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颅内压增高(P 248-256)

颅内压增高(P 248-256)

脑脊液的总量占颅腔总容积的10%, 血液则依据血流量的不同约占总容积的 2%~11%,一般而言允许颅内增加的临 界容积约为5%,超过此范围,颅内压开 始增高,当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大或颅腔 容积缩减超过颅腔容积的8%~10%,则 会产生严重的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1.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大 如脑组织 体积增大(脑水肿)、脑脊液增多(脑 积水)、颅内静脉回流受阻或过度灌注, 脑血流量增加,使颅内血容量增多。 2.颅内占位性病变使颅内空间相对变小 如颅内血肿、脑肿瘤、脑脓肿等。 3.先天性畸形使颅腔的容积变小 如狭 颅症、颅底凹陷症等。 (附CT片)
4、伴发脑水肿的程度 脑寄生虫病、脑脓肿、 脑结核瘤、脑肉芽肿等由于炎症反应均可伴有 较明显的脑水肿,早期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5、全身系统性疾病 尿毒症、肝昏迷、毒血 症、肺部感染、酸碱平衡失调等可引起继发性 脑水肿而致颅内压增高。高热 会加重颅内压增 高的程度。
(二)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1、脑血流量的降低,脑缺血甚至脑死亡。 2、脑移位和脑疝。(见后述) 3、脑水肿 颅内压增高可直接影响脑的代 谢和血流量从而产生脑水肿,使脑的体积增大, 进而加重颅内压增高。 4、库欣(Cushing)反应 颅内压急剧增高 时,病人出现血压升高(全身血管加压反应)、 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 生命体征发生变化,称为库欣(Cushing)反 应,多见于急性颅内压增高病例。
新 生 儿 缺 血 缺 氧 性 脑 病 脑 水 肿
先天性脑积水
急性硬膜外血肿
脑胶质瘤
小脑脑脓肿(脑干移位,四脑室受压变形)
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
(一)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1、年龄 颅内压增高可使婴儿的颅缝裂开;老 年人因脑组织萎缩使颅内的代偿空间增多。 2、病变的扩张速度 如当颅内占位性病变时病 变早期,可长时间不出现颅内高压,一旦颅内压 代偿功能失调,可在短时间内出现颅高压危象或 脑疝。 3、病变部位 颅脑中线或后颅窝的占位性病变 易出现梗阻性脑积水;颅内大静脉窦附近的占位 性病变,可引起颅内静脉血液的回流或脑脊液吸 收障碍,导致早期出现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

所以,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msAp)
-颈V压(JVP)=MSAP一ICP
MSAP-ICP
CPP
脑血流量(CBF)= ------ = -------
CVR
CVR
10
动脉压(SAP)在60-180mmHg时 调节活跃(8-24KPa) SAP<60mmHg>180mmHg时 调节减弱或消失
40
5、其它症状:
(1)小儿: 颅缝增宽,裂开,前囟门饱满或隆
起,叩击破罐音,额,眶浅V扩张。 (2)外展N麻痹:
复视,眼球外展障碍。
41
(3)脑缺血: 阵发性黑朦,头昏,猝倒,抽搐,
意识障碍。 (4)脑干受压:
去大脑强直,角弓反张。 (5)BP↑P↓
42
五、颅内高压的诊断
1.腰穿: 测压,送CSF检查,明显颅内高压慎重。 2.超声波: 观察中线有无移位,确定病变一侧。
56
2、小脑幕切迹疝:
早期—— 颅内高压症状:头痛,呕吐,躁动不安。 意识障碍:嗜唾,朦胧,昏迷。 轻度生命体征变化:R深快 P快 BP高 T高 中期——可出现典型症状。 意障加重:浅昏迷→深昏迷。
57
生命体征改变: R深慢,BP↑↑,P慢有力,T↑(两
慢一快:R↓、P↓、BP↑、) 瞳孔变化:
病例初为缩小光反射迟钝→扩大, 光反射消失。
58
运动:对侧肢体偏瘫,肌张力↑腱反射↑、 病理征(+) 晚期:意识:深昏迷 反应:
对一切无反应,双瞳扩大,光反射消 失。眼球固定,潮式或喘息样呼吸,P频 而细弱,T↓BP↓→R停止,心跳停止。
59
3、枕骨大孔疝:
不典型,常只有头剧痛,频繁呕吐, 生命体征紊乱,颈项痛及颈项强直。意 识改变出现晚,早期出现呼吸骤停→心 跳停止→死亡。

颅内压增高(最终版1)-神外陈超临

颅内压增高(最终版1)-神外陈超临

3
减轻和控制脑水肿
4
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
5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Management
1. 解除颅内占位效应
2. 扩大颅腔容积
手术治疗 Management
3. 减少脑脊液
其他治疗
镇静镇痛 亚低温治疗 过度通气
病情观察
一般护理
护理要点
用药后观察
术后特殊观察
一、一般护理措施
1.床头抬高15-30度 2.饮食与补液 3.协助进行生活护理 4.防止ICP骤升
颅内压增高的分级
分级 正常 轻度增高 中度增高 重度增高
颅内压 5~15mmHg 15~20mmHg 21~40mmHg >40mmHg
一般以20mmHg作为降颅压的临界值 大于20mmHg,应给予处理
病理病因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病理病因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临床表现
视神经乳头 水肿
二、生命体征
早期:变化不明显 高峰期:血压↑ ,脉搏↓,呼吸深慢↓
——Cushing反应(两慢一高) 晚期:血压降低,心率增快,呼吸不规则
三、意识状态改变
急性期:短时间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慢性期: 意识淡漠,反应迟钝
四、其他
1.脑疝: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 2.癫痫
治疗原则
1
维持生命指征
2
止血和防止再出血
颅内 3.治疗原则 4.护理要点
概述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 指颅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成人
70-200mmH2O 5-15mmHg
1mmHg=13.8mmH2O
颅内容物
脑组织

