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用冰取火》教学设计02

合集下载

语文《用冰取火》教案

语文《用冰取火》教案

语文《用冰取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用冰取火》的主要内容,了解冰取火的故事背景和科学原理。

(2)能够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和动脑思考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用冰取火》的主要内容理解和分析。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冰取火的科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 课文中的难点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用冰取火》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简介课文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大意。

(2)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4. 冰取火的科学原理(1)教师讲解冰取火的科学原理。

(2)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解释冰取火的原理。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学习收获。

(2)学生自由发挥,谈谈自己对冰取火的看法和感受。

6.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用冰取火》的主要内容。

(2)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科学话题,进行调查研究,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3. 作业反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七、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回顾课堂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用冰取火教学教案设计

用冰取火教学教案设计

用冰取火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冰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如何利用冰来实现取火的目的。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冰的性质和特点,掌握用冰取火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二章:冰的性质和特点2.1 冰的定义2.2 冰的性质2.3 冰的特点冰在常温下易融化、易挥发、具有冷却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

第三章:用冰取火的方法3.1 准备工具和材料准备冰块、放大镜、阳光、火柴等物品。

3.2 实验步骤步骤一:将冰块放置在阳光下,让冰块慢慢融化。

步骤二:将放大镜正对太阳,调整放大镜与冰块之间的距离,使太阳光线聚焦在冰块上。

步骤三:观察冰块表面,发现有小火星出现。

步骤四:用火柴轻轻吹拂火星,直至点燃火柴。

3.3 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要确保冰块平稳放置,避免放大镜偏离太阳位置,要注意安全,避免眼睛直视阳光。

第四章: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4.1 创新思维培养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冰取火,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吗?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出新的想法。

4.2 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总结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冰的性质和特点,掌握了用冰取火的方法,并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5.2 评价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创新思维方面的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第六章:扩展讨论冰火科技的原理与应用6.1 讨论主题引导学生探讨冰火科技的原理及其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冰火科技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冰火科技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制冷技术、太阳能聚焦等。

探讨冰火科技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潜在影响。

6.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并分享研究成果。

第七章:实践操作冰火科技小制作7.1 制作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冰火科技的原理,制作一个简单的冰火科技应用产品。

《用冰取火》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用冰取火》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用冰取火》教案本文是关于《用冰取火》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材简析]《用冰取火》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讲的是一个探险队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过程中,他们的打火器找不到了,一个年轻的探险队员用冰做成“冰透镜”,点燃了火,挽救了大家的生命。

文章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有决不放弃的信心,运用知识和智慧,就会战胜困难。

这也是文章的教学重点。

文章渗透了凸透镜聚焦及光的折射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用冰透镜取火的原理,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第二课时)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并了解其中的道理。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通过阅读课文,体会探险队员们的聪明与智慧,并结合实际,谈谈运用知识和智慧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道理。

[教学重点]1.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

2.体会探险队员的聪明与智慧,懂得遇到困难要运用知识与智慧去解决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用冰取火所蕴涵的凸透镜的原理。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南极风光、重点句子)。

学生:查找有关南极的资料,观察放大镜。

一、导入: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用冰取火》二、授课:汇报任务一: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用冰取火?汇报任务二:为什么用冰取火?从哪儿看出打火器丢了?打火器丢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出示课件:南极气候图片出示课件:没有火就没法工作;没有火就没法生活;没有火,生命就受到危胁。

感情朗读。

汇报任务三、1、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其他队员是怎么想的?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话。

2、一伙年轻的队员,望着惨白无力的太阳和茫茫的冰原,却陷入了深思。

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课件出示:课文6、7小节,并指导朗读。

小结:正是靠着这份执着、顽强、不放弃的精神,他才创造了用冰取火的奇迹,这不能不令人感动,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读6、7小节。

3、这伙年轻的队员用他的智慧,用冰点燃了生命之火,引读:这团红红的生命之火……4、此时此刻,你就是探险队员的一员,我是记者,采访一下:看到茫茫冰原上这团红红的生命之火,你有什么感受?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智慧 语文天地 用冰取火》优质课教案_2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智慧  语文天地  用冰取火》优质课教案_2

《用冰取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并了解其中的道理。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通过阅读课文,体会探险队员们的聪明与智慧,并结合实际,谈谈运用知识和智慧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道理。

