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理论解析

合集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内容?() A. 资产负债表 B. 利润表 C. 现金流量表 D. 预算执行情况表答案:B 解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预算执行情况表、现金流量表以及相关的附表和附注。

利润表属于企业财务报表的内容。

2、下列哪个科目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净资产科目?() A. 事业基金 B. 专用基金 C. 结余 D. 权益法调整答案:D 解析:行政事业单位的净资产科目包括事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和本期盈余。

权益法调整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负债科目。

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收入的内容?() A. 上级补助收入 B. 事业收入 C. 经营收入 D. 其他收入答案:D 解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收入的内容包括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收入的内容。

二、多选题1、下列哪些科目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科目?() A. 现金和银行存款 B. 存货和长期投资 C.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D. 往来款项和财政应返还额度 E. 非流动资产和权益性投资答案:ABCDE 解析: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科目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存货和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往来款项和财政应返还额度、非流动资产和权益性投资。

2、下列哪些选项属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支出的内容?() A. 基本支出 B. 项目支出 C. 上缴上级支出 D. 经营支出 E.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答案:ABCD 解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支出的内容包括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和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不包括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因此选项E不正确。

3、下列哪些选项属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A. 比较分析法 B. 比率分析法 C. 趋势分析法 D. 因素分析法 E. 结构分析法答案:ABCDE 解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思考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思考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思考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表现出来的基础,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的思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的思考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外部表现的基础,关系到单位的管理与运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还存在诸多的疏漏,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会计核算的相关制度并不健全当下,事业单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十分严重,“铁饭碗”、“皇粮”的思想根深蒂固。

会计大多数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没有到位,财务管理制度大多流于形式,还存在诸多不健全的地方,使会计核算无章可循。

更有甚者有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本身就不合理,没有依照严谨科学的态度去进行,为后续的工作埋下了隐患。

(二)预算和执行能力不足在预算和执行能力上的缺乏,使会计核算工作难以进行,具体表现在在编制预算时,没有从大局出发,过分注重局部利益,没有按照零基预算的原则进行编制,影响了准确性。

再者,在预算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浪费的现象,更有甚者有些单位对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的划分界定混乱,没有做到专款专用的原则。

最后,某些事业单位在项目资金的使用过程中疏于管理,造成了重预算而轻效果的情况。

(三)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的约束不足会计核算工作一般是以《企业会计制度》和《事业会计制度》为参考,会计核算中时常会出现会计科目编制过于随意的问题,经常出现例如账实不符的情况。

财政专项基金的处理也大都没有按照要求严格去进行,导致了财政拨款数额的急剧增长。

[2]在纳税相关科目的反映中也过于笼统,很难反映出税务缴纳的实际情况。

诸多的制度上的约束缺失,造成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失真。

(四)内部控制制度上存在问题事业单位的运营是单位与单位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整体上看,存在部分间财务监督机制的制约较弱的现象。

通常出纳仅由一人担任,容易造成管理失控,移交不规范的情况,容易进一步造成违纪行为。

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转换分析

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转换分析

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的转换分析摘要: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者服务以及为社会提供公共利益的非营利性组织。

为推进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与壮大,应切实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之间的关系。

会计确认基础又称之为记账基础,其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是指以实际收到或支付款项为确认本期收入和本期费用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权责发生制是指获取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转换分析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其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中存在的缺陷越来越突出,再加上,我国现行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确认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行事业单位的需求,为此,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制定有效对策加快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转换,进而,推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行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存在的缺陷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存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包括事业单位信息使用者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评价和经济决策、会计确认基础无法准确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会计确认基础无法适应资金集中支付制度的需要、收入项目不配比,不能够真实反映当年收入结余以及相关会计报告信息缺乏真实性、科学性。

1.事业单位信息使用者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评价和经济决策就我国现行事业单位而言,其实行政府采购手续较为复杂、程序较多、技术参数多以及审批购买时间相对较长。

同时,运用收付实现制时,其不同的拨付方式将对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产生不同的影响,再加上,采购与支付间隔跨年度存在账实不符问题,极易造成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形成不同的评价,进而,使得事业单位信息使用者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评价和经济决策。