颅内压增高诊断标准样本

颅内压增高诊断标准样本

颅内压增高诊断原则诊断检查:颅内压增高症初期诊断非常重要,可觉得及时治疗争取时间,从而改进预后,避免浮现后遗症或死亡。

1.诊断原则一方面多方检查发现引起颅内压增高症原发疾病;同步要评估有无引起颅内压增高症也许性(特别急性颅内压增高);更要注意观测发现颅内压增高三联征及关于局部症状;特别要注意颅内压增高并发症,如各种类型脑疝;若是脑水肿均有颅内压增高,观测其严重限度,积极恰当治疗脑水肿,缓和颅内压增高。

2.临床诊断当浮现头痛、呕吐明显、烦躁、精神萎靡、嗜睡、惊厥、尖叫面色苍灰或昏迷等症状时,应考虑颅内压增高,此外可体现血压偏高、婴儿前囟张力增高、呼吸节律变化、心率增快或减慢、肌张力增高、眼底小动脉痉挛或视乳头水肿等。

3.颅内压监测普通仅用于颅脑外伤后颅内压监测。

通过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侧脑室穿刺脑脊液测压、硬脑膜下测压以及前囟测压等方式可以监测颅内压增高状况。

颅内压增高严重时,腰椎穿刺为禁忌证,如必要做,则应在术前、术中或术后静脉予以降颅压药物,并在术中控制脑脊液滴速,以免诱发脑疝。

4.辅助检查腰穿测压、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可对病因进行鉴别。

颅内压持续描记、头颅平片脑室造影、脑血管造影、CT扫描、磁共振检查等可对颅内压增高进行定性及定位诊断。

鉴别诊断1.高颅压综合征鉴别(1)颅脑损伤(craniocerebral injury):任何因素引起颅脑损伤而致脑挫裂伤、脑水肿和颅内血肿均可使颅内压增高。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初期即可浮现颅内压增高。

少数患者可以较迟浮现,如慢性硬膜下血肿等。

颅脑损伤后患者常迅速进入昏迷状态,伴呕吐。

脑内血肿可依部位不同而浮现偏瘫、失语、抽搐发作等。

颅脑CT能直接地拟定颅内血肿大小、部位和类型,以及能发现脑血管造影所不能诊断脑室内出血。

(2)脑血管性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重要为出血性脑血管病,高血压脑出血最为常用。

普通起病较急,颅内压增高体现为1~3 d内发展到高峰。

特发性颅高压发病病理、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增高诊断标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预后及病例分享

特发性颅高压发病病理、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增高诊断标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预后及病例分享

特发性颅高压发病病理、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增高诊断标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预后及病例分享特发性颅高压特发性高颅压是以颅内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没有颅内占位性病变或影像显示也无硬脑膜窦血栓形成。

特发性颅高压临床表现头痛,全颅头痛,醒后恶化,并且可因升高颅压的动作而加重;视乳头水肿和视力丧失:它通常是对称出现,但可以是单侧出现。

视乳头水肿可伴有周围出血,渗出物和黄斑水肿。

耳鸣是特发性颅高压的常见症状,可以是单侧或双侧,间歇性或连续性。

夜间症状较重。

其它症状:复视、面瘫和听力丧失。

特发性颅高压发病机制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病因不明,解释特发性颅高压患者神经根病机制是颅内压升高使蛛网膜下腔膨胀从而对神经根进行机械性压迫。

特发性高颅压病因,包括以下几种理论:①脑脊液平衡状态受损(脑脊液再吸收减少或者产生过度);②维生素A代谢改变,与四环素、类固醇类药物相关;③静脉窦狭窄,可以导致静脉压增高、脑脊液吸收减少、颅压增高和静脉窦高压。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诊断标准1、如果有症状,可能只反映颅内高压或视乳头水肿;2、如果有体征,可能只反映颅内高压或视乳头水肿;3、证实颅内压增高(侧卧位);4、脑脊液成分正常;5.对于典型的患者,MRI或增强CT无脑积水、占位、结构或血管病变;对于其它需MRI及MRV;6.无其它与颅内压增高相关原因。

药物治疗碳酸肝酶抑制剂是治疗特发性颅高压主要药物,在头痛治疗方面,托吡酯是最常用的,它是一种弱的碳酸肝酶抑制剂,对于伴有视乳头水肿的原发性头痛患者有效。

手术治疗对于那些有严重视力丧失,但是头痛轻微或没有头痛的患者,推荐视神经鞘开窗术,对于一些有视力丧失、视乳头水肿和头痛的患者,常推荐脑脊液分流术,如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或腰椎-腹腔分流术。

预后大多数特发性颅高压患者的预后是较好的,但有持续性头痛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导至抑郁症的发生。