教学重点:探险队员怎样用冰取火,体会探险队员们的聪明与智慧。

教学难点:探险队员怎样用冰取火,并了解其中的道理。

教学准备:PPT,关于南极洲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今天我们学习的《用冰取火》这篇课文。

有没有对这个题目感到很奇怪?你有什么疑问?提问——为什么用冰取火?怎样用冰取火?能取到火吗?(冰,水为之——荀子《劝学》)你们的问题也是老师的问题。

让我们带着好奇心一起去解惑吧。

二、初读课文1、同桌用一本书一起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如果发现同桌有读错的地方,请你帮助他一起进步。

2、考考同桌课后的生字。

3、交流。

强调:昼、几、筹、胁4、这些生字拦路虎被我们解决掉,我们来看下这些词语你会读吗?白昼孤岛踪影威胁一筹莫展焦点恢复束手无策顽强探测思索冰透镜徘徊火绒5、这是一个发生在哪里的故事?人物是?南极洲探险队员孤岛踪影威胁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冰透镜你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南极洲的探险队员在一个孤岛上,打火器不见踪影,生命受到死亡的威胁,大家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的时候,一名年轻的队员用冰做了一个“冰透镜”取火,把火点燃的故事。

南极洲探险队员冰透镜南极洲的探险队员用冰做冰透镜取火的故事。

三、为什么取火?1、探险队员因为发生了什么事需要取火?读句子。

(打火器找不到了,生不了火)打火器找不到了,在咱们这只不过是一件小事,可是身处南极洲的探险队员来说是一件可怕的威胁生命的事,那你对南极洲有哪些了解?那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南极洲的?谁来读读。

(1)寒冷——零下二十摄氏度(2)天气——变变化无常。

(3)孤岛——无法求救3、在冰天雪地、天气变化无常的这个南极洲的孤岛上,没有火的探险队员是什么样的心情?(紧张、害怕、惊惶、不知所措、无助、走投无路。

用冰取火教案

用冰取火教案

用冰取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用冰取火的原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用冰取火的原理,即凸透镜的聚焦作用。

(2)掌握用冰取火的具体操作步骤。

2、难点(1)如何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凸透镜的聚焦原理。

(2)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确保学生能够成功地用冰取火。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用冰取火的原理和相关知识。

2、演示法:教师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过程。

3、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亲身体验用冰取火。

四、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冰块、透明塑料袋、水、火柴、干草等。

2、教具准备:凸透镜、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没有打火机和火柴的情况下,如何生火吗?”(2)展示一些在野外生存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火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1)介绍凸透镜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凸透镜能够将光线聚焦的原理。

(2)讲解用冰取火的原理:将冰块削成凸透镜的形状,也能起到聚焦光线的作用,从而产生高温点燃易燃物。

3、教师演示(1)教师现场演示用冰取火的步骤:选取一块较大且透明的冰块。

用小刀或其他工具将冰块慢慢地削成凸透镜的形状,尽量使其表面光滑。

将削好的冰凸透镜对准阳光,调整角度,使光线通过冰凸透镜聚焦在干草或火柴头上。

当干草或火柴头处出现明显的热点并开始冒烟时,小心地吹气助燃,使其燃烧起来。

(2)在演示过程中,强调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如削冰的技巧、调整角度的方法等。

4、学生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用冰取火的实践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5、总结交流(1)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经验和体会,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

(2)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总结,再次强调用冰取火的原理和关键步骤。

6、拓展延伸(1)让学生思考:除了冰块,还有哪些材料可以制作成类似凸透镜的工具来取火?(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或进行实验,探索其他取火的方法。

语文《用冰取火》教案

语文《用冰取火》教案

语文《用冰取火》教案1.1 设计理念1.1.1 通过学习《用冰取火》,使学生了解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1.1.2 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1.1.3 通过对作品的深入剖析,使学生领悟到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重要性。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内容解析2.1.1 讲解课文《用冰取火》的故事背景、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2.1.2 分析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如智慧、勇敢、团结等。

2.1.3 解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以及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目标3.1.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冰取火》。

3.1.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3.1.3 学习文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能够理解课文《用冰取火》的基本内容,了解古人用冰取火的智慧和创造力。

4.1.2 学会文中的一些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1.3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理解课文《用冰取火》中的一些生字词和难句。

