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快哉亭记》研学案

合集下载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苏教版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苏教版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苏辙(-),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博闻强记,勤奋好学,少年时即显露出出众的才华。

嘉祐元年,苏辙与父、兄同至汴京,颇得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次年与苏轼同榜考取进士,名动京师。

苏辙踏上仕途后,在对待王安石新政等事当中,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但后来因其兄“乌台诗案”的牵累和忤逆了元丰诸臣等而屡遭贬谪。

古代散文的发展先秦散文→两汉散文→唐宋散文→明代散文→清代散文。

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属于历史散文范畴,如《左传》等。

两汉散文: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除子、史专著外,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

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构造形象的方式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

明代散文:先有前后七子以古拟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更注重“义理”的表现。

而且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类,分别为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祭。

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苏辙上疏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

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了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它作记以志纪念。

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但面对挫折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处世态度。

本文旨在赞扬亭主张梦得的胸怀和情操,抒发不遇处境下的士节浩气。

不过,本篇不是以叙事见人,直接阐明亭主的思想情趣,而是以景见情,从观感引出议论。

黄州快哉亭记 学案11.24

黄州快哉亭记 学案11.24

《黄州快哉亭记》——虚词的恰当使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把握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在文言文阅读及高考中的重要性。

掌握文言虚词使用的一些规律,了解文言虚词新题型的做题方法。

学会知识迁移,训练学生解答文言虚词新题型的能力。

学习难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重点:回归课本,以所学文本句子为例,训练学生解答文言虚词新题型的能力。

学习时间:1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在下列句子的“□”选择填入最恰当的词语,并解释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而、其)势益张。

至□(于、则)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于)海相若。

二、文本虚词解读1、在文中找出含有“以”字的相关句子,并试图分析把握“以”字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学以致用】2、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B.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C.寿毕,请以剑舞未尝以色待物D.天子以生人付公理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3、“以”是介词时要重点熟记哪些意义?通过例句来总结归纳。

(1)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

(2)久之,能以足音辨认。

(《项脊轩志》)(3)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4)比去,以手阖门。

(《项脊轩志》)(5)吾自遇汝以来。

(《与妻书》)由山以上五六里。

(《游褒禅山记》)4、“以”作连词可以表示那些关系呢?(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游褒禅山记》)(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与妻书》)(3)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陈情表》)(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5)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项脊轩志》)5、“以”的固定用法(1)【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2)【有以】【无以】“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用来……”(3)【所以】表原因,译为“……的原因”;表凭借、方式等,译为“用来……的(方法、手段)”(4)【以……为】可译为“用……做……”“把……当作……”;也可译为“认为……是……”“使(让)……作……”“任用……为……”。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州快哉亭记》。

(2)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文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表达和创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黄州快哉亭记》。

(2)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文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运用文中的思想和情感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并理解《黄州快哉亭记》。

(2)准备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文中的重要内容。

(3)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和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学生准备:(1)预习《黄州快哉亭记》。

(2)准备好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做笔记。

(3)准备好合作学习的小组,以便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介绍苏轼的背景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黄州快哉亭记》的兴趣。

(2)学生朗读《黄州快哉亭记》,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黄州快哉亭记》,理解文中的内容和主题。

(2)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 讲解与分析:(1)教师对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教师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

5.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文中的情感和思想,进行写作练习。

高中语文 专题三 第11课 黄州快哉亭记(自读课)学案 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

高中语文 专题三 第11课 黄州快哉亭记(自读课)学案 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

高中语文专题三第11课黄州快哉亭记(自读课)学案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黄州快哉亭记(自读课)走近作者苏辙(1039-1112),北宋著名散文家。

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与父苏洵、兄苏轼,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并称“三苏〞。

嘉祐进士,官尚书丞、门下侍郎。

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屡遭贬谪。

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自成一家。

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到达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著有《栾城集》。

相关背景这篇文章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十一月初一。

“乌台诗案〞,苏轼被捕,辙上书朝廷,“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为兄轼下狱上书》)。

苏轼释放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也被贬为监筠州盐酒税,这篇文字即是写于这次贬中。

