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合集下载

【PPT】产业布局.

【PPT】产业布局.
23
第十章 第二节
第十章 第二节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是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有影响的因素,它 能加速或延缓地区经济的发展。因为地理位置不仅关系 到自然条件,而且还关系到交通、信息和一系列社会经 济条件。
对第一产业布局的重要影响 对第二、第三产业布局的直接影响
24
自然因素
第十章 第二节
自然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两个方面。自然 因素是产业布局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
21
第十章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
一个区域如果取得经济增长,必须不断 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适时地推动产业结 构向高度化演进,因此,提高产业结构的转 换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 过程同时也是人口与产业空间转移过程,它 深刻地改变着产业布局的面貌。
22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1 地理位置 2 自然因素 3 人口因素 4 社会经济因素 5 科学技术因素
研究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的理论主要有克里斯塔勒 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区位经济学。
11
中心地理论及其体系
第三章 第二节
• 克利斯泰勒认为,一个具有经济活动的区域发展必须有 自己的核心,这些核心由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所组成。城 镇具有商业、娱乐、教育、文化等多种服务职能,为周围 区域的居民和居住单位提供货物和服务。
14
中心地理论要点
第三章 第二节
(4)各级中心地在空间上的分布,遵循三个原则,即: 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以上三个原则在一个区 域常常会交叉发生作用,但又各有侧重:在经济发达、交 通便利地区,市场原则最占优势;在自给自足和偏僻地区, 行政原则居于首位。而在新开发地区,移民拓荒沿交通线 推进,则交通原则会占上风。

产业经济学重要名词解释

产业经济学重要名词解释

产业是由提供相近产品和服务、或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在相同或相关价值链上活动的企业共同构成的集合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产业组织:产业经济学的“微观”领域,主要研究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服务的企业组成的产业,分析市场和产业的运行,特别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行为。

产业结构:产业经济学的“宏观”领域,主要研究产业间的相互联系与联系方式。

产业关联:产业经济学的“中观”领域,主要研究不同产业之间的投入品和产出品相互运动形成的实物或价值形态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布局:主要研究产业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及规律,以及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但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垄断的发展,而垄断将破坏价格机制,扼杀竞争,使市场经济丧失活力,损害资源配置的效率。

SCP分析框架(SCP范式):哈佛学派在分析特定产业时,构造了一个SCP分析框架: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市场结构,是指决定某一特定市场竞争程度的因素,主要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和相互博弈中所采取的策略和行为。

市场绩效,是指市场运行的效率,即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资源配置、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实现程度等方面的现实状态。

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在哈佛学派看来,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合谋、协调行为以及通过高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

可竞争市场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在芝加哥学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和沉没成本等概念为中心,来推导和说明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经济效率并存的。

完全可竞争市场:当市场内的企业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方便地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

区域产业布局

区域产业布局

3、消费地指向型

为当地消费服务的部门, 以及产品易腐变质,不耐用、 不易储存的部门。如重型机 械、大型机械和特种机械的 制造、建筑构件制造、面包、 饮料、糖果以及各类副食品 生产、缝纫行业等。
4、劳动力指向型
在这类产业中,劳动力费用的支出在产品成 本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仪器制造、纺织、 缝纫、制鞋、制药、塑料制品以及工艺美术品等。 劳动力指向性产业的布局,必须考虑劳动力供应 的数量和质量情况。


在各种因素和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大范围区域的 产业布局往往具有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趋势,称为 产业布局指向。 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条件往往是既有有利条件, 又存在种种限制因素。产业布局研究就是要利用一 个地区最有利的条件,克服不利条件,节约生产和 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能源指向型
能源指向部门包括:火电站, 铝、镁、铜等有色金属冶炼,电 冶合金、稀有金属生产、合成橡 胶以及石油化工这类产业。另外, 重型机械制造、水泥、玻璃、造 纸业等在有些情况下也属于燃料 动力指向性产业。 在这类部门中,燃料、动力 一般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在35-60%。 能源的供应量、价格和潜在的保 证程度是决定布局的重要因素。
(二)、产业集群的共性特征

产业集群的企业在地理上高度集中,具有空间上相互接近的特性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在经营活动上存在密切的联系 产业集群内部有非常活跃的创新交互过程 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集群成员从互相选择到 密切协作需要时间的积累 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有经济上的动因,还有很多社会性的 动因,社会网络、社会基础设施及社会资本等都是产业集群的基 本动力,促进了集群的生成和演化
产品升级
通过引进新产品、改造 老产品,提高产品更新 能力 改变企业在全球价值链 中所处环节 移向新的价值量更高的 相关产业价值链

