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生活》前言课件(新人教必修3)147.ppt.ppt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前言》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资料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前言》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资料
5
慈禧太后是历史上有名的“奢侈太后”,这一点在饮食方面表现得尤为 突出。就拿负责慈禧个人饮食的寿膳房来说,这个座落在颐和园大戏楼东侧 的炊事班由一共108间房屋组成,占有八个院落,在里面上班的厨师足足有 128人!如此大规模的炊事班别说是供应一个人的伙食,就是伺候一个整编师 都绰绰有余了。
按照清朝宫廷的伙食制度,皇帝一天的标准伙食包括:盘肉22斤、汤肉5斤、 猪肉1斤、羊2只、鸡5只、鸭3只、白菜菠菜香菜韭菜共19斤、各种萝卜60个, 各种瓜各种瓜每种1 个、苤蓝及闭蕹菜6斤、葱6斤、酱和清酱各3斤玉泉酒4 两、醋2斤、牛奶100斤、乳油1斤、香油1斤、芝麻1合5勺、澄沙3合、白糖核 桃仁黑枣各12两、玉泉山水12罐。慈禧太后的伙食标准最初和皇帝大体相同, 但是到后来,随着自己享受欲的提速,她的伙食标准逐渐超过了皇帝。从数 量来说,仅每天的两次正餐就有100碗不同的菜肴,正餐之外的两次“小吃” 至少也有20碗菜。至于质量更是没的挑,这128个火头夫都是全国数得着的名 厨,手艺精湛,但又各有特长。所用原料是从各地采办的上品,包括“禽八 珍”、“海八珍”、“草八珍”等等精品。做菜时候的讲究就更多了,譬如 豆芽,就要求一根儿一根儿地—把豆芽根儿上的须全部摘掉,同时还不能弄 断豆芽本身。慈禧每天吃的都可谓是顶级国宴,云集了众多名厨、名菜,至 于价值,毫不夸张地说,她吃的绝对是“真金白银”! 有一年,慈禧太后 想过下火车瘾,就把自己庞大的御用炊事班搬上了自己的专列。虽然是在火 车上搭建的临时御膳房,但是无论是人数还是规模一点都不凑合,一共占了4 节车厢,其中1节车厢装着50座炉灶,每灶负责做两种菜,共用厨师100名。 每餐备正菜100种、糕点水果糖食干果100种。当然,慈禧是货真价实的凡夫 俗子,没有天棚元帅那样的海量,所以这么多道菜除了离她本人最近的区区 几道菜,其他的基本都是凑数,装点老佛爷脸面的。这些吃不完的山珍海味 待她用餐完毕,或者倒进泔水桶喂猪,或者分给女官、宫女、高级太监门打6 牙祭。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教材教法分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教材教法分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建议: 重


发 利 用
◇课堂探究:(1)如果你支持第一种观点,除了陈述你的理由外,还请你思考: ①现在青少年主要喜欢什么样的流行文化作品; ②年轻人追“潮”有哪些原因; ③历史上存在过的流行文化作品,它们后来的命运如何。 ◇探究提示:现在青少年主要喜欢港台流行音乐、网络游戏、日本动漫、韩 剧、崇拜明星、歌星等。年轻人追“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赶时髦,有的 羡慕明星的生活方式,也有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以明星为榜样进行自 我塑造,等等。历史上存在过的流行文化作品,留下来的并不多,它们后来大多 被人们遗忘了,因此,流行的未必是长久的。 ◇课堂探究:(2)如果你支持第二种观点,除了陈述你的理外外,还请你思考: ①经典文化作品为什么能成为经典; ②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经典文化作品是否过时了; ③现在的流行作品能否成为经典。 ◇探究提示:经典文化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其经过了时间老人筛选过 后能留下来的东西,如先秦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等等。对于今天的青年 来说经典文化并不过时,因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源泉。现在流行 的作品有的能成为经典,有的犹如过往的烟云。 ◇课堂探究:(3)如果你对以上两种观点都不赞成,可否就流行文化作品与经 典文化作品的意义阐述自己的见解? ◇探究提示: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流行文化往往形成时 尚,而经典文化也并不是曲高和寡的,经典代表着高层次的文化。流行文化有着 容易被人接受的特点,它快速、直接,极易导致人们感官的刺激,形成兴奋点, 流行文化主要由年轻人倡导、推动、消费,有激情。经典文化像贮存了多年的美 酒一样醇厚,经典唯美,有着高贵的气质,经典文化使人回味无穷。有时候流行 文化也就是经典文化。

