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闻一多

合集下载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ding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ding

学者方面: 学者方面: (1-7 ) 做了不说
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 卓越的学者
说了就做
1起草政治传单 2群众大会演说
民主战士: 民主战士:
(8-20) )
既说又做
大勇的革命烈士
3参加游行示威
“言巨人,行的高标” “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拓展延伸
“诗人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 诗人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 诗人的天赋是爱 他的民族。 他的民族。” 生命的量至多不过百年, “生命的量至多不过百年,他的 质却可以无限度地往高深醇美的境 域发展。 域发展。” ——闻一多 闻一多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闻一多的事迹很多,寻找资料,试 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2.找出文中仍不能理解的内容。 3.再次品味本文生动形象,精练含 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的语言。
自古至今我国有很多像闻 一多先生一样的志士仁人, 一多先生一样的志士仁人,用 自己的言行实践着自己的理想。 自己的言行实践着自己的理想。 请你说出一两句表达他们理想 追求的诗。 追求的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他还活着。 有的人,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 有的人,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 不朽”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有的人, 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野草 有的人,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臧克家

七下语文第二课《说和做》

七下语文第二课《说和做》
这个青年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闻一多先生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
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 主战士。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 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 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 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 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37年 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臧克家(zāng)诗兴(xìng)钻探(zuān)地壳 (qiào)弥高(mí)锲而不舍(qiè)炯炯 (jiǒng)目不窥园(kuī)兀兀穷年(wù)沥尽 心血(lì)梳头(shū)凌乱(líng)无暇(xiá) 心不在焉(yān)秩序(zhì)深宵(xiāo)伴侣 (lǚ)漂白(piǎo)小楷(kǎi)群蚁排衙(yá) 硕果(shuò)卓越(zhuó)校补(jiào)赫然 (hè)潜心贯注(qián)心会神凝(níng)迥乎 不同(jiǒng)独裁(cái)函(hán)李公朴(pǔ) 迭起(dié)大无畏(wèi)慷慨淋漓(kāng kǎi lín lí)气冲斗牛(dǒu)昂首(áng)澎湃 (péngpài)
5.“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 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 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 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 怎样的治学态度?
这部分的“说”有哪几种含义?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前一个说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 后一个说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
知遇相惜 亦师亦友
臧克家于1930年起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 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 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 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 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 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 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发行《烙 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人多有书 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 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 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 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 遇难后,臧克家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解读(作品赏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解读(作品赏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解读(作品赏析)这篇文章选自1980年2月12日的《人民日报》。

是“农民诗人”臧克家(zāng kè jiā)所作,原名《“说和作──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入选初中教材时经作者同意更改为此名称[1] (2017年人教社教材改版,改版后文章恢复初名[2] )。

这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文“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如:“爸爸是多么喜欢花”;“做大 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
(3)如果作文中涉及到的条款比较多, 又是相互独立的,就用小标题或者“一、 二、三”、“首先、其次、再次”过渡 即可。
(4)如果在写作中,想要提醒人们的注 意,就可以用设问式过渡句。
如:“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 呢?”;“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 上的情况呢?”
3.前半部分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 什么精神?
表现闻先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 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 废寝忘食,沥尽心血,十数年 如一日。
4.这部分的“说”有哪几种含义?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者告白自己干了 什么的意思。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何妨一下楼” 意思一致,都是说闻一多研究极其用功,用心 极专极深,别的任何事情不能使他分心。
2.作者选取的这三件事,选 择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 有什么不同?
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 个角度选材的;其它两个事例是从“做” 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 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
了的四致壁志”。。
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来自恒兀兀以穷年。空闲
5、6两段起什么作用?
小结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是 “做了再说”、“做了不 说”,而且做出了卓越的成 绩。
1、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 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 句该怎样理解?
闻一多研究极其用功,常常半个月不下楼,人 送雅号:何妨一下楼。
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前后期有什么变化?
? 为什么会变化?
? 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前期:为探索救国救民
的出路而潜心学术, 取得累累硕果。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

