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初中语文导学案)
部编版七下语文导学案:9 阿长与《山海经》
9 阿长与《山海经》【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整体把握阿长这人物的品格风貌及作者对她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作者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刻画人物的手法,并学习详略得当、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体会作者对阿长深厚的怀念之情,感受文中所表现的质朴的爱。
【学习重难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2.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学习流程】预习导学第一课时1.请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huáng()急②粗拙( ) ③烦suǒ()④惧惮()⑤疮()疤⑥憎恶()⑦孤孀()⑧惊骇()⑨渴()慕⑩针灸()⑾疏懒()⑿震sǒng()⒀诘()问⒁pī雳()⒂掳()掠2.请给下面多音字注音组词:恶:薄:帖:空:3.初读课文,全方位感知人物,用“阿长是一个的人”说话。
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
可以有如下一些说法: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但烦琐之至的人;阿长是一个迷信但善良、朴实、热情为“我”着想的人;阿长……学习研讨再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怀。
4.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哪些事情?你能概述一下吗?5.标出课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
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是:由此看出,本文是以为线索,采用了的写作手法。
6.从中你看出长妈妈是怎样一个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2.体会先抑后扬的手法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作者叙述了长妈妈的一些琐事后,用相当多的篇幅推出了买《山海经》一节,朗读19~29段。
思考: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
请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经过:结果:学习研讨1.作者在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时,用了一种什么写法?作者叙述的几件事情中,属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属于“扬”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2.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人教版(2016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文学常识1.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来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2.散文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种文体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表达含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散文按照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记叙散文,即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但闻在表现手法上,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成分。
内容上要求有真情实感,即叙写真人真事。
抒情散文,即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法是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
议论散文,即以说理为主的散文。
这种说理长借助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表达,文学色彩较浓。
其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语言凝练。
3.相关链接《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也是我国第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
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全书18篇,约31000字。
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
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4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
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第一课时★预习检测1.给下列汉字注音。
骇()掳()悚()惶急()诘问()保姆()2.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①……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母。
()②都是些烦锁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9《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珠海新世纪学校2018级初一语文 导学案NO.1 编制人:陈家森 备课签字:张宝芝 包科领导签字:王玉周 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chensh255@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9. 阿长与山海经【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围绕 中心选择材料,记叙有详有略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少年鲁迅对阿长态度的变化,揣摩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1.准确把握文中作者的感情脉络,使学生能读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2.体悟作者在文中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预习案】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填空。
文体知识定义:散文,是和小说、戏剧、是个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说理)散文。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
1.填空。
鲁迅,原名 ,字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 、 。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代表作有散文集 ,散文诗集 ,小说集 、 ,杂文集 、 、 等,本文选自 。
2.你能说出作者的几句名言吗?3.给加点的字注音。
骇.( ) 掳.( ) 悚.( ) 絮.说( ) 惶.急( ) 疮.疤( ) 诘.问( ) 惧惮.( ) 霹雳..( )( ) 渴慕.( ) 二、研读课文1.课文题目为什么称长妈妈为“阿长”?2.阿长是“我”的保姆,对她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作者又写了阿长的哪些令“我”讨厌的生活习惯?由此可看出长妈妈怎样的性格特点?3.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当时的什么心理?【我的疑问】探究案:活动一鲁迅先生写人描物,往往了了数笔就能传神至极。
本文中对阿长的刻画是否也这样呢?让我们摘录一些相关的语句,并尝试着作适当的点评。
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活动二长妈妈懂得哪些“我”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怎样的性格特点?活动三阿长把《山海经》买回时,“我”有什么反应?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体现了阿长怎样的品质?“我”为什么对长妈妈产生了“特别的敬意”?三、拓展延伸1.如果你是作者,你最想表达对阿长怎样的感情?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2.读了此文,让我们对阿长写一篇简要的人物小传。
6《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二)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咔嚓——呼”,一声尖响,一阵冷风骤雨,沉闷拥挤的车厢里激起一片惊呼。原来,后车厢前排那块有裂纹的窗玻璃,在公共汽车急转弯中被震飞了小半块,幸好没伤人。
一阵忙乱之后,就听见乘客中有人说:“大清早就触霉头!”“现在乘车啊,真是……”
(一)课内精读。阅读课文“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至“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部分,完成下面的练习。
1、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2、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
