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理论

合集下载

第七章 产业布局理论

第七章 产业布局理论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内涵
一、产业布局的含义 产业布局是指人们以一定的地域(一个国家或地区)为 界限,对产业进行空间分布的规划;它是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产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 分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二、产业布局的必要性 1、合理的产业布局,可以促进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 2、合理的产业布局,能够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3、合理的产业布局,能够纠正产业的不合理分布。 4、合理的产业布局,是实现国家整体利益的重要内容。 5、合理的产业布局,可以有效保证国家的国防安全。
二、产业集聚形成机制 产业集聚是产业演化发展中的一种地缘现象, 具有产业集聚特征的地区,不仅保持了巨大 的竞争优势,还推动了区域和国家的发展和 进步。 1、资源禀赋是产业集聚形成的最初诱因。 2、交易成本降低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市场决定因 素。 3、人力资源是产业集聚发展的内在需要。 4、制度环境是产业集聚形成的推动力量。 5、外部经济、规模经济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必然 要求。
5、非均衡布局规律 。产业空间发展总的来说表现出不平衡特征, 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状况。在经济发展的初级 阶段,区域产业的发展导致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但随 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区域经济的差距将会随整体经济的增 长而趋向下降。 四、产业布局模式 1、均质模式。在工业化前期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产业 布局以分散为主,社会经济活动分散,表现为地区差异不明 显的均质模式。 2、增长极模式: 增长极模式又称为极核模式。近代工业出现以 后,生产力水平获得了极大提高。经济发展总是选择一些条 件相对较好的地方作为发展场所,这些发展场所就成为经济 活动的集聚地。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集聚地的发展速度也 是有快有慢,某些具有创新力的企业增长迅速,经济规模明 显超过其它地方,并对临近地区的经济有着强大的辐射作用, 它便逐步成为区域的“增长极”,使得产业布局以分散为主 转变为以集中为主。

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

2011-1-1
7
二、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经济因素 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
(二)市场因子 1.市场位置。以最短路线、最少时间、最低成本进入 1.市场位置。 市场位置 市场,可增强市场竞争力。 2.市场规模。 2.市场规模。即商品或服务的容量。产业发展与市场 市场规模 规模密切相关,规模大则利销,反之则商品滞销。 3.市场结构。 3.市场结构。不同市场结构有不同竞争环境,需针对 市场结构 其特征采取不同经营策略,对布局有重要影响。 4.市场成熟度。发达的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 4.市场成熟度。发达的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对产业 市场成熟度 布局有重要影响。 布局有重要影响。
2011-1-1
16
四、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研究背景 克里斯泰勒1933年出版《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区》。书 中试图说明城镇为什么存在?决定城镇发展的因素等问题。 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有一匀质平原,资源、人口密度均匀,运 输费用不变,消费者偏好相同。厂商定位原则仅考虑需求 界限、市场范围(市场的地理限制,超出该限制,消费者 宁愿光顾其它较近市场)。 依商品市场地理分布范围,形成若干大小不同“中心 地”。
2011-1-1
9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理论基础
一、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1、研究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仍是一个封建割据农业 研究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世纪末至19世纪初 国,英、法等国却已走上工业化道路。 法等国却已走上工业化道路。 德国农场主通过与英法贸易,发现土地在工业化中的价值, 德国农场主通过与英法贸易,发现土地在工业化中的价值,大量购 买土地,扩大生产规模,德国农业开始向商品化过渡。 买土地,扩大生产规模,德国农业开始向商品化过渡。 为研究德国农业经营模式和产业化问题,杜能潜心经营农庄十载, 为研究德国农业经营模式和产业化问题,杜能潜心经营农庄十载, 收集详细资料,1826年撰写《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收集详细资料,1826年撰写《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 年撰写 《孤立国》)。 孤立国》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19
二、经济因素:
1、区域分工 – 区域分工:技术分工和社会分工在地域空间的表现 形式。 – 根据区域之间存在产业梯度和经济交换关系的不同, 可分为三种类型:垂直型分工、水平型分工、混合 型分工
2、经济发展水平 3、生产要素禀赋
– 劳动力因素、能源、资本等 4、市场(产品市场、资本市场)
– 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市场竞争 5、基础设施条件 6、集聚(集中与分散)
谢谢收看
22
“中心地”:指一个区域的中心点,其基本功能是向区 域内各点的居民和单位提供具有中心功能的商品和服务, 往往表现为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城镇)或聚落。
中心地分布的三种变化模式 :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 政原则
12
(三)产业布局区位理论的多样化发展(现 代区位理论)
1、成本——市场学派
核心内容:研究成本与市场的相互依存关系,认为 产业区位的确定应以最大利润为目标,对区位进行 多种成本因素分析。
段主动作用实现产业布局目的的机制。 特点:产业布局的主体是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 产业布局的目标是国家整体利益;产业布局的手段是
行政命令。
18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因素:
是区域分工与产业布局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根据自然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可分为:普遍性的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区域性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局限性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自然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13
2、地理学派 第一,在中心地的等级衡量方面,美国,贝利, 1964年,把城市人口规模与中心地等级联系起 来,大大提高了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在城市 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第二,斯坦恩、施坚勒,1964年,提出了农村 墟场周期性中心地理论,从而提高了克里斯塔 勒中心地理论在农业地区的应用意义。

