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古代诗歌四首ppt精美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教育部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39张ppt)课件

教育部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39张ppt)课件

李白,唐代诗人,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 陇西成纪(今甘肃天 水)人。他是我国文 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与杜甫齐名, 世称“李杜”,还有 “诗仙”之称.著有 《李太白全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选自《李太白全集》
创作背景: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 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 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强化训练营
1、《观沧海》一诗选自 《曹操集,作》者 ,
字 曹操,
的孟政德治家、东军汉事末家年、诗人。他的
诗以
见称。他与其子慷慨悲、壮 合称为“三
曹”曹。丕 曹植
2、从《观沧海》一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乐府体 诗四;言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 首 感怀写景诗。
3、《观沧海》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 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你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句诗 感受到诗人是怎样的心情?
漂泊无依,孤单悲凉,思念亲人的心情 这句诗点明主旨,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 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
前三句全属写景,但又句句写出 游子的客愁和乡思。
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跟诗人的乡愁有关。 海日生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 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寒。给人 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 哲理:新生事物是挡不住的,人应该对生活乐观、 积极、向上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这句表 达了使人怎样的感情?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丛:聚集。丛生,郁郁葱葱的生长。 百草:各种草木。丰茂:旺盛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80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80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古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 烈火涅盘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 与日月同光。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文学的圣火万世相传。这堂课我们就一 起走进诗歌的国度,学习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树木和百草郁郁葱葱,欣欣向荣。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
曹操的诗现存二十余首,都是乐府诗,其内容和写作方法都与汉乐府“敢 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的精神一脉相承。其诗歌较多的描 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前者如《度关山》《对酒》,后 者如《短歌行》。其中一部分诗还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 如《蒿里行》。
第三部分
课文研读
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观沧海的呢?
走向人生巅峰的曹操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在
官渡之战中战胜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
基础。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操摧
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后,其子袁谭、
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
害。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夏,曹操
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率师北征,追歼袁
赏析诗句
诗人此时有没有沉浸在悲凉的情绪中,他又想到了什么,发出了怎样的感概?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3.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明月本是没有意识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 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女 主人公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有力地表现了女 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因外界事物 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4 古代诗歌四首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4 古代诗歌四首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对提问思考学生激励性语言(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2)不能改为"风顺"因为光"风顺"还不 足以保证“ 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 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 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 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26
请同学们自读本首小令,根据工具书和注释了 解作者及相关知识,然后与同学分享。
走近作者: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关汉卿、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时光匆匆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抒情
淡淡的思乡愁绪
说说你对“海日生残夜,江 春入旧年。”的理解。
海日
时序交替
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品味探究
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思考颌联描写了 一幅怎样的图景? "风正”能否改为“风 顺”?
(1)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 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观景之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 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 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身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 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 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 涛拍岸的声音。

王龙 昌标 龄遥 左有 迁此

预习检测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 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构成其独有的瑰丽绚烂的 色彩,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代表作品有《将进酒》
《行路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 《蜀道难》 《望庐山瀑布 》 《月下独酌》等。有《李太白全集》。写作此诗的缘由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其中,左迁,即降职之意。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29张PPT)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29张PPT)