3、“我”听说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学习流程〗
一、预习导学
1、掳去()震悚()惶急()疮疤()诘问()
惧惮()粗拙()疏懒()惊骇()憎恶()
惧惮() 孤shuāng( ) pī( )雳
2、文学常识填空。课文选自集《》,作者鲁迅,原名。他发表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我们曾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
3、在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冷淡、淡薄、冷漠)起来,但完全(消失、消灭、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询问、责问、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3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4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映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5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初中部八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授课时间:2011月日学案编号:6--1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含答案)(精选5篇)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含答案)(精选5篇)第一篇:《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含答案)枣市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专用备课纸班级姓名主备:贺运平6《阿长与》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顺序。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3、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念之情。
背景资料1、“阿长”鲁迅儿时的保姆,《山海经》是鲁迅儿时最渴慕的一部书。
文章重点写了阿长为鲁迅买到向往已久的绘图《山海经》的事,表现了旧中国一位普通、不幸、粗憨、然而善良、渴望幸福、体察孩子心理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2、关于《山海经》《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
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
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3、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
在那种境况下,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
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本文是其中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写于北京寓所。
发表于1926年3月25日《莽原》半月刊上预习导学1、给下列字注音骇()掳()悚()絮说()惶急()疮疤()诘问()霹雳()辟头()画舫()2、鲁迅,原名(),()人,我国现代伟大的()、()、()。
3、本文选自()。
这是鲁迅唯一的一本()集。
全书()篇文章,外加一篇(),一篇()。
是鲁迅回忆()()()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4、根据具体语境,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
1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疏懒:2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惶急:3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渴慕:5、熟读课文,用“阿长是一个的人”说话。
第10课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0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导入同学们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美女蛇的故事吗?正是这个惊险的故事为“我”儿时的“百草园”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而讲给“我”这个故事的人是长妈妈,她对作者的儿时产生过重要影响,以致时隔多年之后,作者仍然写了一篇回忆她的文章,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阿长与<山海经>》。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围绕中心人物梳理课文结构层次,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阿长的形象。
2.理解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的特点。
3.注意分析关键语句的深层意蕴,理解“大词小用”以及夸张的妙用。
4.学习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人物特点的写法。
5.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品格素养感受长妈妈的人格美,感受鲁迅先生对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尊敬、感激、怀念之情,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预习资料速查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
1918 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
背景资料1926 年3 月18 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以避难,但又受到守旧势力的排挤,因此,他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文中作者回忆了童年时期自己与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经历。
文体知识叙事散文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
这类散文写时以人物为中心,但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与小说不同,不追求人物性格的完整,也不要求全面细致地描写人物命运,而是通过描写富有特征的细节、生活片段或性格的某一方面来寄情写意。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整体把握课文,理清写作思路。
1、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2、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
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把握蕴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理解本文围绕人物特点合理安排材料、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2、体会语句深层含义,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1、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2、对重要语句深刻含义的理解和主题深度的把握。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相结合【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包括《风筝》、等24篇作品。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种文体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表达含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散文按照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记叙散文,即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但闻在表现手法上,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成分。
内容上要求有真情实感,即叙写真人真事。
抒情散文,即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法是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
议论散文,即以说理为主的散文。
这种说理长借助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表达,文学色彩较浓。
其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语言凝练。
初二语文《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初二语文《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编写:审稿人:编写时间:班级: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
