用【答案】1.B 2.D马里亚纳海沟(11°21′N,142°12′E)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大约形成于6 000万年前。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a位置的地形为( )A.平原B.大陆架C.大陆坡D.洋盆4.下列地形与马里亚纳海沟成因相同的是( )A.地中海B.落基山脉C.东非大裂谷D.喜马拉雅山【答案】3.B 4.B(2019·广东四校联考)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第5题。
5.这种地貌形态最有可能分布在( )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江南丘陵【答案】B(2019·河北唐山检测)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矗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
读图,完成6~7题。
6.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海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7.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积累地貌是( )A.岩洞B.岩礁C.沙滩D.海岸【答案】6.A 7.C(2019·山东日照一模)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觉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闻名的长白山浮石。
下图为王娟同学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
据此完成8~9题。
8.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A.火山活动B.溶洞塌陷C.地壳下陷D.岩石倒塌9.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D.“浮石”源于岩浆喷发【答案】8.A 9.D(2019·保定模拟)读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10~11题。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复习过关习题1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及答案
过关习题1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2013·贵州联考)7~8亿年前,如今的新疆南部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
山玉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的。
读下图,完成1~2题。
和田河中上游流域图1.从岩石成因看,山玉属于( )A.沉积岩 B.变质岩.岩浆岩 D.玄武岩2.子玉是由山玉“天琢”而成,与“天琢”有关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岩浆作用 D.冰川作用【答案】1B 2A【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山玉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属于变质岩。
第2题,开采子玉的地点是在河谷中,可知与“天琢”有关的地质作用是流水作用。
2013·福州调研 2010年11月24日,中国地质工作者首次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
读图完成3~4题。
雅丹地貌景观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3.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上升运动 B.风力侵蚀作用.流水沉积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4.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A.① B.④.② D.③【答案】3B 4B【解析】第3题,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
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丘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雅丹地貌的岩石具有层理结构,应为沉积岩。
图中①是岩浆,②是喷出岩,③是沉积物,④是沉积岩,故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④。
2013·郑州一模 读我国南方山区某水系部分河段示意图,回答5~6题。
5.流水侵蚀作用比较强烈的地区是( )A.①② B.①③.②③ D.②④6.冲积扇最有可能形成在( )A.①地 B.②地.③地 D.④地【答案】5B 6D[。
]【解析】第5题,河流发地①处下切侵蚀和溯侵蚀作用明显,③峡谷处下切侵蚀作用明显。
第6题,河流在流出峡谷后,流速急剧降低,大量泥沙在此地沉积,形成冲积扇。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包括自然力和人为力。
自然力主要包括地壳运动、风蚀、水侵蚀和冰川作用等自然过程。
而人为力则是指人类通过开采、建筑、矿山开发和土地开发等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
自然力通过地壳运动,如板块运动、地震等,来改变地表的形态。
风蚀是指风力将地表物质吹走或磨蚀地表,从而形成风化地表。
水侵蚀是指水流将地表物质冲刷或侵蚀地表,形成河谷、峡谷等地形。
冰川作用是指冰川的作用力使地表物质被移动或磨蚀地表,从而形成冰川地形。
人为力主要通过开采、建筑和土地开发等活动对地表形态产生影响。
开采活动包括矿山开采和采石场开采等,会改变地表的形态和地貌。
建筑活动,如建造建筑物和修筑道路,会改变地表的平整程度和地貌特征。
土地开发主要是指对土地进行农业、城市化和工业化开发,会改变地表的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方式,从而影响地表形态。
综上所述,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既包括自然力,如地壳运动、风蚀、水侵蚀和冰川作用等自然过程,也包括人为力,如开采、建筑和土地开发等活动。
这些力量的作用使得地
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专题训练(含解析)
专题训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选择题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胀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
读图,回答1~2题。
1.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 )A.风化作用B.流水搬运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2.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 )A.三峡谷地B.淮北平原C.青藏高原D.皖南丘陵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
冰楔作用属于水对岩石的物理破坏作用,应为风化作用。
第2题,该现象是由冻融交替出现而形成的,冻融交替现象表现最显著的地区是青藏高原。