当特发性颅高压与确定的触发因素相关时,如贫血、未经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断药物治疗等因素往往导致病情快速进展。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
5
临床表现:
☆ ☆ ☆ ☆ 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意识水平的下降 血压升高,反映了脑血流量的降低 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是临床三联征 √高血压 √心动过缓 Cushing反射 √呼吸节律的改变
6
☆ Cushing反射确切机制不详,但一般认 为是由于脑血流量下降导致的全脑和脑干 缺血引起的
☆ 头痛、呕吐、外展神经麻痹、视神经乳 头水肿并非出现于所有的患者,诊断颅内 压增高唯一可靠的方法是颅内压的直接测 量。
30
☆ 脑梗塞和脑内血肿不同之处在于,梗塞 引起的脑水肿和液化,是在梗塞之后才发 展起来的,故颅内压增高比颅内血肿出现 的要晚一些 ☆ 这两种情况,都有一个颅腔内的高压区, 形成不同部位间的压力差,易于引起脑组 织的移位而发生脑疝
31
☆ 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进入蛛网膜下腔的 血液,继发的脑水肿都可以使颅内压增高 ☆ 尤其是发病数日后红细胞阻塞蛛网膜颗 粒时,可以使脑脊液回流入血液受阻,颅 内脑脊液积留,而使颅内压不断增高 ☆ 以上是发病后期的不伴有局灶症状加重 的颅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
34
标准化的治疗程序
●头位抬高 ●液体管理 ●体温管理 ●预防癫痫 ●类固醇激素
☆一般处理 ☆高渗性脱水 ☆ 过度换气 ☆巴比妥昏迷 ☆低温治疗
●镇静
●肌松剂 ●血压的管理
35
一般处理
☆ 头位抬高 √15-30度,条件许可应根据ICP来进行调 整 有研究表明抬高头位可以降低脑静脉压力 和√脑血流量,因而可以稳定的降低颅 内压 √应避免头颈部位置过于扭曲以免影响静 脉回流 √吸痰和颈部操作应十分小心
3
☆ 脑组织平均约为1250ml。
☆ 单位时间内贮留在脑血管内的血液约为 75ml。
☆ 脑脊液在脑室、脑池和蛛网膜下腔共约 150ml。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ICP一、定义1、ICP: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通常以侧卧位时腰段脊髓蛛网膜下腔穿刺所测得的脑脊液压力代表。

正常为0.8~1.8Kpa(80~180mm水柱)儿童较低,为0.5~1.0Kpa(50~100mm水柱)。

在病理情况下,当颅内压监护测定压力或腰椎穿刺测得的脑脊液压力超过2Kpa(200mm水柱)时,即颅内高压ICP2、颅内压增高综合症(hypertensive intracranial syndrome)凡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颅内容积增加,侧卧位腰椎穿刺所测得的脑脊液压力超过1.92kpa,即为颅内压增高,若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及视乳头水肿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时,称为颅内压增高综合征。

[病因与发病机理]根据Monroe-kellie原理,除了血管与颅外相通外,基本上可把颅腔(包括与之相连的脊髓腔)当作一个不能伸缩的容器,其总容积是不变的。

颅内有三种内容物组成,即脑组织、血液及脑脊液,它们的体积虽都不能被压缩,但在一定范围内可互相代偿。

由于颅腔的总容积不变而在不同的生理和病理情况下颅内容物的体积可变,于是就形成了两者之间的矛盾。

需要有精确的生理调节来保证两者之间的平衡。

如果颅内容物中某一部分体积增加时,就必然会导致其他部分的代偿性缩减来适应。

这是维持正常颅内压的基本原理,若超过了一定的限度破坏了这一机制就可导致颅内压增高。

三种内容物中,脑组织体积最大,但对容积代偿所起的作用最小,主要靠压缩脑脊液和脑血流量来维持正常颅内压。

一般颅腔内容物容积增加5%尚可获得代偿,超过8~10%时则出现明显的颅内压增高。

颅腔内容物增加可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脑脊液量或脑血流量增加和颅内占位性病变等所致。

如颅腔内容物正常,而因狭颅畸形、颅底凹陷症、颅骨骨瘤、畸形性骨炎或颅骨凹陷性骨折等而使颅腔容积缩小时,亦可引起颅内压增高。

一、脑水肿是最常见的原因一)血管源脑性水肿。

临床常见。

系由于脑毛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血脑屏障破坏,血管内蛋白质渗往细胞外间隙,使细胞外间隙扩大所致,通常以脑白质部分水肿为著。

颅脑外科—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

颅脑外科—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

6.其他癫痫、猝倒、 复视等 7.脑疝: 当颅腔内某一分腔内压力增高时,脑组织 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动所
引起的一系列的临床综合征称为脑疝。
8.小儿:骨缝增宽、囟门增大、头围增大、叩诊为破罐音、落日征等。
颅内压增高症的辅助检查
1.X线:颅骨病变 2.CT:炎症、占位性病变首选。MRI:炎症、占位性病变、血管
临床表现
1.头痛
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程度不同,以早晨或晚间较 重,部位多在额部及颞部,可从颈枕部向前方放射至眼眶。头 痛程度随颅内压的增高而进行性加重。当用力、咳嗽、弯腰或 低头活动时常使头痛加重。头痛性质以胀痛和撕裂痛为多见。
临床表现
2.呕吐
可伴有恶心和呕吐。呕吐呈喷射性,有时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体重减 轻。
(1) 小脑幕切迹疝急救: ① 快速脱水利尿:快速滴注甘露醇200ml~400ml ② 吸氧:必要时人工辅助呼吸 ③ 导尿:观察脱水效果 ④ 做好术前准备 ⑤ 急症手术
(2) 枕骨大孔疝急救: ① 快速脱水利尿 ② 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呼吸囊辅助呼吸或 接呼吸机 ③ 脑室外引流 ④ 急症手术
注意:激素可引起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和增加感染机会,应加强观察与护 理,控制用药时间。
3 辅助过度换气:收缩血管,减少血流量。 4 冬眠低温疗法:药物和物理降温,降低脑代谢和耗氧。 氯丙嗪+异丙嗪各25/50mg im或iv,每隔6h给药,3~5天。
外科学
第十六章 颅内压增高
第二节 脑疝
脑疝
分类: 1.小脑幕切迹疝 2.枕骨大孔疝 3.大脑镰下疝
外科学
第十六章 颅内压增高
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ICP):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颅内压。 颅内容物包括脑组织、脑脊液、血液。