前期: 为探索救国救民
的出路而潜心学术, 取得累累硕果。
• 变化: 从学者到斗士
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后期: 投身民主运动,
做争取民主的战士, 青年运动的领导人。
• 共同点: 言行一致 始终如一
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变化原因: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写作特色:
1、选材精当。
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繁多,可以记述的 事很多。作者从大量材料中只选取了六件事,可 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六件 事根据表现的中心的需要有详有略。
这个青年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
亦师亦友
——臧克家和闻一多
• • •
“得一知己,可以无憾, 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 已经够了。” ——闻一多
毛泽东赞扬闻一多: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 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 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别了,司徒雷登》
读准字音

赫然 迭起 卓 越 锲而不舍 气冲斗牛 潜心贯注 慷慨淋漓
质疑探究
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

课外拓展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 多,试为本文补充一 两个事例。
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新婚那天,亲友纷纷 前来贺喜。好久了,还不见新郎, 大家以为他更衣打扮去了。当迎 亲花轿快到家时,人们才在书房 找到他,原来他仍然穿着旧长袍 在看书。家里人说他一看书就 “醉”。
dǒu
dié
zhuó
qiè
迥乎不同 目不窥园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jiŏng
kuī

整体感知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 生的“说”与“做”?
围绕“说和做”文章可以分为 几部分? 两部分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细读品味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二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二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我们应该关注未来发展的趋势和 挑战,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和 机遇,为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大的
贡献。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年轻一代的爱 国精神和创新精神,为他们提供 更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让他们
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闻一多先生不仅关注学术研究,还积极参与公益 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倡导民主与科学
他积极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推动社会进步和发 展。
坚守正义
在国家危难之际,闻一多先生挺身而出,为民族 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
06 结语
对闻一多先生的评价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卓越的学者和民主战士,他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 民族解放和民主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05 闻一多先生的人格魅力
为人师表的典范
严谨治学
闻一多先生对待学问的态度非常 严谨,他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原 则,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
言传身教
他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通 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和感染
学生,成为学生们的楷模。
关爱学生
闻一多先生非常关心学生的成长, 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需 求和困惑,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
和帮助。
对学生的关爱和教导
耐心细致
他总是耐心地解答学生的问题,不厌其烦地为学生讲解,直到学 生完全理解。
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闻一多先生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激励成长
他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 造力。
对社会的责任感
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03
古代文学
闻一多先生致力于古代文 学的研究,尤其对《诗 经》、《楚辞》等经典著 作有深入的探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七子之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啊,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 闻一多
红烛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抒情性议论,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
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 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 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 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 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 过渡自然。
学者
民主战士
巨 人 心 中 的 巨 人
臧克家 原题: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大 师 笔 下 的 大 师
臧克家
——从“农民诗人”,走到“诗坛泰斗”。 代表作诗集《烙印》
朱自清:“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
农村为题材的诗。” 茅盾:臧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
《 有 的 人臧 》克 家
实际上作者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第 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的叙述的纲领,第七段 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八、 九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最后一段则是第二 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 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 文前后的多次照猫画虎应,有行文与题目的 照应。多种方式的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 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 章的感染力。而所有这些照应,又几乎全是 议论。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 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目的在于救国。
4.“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为什么不用 “研究”而用“钻探”?
这是比喻,“钻探”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 一多先生全身心钻研古代典籍的专注情景。源自读,释义文中指闻一多先生埋头钻
研,不为外事分心。
qiào jiǒng
地壳
炯炯
hè 赫然
lín lí 淋漓
jiào 校补
zhuó 卓越
péng pài 澎湃
mí 仰之弥高
qiè 锲而不舍
dǒu 气冲斗牛
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 作为学者; 作为革命家。
2.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7):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 再说”“做了不说”的务实勤奋、谦虚淡泊的品质。 第 二 部 分 ( 8-20 ) : 记 述 闻 一 多 先 生 作 为 革 命 家 方 面 “说”了就“做”的特点。
(2)肖像描写。“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 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都具体表现了闻一多令 人尊敬的高大形象。
(3)细节描写。“一个又一个的四方竹纸本子,写 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闻一多先生严 谨治学的精神。
2.作者在记叙和描写中带上了自己对闻一多怎 样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
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
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
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用…心…劳饭苦,地几一乎年忘到记头了这吃样,做他。贪兀的兀是,精神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画出你认为值得赏析的句子,并进行赏析 示例: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 还 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批注: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 们 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 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 第一步。
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 这贤良的桌椅,朋友似的亲密; 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 要好的茶杯贞女一般的洁白; 受哺的小儿接呷在母亲怀里, 鼾声报道我大儿康健的消息…… 这神秘的静夜,这浑圆的和平, 我喉咙里颤动着感谢的歌声。 但是歌声马上又变成了诅咒, 静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贿赂。 谁希罕你这墙内尺方的和平! 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 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 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最好是让这口里塞满了沙泥, 如其他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 最好是让这头颅给田鼠掘洞, 让这一团血肉也去喂着尸虫, 如果只是为了一杯酒,一本诗, 静夜里钟摆摇来的一片闲适, 就听不见了你们四邻的呻吟, 看不见寡妇孤儿抖颤的身影, 战壕里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 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 幸福!我如今不能受你的私贿, 我的世界不在这尺方的墙内。 听!又是一阵炮声,死神在咆哮。 静夜!你如何能禁止我的心跳?
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
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历历在
目,触手可及。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 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我们人少, 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 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 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 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 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 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 明就要出现了。