第二章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

第二章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

2020/4/7
27
三、不同层次地域中区位因素的作用
表2-1
产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
区位因素
自然资源 矿物原料与燃料动力 水资源 土地资源 地形、地质
经济因素 现有经济基础 基础设施 集聚作用 居民、劳动力的质量
社会政治因素 均衡布局 民族政策 环境保护与生态
运输与运费
20经20济/4/地7 理位置
2020/4/7
25
• 运输因素对那些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原料、燃料, 或有产品大量运输的工业(如钢铁、建材、发电、基 础化工、农产品加工)部门的布局影响非常突出。这 些工业部门的原材料指数一般在3—4,甚至8—10。 在其生产成本中运费占3%—5%,甚至达到8%。产地— —金矿只能放在产地,鲜活农产品的加工也是。
2020/4/7
22
• 社会政治因素还包括区域文化传统、文化 教育水平、开放程度、政府组织经济的能 力、各项政策的完善程度、民族团结、各 种社会团体的团结等。政治因素也可能背 离效率因素。
2020/4/7
23
4、运力和运费因素
• 运输是生产在流通过程中的继续和流通本 身的继续,是社会生产、商品流通和社会 经济周转的物质基础,是一项重要的区域 因素。运输过程只是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 位置,并未改变对象的物理、化学性质和 形态。
• 有些工业生产,其生产过程运输量较小,运费比率低, 他们的布局更多地取决于市场、信息、技术、人力资 源和资金等因素。销地——电子产品、粮食加工多在
销地。
2020/4/7
26
5、地理位置因素
• 地理位置是个综合概念,它包括自然地理、 经济地理位置。对于工业布局,经济地理位 置更重要。经济地理位置是指它与交通线、 港口、城市、市场的相对位置,是否能较方 便地获得原材料、燃料供应、信息传递、邮 电通信、市场等 。

产业经济学 产业布局

产业经济学 产业布局




艾萨德 : 俄林 : 弗农 : 除上述三个学派外,区位理论发展到本世 纪中期还产生了行为学派、社会学派、历 史学派和计量学派。 (四)以后起国家为出发点的西方产业布 局理论。


1.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 其核心内容是: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 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者有创新力的企业在 特定区域或者城市聚集,从而形成一种资 本和技术高度集中,增长迅速并且有显著 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机制。 2.点轴理论 点轴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 济发展的空间过程看,产业、特别是工业 先集中于少数点,即增长极。
3.工业化社会中期的地区性产业布局。 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地区,产业结构由轻工业为主体转向重 化工工业的迅速增长,工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
开始迅速发展。
4.工业化社会后期的地区性产业布局。 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运行特征是:在第一、第二产业协调 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 长,最终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评价:韦伯作为区位理论的奠基人,在产 业布局学的发展历史上,第一个将工业区 位理论系统化,提出了一系列概念、指标 与准则,其后区位理论发展无不受其影响。
杜能与韦伯的区位理论的产生是产业布局 理论形成的标志。他们的思想与理论对20世 纪30年代以来产业布局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 深远的影响。




二、地区性产业布局 地区性产业布局是地区产业运行在空间上的实现,它主要研
究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地区内部各产业空间组合
的最佳形式和一般规律,以求合理地利用本地资源,求得
最大的区域效益。
(一)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依据 1.自然环境上有一定的类似性和关联性。 2.经济发展与布局现状有相似性和互补性。 3.拥有实力雄厚的经济中心。

产业布局影响因素

产业布局影响因素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一、产业布局理论‎的概念产业布局理论‎是一门研究产‎业空间分布规‎律的学问。

产业布局理论‎研究产业地域‎分布的影响因‎素、基本规律、演进过程和产‎业布局的原则‎、模式、政策等问题,为人们干预产‎业的地理空间‎分布、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产业布局理论‎伴随着经济学‎各个分支学科‎的产生而发展‎,它融合了国际‎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

二、影响产业布局‎的传统因素(以电子金融产‎业为例)(一)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影响‎金融产业的运‎营成本。