颅内压分级标准

颅内压分级标准

颅内压分级标准颅内压是指在颅腔内的压力,通常情况下,颅内压应该在正常范围内,即5-15mmHg。

当颅内压超过正常范围时,就会引起颅内压增高,这是一种严重的生理紊乱,可能导致脑组织损伤、脑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因此,颅内压分级标准对于医生诊治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非常重要。

颅内压分级标准是指将颅内压的程度分为不同级别,以便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目前,最常用的颅内压分级标准是根据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的建议制定的,分为5个级别:1.正常颅内压:正常颅内压范围为5-15mmHg,当颅内压低于5mmHg时,可能表明颅内压过低或颅内压监测仪器出现故障。

2.轻度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在16-20mmHg之间,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大多数患者仍能自我调节。

3.中度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在21-30mmHg之间,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症状,需要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4.重度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在31-40mmHg之间,患者出现昏迷、呼吸困难、瞳孔扩大、脑干受损等症状,需要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5.极重度颅内压增高:颅内压超过40mmHg,患者处于极度危险状态,可能出现脑疝、心跳骤停等严重后果,需要立即进行紧急手术治疗。

颅内压分级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对于轻度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控制病因等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中度到重度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需要进行颅内压监测、血压控制、脱水、氧疗等积极治疗措施;对于极重度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需要立即进行紧急手术治疗,以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需要注意的是,颅内压分级标准只是一种评估病情的工具,实际治疗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此外,颅内压监测是治疗颅内压增高的关键步骤之一,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04ichd-ii颅内压诊断标准

2004ichd-ii颅内压诊断标准

2004ichd-ii颅内压诊断标准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ICH)发布了第二版颅内压诊断标准(ICHD-II)。

这一标准主要用于诊断和分类与颅内压相关的头痛疾病,旨在为医生提供一个统一的诊断框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治疗这些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2004 ICHD-II颅内压诊断标准的内容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颅内压。

颅内压是指在颅腔内的压力。

它主要由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三者的相互作用引起。

在正常情况下,颅内压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的。

然而,当颅内压超过正常范围时,就会导致一系列头痛症状。

根据2004 ICHD-II颅内压诊断标准,颅内压相关的头痛疾病可以分为三类:原发性颅内压增高性头痛,继发性颅内压增高性头痛和其他头痛类型。

首先是原发性颅内压增高性头痛。

这类头痛是指没有明确的病因,但伴随着颅内压增高的头痛疾病。

常见的原发性颅内压增高性头痛包括偏头痛伴颅内高压、紧张性头痛伴颅内高压和偏头痛性慢性头痛伴颅内高压等。

这些头痛的特点是头痛时间较长,且伴随着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

继发性颅内压增高性头痛是指由明确的病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的头痛。

例如,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感染等都可能引起颅内压增高。

这类头痛的特点是头痛的起源与病因密切相关。

例如,头痛出现在头部创伤后、脑血管病变后等。

此外,2004 ICHD-II颅内压诊断标准还包括了其他类型的头痛,如颅内高压相关的原发性头痛(如良性发作性眩晕伴颅内高压)和颅内高压相关的其他头痛(如良性发作性肢体运动不协调伴颅内高压)等。

这些头痛的特点是与颅内高压相关,但与原发性颅内压增高性头痛和继发性颅内压增高性头痛不同。

在临床实践中,2004 ICHD-II颅内压诊断标准对于颅内压相关头痛的诊断非常有用。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相关的检查和实验室结果,来确定患者是否符合颅内压增高的诊断标准。

这对于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非常重要。

颅内压增高2

颅内压增高2
颅 腔 的 大 体 解
剖 颅腔是一个半封闭的体 腔正常成人颅腔容积大小约为 1400--1500ml。
2、颅内容物与颅内压的关系:
脑组织

脑脊液
内 压
颅脑内血液
颅高压与颅低压:
颅高压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
理综合征,是颅脑损伤、颅内肿瘤、 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所共 有的征象。由于上述疾病使颅腔内 容物体积增加,导致颅内压持续在 2.0Kpa以上(正常值0.7-2.0)从而 引起的相应综合征,称为颅内压增 高。
2、利尿脱水药物 (1)、药理作用:本类药物能抑制 肾小管对氯和钠离子的再吸收,产生利 尿作用,间接地使脑组织脱水,颅内压 降低。利尿作用较强,但脱水作用不及 甘露醇。且易引起电解质紊乱。
(2)、常用利尿脱水药 ★速尿(Lasix)为速效强效利尿 剂。2-5min起效,0.5-1h发挥最大 效力,作用持续4-6h.
迅速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No Image
No
41
Image
No Image
治疗原则
No Image
No Image
脑疝的抢救要求能早期发现,争分夺秒进行 有效的抢救,解除颅内高压,缓解脑疝。
脱水利尿降低颅内压,为手术争取时间。
去除病因:
➢ 切除肿瘤
➢ 清除血肿
➢ CSF外引流术或内引流术
➢ 颞肌下减压术
No Image
No
21
Image
No Image
辅助检查
No Image
X线:
No Image
如颅缝增宽、蝶鞍扩大、鞍背及前后床突的吸 收或破坏等颅高压征象。
CT和MRI:
脑沟变浅,脑室、脑池缩小或脑结构变形。