(2016·衢州模拟)盐丘是地下岩盐受挤压喷涌溢出而成。
岩盐是化学沉积的矿物——石岩组成的岩石。
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盐丘形成顺序为T2—T1—T3B.图中岩盐层的年龄较新C.油气不可能在盐丘下部聚集D.盐丘形成主要受内力作用4.该地区的部分盐山表面密布沟渠,甚至形成地下洞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堆积B.流水侵蚀C.风化作用D.人为破坏答案:3.D 4.B 解析:第3题,盐丘是地下岩盐受挤压喷涌溢出而成,说明其形成受内力作用影响。
其形成过程应是T2—T3—T1。
第4题,盐山表面出现沟渠,形成地下洞穴,主要是受流水侵蚀的影响。
其形成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一致。
读某地质剖面图,其中③表示石灰岩,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图中岩石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属于沉积岩B.③属于变质岩C.④属于变质岩D.⑤属于沉积岩6.图中岩石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⑤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⑤D.③⑤①②④答案:5.C 6.C 解析:第5题,②⑤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③属于沉积岩,④属于侵入岩附近的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
第6题,岩层的形成顺序一般是先沉积,后侵入,再变质。
高三总复习地理检测题 地貌与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地貌与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选择题台湾省北部海岸有一种外形奇特的烛台石,该石柱酷似烛台,顶端保留较为坚硬的“烛焰”。
据此完成1~2题。
1.烛台石属于()A.河流地貌B.喀斯特地貌C.风沙地貌D.海岸地貌2.烛台石奇特外形形成的重要原因是()A.波浪侵蚀B.波浪堆积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解析:1.D 2.A第1题,据材料可知,烛台石位于台湾省北部海岸,故烛台石属于海岸地貌。
故选D。
第2题,烛台石位于沿海地区,常年受波浪侵蚀作用的影响,其形态不断变化。
故选A。
雅丹地貌,是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图。
据此完成3~4题。
3.左图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地貌形成的大致过程是()A.沉积—抬升—侵蚀B.侵蚀—抬升—沉积C.侵蚀—下沉—沉积D.沉积—下沉—侵蚀4.右图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大风地区,该地貌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是() A.缓坡为迎风坡,侵蚀而成B.缓坡为迎风坡,堆积而成C.陡坡为迎风坡,侵蚀而成D.陡坡为迎风坡,堆积而成解析:3.A 4.C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地貌形成的过程首先是形成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抬升到地表后,受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便形成了雅丹地貌,所以形成过程为沉积—抬升—侵蚀,A正确。
第4题,雅丹地貌分布区多出现在常年大风的地方,由于大风的长期吹蚀,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侧由于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C正确。
(2022·北京模拟)下图分别为房山区某山体的局部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在地壳活动稳定的情况下,图中的岩石将()A.在①⑥作用下形成丙B.在②作用下形成丁C.在③作用下形成岩浆D.持续沉积而“长高”6.流动性好的岩浆喷发可形成平坦的台地地貌,此过程中形成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解析:5.D 6.B第5题,读图可知,甲、乙由岩浆形成,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甲为侵入型岩浆岩,乙为喷出型岩浆岩,丙由沉积物形成,属于沉积岩,丁为变质岩。
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跟踪训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有答案】
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跟踪训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选择题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
读图,回答1-2题。
1.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B.洪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2.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岩溶通道形成的地质环境主要特征是( )A.炎热干燥B.寒冷干燥C.温暖湿润D.寒冷湿润4.该区域除图示岩石外,一定条件下,还可能形成有( )①大理岩②板岩③石英岩④片麻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我国东南沿海侵蚀海岸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台湾岛东岸受海水侵蚀较西岸严重,主要原因是东岸()A.海平面上升 B.风浪大C.降水量大D.河流输沙量大6.图中所示沿岸寒流受盛行风影响,其最强盛时段是()A.3—5月 B.6—8月 C.9—11月D.12—2月天山大峡谷高大山体由红色砂岩和粗砂砾石组成,峡谷细长陡峭,崖壁下部有大小不一的洞穴分布。
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崖壁下部洞穴的成因最有可能是( )A.冰川侵蚀B.风力侵蚀C.流水侵蚀D.海水侵蚀8.峡谷中的主要岩石类型属于上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形成神钟山地貌形态的地质作用是A.风化侵蚀B.断裂抬升C.搬运堆积D.岩浆喷发10.该山峰表面十分陡峭的主要原因是A.山峰海拔高度高B.山体抗侵蚀能力强C.山峰相对高度大D.节理的倾斜角度大下图示意某地地质构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如果③是石灰岩,则④为()A.花岗岩B.板岩C.石英岩D.大理岩12.图中岩层可能含有生物化石的是()A.①B.②C.③D.④二、非选择题13.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甲为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44°50′N)的大西洋海岸最大的沙丘——皮拉大沙丘,沙丘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高考地理总复习 开卷速查(十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开卷速查(十一)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4·广东广州调研)读宁夏平原地质剖面示意图。