为了降低成本‎,可以将销售与‎维护部门设在‎销售所在地,将研发中心设‎在名牌大学周‎围。

或者电子金融‎机构的总部都‎集中到一条街‎上,技术人员之间‎偶然的、非正式的交流‎,往往可以带来‎灵感,从而带来商务‎赢利模式的重‎要突破。

(二)社会因素1.人口因素包括人口构成‎、人口数量、人口分布和密‎度、人口增长、人口素质、人口迁移等。

电子金融产业‎发展需要高科‎技人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较高。

它需要吸收高‎校毕业的优秀‎I T 人才和金融专‎业人才参与,最好是硕士、博士。

我国培养了大‎量的IT初级‎人才,却缺少高端人‎才,即管理、技术都精通的‎人才。

据某国外网站‎观点,我国IT 人才的算法设‎计能力远远强‎于印度和美国‎。

但是,我国高智商的‎专业人才却只‎能给外国公司‎打工,实在是我国人‎力资本的损失‎。

我国要在人才‎管理方面鼓励‎高科技人员创‎业,容忍失败,只有真正的企‎业管理实践,才能避免“纸上谈兵”式地培养管理‎人才。

而培养优秀的‎民营企业是我‎国解决管理人‎才缺乏问题的‎基本途径。

2.社会历史因素‎主要包括历史‎上已经形成的‎社会基础、管理体制、国家宏观调控‎法律政策、国内外政治条‎件、国防、文化等因素。

它们是超经济‎的,也是独立于自‎然地理环境之‎外的因素。

政府通过政治‎、经济、法律的手段对‎产业进行干预‎和宏观调控,对产业布局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第九章 产业布局

第九章   产业布局
第二,片面强调建立“地方工业体系”,不注意发挥地区优势。
第三,缺乏统一规划,过于分散,形不成生产能力。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产业布局的调整:
从强调“平衡布局”转而注重整体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和利用各地区优势, 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经济技术区位优势。按东、中、西三大地带序列分阶段、有重点、求效益地展 开布局,总体上实施了“非均衡布局战略”。
5、其他相关理论
(1)区域联合理论 主要包括区域相互依赖理论和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 随着世界经济集团化和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区域联合理论越来越成为研究产业布局理论时所必 须关注的主要理论
(2)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 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为适应自由贸易的需要而产生的经济学 说。 从亚当·斯密开始,经大卫·李嘉图到赫克歇尔、俄林等经历了几个演变阶段。
(2)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理论在前苏联被广泛接受,在产业布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50年代中 期以来,在西伯利亚,通过对水利、煤炭、油气、铁矿、木材等资源的开发,建立了10多个大型 的工业地域生产综合体,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2、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指导我国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1.杜能的《孤立国》及其对产业布局理论的贡献
19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撰写了著名的《孤立国》,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 及农业圈层理论,他认为:在农业布局上,并不是那个地方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 农业经营方式也不是越集中越好,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集中化的程度与离 中心城市的距离成反比。为此,他设计了孤立国六层农业圈
3、成本一市场学派理论
(1)成本一市场学派是在成本学派与市场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学派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 而且探讨了区域产业布局与总体产业布局问题。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萨德、俄林、弗 农等。

产业布局优化的基本理论

产业布局优化的基本理论

产业布局优化的基本理论(一)产业布局优化的基本概念产业布局优化是区域产业优化的内容之一。

区域产业优化包括五个主题: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区域产业合作、重点产业优化、区域生态优化。

其中,产业布局优化是从空间生产力组织的角度研究区域产业布局的调整,使生产力的空间组织更加合理,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资源消耗,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产业布局包括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园区设计。

从本质上看,产业布局就是空间生产力的组织形式,是一种结合地理空间安排生产分工的生产力组织方式。

按照布局尺度的不同,空间生产力组织有三种基本的形式:区域产业布局、产业园区设计、企业生产组织。

其中,区域产业布局是区域视角下的生产力宏观组织形式,也称产业地图。

产业地图和产业园区是在社会分工层面上安排的区域生产力组织,企业生产是在个别分工层面上安排的区域生产力组织。

从规划学的角度看,政府是产业布局的规划者,应当以社会分工为规划对象,从而,产业布局的内容包括产业地图和产业园区。

产业布局优化就是从区域空间的角度优化生产力的组织。

按照产业布局的内容,产业布局优化需要从产业地图和产业园区两个不同层面对生产力的空间组织进行调整,形成有限空间内的更大生产力和发展潜力。

所以,这种优化具有空间性、层次性和局部性。

(二)产业布局的政策影响分析产业地租。

特定产业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利润,超过产业平均利润的部分构成特定地区的产业级差地租,简称产业地租。

在这种定义下,产业地租具有区域性和产业性。

区域性指产业地租与地区产业条件相关,产业性指产业地租不具一般性,只针对特定的产业。

按照古典经济学的分析,级差地租包括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两类,前者指地区自然条件形成的产业环境的差异引致的级差地租,后者指持续投资造成地区产业环境的差异引致的级差地租[1]。

产业地租的政策要素。

国家采取不平衡协调发展战略时,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政策,形成产业利润的区域性差异,导致政策引致性产业地租。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共49张PPT)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共49张PPT)

