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物质的分类-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物质的分类-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内容分析本课时选自人教版必修1第2章第一节,属于典型的化学核心观念知识。

第一章已经从化学研究手段学习了化学实验验观和定量分析观,这一章旨在从化学学科观念(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离子反应观、氧化还原观)出发,引领学生后面进一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因此,本节内容的主要功能与价值在于:1). 将已有较为零散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和已有知识上升到较为系统的化学思想方法——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2).元素观、分类观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寻找、认识纷繁多样的化学物质;3).分类观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学习、研究陌生物质的性质;4).丰富对物质认识的角度,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提供重要视角。

2.课标及学情分析课程目标: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学生已有知识:1).对物质的初步分类;2).生活中的分类及其作用(感性认识)。

学生已有能力:1).能利用分类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2).初步的分析、归纳、表达能力。

学生可能的发展障碍点:1).熟练地根据物质性质及组成对物质进行多角度分类;2).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的形成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2. 初步认识较为系统的核心分类;3. 复习、整理酸类物质的通性。

(二)过程与方法(重难点)1. 能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多角度分类;2. 熟悉从类别角度预测、学习物质性质的一般步骤;3. 初步掌握不同类别物质间相互转化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讨论活动,认识到分类的关键在于制定标准,制定标准的关键在于分析组成和性质差别;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从分类角度寻找、认识、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三、教学策略问题及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情境创设四、教学过程。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课时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课时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课时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重点)2.认识分类方法的应用。

(难点)3.感受分类方法对化学学科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常见的分类方法[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交叉分类法1.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方法,即对同一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举例教材整理2 树状分类法1.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

2.举例[特别提醒]物质的分类标准不同,同一种物质可能有不同的归类。

[探究·升华][思考探究]探究1交叉分类法(1)用交叉分类法对碱进行分类。

(请连线)【提示】(2)交叉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试举例说明。

【提示】交叉关系,如对Na2SO4进行的交叉分类:探究2树状分类法(1)请用树状分类法对初中所学过的化合物类型进行分类。

【提示】(2)树状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提示】有并列和从属关系两种,如物质的分类中:(1)并列关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2)从属关系:[认知升华]升华1交叉分类法与树状分类法的区别交叉分类法是对同一物质以不同的分类标准或角度进行分类;树状分类法是对同类物质按不同的属性进行逐级分类,各级之间为从属关系,同级之间为并列关系。

升华2物质的树状分类[题组·冲关]1.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A.NaHCO3B.Cu2(OH)2CO3C.NaClD.Na2CO3【答案】 D2.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HNO3应属于()【导学号:95432022】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一元酸⑦化合物⑧混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④⑥⑦C.①⑧D.①④⑤⑥【解析】HNO3应属于酸、含氧酸、强酸、挥发性酸、一元酸、一种化合物等。

【答案】 B3.同一种物质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很多类别,按照物质的成分对下列10种物质进行分类:①水②空气③铁④二氧化碳⑤硫酸⑥熟石灰[Ca(OH)2]⑦胆矾(CuSO4·5H2O)⑧食盐水⑨碱式碳酸铜[Cu2(OH)2CO3]⑩硫酸氢钠(NaHSO4)(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属于铜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属于钠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物质可分为纯净物、混合物。

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章-第1节-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章-第1节-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新课标化学必修1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和依据。

(重点) 2.学会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重点) 3.感受分类法在科研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一、分类及常见的分类方法1.分类及其意义2.常见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①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方法,即对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②举例按物质所属类型连线按阴离子分类按阳离子分类(2)树状分类法①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方法,即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②举例1.利用交叉分类法,说出Na2CO3的类别。

【提示】盐,正盐,钠盐,碳酸盐等。

2.树状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物质类别之间有几种关系?用数学集合关系举例说明。

【提示】 有并列和从属关系两种,如物质的分类中:①并列关系:②从属关系:3.有①O 2 ②S ③CO 2 ④Fe ⑤NaCl ⑥NaOH 6种物质(1)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2)气体的有________,固体的有________。

【提示】 (1)①②④,③⑤⑥ (2)①③,②④⑤⑥二、分类方法的应用1.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如:―①―②―③―④―⑤―⑥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类型①2Ca +O 2=====点燃2CaO ,化合反应;②CaO +H 2O===Ca(OH)2,化合反应;③Ca(OH)2+Na 2CO 3===CaCO 3↓+2NaOH ,复分解反应;④C +O 2=====点燃CO 2,化合反应;⑤CO 2+H 2O===H 2CO 3,化合反应;⑥H 2CO 3+Ca(OH)2===CaCO 3↓+2H 2O ,复分解反应。