《颅内压增高症》

《颅内压增高症》

Wednesday, September 16, 2020Tuesday, September 29, 2020
5
病因和分类
颅内压增高症
病因
1. 颅内占位性病变 2. 脑脊液循环障碍 3. 脑体积增加 4. 脑血流量增加 5. 颅腔容积变小
分类
– 病因
弥漫性 局灶性
– 病变发展
急性 亚急性 慢性
一.病因治疗
根本治疗
是处理颅内压增高最理想的方法。
如及时切除颅内肿瘤,清除颅内血肿,摘除脑 脓肿等;对于梗阻性或交通性脑积水可采用 CSF分流手术解除颅内高压。
二.降颅压治疗 基本治疗 快速、有效
➢脱水 首选20%甘露醇 利尿剂 ➢冬眠 药物冬眠→人工冬眠/物理降温
➢激素 大剂量短期使用 ➢氧疗 吸O2;高压O2
DXM
Wednesday, September 16, 2020Tuesday, September 29, 2020
11
治疗原则
颅内压增高症
对病因不明或一时难以确诊的病人可采用 下列方法治疗:
1. 应用脱水剂和利尿剂以降低脑水肿
2. 过度唤气提高体内氧分压,排除CO2,使脑血管收缩 减少脑血流量
Wednesday, September 16, 2020Tuesday, September 29, 2020
6
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症
颅内压增高的主要症状有: 1. 头痛 颅内压增高的最常见的症状。程度因人而
异,一般均以早晨及夜间较明显,部位在前额及 双颞部。头痛程度随颅内压增高呈进行性加重, 用力、咳嗽、低头等动作常可加剧头痛发生。 2. 呕吐 常出现于头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呕吐 呈喷射性,多数情况下与进食无关,但呕吐多发 生于进食后,故常因病人惧怕呕吐而拒食。 3. 视神经乳头水肿 是颅内压增高最客观的重要体 征。主要表现为视乳头充血水肿,边界模糊,中 央凹变浅或消失,静脉怒张、迂曲,搏动消失, 严重时眼底可出现大片状或火焰状出血。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

小脑幕切迹疝
▪ 最常见 ▪ 多由幕上一侧分腔压力
增高所致 ▪ 其基本病理变化包括:
疝入之颞叶海马、钩回, 受压的中脑,受压的颅 神经,受压的血管,脑 脊液循环障碍
40
病理
▪ 疝入的颞叶海马、钩回 早期:轻度水肿和淤血
晚期:脑梗塞、脑软化, 体积进一步增大,如此 恶性循环。
▪ 中脑的变化 变形:前后径 ,横径
▪ 颅内压增高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颅内压持续超过2.0kPa(200mmH2O),由此引 起相应的综合征。
3
正常颅腔与颅 内容物间有8%
的代偿空间
颅内容物有 脑 循环的脑脊液(10%) 循环的血液(2%~11%)
4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 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大 ▪ 颅腔容积变小 ▪ 颅内占位性病变
20
视乳头水肿
21
视乳头水肿
22
诊断
头痛的特征和伴发症状
▪ 病史
特别是眼底检
▪ 神经系统体检

▪ 特殊检查
23
特殊检查
▪ CT ▪ MRI ▪ DSA ▪ X-ray ▪ 腰穿!!!
24
25
鉴别诊断 头痛
1. 血管性头痛:偏头痛、脑血管病、高血压 2. 脑膜炎症 3. 颅内压变化:低颅压 4. 颅脑损伤 5. 癫痫性头痛 6. 面部疾病扩散:眼、鼻窦 7. 颈椎 8. 紧张性头痛 9. 中毒和代谢性疾病 10. 精神性头痛
受压移位:侧移位或沿中 脑长轴上下移位,去大 脑强直
水肿和出血:相互影响, 可能还影响脑干穿通支
导水管闭塞:脑积水
41
病理
▪ 动眼神经受压
动眼神经受刺激 患侧 瞳孔缩小 神经纤维 受损 患侧瞳孔散大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是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一种需要快速明确诊断和及时处 理的神经系统疾病。
一、颅内压(脑压,脑脊液压) 去枕侧卧,腰穿所测得脑脊液压力正常脑脊液压力:
成人80—180mmH2O(6—13.5mmHg) 小儿45—95mmH2O(3.0—7.5mmHg)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 1. 定义:
③生命中枢开始衰竭,出现潮式或叹息样呼吸,脉搏频而微弱,血压和体温下降,最后呼 吸先停止。此时进行心脏按摩使之复跳,辅助呼吸和给予升压药物,则心跳与血压仍可 维持一段时间
二、枕大孔疝(Foramen megnum herniation)
亦称小脑扁桃体疝 后颅凹占位或幕上 占位引起的严重颅 内压高,导致小脑 扁桃体下移进入枕 大孔和锥管,使延 髓受压,延髓轴向 和偏向移位,神经 受到牵张。
④锥体束征:由于同侧大脑脚受压,出现对侧上下肢瘫痪包括中枢性面瘫、肌张力高、腱 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阳性。有时由于脑干被推挤向对侧移位,致使对侧大脑脚与对侧小 脑幕游离缘相挤,造成脑疝同侧的偏瘫。
3)晚期出现颞叶钩回疝的典型症状:
又称中枢衰竭期。
①意识呈深昏迷状态,对一切刺激均无反应。
②两侧瞳孔均明显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不动,并多呈去脑强直状态。
最有效、最快的检查方法是CT与MRI。 5.腰椎穿刺:了解颅内压力和脑脊液检查,明显颅内压增高腰椎穿刺时易诱发脑疝。
下列表现说明颅内压增高已达严重程度
a. 头痛剧烈,呕吐频繁,视乳头水肿进行性加重。
b.生命体征改变:血压不断升高,脉搏减慢,呼吸减 慢,说明脑干功能已受压力影响。
c. 意识障碍: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
脑疝的治疗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