(三)自然资源直接影响到产业布局的大格局
由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对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等方面具 有直接、间接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与竞争的条件下,产业活 动势必首先向最优的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分布区集中,形成 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部门,进而完成产业劳动地 域分工的大格局。
(四)自然条件各要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五)价格与税收条件
价格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家的价格政策、产 品地区差价及产品可比价格等方面。
税收也对产业布局产生重要作用。
五、科学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 布局的重要条件之一。
(一)自然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技术进步不断地拓展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使自然资 源获得新的经济意义。
研究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的理论主要有克里斯塔勒的中 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区位经济学。
3.成本—市场学派理论。
成本—市场学派是在成本学派与市场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 学派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而且探讨了区域产业布局与总体产业 布局问题。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萨德、俄林、弗农等。
除上述三个学派外,区位理论发展到20世纪中期还产 生了行为学派与社会学派。行为学派的主要思想是把人的主观
法律对产业布局有相当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 业布局,主要受市场需求控制,比较注重效益,但往往 具有较大的盲目性,造成产业布局的波动性和趋同化。
(四)国内、国际政治条件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国内、国际政 治环境,一个政局不稳、动荡不安的国家,其经济很难获 得发展,当然也就谈不上合理的产业布局。
❖ 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经济理 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的。

第十四章产业布局

第十四章产业布局

(3)成本—市场学派理论
该学派是在成本学派与市场学派的基础上 形成的,这一学派不仅综合研究了成本和市场 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而且拓宽了区位理论的研 究领域。古典区位理论讨论的是微观布局问题, 即企业布局,市场学派尽管重点研究了市场区 问题,但没涉及区位,是一般均衡问题。成本 -市场学派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而且探讨了 区域产业布局与总体产业布局问题。该学派的 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萨德、俄林、费农等。
经济区位的优劣与否,与交通、信息条件 等的关系十分密切,并决定着市场范围的大小。
(2)人口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人口数量,特别是劳动力资源充足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 的空间分布和组合。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产业空 间分布规律,为合理布局提供规划方案和政策 等。
1.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 19世纪初至20 世纪中叶)
此阶段仅以地理环境解释经济分布和地区 经济差异,在理论上很难自圆其说,对实际的 社会经济活动也难以起到指导作用。在此背景 下,古典区位理论逐步形成。
聚集力也会对工业最优区位产生影响。聚 集力是指企业规模扩大和工厂在一地集中所带 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企业外部经济利益的增长。 聚集经济效益一方面取决于聚集的产业、企业 的种类和结构,另一方面取决于聚集的规模。
2.产业布局理论的发展
(1)成本学派理论
核心: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来确定产业的最 优区位 。 主要代表人物:韦伯; 胡佛 (美 )于1931年、1948 年分别写了《区位理论与皮革制鞋工业》和 《经济活动的区位》
(2)市场学派理论
核心内容: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 素,尽量把企业安排在利润最大的区位。在市 场激烈竞争中,商品销售问题日益突出,这时 在考虑生产成本与运费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 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的安排。 研究市场划分——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谢 费尔):任何两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 关系,两地市场间市场分界点为两地均衡点。

第十四章 xin产业布局

第十四章 xin产业布局

第十四章产业布局14.1 产业布局的基本原理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产业空间分布规律,为合理布局提供规划方案和政策等。

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是理论形成期,此阶段仅以地理环境解释经济分布和地区经济差异,在理论上很难自圆其说,对实际的社会经济活动也难以起到指导作用。

在此背景下,古典区位理论逐步形成。

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撰写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根据当时德国农业和市场的关系,摸索出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布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理论。

提出了孤立国圈层理论。

农业圈层理论:在农业布局上,什么地方适合种什么作物,并不完全由自然条件决定,农业经营方式也不是任何地方越集约越好。

在确定农业活动最佳配置点时,要把运输因素考虑进来,容易腐烂、集约化程度高的农产品生产要安排在中心城市附近,如生产鲜菜、牛奶等;需粗放经营的可安排在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地方,如放牧等。

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德国)是工业布局理论的创始者,他在1909年撰写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工业区位理论。

该理论认为,工业布局主要受到运费、劳动费和聚集力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中运费是对工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工业部门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别主要是运费造成的,如钢铁、制糖等,这类工业的最优区位通常在运费最低点上。

劳动费也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对劳动费在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重或与运输费相比在成本中所占比重大一些的工业而言,运费最低点不一定是生产成本最低点。

当存在一个劳动费最低点时,它同样会对工业区位施加影响。

聚集力是指企业规模扩大和工厂在一地集中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企业外部经济效益的增长,对工业最优区位也会产生影响。

二、产业布局理论的发展1.成本学派理论核心: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来确定产业的最优区位。