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3.消费地指向
➢主要包括为当地消费服务的部门,以及 产品易腐变质、不耐用、不易储存的部 门。如重型机械、大型机械和特种机械 的制造,建筑构件制造,面包、糖果、 缝纫以及各类副食品生产部门。
➢布局要点是考虑产品本身的特性、产品 就近销售的比重.以及消费地所能够提 供的产业间的协作规模。
4.劳动力指向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5:0 2:3605: 02:3605 :0212/ 10/2020 5:02:36 AM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005:02: 3605:0 2Dec-20 10-Dec-20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5:02:3 605:02: 3605:0 2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
(2)企业所有权状况。
➢ 企业的所有权状况也会影响企业布局的指向性。 ➢ 企业为了达到扩大生产、增加盈利的目的,会充
分发挥其所有权优势,并不断寻求发挥这种优势 的外部环境条件,迫使企业指向具有这些条件的 地方。
(3)科学技术发展。
➢ 科技因素决定了企业的技术特性和规模特性。同 时,科学技术进步,使这些特性处于不断变化的 过程之中。由于科技因素在产品形成中的作用日 益明显,企业的布局指向也就随着科技的进步而 不断改变。
2.原料地指向
➢包括:采掘工业部门,原料用量大或可 运性小的部门。如原料开采、化纤、人 造树脂、塑料、水力发电、钢铁、建材、 森林工业、机械制造,以及轻纺工业的 制糖、罐头、肉类加工、水产加工和茶 业、棉花、毛皮等的粗加工业。
➢原料地指向型产业大多是物耗高的产业 部门,一般要考虑资源数量、质量和开 采年限,还要考虑运输能力等。

区域经济学复习提纲

区域经济学复习提纲

区域经济学复习提纲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理论体系,主要理论的创立者及其代表作,基本理论观点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从广义的角度构筑区域经济学框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第三部分:区际关系第四部分: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第五部分: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第六部分:区域经济学的展望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目前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是循着两条路径在向前发展:第一,理论经济学的路径。

从理论分析、原理推导和模型化着手,建立一套规范的区域经济学体系。

第二,应用经济学的路径。

从实证分析的要求出发,形成一套适应实际应用的理论体系。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目前仍在构建中。

3.主要理论的创立者及其代表作,基本理论观点’A、古典区位论a 农业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V on Thunen)其代表作是《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他认为,在这些方面起作用的是级差地租,首先是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

b 工业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 Weber)其代表作是《关于工业的区位(第一步区位的纯理论)》,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

其基本框架是,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再研究劳动费与凝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c 运输区位论:美国学者胡佛其代表作是《区位理论与皮革制鞋工业》和《经济活动的区位》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B、现代区位论a 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

代表理论有:谢费尔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费特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帕兰德的市场竞争区位理论、罗斯特朗的盈利边界理论、吉的自由进入理论b 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其代表作是《德国南部的中心地》c 区位经济学:廖什,其代表作是《区域经济学》,研究了区位平衡理论,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与市场区位理论等。

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PPT

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PPT
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内 容
类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产业布局指向的内涵
➢ 产业布局指向给出了一个产业区位选择的趋向。 ➢ 地区对产业的吸引,是将产业引到一个具体的
地点,有些地区发展生产的条件比较优越,资 源集中,环境容量大,供电、供水及交通等基 础设施均较好,这样的地区,可能对多种产业 的布局来说,都是理想的地点。特别是这个地 点如果能够集市场与原燃料地于一身,那么各 类指向型企业都可能向此地集中。 ➢ 一个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如果 在它的周围有矿产和能源供给,又拥有发达的 交通网络和大型的港口,那么它无疑将成为很 多企业布局的理想之地。 ➢ 一个地区的布局条件具有某些有利方面,也存 在一些不利的或限制性因素。
➢多布局在科研单位和大学聚集区附近, 如日本的筑波、我国的中关村等。
三、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
➢ 产业区位选择是从微观的角度考虑布局问题,是 从一个行业的角度来考虑布局问题,产业布局指 向的变化与企业区位选择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的。
(1)企业的规模技术特征。
➢ 企业规模之所以对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产生影响, 是因为不同规模的企业一般来说采用的生产技术、 组织管理都改变了企业布局的指向性。
二、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1.燃料、动力指向
➢包括:火电站,有色金属冶炼,电冶合 金、稀有金属生产,合成橡胶以及石油 化工等。重型机械制造、水泥、玻璃、 造纸业等在有些情况下也属于燃料、动 力指向型产业。
➢燃料、动力的消耗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 高的比重,一般在35%一60%。能源供 应量、价格和潜在的保证程度是决定布 局重要因素
(2)企业所有权状况。
➢ 企业的所有权状况也会影响企业布局的指向性。 ➢ 企业为了达到扩大生产、增加盈利的目的,会充

