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word教案-地理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word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word教案

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地理必修一: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学习目标】1、能描述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2、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3、据表分析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4、据表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

5、说出洪涝灾害的类型及含义,并能举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成因,初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及防御措施。

【学情分析】自然灾害时常发生,学生对此内容较感兴趣。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实例分析法、探究活动【重点和难点】1.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2.探究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讲授过程】导入新课:2010年10月27日地震海啸火山三大灾难害苦印尼,一、自然灾害的概念(板书)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自然灾害的特征:二、自然灾害的危害(板书)自然灾害的分类地质地貌灾害坡、泥石流思考:1、自然灾害造成人们生命、财产损失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灾害等级、经济水平、人口密度等。

2、我国自然灾害有哪些突出特点?原因是什么?造田、破坏植了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由于课堂学习时间的限制,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分析,在此,我们以中国的洪涝灾害为例,对自然灾害加以分析。

三、中国的洪涝灾害(板书)阅读教材(p108-110),思考并讨论:1.洪涝灾害可分为哪几大类?洪水:特大地表径流溢出河道,泛滥成灾雨涝:长期大雨造成低洼地积水成灾2.我国洪涝灾害多分布于哪些地区?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东部季风区)3.我国的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从气候、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影响因素考虑)课件展示:“雨带推移”春夏之交,夏季风开始在华南地区一带盛行,冷暖空气交绥于华南地区,暴雨时常发生。

在6、7月份,夏季风北进,冷暖空气再交绥于江淮地区,形成江淮梅雨;在7、8月份,夏季风进一步北移,雨季移动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北方进入盛夏暴雨季节,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在8、9月份,东南沿海常受热带气候,尤其是台风的影响,形成狂风暴雨。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3湘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3湘教版必修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课标分析1、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2、课标解读学习自然灾害的目的是为了防灾、减灾,措施是基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的,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即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也就是标准中的行为主题。

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培养了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说明自然灾害的成因需要运用综合思维,运用资料来分析常见灾害的成因,用到区域认知。

在使用案例教学时明确案例为教学策略而非教学重点,依照学情可以选择全国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也可以用乡土地理选择本地区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行为动词“说明”行为水平层次为“理解”,要求较高;“避灾、防灾的措施”行为水平层次为“了解”,要求较低。

二、教材分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危害》放在必修Ⅰ最后一节,学生有了自然地理的基础具备了分析自然灾害成因的能力,同时本节过渡到人文地理学习,很好的衔接必修一和二。

教材首先介绍了自然灾害的概念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

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是从世界和我国两个角度叙述的。

教材以中国的洪涝灾害为例,说明其危害并探讨成因和防治措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灾害现象,树立正确的人地和谐观,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对教材中蕴含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见表5-1)和知识点的分析,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生成性,增加“多灾多难的崇祯年代”和“长江概况及98年洪水相关资料”等教学素材。

表《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危害》的教材分析教材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维度水平维度水平维度水平维度水平自然灾害的概念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自然灾害的危害正文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阅读1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区域意识 1中国的洪涝灾害正文(一)阅读2阅读3 区域意识 1正文(二)要素综合 1时空综合 2阅读4 区域意识 1活动区域综合 2 认识区域 2 观察、调查 2区域综合 2 认识区域 1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区域地理知识欠缺,需要地图呈现为载体,同时地理知识迁移能力不够,对于某一个具体区域的分析,缺乏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word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word导学案

概念 是指发生在_____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缺失的______事件 分类 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分_____灾难、_____灾难、生物灾难、海洋灾难等 危害 造成直截了当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缺失,甚至会阻碍_______和________。

自然灾难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word 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描述自然灾难的概念、特点及类型。

2、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难的阻碍。

3、据表分析自然灾难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4、据表分析中国自然灾难的类型及特点。

5、讲出洪涝灾难的类型及含义,并能举例分析我国洪涝灾难频发的成因,初步认识自然灾难发生的机制和规律及防备措施。

【重点、难点】我国洪涝灾难发生的要紧缘故及其危害。

探究我国洪涝灾难频繁发生的缘故及治理措施。

【自主学习】一、自然灾难概述二、中国的洪涝灾难1. 洪涝灾难的类型(1)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________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________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________,水库崩坝,_________埋住的现象。