宁夏平原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是( )A.堆积作用B.地壳运动C.侵蚀作用D.变质作用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宁夏平原是地壳断裂下陷而成。
答案:B(2015·郑州市第一次质量预测)读世界某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回答2~3题。
2.该处海底地形为A.海岭B.海沟C.大陆架D.大陆坡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等深线密集,而且深度较大,应该为海沟,B正确。
答案:B3.该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板块碰撞B.板块张裂C.岩浆活动D.火山喷发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沟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造成的,A正确。
答案:A下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A.①② B.②③C.①⑤ D.④⑥解析:由图可知,岩浆岩穿过了其他岩层,说明其形成最晚,即①岩层形成最晚;⑤岩层(变质岩)是在岩浆侵入或喷出过程中形成的,形成较晚,故C项正确。
答案:C5.如果④是砂岩,则⑤可能为( )A.花岗岩B.石英岩C.大理岩D.板岩解析:⑤岩层是岩浆穿过④岩层,使岩层变质形成的。
因此⑤岩层属于变质岩。
④是砂岩,砂岩变质形成石英岩,故B项正确。
答案:B6.①岩石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A.含有生物化石B.有较多的气孔C.由方解石组成D.有明显的层理解析:①处岩石为喷出岩,其特征为有较多的气孔,故B项正确。
答案:B(2014·江苏南京二模)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甲图),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几亿年前形成。
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
据此完成7~8题。
图甲图乙7.乙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波浪岩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图乙中②为岩浆岩。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高考达标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吉林省实验中学月考)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以东海底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附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外泄,核辐射污染范围不断扩大。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福岛核电站核辐射污染在全球范围扩散的主要途径有( )①水循环②大气循环③地壳物质循环④生物循环 A. ①②B.②③C. ①③D.②④2.上图中能正确反映地震地区地壳运动状况的是( )A. B.C. D.【解析】: 1.A 2.A 1.造成福岛核电站核辐射污染在全球范围扩散的主要途径有水循环,通过洋流扩散,①对。
有大气循环,通过海水蒸发、水汽输送扩散,②对。
地壳物质循环指的是岩石类型转化,不是主要途径,③错。
生物循环主要是区域内生物演化,不是污染全球扩散主要途径,④错。
A对,B、C、D 错。
2.日本仙台以东海底发生9.0级地震,地震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有岛弧分布,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大陆板块被抬升,引起地震。
与图A板块运动相符,A对。
图B大陆板块下沉,B错。
图C是板块生长边界,C错。
图D是断层构造,没有岛弧地貌,D错。
(2019·吉林省实验中学月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处所示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B. ①②处所示地貌都是由流水侵蚀造成的C. 图示地貌景观在湿热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更好D. ⑤处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4.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 )A. 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B.页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C. 石灰岩、砂岩、页岩、花岗岩D.花岗岩、石灰岩、砂岩、页岩【解析】: 3.C 4.B 3.①处所示地貌属于岩溶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故A项错误;①②处所示地貌都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故B项错误;图示地貌景观在湿热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更好,故C项正确;⑤处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力作用形成的背斜构造,故D项错误。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含解析新人教版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根底稳固以下图中,图1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为兴义万峰林崎岖地表景观。
据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1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甲、丙岩石中有化石B.乙、丙岩石均具有层理结构C.③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D.①是石灰岩变为大理岩的过程2.兴义万峰林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形成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平行于大陆—大洋边界﹐宽几十至几百千米。
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和活动型两大类。
读大陆边缘类型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 )A.①是岩浆发源地B.②属于软流层4.示意图中的大陆是( )能力提升(2021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一模)右图示意滨海某花岗岩景观。