区域经济学第五章:产业布局

区域经济学第五章:产业布局

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是区域中的企业。

企业在区域内部的空间分布,形成产业布局;产业布局又是区域结构空间的基础。

所以,产业布局理论是区域经济研究的出发点。

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一,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区位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的区位选择问题。

区位选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成为区域的区位因素。

所谓区位因素也就是在特定的地点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

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区位理论对于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的选择,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和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

1.成本最低。

区位选择要达到成本最低,首先考虑的是寻求运费的最低点。

在一个市场和多个原料,燃料来源地的情况下,运费的最低点可以从区位三角形和区位多边形当中去寻找。

其次是寻求劳动费的最低点,因为劳动费对某些产品的生产成本的影响,超过了运费的影响。

因此,当劳动费的影响增大是,企业可能会离开运费的最低点,转向寻求劳动费的最低点。

2 .市场份额最大。

把占有市场作为生产的目的,区位选择为占有市场服务,是实现生产的利润最大的原则。

廖什认为,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除了原材料运输费用等因素之外,市场因素,竞争因素,历史因素和政府作用等都十分重要。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产品的销售范围,生产者之间存在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在企业之间划分市场范围。

3 .聚集效应。

聚集是成本和市场两个因素的综合反映。

所谓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企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使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主要是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来实现表现为联合化和协作化,在有些情况下,聚集所带来的效益要大于由于偏离运费最低点和劳动费最低点所增加的运费和劳动费。

二,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目前,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一)自然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1 .自然环境。

包括自然条件在内的自然环境,对三次产业的布局都有很大影响。

区域经济名词解释及简答(完整版)

区域经济名词解释及简答(完整版)

名词解释1.区域: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

区域开发:一般指对具有某种或某几种资源的区域进行的开发及在这个基础上的经济发展。

属于区域发展早期阶段的过程。

3.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即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4。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是关于企业合理选址的理论,即通过对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和集聚效益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计算,选择产品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厂理想区位的理论方法。

5。

人力资源的概念: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一般来讲,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范围内的人力资源,但有时也指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

6.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产出的增长。

7.经济发展又称经济进步,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过程。

8.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对外围地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将外围地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聚集到中心,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9。

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通过其产品、资本、人才、信息的活动将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周围地区,从而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10.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具体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

11.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各产业的组成状态和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生产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12。

资源结构:所谓资源结构,就是指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区域经济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

(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二、简答题1.区域的特征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

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

()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5.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

()1.ד缩小”改为“扩大”2.ד是”改为“不是”3.ד宏观”改为“微观”,“微观”改为“宏观”4.√ 5.√四、论述题(要点)1.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些?2.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3.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区域经济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 5、集聚经济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

(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二、简答题1.区域的特征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

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

()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5.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

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答案汇总)

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答案汇总)

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1一、填空题1、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2、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艾萨德和胡佛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

3、我国区域经济学界一般主张将区域经济学划分为三大部分即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和区域经济政策.4、自然资源的特点有稀缺性和区域性。

5、区域经济资源包括资金、劳动力、技术和区位资源.6、人才与文化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是知识经济的特点,也使人力资源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来源。

7、在区域经济的环境条件中,制度环境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与自然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一起,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备的三大环境。

8、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中心是产权安排和交易成本,其特点是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化和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9、按照经济学新古典模型分析,区域经济的生产要素是资本、劳动力和技术。

10、区域开发包括开发模式构建、产业部门更替和产业部门间转移三部分.二、名词解释1、区域经济学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即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区域经济增长答: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3、区域开发答:一般指对具有某种或某几种资源的区域进行的开发及在这个基础上的经济发展。