2.现行会计确认基础无法准确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与一般企业相比,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和长期资产是不计提折旧和根据市值计提减值准备的,以此,造成事业单位中的固定资产和长期资产难以及时把握其具体实际的净值;另一方面,基于事业单位在收付实现制时无法准确的反映出资产的耗费,进而,现行会计确认基础势必难以无法反映出资产的真实价值。

事业单位会计知识点

事业单位会计知识点

事业单位会计知识点事业单位会计是指以公益、社会服务为目标的单位,如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

事业单位会计有其特殊性,需要掌握一些专业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事业单位会计的相关知识点。

一、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事业单位会计是指以经济实体形式组织的、政府性的、财务管理特殊的职能机构所采用的一种会计制度和方法。

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主要包括:计划管理特点、财务管理特点、会计信息特点、预算管理特点等。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核算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由财政部制定的财政会计制度中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财政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准则是根据事业单位具体情况制定的会计改革的政策规定,是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本依据。

三、事业单位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事业单位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分类账等。

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

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主要过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日常收支核算、年终结账、会计报表编制等。

五、事业单位会计的特殊问题与解决方法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一些特殊问题,如:经费调度、公用事业费用核算、科研活动经费核算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

六、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与审计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主要由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负责,通过定期检查、监督和审计来确保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七、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要求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还要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事业单位会计的相关知识点的介绍,事业单位会计是一门专门的会计学科,需要掌握一些特殊的知识和技巧。

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自己的事业单位会计水平,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财务管理做出贡献。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及实操一、会计核算基础会计基础或会计处理基础、会计确认基础,是指会计上确认一个会计期间的交易和事项的标砖。

鱿鱼会计核算工作要分期进行,就有可能产生同一会计期间,各项交易和事项的发生与款项的实际收取和支出不一致的情况。

例如本月应收的收入,可能在以后月份才收到,也可能在实现以前提前收到;应付的支出,可能在以后月份才支付,叶可能在发生以前提前支付。

对此,在会计上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标准(会计基础),一种是收付实现制,亦称现金基础;另一种是权责发生制,亦称应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是指收入和支出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支出的实际发生和影响作为确认计量的标准,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支出,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支出,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

*当期发生的,无论是否收付,都应当期处理*收付实现制:是指在现金已经收到或支付时确认交易和事项,并以某一期间收到和支付的现金的差异来计量财务结果的一种会计基础。

在收付实现制下,所有的现金收入,不论是何种类型,都在收到现金时加以确认;所有的现金支出,不论是何种类型,都在现金支出时加以确认。

*不管在某一期间发生的,收付现金时确认并处理*收付实现制具有以下特征:(1)收付实现制作为确认的基础,它一般用于确认收入和支出或支出;(2)按照收付实现制,所有收到的现金都应计入当期收入,所有现金支出也都作为当期支出,收入与支出配比后的净收益实际上就是现金收支的净额;(3)在纯粹的收付实现制下,会计只确认实际已发生的现金收支事项,而不反映与现金收支无关的事项,也不考虑未发生的现金收支或虚拟的现金收支。

因此,会计实体的全部资产都是现金,它没有现金形式以外的资产,也不可能有债权债务;(4)收付实现制下不考虑预计收入、预计支出、以及应计收入和应计支出的存在,会计期末根据账簿记录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不存在对账簿及记录于期末进行调整的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会计是指政府控制并管理的单位,其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有所不同。

对于从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人员来说,掌握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需要了解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规定。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对事业单位会计处理、表达和揭示的要求,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报告的依据。

掌握这些准则和规定,能够帮助会计人员正确处理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其次,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需要了解会计核算和报表的基本流程。

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和费用等项目的核算原则和方法,以及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财务报表的要求。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流程,才能正确地记录和报告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另外,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还需要了解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

包括预算编制、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能够帮助会计人员协助领导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总之,掌握事业单位会计基础知识对于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胜任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并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和经营做出贡献。

会计基础知识事业单位

会计基础知识事业单位

会计基础知识事业单位
《会计基础知识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指依法设立,由政府或者社会团体举办,进行非营利性活动的组织。

在会计基础知识领域,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与其他单位有所不同,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对象是公共财产和公共财产的增减变动情况,重点关注公共资产的运作情况。

在资产的使用上,事业单位要坚持“公益最大化、自身谋求合理可能的利益最小化”的原则,确保资产的合理利用和保值增值。

其次,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建立和健全适合事业单位特点的会计核算制度。

这包括财务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等方面,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合理设计会计体系和会计制度。