4.3CO +Fe 2O 3=====△3CO 2+2Fe 是置换反应吗?【提示】 不是5.NaCl +AgNO 3===AgCl ↓+NaNO 3是什么反应类型?【提示】 复分解反应1.判断(1)Na 2SO 4、KNO 3都是含氧酸盐。

高中化学 第2章 第1节 课时2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2章 第1节 课时2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2 分散系及其分类目标与素养:1.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和分类;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

(宏观辨识)2.了解胶体的本质性质及应用。

(社会责任)一、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的含义(1)(2)示例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烟固体小颗粒空气雾小液滴空气碘酒碘酒精食盐水NaCl 水(1)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不同,共有9种分散系。

具体如图:(2)当分散剂是水或者其他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三类:①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的分散系是溶液;②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的分散系是浊液;③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

二、胶体的制备和基本性质 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及检验(1)制备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25 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慢慢滴入5~6滴饱和FeCl 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即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2)反应原理: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 。

(3)性质与检验用激光笔照射Fe(OH)3胶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2.胶体的基本性质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所有分散系均为混合物。

( ) (2)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 的分散系为胶体。

( ) (3)将饱和FeCl 3溶液滴入NaOH 溶液中可形成Fe(OH)3胶体。

( ) (4)Fe(OH)3胶体与Fe 2(SO 4)3溶液可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

( )[答案] (1)√ (2)√ (3)× (4)√ 2.下列分散系最不稳定的是( )A .向CuSO 4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得到的分散系B .向水中加入食盐得到的分散系C .向沸水中滴入饱和的FeCl 3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D .向NaOH 溶液中通入CO 2得到的无色溶液 [答案] A3.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章-第1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章-第1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新课标化学必修1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学习目标]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散系的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重点) 3.了解胶体的介稳性和丁达尔效应。

(重点) 4.了解胶体的鉴别方法。

(重点)一、分散系及其分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质;起容纳作用的物质称为分散剂。

2.分类(1)按照分散系组成部分的状态分类以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为标准,共有9种组合:(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1.烟、雾是两种胶体分散系,其中的分散质和分散剂是什么状态?【提示】烟中分散质为固体,分散剂为气体;雾中分散质为液体,分散剂为气体。

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得Fe(OH)3胶体。

2.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

①科学探究:Fe(OH)3胶体与CuSO4溶液性质的比较。

②概念: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2)可透过滤纸:科学探究Fe(OH)3胶体与泥水的性质比较。

(3)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稳定存在。

2.Fe(OH)3胶体和Fe(OH)3沉淀两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提示】 两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它们之间转化时只是颗粒大小发生了变化,成分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属于物理变化。