在此前后,苏辙还写了《武昌九曲亭记》,这篇即是其姐妹篇,同为苏辙园亭记中的佳篇。

“快哉亭〞的建造者张梦得即张怀民,于元丰六年(1083)贬官齐安(即黄州),他不以政治上的逆境萦怀,于住处的附近,选地建亭,用以观览江山形胜,抒发情怀。

与张同命运的好友苏轼为亭取名曰“快哉〞,是深知张梦得建亭的用意的。

文意感知文章通过对快哉亭的记述和议论,对苏轼、张梦得在遭贬之后,能够自放山水之间和“不以物伤性〞的坦荡心胸,表示了赞赏的态度,表达了作者淡泊的心境、达观的态度。

思维导图一、通假字风云开阖.同“合〞,译为“消失〞二、古今异义1.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古义:疾驰今义:尽情流露不受拘束2.冈陵起伏,草木行列..古义:成行成列今义:直行和横行的总称3.渔父樵父之舍,皆可指数..古义:一一指点出来今义:两个数的比数4.窃会计..之余功古义:征收钱粮等公务今义:财务管理人员三、一词多义1.舍⎩⎪⎪⎨⎪⎪⎧①南北百里,东西一舍.量词,古时以三十里为一舍②舍.相如广成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安置③入其舍.,那么密室垂帘(《促织》) 名词,房屋,安置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动词,休息,止息⑤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动词,舍弃2.胜⎩⎪⎨⎪⎧①以览观江流之胜.名词,美景②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国论》) 动词,战胜,取胜③此五者,知胜.之道也(《孙子兵法》) 名词,胜利④举不胜.举(成语) 完,尽3.披⎩⎪⎨⎪⎧①王披.襟当之动词,敞开②到那么披.草而坐(《始得西山宴游记》) 动词,拨开4.其⎩⎪⎨⎪⎧①其.流奔放肆大代词,它的②使其.中不自得代词,他5.之⎩⎪⎨⎪⎧①即其庐之.西南为亭结构助词,的②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代词,它6.以⎩⎪⎨⎪⎧①以.览观江流之胜表目的,来②亦足以.称快世俗介词,用来③不以.物伤性介词,因为④今张君不以.谪为患介词,把⑤振之以.清风介词,用7.为⎩⎪⎨⎪⎧①即其庐之西南为.亭读wéi,动词,筑建②今张君不以谪为.患读wéi,动词,当作③楚王之所以为.乐读wéi,动词,认为④乌睹其为.快也哉读wéi,动词,是8.而⎩⎪⎨⎪⎧①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表因果②举目而.足表顺承,就③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表转折,可是④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表递进,更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①夜.那么鱼龙悲啸于其下在夜里 ②西.望武昌诸山朝西 ③将蓬.户瓮.牖用蓬草 用瓮(2)名词作动词①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命名 ②冈陵起伏,草木行列..成行成列 2.动词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使……震动 使……惊骇②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使……跟从 ③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使……满意快乐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1)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熟练地翻译并背诵课文。

2、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3、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背景资料】1、作者苏辙(1039—1112),字子由,北宋散文家,晚年隐居颍水之滨,故自号颍滨遗老,谥号“文定”。

本文选自其作品集《栾城集》。

苏辙是苏轼之弟,人称“小苏”,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2、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3 、“记”是古代的文体,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记人、记事、记物),写景的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感情和主张),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我们曾学过《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4、写作背景: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苏辙上书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

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它作记以志纪念。

黄州,今湖北黄冈,宋时名齐安。

【练习】一、文言实词(一)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1、沅.()2、沔.()3、东西一舍.()4、风开云阖.()5、变化倏.()忽6、舟楫.()7、草木行.()列8、皆可指数.()9、睥.()睨.()10、骋.()骛.()11、飒.()然12、而风何与.()焉13、会.()计14、蓬户瓮.()牖.()15、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16、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二)古今异义1、至于..赤壁之下()()2、窃会计..之余功()()3、将何往而非病.()()(三)通假字1、风云开阖()2、揖西山之白云()(四)一词多义1、胜(1)以览观江流之胜(美景)(2)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自胜者(承受)2、适(1)将何适而非快(往,去)(2)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闲适)3、与(1)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参与,引申为有何关系)(2)与庶人之所以为忧(和)4、舍(1)东西一舍(三十里,量词)(2)渔夫樵父之舍(房屋,名词)(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命名)(2)将蓬.户瓮.牖(用蓬草编,用破瓮做)(3)草木行列..(成行成列)2、名词作状语西.望武昌诸山(向西)3、使动用法(1)动.心骇.目()()(2)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3)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二、文言虚词1、以(1)不以物伤性()(2)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3)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2、盖(1)盖亭之所见()(2)玉之言盖有讽焉()3、而(1)举目而足()(2)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3)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4)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三、特殊句式1、省略句(1)江出(于)西陵(2)今乃得玩之(于)几席之上(3)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于)山水之间(4)而况乎濯(于)长江之清流,揖(于)西山之白云2、介词结构后置(1)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2)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3、判断句(1)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2)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4、倒装句快哉此风(主谓倒装)5、定语后置有风飒然至者四、难句翻译1、将何适而非快?翻译:2、今乃得玩之(于)几席之上。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编制:韩娟翟雅丽审核:付志鹏【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熟练地翻译课文。