再者,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要求更加严格,要做到账目清晰、资金安全、财务稳健,确保公共资产的安全和有效管理。

最后,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要及时报送会计报表,接受审计和监督,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总之,会计基础知识事业单位与其他单位有一些不同之处,掌握好这些特点,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核
算质量。

希望相关工作者能够认真学习会计基础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事业单位会计知识点

事业单位会计知识点

事业单位会计知识点1.事业单位会计基本概念:事业单位会计是以非营利为目的的,注重进行核算和报告而不是追求盈利的一种会计制度。

其核算和报告的目标是提供真实、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供决策者参考。

2.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等核算内容。

其中,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等;负债包括应付款项、预收款项、长期负债等;所有者权益包括基金、专用基金等。

成本核算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配、计算和核算,损益核算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分配等。

3.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要求,事业单位应当制定相关的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其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会计制度包括会计制度的设置、会计制度的应用、会计核算方法等。

4.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计量方法和核算方法。

计量方法是指对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的计量方式,一般按照成本和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核算方法是指按照事业单位的不同经济业务进行核算,一般包括资本性支出和经营性支出的区分、费用的划分等。

5.事业单位会计报告:按照国家规定,事业单位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报告附注。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会计报告附注包括对财务报表中各项重要数据的解释和说明。

6.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国家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报告进行监督,主要是通过会计事务所的审计来进行监督。

会计事务所需要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报告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合规性。

这些是事业单位会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提高其会计核算和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理论解析

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理论解析

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理论解析一、事业单位会计发展新形势与现实困境1、事业单位会计目标的多元化《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第二章“一般原则”中提出了事业单位会计目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适应预算管理和有关方面了解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及收支情况的需要,并有利于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经营管理。

”这一要求反映了事业单位会计目标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由宏观的经济管理到中观的财务管理再到微观的经营管理,满足内外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协调好国家、组织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体现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指导思想。

社会效益的产生往往要经历很长的时期,资金运营也要跨越不同的会计期间,仅仅收付实现制是无法解决长期资金的会计核算问题的。

诸如一些事业单位在当年年末突击花钱或者隐瞒大量结余没有纳入预算管理,致使大量资金白白浪费,资金核算与管理就明显违背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会计目标。

2、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的广泛性随着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经营深度、广度的不断加深,资金来源已不再仅仅依靠财政拨款,筹资渠道更加广泛。

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各事业单位随着事权的逐步下放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财权。

因此,事业单位除了主要从财政部门取得的资金以外,还可以从主管部门或者上级单位取得非财政性资金,以及通过银行信贷、吸收投资、接受捐赠、开展专业业务活动以及辅助活动等取得各项资金。

3、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财务报表内容不完整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报表体系,这些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主要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无法反映其他的重要信息,如行政事业单位财报告中的核心报表—资产负债表,它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和负债进行持续衡量的工具,由于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因而不能充分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整体财务状况;收入支出表提供的息也主要是关于现金收支及现金余额的信息,难以体现政府的运营绩效。

二、事业单位会计确认理论基础-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1、事业单位净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净资产是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反映了事业单位本身的价值。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培训课件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培训课件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培训课件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提供系统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提升会计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知识1.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概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定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特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职责和义务1.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概念和作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体系结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核心原则1.3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本要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方法和程序•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特殊问题1.4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基本内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编制方法和程序•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分析和应用2.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运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具体操作流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动和调整2.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软件使用•常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软件的数据录入和信息查询•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软件的报表生成和分析2.3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操作•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账簿的建立和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3.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基本概念和目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主要内容和程序•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方法和手段3.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审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审计的背景和特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审计的程序和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审计的监督和处罚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4.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背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原因和目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政策和措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意义和影响4.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关键问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难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人员培训和组织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实施和效果评估五、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在本课程的最后阶段,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巩固学员的知识,并提供实践操作机会,帮助学员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理论解析