水澹澹,山竦峙 ——动静相衬,显示海的辽阔和威严
实写
观 沧
海之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静动相配,显示海的惊人力量、宏伟气势 宏伟
海 日月出其中 ——想象,大海吞吐日月的气概 ——虚写海之气概
星汉出其里
附文
表达作者的昂扬奋发的精神、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
诗歌译文
我往东来到碣石山上看大海。 海面上波涛荡漾,脚下的山岛高高耸立在海心。 岛上长满了树木和各种野草。 秋风阵阵吹来,海面上波涛汹涌。 大海浩瀚无边,就连日月星辰也都好像是发源于这苍茫的大海。 能有机会来到这大海边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啊! 我要借此机会放声高歌以抒发我的理想和志向。
写 景
杨花:漂泊无定(友人的现状)
写景 1.点明时令
子规啼:离愁别恨(诗人的心情) 2. 渲染气氛:凄楚 暗淡
3. 烘托心情:悲痛 愁苦
叙 闻道:震惊,痛惜
叙事
事 过五溪:偏远,艰难
悲痛 关切
愁心:同情,牵挂,关切
抒 情
明月:千里可共(客观事物人格化) 抒情
长风:迅疾轻柔
关切 思念 安慰
夜郎西:更加偏远之地
初中语文(部编)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诗歌四首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
思。
过程与方法 以灵活多变的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氛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品味诗词的意境。
观沧海
曹操
作者简介
曹操:
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 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 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 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问题探究
3. 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7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7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 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把客观事物 人格化,能表达更强烈、更深厚的 情感。
李白诗一个伟大的浪漫诗人,你 能从哪些诗句中体现出这种浪漫 情怀?
最后两句。诗人与友人虽然远隔千里,但 是却能借明月传达对友人的情谊,想想奇 特,突破了现实的阻隔,具有浪漫主义情 怀。
课堂检测
诗人李白为什么 要以“明月”入 诗歌?
写作背景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今陕西西 安)。早年家贫,开元十五年(727)中进士, 开始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应博学宏词科登第, 授汜水尉,后来因事贬至岭南,一生遭遇坎坷。 王昌龄天宝年间被贬到龙标尉,与其交情深厚 的李白当时正在东南地区漫游,听到这个不幸 的消息,便题诗抒怀,慰藉远方的友人。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整体把握
这首诗写了那些意象?点明什么季节? 杨花、子规、明月。
找出点明主旨的句子,并说说 “诗眼”是哪个词?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重点注释
杨花:柳絮。 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 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 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 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 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关于五溪 所指,尚有争议。 与:给。 随君:一作“随风”。
诗句“闻道龙标过五溪”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传达出 怎样的情感?
记叙 表达作者惜友之情,友人已经走了,并且受了贬谪而走。 “过五溪”可见迁至荒凉,道路艰难,不写悲痛之语, 而悲痛之意已显现,流露出作者被贬友人的深切怀念, 为后两句的抒情作铺垫。
最后两句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 法,自己选择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作用。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背景链接 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数次遭贬,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李白
在东南地区漫游期间,得悉王昌龄这次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 当即写了此诗遥寄给他,以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

王 昌




任务三: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请结合课文注释,读懂诗歌大意,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
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 四川江油)。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其诗构思奇特、 情感强烈、想象丰富,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 快,风格飘逸豪放。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 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任务二: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任务四:品读诗歌,体会诗人情感——《观沧海》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三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两 层的几句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一 层的几句是想象的虚景。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合乐而加的,与诗的内 容无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诗言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 了渴望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任务一:朗读诗歌,认知绝句体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朗读指导 读出节奏:
按照“二二三”拍的节奏,注意停顿。 读出韵律:
全诗押“i”韵。
任务一:朗读诗歌,认知绝句体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5张ppt)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关东的诸州郡将领,都起兵讨伐董卓及其党羽这些残 暴的人。
本来期望各路将领在孟津会合,同心讨伐长安董卓。 结果各有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 前进。 权势、财利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 就自相残杀起来。 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 皇帝印玺。 战士常年征战,铠甲上生满了虮虱,百姓也因此死伤 无数。 累累白骨曝露于荒野之地无人收埋,方圆千里都没有 人烟,听不到鸡鸣。 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一人能活,想到这里不免让人肝 肠寸断。
次 客路:青山外 绿水前
北 固 山
观景
到达
思念乡故乡书的何书处信达送,到归什雁么地洛方阳呢边,。希望
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解读诗歌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 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象,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 的地方去,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
代表作有:《蒿里行》《观 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乐府诗 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 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 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词,其性质与《诗经》 中的“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的民间流传的无主名 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内容理解
停宿
潮水涨得 与岸齐平
次北固山下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9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9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初读
提 示 : 注 意 节 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自学探究
《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什么样的图景?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 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2、这首小令哪句最能直观地 反映这一情感?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曹 操
曹操简介
曹操(公元155-220) 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 徽省亳县)。东汉末年的政 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曹操好作乐府歌辞,他的诗 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 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 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 民的苦难生活。
写作背景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 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消除 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 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 力,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
8.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 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 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写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或“江春入旧年”的句子;
回答中能扣住”鸿雁传书”或“临 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 述原因。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读诗品诗
《观沧海》是曹操北征乌 桓(huán)归途中经过碣石 山时所作。
品读与欣赏
观沧海
曹操
jié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àn
sǒng zhì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s瑟è,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3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3张ppt)