(2)雨涝:指因长期_____或____造成洼地_____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难的现象。

3.我国暴雨特点:_______、频发性、_______。

【课堂探究】探究一.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难,哪些不是?什么缘故?(1)1952年9月17日,日本邻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2.我国洪涝灾难频发发生的缘故 季节性的区域_________ 流域_________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植被分布以及_______探究二.夏季风阻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分布时刻强降水集中地区4、5月份6、7月份7、8月份8、9月份结论:夏季风具有不稳固性,某些年份夏季风强,我国南方北方;夏季风弱,我国南方北方。

地理《自然灾害》教案

地理《自然灾害》教案

地理《自然灾害》教案【课程名称】: 地理《自然灾害》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

2. 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造成的危害。

3. 掌握自然灾害的预防和防治措施。

【课程内容】: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

1. 什么是自然灾害2. 自然灾害的分类及其特征二、地震的危害与防治。

1. 地震的形成和特点2. 地震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危害。

3. 地震的预测和预防措施三、洪水的危害与防治。

1. 洪水的形成和特点2. 洪水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危害。

3. 洪水的预测和预防措施。

四、气候灾害的危害与防治。

1. 暴雨、雪灾、冰雹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和特点。

2. 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危害。

3. 气象灾害的预测和预防措施。

五、自然灾害的人为因素及其防治。

1.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 自然灾害与人类行为的关系3. 防治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措施【教学重点】:1. 掌握各种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特征及危害等知识。

2. 掌握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3. 培养学生保护生命、预防灾害的意识。

【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互动交流。

2. 多媒体展示、图片展示。

3. 观看案例视频。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

2. 案例视频。

3. 地图。

【教学评估】:1. 学生根据案例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2. 学生根据案例,提出自然灾害的预防和防治措施;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4.4【教学设计】《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4.4【教学设计】《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危害》放在必修Ⅰ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第四节,即必修Ⅰ最后一节,在讲完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引出自然灾害,为自然灾害原因分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对人类带来的危害又过渡到人文地理学习,在必修Ⅰ与必修Ⅱ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自然灾害放在必修Ⅰ最后一节也暗示着自然地理的学习主要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所服务,最终回归到高中地理学习的终极目标,即地理学习以人为本。

【知识与能力目标】1.2.了解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以长江、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为例,重点分析我国洪涝灾3.【过程与方法目标】1. 2.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1.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2.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多媒体课件;图片一、导入新课: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师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沿岸发生死伤空前惨重的海啸灾难。

下图显示的是印度尼西亚亚齐省首府班达亚齐海滨地区受海啸袭击前后的情形,其中左图是2004年6月23日的卫星照片,右图是2004年12月28日的卫星照片。

师 以上同学们看到了因地震诱发的海啸造成的重大灾害,除此以外,自然界还有哪些二、讲授新课:板 书:第四节一、自然灾害的概念推进新课师1.什么叫自然灾害?自然2.生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自然灾。

第六单元自然灾害(单元教学设计)-高一地理

第六单元自然灾害(单元教学设计)-高一地理

第六单元自然灾害【单元教学设计】目录一、单元知识框架二、单元课标解读三、单元结构分析四、单元学习目标五、单元架构六、单元课程情境设计本单元主要介绍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及影响。

自然灾害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介绍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及影响。

同时,本单元还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与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观念。

教学方法上,本单元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例如,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各种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影响;可以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防灾减灾的措施和方法;也可以采用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本单元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为未来的生活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落实“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和“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的课程标准,本章设置了“6.1气象灾害”、“6.2地质灾害”、“6.3防灾减灾”和“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四节课程。

帮助学生了综合地认识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影响与防灾减灾的措施,形成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认知及对自然地理事物的过程性分析。

