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球动力锂电池市场最新资料
中国国家863计划专家谈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展潜力
中国国家“863”计划专家谈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展潜力7月16~18日于北京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电动车辆学术年会暨第二届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中国国家“863计划”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从市场和技术层面全面分析了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展潜力。
他指出,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正处于一个重大转型期,在电动车(EV)市场需求带动下,预计该市场规模在未来5年内将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王子冬首先以日产绿叶(Leaf)电动车为例,介绍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情况。
该车将于2010年秋季上市,并计划在2010年生产5万辆,2012年生产20万辆。
以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来看,每辆绿叶的电池容量为24kWh,20万辆的容量相当于48亿kWh。
这是目前全球手机锂离子电池30亿kWh市场的1.6倍。
即一款汽车就可以完全改变整个市场状态。
目前,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都已宣布要大规模生产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车,而日产只是其中一家而已。
诱人的行业前景吸引了业内外大量投资王子冬指出,电动汽车的量产为锂离子电池产业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会。
按照上述测算,几年之内,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将超过全球手机锂离子电池市场的规模。
这种改变将引发相关制造设备和厂房的新一轮投资,同时,众多新进入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材料的厂商将使相关领域的技术竞争更趋激烈。
受到诱人行业前景的吸引,很多来自不同行业的厂商将目标定位在电动汽车市场,欲在锂离子动力电池商机中分一杯羹。
例如,索尼在2009年11月进入了电动汽车和大容量蓄电池领域,并表示未来几年内将在量产设施上投资1000亿日元。
三洋电机将在2015年前投资800亿日元,松下也准备在2012年前投入1230亿日元。
另外,三菱重工在其长崎造船厂也投资了约100亿日元建立实验基地,准备从2010年开始年产66MWh容量的锂离子动力电池。
针对动力电池领域,LG化学公司投资了约10亿美元;三星SDI和博世共同成立的SBLiMotive也投资了6亿美元。
2015年锂离子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锂离子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1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 (3)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3)
2、行业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3)
二、行业规模 (6)
1、锂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6)
2、锂电池产业存在的问题 (7)
(1)目前国内锂电池产业存在三大问题 (7)
(2)锂电池产业发展存在四大主要障碍 (7)
3、锂离子电池的市场状况 (9)
三、行业风险特征 (12)
1、产业政策风险 (12)
2、市场竞争风险 (13)
3、技术风险 (14)
4、原材料风险 (14)
一、行业管理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是电池制造业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包括:提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优化产业布局;负责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宏观指导。
另外,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是电池行业的自律组织,其主要负责开展对电池行业国内外技术、经济和市场信息的采集、分析和交流工作,依法开展行业的生产经营统计与分析工作,开展行业调查,向政府部门提出制定行业政策和法规等方面的建议;组织订立行规行约,并监督执行,协助政府规范市场行为,制定、修订行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推进标准的贯彻实施;协助政府组织编制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开展对行业产品的质量检测和评比工作。
2、行业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2014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能源局七部委联合印发《京津冀公交等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方案》,提出。
全球动力电池格局即将改变!关于宁德时代的深度思考
全球动力电池格局即将改变!读完410页招股说明书,关于宁德时代的深度思考导读:宁德时代正式启动IPO,全球动力电池格局改变的起点:宁德时代招股说明书(申报稿)11月10日公布,公司拟在创业板上市募资131.2亿元用于动力锂电池的生产基地、动力与储能电池研发两个项目建设,由此推算公司目前估值超过1,300亿元。
对比以往A股融资项目,超过100亿以上规模的主要为金融机构或国有企业。
本次融资金额也有望成为非国有企业中的最大规模IPO融资案例。
业绩高速成长,客户资源持续升级,从中国走向世界:公司自14年以来维持惊人增速,2016年和2017年1-6月份的营收分别为148.8亿和62.9亿,净利润分别为30.2亿和18.6 亿(2017H1扣非后净利为5.6亿)。
公司2017年H1末为231.5亿元,对比14年底增长了68 倍。
目前CATL前五大客户的集中度逐渐从90%以上降低到60%,乘用车的占比逐渐提高。
与此同时,公司也是国内首先打入合资车企的动力电池厂商,与奔驰、宝马、大众等公司都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CATL全球出货量排名预计将从2016年的第三提升至全球第二,正在向世界出货量第一迈进。