1.判断(1)在少量酒精溶于水后得到的分散系中分散质是酒精。

( )(2)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 )(3)混合物均是分散系。

()(4)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化钠。

()(5)溶液是纯净物,浊液是混合物。

()(6)烟、雾、云都是气溶胶。

()【答案】(1)√(2)√(3)×(4)×(5)×(6)√2.生物学家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小于200纳米的粒子。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练习(含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练习(含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单选题1.“分类”是一种思想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判断合理的是①硫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②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③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A. 只有①②④B. 只有④⑤C. 只有①③⑤D. 只有①⑤2.下列关于胶体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B. 难溶物质和水形成的分散系不可能是胶体C. 氢氧化铁胶体通电后阴极附近红褐色加深,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D. 蔗糖、淀粉、蛋白质的水溶液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3.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稀盐酸B. 氢氧化铁胶体C. 泥浆D. 硫酸钾溶液4.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A. O2B. CO2C. H2SO4D. KOH5.胶体区别于溶液等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A. 胶粒可以导电B. 胶体是混合物C. 胶体粒子大小在1~100nm之间D. 胶体的分散剂为气体6.下列选项中不能用如图表示物质或概念间从属关系的是()X Y ZA 碱电解质化合物B 离子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C 胶体分散系混合物D 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7.关于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A. 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 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 CuSO4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 CuSO4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FeCl3溶液、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丁达尔效应B. 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C.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D. 将几滴汽油加入装有10mL水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形成胶体9.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强氧化性酸⑦一元酸⑧化合物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 ①④⑥⑦⑧C. ①⑧D. ①④⑤⑥⑦二、填空题10.有下列物质:①Fe②CO2③H2SO4④Ba(OH)2溶液⑤NaCl 其中属于酸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碱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高中化学 2.1.2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2.1.2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组成
所得到的体系。
3.分类 (1)分散质和分散剂各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以其状态为分类标准共分为 9
种分散系。
(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将下列分散系与所属类别连接起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散系
类别
①食盐水 A.浊液
②泥水 B.溶液
③豆浆 C.胶体
答案 ①-B ②-A ③-C
知识点二 胶体的制备、性质和应用
1.Fe(OH)3胶体的制备
[重难导学]
注意胶体与胶体粒子的区别,很多性质均为胶体粒子体现的。如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胶体粒子吸附了阳离子或阴离子而带正电或负电,能产生电泳现象等。
[典题探究] 例2 [2015·河南名校联考]某胶体中加入氯化镁的结晶水合物或石膏发生聚沉,而加入食盐水或硫酸 钠溶液则聚沉效果差一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胶体中胶粒的大小约是10-9~10-7 cm B.该胶体遇氯化钡溶液或氢氧化铁胶体发生聚沉 C.电泳时该胶体粒子向阴极方向移动 D.氯离子对胶体聚沉的效果不如硫酸根离子
△ 制备原理: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具体操作:往烧杯中注入25 mL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 沸水
滴 FeCl3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红褐色 ,停止加热。
中逐滴加入5~6
2.胶体的性质
(1)溶液是纯净物,浊液是混合物。( × ) (2)烟、雾、云都是气溶胶。( √ ) (3)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 ) (4)FeCl3 溶液呈电中性,Fe(OH)3 胶体带正电。( × ) (5)江河入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这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化学平衡常数基础课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化学平衡常数基础课学案

第2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基础课) 素养 目标 1.通过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的浓度数据分析,认识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并能分析推测其相关应用。

2.构建化学平衡常数相关计算的思维模型(三段式法),理清计算的思路,灵活解答各类问题。

旧知回顾 1.构成化学平衡体系的基本要求是反应物和所有产物均处于同一反应体系中,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强等保持不变。

2.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体系中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但是这个体系中的反应并没有停止,只是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知识点一 化学平衡常数1.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K 表示。

2.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1)浓度商: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在任意时刻的c p (C )·c q (D )c m (A )·c n (B )称为浓度商,常用Q 表示,即Q =c p (C )·c q (D )c m (A )·c n (B )。

(2)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K =c p (C )·c q (D )c m (A )·c n (B )。

(3)Q 与K 的关系:当反应中有关物质的浓度商等于平衡常数时,表明反应达到限度,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①Q 中c (X)表示任意时刻的浓度,K 中的c (X)表示平衡时刻的平衡浓度。

②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固体、纯液体(如水、乙醇等)的浓度视为常数,不写入表达式中。

如Cr 2O 72−(aq)+H 2O(l)⥫⥬2Cr O 42−(aq)+2H +(aq),平衡常数K =c 2(CrO 42−)·c 2(H +)c(Cr 2O 72−)。

3.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也叫反应的限度)。

高中化学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2导学案

高中化学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2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种类;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3、学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并探索胶体的一些性质。

学习重难点: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类分散系的性质差异以及本质区别。

学案内容:一、分散系1、概念:把分散在中所得到的体系。

2、组成:分散质:分散系中的物质;分散剂:分散系中的物质。

3、分类:〔1〕按照分类,有种组合,所属分类方为法。

〔2〕按照分类,分为,所属分类方法为法。

【实验探讨】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①设计以下实验结论:由Fe转变为Fe(OH)3的过程中,分散质的颗粒在。

且由肉眼看不见的FeCl3溶液转变为肉眼可见的Fe(OH)3悬浊液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种特殊的分散系——试管中的液体,其中含有但却稳定存在,没有生成沉淀。

②提出猜测:这种特殊的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大小是介于③验证猜测综上所述:1、在溶液和悬浊液之间还存在一种具有独特性质的分散系——。

2、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3、大量统计显示:溶液中分散质粒子〔分子、离子〕的粒径;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胶粒〕的粒径;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粒径。

4、三种常见分散系的比拟二、胶体(1)定义:的分散系叫胶体。

注意:胶体不是一类物质,而是几乎任何物质都可能形成的一种分散状态。

(2)生活中常见的胶体有:。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4)性质①丁达尔现象:用一束光通过Fe(OH)3胶体时,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上进行观察,可以看到,该现象称作。

②电泳现象③聚沉(5)胶体的净化课堂练习1、以下诗词中所描述的物质,不属于分散系的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烟〞B.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中的“云〞C.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的“酒〞D.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中的“冰〞2、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明,不是分散系B.“丁达尔效应〞是浊液特有的性质C.分散系有的是纯洁物,有的是混合物D.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可能有9种方式3、科学家在2000年8月10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用 DNA制造出一种臂长只有 7nm的纳米级镊子,这种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