精读细研
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它,指沧海
译:太阳和月亮不停运行,好像从海中升起;
银河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译: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里产生出来的。
幸运
达到极点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我十分庆幸,可以用这首诗歌来歌咏自己此刻的心志。
合作探究 再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
1.全诗围绕着哪个字来写? 2.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了什么? 3.哪些景物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 4.“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展现了一幅 怎样的图景?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像?联 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想一想,这里集中反映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
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 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 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 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 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 的关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合作探究
1.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即布谷鸟,又称“杜鹃”
降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写 景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叙 事
抒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古 代 诗 歌 四 首







观 沧 海
今天是没有导入, 直奔主题的一天!

遥 有 此 寄
昌 龄 左 迁 龙

次 北 固 山 下
天 净 沙 秋 思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PPT).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PPT).ppt

心,气魄雄伟,苍劲悲凉。
资料助读
了解乐府诗: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音乐管理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 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
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也就是乐府诗,如《观沧海》。
理解诗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àn
sǒng zhì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观

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
简 介
奇绚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
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代表作品:《将进酒》《望庐山 瀑布》《蜀道难》等。有《李太白全 集》。
资料助读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今陕西西 安)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 王之涣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 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过五溪,被贬荒远,道路艰辛,表现出诗人对好友的同情与关心。
赏析诗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明月在古诗中常用来寄托诗人对恋人的相思,对家人、朋友的怀念。作者所 托明月,寄的是对好友被贬谪的同情和长途跋涉的担忧。
可是月亮怎么能替作者送出愁心,伴随着王昌龄奔赴夜郎以西呢? 拟人和想象,把明月当作自己的使者,善解人意的伴随在好友身侧,表达了 对友人的同情、关心和思念。
诗人看景色时的视角是怎样的? 诗人此时位于江的正中,向远处望去一片开阔。(远景) 诗人抬头望向悬空的船帆。(近景)
赏析诗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夜色还没消退,红日已经从海上升起;旧年还未过,江上新春已经到来。
颈联中的“生”字,可以换成“升”吗?
“生”有孕育生命之意,而“升”仅仅指垂直的运动变化。作者用“生” 一字拟人化,赋予“海日” 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本句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用“残夜”“旧年”象征旧事物,用“海日”“江春”象征新事物。揭露深刻 哲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4.《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共53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4.《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共53张PPT)
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又称月亮为婵 娟。
主题思想
• 诗歌寓情于景,表现了 作者对友人的无限同情 ,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 憎恶。
重点练习
• 1、点名诗人闻讯的时节的一句诗是:

• 2、本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名句:


• 3、本诗中将明月人格化,托月送情,表达对歌头》中的
【注释】
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 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 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 “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 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 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 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 悬挂之形。④残夜,夜将尽 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 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 称海日。
• 4、诗歌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 替的自然规律,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5、“江春入旧年”这5个字里边出现了两个节令, 一个是“江春”的“春”,指的是 立春,另一个是 “旧年”的“年”,指的是 旧历年的最后一天 。
• 6、你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意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 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 方伸展。 江上碧波荡漾, (游子)行舟于绿水之中。
潮水上涨时,两岸江面无比宽阔, 春风和煦,正吹在高高悬挂的一白帆之上。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 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家信如何送达亲人? 北归的鸿雁啊,请你们把它捎到洛阳那边。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希望北归的大 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 乡书”、“归雁”与开头的“客路”、“ 行舟”呼应,表现出诗人触景生情,怀有 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7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72页)