属于区域发展早期阶段的过程。

4、区域产业结构答: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

三、简答题1、目前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答:(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包括:1、理论经济学的路径。

2、应用经济学的路径。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四)区域经济政策(五)区域开发2、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答:在区域经济的环境条件中,制度环境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与自然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一起,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备的三大环境。

经济区位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概念

经济区位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概念

2.1.1基本概念
1.
经济区位:区位指某一主体或事
物新占据的新,具体可标识为一
定的空间坐标。而经济区位则是某一经 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新占有的场
新,它有工业区位、居住区位、城市区 位等。由于各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市场
约束、成本约束、资源约束、技术约束 等,因而经济区位更多强调的
是经济利益差别,反映的是区城市中心 远近、区自然资源供给源的距离、多
4.区位决策
1.
区位决策单位的区位选择过程,
即根据自身需要和相应约束条件选择最
佳区位。
2.1.2 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1.经典区位理论 (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杜能最早注意到运输费用的影响,指出距离消
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布局的重大影响,提出 了6个同心农业圈。 从运费(T)、生产成本(E)和市场价格(V) 三者的关系,认为利润(P)是由这三者新决 定的:P=V-(E+T)德国经济学家杜能认为,运 费T是农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产业规模合理性的评价
1. 能否带来经济效应:包括效应能达到最大 值与资源消耗最小值二方面。
确定效益大小的关键,是认真比较地域条件差 异而带来的生产开支上的差别。投资费用,运 费。
2. 地区产业结构是否和比例:主导产业,辅 助产业,基础产业和比例的配置。
3. 社会效益是否好。为地区提供的税收,就 业,人均国民收入,产品,对教育,科研,环 抱,社会福利所做的贡献大小。
1. 基础设施因素。交通,通讯,供水, 供热,其他基础设施
2. 自然环境要素。对污染的治理,环 境进化能力
3. 管理要素: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3.地域合理规模的类型
1. 相互联系企业的聚集 2. 共同使用基础设施的产业集聚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4.举例说明类型区和系统区的相同点和相异点5.古典区位理论包括哪些内容?6.古典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现论发展的转折点是什么?7.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8.当代区域经济学有哪些主要流派?9.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0.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11.自然资源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12.如何评价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13.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14.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交易成本最小化?15.中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6.实现中国区域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有哪些?17. 区域经济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什么?18.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19.区域经济增长都有哪些模式?20.增长极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21.发展轴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22.网络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23.区域经济空间转移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4. 区域经济产生衰退有几种原因?2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经验有哪些?26.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内涵的异同。

27.钱纳里是如何论述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28.如何理解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为什么?29.为什么说现代第三产业是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结果?30.如何选择地区主导产业?31.如何构造以地区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框架?32.如何评价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有悖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工业化道路?33.为什么中国存在产业结构雷同的顽症?3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35.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36.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有哪些?37.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是什么?38.产业布局指向的指向的概念如何表述?39.产业布局指向都有哪些类型?40.什么是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41.产业布局地域合理规模与产业聚集的关系是什么?42.新产业的基本概念是如何表述的?43.我国高新产业布局有哪些特点?44.绝对成本学说决定的区域贸易是如何实现的?45.为什么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进行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外?贸易条件是什么?如何实现区域贸易利益?46.俄林是如何用双坐标说明区域要素禀赋与区域贸易格局的?47.中国作为大国,如何发挥动态贸易利益?48.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贸易条件是如何变化的?21世纪中国如何不断改善国际贸易条件?49.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例,说明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在中国的运用。