第一节“气象灾害”及第二节“地质灾害”。

首先以我国常见的气象、地质灾害作为切入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主要灾害的发生规律、分布地区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与分布地区是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前提,而分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需要涵盖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生命健康等多个方面,从多元化角度剖析地理问题,强化对学生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2

《教学设计——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湘教版)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湘教版)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分为三个部分,即自然灾害的概念、危害和中国的洪涝灾害,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危害是学习本节的基础,核心知识是第三部分——中国的洪涝灾害。

教材以中国的洪涝灾害为例(1998年长江洪灾),说明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进而探讨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其目的是让学生准确理解自然灾害现象,提升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意识,这是本节的重要教育价值。

【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说出自然灾害的概念,能区别自然事件与自然灾害。

2.学生能简要描述某种自然灾害发生的现象和产生的危害。

3.学生能分析我国1998年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使用图表和数据资料,说明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

2.学生能根据图片和资料,综合分析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通过对中国洪涝灾害的剖析,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会分析其他自然灾害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灾害产生作用,进一步树立准确人地观和科学保护环境的观点,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坚定科学发展观。

【教学建议】自然灾害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常常造成对现代社会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的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自然灾害已成为防碍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主要限制因素。

但绝绝大部分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的正常事件,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所以,我们不能回避它,理应正视它,理解其危害、了解其机制、学会从容应对自然灾害。

根据本节教材的编排特点,在教学方法上,要重视采用视频片等资料以增强对灾害的感性理解;注重引导对地理图表数据的阅读分析,收集和使用数据说明地理问题;要注意使用案例的方法,剖析灾害发生的原因、机制和规律。

高中地理必修第四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高中地理必修第四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二)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 流域地貌特征 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 植被分布 人类活动以及极端天气和 气候事件
阅读:2003年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结合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说说 洪涝灾害有哪些危害?
人员伤亡 农田受淹 房屋倒塌 经济损失
洪涝灾害的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
修建水库和分洪、蓄洪工程 加固河堤,疏浚河道 植树造林,退田还湖
非工程措施
加强防灾、减灾意识 加强洪水的监测和预报
活 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分析淮河 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自然因素:降水集中;支流众多; 河道弯曲;无独立的入海河道。
人为因素:围湖垦田
2. 下列措施中,哪些适合在淮河流域治理 中实施: ③④
①开挖入长江水道; ②防止凌汛泛滥; ③上游植树造林; ④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工程。
面对洪水,我们应该怎么办?
1、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 2、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 失为逃离险境的好工具。 3、保管好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 用的通讯工具,可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讯 、交通联系。
答案:洪水 、干旱、台风
南方雪灾
北方冰灾
冰岛火山
泥石流
印度洋海啸
洪水
干旱
蝗灾
日本地震
日本海啸
日本核辐射
自然灾害的类型
成因和 特点
地质灾害 ——火山、地震、泥石 流、滑坡等
气象灾害 ——干旱、暴雨洪涝、 寒潮、台风、沙尘暴等
生物灾害 ——禽流感、鼠害、虫 灾、草害等
海洋灾害 ——风暴潮、海啸、海浪、 海冰、赤潮等
二、自然灾害的危害
1、直接影响: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2、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死亡人口(人) 直接经济损失(亿元)
1991
- 2460 1461
498 5113
779
1994
2.23 1882 1149
349 5340 1798
1995
2.38 1437
800 229 3852 1653
1996
2.66 2053 1220
542 4827 2200
1998
2.3 2578 1585
►2006年2月17日上午,泥石流使菲律宾南莱特省圣伯纳 德镇昆萨胡贡村的山谷农田变成了泥海,500多栋房屋顷 刻消失,死亡或失踪人数可能超过3000人。
活动:
1)概括出自然灾害的概念。 2)你能说出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吗?
(二)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
复杂性
周期性
潜在性
自然灾害的 主要特征
突发性
群发性
多因性
潮、海啸和风暴潮;
海洋灾害
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
生物灾害
二、自然灾害的危害
(一)感受自然灾害 (二)近年来典型事件 (三)自然灾害的危害
(一)感受自然灾害
台风 地震
海啸 洪水
(一)感受自然灾害
台风
(一)感受自然灾害
海啸
(一)感受自然灾害
地震
(一)感受自然灾害
洪水
(二)近年来典型事件
(三)自然灾害的危害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带来各种间接损失 ►影响社会安定和持续发展
三、中国的洪涝灾害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洪涝灾害 (二)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洪涝灾害
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涝灾情
受灾人口(亿) 受灾面积(万公顷) 成灾面积(万公顷) 倒塌房屋(万间)