课件3:第12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课件3:第12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研读课文重点语段 前一部分
1、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两句话起什么作用?
直接点题,表明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 同时总领全文。
2、指出闻一多先生钻研古代典籍的目的。(用原文回答)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
3、解释加划线的词语的含义。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望闻问切”是拟人,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 闻先生从文化上探求救国的方法,还只是走出了第一步。
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何妨一下楼”意思一致,都 是说闻一多研究极其用功,用心极专极深,别的任何事情不能使 他分心。
“沥尽”指“耗尽”的意思,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 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
饭,他几乎是忘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 为了研究,他惜时寸阴、分阴。
比喻能提供知识养料的古代典籍。
品味语言
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红色部分 的意思。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 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了解作者 现代著名诗人大群 众的喜爱。以后又相继出版了《泥淖集》, 《呜咽的去烟》,《泥土的歌》,《春风 集》,《欢呼集》及《臧克家诗选》等诗 集。
臧克家
闻一多(1899—1946)
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
主战士。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 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 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 《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 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 学的研究。
“五·四”运动时, 闻一多在北京清华读书, 他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 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抗战不胜利不 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 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 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一二.一”惨案发生 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宝贵 的生命。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概括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概括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概括闻一多先生是一位重要的中国现代文化名人,他的言行举止可以概括如下。

闻一多先生的说:1.呼吁思想解放:闻一多先生主张思想的自由和独立思考,反对受到传统观念束缚,提倡开放的思维方式。

2.强调个人独立性:他鼓励个人保持独立的立场和自主性,主张对权威和传统观点进行怀疑和批判,并倡导追求个人的真实自我。

3.崇尚艺术与美:闻一多先生高度重视艺术和美的价值,认为艺术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

4.追求人文关怀:他关注人们的生活和命运,强调人文关怀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与支持。

他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表示担忧,并尝试通过文学和教育改善社会。

5.倡导进步与改革:闻一多先生积极推动科学、教育和社会制度的进步与改革,鼓励年轻一代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努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闻一多先生的做:1.重要的文学家:作为一位重要的文学家,闻一多先生以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表达了对人性、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2.教育家与学者:作为一位在学术领域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与学者,闻一多先生致力于推动中国教育的进步。

他担任过教育机构的重要职务,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教育理念和观点。

3.积极参与社会运动:闻一多先生积极参与了中国的社会运动,特别是在五四运动期间,他以鲜明的个人立场和言论发声,对社会变革和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4.推动文化与社会发展:闻一多先生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倡导,努力推动了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予了人们启示和思考。

总的来说,闻一多先生以他的言行举止展现出了对思想自由、个人独立、艺术美感、人文关怀和社会进步的追求和关注。

通过他的作品和行动,他留下了重要的文化遗产,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第12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02