2016年秋高中化学2.1.2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2016年秋高中化学2.1.2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一、选择题1.(2016·陕西省西安七十中高一)近年来,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染,如机动车、燃煤、工业等排放的尾气,使灰霾天气逐渐增多,灰霾粒子比较小,平均直径大约在1000~2000 nm左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89940170( )A.灰霾是一种分散系B.灰霾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灰霾形成的是非常稳定的体系D.戴口罩不能阻止呼入灰霾粒子【解析】A.灰霾是空气和固体颗粒形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故A正确;B.灰霾粒子比较小,平均直径大约在1000~2000 nm左右,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现象,故B 错误;C.灰霾粒子平均直径大约在1000~2000 nm左右,比胶体粒子大,属于不稳定体系,故C错误;D.口罩能过滤掉灰霾粒子,所以戴口罩能阻止呼入灰霾粒子,故D错误。

【答案】 A2.区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特征性质是导学号 89940171( )A.布朗运动B.能透过滤纸C.电泳D.丁达尔效应【解析】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

【答案】 D3.(双选)现有下列几种分散质,其中分散在水中能形成胶体的是导学号 89940172 ( )A.淀粉B.蔗糖C.Fe2(SO4)3D.直径为10 nm的某种分子构成的易溶物【解析】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淀粉也可形成胶体。

【答案】AD4.(2016·湖南省浏阳一中)用聚光手电筒照射下列分散系,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导学号 89940173( )A.KOH溶液B.Fe(OH)3胶体C.盐酸D.NaNO3溶液【解析】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KOH溶液、盐酸、硝酸钠溶液属于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都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答案选B。

【答案】 B5.(2016·福建省泉州市四校高一)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 89940174(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溶液不行,故可以用半透膜来分离胶体和溶液C.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D.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解析】A.溶液和胶体都是电中性的,胶体粒子因吸附带电离子而带电,A错误;B.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大于半透膜孔径不能通过半透膜,溶液的分散质微粒小于1 nm才能透过半透膜,B错误;C.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可以,故可以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分溶液和胶体,C正确;D.溶液中溶质粒子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都是无规律,D错误,答案选C。