课文解读
旅人前行的路
次北固山下
北固山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船在绿水之中。
潮水涨得与 岸齐平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风顺而和 挂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整个江面十 分开阔,顺风行船,一片白帆高高悬挂。
从海上升起的 红日
升起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夜将尽未尽之时
进入,降临
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 未过新春已来。
课文解读
降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即布谷鸟,又称“杜鹃〞
杨花落尽子规啼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状元成才儿路 不住地在啼,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闻道龙标过五溪。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
岛高高地挺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岛上)树木郁郁葱葱地生长,各种草木长得茂盛。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庞大的波浪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一阵秋风吹得树木瑟瑟作响,波澜壮阔的大 海上,大浪汹涌而起。

它,指沧海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太阳和月亮不停运行,好像从海中升起;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霜状元成才路叶红于二月花。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 辈出,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 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歌朗读
自由朗诵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 出韵律,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4张PPT)
乡海潮 客 书日平 路 何生两 青 处残岸 山 达夜阔 外 归江风 行 雁春正 舟 洛入一 绿 阳旧帆 水 边年悬 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次 王北 湾固
山 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作者 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品 读 欣 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 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 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 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 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 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 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品 读 欣 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 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 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次北固山下
(景中含理)
感:乡书 达 洛阳 (设问)(淡淡乡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4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4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哉:语气词。
幸甚至哉(zāi):真是幸运极了。 以:用(歌以咏志)。
志:理想。
歌以咏志:可以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 的心志或理想
全文解释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解释: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解释: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生字生词
字词解释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 北昌黎。 观:欣赏。 何:多么。 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咏:歌吟。
字词解释
竦 峙(sǒng zhì):高高地耸立。 萧瑟 (xiāo sè):草 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阳和月亮。 若:如同.好像是.。 星汉:银河。 幸:庆幸。
全文解释
次北固山下
解释:泊舟停宿在北固山下
全文解释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解释: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小船在 山前绿水上行驶。
全文解释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解释: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顺风 前进的白帆高高悬挂。
全文解释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解释: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 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写作背景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 为主的著名诗人。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 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 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 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 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闻闻/王王昌昌龄龄/左左迁迁龙龙标标遥/遥有有此此寄寄 [唐]李白
烘 托
抒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萧瑟 小桥流水人家, 恬静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作者通过什么写作 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的?
枯藤老树昏鸦 夕阳西下
古 道 西 风 瘦 马
小桥 流水 人家
正面: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侧面:小桥流水人家
对比手法
谢谢使用!
写作背景
公元207年,曹操率大军北上, 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 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 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 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诗歌朗诵
jié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以:连词,来。
dàn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何:副词,多么。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之:结构助词,取消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句子的独立性。
方的友人。
诗文研读,整体感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 / 落尽/子规啼, 闻道 / 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 杨花/落尽/子规啼,
在柳絮落光、杜鹃啼叫的季节
•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县,要经过 雄溪辰溪等五溪。
分析:这两句话写景兼写时令。择取两种富有
枯:枯萎,没有生命力。老:苍老,光秃秃 的。昏:黄昏使得乌鸦飞不动了,变得没有 精神。这些词都给我们一种荒凉、凄清、没 有生命力的感觉,秋天的味道就出来了。
前三句写景与后两句是什 么关系?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写景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烘托
抒情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整体把握诗意: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 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 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 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 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 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劝勉和宽慰
31
品诗欣赏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 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 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 入景。因此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 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 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 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 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 随风飘到龙标。
古代诗歌四首
1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准确朗读 并默写四首诗歌。
2.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4.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
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2
《观沧海》
——曹 操
3
曹操简介
曹操(公元155-220) 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 徽省亳县)。东汉末年的政 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19
点击中考
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D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 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 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 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 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 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41
小桥流水人家
旅途所见之 实在景象
内心向往之 精神家园
42
小桥流水人家
柳暗花明又一村
恬 静 之 景
43
古道西风瘦马
西风,指秋风。 古,破旧之意。 道,象征人生之路。
44
古道西风瘦马
瘦,实际上写人, 表现了旅途生活的 艰辛。
45
古道西风瘦马
凄 苦 之 景
46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断肠,点睛之笔,点 明全文的感情基调。
辑本《东篱乐府》一卷。因为
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
之祖”
37
初读
提 示 : 注 意 节 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8
自学探究
《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什么样的图景?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 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26
二. 题解与作者
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即贬谪。 (3)龙标:今黔阳。 整体翻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遥寄此诗。 2·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 手。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黔阳)尉 。
27
读诗品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海 日生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 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寒。给人以 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江岸平了,船上 的人视野也开阔了。“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 “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的样子。既是顺风,又是和 风,帆才能“悬”。写景极为传神。
2、这首小令哪句最能直观地 反映这一情感?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9
细读
1 、 清 人 王 国 维 说 “ 一 切 景 语 皆 情
语”。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这首小令中都写了哪些景致?选出
对你感触最深的景致,采用“读了
一句使我感触最深,因为