地理《地质灾害》教案6篇

地理《地质灾害》教案6篇

地理《地质灾害》教案6篇地理《地质灾害》教案 1(一)教材简介《地质灾害》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中的内容。

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从课时容量考虑,教材有选择地讲述了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灾害本身的基本知识、危害、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以及地质灾害的防御等内容。

教材将这一内容安排在自然环境部分之后、人类活动部分之前讲述,主要是突出它在人类活动中的不利影响,人类不合理活动引发的自然灾害以及防灾减灾措施。

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及其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的密切程度;特点之二,是从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注重阐明地理过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这与全书以阐明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为主线是相吻合的。

(二)理出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知识目标:了解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以及进行监测防御的重要性能力目标:1、培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2、培养分析知识点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3、培养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德育目标:树立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三)点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如果能抓住各种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也就把握了地质灾害知识点的要领。

所以在本节的教学中,要把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造成的危害作为教学的重点。

通过对各种地质灾害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习的主体——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的一般规律。

地质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性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自然因素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教材以动态和联系的观点分析了地质灾害三方面的关联性,学生在学习中普遍会感到有些困难。

因此,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分析既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要密切联系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利用视频和图片,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当成巩固和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的过程,当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从而全面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2)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2)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与危害。

(2)让学生学会分析并理解梧州和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对此提出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数据,说明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2)、通过对梧州洪涝灾害频发原因的探讨分析,让学生形成读图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梧州洪涝灾害的探讨,学会迁移应用,分析我国洪涝灾害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2)、认识到人为原因对灾害发生的作用,让学生确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
梧州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教学难点: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分析和防御措施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导学案自主学习、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2 教案-word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2 教案-word

第4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

(2)通过学习洪水和洪灾问题,学会分析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揭示自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和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2、过程与方法:(1)以长江为例,分析有关洪水及洪灾的形成理论。

(2)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有关的事实材料等感性知识来获得较高层次的理论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2)培养学生理性的灾害观和正确的资源观;懂得趋利避害,使资源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二、学习重难点: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因素三、学习过程:(一)自然灾害探究一如何理解自然灾害?(1)你认为自然灾害是怎样的?(2)自然灾害的种类有哪些?自然灾害的影响?(3)你认为荒无人烟的地方会发生自然灾害吗?为什么?(二)洪水和洪灾探究二洪水和洪灾有怎样的关系?(1)分析是洪水?洪灾?你能说出他们的区别和联系吗?(2)列举洪水有哪些危害?(三)洪水的形成探究三洪灾的形成原因?( 1 )你能总结出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吗?(2)你认为流域的汇水速度与地面坡度、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率分别有怎样的关系?(3)河道的顺直程度、通常程度、纵向坡度与河道的排水速度有什么关系呢?(4)列举一下人类活动哪些行为也能引起洪水?(5)思考人类在流域破坏植被和围湖造田常能引发洪水的原因?(四)泥石流探究四你对泥石流有怎样的认识?(1)找出泥石流的发生具备的条件?(2)你能描述出泥石流的发生过程吗?(3)想一想泥石流易在我国哪些地区发生?你的理由?(五)洪灾的防治措施探究五如何防洪减灾?你能总结出防洪减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各有哪些吗?四、反思总结某流域发生洪灾的原因思路一: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大方面。

自然原因可从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进行分析。

人为原因可从______________等方面分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word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word导学案

1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概念 是指发生在_____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______事件 分类 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分_____灾害、_____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 危害 造成直接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会影响_______和________。