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

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

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课前预习学案一、 预习目标:预习物质分类的方法和意义;初步掌握胶体的定义和主要性质 .二、 预习内容:(一) 常用的的物质分类法1、 交叉分类法:对同一物质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如对Na 2CO 3 、Na 2SO 4、、K 2CO 3、K 2SO 4四种盐分类 .(1) 以组成其中的阳离子为标准分类:_______________盐和_______________盐.(2) 以组成其中的阴离子为标准分类:_______________盐和_______________盐.(二)1(1 )中所得的体系 . (2 )分散质:分散剂:(3) 分类a b 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胶体:分散质粒子介于浊液:分散质粒子大于2、 胶体的制备和性质(1 )Fe(OH)3水中参加1~2mlFeCl 3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色 ,停止加热 ,所得液体就是Fe(OH)3胶体 .反响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胶体的性质a 丁达尔效应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区分______和________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b 介稳性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分类法对化学科研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了解分散系的概念 ,理解胶体的概念 ,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3、了解胶体所具有的性质和应用 .物质重点:常用分类方法;分散系胶体的概念.二、学习过程(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分类的作用(1 )分类对生产生活以及学习有什么意义?(2 )你能对你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响进行分类吗?(3 )请举出一些应用分类法的例子,分类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2、常用分类方法(1 )交叉分类法的分类标准是什么?请举出实例.(3 )书写钙、碳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方程式,结合树状分类法,你发现了什么样的规律?能用图来表示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吗?(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的概念(1 )分散系的概念是什么?你能举出几种分散系的实例吗?(2 )分散系的分类标准是什么?可以分成哪些类?2、胶体(1 )什么是胶体?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 )胶体、溶液和浊液哪一个更稳定?(3 )如何制备Fe(OH)3胶体?对试剂和反响条件都有什么样的要求?(3 )照射Fe(OH)3胶体、硫酸铜溶液和过滤后的泥水都有什么样的现象?(4 )什么是丁达尔效应?它的实质是什么?(5)你知道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属于丁达尔效应吗?(6 )区别胶体和溶液的常用方法是什么?你能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来吗?如果是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最||简单的区分方法是什么?(7 )通过学习你了解到了胶体都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和溶液、胶体相比,胶体都有哪些独特的性质?(三)当堂检测:1、请对以下5中酸进行分类:盐酸(HCl )硫酸(H2SO4)硝酸(HNO3)磷酸(H3PO4)和氢硫酸(H2S) ,并说出分类的方法和依据.2、对于混合物,你能从哪些方面对它们进行分类?举例说明.3、完成以下表格4、当光束通过以下分散系时,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NaCl溶液B Fe(OH)3胶体C 盐酸D 稀豆浆5、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胶体的应用.课后练习1. 根据某种共性 ,可将CO2、SO2归为一类氧化物 ,以下物质中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是A. CaCO3B. SO3C. CuOD. KMnO42. 以下物质中属于纯洁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盐、钙盐的是A. 石灰石B. Ca(OH)2C. CaCO3D. CH43. Na2CO3俗名纯碱 ,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 ,不正确的选项是A.Na2CO3是碱 B.Na2CO3是盐C.Na2CO3是钠盐 D.Na2CO3是碳酸盐4. 以下分散系最||稳定的是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 D.溶液5. NaCl溶于水形成溶液 ,如果NaCl分散在汽油中 ,形成的分散系是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6. 以下别离物质的方法中 ,根据粒子大小进行别离的是A. 萃取B. 结晶法C. 沉降D. 渗析7. 根据(中|央 )电视台|报道 ,近年来 ,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屡次出现大雾天气 ,致使高速公路关闭 ,航班停飞 .雾属于以下分散系中的A. 溶液B. 悬浊液C. 乳浊液D. 胶体A. 3Fe +2O2 = Fe3O4B. CO2 + C = 2COC. NH4HCO3 =NH3↑ + H2O + CO2↑D. CaCO3 + CO2 + H2O = = Ca(HCO3)29. 以下反响不属于置换反响的是A. CuO + H2 =Cu + H2OB. C + 2CuO = 2Cu + CO2 ↑C. Fe2O3 + 3CO = 2Fe + 3 CO2D. Fe + CuSO4 = FeSO4 + Cu10. 组成中含有氢氧根的盐叫做碱式盐 ,酸根中含有氢元素的盐叫做酸式盐 ,以下盐中 ,既不是碱式盐 ,也不是酸式盐的是A. NaHSO4B. Cu2(OH)2CO3C. Ca(HCO3)2D. NH4NO311. 现有以下10种物质:① H2O 、②空气、③Mg、④ CaO 、⑤ H2SO4、⑥ Ca(OH)2、⑦ CuSO4· 5H2O 、⑧碘酒、⑨乙醇、⑩ NaHCO3 .其中 ,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 ,下同 );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盐的是;属于有机物的是 .探究学案当堂检测答案:1、提示:含有氢原子个数和是否含有氧元素2、提示:从物质的组成、性质进行分类4、BD5、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之间应用:明矾净水、石膏或盐卤使豆浆变成豆腐。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Word版含答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Word版含答案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课标要求]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种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了解胶体的介稳性和丁达尔效应。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2.组成3.分类(1)按照分散系组成部分的状态分类以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为标准,共有9种组合:(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1.三种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

2.一个本质: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胶粒大小(胶粒的直径在1~100 nm 之间)。

3.一个特性: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

4.三种方法(使胶体聚沉的三种方法):一是加热,二是加入电解质溶液,三是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间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分散系的性质,如是否透明、均一、稳定都由此决定。

[特别提醒] (1)分散系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

(2)溶液是一种稳定的分散系,浊液是不稳定的分散系,胶体的稳定性介于二者之间。

1.将下列分散系与所属类别连接起来。

分散系 类别(1)食盐水 A .浊液(2)泥水B .溶液(3)豆浆 C .胶体答案:(1)—B (2)—A (3)—C2.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 .溶液B .悬浊液C .乳浊液D .胶体解析:选D 雾是由小水珠(直径1~100 nm)分散于空气中形成的,属于胶体。

1.制备[以Fe(OH)3胶体的制备为例]色,停止加热,得红褐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3FeCl 滴6滴~5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3HCl +)胶体(3Fe(OH)=====△O 23H +3FeCl 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OH)系即为到的分散2.性质胶体的制备、性质及应用3.三种分散系的比较[特别提醒] (1)有些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但整个胶体呈电中性。

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学案1.1.2分散系及其分类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学案1.1.2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一、教学目标1.熟知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2.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会鉴别胶体和溶液。

二、学习过程与指导导学指导学习过程知识检测阅读p8-9页完成右框相关内容1.分散系(1)概念:把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2)组成: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3)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类。