5.1.2 领悟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主题思想。

5.1.3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5.2 教学重点5.2.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冰取火》。

5.2.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5.2.3 学习文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学课件6.1.1 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用冰取火》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6.1.2 在课件中插入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6.1.3 课件中设置一些互动环节,如问题抢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2 学习资料6.2.1 准备与课文《用冰取火》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作者介绍、历史知识等。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用冰取火》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用冰取火》教学设计2

《用冰取火》教学设计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公益小学李红一、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智慧的第三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南极探险队员做“冰透镜”取火的故事,赞扬了探险队员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品质和使自己绝处逢生的智慧。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对课文的掌握要以各种形式的朗读为主要方法,对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也要融入到朗读课文中,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

三、课时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并了解其中的道理。

2、体会探险队员们的聪明与智慧,并结合实际,谈谈运用知识和智慧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通过重点句、段品读体会,感受探险队员的镇定、智慧、顽强的优秀品质。

五、教学难点体会火的重要性和探险队员的危险处境,以及在遇到困难时,要冷静思考,运用智慧战胜困难。

六、教具课件七、课时两课时(第二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冰”和“火”本来是相克的两个事物,谁都知道冰火不相容,(板书:冰、火)用“冰”怎么能取“火”呢?(补充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用冰取火》,看一看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

(连接网址:/programs/view/8TxD_bdM K24/)要求:同学认真听,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三)理解课文,深入思考1、你们来看,这是地球的最南端——南极(播放视频《南极风光》/v_show/id_XMjM5ODU4Njg4.h tml)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南极的天气情况吗?2、同学们,在南极这么寒冷的地方,我们的探险队员最需要的是什么?你能在文中找一句话来说明火的重要性吗?说说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3、小组讨论:既然火的作用这么大,那么在南极这种地方,如果打火器找不到了,会发生什么事呢?(发挥想象)4、打火器找不到了,探险队员们心情是怎样的?5、他们真会默默地等待死神的到来吗?(自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6、面对这样的生死关头,这位年轻的探险队员是怎样做的?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同学听。

语文《用冰取火》教案

语文《用冰取火》教案

语文《用冰取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用冰取火》的主要内容,了解冰取火的实验过程及原理。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实验步骤和原理。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用冰取火》的主要内容。

(2)生字词的掌握。

(3)冰取火的实验步骤及原理。

2. 教学难点:(1)冰取火的实验原理。

(2)如何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用冰取火》的相关资料。

(2)生字词卡片。

(3)实验器材:冰块、放大镜、纸张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用冰取火》。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冰取火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用冰取火吗?想知道是如何进行的吗?(2)引入新课《用冰取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2)学生分享查阅的资料,了解冰取火的原理。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实验步骤和原理。

(2)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动手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2)实验结束后,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感受。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课文《用冰取火》的主要内容和实验原理。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冰取火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五、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3. 预习下节课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

2. 实验操作评估:检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观察细致程度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行为反思:(1)是否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

语文《用冰取火》教案

语文《用冰取火》教案

语文《用冰取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用冰取火的故事,理解故事中的科学原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科学原理。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用冰取火的故事,理解故事中的科学原理。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冰取火的科学原理。

(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判断。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景。

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科学原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用冰取火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完成生字词卡片的相关练习。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所讲述的用冰取火的故事。

(2)分析故事中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科学原理。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5.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进行口头练习。

(2)学生运用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判断,完成相关练习。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家庭作业:运用所学的科学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

