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动因模型研究

合集下载

企业创新的动因与驱动因素分析

企业创新的动因与驱动因素分析

企业创新的动因与驱动因素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创新不仅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探讨企业创新的动因和驱动因素,对于推动企业创新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动因(一)市场需求市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市场需求是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运营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因。

面对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必须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收益率。

(二)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强大动力。

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进步,为企业提供了一批新的机会和挑战。

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竞争优势。

(三)企业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发展的瓶颈期。

当企业进入成熟期时,市场的饱和和竞争的加剧可能伴随着销售收益的下降,产品可替代性的增加,减少利润率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会选择借助创新来延长公司的生命周期,以保持竞争优势。

(四)全球化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在国际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利润率,企业必须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技术含量,强化品牌形象,才能在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驱动因素(一)人才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企业需要聘请和保留高素质的员工,雇用行业内专业人才,培养和吸纳创新型员工。

人才带来了独特的技能和知识,以及超前的市场洞察力,他们拥有创新的眼光,可以在面对市场和技术变化时作出预测和调整。

(二)研发投入研发投入是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

研发投入不仅可以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也可以改善现有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可以持续地创新,并与竞争对手保持竞争优势。

(三)管理管理也是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

管理较优的企业具有更好的资源配置、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可以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收益率。

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分析

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分析

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在促进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经济结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建立和完善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策略,对于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和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着重分析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并探讨其在当前科技创新时代的作用和意义。

一、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是指为研发机构提供良好管理和运作环境的制度体系,其包括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人才激励机制、技术开发流程、成果转化机制等。

良好的运行机制能够有效提高研发效率,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进而带动产业发展。

1.1 组织架构新型研发机构的组织架构应当科学合理,结构清晰,权责明确。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组织结构,即总部设立总体规划和决策,分支机构负责具体的研发工作,总部和分支机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要避免组织结构过于僵化,在必要时可以灵活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的需求。

1.2 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规范研发机构运作的重要手段。

包括项目立项、选题审核、经费管理、成果评价等方面的制度规定。

在管理制度中要注重科学的、公正的评价机制,鼓励人才的创新和合作,提高整体研发团队的协作效率。

1.3 人才激励机制人才是研发机构的核心资源,要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就必须建立激励机制。

可以通过薪酬激励、职称评定、成果分享等手段,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研发效率。

1.4 技术开发流程技术开发流程是实现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科研过程的管理,推进研发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升研发效率和成果质量。

1.5 成果转化机制科研成果的转化是新型研发机构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

要在运行机制中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让工作,拓展成果的应用领域,促进科技成果真正变成生产力。

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策略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策略,包括研发机构的规划布局、投入政策、技术创新策略、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是企业实现创新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研发机构的建设,一个企业可以拥有自主的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力。

然而,在当前的情况下,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企业研发机构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目前,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资源配置不足。

一些企业在研发机构建设上投入的资金、人力和物质资源有限。

这导致研发机构的规模和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满足企业的创新需求。

此外,对于研发机构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使得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不够高效。

其次,人才流失严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人才倾向于加入大型的科研机构、高校或跨国公司,而不是中小型企业的研发机构。

这导致了中小型企业研发机构的人才流失严重,缺乏高水平的研发人员,影响了研发机构的创新能力。

再次,创新机制不够灵活。

一些企业的研发机构在组织管理和创新机制上存在僵化和不灵活的问题。

这使得研发机构的反应速度较慢,无法及时调整研发方向和策略,从而错过市场机会。

最后,与市场需求脱节。

一些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过程中,缺乏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导向。

这导致了研发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困难,无法实现研发成果的商业化。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思考:首先,加大资源投入。

企业应增加对研发机构的投入,包括资金、人力和物质资源。

同时,建立科学的研发机构评估和监督机制,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

其次,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企业应积极引进高水平的研发人才,提供良好的薪酬和发展机会,留住人才。

同时,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培训和提升,提高研发团队的整体能力。

再次,优化创新机制。

企业应推行灵活的组织管理和创新机制,建立快速决策和执行的机制。

同时,加强与市场环境和需求的沟通,及时调整研发方向和策略,提高研发机构的应变能力。

最后,加强与市场的对接。

企业应加强对市场需求的研究,确定研发方向和目标。

同时,加强与合作伙伴和客户的合作,实现研发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最新趋势、动因及政策启示

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最新趋势、动因及政策启示

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最新趋势、动因及政策启示金融危机冲击下企业研发国际化的趋势和驱动因素再次成为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