CATL的强大毋庸置疑,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导向与企业管理: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宁德时代达到3628人,国轩高科为1114人,其它二线电池企业在600-700人之间。
研发费用占比:宁德时代投入节节上升,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的比例随着整体体量的增大反而不断提升,2017年H1已经突破10%,显示公司并没有因为处于行业领先位置而放松追求,继续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力争实现全球领先动力电池企业的目标。
从宁德时代看动力电池行业发展:1)动力电池价格快速下降,但公司依然维持较好毛利率;公司动力电池系统单价呈现快速下降趋势,2015-2017H1的下降幅度分别达到21.1%、9.6%和26.2%。
2017年由于补贴标准调整,动力电池价格下降幅度最为明显,公司毛利率依然维持在37.1%的较好水平。
2014-2015年新能源汽车锂电行业分析报告
2014-2015年新能源汽车锂电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1月目录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品丰富且美国销量引领全球 (4)1、新能源汽车产品日益丰富 (4)2、特斯拉效应仍将延续 (5)3、美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引领全球 (7)二、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将翻倍高增长 (8)1、14年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启动元年 (9)2、国家/地方政策持续密集出台 (9)3、充电基础设施将大幅改善 (12)(1)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12)(2)政策大力助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14)(3)特斯拉大幅加码在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15)(4)创新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 (16)4、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日益丰富且性价比优势渐现 (18)5、15年新能源汽车仍将翻倍高增长 (20)三、锂电产业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爆发 (21)1、传统储能电池稳步增长 (21)2、储能产业定位提升市场有望爆发增长 (22)3、细分领域业绩持续稳步增长 (23)4、盈利水平总体持平且细分领域差异化显著 (24)5、锂电产业链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爆发 (26)四、锂电行业投资策略和重点公司 (26)1、两条主线 (26)(1)具备业绩支撑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26)(2)稀土永磁材料优质企业 (27)2、重点公司 (27)五、主要风险 (27)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品丰富且美国销量引领全球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中,2011年被公认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商业化元年,全年销量6.8万辆,13年大幅增至22.55万辆,同比增涨73.95%。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全球新能源汽车呈现如下特征:一是新能源汽车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可满足不同社会层次的需求,且出现了日产聆风、特斯拉等知名品牌;二是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稳居世界前列。
特别地,日产聆风、特斯拉等品牌崛起对带动产业发展具有显著意义。
1、新能源汽车产品日益丰富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推进过程中,日产聆风和特斯拉Model S 新能源汽车的推出具备划时代的意义。
不容错过!2015年十大前沿电池科技盘点
不容错过!2015年十大前沿电池科技盘点
在21世纪,科技就是生产力,科技决定了我们可以走多远。
现如今,2016年已经来临,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的锂电行业蓝图上留下了许多清晰的科技脚印:锂空气电池、石墨烯电池、锂硫电池事实上,实验室前沿技术对现实的憧憬从不曾减弱,只会愈发强烈。
在这种热情的笼罩下,雾霾终将被驱散,我们的未来将更光明。
在此之际,小编特此盘点出十大前沿电池科技(排名不分先后),供大家参考。
NO.1 中科院石墨烯电池:充电7秒钟续航35公里
现如今,电动车续航成为人们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就连业界巨头特斯拉的Roadster升级版跑车都仅能达到644公里的续驶里程,如果此时有人告诉你:有这幺一种电池,一次充电时间只需8分钟,可行驶1000公里。
相信很多人都会惊呆了,这种电池就是石墨烯电池,因为性能彪悍,所以被唤作超级电池,甚至被妖魔化。
2015年锂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锂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2月目录一、拥有资源或技术优势的企业将优先受益 (5)1、海外三大盐湖业务各有侧重,寡头垄断格局下优势显著 (6)(1)SQM 拥有全球最优质的盐湖,放量可期 (6)(2)Rockwood 产品广泛,布局锂精矿增加资源储备 (6)(3)FMC 计划小幅扩产,成本略高于另两家盐湖 (7)2、国内主要矿石提锂:专注深加工、掌控上游资源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7)(1)天齐锂业收购Talison 后已经成功转型为资源型企业 (7)(2)赣峰锂业专注于深加工锂产品,目前上游资源和下游电池领域均有所涉猎 (8)(3)海门容通技术优势显著,但产品单一且缺乏资源 (8)(4)银河锂业即将被天齐锂业收购,将发挥地域优势,与Talison 形成协同效应 (9)(5)江特电机致力于锂瓷石综合运用,若项目成功将增加碳酸锂1 万吨 (9)3、国内主要盐湖提锂:实现技术突破才能享受需求放量的盛宴 (10)(1)西藏矿业拥有全球第三的扎布耶盐湖,但放量尚待时日 (10)(2)其他盐湖企业为镁锂分离所苦,技术将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要素 (10)二、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不变 (11)1、新能源汽车仍是国内主要发展方向,且发展步伐快于海外市场 (12)(1)新能源汽车政策频出,产量大幅超预期 (12)(2)油价大幅下跌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影响有限 (12)2、预计到2020 年碳酸锂需求增长88%,锂电贡献达75% (13)(1)预计到2020 年全球碳酸锂需求增长88% (13)(2)75%左右的增量来自于锂电需求 (14)3、到2020年锂电池需求增长1.5倍,近40%来自于新能源汽车,36%来自于3C (15)(1)锂电池对碳酸锂的需求增长1.5 倍,近40%来自于新能源汽车 (15)(2)目前手机与电脑在碳酸锂需求中占比近70%,未来将逐步下滑至50% (16)(3)电动自行车有望迎来快速发展,但规模贡献较小 (17)(4)新能源汽车是锂电需求的主要拉动力,2020 年占比将从2013 年的10%增至30% (17)(5)大型发电储能和后备电源领域目前占比不足1%,但未来增速较快 (19)三、碳酸锂加工产能充足,资源性企业将优先受益 (20)1、碳酸锂加工产能将持续过剩 (20)2、海外成熟盐湖和矿山有望最先受益 (21)(1)海外盐湖提锂具有成本优势,上产进程较快 (21)(2)海外矿山尚未投产,Talison 受益确定性较强 (22)(3)国内矿石提锂技术相对成熟,放量指日可待 (23)(4)国内盐湖提锂面临技术难题,若实现突破将改变行业格局 (23)四、价格稳中小幅上涨,中期增长还靠放量 (24)1、中长期价格有望小幅上升,盈利增长还靠放量 (24)(1)中长期价格有望小幅上涨 (24)(2)低端加工企业盈利仍将受到挤压,未来改善主要依靠放量 (25)五、风险:新能源汽车不及预期,碳酸锂价格超预期下跌 (25)1、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25)2、燃料电池替代锂离子电池的风险 (26)3、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 (26)4、国内盐湖企业产能释放超预期的风险 (26)六、赣锋锂业:多样化结构保证稳定,进军锂电行业拓展长期发展空间 (27)1、产品结构多样化保证盈利稳定性 (27)2、原料来源多样化保证供给稳定性 (27)3、万吨锂盐项目投产,产能利用率提升保证盈利持续增长 (27)4、收购美拜电子切入下游锂电行业,拓展长期发展空间 (28)5、参股国际锂业布局上游资源,静待新能源汽车爆发时 (28)。
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现状
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现状锂电池的原材料方面问题,一直都是锂厂家们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锂电池生产厂家和大家谈谈关于锂电池的负极材料问题,有兴趣了解这方面问题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如果我们拿负极材料和正极材料来比的话,负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比重变会显得较低,并且目前负极材料国内已经实现产业化,其主要的生产厂家有深圳贝特瑞、上海杉杉、长沙海容等,这些都是大型的个业,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深圳贝特瑞公司可能很多人对它都有所了解了,它是中国宝安(000009)控股55%的子公司,并且是国内锂电碳负极材料标准制定者。
其碳负极材料产能是6000吨/年,价格为6万元/吨左右,市场占有率高达80%,居全球第二。
客户包括松下、日立、三星、TCL、比亚迪等130多家厂商。
2008年,贝特瑞收购了天津铁诚公司,使其碳负极材料成本下降30%。
不过锂电池生产厂家们了解到贝特瑞宣传资料显示,具有磷酸铁锂正极材料1500吨/年的产能。
而据其销售部门透露,目前贝特瑞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实际产能为800吨/年,产量只有40多吨/年,主要给大型电池厂商实验供货,如天津力神、江苏双登等。
其产品价格比天津斯特兰贵,达到18万-20万元/吨。
据了解,其毛利率在60%以上。
据华普锂电池生产厂家了解到的加一个问题是中国宝安控股75%的天骄公司也从事正极材料的生产。
该公司主营钴镍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目前产量为800吨/年左右,销量650吨左右,2009年计划产能1400吨/年,增长来自于通讯电子类、笔记本等下产品中对传统高成本的钴酸锂的替代。
杉杉股份公司可以说是贝特瑞的个巨大的竞争对手.我们都知道杉杉股份是在1999年开始涉足电池负极材料时采用CMS(中间相炭微球)技术,之后为降低成本转用人工石墨和天然石墨,此后,因为电池循环放电次数不高,又回到了CMS的技术上。
目前,杉杉股份的CMS 价格每吨在10万元以上,年产能为1200吨。
锂电池生产厂家了解到目前杉杉股份的锂电池材料销售收入已达9.9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超过40%。
全球锂资源供给与需求
全球锂资源供给与需求(一)锂资源供给:非洲地区有望贡献锂资源供给增量全球锂资源产地主要包括澳洲、南美、中国和非洲地区等。
其中澳洲、南美和中国锂资源开发体系成熟,每年有稳定的产出贡献。
非洲地区锂资源储量丰富,但多数项目尚处于开发初期,产量贡献较少。
根据SMM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球锂资源产量分布中,澳洲地区占比最高,为43%;其次为南美地区和中国,产出贡献占比分别为32%和24%;其他地区占据剩余1%的份额。
除矿端和盐湖端外,未来全球锂资源主要供给来源还包括锂电池回收利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未来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规模可观。
图表1非洲地区有望贡献锂资源供给增量(万吨LCE)资料来源:SMM,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1、澳洲锂资源供给增量以在产矿山提产和停产矿山复产为主西澳目前已建成的7座矿山中,Greenbushes、MtMarion、Pilgangoora-Pilbara和MtCattlin矿山一直处于在产状态。
除MtCattlin外,其余三座在产矿山均有明确的扩产计划。
关停矿山中,Wodgina两条产线分别于2022年5月和7月复产,MtFinniss预计于2022年四季度复产,BaldHill目前尚无明确的复产计划。
考虑到Greenbushes、Wodgina等矿山产出仅面向股东销售,受制于股东锂盐加工能力,这些矿山新增产能释放对缓解锂盐市场供给紧张局面作用有限。
同时,西澳地区锂矿生产常面临劳工短缺和疫情反复等因素干扰,锂资源供给释放节奏存在不确定性。
2、南美盐湖提锂在建产能规模巨大南美盐湖扩产项目众多,产能释放进度存疑。
目前南美在产的盐湖项目有4个,分别为是位于智利的SalardeAtacama (SQM )和SalardeAtacama (ALB ),位于阿根廷的SalardeOlaroz 和SalardelHombreMuerto 。
SalardeAtacama (ALB )在2021年底完成了LeNegra Ⅲ、Ⅳ期项目建设,目前正处于爬产期,而其余3个盐湖项目也均有明确的扩产方案正在进行中,新增产能分布在2022-2024年间进行释放。