最新北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用冰取火》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最新北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用冰取火》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4
5、作业
小组讨论:还有哪些方式可以产生火。
6、板书
用冰取火
一、为什么用冰取火
(1)南极条件恶劣
(2)打火器找不到了
(3)探险队员在孤岛上,很难得到救助
(4)南极只有冰和柔和的太阳光
(5)没有火情况非常危急
二、如何取的火
“冰透镜”
5
识和智慧解
决问题,克服困难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课文,体会探险队员们的聪明与智慧。
教学难点
明白运用知识和智慧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道理。
教学方法
谈话法 讲授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课前准备
课件 小黑板 作业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1
1、导课 1.在寒冷的南极,没有火是不行的。文中年轻的探险队员想到了什么办法来
生火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继续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南极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
2、新授 (一)为什么用冰取火。
1.默读课文,画出为什么用冰取火的句子。 2.讨论: (1)南极条件恶劣 师:从哪看出南极环境恶劣? ①夏天-20度,柔和的日光,感觉不到温暖 ②天气变化无常。 (2)打火器找不到了 (3)探险队员在孤岛上,很难得到救助 (4)南极只有冰和柔和的太阳光 (5)没有火情况非常危急 出示:没有火,就不能工作;没有火,就不能生活;没有火,生命就受到威胁。 师:请你再读读这句话,看看它有什么特点吗? 师:作者运用排比的句式,层层深入,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情况的危急。让我 们合作读一读这句话。师:没有火,女生——师:没有火,男生—— 师:没有火,齐—— (二)年轻队员如何取的火。
“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等待无情的死神到来?”一个年轻的队员,望着惨白无力 的太阳和茫茫的冰原,久久地思索着。

《用冰取火》三年级语文教案

《用冰取火》三年级语文教案

《用冰取火》三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冰、取、火”等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用冰取火的科学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的认读与理解。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用冰取火的科学原理。

2.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科学原理。

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冰块和火柴,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冰和火有什么关系吗?”2.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正确认读生字。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研讨交流教师出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你们认为用冰取火可能吗?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学习生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正确认读。

教师讲解生字的意义和书写方法。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5.拓展活动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用冰取火的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

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用冰取火有什么新的认识?”7.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用冰取火的原理,并尝试用冰制作凸透镜。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用冰取火》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到了用冰取火的科学原理,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同时,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用冰取火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生字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辅导。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生字的认读与理解: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含有生字的句子,如:“小明拿着冰块,想用它取火。

《用冰取火》教案设计

《用冰取火》教案设计

《用冰取火》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引入《用冰取火》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冰与火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介绍《用冰取火》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冰与火的矛盾特性,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1.3 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冰与火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探究。

1.4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过程,评估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和兴趣。

第二章:冰的特性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冰的特性,包括冰的凝固点、冰的热容量等。

2.2 教学内容:介绍冰的凝固点是0摄氏度,冰的热容量较小,冰的融化需要吸收热量等特性。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冰的特性,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探究。

2.4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思考过程,评估学生对冰的特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三章:火的特点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火的特点,包括火的温度、火的燃烧过程等。

3.2 教学内容: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火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探究。

3.4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思考过程,评估学生对火的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四章:冰火相容的可能性4.1 课程目标:让学生思考和探讨冰火相容的可能性,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冰火相容的可能性,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进行交流和讨论。

4.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4.4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过程和思考过程,评估学生对冰火相容的可能性的理解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课程目标:让学生总结和反思《用冰取火》的学习过程,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和反思《用冰取火》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进行交流和讨论。

关于《用冰取火》公开课教案

关于《用冰取火》公开课教案

关于《用冰取火》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冰的性质以及在特定条件下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冰的性质:冰的熔点、冰的导热性、冰的折射率等。

2. 冰与火的辩证关系:在特定条件下,冰可以转化为火。

3. 冰的应用:生活中的冰、科技领域的冰、冰在医学中的应用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冰的性质及其应用。

2. 利用实验、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冰与火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冰的性质和应用的思考。

2. 探究冰的性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冰的熔点、导热性、折射率等性质。

3. 讨论冰与火的辩证关系: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在特定条件下冰如何转化为火。

4. 分享冰的应用案例:学生分组收集生活中的冰、科技领域的冰、冰在医学中的应用等案例,并进行分享。

5. 情境模拟:学生分组进行情境模拟,体验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过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冰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学生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思考深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分享报告:评价学生对冰的应用案例的收集和分析能力。

4. 情境模拟评价: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中的表现。

六、教学资源1. 实验材料:冰块、温度计、热源(如酒精灯、热水等)、实验容器等。

2. 案例素材:生活中的冰应用实例、科技领域的冰应用实例、冰在医学中的应用实例等。

3. 教学工具:PPT、投影仪、白板、markers等。

七、教学环境1. 实验室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光线充足,实验器材摆放整齐。

2. 教学互动区:座位编排有利于学生沟通交流,投影仪、白板等设备齐全。

八、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需45 分钟。

语文《用冰取火》教案

语文《用冰取火》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科学家用冰取火的故事,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科学实验过程。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对科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科学家用冰取火的故事,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