本文结合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从微观主体角度探讨了研发国际化的最新趋势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讨论了企业研发投资国际化对东道国和母国带来的影响,最后结合中国从经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背景,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研发国际化驱动因素创新体系公共政策引言当前,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仍然存在,多数国家和地区认识到发展实体经济对于本土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孕育突破期,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一些新的战略性新产业成为扭转发展困局和迈向新的增长的重要支撑。

世界产业体系和劳动分工体系将迎来新的巨大变化。

企业研发国际化是这两大历史进程交织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从事研发创新的最重要的微观单元,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企业的研究与创新。

全球研发投资的动向,从根本上说由跨国企业的国际化投资行为决定。

研究与创新发生在哪里,哪里就会充满增长的活力。

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科学技术孕育突破的新形势,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最新趋势和驱动力是什么,其背后蕴涵着怎样的政策需求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将结合Pietro et al.(2011)的最新研究,对这些问题的变化进行探讨,结构如下:首先从微观主体角度探讨研发国际化的最新趋势,其次分析背后的驱动因素,然后讨论企业研发投资国际化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和思考。

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最新趋势(一)企业研发投资与资源全球化配置研发国际化指一个公司的研发业务在不同国家分布,与研发有关的知识、技术、研究人员、工程师和资本(投资和贸易)等资源在国家间流动,其实质是以知识和技能的跨越边境的转移和利用。

因此,研发国际化是国际经济格局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国际化的进一步演化。

一般来说,跨国企业以供应、生产和配送为价值链不断地开展着生产活动的全球性布局。

创新创业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创新创业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创新创业的动力学模型研究创新和创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而创业是将创新转化为经济效益的途径。

因此,研究创新创业的动力学模型对于指导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新创业的动力学模型1.初步定义创新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现象,需要建立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

创新创业的动力学模型是一种数学模型,用于描述创新和创业过程中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核心元素在研究创新和创业的动力学模型时,需要考虑到一些核心元素。

其中最主要的包括创新创业意愿、创新创业资源、创新创业环境等因素。

3.影响因素创新创业的动力学模型需要考虑一系列的影响因素。

比如市场需求、竞争压力、经济周期、政策支持等。

这些影响因素是创新创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因素。

二、初步构建创新创业的动力学模型1.模型目标创新和创业的动力学模型的主要目标是对创新和创业的过程进行建模,从而预测创新和创业的趋势和规律。

2.数学表达式在建立创新和创业的动力学模型时,需要考虑到一些数学表达式。

比如创新和创业的输出量、创新和创业的输入量、创新和创业的增长率等。

3.推导方法创新和创业的动力学模型的推导方法是一项关键的研究任务。

传统的方法包括比例方程、微分方程等,而近年来也出现了基于神经网络等方法进行推导的研究。

三、模型实现的困难与挑战虽然创新和创业的动力学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它的实现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包括数据采集、数据质量、算法选择等。

1.数据采集问题建立创新和创业的动力学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

但是现实中获取的数据常常不完整、不准确、不可靠,这给模型的建立带来了困难。

2.数据质量问题数据质量的差异会导致创新和创业的动力学模型的预测精度的差异。

因此,为了保证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进行有效的数据质量控制。

3.算法选择问题建立创新和创业的动力学模型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

但是不同的算法有不同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算法需要综合考虑数据质量、数据大小、运行速度等因素。

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分析

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分析

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研发机构在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研发机构在运行机制和建设策略上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当前的需求和挑战。

建立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建设策略已经成为当前研发机构建设的迫切需求。

一、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1. 引入市场机制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应该更加注重市场导向,将研发活动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研发机构需要更加注重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以引导研发方向和重点,提高技术研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引入市场机制还可以更好地激励科研人员,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

2. 促进产学研结合新型研发机构应该积极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与高校和企业等社会资源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与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跟产业发展的结合,提高研发成果的社会经济效益。

3. 突破学科门槛传统的研发机构往往存在学科门槛过高的问题,导致研发成果难以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

新型研发机构应该积极突破学科门槛,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研发成果的跨学科应用和创新。

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策略1.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人才是研发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是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重要策略。

研发机构应该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同时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力度,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2. 拓展研发资金来源研发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拓展研发资金来源是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重要策略。

除了政府投入外,研发机构还应积极开拓企业合作、产业基金、科技创新基金等多渠道融资途径,增加研发资金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研发成果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价值所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重要策略。