2.学习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感知“记”的特点。

3.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作者简介】苏辙,字子由,晚年因为隐居于颖水之滨,故自号颖滨遗老,读书学禅以终,谥号文定。

其文平稳朴实,亦如其人,作品集名为《栾城集》,人生观深受其父兄影响,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苏辙被贬官的原因是他用自己的官爵为遭贬官的苏轼赎罪,因而遭到了贬官。

【解题】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官黄州,苏辙上疏营救,却受株连同样被贬。

当时,与苏轼一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览观江流之胜,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亭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丛》,苏辙为此亭作了这篇记来纪念。

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但面对挫折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处世态度。

【自学导航】一、给下面的字注音(1)开阖.( ) (2)倏.忽( ) (3)东西一舍.( )(4)皆可指数.( ) (5)睥睨..( ) (6)会.计之余功( )(7) 南合湘、沅.(),合汉、沔.( ) (8)谪.居齐安( )(9)变化倏.忽( ) (10)连山绝壑.( ) (11)驰骛.( )(12)濯.( ) (13)飒.然( ) (14)蓬户瓮牖.( ) (15)揖.()西山之白云(16)风开云阖.()(17)子瞻.()(18)而风何与.()焉二、字词解释实词:1、其流奔放肆大..赤壁之下..3、至于..2、其势益张4、波流浸灌..5、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6、东西一舍.7、变化倏忽..8、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9、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10、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11、周瑜、陆逊之所骋骛..遗迹..,其流风12、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13、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14、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15、将何适.而非快?16、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17、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

(2)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僻字词及其含义。

(3)理解并分析文章的结构布局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面对困境时乐观、豁达的心态。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黄州快哉亭记》全文的理解与背诵。

2. 文中的生僻字词及其含义。

3. 文章的结构布局和论证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的生僻字词及其含义。

2. 文章的结构布局和论证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激发学生对《黄州快哉亭记》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黄州快哉亭记》,勾画出生僻字词,查找其含义。

3. 讲解:讲解生僻字词的含义,分析文章的结构布局和论证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5. 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快哉亭”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六、课后作业:1. 背诵《黄州快哉亭记》。

七、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黄州快哉亭记》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3. 评价学生的写作练习。

八、教学资源:1. 《黄州快哉亭记》原文。

2. 生僻字词的含义解释。

3. 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注重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黄州快哉亭记》导学案新部编版教师版

《黄州快哉亭记》导学案新部编版教师版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黄州快哉亭记》导教案教师版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学习要点:1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2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学习难点:宋朝的亭台记文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写作特点特别突出,学会如何去读懂和赏识这一类文章,将作为学习的要点与难点。

【课前导学】一(一)介绍题名:“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假如记录事物,并经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生者的感情或看法,即景抒怀,托物言志。

篇名作者旨趣与性质桃花源记陶渊明纯记述文--纯寓言岳阳楼记范仲淹兼“览物”的表达、对“古仁人之心”的谈论及侧写自我心志的抒怀黄州快哉亭记苏辙同上;兼具表达、谈论、抒怀(二)作者简介:苏辙,字子由,自号颖滨遗老,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

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第。

著有《栾城集》苏辙风格判定:1.辙性宁静简短 ,加以父兄之薰陶 ,发为文章 ,汪洋澹泊 ,似其为人。

2.苏轼考语:“子由之文,词理精准,有不及吾;而体气高明,吾所不及。

” ( 三)写作背景: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苏辙上疏救援苏轼,因此获罪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

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了览观江流,在住处西南建筑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它作记以志纪念。