产业布局理论知识讲稿

产业布局理论知识讲稿
调整方向
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 产业体系。
目标设定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优化升级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路径选择
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手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实现协同 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方面的措施。
03
创新政策
政府通过制定创新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
高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政策可以包括科技研发支持、知
识产权保护、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措施。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
03
对产业布局影响
城市规划原则和方法论述
城市规划原则
城市规划应遵循科学性、前瞻性 、可持续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等原则,确保城市发展与经济、 社会和环境相协调。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目标
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化经济 体系和发展模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强化企 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强创新 文化建设。
新兴产业特点、趋势及其重要性
01
02
03
新兴产业的特点
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 高附加值、高风险性。
产业布局理论知识讲稿
目 录
• 产业布局基本概念与理论 •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 •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对产业布局影响 •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策略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新兴产业布局思考 • 总结:未来产业布局挑战与机遇并存
产业布局基本概念与
01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农业圈层是:(1)自由农作圈 (提供鲜菜、牛奶等);(2)林业 圈(提供薪炭);(3)轮作农业圈 (主要提供谷物,谷物与饲料作物轮 作);(4)谷草轮作圈(提供谷物 为主、谷物、牧草和休闲地轮作。是 圈层中面积最大的一个);(5)三 圃式轮作圈(提供畜产品为主,1/3 土地种燕麦,1/3种稞麦,1/3土地休 闲);(6)畜牧圈(大量土地牧放 或种植牧草)。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三、产业布局的环境与生态学理论
如何在产业布局与优化过程中,充分满足和适应 环境承载力的基础性需求,促进产业布局生态化,实现 和谐发展,成为许多产业布局理论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1.环境承载力理论 环境承载力(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 acity)可以理解为某一区域环境在某一特定时期维 持某种环境状态条件下所能提供的对人类活动支持 能力的阈值。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二)产业布局区位理论的发展——近代区位理论 近代产业区位理论已经从对工业区位进行探讨
发展为对贸易区位、城市区位进行探讨,将研究对 象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和城市,将研究 目标从追求生产成本、运输费用最低转向追求市场 最优。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1.贸易边界区位理论(费特)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第一种,在各种市场区的集结点,随着总需求 的滚动增大,逐步成长为一个大城市,而且所有市 场网又都交织在大城市周围(见图11-3)。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图11-3 三层市场网络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第二种,大城市形成后,交通线将发挥重要作 用。距离交通线近的扇面条件有利,距离交通线远 的扇面不利,工商业配置大为减少,这就形成了近 郊经济密度的稠密区和稀疏区,从而构成一个广阔 的地域范围内经济景观(见图11-4)。

第十五章产业布局理论.

第十五章产业布局理论.
这是一种比较完备的区域开发模式,它标志着区
域经济开始走向成熟阶段。
这种布局模式适用于布局框架已经形成,点轴系
统比较完善,经济比较发达,城市密集度大的地区, 以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空间结构。
其原因பைடு நூலகம்于
(1)区域整体经济已经达到高度发达阶段,区域经
济实力允许比较全面地开发新区,实行大幅度的空 间网络结构布局。
(2)区域内一些增长极的集聚效应达到一定程度,
形成集聚过度,导致规模不经济,于是企业布局自 然开始消聚。
与增长极布局模式和点轴布局模式的集中性特征
不同,网络开发具有分散性特征。
4.地域生产综合体开发模式 地域生产综合体开发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前苏联学 者科洛索夫斯基的生产循环理论。 该理论认为:生产都是在某种原料和燃料动力资 源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每个循环都包括过程的全部综合,即从原料的采 选,直到获得某种成品为止的全过程; 一产品之所以能在某个地域生产,是因为它拥有 原料和燃料动力来源,并能够对它们进行合理利用 即其认为生产是按照生产工艺的“链”所组成的 稳定的、反复进行的生产体系进行的。 科洛索夫斯基将地域生产综合体定义为“在一个 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 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地安置各个企业,从而 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这样的一种各企业间的经济 结合体称为生产综合体。”
1.
增长极布局模式
增长极理论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其思想
是: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不 同,其中增长较快的是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这些 产业和企业一般都是在某些特定区域或城市集聚, 优先发展,然后对其周围地区进行扩散,形成强大 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这种集聚了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的区域和城市就

第九章 产业布局理论

第九章 产业布局理论

五、科学技术因素
(一)自然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对产业布 局的影响 (二)产业结构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第三节 产业布局的实践
一、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 二、全国性产业布局 三、地区性产业布局
一、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
(一)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关系 (二)产业革命以来国际分工格局和产业转 移的演变 (三)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发展 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一、地理位置因素 二、自然因素 三、人口因素 四、社会经济因素 五、科学技术因素
一、地理位置因素
(一)地理位置对第一产业布局的重要影响 (二)地理位置对第二、第三产业布局的直 接影响
二、自然因素
(一)自然资源对第一产业的决定性影响 (二)自然资源对第二、第三产业布局的影 响 (三)自然资源直接影响到产业布局的大格 局
第九章
产业布局理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产业布局的实践
第一节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
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内容
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是产业布局 的形成期 1、杜能的《孤立国》及其对产业布局理论 的贡献。 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思考题
1、简述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2、简述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 3、分析我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中 的战略和策略。 4、分析我区产业布局的主要模式的应用。
三、人口因素
(一)作为生产者的人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1、人口数量对市场规模和资源开发程度有 较大影响。 2、人口质量或人口素质也对产业布局产生 重大影响。 (二)作为消费者的人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产业经济学 第11章 产业布局