研发机构应该加强知识产权意识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保护研发成果的合法权益,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基于系统观的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研究

基于系统观的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研究

大 、 展 历 史 较 长 的 特 点 。 别 是 在 国家 型 的 装 备 制 造 企 业 的 调 研 , 们 发 现 在 目 发 特 我 引 进 一 直 是 西 部 欠 发 达 地 区企 业 的 弱项 。 提 出 了 建 立 “ 新 型 ” 家 的 方 针 下 , 国 前 的研 发 机 构 建 设 与 运 营 过 程 中 还存 在 以 在 我 们 调 研 的 一 些 贵 州 省大 型的 制 造 企业 创 国 中 的研 发 部 门 中 , 硕 士 以 上 学 历 的 职 员 占 有 制 造 业 企 业 开 始 着 手 通 过 科 学 技 术 变 革 下 问题 。 来 实现 转 型 升 级 的 现 实 背 景 下 , 制 造 企 3. 整体 上 没有 形成 系统 的合力 对 1 研 发 人 员 的 比 例 都 不 到 1 %, 般 在 3 0 一 %左 业 创 新 的 研 究 有 着 相 当 重 要 的 作 用 和 意 由于 系 统 的 整体 性 , 统 和 要 素 不 可 右 。 一 个 侧 面 反 映 了 贵 州 省 制 造 企 业 高 系 从 义。 查德 ・ 斯特在Ⅸ 理 福 s曲线 : 新 技 术 的 分 割 , 统 的 整 体 功 能 不 等 于 其 组 成 的 各 层次 研 发 人 员的 缺 乏 。 创 系
i ::- T hl n8nel i 2 1 englviHa j l --d c。y 。t r 圜 ; . 。 n 。 d 0 -- 系统 观 的制 造 企 业研 发 机 构 建 设研 究
董 景川 李烨 (. 1 贵州大 学管 理学 院 ; 2 贵州大 学企 业创新 与发 展研 究所 贵 阳 . 50 2 ) 5 0 5
攻 击 者 , 非 防 御 者 。 我 国 的 制 造 企 业 大 比 较 积极 的一 面 就 是 大 部 分 企 业 在 制 定企 而 ” 现 在 的 研 发 工 作 早 已不 是 那 种 一 个 或 多 就 是 处 在 防 御 者 的 角 色 上 , 文 以 系 统 业 发 展 规 划 的 时 候 , 有 指 定 企 业 的 研 发 几 个 专 家 埋 头 实 验 室 就 能 完 成 的 模 式 了 , 本 都 论的思想为基础 , 对贵 州 省 制 造 企 业 研 发 战 略 。 是 执 行 的 力 度 不 够 , 部 分企 业 中 但 大 随 着 信 息 社 会 的 发 展 , 技 进 步 的 不 断 提 科 机 构 的 构 建 与 运 营 进 行 探 讨 。 近 边 缘 的 的研 发 人 员把 研 发 战 略 仅 仅 作 为企 业 研 发 速 , 靠 个 人 或 几 个 人 的 “ 人 英 雄 主 义 ” 靠 单 个 雪 最先 融 化 , 望 通 过 我 们 的 研 究 能 够 发 活动 中的 参 考 。 一个 企 业 来 讲 , 希 对 单一 地 提 很 容 易 在 迅 速 的 信 息 更 替 中落 伍 。 于研 由 挥 以点代面的效果 , 制造 企业创新能 力 对 高一 种 能 力 并 不 是 获 得 整 体 改 善 的 充分 条 发 的复 杂 性 需 要 多 学 科 的人 才和 企 业 多部 的提 高 有 所 帮 助 。 件 , 有 根 据 系 统 的 有 机 性 和 系 统 的 组 合 门 的 配 合 , 且 由 于 研 发 人 员受 教 育 程 度 只 而 效 应 , 过 合 理 有 效 的 管 理 与 协 调 机 制 把 高 多 数 从 事 复 杂型 、 造 型 脑 力劳 动 , 通 创 思维

企业研发外包动因研究

企业研发外包动因研究

企业研发外包动因研究摘要:研发外包是科技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建立起专业的研发外包市场体系已经成为全球趋势。