(五)脑脓肿(brain abscess) 常有原发性感染 灶、如耳源性、鼻源性或外伤性。血源性初起 时可有急性炎症的全身症状,如高烧、畏寒、 脑膜刺激症状、白血球增高、血沉块、腰椎穿 刺激脊液白细胞数增多等。但在脓肿成熟期后, 上述症状和体征消失,只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 高,伴有或不伴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脑脓 肿病程一般较短,精神迟钝较严重。CT扫描常 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减低阴影,静注造影剂 后边缘影像明显增强,呈壁薄而光滑之环形密 度增高阴影,此外脓肿周围的低密度脑水肿带 较显著。
亚急性颅内压增高
• 见于发展比较快的颅内病变,如颅内恶 性肿瘤、转移瘤以及颅内感染等; • 病情发展比较快,颅高压的反应较轻或 不明显
慢性颅内压增高
• 见于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以及破坏性或 浸润性病变; • 病情发展缓慢,可以长期没有颅高压的 反应,在病程中可有自发的反复
临床表现
头痛:头痛是颅内高压的常见症状,发生 率约为80~90%,初时较轻,以后加重 ,并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清晨时加 重是其特点,头痛与病变部位常不相关 ,多在前额及双颞,后颅窝占位性病变 的头痛可位于后枕部。急性颅内压增高 者,由于脑室系统产生急性梗阻,所以 头痛极为剧烈,肿瘤内出血,可产生突 发而剧烈的头痛。
• 通常用脑脊液压力来表示颅内压,可通 过腰椎穿刺或脑室穿刺测定:成人为 0.7~2.0Kpa(70~200mmH2O);儿童 0.5~1.0Kpa(50~100mmH20) • 颅内压增高:当颅内压持续超过正常值 的上界,并出现一系列相应的临床症状 (颅内压增高综合征),即称之为颅内 压增高。
侧卧位测量成年人平均脑脊液压力超过1.96 kPa (相当200mm水柱)时,称为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是临床常见的许多疾病共有的一组 症候群。颅内压增高有两种类型,即弥漫性颅 内压增高和先局部性颅内压增高,再通过扩散 波及全脑。弥漫性颅内压增高通常预后良好, 能耐受的压力限度较高,可以通过生理调节而 得到缓冲,压力解除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快,而 局部性颅内压增高调节功能较差,可耐受的压 力限度较低,压力解除后神经功能恢复较慢。

颅内压监测

颅内压监测
5
4.颅内炎症,如各种脑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5.脑缺氧,如多种疾病造成的呼吸道梗阻、窒息、心搏骤停、
一氧化碳中毒及缺氧性脑病等。 6.中毒及代谢失调,如肝性脑病、酸中毒、铅中毒、急性水中
毒和低血糖等。 7.假脑瘤综合征又名良性颅内压增高。 8.先天性异常,如导水管的发育畸形、颅底凹陷和先天性小脑
13
意识障碍、视力减退、复视、抽搐及去皮质强直 。有些可表现为情绪不稳、易于激怒或哭泣,或 情绪淡漠、反应迟钝、动作和思维缓慢等精神症 状。
在婴幼儿患者,头痛症状常不明显,常出现头 皮静脉怒张、头颅增大、囟门扩大、骨缝分开、 前囟张力增高或隆起。头部叩诊呈“破壶音 ”(Macewen征)。
+ 强烈推荐:头部CT检查发现颅内异常的急性重型 颅脑创伤患者(GCS 3~8分)
+ 推荐:CT检查发现颅内异常的急性轻中型颅脑损 伤患者(GCS 9~15分);急性轻中型颅脑创伤合 并全身多发脏器损伤、休克的患者
+ 不推荐:CT检查未发现颅内异常、病情比较稳定 的轻中型颅脑创伤患者(GCS 9~15分)
9
(3)脑疝形成:颅内病变尤其是颅内占位和损伤,引 起颅内压的增高不均匀时,常使脑组织受压移位, 部分脑组织通过某些解剖上的裂隙移位到压力较低 的部位时,即为脑疝(brain herniation)。这是颅内压 增高最致命的紧急情况。
10
头痛:这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程度不同,以早晨或晚间较重,部位多 在额部及颞部,可从颈枕部向前方放射至 眼眶。头痛程度随颅内压的增高而进行性 加重。当用力、咳嗽、弯腰或低头活动时 常使头痛加重。头痛性质以胀痛和撕裂痛 为多见。
20
3 脑实质内监测 导管头部安装极微小显微芯片探头或光 学换能器,放置在脑实质内。随压力变化而移动的镜片 光缆使光束折射发生变化,由纤维光缆传出信号测量。 脑实质内监测是一种较好的替代脑室内置管的方法,感 染率较低。

颅内压增高诊断详述

颅内压增高诊断详述

颅内压增高诊断详述*导读:颅内压增高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一)头痛这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程度不同,以早晨或晚间较重,部位多在额部及颞部,可从颈枕部向前方放射至眼眶。