产业经济学 第11章 产业布局
➢ 自然资源对第一产业的决定性影响 ➢ 自然资源对第二、第三产业布局的间接影响 ➢ 自然条件各要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18
稳固的地质基础是制造业、建筑业发展的前提。 平原区利于大规模现代化耕作、灌溉,有开阔的 场地供制造业、建筑业使用和发展各种运输线路, 是最优的产业布局场地;山区、丘陵多地势起伏, 影响对内、对外的经济联系,不宜发展保鲜的果 品和消耗原材料、燃料多的制造业;盆地地区, 空气流通差,不宜发展冶金、化工等工业。
气候除对农业影响最大外,对水利枢纽、航海航 空以及旅游业等影响很大;水不仅影响农业布局, 还可以直接用作工业原料,内河航运、海洋航运 则直接使用水的浮力。
19
三、人口因素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两方面的属性对产业布 局都有深刻的影响。
➢ 作为生产者的人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 作为消费者的人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此外,人口的性别、年龄、民族、宗教差异,导致了市 场需求特征的多样性,要求产业布局应根据不同情况, 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种类和规模,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 层次人口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30
增长极布局通常与点轴布局及网络布局共同构成一个系统的 区域布局模式,它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由点及线、由线及面 的空间演化规律,这一规律是区域经济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 段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区域交通运输体系及城市体系的不断 完善而必然呈现出的区域空间变化格局,也是区域产业布局 必须遵循的规律。增长极布局、点轴布局和网络布局模式显 然是适应于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布局模式,但它 们不是截然分开的,更不是相互对立的,实际上它们是相互 融合、相互补充的。对于同一个区域来说,也可以认为是在 时间上继起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布局模式。
20
四、社会经济因素
历史基础 市场条件 国家的政策 法律 宏观调控 国内、国际政治条件 价格与税收条件

产业布局理论与影响因素课件

产业布局理论与影响因素课件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通过引导企业在不同地区间 的合理布局,可以实现区域 经济的均衡发展,缩小地区 间差距。
地方财政收入增加
企业的集聚和发展为地方政 府带来更多的税收收入,支 持地方公共设施建设和经济 发展。
就业机会创造
企业布局有助于创造更多的 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收 入水平,促进社会稳定与繁 荣。
04 产业布局优化建议
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技术创新与扩散
企业间的地理接近有利于知识 、技术和信息的传播,促进技 术创新和扩散。
市场拓展
企业布局有助于开拓更广阔的 市场,促进产业规模的扩大。
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பைடு நூலகம்
企业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有助 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
产业协同发展。
企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合理的企业布局有助于推动 区域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发 展,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 争力。
详细描述
在产业布局中,应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同时,应将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中,促 进产业与生态的融合。通过推广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治理等措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 谐共生。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总结词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
文化传统与价值观
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产品的偏好和消费习惯,从而影响相 关产业的布局。
教育水平
地区教育水平决定了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进而影响产业布局和产 业升级。高教育水平的地区更能吸引高技术产业的布局。
03 产业布局与企业发展
企业选址考虑因素
市场需求
企业选址时应考虑目标市场的位置,以便更 有效地满足客户需求。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课件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课件
(三)集聚指向论的应用
第40页,共56页。
第四节 近现代区位论
一、克里斯托勒的中心地理论
二、廖什景观 三、现代区位论的进一步发展
第41页,共56页。
一、克里斯托勒的中心地理论
第42页,共56页。
1、理论背景
• 亦称城市区位理论。
• 德国,Walter. Christaller,把区位论由古典学派转换 为近代学派。1930,《德国南部的中心地》。
厂址布局
+ ++ ++
++ ++
-
+ + -
第8页,共56页。
第二节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古典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假设 二、杜能圈布局模式
第9页,共56页。
一、杜能古典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假设
1、在一个平原中央有一个城市,他与周围农业地带组成一个孤立的地区。
2、“孤立国”既无河川、亦无运河,马车是产品唯一的运输手段。
遍在原料: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原料,例如普通砂石等。
局地原料:只有在特定场所才存在的原料,例如,铁矿石、煤 炭、石油等则为。
第28页,共56页。
纯原料:在工业产品中包含有局地原料的所有重量。
损重原料:原料的部分重量被容纳到最终产品中。
第29页,共56页。
2.最小运费原理
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原料); 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原料生产成产品重量不损失 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把原料的一部分重量转移到产 品中)。
第31页,共56页。
第32页,共56页。
重力中心
第33页,共56页。
总运送费K可由下式来表示: 求最小值需满足以下方程组:

产业经济学 第九章 产业布局

产业经济学 第九章 产业布局

12.07.2021
整理课件
16
3)效率优先、协调发展原则
一个国家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应该以产业空间发展的自 然规律为基础。
经济水平处于低级阶段时,其产业布局应该考虑优先 发展某些具有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优势的地区
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其布局应考虑重点发展那些 经济落后的地区,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1、增长极布局模式
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其中增长较 快的是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这些产业和企业一般都是在某些 特定区域或城市集聚,优先发展,然后对其周围地区进行扩散 ,形成强大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这种集聚了主 导产业和创新企业的区域和城市就被称之为“增长极”
理论含义:国家在进行产业布局时,根据地区特点,选择其主
12.07.2021
整理课件
14
二、产业布局原则
1)全局原则
产业布局应该以一个国家的地域为界限,因为 它是国家干预本国经济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方 式涉及领土问题,因此必须以国家的领土主权 为基础,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在别国的领土上进 行自己的产业布局的。产业布局的目标是使产 业分布合理化,实现国家整体综合利益的最优 ,而不是局部地区利益的最优,因此一个国家 的产业布局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考虑。
12.07.2021
整理课件
13
(3)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是瑞典 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1957年出版的《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 区》一书中提出来的。该理论不仅从部门间产业结构的差 异方面,而且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区域结构差异 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区域发展的多 样性。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布局上应采用非均衡发展战略, 鼓励和促进发达地区集中优势资源率先发展,通过差别性 产业布局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形成增长极,赶上国际经济 发展的步伐。在经济一定的发展之后,应通过增长极的扩 散效应以及相应的财政金融政策的转移控制贫富差距,在 产业布局上转而采用平衡发展战略,促进不发达地区的加 速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布局理论摘要产业布局理论是阐述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经济现象的理论。