国内外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概况
引言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能量高、重量轻、绿色环保无污染等优点,应用范围广 泛,其应用领域包括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和 武器装备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锂动力电池安全性不断提高,锂电池单体容 量越来越大,其应用于潜艇等大型军事装备的可行性也不断提高。
一、国内外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概况1、国外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概况1.1日本索尼公司对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开展较早,生产的锂离子电池在性能 上和品种上已经具备相当高的水平。
该公司生产的圆柱型单体电池分为高能型和 高功率型。
其中高能型电池的比能量为110 80^000的比功率300狐廷,充放电次数1200次。
高功率型的圆柱电池80^000的比功率高达800 狐运。
曰本三井造船生产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能以200的倍率放电,100左右 的倍率进行快速充电,在30充放电条件下循环500次,容量保持90^以上。
日本汤浅公司(丫入仍入)生产的锰酸锂电池,比能量是铅酸电池的3倍,计划 取代潜艇用铅酸电池。
装有该公司锂离子电池的无人试验小潜艇己于1999年10 月完成了水下试验。
1.2法国5^1公司是世界著名的锂电池生产公司,其各种型号锂离子电池 已广泛应用于卫星、胃(无人水下航行器)以及各类便携式电子设备上。
据 美国能源杂志报道,上世纪末,3^1'英国分公司就曾与英军合作研制过一款24 V,12^11容量的锂电池。
目前该公司生产的圆柱型单体锂离子电池比能量达到 143胃战,80^000的比功率为345狐容,为装备潜艇而制造的锂离子动力 电池,单体容量为3000灿级。
1.3德国瓦尔塔公司也在研制高能量密度型和高功率密度型电池。
其高能密 度型电池为方型,容量为60 比能量为115 使用寿命达900次1.4在上世纪末,美军也在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基础上展开了军事化应用。
据美国能源杂志介绍,美国公司已为水下军事装备研制了三款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①水下无人作战平台(^!^)电池系统,总能量101^,360块单体容量8灿〈4并90串X电压324 V。
2015年手机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手机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1月
目录
一、锂电池行业需求稳定增长,产业国内转移 (3)
1、锂电池模组行业格局稳定中凸显大陆和台湾优势 (3)
2、锂电模组,不仅仅是组装 (4)
3、轻薄化带动附加值向下游模组倾斜 (6)
4、国际锂电产业分工明确,模组产能向国内转移 (7)
(1)电池模组产能不断向国内转移 (7)
(2)成本优势决定转移将继续 (9)
二、智能终端继续平稳增长,电池容量提升 (10)
1、全球智能手机渗透率放缓,今年仍增长25.38% (10)
2、国产品牌崛起,电池容量提升 (11)
(1)中高端品牌回暖 (11)
(2)我国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崛起 (12)
①国产品牌崛起并不偶然 (12)
②加强品牌塑造,品牌集中度提升,国产品牌手机未来还有提升空间小米发展
速度惊人 (13)
③华为壮士断腕,发展潜力大 (14)
(3)电池容量提升,稳定电池单价 (15)
一、锂电池行业需求稳定增长,产业国内转移
1、锂电池模组行业格局稳定中凸显大陆和台湾优势
二次电池(多次循环使用电池)产业链可分为上、中、下游:上游供应电池原材料,中游制造电芯,下游为电池组装。
上中游目前主要由日韩大规模企业所控制,其特点是技术壁垒高。
对于大陆厂商而言,虽然已有企业已经取得了突破,但要整体赶上日韩企业仍需时日
大陆和台湾公司凭借在人工成本与管理优势在锂电池模组中拥有话语权。
下游方面,台湾的新普和顺达在传统圆柱锂电池模组拥有1/3 份额,而在下一代聚合锂电池领域占领了半壁江山。
其中,新。
世界锂电池行业发展历程
世界锂电池行业发展历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世界锂电池行业发展历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能源问题愈发突出,而锂电池得以快速发展成为能源领域的热门选择。
锂电池是指以锂盐为电解质的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无污染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世界锂电池行业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锂电池技术开始萌芽,最早的锂电池是由美国化学家斯坦利·沃顿发明,但电池性能并不理想。
随后,日本电池制造商索尼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锂电池,推出了第一颗商用锂离子电池。
这一时期,锂电池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手持设备领域。
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锂电池的性能逐渐得到提升,开始逐步替代镍氢电池成为手持设备的主流电池。
锂电池的应用领域也逐渐扩大到笔记本电脑、相机等领域。
21世纪初,随着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兴起,锂电池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特斯拉等电动汽车制造商开始大规模采购锂电池,并投入大量研发资源用于提升锂电池技术。
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同时成本也不断下降,为电动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0年后,中国开始崛起成为全球锂电池行业的重要产地和市场。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锂电池产业的发展。
多家国内企业涌入锂电池行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产能也得到大幅提升。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和消费市场,锂电池行业占据全球的市场主导地位。