头痛程度随颅内压的增高而进行性加重。

当用力、咳嗽、弯腰或低头活动时常使头痛加重。

头痛性质以胀痛和撕裂痛为多见。

(二)呕吐当头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呕吐。

呕吐呈喷射性,易发生于饭后,有时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体重减轻。

(三)视神经盘水肿这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之一。

表现为视神经盘充血,边缘模糊不清,中央凹陷消失,视盘隆起,静脉怒张。

视神经盘水肿的早期视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多无明显变化,若视神经盘水肿长期存在,则视盘颜色苍白,视力减退,视野向心缩小,称为视神经继发性萎缩。

此时如果颅内压增高得以解除,视力恢复也不理想,甚至继续恶化和失明。

诊断:全面详细询问病史和认真地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许多颅内疾病在引起颅内压升高之前已有一些局灶性症状和体征,能初步做出诊断。

当发现有视神经盘水肿、头痛及呕吐三主征时,则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大致可以肯定。

但由于患者的自觉症状常比视神经盘水肿出现的早,应及时地作以下辅助检查,以尽早诊断和治疗。

1、计算机断层扫描(CT)目前CT是诊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颅内占位性病变的首选辅助检查措施。

它不仅能对绝大多数占位性病变作出定位诊断,而且还有助于定性诊断。

CT具有无创伤性特点,易于被患者接受。

2、磁共振成像(MRI)在CT不能确诊的情况下,可进一步行MRI检查,以利于确诊。

MRI同样也具有无创伤性,但检查费用高昂。

3、脑血管造影主要用于疑有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等疾病的病例。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不仅使脑血管造影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而且图像清晰,使疾病的检出率提高。

4、头颅X线片颅内压增高时,可见颅骨骨缝分离、指状压迹增多、鞍背骨质稀疏及蝶鞍扩大等。

5、腰椎穿刺腰穿测压对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有一定的危险性,有时引发脑疝,故应当慎重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压增高诊断标准
诊断检查:
颅内压增高症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可以为及时治疗争取时间,从而改善预后,避免出现后遗症或死亡。

1.诊断原则
首先多方检查发现引起颅内压增高症的原发疾病;同时要评估有无引起颅内压增高症的可能性(尤其急性颅内压增高);更要注意观察发现颅内压增高三联征及有关的局部症状;特别要注意颅内压增高的并发症,如各种类型的脑疝;若是脑水肿都有颅内压增高,观察其严重程度,积极恰当治疗脑水肿,缓解颅内压增高。

2.临床诊断
当出现头痛、呕吐明显、烦躁、精神萎靡、嗜睡、惊厥、尖叫面色苍灰或昏迷等症状时,应考虑颅内压增高,另外可表现血压偏高、婴儿前囟张力增高、呼吸节律改变、心率增快或减慢、肌张力增高、眼底小动脉痉挛或视乳头水肿等。

3.颅内压监测
通常仅用于颅脑外伤后的颅内压监测。

通过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侧脑室穿刺脑脊液测压、硬脑膜下测压以及前囟测压等方式可以监测颅内压增高的情况。

颅内压增高严重时,腰椎穿刺为禁忌证,如必须做,则应在术前、术中或术后静脉予以降颅压药物,并在术中控制脑脊液滴速,以免诱发脑疝。

4.辅助检查
腰穿测压、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可对病因进行鉴别。

颅内压连续描记、头颅平片脑室造影、脑血管造影、CT扫描、磁共振检查等可对颅内压增高进行定性及定位诊断。

鉴别诊断
1.高颅压综合征的鉴别
(1)颅脑损伤(craniocerebral injury):任何原因引起的颅脑损伤而致的脑挫裂伤、脑水肿和颅内血肿均可使颅内压增高。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即可出现颅内压增高。

少数患者可以较迟出现,如慢性硬膜下血肿等。

颅脑损伤后患者常迅速进入昏迷状态,伴呕吐。

脑内血肿可依部位不同而出现偏瘫、失语、抽搐发作等。

颅脑CT能直接地确定颅内血肿的大小、部位和类型,以及能发现脑血管造影所不能诊断的脑室内出血。

(2)脑血管性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主要为出血性脑血管病,高血压脑出血最为常见。

一般起病较急,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为1~3 d内发展到高峰。

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肢体瘫痪、失语、大小便失禁等。

发病时常有显著的血压升高。

多数患者脑膜刺激征阳性。

脑脊液压力增高并常呈血性。

脑CT可明确出血量的大小与出血部位。

(3)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高血压脑病是指血压骤然剧烈升高而引起的急性广泛性脑功能障碍。

常见于急进型高血压、急慢性肾炎或子痫,偶或因嗜铬细胞瘤或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同时服用含酪胺的食物、铅中毒、库欣综合征等。

常急骤起病,血压突然显著升高至33.3/20 kPa(250/150 mmHg)以上。

舒张压增高较收缩压更为显著。

常同时出现严重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神经精神症状包括视力障碍、偏瘫、失语、癫痫样抽搐或肢体肌肉强直、意识障碍等。

眼底可呈高血压眼底、视网膜动脉痉挛,甚至视网膜有出血、渗出物和视神经乳头水肿。

急诊CT检查可见脑水肿、脑室变窄。

脑电图显示弥漫性慢波,α节律丧失,对光刺激无反应。

一般不做腰椎穿刺检查。

(4)颅内肿瘤(intracranial tumour):可分为原发性颅
内肿瘤和转移瘤。

肿瘤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共同特点为慢性进行性的典型颅内压增高表现。

在病程中症状虽可稍有起伏,但总的趋势是逐渐加重。

少数慢性颅内压增高患者可突然转为急性发作。

根据肿瘤生长的部位可伴随不同的症状,如视力、视野的改变,锥体束损害、癫痫发作、失语、感觉障碍、精神症状、桥脑小脑角综合征等。

头颅CT可明确肿瘤生长的部位与性质。

(5)脑脓肿(brain abscess):常有原发性感染灶,如耳源性、鼻源性或外伤性。

血源性初起时可有急性炎症的全身症状。

如高烧、畏寒、脑膜刺激症状、白细胞增高、血沉快、腰椎穿刺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等。