产业布局在静态上看是指形成产业的各部门、各要素、各链环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和地域上的组合。

在动态上,产业布局则表现为各种资源、各生产要素甚至各产业和各企业为选择最佳区位而形成的在空间地域上的流动、转移或重新组合的配置与再配置过程。

产业布局理论-形成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期—19世纪初~20世纪中叶:1、杜能的《孤立园》。

1926年,法国经济学家杜能撰写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圈层理论。

他认为:在农业布局上,并不是哪个地方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在这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首先是特定农场(或地域)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运近,亦即集中化程度与中心城市的距离成反比,为此,他设计了孤立国六层农业圈。

尽管杜能的理论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也没有研究其他产业的布局,但他的农业区位理论给西方许多工业区位理论的研究者以深刻的启发,杜能也因第一个研究区位问题,被誉为产业布局学的鼻祖。

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er)认为,运输费用对工业布局起决定作用,工业的最优区位通常应选择运费最低点上。

韦伯还考虑了其他两个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劳动费、运费)①对劳动费在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的工业而言,运费最低点不一定是生产成本最低点。

当存在一个劳动费最低点时,它同样会对工业区位产生影响。

②聚集力是指企业规模扩大和工厂在一地集中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企业外部经济效益的增长。

产业布局理论-发展1、成本学派理论核心是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来确定产业的最优区位,主要代表人物是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er),阿尔弗雷德·韦伯之后是胡佛。

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线路运营费用、是距离的函数;站场费用、则不一定。

在此基础上他对阿尔弗雷德·韦伯的理论作了修改:第一,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最佳。

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

第二,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法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2、市场学派理论。

成本最低并不是全意味着利润最大化,市场因素对产品价格影响越来越重要,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区位。

克里斯塔勒创立了“中心地理论”,他认为高效的组织物质生产和流通的空间结构,必然是以城市这一大市场为中心,并由相应的多数市场构成相应的网络体系。

3、成本—市场学派理论,在前两者基础上形成⑴俄林的一般区位理论。

认为:运输方便的区域经济能够吸引到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并能成为重要市场,因此可专门生产面向市场、规模经济优势明显和难以运输的产品。

而运输不方便的地方则应专门生产易于运输、小规模生产可以获利的产品。

⑵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一,处于创新期的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趋向于科研信息与市场信息集中,人才较多,配套设施齐全,销售渠道畅通的发达城市。

第二,处于成熟期的产业会出现波浪扩展效应,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因为生产定型化使技术普及化,同时大城市的成本费用一般比较高)。

第三,衰退期的产业沦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完全定型化,产品需求已趋于饱和,生产发展潜力不大,于是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

4、以后起国家为出发点的西方产业布局理论⑴增长板理论(法)。

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者有创新力的企业在特定区域或者城市聚集,从而形成一种资本和技术高度集中,增长迅速并且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机制。

由于其对临近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有着强大的辐射作用,因此被称为“增长极”。

根据增长极理论,后起国家在进行产业布局时,首先可通过政府计划和重点吸引投资的形式,有选择地在特定地区和城市形成增长极,然后凭借市场机制的引导,使增长极的经济辐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并从其临近地区开始逐步带动增长极以外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

⑵点轴理论——增长极理论的延伸。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过程看,产业、特别是工业等集中于少数点,即增长极。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增多,点与点之间由于经济联系的加强,必然会建设各种形成的交通线路使之相联系,这一线路即为轴。

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和产业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吸引企业和人口向轴线两侧聚集,并产生新的增长点。

从而由点到轴,由轴带面,最终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产业布局理论-内容(1)产业布局层次(中国性产业布局和地区性产业布局);(2)产业布局机制(产业布局的市场机制,产业布局的计划机制);(3)区域产业结构(产业构成和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各个产业构成的比例关系的总和)。

产业布局理论-特点1、各个产业由于自身的技术经济要求不同,而在布局上呈现出不同特征;2、各地区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

产业布局理论-影响因素接近消费市场日益重要一、原材料、市场和运输对于使用大量原材料的制造产业来说,特别是那些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将大大减低原材料的重量、体积及使用易变质的原材料,将此类产业建于原材料产地附近会大大降低运输成本。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最终产品的重量,体积将大大增加,或产品易变质的情况下,将该类产业建在消费市场附近就比较有利。