未来,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可再生能源的推广,锂电池行业仍将继续迎来发展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锂电池技术也将不断改进,能量密度将进一步提升,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性能将进一步提升,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世界锂电池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
在未来,锂电池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6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市场综合发展态势图文深度调研分析报告
2016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市场综合发展态势图文深度调研分析报告一、动力锂电池的需求量和报废量不断增长2015 年中国锂电池总产量 47.13Gwh,其中,动力电池产量16.9Gwh,占比 36.07%;消费锂电池产量 23.69Gwh,占比 50.26%;储能锂电池产量1.73Gwh,占比 3.67%。
我们测算,到 2020 年动力锂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125Gwh,报废量将达32.2Gwh ,约 50 万吨;到 2023 年,报废量将达到101Gwh,约116万吨。
规模庞大的动力锂电市场伴生的将是锂电池回收和下游梯次利用的行业机遇,发展锂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在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投资机会。
2016 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 17.7 万辆和17 万辆,依旧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
1-2 月受春节和政策因素影响而产销较低,随着政策调整推进,上半年的 3-6 月新能源车逐步实现恢复性增长,6 月冲刺到 3.5 万台水平。
下半年的 7-8 月新能源车处于 3 万台左右的位稳定状态,等待进一步的增长动力。
据中汽协会统计,8 月新能源汽车生产 21303 辆,销售 18054 辆,同比分别增长 2.9 倍和 3.5 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121 辆和12085 辆,同比增长 3.8 倍和 6.1 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8182 辆和 5969辆,同比分别增长 2 倍和 1.6 倍。
根据工信部的相关政策规定,纯电动乘用车补助标准在综合考虑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后逐年退坡;此外,在 16 年上半年政府加大查骗补力度之后,考虑对于政策进行调整和修改。
国家将对补贴政策进行多方面的改善,研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调整产品结构,提升补贴产品的先进性水平。
政府查骗补的力度增大,有助于规范行业发展,提升企业自主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的动力;也有助于防止行业产能过度扩张,完善新能源车行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2009-2010年全球锂电池厂家出货量及排名
2009-2010年全球锂电池厂家出货量及排名来源:水清木华 2010年08月26日水清木华研究报告指出,全球锂电池电芯厂家并不多,只有10家。
日本厂家虽然出货量低,但是单价远高于韩国和中国厂家。
因为日本厂家笔记本电脑电池电芯(cells)所占比例非常高,而韩国和中国厂家通常都不生产笔记本电脑电池电芯,主要是手机和其他便携电子产品用电池,其单价远低于笔记本电脑电池电芯。
比亚迪是唯一出货量和收入都下降的厂家,实际上比亚迪连续3年锂电池的出货量和收入都在下降,比亚迪对锂电池的重视程度已经远低于汽车。
韩国厂家进展神速,三星SDI在2010年出货量预计将成为全球第一,但收入排名全球第四。
LG化学则将成为全球第二。
2009-2010年全球锂二次电池主要厂家出货量与收入由于低碳经济概念火热,引得动力锂电池备受世人关注。
而动力锂电池目前出货量甚低,且厂家亏损严重,如A123系统和ENER1,亏损额比收入都高,且毛利率连续5年走低。
投资这些盈利遥遥无期的公司与其说是投资不如是赌博。
下游厂家业绩不佳,投资者集中在锂电池的上游,在中国市场,只要和锂电池上游有微小关联的股票都涨势凶猛。
锂电池产业链非常长,覆盖面甚广。
锂电池有四种主要原材料,按所占成本比例依次是正极材料、隔离膜、电解液和负极材料。
正极材料是目前最火热的题材,非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通常是钴酸锂。
而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分为锰酸锂和磷酸铁锂两大派系,日本厂家力主锰酸锂,并且已经推出数款采用锰酸锂电池的电动车。
而美国和中国厂家热衷于磷酸铁锂,A123是磷酸铁锂的龙头厂家。
磷酸铁锂在性能上异常优秀,同时安全性能也甚佳。
但在工业化成熟度、成本、一致性上,锰酸锂远优于磷酸铁锂。
由于电动车用的锂电池是数十甚至数百个电芯连接起来的,对一致性要求非常高,这是磷酸铁锂最难做到的。
汽车整车大厂几乎全部都选择了成熟度高的锰酸锂,即便是磷酸铁锂最优秀的A123也在通用雪佛兰招标中失败,而锰酸锂大厂LG化学入选。
动力锂电池市场竞争激烈,如何胜出?
动力锂电池市场竞争激烈,如何胜出?作者:暂无来源:《新经济导刊》 2016年第3期文/同路菡随着国家政策指向的进一步清晰,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上马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市场规模也迎来了快速增长势头。
空前火爆的中国动力锂电池市场引得国际巨头纷纷侧目。
当前中日韩企业集中了世界动力锂电池的主要技术和产能,日韩企业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在中国设厂生产。
对比之下,中国相关企业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还不强,优势产能不足。
要在市场上胜出,中国企业还需要正视对手,勇于突破自我,通过加强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来共同抵御冲击。
中国成为最大的动力锂电池市场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全力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电动汽车开始大踏步走进普通消费者家中。
2015年最后一个月,中国电动汽车的销量突破3.4万辆,同比增加4倍,最终全年以18.8万辆的成绩傲视全球,销量同比大增230%,市场份额也从2014年的0.25%增加到0.8%。
目前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挪威、英国、日本、法国、德国位列其后。