但在脓肿成熟期后,上述症状和体征消失,只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伴有或不伴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CT扫描常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减低阴影,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边缘影像明显增强,呈壁薄而光滑之环形密度增高阴影,此外脓肿周围的低密度脑水肿带较显著。

(6)脑部感染性疾病(brain infections disease):脑部感染是指细菌、病毒、寄生虫、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引起的脑及脑膜的炎症性疾病。

呈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压增高,少数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起病时常有感染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血象增高等。

部分病例有意识障碍、精神错乱、肌阵挛及癫痫发作等,严重者数日内发展至深昏迷。

有些病例可出现精神错乱,表现为呆滞、言语动作减少、反应迟钝或激动不安、言语不连贯,记忆、定向常出现障碍,甚至有错觉、幻觉、妄想及谵妄。

神经系统症状多种多样,重要特点为常出现局灶性症状,如偏瘫、失语、双眼同向偏斜、部分性癫痫、不自主运动。

其他尚可有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等。

脑脊液常有炎性改变,如脑脊液白细胞增多,蛋白量增多。

或有糖或氯化物的降低,补体结合试验阳性等。

头颅CT 可见有炎性改变。

(7)脑积水(hydrocephalus):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脑室系统内的脑脊液不断增加,同时脑实质桕应减少,脑室扩大并伴有颅压增高时称为脑积水,也称为进行性或高压力性脑积水。

除有颅内压增高的一般表现外,缺乏特异性症状。

CT 检查可发现肿瘤或其他病灶、准确地观察脑室的大小并可显示脑室周围的水肿程度;脑室造影可见脑室明显扩大,有时可明确梗阻的部位。

(8)良性颅内压增高(benign intractaunial hypertension):又名“假性脑瘤”,系患者仅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但无占位性病变存在。

病因可能是蛛网膜炎、耳源性脑积水、静脉窦血栓等,但经常查不清。

临床表现除慢性颅内压增高外,一般无局灶性体征。

(9)其他
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的情况在临床上也相当多见。

如感染中毒性脑病、尿毒症、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糖尿病昏迷、肝昏迷、食物中毒等。

这些病发展到严重程度均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结合疾病史及全身检查多能做出明确的诊断。

2.低颅压综合征的鉴别
(1)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primary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可见于任何年龄,男女无差别,起病可急可缓,头痛轻重不一,位于颈枕部居多,可向额顶部放射,亦可延至肩背,直立及头部活动时加重,平卧后缓解。

可伴不同程度的颈强直、头前屈时疼痛。

Kernig征阳性,以及外展神经不全麻痹等体征。

除头痛外常有头昏、眩晕、恶心、呕吐、耳鸣等。

亦可有轻重不一的共济失调和平衡障碍、精神障碍及发热、多汗、血压波动、直立位心动过缓、晕厥发作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低于0.7 kPa。

(2)颅脑外伤后颅内低压综合征(craniocerebral trauma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yndrome):当发生开放
性颅脑外伤或中、轻型闭合性颅脑外伤后,可因:
①脑脊液鼻或耳部大量流失;②颅脑外伤后反射性脉络丛分泌功能抑制;◎脑脊液吸收增加;④休克及长期使用高渗脱水药物等引起。

临床主要表现为头部挤压性疼痛,可伴有头昏、恶心、呕吐、乏力、虚弱、厌食、脉搏细弱、血压偏低等,严重时有精神萎靡、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表现。

上述表现与体位有关,卧位或头低位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坐位或立起时症状加重。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3)胰岛素治疗和电休克治疗(insulin therapy and electric shock treatment):胰岛素治疗与电休克治疗后有继发低颅压的报道。

胰岛素治疗后继发低颅压虽经大量补糖,仍不见苏醒,昏迷愈陷愈深,此时有可能存在低颅压,腰椎穿刺可证实。

鉴别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头痛
由于颅内压增高或颅内占位病变直接压迫或牵拉颅内有痛觉的结构产生。

头痛常出现于早晨或夜间,头痛常由阵发性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加重,以前额为重。

头痛剧烈时伴有呕吐,吐后头痛暂时缓解。

2.呕吐呕吐呈喷射性,常在清晨空腹时发生或与剧烈头痛时伴发,与饮食无关,常不伴有恶心。

3.视神经乳头水肿多为双侧性,但程度可不等。

早期不影响视力,但可有周边视野向心性缩小和生理盲点扩大,晚期出现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而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4.其他急性颅内压增高可引起Cushing反映,即血压升高,心率缓慢,呼吸减慢等。

严重颅内压增高者可有抽搐,去大脑强直伴阵发性意识丧失.最终导致脑疝。

儿童颅内压增高者有头围增大、颅缝裂开、头皮静脉怒张等。

叩诊头部有破罐音。

(二)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视神经炎可有头痛、视乳头充血、水肿等类似颅内压增高症,但早期有显著视力下降,腰穿压力不高。

2.偏头痛头痛呈周期性,常为钝痛性质,剧烈时可出现呕吐,吐后头痛缓解,但病程长,不发作时无头痛,查眼底无水肿,腰穿压力正常可鉴别。

(*硝酸甘油的禁忌症其中一条就是颅内压增高!!!!!!,高血压危象的患者合并头痛,恶心、呕吐就不能用硝酸甘油注射液了吗?)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