高中语文 专题三 杂记 第4课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含解析)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

高中语文 专题三 杂记 第4课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含解析)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

高中语文专题三杂记第4课黄州快哉亭记学案(含解析)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第4课 *黄州快哉亭记1.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黄州快哉亭记》2.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黄州快哉亭记》3.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4.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清楚。

——黄庭坚《登快阁》5.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一、字词积累1.字音肆.(sì)大 沔.(miǎn) 谪.(zhé)居 开阖.(hé) 倏.(shū)忽 骇.(hài)目 指数.(shǔ) 骋骛.(wù) 飒.(sà)然 披襟.(jīn) 庶.(shù)人 会.(kuài)计 瓮牖.(yǒu) 濯.(zhuó) 绝壑.(hè) 骚.(sāo)人憔.(qiáo)悴.(cuì) 2.一词多义(1)假设⎩⎪⎨⎪⎧①与海相假设..形容词,相似②假设..属皆且为所虏 代词,你们③天假设..有情天亦老 连词,假设④仿佛假设..有光 副词,好似 (2)当⎩⎪⎨⎪⎧①王披襟当.之 动词,面对②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副词,应该③当.此之时,见狱吏那么头枪地 介词,在④曲终收拨留神..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介词,对着⑤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动词,把守(3)适⎩⎪⎨⎪⎧①将何适.而非快 动词,到、去②某为泾州,甚适.,少事 形容词,满意③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副词,正好,恰④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动词,女子出嫁 3.词类活用①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②夜.那么鱼龙悲啸于其下 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③动.心骇.目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使……惊骇 ④草木行列..名词作动词,排成行列 ⑤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跟随⑥将何往而非病.名词作动词,忧愁 4.古今异义①使其中..不自得 古义:指内心。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一、教案简介《黄州快哉亭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描写了作者在黄州游赏快哉亭时的所见所感。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领略苏轼散文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理解《黄州快哉亭记》的背景和意义。

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深入领会文章主旨,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1.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阅读技巧。

2.苏轼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对文章主旨的深入理解和领会。

四、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一些特殊词汇的解释和理解。

2.文章中一些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解读。

3.对苏轼散文风格的把握和鉴赏。

五、教学准备1.教师讲义:《黄州快哉亭记》的译文和注释,以及相关的文学背景知识。

2.学生用书:《黄州快哉亭记》原文,以及相关的阅读材料。

3.教学设施:投影仪、白板、教学PPT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出《黄州快哉亭记》的背景和意义。

2.阅读指导:指导学生阅读原文,注意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3.内容讲解:详细讲解文章的内容,解释文中的特殊词汇,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苏轼的写作手法。

4.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文章主旨。

5.总结拓展: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苏轼的写作特色,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七、练习与作业1.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以及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八、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2.练习答题:评估学生对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以及对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

3.作文作业:评价学生的作文,关注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第1单元2黄州快哉亭记学案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

高中语文第1单元2黄州快哉亭记学案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

2 黄州快哉亭记一、读准字音肆.大(sì) 沔.(miǎn) 谪.居(zhé)开阖.(hé) 倏.忽(shū) 骇.目(hài)指数.(shǔ) 骋骛.(wù) 飒.然(sà)披襟.(jīn) 庶.人(shù) 会.计(kuài)瓮牖.(yǒu) 濯.(zhuó) 绝壑.(hè)骚.人(sāo) 憔悴..(qiáo cuì)二、一词多义(1)胜⎩⎪⎨⎪⎧以览观江流之胜.(名词,美好的景色)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动词,经得住,忍得住)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形容词,胜利)(2)舍⎩⎪⎨⎪⎧南北百里,东西一舍.(量词,古代长度单位,一舍等于三十里)渔夫樵父之舍.(名词,房舍)(3)当⎩⎪⎨⎪⎧王披襟当.之(动词,迎着,对着)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木兰当.户织(介词,对着)有积石横当.其垠(动词,阻挡)(4)其⎩⎪⎨⎪⎧其.流奔放肆大(代词,它的)使其.中不自得(代词,他)(5)之⎩⎪⎨⎪⎧即其庐之.西南为亭(结构助词,的)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代词,它)(6)盖⎩⎪⎨⎪⎧盖.亭之所见(句首语气词,可不译)盖.有讽焉(副词,大概)(7)所以⎩⎪⎨⎪⎧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介词,表原因)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用来……的)(8)以⎩⎪⎨⎪⎧不以.物伤性(介词,因为)今张君不以.谪为患(介词,把)照之以.明月(介词,用)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介词,来)三、词类活用(1)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名词作状语,向南;向北)(2)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词作动词,为……命名)(3)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名词作状语,在白天)(4)动.心骇.目(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害怕)(5)西.望武昌诸山(名词作状语,向西)(6)草木行列..(名词作动词,成行成列)(7)亦足以称快..世俗(使动用法,使……称快)(8)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随)(9)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名词用作动词,用蓬草作……;用瓮作……)(10)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使动用法,使……尽享)四、古今异义(1)江.出西陵 古义:长江。