2、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她的怀念之情。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学习重点】全面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
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难点】对长妈妈欲扬先抑的写法。
【学法指导】速读课文,圈划出相关语句,品味关键词语的表达效果,独立完成学案内容,以小组(同桌)为单位,交流意见,探讨学案上未解决的问题,。
【知识链接】1.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
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2.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huōng( )急②粗拙( ) ③烦suǒ( ) ④惧惮()⑤震sǒng()⑥诘()问⑦jí()贯⑧pī雳()2.解释下列词语。
1)面如土色: 2)诘问:3)惧惮: 4)深不可测:3. 文学常识填空。
课文选自集《》,作者鲁迅,原名。
他发表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
我们曾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
二、整体感知探究一: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事?探究二:边读边旁批,把自己对长妈妈的瞬间感受记录下来,根据你对课文的初步感知,谈谈你眼中的阿长。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9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9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1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掳( lǔ)去震悚( sǒng )惶(huáng )急疮( chuāng )疤诘( jié)问惧惮(dàn )霹雳{pī lì }惶急:恐惧着急。
诘问:追问、责问。
惧惮:惧怕。
惮,害怕。
渴慕:迫切地羡慕。
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出的一种强烈的雷电现象。
烦琐:繁杂琐碎。
疮疤:疮口表面所结的痂。
毫不相干:一点关系也没有。
情有可原:这种情况有可以原谅之处。
深不可测:深度大,难以测量。
形容深奥难以理解。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
名,说出。
(二)知识积累1、关于作者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二、教学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导学案第一课时主题: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导学目标:1. 了解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在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2. 分析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呈现的社会现实主义主题。
3. 探讨小说中的文学手法和意义。
关键词:鲁迅、《阿长与《山海经》》、现实主义、文学手法、社会主义主题导学步骤:一、导入1. 引言:今日我们要进修的是中国摩登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阿长与《山海经》》。
这部小说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和社会意义。
2. 提问:你们对鲁迅先生有什么了解?对《阿长与《山海经》》这部小说有何印象?二、进修1. 阅读文本《阿长与《山海经》》,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2. 分组谈论:就阿长、杨沈、陈荩等人物形象和命运展开谈论,分析他们在小说中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3. 探讨主题:小说中体现的社会现实主义主题是什么?通过阅读和谈论,了解鲁迅通过《阿长与《山海经》》呈现的社会问题和人性悲剧。
4. 分析文学手法:谈论鲁迅在此小说中运用的文学手法,如写实主义、奚落、象征等,分析这些手法对整个作品的意义和影响。
三、拓展1. 阅读其他鲁迅的作品,如《呐喊》、《彷徨》,比较分析不同作品之间的共同主题和创作特点。
2. 小组展示:让同砚分组选择不同的鲁迅作品进行深度探究,展示给全班同砚,丰富对鲁迅文学的理解和熟识。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呈现的社会现实主义精神和文学艺术成就。
2. 提出问题:你认为《阿长与《山海经》》对当代社会还有怎样的启迪和警示?五、作业1.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阿长与《山海经》》的理解和感受。
2. 阅读鲁迅其他作品,选择一篇撰写读后感,并与同砚分享。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进修内容,期望同砚们能勤勉进修、沉思,并在文学领域有更深度的体验和领悟。
愿大家在进修中不息提升,书写出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第二课时导学案主题:《阿长与《山海经》/鲁迅》课时打算:2课时进修目标:1. 了解鲁迅作品《阿长与山海经》的背景和主要内容;2. 理解鲁迅小说的社会意义和影响;3. 能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阿长与山海经》第一课时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阿长与山海经》第一课时导学案一、新课导入她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然而她却是民间文化的载体。
她懂得吉利文化,熟悉避讳修辞,珍惜劳动成果,讲究自身形象。
她既是一个对孩子倾注一片心血的母亲,又是一个生活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
她是谁呢?她就是文学泰斗鲁迅先生倾注一片深情描写的长妈妈。
下面,请随鲁迅先生一起走近《阿长与〈山海经〉》,去真切地了解一下这位可亲可敬的人吧。
二、自学指导1.大声朗读课文,圈画课文的生字词。
骇.(hài) 孤孀.(shuāng) 惶.急(huáng) 悚.(sǒng)掳.(lǔ) 诘.问(jié) 霹雳..(pī lì) 渴慕.(mù) 玑.(jī) 疏.懒(shū) 惧惮.(dàn) 颈.(jǐng)疮疤..(chuāng bā) 矩.(jǔ) 懿.(yì) 灸.(jiǔ)2.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惶急:恐惧着急。
诘问:追问,责问。
惧惮:害怕,畏惧。
渴慕:迫切地羡慕,文中有想得到的意思。
渴:迫切地。
疮疤:疮好了留下的疤,常比喻痛处、短处或隐私。
震悚:因恐惧而颤动。
情有可原:从情理上可以原谅。
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
这里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面如土色:脸色像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惊恐。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
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3.作者链接。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他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文集》、《而已集》等。
4.《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9 阿长与《山海经》
9 阿长与《山海经》【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整体把握阿长这人物的品格风貌及作者对她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作者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刻画人物的手法,并学习详略得当、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3.体会作者对阿长深厚的怀念之情,感受文中所表现的质朴的爱.【学习重难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2.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学习流程】第一课时1.请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①huáng()急②粗拙( ) ③烦suǒ()④惧惮()⑤疮()疤⑥憎恶()⑦孤孀()⑧惊骇()⑨渴()慕⑩针灸()⑾疏懒()⑿震sǒng()⒀诘()问⒁pī雳()⒂掳()掠2.请给下面多音字注音组词:恶:薄:帖:空:3.初读课文,全方位感知人物,用“阿长是一个的人”说话.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可以有如下一些说法: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但烦琐之至的人;阿长是一个迷信但善良、朴实、热情为“我”着想的人;阿长…….4.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哪些事情?你能概述一下吗?5.标出课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是:由此看出,本文是以为线索,采用了的写作手法.6.从中你看出长妈妈是怎样一个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2.体会先抑后扬的手法及刻画人物的方法.作者叙述了长妈妈的一些琐事后,用相当多的篇幅推出了买《山海经》一节,朗读19~29段.思考: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 请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起因:经过:结果:中,属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属于“扬”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2.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4)“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5)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3.课文题目为什么称长妈妈为“阿长”?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放飞想象的翅膀,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以“历史告诉我们”为话题,谈谈你学完本文后的感想.。