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理论解析

标准 进行 确认收入 或费 用。 在收 付实现 制 下 ,所有 收到 的现金 都作 为本 期收 入 , 所 有 支出 的现金 都作 为本期 费用 ; 而在 现 然 实 经 济 活动 中 ,由于 商 业信 用 的广 泛 存 在, 一个 经营 主体 纯粹 的现 金 收 支业务 是
不 可能存 在的 。 管收 付实现 制为资本 运 尽
( ) 三 权责发 生制及 其存在 的合理性 权 责 发 生 制 也 称 应 计 制 ( c ra A cu l S s m) y t ,是 以权 利或责 任是否发 生 的时 e
政应 按权 责发 生制预 算要 求 , 将社 会保 障 需 求本 期 应分 担 的经 济 责任 列入 年 度 支 出预算 : 算单 位对 未来 社会保 障 需求 应 预 负担 的经济 责任 , 按权 责发 生 制原则 列 应
报 当年 支出。
或 有债务 。如 政府 提供担 保 的债务 等 , 参 照 企业 或 有 负债 处 理 原则 , 设 “ 计 负 增 预 债 ” 目核 算 , 科 并按 权 责发 生 制 原则 确 认 “ 计负债 ” 在报表 中列 支。 预 并 ( ) 大政府 会计 核算 内容 , 善财 三 扩 完
下 ,不 仅涉 及 已经 发生 的实 际现金 收 支 , 还包 括可能 将要 发生 的虚拟现 金流 动 , 利 润额 的确定 是通 过采 用盘存 法 , 前后 两 将 期净 资产 的变动 额 ( 拟现 金 变动额 ) 虚 视 为 当期所实 现 的利润 。在现 金流 动制 下 , 要求 全部 资产和 全部 负债应 以现 行市价 、
维普资讯
事业 单位 会计确 认基础理论解 析
河北科技务会计 的确认基 础存 在收付 实现制 、 现金流 动制和权责发生制之说 。笔 者在 对事业单位的会计 目标 、 资金 来源、 净资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的改革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的改革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的改革作者:王正君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2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是会计的两大确认记账基础。

在国企,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事业单位会计除了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以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实际收到或支付款项为确认本期收入和本期费用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

也就是说,在现金收付的基础上,凡在本期实际付出的现款费用,不论其是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应计的费用处理;反之,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应计的收入处理。

在纯粹的收付实现制下,会计只确认与现金收支有关的事项,且所有支出作为费用,实际收到的现金才是收入。

因此,会计主体的全部资产都是现金,它没有现金形式以外的资产,也不可能有债券与债务。

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以及为社会提供公共利益的非营利性组织。

一方面,它要处理好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

从事业单位本身来讲,它不具备政府机关的权威性,也不具备企业单位的营利性,是介于行政机构和企业单位之间的一种组织。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确认基础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确实起过积极作用,保障了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及时掌握了财政资金供需情况,从而保证了财政资金正常供给,而且操作相对简单,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较为实用。

然而,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事业单位不断参与市场经营的今天,事业单位所从事的经营活动也越来越复杂,原有的财务会计确认基础已不能适应现实环境。

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会计信息,对目前实行的收付实现制进行改革、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一、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的弊端收付实现制以款项是否收付作为标准入账。

当收益发生和实际收到款项时间不在同一期间时,会计记录便不能反映该期收入的真实情况。

试论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

试论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

试论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
会计要素是会计科目的基础,是会计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的基础。

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是指确定会计要素是否应当计入财务报告的标准。

在会计准则框架下,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主要包括可靠性、权责发生和计量属性。

首先,可靠性是会计要素确认的重要标准。

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客观。

会计要素确认必须基于充分的证据和可靠的数据,避免主观臆断和虚假记载。

只有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才能有效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其次,权责发生是会计要素确认的核心标准。

权责发生原则要求会计要素确认应当以交易实际发生的时间为准,即在权利转移或责任发生时确认相应的会计要素。

只有依据权责发生原则确认会计要素,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再次,计量属性是会计要素确认的重要标准。

计量属性是指确定会计要素的计量基础和计量方法。

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应当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确保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和可比性。

不同的会计要素可能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如成本法、公允价值法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综上所述,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是会计准则制定和应用的基础,决定了会计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会计人员在确认会计要素时应当严格遵循可靠性、权责发生和计量属性等标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只有按照规定的标准确认会计要素,才能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为利益相关方提供有用的信息,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费用)会计处理确认依据的思考