本文结合国内外企业的研发外包深入揭示企业研发外包的内在作用机理,从发包方和承包方两个角度系统阐述了研发外包的动因。

关键词:研发外包;动因;机理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165-020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技飞速发展,企业的竞争与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研发(r&d)和创新(innovation)能力。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企业逐渐由主要依靠内部研发转变为与外部的科研机构、高校、外包公司进行技术合作、战略联盟、技术并购等各种方式从外部寻求技术来源[1]。

根据我国2005年至2010年科技统计数据(图1),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数量逐年增加,这意味着研发外包逐渐成为我国企业技术获取的重要手段。

1 研究现状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于研发外包的动因进行过分析和研究,pinnington和woolcock(1995),认为外包通过将企业资源集中于核心能力从而减少it部门及整个企业的成本,通过外包可以更快地积累经验并迅速利用新的技术,满足企业对新技术的需求。

程源,雷家骕(2004)认为企业研发外包是提升整个产业链的重要手段。

周正柱,李竹宁(2012)研究发现随着研发外包的发展,降低成本已不是企业研发外包的最重要动因,而获取关键技术、提高研发产品质量、改善与客户的关系和服务水平、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成为企业进行研发外包的重要动因。

综上所述,为了长久维持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研发外包作为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实现快速上市的途径。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企业的研发外包具体情况从发包方和承包方两个角度对研发外包动因进行研究。

2 研发外包的内涵研发外包就是将企业价值链上研究开发这一个环节外包给外部更优秀的企业做研发,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2]。

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与路径

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与路径

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与路径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战略。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提高研发效率和提升创新能力,建立了新型研发机构。

本文将探讨这些机构的建设模式和路径。

建设模式:1. 多元化研发中心多元化研发中心是一种包括多个研发小组或团队的机构。

每个小组或团队专注于不同的领域或项目,可以相互合作或独立开展工作。

这种模式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研发能力和灵活性。

同时,它可以减少对单一人才和技术依赖的风险,并提高企业在多个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2. 开放式创新实验室开放式创新实验室是一种开放的研发机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加入实验室的创新生态系统中。

这种模式利用开放的合作方式,鼓励不同背景、领域、经验的人员集思广益。

实验室提供了共享的工作空间、设备和技术资源,以帮助创新团队更快的开发新产品和技术。

联合研发中心是多个企业或机构合作共建的研发中心。

每个企业可以贡献自己的技术和资源,并分享其他成员的技术和成果,以达到更快速的创新和合作。

这种模式有助于企业分享研发成本和风险,加快新产品和技术的上市速度。

4. 专业化研发团队专业化研发团队是由研发专家和技术人才组成的团队,他们专注于一个领域或项目的研发工作。

通过采用专业化的策略和技术,企业能够提高创新能力和研发效率,并更快速地推出新产品和技术。

建设路径:1. 确定研发战略和目标建立新型研发机构需要先确定企业的研发战略和目标。

具体来说,需要明确研发的侧重点,如新技术、新产品或新市场的开发,并确定机构的角色和职责。

2. 建立机构的组织结构在建立机构的组织结构时,需要考虑职能和任务分配、模块和部门的划分,以及工作流程和沟通机制的建立。

机构的组织结构应该根据研发项目和目标来制定,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和优化。

3. 确定研发投资预算研发机构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需要确定预算来支持机构的建设和日常运营。

此外,企业还需要考虑到机构未来的发展和扩张,以制定长期的经费计划。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外部动因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外部动因分析
研 发 活 动 的 全球 化 .而 跨 国 公 司 研 发活 动 全球 化 又 是生 产 全 球化 深 入 发 展 的必 然 结 果 。 研 发 机构 作 为 跨 国 公 司 的 核 心 业 务 部 门 . 在 世界 范 围内寻 找 区 位条 件优 越 的地 点进 行 布局 .也 就成 为必 然 。
20 ) 0 2 。经济 全球 化 是指 世界 各 国在 全球 范 围 内的经 济一 体化 ( 赵 在 当前 国 际竞 争 日益 激 烈 的形 势 下 ,发 达 国家 企 业 越来 越重 视 技 程 而 生 产 活动 全 球 化 是 经 济 全球 化最 主 要 的 表现 形 式 之 一 。 这 作 为保 护 本 国市 场 和 占领 别 国市 场 的武 器 。 ( 艳 .2 0 艳 0 7)
维普资讯
嚼 蕉 谯 珊 热 霸 翁 繁飘 掬 熟 凰 耩
李卫宁 谢楷炫 杨 晓梅 华南理工 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 摘 要]近 几十年 ,随着世界 经济的全球化 发展 ,跨 国公 司的 国际化进 程正 经历着结构快速升 级的过程 。跨 国公司