自然灾害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地理必修一: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描述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2、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3、据表分析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4、据表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

5、说出洪涝灾害的类型及含义,并能举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成因,初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及防御措施。

【重点、难点】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探究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自主学习】一、自然灾害概述二、中国的洪涝灾害1. 洪涝灾害的类型(1)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________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________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________,水库崩坝,_________淹没的现象。

(2)雨涝:指因长期_____或____造成洼地_____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

3.我国暴雨特点:_______、频发性、_______。

【课堂探究】探究一.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时间强降水集中地区4、5月份6、7月份 2.我国洪涝灾害频发发生的原因 季节性的区域_________ 流域_________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植被分布以及_______2word7、8月份8、9月份结论:夏季风具有不稳定性,某些年份夏季风强,我国南方 北方;夏季风弱,我国南方 北方 。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含解析)高一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含解析)高一地理教案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之小船创作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2.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和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3.理解洪涝灾害的概念和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知识导引一、自然灾害的概念1.自然灾害的概念: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可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危害程度。

3.自然灾害的分类:按其成因与发生过程可划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

4.自然灾害的特征:具有复杂性、潜在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

二、自然灾害的危害1.表现:阻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1)直接损失: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2)间接损失:水电、交通中断、城乡生产活动停业以及生活秩序紊乱等。

2.我国的自然灾害: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

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的区别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活动可能加剧或减轻某些自然灾害的程度;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自然原因也可能造成环境质量的下降,引起环境问题。

自然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强度大;环境问题有的具有突发性,有的往往持续而缓慢地危害人类健康。

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三、中国的洪涝灾害1.洪涝灾害的分类及其联系2.洪涝灾害形成的因素(1)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

(2)流域地貌特征。

(3)江河流量变化大。

(4)植被分布。

(5)人类活动等。

一般来说,洪涝灾害的发生,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

3.我国季风气候对洪涝灾害形成的影响(1)降水变率大,时空分布不均。

①春夏之交:华南地区多暴雨。

②6、7月:江淮地区形成梅雨。

③7、8月:华北、东北多暴雨。

④8、9月:东南沿海,受台风影响,形成狂风暴雨。

(2)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加。

我国暴雨具有季节性、频发性和高强度的特点。

暴雨范围广、历时长和强度大,往往引发特大洪水。

近年来因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著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洪涝灾害。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湘教版必修1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基本说明:1、模块:高中地理必修I2、年级:高中一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四章第四节5、学时数:45 分钟(教室授课)、教学设计:㈠课标要求:本节教材相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危害。

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尤其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⑵了解我国90 年代以来的洪涝灾害,重点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表格展示和阅读材料,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尤其是对中国的危害。

⑵通过1998 年长江洪水和2003 年淮河洪涝的案例,分析并总结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⑶通过分析我国中国洪涝灾害,学会举一反三,自主分析其他自然灾害的原因及危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认识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灾害产生激发和加剧的影响,进一步确立人地和谐、保护环境的观念。

⑵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

㈢内容分析:本课是本章暨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最后一课,同时也是必修I 暨自然地理的最后一课。

本课以中国的洪涝灾害为例,说明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进而探讨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其特别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在人类利用自然、影响自然的同时,认识自然灾害现象,认识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从而提高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意识,这是本节的重要教育价值。

所以不能单纯地只学习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㈣学情分析:对于高一学生而言,通过近一学期对自然地理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理解了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所以对于进一步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可以水到渠成的学习。

但同时仍应注重对知识的升华,确有必要提高学生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意识。

㈤设计思路: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案例为基础,开展探究式的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以1998 年震撼人心的汶川大地震为案例导入,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

高中地理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 湘教版 必修1

高中地理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 湘教版 必修1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标准解读本条“标准”旨在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其设计思路与上条“标准”相同。

由于学习自然灾害的目的是更为有效地防灾、减灾,所以,“标准”除要求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危害)外,还要求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起到诱发、加剧的作用。

所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有利于人类采取合理的活动,其本身就是防灾的重要措施。

此外,对于自然灾害及其危害,需要加以科学的认识:如果不考虑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只是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