2. 教学难点:(1)冰如何取火?(2)课文中提到的科学原理是什么?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板书课题《用冰取火》,引导学生思考:冰能取火吗?如何取火?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冰如何取火?(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科学实验过程。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冰取火的科学原理。

(2)强调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自己的兴趣,调查其他科学实验,下节课分享。

2. 拓展作业:(1)结合课文内容,思考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尝试用冰取火?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课文中所讲述的科学家用冰取火的故事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创新思维、沟通能力等。

5.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如家庭作业和拓展作业的完成质量。

《用冰取火》教学设计(通用10篇)

《用冰取火》教学设计(通用10篇)

《用冰取火》教学设计《用冰取火》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用冰取火》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用冰取火》教学设计篇1教材说明:这篇课文讲的是一支探险队到南极去考察,在一个孤岛上,他们的打火器找不到了。

探险队员用冰做成“冰透镜”,点燃了火。

故事表现了探险队员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聪明与智慧。

一、教学目的:1、读课文内容,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并了解其中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探险队员们的聪明与智慧。

3、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运用智慧和知识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事例。

4、会认识本课15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以及会写八个生字。

二、教学重点民、难点: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会运用智慧和知识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凸透镜与南极的图片资料。

四、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南极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南极的气候,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同学们,在这么寒冷的地方,我们的科考队员最需要的是什么?那么,如果在没有火的前提下,会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用冰取火的故事。

板书课题。

学生一起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想了解哪些知识?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1、这些问题,课文中给我们做了介绍,让我们一起去读课文,读时用所有可能的办法认识生字。

读通句子。

2、抽读。

3、看看,通过刚才的读文,你都了解了什么?这里,引导学生读好课文。

4、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分小组合作学生,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南极的寒冷以及在那里火的作用之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火那么会出现的结果。

使同学们在学习、谈论的过程激发起他们深入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三、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感受深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教学设计2:用冰取火

教学设计2:用冰取火

《用冰取火》教学设计(一)导入1.出示企鹅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2.欣赏南极图片,解说。

3.说说你了解到的南极。

南极异常寒冷,然而,它优美的风光,丰富的物产,以及它的神秘莫测吸引着各国科学家纷纷去那里探险。

(二)新授1.自读全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习课文1---4自然段,感受南极环境的恶劣,火的重要。

(1)探险队在什么时候到达南极?(2)南极的夏季有哪些特点?从哪儿看出来?(3)找出文中的拟人句,说说你体会到什么?(感受夏季微热的阳光对探险队员的重要)(4)南极的气候非常恶劣,探险队员丝毫不怕,从哪儿看出来?找出词句读一读。

(感受队员克服困难工作的顽强精神)(5)当他们到达一个孤岛上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说。

(6)遇到这种突然出现的意外,队员们是如何做的,他们心情怎样?自读冒号后的句子。

(体会着急、担心)(7)没有火,意味着什么?自读第3自然段,想象没有火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学生交流,感悟。

)师:队员们热爱的工作无法进行,生活不能维持,时隔不久,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读出他们的心情。

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点评。

②齐读。

感悟排比句的力量。

(学生语气越来越急迫,感情越来越强烈,似乎感悟到死神正一步步逼近探险队员。

)(8)师:大家从着急担心到害怕恐惧,甚至于心灰意冷,连活下去的信念都开始动摇,从哪些词看出来?(一筹莫展、绝望)模仿他们的动作、神态。

师:然而,有一个人,他不甘心,不相信没有办法。

生补充:“难道---------?”你体会到什么?(9)他像雕塑一样屹立在冰原上,久久的思索着。

他思索什么?什么引起他的思索?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取火、冰原阳光)3.品读课文6、7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年轻的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①画出表示他动作的词。

②师生站立,边叙述边模仿制作冰透镜。

(2)学生齐读取火过程,边读边模仿动作,想象取火过程。

①火绒上出现了哪些奇迹?用----画出来。

三年级语文下册《用冰取火》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用冰取火》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用冰取火》教案设计三年级语文下册《用冰取火》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4个生字,3个会认字。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从而感受探险队员的智慧、顽强的品质与不放弃的精神,懂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

2.体会探险队员的聪明与智慧,懂得遇到困难要运用知识与智慧去解决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重点句)。