随着原材料处理,运输方式的改进,以及制造业的构成由重工业转向高附加值工业,原材料的运输方式及成本不再是产业布局中,非常重要因素,相反,接近消费市场日益重要。

(更快地了解顾客偏好、服务要求、竞争者信息等)二、劳动力劳动力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质量。

不同地区间的劳动力成本往往差异很大,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活费用要求,社会保障键全与否,工业化水平等都有关系。

雇佣劳动力的难易程度也是产业布局中需要考虑因素。

一般来说,在城市原有大量的劳动力储畜,雇用成本相对较低;反之,企业可能会有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地区拥有大量劳动力是吸引某些厂商(劳动密集型)选址于该地区的重要因素,然而要素质量上的差异,如劳动者的技能、工作态度和道德水平都很可能会抵消这优势。

研究发现,由于发展中国家地区间(特别是主要城市与其他地区间)要素质量上存在差异,使厂商在选址时,往往首先从中心城市逐渐移到邻近地区。

三、外部规模经济性城市化规模经济性指由于建立在大城市,(而非中小型城市)中而对经营的好处,如更接近市场和消费者,运输成本低,较大的劳动力储畜,获得多种商业服务。

本地化规模性指与其他同类或相关行业的厂商集中于同一区域经济而带来的好处:⑴利用已成的某种产品的市场;⑵拥有高度产业化的劳动力队伍;⑶利用区内高度专业化的销售、研发及劳动力培训服务;⑷形成地区的专业化分工,存在大量的主要专业性厂商进行配套服务。

四、政府职能与政府干预政府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有三种不同方式:1、直接划定产业布局政策,是一种由国家政府为刺激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以某种激励或补贴形式),自上而下制定实施的政策。

2、产业布局政策,包括贸易政策与关税政策、国际政策3、导出的布局政策,由于各地方政策对于吸引投资、开发本地经济的意愿,方法和政策存在不同,这种差异实际上造成了是空间布局政策的效果。

产业布局理论-现状中国产业布局的历史轨迹,表现为“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逐渐演变的过程,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一、1949—1978年:均衡产业布局政策建国初,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聚集了中国70%以上的工业,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北京、南京、无锡化市的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94%,内陆地区近代工业几乎一片空白。

所以,采取大规模向内地推行工业化模式,以求均衡发展,均衡产业布局政策选择的评价:1、比较优势判断。

在1978年前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大前提下,中国区域产业布局在本质上不具有依据比较优势布局的特征,资本和劳动力资源不能自由流动,地区间的贸易方式以计划和调拔为主。

当时的产业布局主要是以政策导向为主,重工业不仅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继续发展,而且在中西部也大规模推进重工业化过程,选择的布局地点也以战备为需要。

因此,中国重工业化布局不具有比较优势特征,是缺乏效率和效益的重工业化。

同时,这种又调生产力的均衡布局和地方工业自成体系,违背比较优势原则的政策,造成了中国工业体系“遍地开花”2、公平与效率取舍。

改革前中国政府对空间公平的追求基于对效率的提高,用整体的效率损失换取区域的均衡发展,表现为近30年时间中国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都处于增长缓缓乃至停滞状态,而表面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在扭曲的产业结构和绩效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的。

二、改革开放后的非均衡产业布局政策1978年以后,在对传统计划体制进行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主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侧重公平转向侧重效率,一改过去的均衡发展,实施区域经济倾斜发展战略,把建设的重点转向东部沿海地区。

无论是引进外资、国家投资、优惠政策方面,产业布局政策都倾向于东部。

(一)非均衡产业政策对中国的积极的影响1、产业布局经历了从均衡到非均衡较转变后,在中国范围内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分布,由南向北展开的布局。

2、根据各地域的优势,初步形成了产业布局的地域分工。

东部地带的12个省、市、区经济发达,工业结构偏向于加工工业,较轻工业比重较高,技术和资金密集度较高。

中部九个省区,工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原料工业和重加工工业较突出。

西部九个省区,区内经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较差,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工业结构以采掘业为特色。

3、一批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增强,有效带动了周围区域经济的增长,东部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和劳动作用增强,形成了工业密集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

(二)非均衡产业布局的负面影响1、地区经济差距距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1980~1992年群间,中部同东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对差距由31.2%扩大到了43.1%,西部同东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43.8%扩大到50.5%。

2、区域经济磨擦,地区封锁日趋强化。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财税实行“分灶吃饭”和分权体制改革以来,区域中的地方政府获得了相当大的权力,区际关系开始按市场规则行事,由于转轨时期新旧体制的磨擦,使区域经济形成经济活跃经济紊乱并存的局面。

3、产业布局非区位化,引发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在利润动机的诱导下,各地区纷纷加速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加工工业,忽视基础产业,从而导致各地区产业结构雷同。

在加工工业上,一些拥有先进技术和设备,有条件发展深加工和高技术产业的发达地区未能较快改造传统产业,振兴新兴产业,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固守原有的一般加工水平,产业升级换代缓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