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 【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9,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精编】
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9,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精编】9 阿长与《山海经》学习目标】1.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阿长这人物的品行风貌及对她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刻画人物的手法,并学习详略得当、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体会对阿长深厚的怀念之情,感受文中所表现的质朴的爱。
学习重难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2.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目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学习流程】预习导学第一课时1.请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或者依据拼音写汉字。
①huáng( )急②粗拙( ) ③烦suǒ( ) ④惧惮〔〕⑤疮〔〕疤⑥憎恶〔〕⑦孤孀〔〕⑧惊骇〔〕⑨渴〔〕慕⑩针灸〔〕⑾疏懒〔〕⑿震sǒng〔〕⒀诘〔〕问⒁pī雳〔〕⒂掳〔〕掠2.请给下面多音字注音组词:恶:薄:帖:空:3.初读课文,全方位感知人物,用“阿长是一个的人〞说话。
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详情、性格等各方面说。
可以有如下一些说法:阿长是一个懂得很多规矩但烦琐之至的人;阿长是一个迷信但和善、朴实、热情为“我〞着想的人;阿长……学习研讨再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的情怀。
4.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哪些事情?你能概述一下吗?5.标出课文中表示对阿长感情的词句。
对阿长的感情改变是:由此看出,本文是以为线索,采纳了的写作手法。
6.从中你看出长妈妈是怎样一个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2.体会先抑后扬的手法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预习导学表达了长妈妈的一些琐事后,用相当多的篇幅推出了买《山海经》一节,朗读19~29段。
思索:这里,具体表达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
请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经过:结果:学习研讨 1. 在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时,用了一种什么写法?表达的几件事情中,属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属于“扬〞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 2.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思索以下问题〔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愿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胜利。
阿长与山海经语文八年级教案(实用18篇)
阿长与山海经语文八年级教案(实用1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阿长与山海经语文八年级教案(实用18篇)。
6《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6《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及参考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中部八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授课时间:2011 月日学案编号:6--1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执笔:审核:审批:印数:470《阿长与<山海经>》〖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
2、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她的怀念之情。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
〖重点难点预见〗1、全面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
2、详略得当的写法。
3、对长妈妈欲扬先抑的写法。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山海经》和她又有什么故事呢2、阿长,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人,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直到临死。
患有癫痫,1899年发病身故。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过她,这篇是专门用来回忆和纪念她的。
3、关于《山海经》:《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
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
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学习流程〗一、预习导学1、掳.去()震悚.()惶.急()疮.疤()诘.问()惧惮.()粗拙.()疏.懒()惊骇.()憎恶.()惧惮.()孤shuāng( ) pī( ) 雳2、文学常识填空。
课文选自集《》,作者鲁迅,原名。
他发表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
我们曾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
3、在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冷淡、淡薄、冷漠)起来,但完全 (消失、消灭、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那时就极严重地(询问、责问、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自学导入: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
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
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
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
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
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
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
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
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这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个片段,写长妈妈给幼年的鲁迅讲美女蛇的故事,故事那么诡谲(jué)、惊险、有趣、生动。
从这个片段可以看出幼年鲁迅与长妈妈十分亲密,鲁迅从长妈妈那里接受了民间文学的熏陶。
不光如此,长妈妈对于鲁迅在文学道路上的影响还有一件事情。
学习目标:1.复习文常,结合注解读课文,记住生字读音。
2.概括课文所写事情和阿长的形象,分析刻画人物形象所采用的方描写法。
“我”对阿长的情感变化过程,学习文章欲扬先抑的写法;归纳文章的线索和主旨;学习文章叙事详略得当突出主旨的写法。
4.赏析文章关键词句,具体概括“我”的心理和对阿长的情感态度,深入体会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
【第一课时】自学预习:目标一1.先回顾作者作品情况,然后阅读课前导语,再结合注解默读一遍课文。
6 阿常与山海经
6. 阿常与《山海经》导学案
班级:八年级 学生姓名: 使用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
2、重点研读买《山海经》的部分,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3、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的写法。 2、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烦琐: 疮疤: 毫不相干: 情有可原: 深不可测: 莫名其妙:
探究案——课堂思考探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测
1、小组对子之间互批(通过检测老师讲解) 2 小组长汇报展示