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第12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02

闻一多先生前期和 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 特点是什么?前后期有 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 同的地方?
学者 潜心学术 做了再说 (前期) 硕果累累 做了不说
(不同)
革命家 嫉恶如仇 说了就做
(后期) 勇于献身
说(言)做 (行)一致
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 (相同)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 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 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 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 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 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 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 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 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 情使他分心。
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感情和诗意: 1、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2、运用成语或四字短语:使结构整齐,
有节奏感。 3、运用对句: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
——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 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 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 麻的—小—表楷现,出如闻群一蚁多排先衙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请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闻一多先生 作为学者的形象。
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 废寝忘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治学严 谨、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 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
地壳 qiào 校补 jiào 赫然 hè 函寄 hán 漂白 piǎo
仰之弥高 mí 锲而不舍 qiè 炯炯目光 jiǒng 目不窥园 kuī 警报迭起 dié
兀兀穷年 wù 沥尽心血 lì 群蚁排衙 yá 迥乎不同 jiǒng 气冲斗牛 dǒu

七年级语文下《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全解

七年级语文下《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全解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全解《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一篇记叙性文章,主要讲述了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举止和事迹。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全解:一、背景介绍闻一多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为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独立而奋斗了一生。

这篇文章是记叙闻一多先生的重要事迹,通过展现他的言行举止,表现了他的崇高品质和卓越贡献。

二、文章结构1.开头部分:文章开头引用了闻一多先生自述中的话,强调了他的“说”和“做”的重要性。

接着,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了闻一多先生在学术和革命方面的卓越表现。

2.主体部分:主体部分主要通过叙述和描写的手法,详细介绍了闻一多先生在学术和革命方面的言行举止。

在学术方面,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为学术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在革命方面,闻一多先生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为了民族解放而奋斗。

3.结尾部分:结尾部分总结了闻一多先生的伟大品质和精神,强调了他的崇高地位和影响。

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三、主题思想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展现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和卓越贡献,通过他的言行举止表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革命精神。

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号召人们继承和发扬他的精神。

四、语言特点1.简洁明了:文章语言简洁明了,表达清晰,易于理解。

2.生动形象: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举止和精神风貌。

3.深入浅出:文章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和精神,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人物。

五、表现手法1.叙述:文章通过叙述的手法,详细介绍了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举止和事迹,使得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伟大的人物。

2.描写:文章通过描写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闻一多先生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品质和精神。

3.议论:文章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通过议论的手法对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和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人物。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 阶段。这一句该怎样理解?
• “望闻问切”是拟人,把我们的民族比成 一个病人。 • 意思是闻一多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 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 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 先生什么精神?
表现他治学的刻苦。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 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这句
运用四字短语 结构整齐,节奏感强 精炼含蓄,耐人寻味
对偶句
1. 2. 3. 4. 5. 6.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 动人心,鼓壮志。 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运用对偶句 读起来琅琅上口,
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 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 这个标题,哪个标题更好些?谈谈你的看法。
后半部分是仅写闻一多先生的“说” 吗?
• 不仅是写再“说”。而是把 “说”和“做” 糅合起来写。 • 正如课文所写:他“说”了,跟着的是 “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 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作者选取哪几件事表现闻一多的 “做”?
1. 搞政治传单 2. 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大骂特务 3. 参加游行示威
记叙与描写相结合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 人物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外貌有 许多具体描写。这些描写都能起到具 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 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 风仿佛历历在目,触手可及,都成了 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作者在记叙和描写中带上了 自己对闻一多怎样的情感?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简介
臧克家 (1905-2004) ,诗人,从 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 歌。 1932 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 老马》成名, 1933 年出版了第一部 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 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 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 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 命的零度》等十多部。被誉为“农 民诗人” 。 最著名的诗作《有的人》。
文章标题为什么取“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为卓 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他 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作 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 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 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 革命精神。
课文小结
• 闻一多先生的品格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学 习和发扬的。他作为近代史上唯一一个被 数颗子弹从背后卑鄙射杀的人,明知道会 招来不测风云,但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利益 ,勇于牺牲自己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大 家称颂,同时他对说和做在学术上和政治 上的不同态度,也将教会我们全面地看问 题,告诉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要为了 面子,打肿脸充胖子,要实事求是的说, 做属于自己的事情。
默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 闻一多前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做”了 再“说” 、“做”了也不 “说”,为了表现这 一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证明?
三个事例
2.作者选取的这三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 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安排有什么不同?
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 角度选材的;其它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 定“说”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3-5)详写, 后两件事略写(6)。
1. 文章从哪些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 和做的? 2. 这两个方面各写了闻一多先生说和做 的什么特点?(用课文原话回答) 3. 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 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