很多公司都盯住了这块巨大的蛋糕。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已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正处于市场导入期向快速成长阶段发展,所以不管是北汽、比亚迪、江淮等最先产销电动汽车的企业,还是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传统汽车企业,亦或是百度、阿里巴巴、小米、腾讯、乐视等互联网企业,都在投资电动汽车行业。
比如老牌车企长安汽车宣布将在未来十年内投资180亿元用以新能源项目开发,拟投放新能源车型34款,到2025年新能源销量达到200万辆。
奇瑞希望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0万辆,而北汽也在近期将2020年的新能源销量目标从此前设定的20万辆提升至40万辆。
电动汽车家族中,无论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还是纯电动汽车,在其整车的成本中,动力电池系统是占比最大的一块,按照不同的配置,一般占到整车成本的30%-50%,有些甚至超过50%(如特斯拉)。
全球10大锂电生产商
1、JohnsonControls-Saft(美国江森自控和和法国Saft的合资公司)JohnsonControls,Inc.(纽约证交所代码:JCI)和Saft(欧洲证交所代码:SAFT)已达成协议,关闭其合资公司JohnsonControls-Saft。
该合资公司建于2006年,主营锂离子汽车电池的开发和制造。
据协议条款,JohnsonControls将现金收购Saft所占$1.45亿美元的公司股份。
协议包括JohnsonControls向Saft支付的一笔事前特许权使用费,用于展期JohnsonControls在所有市场使用某项Saft锂离子技术的许可。
此交易有待监管机构的批准,最早可能于2011年9月30日达成。
JohnsonControlsPowerSolutions总裁AlexMolinaroli先生表示:“非常感谢与Saft这段时间的合作,很高兴能够以互利的方式解决这件事情。
”Saft管理委员会主席JohnSearle先生认为:“很高兴此争议能得到快速积极的解决,这符合我们客户、员工和股东的利益。
另一方面,Saft就此不再承担合资公司的现金与损益责任。
Saft管理层现在全力以赴,在精心挑选的所有市场中,为我们的锂离子技术寻找发展良机。
”随着双方一致同意结束合作关系,两家公司之间的所有法律程序也告结束。
“对JohnsonControls来说,此协议进一步反映出我们对高级电池行业的战略思考。
”Molinaroli先生认为,“我们将继续充分利用此领域的已有进展,此外,现在我们可以围绕技术、系统、应用和业务模型,扩展全部战略能力。
”合资公司的所有资产都将由JohnsonControls接管,只有法国夏朗德的一座工厂将于2012年底移交给Saft。
交易完成之后,JohnsonControls将经营该公司,履行公司的现有合同协议,相应地与客户和供应商开展合作。
关于JohnsonControls:JohnsonControls为全球150多个国家/地区的客户服务,是多种技术和行业的全球领跑者。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及市场需求分析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及市场需求分析一、新能源车热度依旧,增长强劲不减速新能源汽车热度不减,产销持续攀升,高速增长趋势不减。
2018年全球新能源车产量为192.4万辆,同比增长52.5%,中国新能源车产量为122万辆,同比增长51%。
预计未来五年,新能源车市场将继续以20%-40%的速度高速增长。
二、整车厂布局积极,加速布局新能源车1)政策市场双重驱动,国内新能车产业蓬勃发展。
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推广《2020-2026年中国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投资规模预测报告》数据显示:新能车有利于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并减少石油等资源的对外依赖。
国内新能车最初发展的动力源于政府补贴的强力推动。
补贴退坡背景下,双积分政策推动力强劲。
由于19年起考察新能源积分比例,各车企加码布局新能车,新合资、新品牌、新平台层出。
2)海外主机厂开启电动化量产周期。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已经受到市场的认可,而大众、宝马、奥迪等传统主机厂纷纷加快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随着供应链的敲定,量产周期已然开启。
各大国际车厂新能源车布局三、未来全球汽车电动化渗透率依据对应车企公布的新能源战略或透露的建厂规划,估算各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纯电+插电,且均为乘用车)和汽车总销量。
我们设定电动化渗透率=(纯电+插混)/乘用车销量,得到主要时间节点的渗透率预测结果:2018年渗透率2.5%,2020年4.6%,2025年15%,2030年26%。
在上述未来车企销量推演过程中,考虑到德系车企大众、宝马、戴姆勒近期的工厂和电池合同落地、德国政府补贴、将传统车投入转移至新能源的各项举措(裁员、节省成本)等动向,显示出传统车巨头调头转向新能源领域的决心,预计形成“后发赶超”之势。
尽管中国国产品牌、特斯拉已取得较好的基础,但德系三巨头,尤其大众借助规模优势推出的MEB纯电平台车型正稳步落地,未来崛起确定性较高。
尤其注意到在2019年11月底,德系BBA集中发布新闻,为节省成本,加强电动化转型投入,纷纷宣布裁员或降薪计划。
动力电池国内外发展现状
动力锂电池国内外发展概况1.1 国外发展现状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新能源研发计划。
随着燃油车禁售时间的逐步接近,各个国家也都加大力度在车用动力电池上进行技术的研发和产业的发展。
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由于锂电池技术发展的比较早,在技术,产业以及研发上有着很明显的技术优势。
日本在技术上有明显的优势。
韩国在电力电池制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研发和制造能力很强,而美国在科学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2009年,日本政府启动了“上升计划”(创新电池科学和基础研究)和uead (下一代高性能汽车电池系统)。
随着产业的调整和技术的发展,日本政府于2013年修订并更新了电力电池技术路线图。
该路线图介绍了电动汽车的二次电池和固体电池技术。
从技术指标、能量密度、比功率、成本和使用寿命等方面确定了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
(具体各项参数指标如下图)图1.1 日本动力电池发展线路图最早的锂离子电池就是由日本的索尼公司研发商用的,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3c数码产品用的都是锂电池,后来索尼将18650圆柱形电池技术转卖给了日本的松下公司,松下公司也就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锂离子电池设计制造公司。