对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费用)会计处理确认依据的思考

对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费用)会计处理确认依据的思考陈学磊贵州省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是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引用了权责发生制,两种制度的采用必定给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主要阐述如何理解收付实现制业务处理的确认依据,进而正确引导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在收付实现制记账基础下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的确认基础收入和支出(费用)确认依据一、引言财政部于2012年12月27日印发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准则第一章第九条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在实际业务中,如何把握收付实现制下收入、支出会计业务处理的确认依据呢?二、事业单位会计的概念事业单位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以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业务活动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的专业会计,是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并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

事业单位会计是我国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对于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预算信息有着重要的作用。

事业单位会计需要反映财政预算资金的运行情况,以及单位的业务资金运行情况,合理组织收入,严格控制经费支出,认真履行会计监督,做好会计核算,提供财务服务。

三、事业单位会计的确认基础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是解决何时确认的问题,在发生的会计事项被确定特定的会计要素后,需要确定其计入相应会计账户的时间,这就需要采用收付实现制或者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的问题了。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一)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

改革视角下探讨政府会计确认基础

改革视角下探讨政府会计确认基础

由于 采 购 人 宗 项 F时 常 有 跨 年 度 的 I 情 况 发 , r 些 当期 虽 已发 乍但 尚 未 对 那
支 付 的 部 分 , 用 权 责 发生 制 可 以更 为 科 采
、由蛐 铜 _ 扫 n ^n 扛 1d 口 r1 +向 工I I
1 80
进 地分 阶段地 引入权 责发 ,制 , 责 发,制 } 权 J i 与收 付实现 制存 很 长的 ‘ 时间 内 共 用发 段
改革视 角下探讨政府会计确认基础
口 游 书 恒
( 夷 山市 会 计 核 算 中 心 , 武 福建 武 夷山 3 1 0) 6 0 6
挥作用。 即第一步先 由 j 完全的收付实现 制改为修正的收付实现制, 即以收付实现制 为主 , 对某 些会 计事 项采用 权责 发 生制 。第
足各 方面 使 用者 的信 息 需求 。同时 , 将权 责
权 责 发 生制 给 管 理 和 监 督 带 来 了 一 定 的 挑 战 , 因 为 要 比 较 多 的 使 用 主 观 判 断, 例如 资产 的有 效使用年 限 、 或有 负债 的 确 认 、 入 的 预测 等 等 。这 些 主观 判 断 收 是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是否 能够 合理 的 反 映 相 关 信 息 , 需 要 包 括 决 策 者 在 内 的 都 信息使用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从而 杜 绝 对权 责发 生 制 的 滥 用 。 三 、 国 采 用权 责发 生 制 的 推 进 方式 我
计 和财 务报 告中采用权责发生制 , 而在预
算 中仍 保 留收 付 实 现 制 , 而有 利 于 信 息 从 处 理 的简 化 和 预 算制 度 的 稳 定 性 。 总 之 , 权 责发 生 制可 以帮助 信息 使用
者 评价 政府 部 f ̄ 用 公共 资源 的效 率及 其 -J j

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理论解析

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理论解析

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理论解析作者:高素玲来源:《会计之友》2008年第11期【摘要】关于财务会计的确认基础存在收付实现制、现金流动制和权责发生制之说。

笔者在对事业单位的会计目标、资金来源、净资产价值以及理财核心分析之后,指出权责发生制是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事业单位;权责发生制;会计确认基础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者服务以及为社会提供公共利益的非营利性组织。

一方面它要处理好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

从事业单位本身来讲,它不具备政府机关的权威性,也不具备企业单位的营利性,是介于行政机构和企业单位之间的一种组织。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确认基础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而企业财务会计确认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然而,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事业单位不断参与市场经营的今天,事业单位所从事的经营活动也越来越复杂,原有的财务会计确认基础能否适应现实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一、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三种观点关于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目前有三种提法:一是收付实现制;二是现金流动制;三是权责发生制。

三种会计确认基础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都有其现实意义,但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

(一)收付实现制及其存在的缺陷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Cash System),是以收到或者付出现金的时间作为标准进行确认收入或费用。

在收付实现制下,所有收到的现金都作为本期收入,所有支出的现金都作为本期费用;然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由于商业信用的广泛存在,一个经营主体纯粹的现金收支业务是不可能存在的。