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岩石朝向海洋的一侧,主要遭受( )6.图示花岗岩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B.岩浆喷发—外力作用—地壳抬升C.岩浆侵入—外力作用—地壳抬升D.岩浆喷发—地壳抬升—外力作用(2021河南开封二模)环崖丹霞地貌以弧形环崖为特色,基岩由坚硬的红色砂岩和松软的页岩构成,其形成受地壳抬升和河流侵蚀的综合作用。
以下图为环崖丹霞地貌形成示意图。
据此完成7~9题。
7.地壳抬升前,该地( )8.地壳抬升后,砂岩和页岩的岩性差异导致河道( )9.环崖呈弧形可能是因为( )(2021天津卷,4~5)以下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
读图文材料,完成10~11题。
10.形成图中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11.导致图中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 )(2021福建三明一中高三质检)海南岛昌化江年均径流量约为36.3亿立方米,年输沙量约为77.7万吨,注入北黎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单选题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A.①处地质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适合修建水库C.③处是背斜山 D.岩层中可能存在化石2.如果图中①河、②河为同一条河流。
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A.①河段自西向东流 B.②河段自东向西流C.该河从图中③山岭东侧绕过 D.该河从图中③山岭西侧绕过【答案】1.D 2.C【解析】1.图中①河附近岩层是背斜(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②河附近岩层是断层(水库建设应避开断层)、③是向斜成山;图示岩层具有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故可能含有化石。
故选D。
2.图中河流沉积物在①河段中位于南侧,说明河流自东向西流,在②河段中位于北侧,说明河流自西向东流;同时②河段海拔高于①河段,河流总是由高向低流,则河流从图中③山岭东侧绕过。
故选C。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⑤⑥④③②①C.④③②①⑤⑥ D.④③②①⑥⑤4.若①为石灰岩,则①与⑤接触地带易形成( )A.花岗岩B.大理岩C.页岩D.砾岩解析:第3题,一般下面的沉积岩先沉积、上面的后沉积,则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④③②①;⑤岩浆岩穿过了④③②①岩层,则⑤形成年代更晚;⑥岩浆岩穿过了⑤岩层,说明⑥形成年代晚于⑤。
第4题,岩浆具有很高的温度,故岩浆运动过程中,会使接触处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
答案:3.C 4.B灌草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
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
图Ⅰ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图Ⅱ示意该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
据此回答5~7题。
5.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6.风影沙丘( )A.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比B.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C.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D.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7.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 )A.风蚀作用不断加强 B.荒漠扩张速度加快C.风积地貌趋于稳定 D.大气降水显著增加解析:第5题,依题意,风影沙丘是因为灌草丛阻挡使风速降低,从而在灌草丛的背风面形成的沙丘;依据图示灌丛、沙丘位置,以及指向标,可判断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第6题,依上题分析,风影沙丘因灌草丛阻挡而形成,则灌草丛迎风面积与沙丘的宽度正相关、灌丛高度与沙丘长度正相关,图示沙丘体积与植株高度正相关,但不是正比关系。
第7题,随着灌草丛增多,则对风速减弱作用增强,风蚀作用会减弱,可以形成更多的风影沙丘,能使更多沙尘被固定下来,从而减缓荒漠扩张速度。
但不能大幅增加大气降水。
答案:5.D 6.D 7.C考古界人士常说:“汉墓十室九空”。
“沉海昏,立吴城”在鄱阳湖边流传了1600多年。
近年来,鄱阳湖出现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让海昏侯墓呈现在人们面前。
下图为鄱阳湖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8—9题。
8.关于图示区域的地质活动描述正确的是A.图示范围内的岩石均是沉积岩 B.庐山的隆起主要是断裂抬升C.P地的地质地貌是背斜谷 D.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西移9.结合材料判断,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A.岩性坚硬,外力侵蚀弱 B.地质稳定,环境变迁小C.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 D.加强保护,人为破坏少【答案】8.B 9.C【解析】8.读图,根据图例判断,图示范围内的岩石有花岗岩,属于岩浆岩,A错;庐山的隆起主要是断裂抬升,形成的是断块山,B对;图示P地的地形开阔,不是谷地,D错;根据图示指向标,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向东南移,C错。
故选B。
9.根据材料可知,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没有受到人为破坏,C对,A、D错。
图示区域地质不稳定,环境变迁较大,B错。
故选C。
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的库车大峡谷,位于天山山脉南麓。
这里地壳发生过剧烈的变动,岩层呈波状弯曲,山体呈红褐色,当地人称为“克孜利亚”,意思为“红色山崖”。
读图,完成10~11题。
10.构成库车大峡谷的岩石类型最可能是( )A.侵入岩B.变质岩C.沉积岩D.喷出岩11.对该景观形成过程的推断,合理的是( )A.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B.岩浆活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D.变质作用、地壳上升、风化作用解析:第10题,该岩石分层明显,属沉积岩。
第11题,首先是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地壳抬升后被侵蚀,形成该景观。
答案:10.C 11.A如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
读图,完成12~13题。
12.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海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13.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A.岩洞B.岩礁C.沙滩D.海岸解析:第12题,岩洞受到海浪的侵蚀而形成。