2.胶体(1)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分类⎩⎪⎨⎪⎧气溶胶:如云、雾液溶胶:如Fe(OH)3胶体固溶胶:如有色玻璃(2)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①实验操作:在小烧杯中加入40 mL ,加热至,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停止加热,即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②反应原理:。

[变式训练1]1.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都能透过滤纸B.都是呈红褐色的混合物C.分散质粒子具有相同的直径D.都具有丁达尔效应2.在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大的是()(3)丁达尔效应①实验探究操作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现象原因分析一条光亮的“”胶粒的直径为nm,能对光线。

三、当堂检测 A 层题:1.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制备时将含等量FeSO 4和Fe 2(SO 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过量的NaOH 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5.5~36 nm 的磁流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 .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 .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 2O 3D .所得分散系为胶体,且胶粒直径即为氢氧化铁分子的直径B 层题: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B .氯化铁溶液加入冷水中能制得氢氧化铁胶体C .胶体、分散系、混合物概念间的从属关系可用下图表示D .“纳米级”氯化钠颗粒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闯关训练:3.晚自习的课间,同学们站在四楼,可以看到市里的空中有移动的光柱,这就是气溶胶发生的丁达尔效应。

人教版必修1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

人教版必修1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
Fe(OH)3 胶粒的胶体。( ) 答案:(1)√ (2)× (3)× (4)√ (5)×
2.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半径最小的是( )
A.雾
B.Fe(OH)3 胶体
C.石灰乳
D.KNO3 溶液
解析:溶液中分散质粒子最小。
答案:D
3.下列关于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氯化铁稀溶液慢慢滴入沸腾的自来水中,继续加 热煮沸 B.将氯化铁饱和溶液慢慢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并用 玻璃棒搅拌 C.将氢氧化钠溶液慢慢滴入饱和的氯化铁溶液中 D.在沸腾的蒸馏水中慢慢滴入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 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答案:D
其 中 所 得 到 的 分 散 系 , 属 于 溶 液 的 有 ________( 填 序 号,下同),属于胶体的有_______,属于浊液的有________。
至沸腾,向沸水中慢慢滴入 5~6 滴氯化铁饱和溶液,继
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氢氧化铁
胶体。
(2)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FeCl3

3H2O
△ =====
Fe(OH)3(胶体)+3HCl。
2.胶体的性质。
易错提醒 分散系中易忽视的问题
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是胶粒直径在 1~ 100 nm 之间。
溶液、胶体和浊液,其中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________ 之间的分散系叫作胶体,其中最稳定的分散系是 ________,可以用滤纸过滤的分散系是________。
思路点拨:依据三类分散系分类的标准和主要性质回 答问题。
解析: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 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即分散系。根据分散系粒子直径的大 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其中分散质粒子直径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浊液、胶体、溶液。大多数胶体是均一、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教案高一化学教学反思设计学案说课稿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教案高一化学教学反思设计学案说课稿
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另找其他学生讲评。学生做好笔记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讲述
铁是较活泼的金属,能与上述三类物质发生反应,其它一些金属也有类似的性质,这几类反应是金属的一般通性。在第一章的学习中我们就学习了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分类法。下面我们首先将课本34页的试剂进行分类,然后分组讨论,设计探究其它类别物质的实验方案,并写出相应的化学式程式。
(2)制备有关物质。
(3)鉴别物质。
(4)提纯物质。
作业
1.进一步补充完成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图示,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根据各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1)制备一种物质。
(2)鉴别两种物质。
(4)有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提纯一种物质。
课后反思
本课时这样设计主要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构建物质间的关系体系,但可能会因为学生初中在各物质的转化关系上掌握的还不很好,因此在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反应,及时地给予指导,有些内容可以容是安排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一定要在课外督促和帮助学生切实完成所要求的内容。因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再加上课堂内容较多,时间紧张所以这部分内容没有安排学生分组实验,如果能够安排学生进行实验,对于学生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学生讨论将试剂分类
让学生感受分类方法
总结
1:盐类、NaCl溶液、Na2SO4溶液、AgNO3溶液CuSO4溶液
2:酸性氧化物、CO2
3:非金属、木炭、氧气
4:碱、NaOH溶液、Ca(OH)2溶液
5:碱性氧化物、CaO、CuO

人教版必修1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人教版必修1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教学设计学号:联系方式:人教版必修1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和体系分析 1.位置分析本单元处于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1的第二章,是高中化学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的起始章。