说和做原文

说和做原文

说shu ō和h é做zu ò——记j ì闻w én一yī多du ō先xi ān 生sh ēn ɡ言y án 行x ín ɡ片pi àn 段du àn臧z ān ɡ克k è家ji ā“人r én 家ji ā说shu ō了le 再z ài 做zu ò,我w ǒ是sh ì做zu ò了le 再z ài 说shu ō。

”“人r én 家ji ā说shu ō了le也y ě不b ù一y í定d ìn ɡ做zu ò,我w ǒ是sh ì做zu ò了le也y ě不b ù一y í定d ìn ɡ说shu ō。

”作zu ò为w éi 学xu é者zh ě和h é诗sh ī人r én 的de 闻w én 一yī多du ō先xi ān 生sh ēn ɡ,在z ài30年ni án 代d ài 国ɡu ó立l ì青q īn ɡ岛d ǎo 大d à学xu é的de 两li ǎn ɡ年ni án 时sh í间ji ān,我w ǒ对du ì他t ā是sh ì有y ǒu 着zhe 深sh ēn 刻k è印y ìn 象xi àn ɡ的de。

那n à时sh í候h òu,他t ā已y ǐ经j īn ɡ诗sh ī兴x ìn ɡ不b ù作zu ò而ér 研y án 究ji ū志zh ì趣q ù正zh èn ɡ浓n ón 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 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 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 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 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历历 在目,触手可及。
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全文只
有一千多字,就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
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精选的
作者使用了许多四字语(特别是成语) 以及整齐的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琅琅 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请举出 几个例子。 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
对偶句:
1. 2. 3. 4. 5. 6.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 动人心,鼓壮志。 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小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知道:闻一 多先生是一名卓越的学者,一位热 情澎湃的优秀诗人,一位大勇的革 命烈士,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是 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他是“生当 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光辉典范, 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让我们永远记 住他,传颂他,学习他!做一个生 动的人,大写的人!
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 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
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
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⑴结构严谨。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 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 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 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 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 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 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 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素材:闻一多事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素材:闻一多事迹

闻一多事迹1925年5月,闻一多忍受不了“金元帝国”对黄种人的歧视,提前一年结束“流囚”生活,先后在北京、南京、武汉、青岛等地任教。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国立临时大学从长沙迁往昆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

闻一多一面教书,一面关注时局的发展。

1944年初夏 ,向共产党人周新民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周新民请求党组织后告诉闻一多,认为他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更有利于在民主运动中发挥作用。

1945年10月,蒋介石集团在昆明发动军事政变,从此,在昆明国民党反动派与爱国民主力量之间的斗争更为激烈。

1945年11月25日,昆明大中学校学生6000余人在西南联大举行反内战时事讲演晚会。

国民党反动当局动用武力包围校园,。

次日,国民党中央通渡缇谷槐嘣旒傩挛牛苤刚獯渭崾峭练松摇?6日,经民青、民盟和学联商定,发动昆明市3万学生举行总罢课,抗议国民党当局破坏群众集会的罪行。

12月1日,国民党云南地方当局调动武装特务军警,冲入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校园,残酷镇压爱国学生,死4人,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