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另外,产品耐运性较强、运费在产品成本 中所占比重很高的部门,也属于此列。
6.无固定指向
➢主要是那些布局指向不很明显的部门。
➢其特点是各个地区基本上都具备发展条件, 原料、燃料与制成品的运费大体相当,布 局在任何一个地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也基本相似的部门。
7.高科技指向
➢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 航天工业、机器人工业、新材料、新能 源等,要求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研 发能力强、设备先进、劳动力素质高。
(2)企业所有权状况。
➢ 企业的所有权状况也会影响企业布局的指向性。 ➢ 企业为了达到扩大生产、增加盈利的目的,会充
分发挥其所有权优势,并不断寻求发挥这种优势 的外部环境条件,迫使企业指向具有这些条件的 地方。
(3)科学技术发展。
➢ 科技因素决定了企业的技术特性和规模特性。同 时,科学技术进步,使这些特性处于不断变化的 过程之中。由于科技因素在产品形成中的作用日 益明显,企业的布局指向也就随着科技的进步而 不断改变。
(4)市场竞争的变化。
➢ 市场竞争对企业布局的影响很复杂。在产品无差 异的情况下,竞争将使布局在空间上趋向分散; 在产品有差异的情况下,竞争将使布局在空间上 趋向集中.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市场条件。
➢在这一类部门中,劳动力费用的支出在 产品成本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超过 其他费用项目的支出。如仪器制造、纺 织、缝纫、制鞋、制药、塑料制品以及 工艺美术品等。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布局,往往考虑地区 劳动力的供应情况。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由于交通运输枢纽兼有原、燃料地和消费 地指向的优点,因此,对布局条件要求不 甚严格的那些部门,其布局指向将移向交 通运输枢纽。
➢多布局在科研单位和大学聚集区附近, 如日本的筑波、我国的中关村等。

区域产业布局

区域产业布局

4
(2)自然资源
2021/4/9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产业 布局不论是地区组合还是企业规模,都 受到地区资源禀赋的制约。
第一产业的产品直接取自于自然资源, 它的分布必须与自然资源完全一致。农 业的发展取决于土地资源,矿业取决于 矿山资源的分布。
第二产业的产品间接来自于自然资源。 传统工业接近原料地和消费地,就近取 的所需燃料和原料。钢铁产业布局“移 铁就煤”就是典型。
假定在其他因素 相同的情况下,劳动 力费用与劳动力居住
曲 地到工厂的距离成正
线 比关系,存在劳动力 等费用线。
运输费用也存在
等费用曲线。
2021/4/9
25
临界等费用线,
超出这一圈层,
增加的交通成本
C
大于劳动力节约
的成本。 L2
20P 15P 10P 5P
L1

M1
M2
企业将会移动到L1,因为劳动力成本的节约 大于交通成本的增加。但不会移到L2点,因为L2 点劳动力成本的节约不能抵销交通成本的增加。
畜牧区土地租金金距距离城郊精细农业蔬菜乳品业混合农业区林业种植业畜牧业精细农业乳制品品混合农业区市中心市中心o因通航河流改变了的杜能圈二工业区位理论1龙哈德的重量三角形和价格漏斗m1m2m3p1885年德国学者龙哈德提出工业企业布局因素中的重量三角形模型
区域产业布局
2021/4/9
1
学习重点
产业布局中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区位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 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区域产业布局“分散-聚集-分散”的趋势
择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对某些产 业则是限制性影响。
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求 科技人员比例为4%-5%,而 高 新技术产业则必须达到15-20%, 或者更高。