本单元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开始,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科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前”意味着要复习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重要内容,“启后”意味着在复习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从而为化学课程其他章节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2.结构分析本单元的一条基本线索就是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分类观始终贯穿于单元始终。

包括物质分类法、胶体、电解质与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基础四部分内容。

单元内容结构如图所示:三、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化学课程目标由国家控制,以化学学科课程标准的形式向社会公布。

是实施该门课程管理、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

化学教学目标由任课教师编制,是教师在调研了化学教学系统各要素之后对教学的预设。

化学课程目标是课时教学目标的基础。

编制化学教学目标时最具挑战性的是化学教师如何选择恰当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该任务的教学强度。

从教育的层级转化来讲,先有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然后才有课程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最后才是课时的教学目标。

按照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的观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是三位一体的关系。

化学教学目标是在调研了课程目标、化学教材、学校教学条件和学习者的实际之后,对化学教学所作的一种终极预设。

故本单元课程目标转化为三维教学目标过程如下:(一)先研读课程标准,其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之“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这个知识点的要求为: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胶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胶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学案2. 胶体一.知识梳理:1.分散系的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___________。

如. 溶液,浊液,__________都是分散系.2.分散质:被分散的_________(可以是:气态、固态、液态)3.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_______(可以是:气态、固态、液态)4.分散系的分类.比较溶液、胶体、浊液完成下表5. 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聚集状态不同分类,有9种类型。

对比如下:6. Fe(OH)3 胶体的制备方法:用烧杯取25mL蒸馏水,加热至_______ ;然后向__________水中_________ 加入5~6滴FeCl3 _______ 溶液。

继续_____________ 至溶液呈____________ 色,停止加热,所得液体就是Fe(OH)3 胶体。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胶体的提纯方法:渗析法。

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

半透膜只能使溶液中分子或离子透过而不能使胶粒透过,因而可以用半透膜将_________与溶液的分子、离子分开。

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中的杂质分子或离子,提纯精制胶体的操作称为______.8.胶体的性质(1).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用光束照射胶体时,在与光束___________的方向进行观察,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 ,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_________对光线__________ (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

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所以,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________ 与________ 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2).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在胶体中,胶粒作不停地、无秩序地运动。

(3).胶体粒子的电泳: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

在的作用下,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通过物质分类方法与意义的学习,感受化学知识的结构之美,增强化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感受到化学变化是有规律的,增强化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感受到化学变化是有规律的,增强化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从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的矛盾中,领悟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课时安排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2课时
第二节离子反应2课时第三节氧 Nhomakorabea还原反应2课时
2.本章内容分三个部分──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都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范畴,是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重要的理论工具,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物质性质和化学变化的入门性知识,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此,本章内容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3.从化学基本观念体系分析,本章内容作为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知识,涉及对学生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和分类观的进一步形成和完善。
测验讲评2课时
总计8学时
说明
本章内容作为高中化学重要的基本概念知识,对于整个高中化学、特别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作为必修阶段基本概念的学习,也不能过度地扩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应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准确把握教学的难度。
第一节《物质分类》的基本目标是①初步认识分类的方法;②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③初步建立同类物质性质相似的观念,初步学会不同类物质间转化的方法。对于物质分类不需强调全面性,只要求学生对已经学过的标准进行分类即可,对于一些后续才能学习的分类方法不作要求。第二部分分散系及其分类中胶体的性质也不适宜过度拓展,如布朗运动、电泳现象以及胶体的介稳性和胶体的聚沉等。因为后续化学知识的学习与此内容关联不大,学生发展目标要求不高。
第二节《离子反应》的基本目标是: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能判断电离出来的离子间能否发生反应——如何正确表示离子间发生的反应。对于电解质的概念辨析不要过分纠缠,只要求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能从微观角度理解酸碱盐(可适当拓展弱酸、弱碱和酸式盐)在溶液中的电离过程。对于离子反应的条件只局限于复分解反应,不宜过早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双水解反应。在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教学中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种类和数量来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不宜过早涉及带条件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如涉及量不同离子方程式不同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 了解丁达尔效应。

3. 知道胶体与浊液、溶液的区别。

【学习过程】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存在比较广泛,大家熟知的溶液都是分散系。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有:烟、雾、碘酒、食盐水、有色玻璃等。

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
烟微小尘埃(固) 空气(气)
雾微小水滴(液) 空气(气)
碘酒碘(固) 酒精(液)
食盐水食盐(固) 水(液)
有色玻璃金属氧化物(固) 玻璃(固)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