只因为这些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危害或损失,才称为灾害。

进一步,同等级的自然灾害,在人口稠密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大;在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小。

因此,在经济、技术力量有限的条件下,一般对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的防灾、减灾更为重视。

(2)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危害;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3)教学目标●能够正确表述自然灾害的概念,并举例说明灾害常见的自然灾害。

●能够简要说明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

●能够简要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4)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读书指导法、组织讨论法。

二、知识结构一、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事件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和。

按照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和林业灾害等。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有性、性、性、性、性、性。

二、自然灾害的危害自然灾害不仅造成和,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和最为常见,并且危害范围较广。

三、中国的洪涝灾害(一)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湘教版必修一教案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湘教版必修一教案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引言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自然现象引起的不可避免的灾害。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是巨大的,无论是财产损失还是人员伤亡,都给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本教案将以湖南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地理》湘教版必修一为基础,深入探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二、常见的自然灾害(一)地震地震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的发生与地球板块活动有关。

强烈的地震会引发土地滑坡、山体滑坡、建筑物倒塌、电力中断等严重后果。

而且,地震会导致地壳破裂,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火山爆发火山爆发是指地壳岩浆活动引起的火山喷发现象。

火山爆发会喷发出热蒸气、火山灰和熔岩等物质,导致火山口附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损失。

(三)台风台风是一种强风,巨大的风力会导致巨浪、洪水等灾害。

此外,台风还会影响交通、电力、通讯等方面。

这些影响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洪水洪水是指强烈的降雨和雪融等原因造成的水流增大,水位上升泛滥成灾的自然现象。

洪水会引起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田地被毁等严重后果。

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1.生命安全自然灾害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比如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塌,造成人员伤亡;火山爆发会喷发出大量的热蒸气、火山灰和熔岩,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2.财产损失自然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巨大。

洪水会淹没田地,破坏基础设施,引发交通瘫痪等问题;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塌、道路损坏,电力中断等问题。

3.社会生活自然灾害会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比如,台风会影响交通运输,破坏通讯线路,导致断电等问题;地震可以导致人们逃离家园,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四、自然灾害应对措施为了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1.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该具体、科学、周密,以便于应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灾害事件。

2.改善基础设施改善基础设施是有效缓解自然灾害影响的重要手段,比如加强公路和桥梁的设计及建造,提高桥梁的承受能力。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湘教版必修一教案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湘教版必修一教案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前言自然灾害是指由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现象引起的、给人类造成危害的现象和事件。

让我们一起看看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洪水洪水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内发生溢出、泛滥或导致内涝的现象。

洪水肆虐时,会冲毁房屋和桥梁,破坏农田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例如,2010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四川省雅安市遭受罕见暴雨侵袭,引发山洪泥石流,导致254人死亡、18人失踪,经济直接损失超过68亿元。

地震地震是指地球内部的地壳发生运动而引起的地面晃动现象。

地震会造成土地滑坡、山体滑坡、房屋倒塌等灾害。

例如,2018年9月28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7.5级地震,导致超过2000人死亡和2.08万人受伤,数百万人因此被迫离开家园。

龙卷风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旋风。

在龙卷风的袭击下,飞行物和高速风力把房屋的屋顶和门窗刮飞或摧毁,导致人员伤亡和房屋毁坏。

例如,2011年4月27日,美国阿拉巴马州遭遇了多个级别不同的龙卷风袭击,导致315人死亡和2336人受伤,造成了达到101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台风台风是气象学中的一种强烈气旋风暴,通常形成于太平洋或印度洋。

台风会造成巨大的海浪和暴雨,引发洪水和泥石流,引起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

例如,2013年11月8日,菲律宾受到“海燕”台风袭击,导致6200人死亡、1771人失踪、14000多人受伤,经济损失达到1.3亿美元。

总结自然灾害的威力是很大的,它们不可避免地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

我们需要加强预防,降低灾害的影响。

例如,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灾预案,提前疏散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气象、地质等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普及,提高民众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湘教版必修Ⅰ 地理: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教案设计