一”惨案。

闻一多得知惨案消息后,悲愤已极。

带领家属子女赴烈士灵堂祭奠,并亲书“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挽联。

他同罢联、民青负责人密切合作,全力支持罢联工作,对举行烈士入殓仪式、灵堂布置、成立治丧委员会、法律申诉等问题提出具体意见。

为扩大这次斗争的影响,根据中共南方局的指示,1946年3月17日举行“一二。

一”四烈士出殡游行和公葬仪式。

闻一多参加了主要筹备工作,并对殡仪路祭等问题提出了寓意深刻而又便于操作的意见。

他撰写的《“一二。

一”始末记凤钥淘谒牧沂磕乖暗氖谏稀?万人参加的游行队伍所经之处,闻一多始终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1946年6月,蒋介石彻底撕毁政协决议。

发动了全面内战。

国民党反动当局利用西南联合大学师生复员北上,进步力量减弱的空隙机会,企图一举摧毁昆明的爱国民主力量,特授予云南省警宪特务部门以“于必要时得便宜处置”之权。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 变化: 从学者到斗士
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投身民主运动, 后期: 做争取民主的战士, 青年运动的领导人。
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 共同点: 言行一致 始终如一
变化原因: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以马内利 哈利路亚
夹叙夹议
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分析对课文结 构所起的作用。 闻 总领本部分 第 1、 2段
一 多 先 生 的 说 和 做 作为
闻一多先生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
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 主战士。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 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 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时即 参加学生运动。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 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 争。1945年7 月15日被特务暗杀。 以马内利 哈利路亚
闻一多 —— 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三重人格”于一身
民主战士 诗人
新诗集《红烛 》《死水》是 现代诗坛经典 之作。 1925年 3月在美国留 学期间创作了 组诗《七子之 歌》,表达了 深挚的爱国之 情。
学者
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 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 他一身正气,抗 学。学术著作有《神 战蓄髯八年。
以马内利 哈利路亚
写《唐诗杂论》 学 者 做了再说 (1-7) 写《楚辞校补》 做了不说 口的巨人 写《古典新义》 行的高标 说了就做 (19-20) 起稿传单 革命家 大会演说 敢说敢做 (8-18) 言行一致 参加游行
以马内利 哈利路亚
?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 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繁多, 可以记述的事很多。作者从大量材料中 只选取了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 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六件事根据表 现的中心的需要有详有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 济的文化药方。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 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 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 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 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 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 的“言”和“行”。
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 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语言特点



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感情和诗意: ①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 议论。 ②用词:运用成语或四字短语,结构 整齐,富有节奏感。 ③运用对句: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 有力,富于音乐美。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 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中有叱 咤风云的政治家,有运筹帷幄、决 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 学家,你一定知道很多名人的丰功 伟绩,轶闻趣事,请讲讲你认为最 有价值或最感人的故事片断,看谁 讲得生动有趣。
②“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 杂论》的硕果”等。
③“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 正浓。”
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 药方。” 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⑤“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 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清华大学 的 闻 一 多 塑 像
文章结构
身份 说和做的特点 成就或事件 目的
(1-7)
(8-20)
青 岛 的 闻 一 多 塑 像

一组同学品读课文1-6段,用“闻一多先生是一 位 的学者,我从文中(课文语句 )中品读出 来的。”句式评说。在品读过程中,重视对精彩 语句的赏析。 二组同学,富有感情的朗读10-18段,以“闻一 多先生是一位 的革命家,我从他(概括事 件)中品读出来的。”的句式评说。在品读过程 中,要重视通过激情朗读,深刻的感受闻一多大 无畏的革命精神。
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是一个具有严谨刻苦的治学态 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 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 格的学者和革命家。
三本书 (学者)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选材—
起稿政治传单 三件事 群众大会演说 (革命家) 参加示威游行
讲究典型性, 以少胜多
品读赏析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扫清文字障碍
无暇 淋漓 赫然 校补 沥尽心血 锲而不舍 炯炯目光 迥乎不同 兀兀穷年 迭起 目不窥园 气冲斗牛
重要成语解释 锲而不舍
迥乎不同 沥尽心血
兀兀年
慷慨淋漓 目不窥园
群蚁排衙
气冲斗牛 心不在焉
学习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积累字词和文学常识; 2.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3.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并从中分析闻一多 先生的品格和精神。 (二)过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 争精神、执着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的人 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