黄州快哉亭记定稿

黄州快哉亭记定稿

2016级语文学案编号:主备人:王丽丽审批人:耿居新时间:班级:姓名:《黄州快哉亭记》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熟练地翻译课文。

2、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3、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一、解题:“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篇名作者旨趣与性质《桃花源记》陶渊明纯记叙文--纯寓言《岳阳楼记》范仲淹兼“览物”的叙述、对“古仁人之心”的议论及侧写自我心志的抒情《黄州快哉亭记》苏辙同上;兼具叙述、议论、抒情二、作者简介:1、苏辙,字子由,自号颖滨遗老,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

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第。

2、苏辙风格鉴定:辙性沉静,资禀敦厚,加以父、兄之熏陶,发为文章,汪洋澹泊,似其为人。

3、苏轼评语:“子由之文,词理精确,有不及吾;而体气高妙,吾所不及。

”三、写作背景: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苏辙上疏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

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了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它作记以志纪念。

这篇文章设计了三个人:建亭的张怀民,名亭的苏轼,以及作此圆亭记的自己。

三个人有个共同点:都是在被贬之中。

所以,这篇文章不仅是抒写襟怀,也是彼此共勉的文字。

文章表面上反映作者身处逆境的旷达胸怀,实际上也流露出他政治失意的脑赛和不平。

四、文章结构:本文共分四个自然段,请概括各段大意。

五、整体感知【1】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黄州),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高中语文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学案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学案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整体探究1.文章主旨是如何层层揭示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文章由“风”自然地引出了主旨的讨论:士处于世,该抱怎样的态度呢?作者先不作正面回答,而是用排比句提出一反一正两种态度:一是假如一个人心中没有自得之乐,那么无论到什么地方,他都不会愉快;一是假如一个人心中坦然自若,不因为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本性,那么无论到什么地方,他都不会不愉快。

接着就以张梦得的具体行为来对后面一种态度作出肯定。

作者认为张梦得能如此,说明他内心有过人之处,并设想即使让他住在极其简陋的用蓬草编门、破瓮做窗的屋子里,他也不会有什么不快乐的事。

这既照应了前面的“何适而非快”,又为下文作铺垫。

“而况乎”两句夸张地表现了张梦得居住于此的快乐,可谓极尽耳目所能取得的乐趣来使自己畅快。

然后用“不然”两字反面说开去,进一步说明文章主旨。

2.文章开头起笔不凡,不落俗套。

自西陵至赤壁江流景象变化如何?其作用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个故事不仅交代了“快哉”两字的来历,而且还从宋玉将风分为雌雄,认为楚王的雄风是庶人不得与共的,由此生发开去,指出风没有雌雄之分,而人有遇、不遇之别,因此,同样一阵风吹在楚王身上感到“快哉”,而吹在老百姓身上就感到忧伤了,这是因各人的情况不同,和风本身无关。

行文至此,自然地把话题引向了对文章主旨的讨论。

4.有人认为,古人在政治上遭遇打击后,转而寄情于山水是一种逃避行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赞同:寄情山水,看似洒脱旷达,实则内心郁郁。

他们眼中所见的山山水水,都带上了他们的感情色彩。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熟练地翻译课文。

2、能力目标: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3、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关于“记”(《小石潭记》《小石城山记》《桃花源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通过叙事、状物,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述作者的观点。

即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

第一段分析: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翻译: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思考:1.开篇写江水,其目的何在?2.2.自西陵至赤壁的江流景象如何变化?(用词准确)第二段分析: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翻译: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翻译: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思考交流:1、第二段描绘了几种景物?各有何特点?3.古人登临凭高,瞻仰古迹,多有悲伤之情,感慨之事。