尽管收付实现制为资本运动过程中的现金流量要素提供了确认基础,但它无法解决属于债权、债务关系中的资产、负债、利润分配等会计要素的确认问题,因此,收付实现制这一确认基础不是现实的选择。

(二)现金流动制及其存在的缺陷现金流动制(Cash Flow System)也称完全修正的收付实现制(Fully Modified Cash System),也是当前会计理论界探讨比较多的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考试知识点

事业单位会计考试知识点

事业单位会计考试知识点简介:事业单位会计考试是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重要选拔方式之一。

掌握事业单位会计知识点对于参加考试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会计基础、会计准则、会计处理等角度,探讨事业单位会计考试的知识点。

一、会计基础1. 会计的概念和职能:会计是一种对经济活动进行记账、报告和分析的方法和科学。

其主要职能包括:记录经济活动、准确计量经济活动、提供财务报告、参与经济决策等。

2. 会计的分类:会计可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主要关注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方面的信息,为外部利益相关方提供财务报告。

管理会计则关注内部经营活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二、会计准则1. 会计准则的概念和目的: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的规则和原则,其目的是确保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和可理解性。

2.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针对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的规则和原则。

其特点是注重公益性、非营利性,关注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

3. 会计主体和会计报告主体:会计主体指参与经济活动并进行会计核算的组织或个人。

会计报告主体指会计主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向内外部利益相关方提供的会计报告。

三、会计处理1.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包括权责发生制、现金收付制和混合制等。

权责发生制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

2. 记账凭证和会计账簿:记账凭证是记录经济活动的依据,通常包括原始凭证、一般凭证和特殊凭证等。

会计账簿是记录和汇总记账凭证内容的工具,包括总账、明细账等。

3. 会计核算流程:会计核算流程包括凭证登记、凭证审核、凭证复核、账务处理、账务调整、试算平衡、报表编制等环节。

四、财务报表1.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融资状况。

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理论解析(一)

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理论解析(一)

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理论解析(一)【摘要】关于财务会计的确认基础存在收付实现制、现金流动制和权责发生制之说。

笔者在对事业单位的会计目标、资金来源、净资产价值以及理财核心分析之后,指出权责发生制是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事业单位;权责发生制;会计确认基础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者服务以及为社会提供公共利益的非营利性组织。

一方面它要处理好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

从事业单位本身来讲,它不具备政府机关的权威性,也不具备企业单位的营利性,是介于行政机构和企业单位之间的一种组织。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确认基础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而企业财务会计确认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然而,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事业单位不断参与市场经营的今天,事业单位所从事的经营活动也越来越复杂,原有的财务会计确认基础能否适应现实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一、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三种观点关于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目前有三种提法:一是收付实现制;二是现金流动制;三是权责发生制。

三种会计确认基础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都有其现实意义,但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

(一)收付实现制及其存在的缺陷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CashSystem),是以收到或者付出现金的时间作为标准进行确认收入或费用。

在收付实现制下,所有收到的现金都作为本期收入,所有支出的现金都作为本期费用;然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由于商业信用的广泛存在,一个经营主体纯粹的现金收支业务是不可能存在的。

尽管收付实现制为资本运动过程中的现金流量要素提供了确认基础,但它无法解决属于债权、债务关系中的资产、负债、利润分配等会计要素的确认问题,因此,收付实现制这一确认基础不是现实的选择。

(二)现金流动制及其存在的缺陷现金流动制(CashFlowSystem)也称完全修正的收付实现制(FullyModifiedCashSystem),也是当前会计理论界探讨比较多的问题。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_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_[共3页]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_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_[共3页]

第一章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基本理论在政府财政会计中,为了如实反映当期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的货币金额,平时都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确认基础。

但是,到了年末,为了准确反映当年的预算收支结余,对于特别业务则需要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确认基础进行账务处理。

比如,当年政府预算已经安排了财政支出,但由于用款进度缓慢等原因而使款项尚未拨出,应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确认基础列为当年支出,否则,就容易造成当年财政支出数字虚减和财政结余数字虚增。

行政单位除了财政拨款收入以外,一般没有业务收入。

有些行政单位虽然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取得一些收入,如公安部门收取的身份证制作费等收入,但是这些收入具有代收性质,必须如数上缴财政,作为应缴财政款进行核算。