战 略 。西 方经济 学 家 罗伯特 和 西蒙 斯在 《 际商业 与 多 国企 业》 一 国
书 中指 出 ,跨 国公 司 的全 球 战 略 是 在 做 出重 大 业 务 决策 时 ,据 二 战前 ,研 究 与 开 发 两 种 活 动 相 互 分 离 的 观 念 曾 取 得 惊 人 的 成 以考 虑 的全 球 性 的机 遇 、全 球 性 的抉 择 以及 展 望 未来 全 球 效 果 的 功 。A丁 &丁的 贝 尔实 验 室 凭借 激光 和晶 体 管等 发 明 .六 次赢 得 诺 计 划 。 ( 蕴 诗 .2 0 ) 毛 0 。跨 国公 司在 华设 立研 发机 构 的背 景是 其 贝 尔奖 。I 也三次 获奖 ,其 苏黎世 实验 室就独 占两次 。 而今 ,这 7 B M

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分析

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分析

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分析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断加大对研发机构的支持力度,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

建设高效运行的新型研发机构机制,并制定合理的策略,对于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和建设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1.创新驱动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应以创新为导向,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通过建立开放的研发机制,引入优秀的研发人才,利用国际化的合作平台和开放的研发环境,创造更多高质量的科技成果。

2.产学研结合新型研发机构应重视产学研结合,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良好机制。

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合作,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科研成果的社会经济效益。

3.市场导向新型研发机构应当实现市场导向,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前沿科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4.制度创新新型研发机构应加强制度创新,完善研发项目管理、成果评价、人才激励等制度,建立灵活高效的科研管理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激情,提高研发效率。

5.智力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应重视智力支持,不仅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还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培养高水平科研团队,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二、建设策略分析1.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新型研发机构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鼓励创新创业,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研团队成员的待遇和福利。

2.人才选拔加强人才选拔培养,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选拔机制,鼓励人才团队合作,激发团队创新活力,加强人才培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3.资源整合4.技术平台建设加强技术平台建设,构建一批服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公共技术平台,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开展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

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与路径

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与路径

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与路径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研发机构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研发机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急需建立一种新型的研发机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讨论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与路径,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1. 跨界合作模式传统的研发机构通常是独立的组织,专注于某一领域的研究与开发。

在当今社会中,跨界合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新型研发机构应该建立一个跨界合作的模式,与其他相关机构、企业以及政府部门进行合作,共同开展研究与开发工作。

通过跨界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各方的资源与优势,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

2. 开放式创新模式新型研发机构应该倡导开放式创新,鼓励内部员工和外部专家、学者、企业等多方参与。

通过开放式创新,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促进创新和技术的不断更新。

开放式创新还可以带来更多的想法和思路,有利于解决复杂的科研难题。

3. 敏捷式研发模式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新型研发机构需要建立一种敏捷式的研发模式,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

敏捷式研发模式注重快速响应、快速迭代和快速验证,能够更快地推出产品和技术,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路径1. 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研发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时,需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首先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包括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市场人才等,以保障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加入研发机构,培养一批专业、高效的研发人才。

2. 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新型研发机构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通过加强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向产品和应用的转化,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形成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新型研发机构需要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与其他科研机构、高校院所、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与路径

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与路径

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与路径1. 引言1.1 背景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的日益加速和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备受关注。

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各国都纷纷加大了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加快了研发机构的建设步伐,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传统的研发机构在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时显得力不从心,往往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的要求。

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注重创新协同与跨界合作,使得研究成果更具市场竞争力和应用前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与路径成为了一个亟待研究与探讨的议题。

探索适合不同行业不同环境下的研发机构建设模式和路径,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1.2 研究意义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与路径是当前科技创新领域的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对于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和产业升级的趋势,传统的研发机构已经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需求,因此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和路径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效率,对于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质量,推动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与路径选择不仅关系到研究机构的创新活力和核心竞争力,也涉及到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关系到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顺畅运行。

对于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与路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正文2.1 新型研发机构的类型新型研发机构的类型包括政府主导型研发机构、企业主导型研发机构、高校主导型研发机构以及混合型研发机构。

政府主导型研发机构由政府直接牵头设立和管理,其主要任务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政策的贯彻落实,支持国家重点领域的研发项目。