【重点】 【难点】 【学法指导】 【课时安排】 使用说明
自主学习法 小组讨论法 合作探究法 共 3 课时 总第 16-18 课时
2、轻声朗读课文 19—29 段(分角色朗读),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各组长组织讨论, 并做好本组讨论的笔记。 3、学生反馈 预设: a、买《山海经》一事的起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b 、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想? (生反馈) c、“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 伟大的神力。”齐读,为什么说长妈妈具有伟大的神力? d、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一种体验? (生自由畅说) e 、到底是什么让长妈妈有这样伟大的神力呢?
文中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灵魂!” 1、指导朗读 2、此时你还听到了鲁迅怎样的心里话,请用自己的语言为课文换一种结尾。 3、小结: 四、布置作业 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著名的散文集,收入的十篇文章,大都是回 忆童年、少年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已 40 多岁了,所以取名为《朝花夕拾》,含义是: 早晨的花晚上拾取。希望同学们能抽出时间去读一读。 2、推荐同学们去阅读《阿长与山海经》里面的其他故事。 第三课时
统编版(部编版)初中七年期语文下册导学案10阿长与山海经
七年级语文下册班级:————————组名:————————姓名:————————年月日10.阿长与山海经【学习目标】1.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2.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3.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真实、生动、传神地刻画人物的方法。
【自主学习】1.作家简介:鲁迅,原名(后改名周树人),字,后改为。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等,历史小说集《》,散文集《》(原名《》),散文诗集《》,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的奠基人,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2.《山海经》简介:《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著作,共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也没有定论。
近代学者多数认为不是出自一时一人之手。
其中14篇是战国作品,《海内经》4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
主要内容为民间传统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术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
3.写作背景: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
在那种境况下,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
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本文是其中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写于北京寓所。
发表于1926年3月25日《莽原》半月刊上。
【1.本文主要刻画了哪个人物?围绕着这个人物写了哪几件事?2.文章写长妈妈的事情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3.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试从课文中标出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第一课时预习案一、了解作者及作品1、鲁迅2、《山海经》是___________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___________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___________,如《刑天舞干戚刑》二、我会学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huang( )急粗拙( ) 烦suǒ( ) 惧惮()震sǒng()诘()问jí()贯pī雳()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
面如土色:②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震悚:释题: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阿长与<山海经>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4、那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不直接叫“阿长买<山海经>”?探究展示案三、整体感知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可以自由讨论。
1、看看文章写了阿长哪些事情?重点写哪些事情?2、请同学们找出鲁迅对阿长情感态度变化的关键词?3、分析“怎样的长妈妈让鲁迅不耐烦,讨厌?”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的是一个:,,的阿长的形象。
课堂检测案1.找出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惊骇(hài)孤孀(shuānɡ)疮疤(chuānɡ)B.掳去(lǔ)惧惮(dàn)憎恨(zènɡ)C.絮说(xù)诘问(jié)霹雳(pī)D.粗拙(zhuó)烦琐(suǒ)陆玑(jī)2.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1)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意。
( )(2)从此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则。
( )(3)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钟一点花木。
( )(4)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玩皮。
( )3、“我”起初为什么憎恨阿长,讨厌阿长?后来又为什么对她产生敬意?4、指出下列各句的病因,填写在句后的括号中。
A.主语残缺 B谓语残缺 C宾语残缺 D主谓搭配不当E.动宾搭配不当 F语序不当 G不合书理①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以下字词:
骇掳悚惶急疮疤诘问渴慕霹雳疏懒惧惮孤孀
2、能力目标
(一)学习本文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详略得当。
(二)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
(三)了解阿长的性格特点,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概括。
3、人文目标
把握文中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难点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找出表现作者对待长妈妈情感态度变化的语句,学习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体会“抑”中的“扬”。
三、教学重点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四、学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第一学时
1、本学时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全文,学习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把握长妈妈的性格特征。
2、教学过程
⑴导入语
同学们,在上个学期,我们已经学过鲁迅的一篇散文叫《从白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作者写到了美女蛇故事的惊险、有趣、生动。
大家还有印象吗?同时,在文章中鲁迅还提到了一个人,谁?没错!就是长妈妈。
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与长妈妈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可以说长妈妈对鲁迅今后的写作有着一定的影响,在鲁迅的许多文章中,我们都可以找到阿长的影子。
那么,阿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
⑵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他在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时用的笔名。
而《狂人日记》也是中
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鲁迅的小说集还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有《朝花夕拾》等。
⑶写作背景
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
在那种境况下,作者不愿想到目前,只能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
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就选自《朝花夕拾》的第二篇。
⑷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在预习的前提下进行,并用铅笔在文中相应的地方勾画出答案)
文章写了阿长的哪些事情?重点写了哪件事情?