第13题,沙滩是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而岩洞、岩礁、海岸都受到海浪的侵蚀作用。
答案:12.A 13.C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该河谷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C.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15.图中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 B.③处地层断裂下陷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答案】14.B 15.C【解析】14该河谷处岩层向上拱起,说明是背斜构造,故B项正确。
图中河床呈槽型,说明位于中下游段,故A项错误;乙岸堆积物少、甲岸堆积物多,说明甲岸为堆积岸或凸岸,乙岸为侵蚀岸或凹岸,故C项错误;河流流向无法判断,左右岸难以确定,故D项错误。
15.图中岩层具有明显的弯曲,形成褶皱构造,说明岩层受到地壳运动的挤压作用,故C项正确。
下面的岩层形成时间早于上面的岩层,故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故A项错误;图中③处无断层,没有出现断裂下陷,故B项错误;甲位于平均洪水位以下,不适合聚落发展,故D项错误。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左图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A.风力堆积形成 B.流水沉积作用C.风力侵蚀残留 D.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17.右图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C.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答案】16.B 17.A【解析】16.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在极干旱地区的干涸的湖底中,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然后经历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了这种顶部平坦的平顶山状雅丹,故本题选B。
17.雅丹地貌分布区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拂,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侧由于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故本题选A。
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海深在0—3km,大陆边缘的地壳一般属于陆壳性质,但厚度往往小于大陆内部的地壳,有宽有窄。
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A图)和活动型(B图和C图)两大类。
读大陆边缘类型示意图,回答18—20题。
18.下列大陆边缘属于上图中A类大陆边缘的是A.我国东海岸 B.墨西哥西海岸 C.新西兰东海岸 D.菲律宾东海岸19.下列山脉属于B类大陆边缘类型中边缘山脉的是A.阿特拉斯山脉 B.西高止山脉 C.安第斯山脉 D.斯堪的纳维亚山脉20.根据板块构造理论,C类大陆边缘成因可能是①洋壳与陆壳碰撞挤压②陆壳与陆壳碰撞挤压③洋壳与洋壳碰撞挤压④洋壳与洋壳张裂分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答案】18.A 19.C 20.C【解析】18.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A图)和活动型(B图、C图)两大类。
A图为稳定型,未处在大板块交界处,如我国东海岸。
活动型(B图和C图),根据海底地貌为海沟,陆地构造地貌为边缘山脉或岛弧,此大陆边缘位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根据全球板块构造图,B类型形成边缘山脉,像科迪勒拉山系(墨西哥西海岸包含在其中),C 类型形成岛弧,如亚洲东部的岛弧链,(菲律宾群岛包含其中)、新西兰南北二岛。
故选A。
19.B类大陆边缘类型中边缘山脉是由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A阿特拉斯山脉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的,为陆陆板块碰撞;B西高止山脉位于印度半岛为陆陆板块碰撞形成;C安第斯山脉是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的,为陆洋板块碰撞;D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是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的,为陆陆板块碰撞。
故选C。
20.C类大陆边缘为岛弧,应为挤压边界,陆壳与陆壳碰撞挤压形成褶皱山脉。
故根据板块构造理论,C类大陆边缘成因可能是洋壳与陆壳碰撞挤压、洋壳与洋壳碰撞挤压。
故选C。
“巨人之路”是位于英国北爱尔兰海岸的著名旅游景点,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这个由数万根高低不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而成的、绵延数千米的堤道,从峭壁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地屹立在大海之滨,看起来就像巨型石阶,所以被称为“巨人之路”。
下面左图为“巨人之路”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据此完成21~23题。
21.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属于右图中的( )A.甲B.乙C.丙 D.丁22.“巨人之路”地貌景观的地质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深海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下切—海水侵蚀B.板块张裂—岩浆侵入—岩浆冷却凝固—风力侵蚀C.板块碰撞—岩浆侵入—地壳隆起抬升—风力侵蚀D.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岩浆冷却凝固—海水侵蚀23.对“巨人之路”景观未来观赏价值影响最大的可能是( )A.风力侵蚀B.海水侵蚀C.全球变暖D.火山地震解析:第21题,由材料中的“玄武岩石柱”可判断出,“巨人之路”石柱属于岩浆岩。
右图中甲为沉积岩,乙为岩浆岩,丙为变质岩,丁为岩浆。
第22题,“巨人之路”景观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多岩浆活动,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玄武岩,玄武岩在沿海地区长期受海水侵蚀形成台阶形状。
第23题,由材料可知,“巨人之路”景观位于海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会上升,可能淹没“巨人之路”的台阶,从而影响其观赏价值,故C项正确;“巨人之路”景观位于欧洲西部沿海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弱,故A项错误;“巨人之路”就是岩石长期受海水侵蚀形成的,故海水侵蚀对其观赏价值影响不是太大,故B项错误;火山地震可能形成更加壮观的景观,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