湘教版必修Ⅰ 地理: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教案设计

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以洪涝灾害为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气象灾害,掌握洪涝灾害的含义。

2.理解洪涝灾害的形成条件。

3.分析武汉地区洪涝灾害的成因,并掌握洪涝灾害的预防措施。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数据、材料及影像直观感知洪涝灾害。

2.运用地理要素叠加的方法,综合分析中国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

3.根据洪涝灾害的形成条件,分析2016年武汉地区洪涝灾害的成因,通过引导、讨论的方法探索长江流域的洪灾治理具体措施。

(3)情感和价值观1.通过对中国洪涝灾害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培养地理思维。

2.了解灾害性天气的人为形成原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念,培养学生珍惜自然,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怀。

二、学情分析(1)课标要求1.了解洪涝灾害的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2.结合案例,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

(2)学情分析1.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是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共两课时。

一是介绍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二是对中国的洪涝灾害进行详细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不容小觑。

而洪涝灾害是我国最常见、危害范围较广的气象灾害之一,增强对洪涝灾害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灾害观与人地关系,通过具体知识的学习更好的防御和应对洪涝灾害。

2.高一学生呈现出较强的好奇心、善于表达自己、思维活跃、接受新知识较快等阶段性特点,但由于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到一年,对知识的认识基本限于理解与记忆的层次,难以形成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与整合能力。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自然灾害有了初步的认知,但缺少生活中的案例与之联系,不能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深入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地理问题—地理知识—地理思维的学习体系。

三、重·难点重点:运用洪涝灾害的形成条件分析武汉地区洪涝灾害的成因。

难点:引导学生形成认识洪涝灾害----分析洪涝灾害---预防洪涝灾害的综合分析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地理必修一: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案)
【学习目标】
1、能描述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2、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3、据表分析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4、据表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

5、说出洪涝灾害的类型及含义,并能举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成因,初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及防御措施。

【学情分析】
自然灾害时常发生,学生对此内容较感兴趣。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实例分析法、探究活动
【重点和难点】
1.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2.探究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2010年10月27日地震海啸火山三大灾难害苦印尼,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板书)
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自然灾害的特征:
二、自然灾害的危害(板书)
自然灾害的分类
地质地貌灾害坡、泥石流
思考:
1、自然灾害造成人们生命、财产损失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灾害等级、经济水平、人口密度等。

2、我国自然灾害有哪些突出特点?原因是什么?
造田、破坏植
了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由于课堂学习时间的限制,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分析,在此,我们以中国的洪涝灾害为例,对自然灾害加以分析。

三、中国的洪涝灾害(板书)
阅读教材(p108-110),思考并讨论:
1.洪涝灾害可分为哪几大类?
洪水:特大地表径流溢出河道,泛滥成灾
雨涝:长期大雨造成低洼地积水成灾
2.我国洪涝灾害多分布于哪些地区?
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东部季风区)
3.我国的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从气候、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影响因素考虑)
课件展示:“雨带推移”
春夏之交,夏季风开始在华南地区一带盛行,冷暖空气交绥于华南地区,暴雨时常发生。

在6、7月份,夏季风北进,冷暖空气再交绥于江淮地区,形成江淮梅雨;在7、8月份,夏季风进一步北移,雨季移动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北方进入盛夏暴雨季节,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在8、9月份,东南沿海常受热带气候,尤其是台风的影响,形成狂风暴雨。

合作探究:
1、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自然原因
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降雨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流域地形:流域内地势比较低平,水流不畅
水系特征:河流干流落差小、流速缓、支流多;中游河道弯曲,下游入海河道淤塞,排水不畅。

流域植被: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人为原因
(1)流域内植被破坏,降低涵养水源的能力
(2)围湖造田,降低湖泊对河流的调蓄能力
(3)占用河流两岸洼地,缩小蓄洪空间等
2、你认为应该从哪几方面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
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中游:退耕还湖、洼地建成蓄洪工程
下游:整治开挖入海新河道
全流域:建设防洪大堤、疏通河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