企业主导型研发机构则由企业发起设立,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品和技术的升级。

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模式

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模式

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逐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型研发机构具备灵活高效的运作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科技变革的要求。

本文将以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模式为主题,探讨其特点和优势。

新型研发机构注重创新和跨界合作。

在过去,研发机构通常是单一领域的专业机构,而新型研发机构则更加注重多学科、跨界合作的创新模式。

它们通过吸纳不同领域的专家和人才,形成横向交叉和纵向融合的研发团队,从而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和推动科技进步。

新型研发机构注重开放和共享。

传统的研发机构往往封闭自守,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烈,而新型研发机构则更加注重知识的开放和共享。

它们通过建立开放的研发平台,鼓励内外部人员共同参与创新活动,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

新型研发机构注重市场导向和价值创造。

传统的研发机构往往以基础研究和学术成果为主,而新型研发机构则更加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实现市场化和产业化。

它们通过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合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新型研发机构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传统的研发机构往往重视个人的学术成就和研究能力,而新型研发机构则更加注重团队的协作和创新能力。

它们通过建立良好的团队文化和激励机制,吸引和培养一流的研发人才,形成高效协同的研发团队,提高研发能力和竞争力。

在运行模式方面,新型研发机构采取灵活高效的管理模式。

传统的研发机构往往采用层级管理和刚性组织结构,而新型研发机构则更加注重扁平化管理和灵活组织。

它们通过建立快速决策和灵活协调的机制,提高决策效率和工作效率,促进创新和变革。

新型研发机构还注重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

在创新过程中,风险和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新型研发机构需要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

它们通过制定科学的研发计划和项目管理,加强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降低风险和提高研发成果的质量。

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与路径

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与路径

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与路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研发机构在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环境、资源和市场的变化,传统的研发机构模式也面临着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讨论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与路径,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创新活力十足、适应市场需求的研发机构。

一、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1. 开放式创新传统的研发机构往往是封闭式的,研究人员在孤立的环境中进行研究,缺乏对外部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而新型研发机构更倾向于开放式创新,与各种机构和个人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和信息,实现创新的互动和跨界融合。

这种开放式创新模式有利于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研发效率和水平。

2. 多元化组织结构传统的研发机构通常采取严格的层级式管理,决策和资源配置都由高层管理人员来决定。

而在新型研发机构中,更注重多元化和平等化的组织结构,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和积极性。

这样的组织结构有利于激发团队创造力,提高研发效率和成果质量。

3. 跨界融合新型研发机构更注重跨界融合,通过与其他行业和领域的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研究和解决复杂的科技难题。

这种跨界融合模式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的交叉传播,推动不同领域的技术和知识相互融合,形成创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路径1. 推动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比如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为新型研发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2. 加强人才培养新型研发机构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科技人才来支撑和保障研发工作的开展。

应该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激励他们参与创新研发,提升研发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3. 加大科研投入新型研发机构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来支持研发工作的开展。

企业和政府应该加大对研发机构的科研投入,提高研发机构的研发实力和水平,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分析

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分析

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分析新型研发机构是指在现有的研究机构体系基础上,从技术、管理、资源、环境等多个方面对研发机构进行改造和升级,以满足新时代对于科技创新的需求。

该机构的运行机制与传统研究机构不同,它主要关注创新、快速响应和高效运作等方面,以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

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应该是开放型、灵活型和协同型的。

研发机构必须有开放的思想和开放的流程,能够有效地与企业、学术机构、政府等各方互动和协作,并积极引进人才、技术等资源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研发机构还必须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能够适应市场和科技的快速变化,及时调整研究方向、项目进度等,提前发现和处理风险。

最后,研发机构要协同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发挥多方面的优势,达到协同创新的效果。

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需要遵循以下策略:一、政策支持。

国家需出台相关政策,包括税收、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政策,以及相关准入门槛、技术指标等要求,从政策层面创造有利于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环境。

二、人才支持。

新型研发机构需要拥有高素质的研究人才,政府、行业协会、学术机构等要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引进、留用等方面的工作,确保新型研发机构人才队伍有足够的能力和素质去保证创新和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三、技术支持。

新型研发机构主要面对高科技领域的研究,需要技术支持。

人民企业等行业主体应着力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积极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为新型研发机构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四、自主创新。

新型研发机构需要自主创新,都需要一定的研究投入和技术力量来支撑。

新型研发机构要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管理,鼓励研究人员提出具有自主创新的创新方案和规划,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推动自身的发展。