知识结构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与文化建设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课件:传统文化的继承共30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课件:传统文化的继承共30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课件:传 统文化的继承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政治:《文化生活》复习课件(新人教必修3)

政治:《文化生活》复习课件(新人教必修3)
(4)我国应如何应对: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 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 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 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 (理解 P13-P14)
(如何传播:途径、手段传媒)
6.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了解)P34-35
(1)文化传播:(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 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 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2)多种途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国之间 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 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 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 化传播的途径。
怎么看
第 三 单 元 中 华 文 化 与 民 族 文 化
怎么办
第 四 单 元 发 展 先 进 文 化
体味文化
文化是什么
第 一 单 元 文 化 与 生 活
文化与 社会 文化与经 济、政治
三者关影 响 文化 塑造 人生
影响特点
文 化 在 综 合 国 力 竞 争 中 的 地 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 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C.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 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从国内看)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B.(从国际看)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 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高中政治人教版 必修三文化生活 1.1体味文化(共20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 必修三文化生活 1.1体味文化(共20张PPT)

三、文化的力量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 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1)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对民族和国家历史发展的影响
思考
精神力量能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1、时间上:无时不在
2、空间上:无处不在
3、区域上:不同区域各具特色
什么是文化?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化是什么(了解文化)
1、文化的内涵: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 及其产品。 (2)内容包括: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二、文化是什么(了解文化)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不是经济、政治现象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 ——源于人类实践 象 (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不是天生的,是逐步培养的 (4)文化实质是精神现象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想一想: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有人说,文化是一种“纯”精神活动和“纯”精神产 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甲骨文
简 牍
纸书
电子书
归纳: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 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丰富多彩
(静态)形式来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 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都属于文化;
(动态)形式来看: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 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文化”重要吗?
“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素养对于个人: 文化氛围对企业: 文化竞争力对于国家:

高二政治必修三人教版《文化生活》1.1体味文化(共23张PPT)

高二政治必修三人教版《文化生活》1.1体味文化(共23张PPT)

1,“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 不同学科、不同学者中使用“文化”概念时含义 往往不同。《文化生活》中所讲的“文化”是指 • A。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 动及其产品 • B。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 其成果的总和 • C。文学艺术、科学知识、思想道德和人们 受教育的程度 • D。建筑、道路、文物、工具等一切已经 “人化”的自然 • 答案:( A )

• •
3,下列对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出来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与自然界同时产生的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A。 B。 C。 D。 答案:( C )

4,在都市,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在乡镇, 人们利益农闲的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目, 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 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特有的乡 土气息。这说明 A。不同区域在文化上毫无相通之处 B。不同的自然环境早就了相同的文化环境 C。不同文化环境的差异是可以完全消除的 D。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 文化环境 答案:( D )
• 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方 美人”是台湾苗栗生产的一种名茶, 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 咬过的乌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 王偶然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 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 茶名有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 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 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 色若琥珀。这表明( )
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 验,特别是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
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
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精神产品需要物质载体。 • 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 观历史文物、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 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 精神生活,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生 活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 展。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1课文化与社会课件(共23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1课文化与社会课件(共23张PPT)

经济是基础,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相互影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 治所决定,
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 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 以重大影响。【两面性】
中国网络电视台作为中国最大最权威的央广电台, 致力于传播中国正能量,推动中国发展和促进中国 与世界的交流和合作。 而网络上曝光的一些钓鱼网站则传播落后、腐朽的 负能量阻碍社会的进步和损害人民的合法权益。
我们阅读书籍、 欣赏艺术品、 参观历史文物、 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
都可以从中透视 人们的精神世界 和精神生活,
看到历史上的和 现实中的文化,
认识文化的传承 和发展。
人们的精神活动 离不开物质活动,
精神产品也凝结 在一定的物质载 体之中。
1.1.1.3文化的力量
真金 白银
文化是一种 社会精神力 量
A
1.1.代背景
重要性
发展中国 家面临的 严峻挑战
应对举措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 激烈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 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 文化多样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 国家,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 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特点
“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 产品。 其中“文化”,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