因为行政单位当月取得的财政拨入经费,用于满足当月的各项开支,所以,应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确认基础核算当月的收入和支出。

事业单位除了取得财政补助收入以及政府给予的其他补助收入以外,大多情况下都可以取得业务收入,还有一些事业单位不享受财政补贴,完全依靠自身取得的事业收入弥补其支出。

为了对收入、支出进行配比核算,考核业务成果,充分反映事业单位在财务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为会计确认基础进行会计核算。

对于事业单位的非经营性经济业务,可以采用收付实现制为会计确认基础进行会计核算。

由此可见,政府财政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原则上执行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可以同时以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为会计确认基础。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在应用上并不是绝对的,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和修正的收付实现制。

各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加以规范。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在一定条件下同时并用,是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一个特点。

第二节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是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

一、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就是基本假设。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活动的服务对象、核算期间、不确定条件等作出的假定,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理论解析【摘要】关于财务会计的确认基础存在收付实现制、现金流动制和权责发生制之说。

笔者在对事业单位的会计目标、资金来源、净资产价值以及理财核心分析之后,指出权责发生制是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事业单位;权责发生制;会计确认基础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者服务以及为社会提供公共利益的非营利性组织。

一方面它要处理好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

从事业单位本身来讲,它不具备政府机关的权威性,也不具备企业单位的营利性,是介于行政机构和企业单位之间的一种组织。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确认基础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而企业财务会计确认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然而,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事业单位不断参与市场经营的今天,事业单位所从事的经营活动也越来越复杂,原有的财务会计确认基础能否适应现实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一、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三种观点关于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目前有三种提法:一是收付实现制;二是现金流动制;三是权责发生制。

三种会计确认基础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都有其现实意义,但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

(一)收付实现制及其存在的缺陷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Cash System),是以收到或者付出现金的时间作为标准进行确认收入或费用。

在收付实现制下,所有收到的现金都作为本期收入,所有支出的现金都作为本期费用;然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由于商业信用的广泛存在,一个经营主体纯粹的现金收支业务是不可能存在的。

尽管收付实现制为资本运动过程中的现金流量要素提供了确认基础,但它无法解决属于债权、债务关系中的资产、负债、利润分配等会计要素的确认问题,因此,收付实现制这一确认基础不是现实的选择。

(二)现金流动制及其存在的缺陷现金流动制(Cash Flow System)也称完全修正的收付实现制(Fully Modified Cash System),也是当前会计理论界探讨比较多的问题。

现金流动制是以期末持有的净资产视为虚拟现金净流入额,期初持有的净资产视为虚拟现金流出额,然后将虚拟现金流入量和虚拟现金流出量进行比较的差额视为虚拟现金净流量,来确定当期所实现的利润额。

在现金流动制下,不仅涉及已经发生的实际现金收支,还包括可能将要发生的虚拟现金流动,利润额的确定是通过采用盘存法,将前后两期净资产的变动额(虚拟现金变动额)视为当期所实现的利润。

在现金流动制下,要求全部资产和全部负债应以现行市价、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这实际上是财务报告的计量观和收益决定的资产/负债观。

现金流动制有两个致命的缺陷:一是它存在的条件比较严格,需要有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

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发达,事业单位的资金供应和运用受到政府干预程度较大,对现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的采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二是资产和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公允价值的确定难度很大,可靠性不高。

尽管现金流动制比较理想,但缺乏现实基础,在实践中应用比较困难,正如坎宁曾经发出的“真理可能既是昂贵的,又是无用的”的感叹。

(三)权责发生制及其存在的合理性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Accrual System),是以权利或责任是否发生的时间作为标准进行确认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会计要素。

在权责发生制下,以收款权利或者付款责任是否在本期发生来确认本期的收入或者费用,即把属于本期已实现的收入或者已承担的费用以及属于本期的资产或负债,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以及资产或费用处理;反之亦然。

权责发生制的合理性在于:一是在会计初次确认中,权责发生制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涵盖部分收付实现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收付行为也是权利或责任的发生行为,二者并不矛盾;二是在会计再次确认中,即使不是现金收付事项,只要采用一定方法进行调整也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事项,以现金流量表为例,表内“现金制”下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通过“应计制”下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会计账簿的数据调整而来;三是会计上大量的应计、预提、递延、摊销项目正是由于有了权责发生制才得以及时、正确地估计、判断和计量,解决了各项会计要素的发生期和归属期的问题;四是权责发生制为收入实现原则、费用配比原则等奠定了基础。