五、合作共赢。

新型研发机构的成功依赖于与其他行业主体、企业和创新型人才等方面的合作。

新型研发机构必须始终保持开放、合作与共赢的理念,在技术、资金、知识产权等方面开展合作,以实现共同的创新和发展。

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研发机构则是企业集聚创新资源的载体,是企业创新动力的源泉,是企业成长腾飞的引擎。

企业研发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决定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也在很大程度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企业研发机构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经有关部门认定的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二是企业内部自己建立的研发中心、检测中心、设计中心、中试基地等内部研发机构。

本文在调查分析我区企业研发机构现状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提出建议,供参考。

一、我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现状截至XX年,我区研发机构中,共有4个院士工作站、9个博士后工作站、7个研究生工作站、37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企业技术中心、5个工程研究中心和8个公共服务平台。

承担这些研发机构建设的共56家单位中,高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11家,占19.6%;国有企业、军工企业11家,占19.6%;其他科技企业34家,占60。

8%。

二、我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企业研发机构数量不多。

全区共有科技企业352家.其中,建有研发机构的只有45家,建有率只有12。

8%;61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有16家无任何研发机构,比例达26。

2%。

2、企业研发机构层次不高。

全区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由55所和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建设,企业没有一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等高层次研发机构;企业重点实验室也由于建设要求较高,目前还没有企业成功组建。

3、企业研发机构水平不齐.国有、军工企业研发机构科研实力比一般企业要强。

国有、军工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平均达4.36%,一般科技企业平均为3.54%;国有、军工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34.3%,一般科技企业为14%。

一般企业研发机构科研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7家企业研发投入超过7%,也有5家企业一年内没有申请专利.通过调研发现,创新政策难以享受、创新投入不够、新产品难进市场、专利保护不力、科技人才引进难都是制约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开展创新活动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创新意识不强。

研发机构建设模式

研发机构建设模式

研发机构建设模式
研发机构建设模式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而建立的一种机构。

这种机构通常由一批专业的研发人员组成,他们致力于研究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研发机构建设模式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研发机构建设模式的成功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研发团队。

首先,需要招聘一批高素质的研发人员,他们应该具备专业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

其次,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研发环境,包括先进的研发设备、完善的研发流程和规范的研发管理。

最后,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激发研发人员的创新潜力和工作热情。

在研发机构建设模式中,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建立研发机构。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建立独立的研发中心,这种中心通常由一批专业的研发人员组成,致力于研究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

另一种方式是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研发工作。

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资源和人才优势,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研发机构建设模式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明确研发目标和方向,以确保研发工作与企业战略和市场需求相一致。

其次,需要建立有效的研发管理体系,以确保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成果的转化。

最后,需要加强研发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研发机构建设模式是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研发机构建设模式,并加强研发管理和人才培养,以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拟研发组织产生 的动 力模型。程婧 (0 6在研究以研发为 目的 20 )
虚拟企业的研发决策时认为 , 建以研发为 目的虚拟企业的动 组
从企业的外部需求和 内部改善 的角度来看 , 企业研 发机构 则是沟通外部市场需求与内部技 术提 高的桥梁 。企业从组织学
习的角度 , 对研发机构 在知识 、 技术和信 息的沟 通与传播 中 的 作用做了简单的阐述 。
二 、 业研 发 机 构 的 概 念 与 作 用 企
企业只有生产 出满足市场需求 的产品才能增加销 售量 、 扩 大市场份额 , 同样企业必须以市场的需求 为基 础来安排研发 活 动, 才能够生产出市场适销的产品 。而研 发机 构的建立一方面 能够获取市场的反馈信息 , 另一方面可 以根据市场 需求特点安
2 技 术 研济全球化的影响 、 国的优 惠政 策以及人才因素等 。王 英 我
俊和 丁垄( 05 在 分析 “ 20 ) 官产学 研 ” 型虚拟 研发组 织产生的 内
外部 因素的基础上 , 出了包括信息技 术的发展 、 经济 的 提 知识 崛起 、 全球化 市场 、 政府 的政 策环 境等 因素 的“ 产学研 ” 官 型虚
因是 多方面 的,其形成的动因 多是一些 复杂难 以量化的因素 , 并非简单的技术合作 。这 些成果都是基于特定 的研发机构组织 模 式进行研 究所取得 , 普遍『还不够 。因此 , 生 从一般企业角度来 研究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动因 , 有较大的理论意义 。同时对政 具 府制订更合理 的政 策来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具有指导意义 。
构将有助于提高利用科学成果的能力。
企业研发活动包括两个方面 : 用于创新 的研 发和用于吸收
图 1 企业 研 发 机 构 的作 用
外部知识的研发 。无论是哪种研 发活动 , 最终 的 目的是能够 应
, 24
《 当代经济 ̄o 2 2 1 年3月( ) 上