学生:查找有关南极的资料,观察凸透镜,了解相关知识。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简述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1.谈话导入,初读课文。

2.幻灯[课件辅助,帮助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二、学习1至4自然段(一)默读1至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感受深的句子并做简单批注,画完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二)教师指导。

1.第三自然段。

(1)提问:火为什么这么重要呀?课件出示几组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没有火,()。

(2)教师渲染情境。

(叙述)教师: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中,你是探险队员,此时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情?(3)指导朗读。

2.师生谈话。

师:你就是探险队员,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在这样的一个孤岛上,火却丢失了,你有什么办法?3.课件:大家一筹莫展,陷于绝望。

(1)指名读。

(2)课件对比“绝望和失望”感知。

提问:哪句好,为什么?(3)指名读。

三、默读自学5至7自然段(一)学习提示:1.默读思考,为什么只有这个年轻的探险队员想出了用冰取火的方法?画出相关词句。

2.思考后可与同桌说一说。

教师指导:(1)不放弃的精神。

课件: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等待无情的死神到来?提问:这句话什么意思?教师启发。

练习朗读。

(2)智慧。

小声读6、7自然段,思考:年轻的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学生汇报。

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感知取火过程。

重点词语的指导:摩挲。

三年级语文下册 用冰取火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用冰取火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

《用冰取火》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本课的生字、新词。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能抓住重点词句,了解年轻人是如何用冰取火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并学习探险队员能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智慧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年轻人是如何用冰取火的。

教学难点:年轻人是如何想出用冰取火的办法的。

教法:启发点拨、课件演示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东西非常的重要,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课件出示“火”的图片,看到了火你想到了什么?火可以做什么?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如何得到火?根据经验回答。

板书:火。

是呀,同学们,火可以产生热量,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火,(边说边展示南极的图片资料) 2、你们来看,这是地球的最南端——南极,(课件展示)通过预习,你们已经对南极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谁来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南极是什么样的?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南极的气温很低、风很大,到处都是冰天雪地。

3、在南极这样烈风、酷寒、暴雪的环境里,人们更需要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发生在南极的与火有关的文章:“用冰取火”。

板书:“用冰取”,补充课题。

4、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说点什么?有哪些疑问呢?学生谈对课题的质疑,用冰可以取火吗?在什么情况下想到的这个方法?怎么取得?是谁想到的这一方法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

二、检查预习情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出示课件)2、开火车读词(出示课件)摄氏度徘徊几乎赐给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绝望恢复驱散跳跃一缕焦点茫然干燥蓬松5、听录音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写了一个探险队到达南极,他们要生火做饭,发现打火器不见了,最后有一个年轻队员想到了用冰取火的方法,把火给点燃了。

)三、细读感悟,体会情感(一)、探险队员为什么要取火?没有火将意味着什么??默读1~4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谈谈自己对词句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读一个多音字,会写10个生字,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是怎样用冰取火的。

2、一般技能:并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并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3、思想感情: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在遇到困难时,要冷静思考,运用智慧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养成正确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用具:
课件,投影,生字卡片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冬天玩过冰吗?感觉怎样?试想一下,用冰能取到火吗?该怎样取呢?你还有多少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把握不准读音的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认识它。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学生字词:
1、要求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规律或其它方法快速记生字字型,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难记的生字抄两遍。

3、再认真读课文。

四、反复读第一自然段:
1、边看图片,边想象,那里的天气怎样?你感受到什么?。

2、可以同桌互相描述,也可以在小组里互相描述。

3、再读第一段,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什么?
五、整体感知。

1、在南极变化无常的天气里,探险队员遇到了哪些困难?
2、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困难。

3、你能说说怎样用冰取火?
七、找几句类似的句子,边读边想画面,体会用词的准确、形象、生动。

八、小结本课学习的收获,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过渡:
探险队员遇到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1、自由读
2、
3、4段,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读来理解问题,或是展开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3、什么是一筹莫展?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遇到的绝境。

4、指名读2、3、4段。

二、理解重点段
1、默读5、6、7段,你体会到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取火的过程。

3、边读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你体会出什么?
4、小小的火苗燃起来了,它代表着什么?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此时的心情。

三、学写生字:
注意提醒学生使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来记住新生字。

四、小结:
谈本课收获。

作业设计:
写写读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