因此,权责发生制作为财务会计确认基础(包括初始确认和再次确认)是科学合理的,同时它也是会计计量的基础。

二、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的现实选择随着事业单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使用者范围的不断拓展以及内部财务管理重心的变化,这些内外因素对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事业单位会计目标的多元化《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第二章“一般原则”中提出了事业单位会计目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适应预算管理和有关方面了解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及收支情况的需要,并有利于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经营管理。

”这一要求反映了事业单位会计目标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由宏观的经济管理到中观的财务管理再到微观的经营管理,满足内外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协调好国家、组织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体现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指导思想。

社会效益的产生往往要经历很长的时期,资金运营也要跨越不同的会计期间,仅仅收付实现制是无法解决长期资金的会计核算问题的。

诸如一些事业单位在当年年末突击花钱或者隐瞒大量结余没有纳入预算管理,致使大量资金白白浪费,资金核算与管理就明显违背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会计目标。

(二)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的广泛性随着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经营深度、广度的不断加深,资金来源已不再仅仅依靠财政拨款,筹资渠道更加广泛。

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各事业单位随着事权的逐步下放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财权。

因此,事业单位除了主要从财政部门取得的资金以外,还可以从主管部门或者上级单位取得非财政性资金,以及通过银行信贷、吸收投资、接受捐赠、开展专业业务活动以及辅助活动等取得各项资金。

例如高等院校的合资办学、银行贷款、职工集资等筹资形式日益多样化,使得信息使用者的外延进一步扩大。

他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商业信用的普及,使得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基础处于劣势。

(三)事业单位净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净资产是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反映了事业单位本身的价值。

由于现金流动制存在条件比较严格,必须存在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因此,采用现值或者公允价值来计量资产和负债都受到了限制;加之事业单位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尽管筹资渠道广泛,但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性资金,受政府的干预程度较大。

基于市场失灵或市场经济不完善,现金流动制难以真实确定事业单位净资产价值。

然而,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的一些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又出现失真现象,影响净资产的实际价值。

由于事业单位全部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内既不提折旧,也不提减值,在报废之前仍然以原始价值在账面进行反映,脱离其实际价值,虚增了资产和净资产总额,同时也虚增了事业结余,这是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于高等院校,占据高校办学经费一多半的学费和住宿费,由于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使得学生大量欠费的隐性债权未能反映在账面上,未上交主管部门的学费和住宿费等隐性债务也没能反映在账面上。

此外,高等院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高等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高等院校未来发展的原动力,在收付实现制下这些人力资源都无法给予反映。

上述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在收付实现制下与实际价值相背离,导致了事业单位净资产价值失真。

只有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才能将大量的应计、待摊等项目及时准确地确认和计量,才能解决各项会计要素的发生期和归属期的问题,真实、可靠地反映各项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价值,进而保证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或价值真实性。

(四)事业单位理财核心——预算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处于财政资金链条的末端,事业单位应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的编制要求、程序、预算报表格式编制年度预算(包括预算说明),并按规定的报送时间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同级财政部门。

只有让事业单位参与预算管理,才能促进财政资金分配的不断优化,以达到预期目的。

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

在年度预算的基础上要加强经济核算,依法组织各项收入、控制各项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预算管理不仅要根据以前年度的现金实际收入数和现金实际支出数,也要参考那些应当取得的收入或承担的支出而实际尚未收到或无力承担的债权或者债务,预算管理的基础需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数据。

正是由于权责发生制在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方面如此重要,以至于国内外会计理论界对其不知所措。

IASC在《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作为财务报表的基础假设;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作为财务报表要素的会计程序;而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章总则中,在会计假设和会计要素之间单独列出“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但并没有明确它的地位归属。

笔者认为,权责发生制作为事业单位的会计确认基础,在选择合适计量属性的前提下,所有的权利、义务以及相关的收入和支出等要素都能解决确认时间问题,即发生期和归属期的界定问题,权责发生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1] 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11月.[2] 刘文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探析.财会通讯,2006年第2期.[3] 范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刍议.财会研究,2005年第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