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

2.分散系的分类
(1)依据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分为9种分散系。

(2)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三类分散系:
分散系
分散质粒
子大小
主要特征
粒子能否通
过半透膜
粒子能否
通过滤纸
举例浊液>100nm
不均一、不稳

不能不能泥浆水溶液<1nm 均一、稳定能能盐酸
胶体1~100nm 均一、介稳定不能能蛋清
二、胶体及其主要性质
1.Fe(OH)3胶体的制备:在小烧杯中,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慢慢
滴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即可得到Fe(OH)3胶体。

反应方程式为:FeCl3+3H2O Fe(OH)3(胶体) +3HCl
温馨提示:往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可稍微加热沸腾,但不宜长时间加热,否则也容易出现浑浊,产生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

实验过程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否则溶液出现浑浊。

2.胶体的性质:
(1)在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得到的分散系类别是悬浊液,将其进行过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上留有红褐色固体,液体由浑浊变澄清;将Fe(OH)3胶体进行过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无明显现象。

通过比较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
是胶体可通过滤纸,悬浊液不能通过滤纸。

..................
(2)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

当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无光路现象出现。

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称为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
.....
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
(3)把制得的Fe(OH)3胶体注入“U”形管中,插入两个碳棒,接通直流电,一段时间
后,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碳棒附近颜色变深,说明Fe(OH)
........,这就是
......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胶体的电泳现象。

(4)把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到现象是:先生成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最终得到棕黄色溶液,其原因是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当加入稀HCl时,Cl-中和正电荷,使Fe(OH)3胶体粒子聚集得到Fe(OH)3沉淀;当再滴入稀HCl时,发生Fe(OH)3+3HCl==FeCl3+3H2O反应,得到FeCl3溶液。

温馨提示:①胶体分散质颗粒在水分子不均匀的撞击下,做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次要原因。

②同种胶体吸附同种电荷,所以它们互相排斥。

加入电解质后,会破坏胶粒外面的电荷层,从而使胶体发生凝聚。

胶体的胶粒带相同的电荷是胶体稳定的主要原因。

③胶粒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结合成大颗粒而沉淀的过程,方法有:加入电解质、加热、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3.胶体的应用:士壤的保肥作用、制豆腐的化学原理、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明矾净水原理等。

(1)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与分散系类别的关系:分散系间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区别溶液和胶体的简单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2)胶体的主要性质: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现象、胶体的聚沉。

【当堂检测】
1. 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 )
A.Fe(OH)3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 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2. 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
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
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尿中毒,可利用半透膜把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3. 血液可看成一种胶体,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FeCl3溶液有杀菌消毒作用 B.FeCl3溶液能使血液聚集沉降
C.FeCl3溶液能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 D.FeCl3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反应
4. 目前在制药机械中有一种胶体磨,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剪切、研磨及高速搅拌作用对物质进行细化,得到纳米材料。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细化后的纳米材料与分散剂形成胶体 B.胶体磨的细化是物理作用
C.纳米材料都有丁达尔效应 D.纳米材料都能发生电泳
5.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来制取Fe(OH)3胶体。

实验室制备胶体的方法一般是利用盐类的水解或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来制备。

Fe(OH)3的胶体就是采用三价铁盐水解的方法来制备的。

在小烧杯中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慢慢滴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Fe(OH)3胶体。

实验现象:烧杯中液体呈红褐色。

化学方程式: FeCl 3+3H 2O=====煮沸
Fe(OH)3(胶体)+3HCl 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实验中必须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中,必须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不能用稀氯化铁溶液,原因是_______。

(3)往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可稍微加热煮沸,但不宜长时间加热。

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将制取的Fe(OH)3胶体做电泳实验后得出结论:电泳是胶体的特性,该结论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他的老师指导他又做了两个实验:①将电泳装置中Fe(OH)3胶体换为淀粉溶液,结果________;②将Fe(OH)3胶体换为KMnO 4溶液,结果______(MnO -4呈紫色)。

(5)下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

该图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
)
(6)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聪明的你想出了许多在家里看到丁达尔效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是: _______ 。

答案与解析 题号 答案
解析
1
A Fe(OH)3胶体和FeCl 3溶液是两种不同的分散系,是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的。

分散质粒子小于 1 nm 的分散系为溶液,在1~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因此分散质粒子大小才是胶体与溶液最本质的区别
2
A B 项,血液为胶体;C 项是丁达尔效应;D 项,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不能透过半透膜
3
B
止血就是要让伤口处血液快速凝固,堵塞伤口,不让血液继续外流。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以胶体形式分散在血液中,用FeCl 3溶液止血,由于中和了胶体粒子吸附的电荷,使胶体粒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