的句式谈谈自己的感受。
40
枯藤老树昏鸦
萧 瑟 之 景
“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
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 严。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 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 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 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28
感悟诗意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 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 标去,一路上要经过武溪、巫溪、 酉溪、沅溪和辰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 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风一直 走到那夜郎以西!
29
前两句: 渲染了气氛:黯淡、凄楚 描画了前路:遥远、险恶
显出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同 情
30
后两句 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
5
品读与欣赏
观沧海
jié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àn
sǒng zhì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s瑟è,洪波涌起。
曹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
《观沧海》一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
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非常质朴,
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
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
中来,肝肠寸断。
49
课堂检测
1、元曲可分为 剧曲 和 散曲 两种。
2、本首小令课题中天净沙是
,秋
思是

题目
3、马致曲远牌是名
15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 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 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 “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 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 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唐人 以来,少有此句。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 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 言律诗四联之间,互为因果,浑然一体。
11
作者简介
王湾(693~751),字不 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 代诗人。开元初年任荥阳主薄, 又参与编纂《群书四部录》,后 任洛阳尉。王湾博学工诗,诗虽 流传不多,但在诗坛亨名甚大。
12
【注释】
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 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 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 之形。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 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 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⑥乡书 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 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 《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 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 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 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
34
总结
杨花 漂泊无定 子规 不如归去 明月 陪伴友人
写景
离愁别绪
抒情 关怀、思念
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35
激趣 初感
36
作者简介: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
代大都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
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
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有
文场“曲状元”之称。杂剧有
《汉宫秋》、《荐福碑》、
《青衫泪》等十五种,散曲有
32
品诗欣赏
一.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
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 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 思念之忧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 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 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33
品诗欣赏 二.本诗主题是什么?
答:借月抒怀,表达惊讶、悲愤、 同情、关切、安慰 之情。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 思愁绪。
16
悟读
1.“潮平两岸阔,风正(顺)一帆悬”写了 一幅怎样的景象?
2.说说你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 理解。
3.试品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 “入”字的妙处。
17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 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 到“客路”呢?
曹操好作乐府歌辞,他的诗 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 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 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 民的苦难生活。
4
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 十二年(207)秋。公 元207年,曹操亲率大 军北上。追歼袁绍残 部,五月誓师北伐, 七月出卢龙寨,统一 了北方。诗人登临碣 石山,登高望海,留 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 名篇。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 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 意。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 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 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 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 “江春”一语作铺垫。
18
名句赏析
22
7.颈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既描绘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 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的希 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 思想感情。
23
8.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 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 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写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或“江春入旧年”的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