同时伴随着特斯拉在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它使用的松下电池也让松下公司成为了目前动力锂电池行业的领导者占据了全球市场的20%。
松下公司主要生产的是18650和最新的21700圆柱形电池,这两种电池都是三元材料锂电池,拥着这较高的能量密度,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能够达到300Wh·kg-1。
图1.2 日本经济产业省设置的动力电池系统相关参数目标值韩国知识经济部也宣布大力推进动力锂电池的研发,重特别是锂离子电池单元、模块、系统和关键原材料的研发。
电动汽车方面主要关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低成本。
领导绿色社会二级电池技术研发项目,包括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和应用技术研究(储能纯电动汽车)、评价和测试基础设施、新一代电池研究-2020年计划,基础研究,关键原材料,测试评估和标准,电力电池的应用准备建设完善的电力电池产业链在韩国。
2013-2015年碳酸锂行业分析报告
2013-2015年碳酸锂行业分析报告2013年12月目录一、需求:前景美好,尚未到来 (3)1、需求分类 (3)(1)传统领域:一般工业应用和新材料应用 (3)(2)新兴领域:新能源和医药 (4)2、移动锂电:高峰已过,增速区间下移 (5)3、大功耗锂电: 看点在于电动汽车、储能设备,需求启动尚待时日 (8)(1)电动自行车:替代需求在发生,但碳酸锂需求绝对增量小 (8)(2)电动汽车:Tesla尚未带动电动汽车量产,碳酸锂需求贡献小 (9)(3)储能设备:储能技术种类众多, 锂电成本高、电池组统一性差 (15)二、供给:2013-2015年是碳酸锂新建项目投放的高峰期 (18)1、全球锂储量充足,分布集中,以盐湖资源为主 (18)2、盐湖提锂成本低,扩产难度大;矿石提锂技术易于借鉴,产能释放快. 21(1)盐湖提锂:资源综合开发降低成本,扩产缓慢 (21)(2)矿石提锂:产品纯度高,产能释放快 (23)(3)三巨头垄断全球六成碳酸锂供应,中国产能相对分散 (23)(4)2013~2015年碳酸锂产能陆续释放,2016年起实际达产量有待观察 (24)三、价格:供给转为过剩,碳酸锂价格承压 (26)1、供给过剩压制锂价,寻求成本支撑 (26)2、锂精矿:外售矿源稀缺,预计澳矿报价维持高报价 (31)四、碳酸锂版块主要上市公司 (33)1、西藏矿业:资源储量居首,增产、降本潜力大 (34)2、赣锋锂业:深耕高端锂产品 (37)3、天齐锂业:垄断全球锂精矿外售市场,短期业绩承压 (40)4、江特电机:云母提锂值得期待,电梯电机业务启航 (42)5、路翔股份:夯实转型精矿商之路 (46)五、投资思路 (50)一、需求:前景美好,尚未到来锂主要用于电池、玻璃陶瓷、润滑、医药及冶金,新药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新兴领域中,尤以新能源需求最具前景。
锂是自然界最轻的金属元素,也是最活泼的碱金属。
应用领域广泛,既可作为催化剂、引发剂和添加剂,又可以用于直接合成新型材料以改善产品性能,还是电池和电源领域无可争议的最佳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动力锂电池企业竞争分析一、全球动力锂电池产业统计全球主流电动汽车,就电池单体容量发展方向看,除Tesla 使用小容量18650电池单体(单体容量3.1Ah)外,更多的公司专注于较大容量锂电单体的研发,如为日产Leaf提供配套电池的AESC公司,PHEV、EV用锂电池多为单体容量33.1Ah的锂电单体。
通过对单体电池进行串并联,提升动力电池组容量,需要通过BMS 对单体电池进行安全监测。
汽车厂商在电池单体容量和串并联个数上寻求平衡。
2013年全球主要电动汽车搭载动力电芯情况目前普遍采用的锰系(包括LMO和三元系)单体工作电压均在3.7V以上;LFP的工作电压在3.2-3.3V1.1 电芯容量HEV车型在全球范围内推出最多,由于对电池容量需求不高,多以10Ah以下的单体电芯为主;PHEV和BEV车型,多采用20Ah及以上单体电芯,高于40Ah的大容量单体电芯在中国应用较为普遍,尤其比亚迪应用于E6和K9等车型上的LFP单体电芯容量达到200Ah,工作电压3.2V;2013年全球主流电动汽车单体电池容量分布1.2 电芯结构全球动力电池厂商主要采用了方形电芯结构,全球150款电动汽车,方形电池占比超过一半,代表车型包括三菱iMiEV,宝马i3,丰田Pruis等;而特斯拉Model S采用的松下18650型电池则是圆柱形动力电池的代表;铝塑膜软包电池的代表则是日产Leaf和通用V olt。
全球主流电动汽车电池封装结构铝塑膜软包电池(Enerdel,LGC,A123,AESC,万向,中信国安等)其优点包括:(1)安全性能好:软包电池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膜包装,在发生安全隐患的情况下软包电池最多只会鼓气裂开,而不像钢壳铝壳电芯那样会发生爆炸。
(2)重量轻:软包电池重量较同等容量的钢壳锂电池轻40%,较铝壳锂电池轻20%。
(3)容量大:采用软包装节约体积20%以上,比容量提高50%。
(4)内阻小:软包电池的内阻较锂电池小,可以极大的降低电池的自耗电。
(5)设计灵活:外形可变任意形状,可以做更薄,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开发新的电芯型号。
目前主流电池封装主要采用三种结构圆柱形(代表厂商,江森自控,A123,三洋,索尼等)主要特征:(1)自动化生产工艺成熟,产品良率高,pack成本较低;(2)采用圆柱形的电池组一致性强,电池组能量密度较高;(3)电池组直径较大,电芯内部积累的热量难以释放,存在安全问题。
方型硬壳(代表厂商,SDI,AESC,力神,ATL,日立,LEJ等)主要特征:(1)壳体采用铝合金、不锈钢等,内部采用卷绕式或者叠片式;(2)对电芯的保护作用强于铝塑膜电池,电芯安全性相对圆柱型电池有较大改善;(3)壳体较重导致电池组能量密度有限,自动化生产程度低,产品良率低,一致性较差;1.3 电芯供应链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仍然被外国企业垄断正极材料,特斯拉采用的松下NCA电池,其配套的高镍系NCA材料被日韩企业如住友金属、户田工业和日亚化学所垄断;负极材料,石墨材料仍然是动力电池使用量最大的负极材料,目前已出现其他的新型负极材料取代石墨材料的技术动向,新型碳系材料(MCMB,硬炭,软炭)、LTO 、硅基合金材料: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仍然被外国企业垄断以往动力电池大多采用干法工艺生产的PP/PE/PP三层复合隔膜,目前已大量使用涂覆有机或无机涂层的湿法PE隔膜:此外,新进入的厂商注重于研发无纺布隔膜。
目前全球动力电池隔膜主要由全球最大的几家隔膜厂商,旭化成、Celgard、宇部兴产供应,已经开始大量采用陶瓷涂层隔膜技术,以更加适应动力电池的性能需求。
国际动力电池电解液大多被外国厂商所垄断,尤其在高电压电解液领域,如专注于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业务的富山药业产品80%供应AESC,宇部兴产大客户是三洋电机(被松下收购)。
传统电解液工作电压在4.3V以下,在4.5V以上就会发生解体,为适应高电压正极材料的需求,高电压电解液是未来的技术趋势。
国内动力电池原材料产业链配套不完善杉杉股份中间相碳微球(MCMB)产品获得德国赢创(Evonik)的认可,实现批量供货。