产业经济学第十三章产业布局与政策

产业经济学第十三章产业布局与政策

波特的钻石模型
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结构与对抗 机会
逐步开放的市场加剧了竞争 国企的结构调整 创业精神的兴起 地区部门之间的壁垒被打破
管理
要素条件
需求状况
劳动力 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 廉价和熟练劳动人员 经济财富快速增长加快了 产业群 回国的专业人员 消费的成熟 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较发达的沿海地区有更强的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规模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 购买力 基础设施的改善 制造业相对金融业来说更发达 群体集聚发展状况的改善
收 与区位无关 与区位无关 自由定位 成本 与区位有关 资源或劳动力导向 为导向
益 与区位有关 市场导向 不以单项因素
二、产业布局的聚集理论
产业在空间聚集实际上是一个产业布局问题 产业聚集产生的经济动因----产业内部的关联与 产业聚集产生的经济动因 产业内部的关联与 合作
• 马歇尔(1890) :阐述了存在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条 马歇尔 件下产业聚集产生的经济动因—传统产业聚集理论 件下产业聚集产生的经济动因 传统产业聚集理论 。 第一, 第一,企业的区位聚集有三个原因 :为降低出现劳动 力短缺的可能(地方具有专用性劳动力市场); );聚集 力短缺的可能(地方具有专用性劳动力市场);聚集 能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 能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产业聚集能产生溢 出效应, 出效应,信息的溢出可以使聚集企业的生产函数好于 单个企业的生产函数,企业从技术、 单个企业的生产函数,企业从技术、信息等的溢出中 获益。 获益。 第二,提出了工业区概念与工业区理论。 第二,提出了工业区概念与工业区理论。 第三, 第三,外部经济是指整个产业的发展或增长所引起的产 业内部生产厂商的整体成本下降,而内部经济是指企 业内部生产厂商的整体成本下降 而内部经济是指企 业的规模经济性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企业所有权状况。
企业的所有权状况也会影响企业布局的指向性。 企业为了达到扩大生产、增加盈利的目的,会充 分发挥其所有权优势,并不断寻求发挥这种优势 的外部环境条件,迫使企业指向具有这些条件的 地方。
(3)科学技术发展。
科技因素决定了企业的技术特性和规模特性。同 时,科学技术进步,使这些特性处于不断变化的 过程之中。由于科技因素在产品形成中的作用日 益明显,企业的布局指向也就随着科技的进步而 不断改变。
2.原料地指向
包括:采掘工业部门,原料用量大或可 运性小的部门。如原料开采、化纤、人 造树脂、塑料、水力发电、钢铁、建材、 森林工业、机械制造,以及轻纺工业的 制糖、罐头、肉类加工、水产加工和茶 业、棉花、毛皮等的粗加工业。 原料地指向型产业大多是物耗高的产业 部门,一般要考虑资源数量、质量和开 采年限,还要考虑运输能力等。
二、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1.燃料、动力指向
包括:火电站,有色金属冶炼,电冶合 金、稀有金属生产,合成橡胶以及石油 化工等。重型机械制造、水泥、玻璃、 造纸业等在有些情况下也属于燃料、动 力指向型产业。 燃料、动力的消耗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 高的比重,一般在 35 %一 60 %。能源供 应量、价格和潜在的保证程度是决定布 局重要因素
6.无固定指向
主要是那些布局指向不很明显的部门。 其特点是各个地区基本上都具备发展条件, 原料、燃料与制成品的运费大体相当,布 局在任何一个地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也基本相似的部门。
7.高科技指向
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 航天工业、机器人工业、新材料、新能 源等,要求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研 发能力强、设备先进、劳动力素质高。 多布局在科研单位和大学聚集区附近, 如日本的筑波、我国的中关村等。
在这一类部门中,劳动力费用的支出在 产品成本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超过 其他费用项目的支出。如仪器制造、纺 织、缝纫、制鞋、制药、塑料制品以及 工艺美术品等。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布局,往往考虑地区 劳动力的供应情况。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由于交通运输枢纽兼有原、燃料地和消费 地指向的优点,因此,对布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件要求不 甚严格的那些部门,其布局指向将移向交 通运输枢纽。 另外,产品耐运性较强、运费在产品成本 中所占比重很高的部门,也属于此列。
3.消费地指向
主要包括为当地消费服务的部门,以及 产品易腐变质、不耐用、不易储存的部 门。如重型机械、大型机械和特种机械 的制造,建筑构件制造,面包、糖果、 缝纫以及各类副食品生产部门。
布局要点是考虑产品本身的特性、产品 就近销售的比重.以及消费地所能够提 供的产业间的协作规模。
4.劳动力指向
产业布局学
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内 容
一、产业布局指向的内涵 二、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三、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
一、产业布局指向的内涵
产业布局指向给出了一个产业区位选择的趋向。 地区对产业的吸引,是将产业引到一个具体的 地点,有些地区发展生产的条件比较优越,资 源集中,环境容量大,供电、供水及交通等基 础设施均较好,这样的地区,可能对多种产业 的布局来说,都是理想的地点。特别是这个地 点如果能够集市场与原燃料地于一身,那么各 类指向型企业都可能向此地集中。 一个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如果 在它的周围有矿产和能源供给,又拥有发达的 交通网络和大型的港口,那么它无疑将成为很 多企业布局的理想之地。 一个地区的布局条件具有某些有利方面,也存 在一些不利的或限制性因素。
三、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
产业区位选择是从微观的角度考虑布局问题,是 从一个行业的角度来考虑布局问题,产业布局指 向的变化与企业区位选择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的。
(1)企业的规模技术特征。
企业规模之所以对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产生影响, 是因为不同规模的企业一般来说采用的生产技术、 组织管理都改变了企业布局的指向性。
(4)市场竞争的变化。
市场竞争对企业布局的影响很复杂。在产品无差 异的情况下,竞争将使布局在空间上趋向分散; 在产品有差异的情况下,竞争将使布局在空间上 趋向集中.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市场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