【 要 】 本 文 运 用 系统 论 的理 论 , 这 一 问题 进 行 了深 入 摘 对
研 究 , 示 了 企 业研 发 机 构 的作 用 , 出 了企 业 建 立 研 发 机 构 揭 提
新 战略 框架下 , 组织协 调企业 内外部 知识和技 术资源 , 行知 进 识 与技 术的积 累 , 创造 与沟通传播 以及新产 品 、 新工艺 的开发
与创新 。具 体表现如 图 1 所示。
1 促 进 企 业 科研 人 员之 间 的交 流 、
动 因 的 内需 外诱 系统模 型 , 出 了 由 于企 业研 发 机 构 是 在 内部 得 需要 与 外部 引 导 双 重 动 因作 用 下 建 立起 来 的 , 府 应在 推 进 企 政
业 建 立研 发 机 构 中发挥 更 大作 用的 结论 。
间能够发现新的产品技术或者能够改 善生产方法等 。企业研 发 人 员的这种长期交流能够使企业充分 利用国际上的技术 、 信息 和设 备 , 企业的研 究人 员将这些先 进技术应 用于实 践 , 使 使得 企业生产更高技术含量的产品 。另外 , 企业科研人 员之间的交 流还有助于其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
企 业研 发机构 的建立给企业 科研 人 员构建 了深入交 流的
【 键 词 】研 发 机 构 关

动因 模型
平台 。企业研发人 员之间的交流大 多数是针对企业研 发过程 中 的实际1 司题展开 的( 比如新技术 的应 用 、 产品改 良等 ) 因而这 , 种交流对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 、 新技术 的应 用往往会产生意
场需 求的挢粱 r 一 一
传甩2 避
合 , 科技成果转化 , 而提高企业整 体素质 和经济 效益 的 加速 从
重要保障 。
4 加 快 科 技 成 果 转化 、
人员的交流
] I - 一 食业研发机 构 竺
作3 一 娜厂
— 挝 核心能力 P
魁避
企业研发机构是企业的核心能 力部 门 , 企业 技术创新 的 是 来源 , 是吸收 、 合和过滤内外部信息的关键部 门。企业研 发机 融
想不到 的效能 。通过广泛而深入 的意 见交流 , 企业 科研人 员之

引 言
中国各级政府对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非常 关注 , 出台 了相 关 政 策以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同时 , 一些学者 也开始从学 术
上 对企业建立研发机 构动因 问题 进行研 究 ,取得 了一定的成 果 。如张婧从 (0 4 认为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的原 因 20 )
排企业的研发活动 。
3 提 升 企 业 核 心 能 力 的重 要 保 障 、
企业研 发机构是指 由企业建 立或拥有 以及能 够为企业服
务的从事技术研发活动的各类机构 ,包括 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技术 中心和其他研 发机 构等 。企业研发机构 的服 务对象是企业 自身 , 发活动包括技 术创 新 、 研 技术 引进 、 消化吸
技术 发与市 I 进 f 健
聪 明才智的舞台 , 通过 企业科研 人员的研发 活动 , 企业能 够创 造新 技术 、 发现新 方法 , 些新技术新 方法都是 企业 的宝贵 资 这 源, 是企业 ( 尤其是技术型企业 ) 的核心竞争能力 。 企业研发机构作为企业核心能 力的体现 , 不仅 是提升企业 技 术创新能 力的重要保障 ,更是促进 企业生产 与科技 紧密结
收等活动 。企业研发机构可以是独立法人 资格 的研发机构 , 也
企业核 k Lz 力是企业独具 的、 , 支持企业可持续 竞争优势的 核心 , 企业 生存和 发展的决定 因素 , 且是其 他竞争 对手难 是 而
以超越和模 仿的特别能力 。企业研发机构是企业科研人 员发挥
可以是在企业内部设立的研发部门。企业研 发机构作为承担 企 业研发 活动 的组织形式 ,其作用就是通过 有效的研发活动 , 形 成企业 自有 的技术体 系与技术能 力, 其任务就是在 总体技术 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