本文写了哪些古人旧事?表现了作者何种心情?4.快哉亭之所以为快的原因何在?第三段分析: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学案 黄州快哉亭记

学案 黄州快哉亭记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2012.9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熟练地翻译课文。

2.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3.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二、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2)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3)动.心骇.目()()(4)西.望武昌诸山()(5)草木行列..()(6)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7)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8)将蓬.户瓮.牖()()2.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所(1)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2)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4)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魏公子列传》)()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翻译(1)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2)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3)快哉此风!()(4)将何往而非病?()(5)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

()(6)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览观江流之胜.胜:胜景,景观B.南北百里,东西一舍..一舍:三十里;古代行军每天走三十里宿营,叫做“一舍”C.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指数:用手指点着数清数目D.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蓬户:用蓬草盖的房子5.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快哉亭命名原因的一组是()①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②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③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④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⑤将蓬户瓮牖无所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6.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七处点出“快”字,围绕“快哉”二字着墨,把叙事、写景、抒情与议论熔为一炉。

中山市高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中山市高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黄州快哉亭记》介绍题名:“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篇名作者旨趣与性质桃花源记陶渊明纯记叙文--纯寓言岳阳楼记范仲淹兼“览物”的叙述、对“古仁人之心”的议论及侧写自我心志的抒情黄州快哉亭记苏辙同上;兼具叙述、议论、抒情作者简介:苏辙,字子由,自号颖滨遗老,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

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第。

着有《栾城集》苏辙风格鉴定:1。

辙性沉静,资禀敦厚,加以父、兄之熏陶,发为文章,汪洋澹泊,似其为人。

2。

苏轼评语:“子由之文,词理精确,有不及吾;而体气高妙,吾所不及。

”写作背景: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苏辙上疏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

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了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它作记以志纪念。

这篇文章设计了三个人:建亭的张怀民,名亭的苏轼,以及作此圆亭记的自己.三个人有个共同点:都是在被贬之中.所以,这篇文章不仅是抒写襟怀,也是彼此共勉的文字。

文章表面上反映作者身处逆境的旷达胸怀,实际上也流露出他政治失意的脑赛和不平.整体感知本文共分四个自然段,请概括各段大意.一、记叙快哉亭的建造和命名。

二、记叙快哉亭上之所见。

(亭以“快哉”命名的原因。

)三、说明心中坦然,不以物伤性者,将无所不快 .四、赞颂张梦得“何适而非快"的旷达胸怀.分析第一段出:流出。

始:开始。

肆大:水流阔大。

南、北:向南,向北。

益张:越发盛大。

浸灌:意思都是“注”。

相若:差不多 .即:靠近。

为:建造.胜:美景。

名:命名,名词作动词。

1.本文第一段是从什幺事物写起的?其目的何在?答:江水。

由自西陵至赤壁的江流写起.目的在交代“快哉亭”的地理位置及造亭的目的。

《黄州快哉亭记》

《黄州快哉亭记》

南海执信中学“问题-评价”研学案(备课组版)
备课组:高二语文课题:《黄州快哉亭记》
设计教师:李艳玲时间:2014年3月12号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熟练地翻译课文,能力目标: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过程与方法:重视诵读,通过学生的积极的参与,互相合作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疏通生字新词。

通过抓住文章中的“快哉”
加深对作者人生的感悟和坦然的性情。

教学课时:2课时
【预习指导】
1、初步阅读,:读准字音,在字词义不明确的地方做上记号,讨论解决。

2、整体感知,尝试着找出文章中“快哉”的来历,
【预设关键问题】
1、、通过阅读文章,你发现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是什么样的呢(简单的了解每一
段落的内容,能够答题的把握)?
2、第二段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从中你可以判断出
快哉亭的由来吗?。

3、第三段中典故的运用,你是怎么理解的?作者认为“士人”应该有怎样的一种
人生态度?
4、在最后一段中,作者为什么又说到了“张梦德”的这件事情呢,你认为的“快
哉”是什么样的呢?
【预习检测题】
诵读文章,对第一段的内容进行检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6
黄州快哉亭记(_2_课时)
主备人:_黄飞冰_协备人:史琼君审核人:_高二_高___级___班第___组学生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熟练地翻译课文。