国内隔膜厂商技术相对落后,主要面向本土动力电芯企业,沧州明珠、星源材质进入了比亚迪、中航锂电、苏州星恒等动力电芯厂商的供应链。
国内电解液厂商技术水平距离国外还有一定差距,主要面向本土动力电芯厂商,如广州天赐主要客户有合肥GuoXuan、沃特玛等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厂商,东莞杉杉主要客户是比克、力神、ATL等。
动力锂电池产业结构分解,中国恐沦为代工厂电池材料环节:高端材料主要被日韩垄断,中低端的主要在中国生产,电池材料毛利下滑明显,材料成本与基础原材料价格直接相关;电芯环节:低端电池陷入价格战泥沼,18650电池价格下跌空间有限,软包和方形电池成品率低、设备成本高,另外还有高昂的售后成本;Pack、BMS、测试及认证环节:欧美等国电池及材料生产能力较弱,为此欧美国家主要切入Pack、BMS、以及动力电池测试和认证等环节,向全球推行电池安全、测试和认证标准锂电池测试环节成本高昂,一条测试线造价在500万以上1.4 电芯/电池包成本新能源汽车电池储能成本居高不下三元系价格最高,改性LMO由于混合高镍三元材料成本也较高,LMO和磷酸铁锂储能成本较低。
特斯拉所使用的NCA电池用于沿用了卷绕式的18650型,技术工艺成熟,便于机械化生产,成本远低于其他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组成本占比较低,一般在10-15%;插电式电池组成本一般35%-40%,而纯电动汽车电池组成本一般高达50%。
除汽车电池储能成本外,配套的BMS、ECU等也是一笔高昂的支出;1.5 技术路线目前全球动力电池主要有三个技术路线注:* 满分为5分,价格越高评分越高,安全性越高评分越高(1)锰系,主要采用LMO作为正极材料,但一般经过改性处理,并混合少量NCM或LNO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主要代表厂商是LGC、AESC、LEJ等,在中国主要是中信国安盟固利,目前已成为全球电动汽车领域的主流技术路线。
(2)三元系,主要采用NCA和NCM作为正极材料,NCM电池能量密度高,但成本高于LMO电池,主要代表厂商是SDI、SKI,在中国主要是力神、万向等;NCA 采用18650型电池,主要应用于特斯拉,能量密度在目前是最高的,但由于安全性能较差,需要先进的BMS以监控电池工作状态,并未被广泛采用。
(3)LFP,美国和加拿大最先开始研发的动力电池技术,主要专利主要拥有者包括,美国Valence、A123、德州大学、加拿大Phostech和魁北克水电公司;目前中国众多的动力电池厂商均采用LFP技术,但由于LFP电池存在诸多问题,并未被全球广泛采用。
高压、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是未来主要发展趋势资料来源:台湾工研院钴酸锂→三元材料→高镍三元材料→层状富锂锰基高电压材料,LGC通过在LMO混合NCM622/811等高镍三元材料;层状锰基高压材料工作电压平台在4.7V,能量密度达220Wh/Kg,但目前尚没有与之匹配的电解液,常规的六氟磷酸锂和碳酸酯基溶剂在4.5V以上会发生分解;磷酸铁锂、锰酸锂→橄榄石结构LMP(磷酸锰锂)/LMFP→尖晶石高压材料,工作电压高达5V,能量密度达200-250Wh/kg,包括LiNi0.5Mn1.5O4(锂镍锰)和LiCoMnO4(锂镍钴)两种,尖晶石材料每千克Li可实现电池容量为16KWh,高于锰酸锂的11KWh和三元的10KWh;1.6 市场份额201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井喷式增长以比亚迪秦为代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大增,尤其上海、北京还有大量预定订单未实现交付,驱动因素在于北京、上海实行汽车限购,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充换电站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众泰、康迪是纯电动汽车的后起之秀,主要是受杭州需求的拉动,杭州也是汽车限购城市,并且开创了电动微公交的创新模式;康迪科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浙江康迪车业有限公司与中国最大的锂电池生产企业——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力神”)签订了供销合同,天津力神将从2014年5月起在未来一年为康迪车业提供不低于25000箱的80V/70AH的锂电池,合同总价超过3.6亿元人民币(约5850万美元)。
在杭州试点项目中,康迪与运营商中航锂电有限公司签订了2万辆纯电动汽车合同,首批5000辆交货日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总价1.99亿元,创造了我国电动车采购最大订单。
201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大幅攀升资料来源:真理研究从全球范围来看,佐思纳入监控的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014年1-7月累计达到16.3万辆,而2013年全年数据位21.2万辆;具有竞争力的新车型不断涌现,康迪电动、比亚迪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代表企业。
全球畅销车型主要以纯电动为主少数几家电池厂商垄断了大部分市场(1)独立动力电池厂商主导,主要是松下-三洋,LGC,SDI等传统锂电池供应商积极介入动力电池供应;如松下为丰田Prius和特斯拉Model S配套,LG 化学为通用V olt、福特Fusion/Focus配套,SDI为宝马i3配套。
(2)独立汽车制造商主导,主要为满足自身需求。
如丰田持股80%的PEVE,主要生产镍氢电池,并进入锂电池领域;特斯拉汽车2014年计划投资50亿美元建设超级电池工厂(giga-factory),松下计划为项目投资10亿美元占比20%;戴姆勒集团在2014年初全资收购了其与德国赢创工业集团合资的Li-Tec和Accumotive两家动力电池生厂商。
(3)合资动力电池厂商主导,汽车及零部件厂商与电池厂商合资,主要为满足自身需求。
如日产与NEC合资成立AESC(50:50),为雷诺-日产配套;本田与GS汤浅合资组建Blue Energy(49:51),为本田配套;三菱汽车与GS 汤浅合资组建LEJ(49:51),为三菱配套;上汽和A123合资成立的上海捷新(51:49),为上汽配套;大陆集团和SKI合资成立SK Continental E-motion公司(50:50),现代摩比斯和LGC合资成立HL green power(51:49)。
博世(Bosch)和三星SDI 合资成立的SBL(已解散),江森自控和法国Saft合资成立的JCS(已解散)二、各国动力锂电池企业电池包容量越大,PACK和BMS环节成本占比越低LGC的energy solutions division包括三个业务模块,分别是Mobile Batteries, Automotive Batteries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LGC是全球第三大小型锂电池厂商,同时也是第三大动力锂电池厂商;动力电池业务是LGC未来的增长动力受益于动力电池需求,2014年上半年中,LG化学电池事业部的销售额达到了1.4万亿韩元(约合13.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