二、能力目标: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三、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1、积累文学常识,整理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学习难点:
宋代的亭台记文情、景、理浑然一体的写作特色非常突出,学会如何去读懂和欣赏这一类文章,将作为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一、自主学习案
课前导学:
【作者和背景】
1.苏辙,字,晚年因为隐居于颖水之滨,故自号,读书学禅以终,谥号文定。

其文平稳朴实,亦如其人,作品集名为,人生观深受其父兄影响,与其父、其兄,合称三苏,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2.苏辙被贬官的原因是
【题解】
快哉亭位于贬谪之地黄州,快哉亭为所建,所命
名,作记,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但面对挫折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处世态度。

【字音】
沅()沔()子瞻()东西一舍()
风开云阖()变化倏()忽舟楫()
草木行()列皆可指数()睥()睨()骋()骛()飒()然而风何与()焉
会()计蓬户瓮()牖()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二、合作探究案
一、翻译与理解
【1】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
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黄州),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诵读后思考:此处描写从西陵到赤壁的江流景象发生怎样的变化?
【2】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通“”)。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⑴。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此其之所以为快哉者也⑵。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⑴(句式:)
▲⑵:
▲这一段介绍了快哉亭命名的哪几个原因呢?
【3】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⑴,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⑵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⑴(句式:)

▲本段引用的故事大概讲的是什
么:
▲作者认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快乐的关键是(引用原文):
【4】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⑴,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⑵,乌()睹其为快也哉?
▲⑴(句式:)

▲此段引入张梦得的事例目的何在呢?
二、合作探究
1.思考:
(1)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快哉”的感觉呢?读出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2)“快”在文中体现在那些方面呢?
(3)从这些“快”字当中,你读出了苏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4)苏轼曾有评语:“子由之文,词理精确,有不及吾;而体气高妙,吾所不及。


2.拓展迁移
苏辙的人生观深受哥哥苏轼的影响,他们既是一往情深的手足兄弟,又是互相欣赏的文坛挚友,搜集他们两人之间的故事,回顾以前学过的苏轼作品,再一次细细品味,或许我们会有所启迪!
篇名佳句
《》
《》
三、检测反馈案
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览观江流之胜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B.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C.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
D.将何适而非快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2.下列句中的“所以”与“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中的“所以”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A.草木行列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 B.西望武昌诸山自西山道口径北
C.动心骇目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 D.将何适而非快火尚足以明也
4.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B.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C.快哉,此风! D.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5.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以叙事兼描述之笔写出了江水的浩淼壮阔,为快哉亭描绘出一个阔大雄伟的背景。

开头起笔不凡,不落俗套。

B.“快哉亭”命名的原因就在于能借此名表明其“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的忧乐观。

C.通篇紧紧围绕“快哉”二字来作文章,以情驭景,将“快哉”之情渗入处处之景,也为后面的议论作好铺垫。

D.文章风格雄放雅致,笔势迂徐而畅达,表达了对张梦得豁达不羁的赞赏,及对张与苏轼的慰勉之情。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⑵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四、总结反思案
一、文章写作特色:
1、前两段叙事写景自由奔放,寓情于景;后一段因景抒情、抒发议论,先叙后议,借说理以抒怀——叙议结合,情景交融。

2、通篇围绕“快哉”二字,文中共出现7次,极写其观赏形胜与览古之快,抒发其不以个人得失为怀的思想感情,道出了人生的一条哲理:心中坦然,无往不快。

——结构紧凑完整,紧扣一个“快”字,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为一炉。

二、课文总结:
建亭者、命名者、作记者都是遭贬政治上不得意之人,然而他们却偏偏在“快哉”上做文章,不仅因为快哉亭所处地理位置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而且因为宦途失意之人如果“不以物伤性”,则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自放山水之间”而独得其快。

文章清新开阔,气势奔逸,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借用典故并加以发挥,把快意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作者借物抒怀,本意并不在提倡士人远离尘世、自寻其乐,而在以旷达之情来慰藉不得意的士人,希望他们能胸中坦然,生于世而无往不自得。

此外也应注意到,作者的快意之情中含有不平之气。

读全文,感受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

三、请找出必修二和必修四,小组分工合作,归纳文言文单元中的名词活用作动词的句子和词语,抄在积累本上。

四、背诵默写第三段
四、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