明确:
文章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
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3段),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得不耐烦”的规矩。
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6-12);最后写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给“我”买《山海经》一事为重点。
归纳每件事情刻画出阿长的性格特征,总结归纳阿长的形象。
明确:
长妈妈名称的来历(1-2)------地位低下
切切察察,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摆动,或者点着对方或自己的鼻尖(3)-----絮叨琐碎,纯朴直率
摆大字等细节描写,母亲问起这事时,她不开口。
但到夜里依然如故(3-5)------ 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质朴、愚钝
元旦吃福橘,将福橘“塞在我嘴里”(11)------
迷信、真诚善良的祝福
教给“我”很多道理(12)-------
对“我”的关心爱护
讲“长毛”的故事------
无知和纯朴
买《山海经》------
善良、热心和对孩子的关心、爱护
依照文中时间的次序画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前后的感情变化。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
明确:
“实在不大佩服”、“最讨厌”、“无法可想”(3-5)→“非常麻烦”(6-12)→“空前的敬意”、“淡薄起来”、“完全消失”(13-18)→“新的敬意”(19-31)
这里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得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
使得文章有层次,形成
跌宕。
欲扬先抑-----抑扬法技巧的一种。
指利用事物现象与本质之间的矛盾性来刻画人物的一种手法,多用于表现正面人物和作者要加以肯定和赞扬的事物,也用于烘托气氛。
先给读者以假象,把读者的判断引向相反的方向,到一定时候揭示真相,使读者突然醒悟,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作者对阿长有着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
综观全文,作者显示“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的祝福。
作者运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刻画出了一个纯朴热情、善良仁慈、关心小孩的长妈妈形象,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的同情、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
(二)第二课时
1、本学时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学习本文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过程
⑴朗读6-18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这部分文字写了哪几件事情?作者对这些事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
写了元旦吃福橘,长妈妈教“我”很多道理和讲“长毛”的故事三件事。
作者态度从觉得“麻烦”到产生了不牢靠的敬意。
在看似贬义的外表下鲁迅先生有没有对阿长的同情、怀念和赞美?
明确:
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劈头的磨难”,但正是在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
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阿长说“人死了,不应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从对这些繁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不然她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作者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
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觉得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
然而,最让“我”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⑵让我们来看19-28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①在这部分中,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过程。
要求学生复述买书的原因、经过、结果。
明确:
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
可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也没有好机会。
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的四五天,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文中写了哪些人对待这件事的态度?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
明确:
文中写到那位远房叔祖的疏懒,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而长妈妈主动来问,“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就连“我”也不抱什么希望,没有料到长妈妈会帮助“我”。
这里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长妈妈的热心、善良和对“我”细致入微的关爱之情。
③“我”为什么会觉得“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明确:
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悚”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我”没有料到长妈妈会帮我买《山海经》,也表现了“我”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
⑶阅读29-3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文中哪些地方书写了作者的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明确:
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
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这里运用了记叙中抒情的手法。
3、看完整篇文章,我们来总结一下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
略写:阿长的称呼来历,“切切察察”、睡觉摆“大”字的毛病,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讲“长毛”的故事。
详写:为“我”买《山海经》。
略写的内容能使人对阿长有初步的了解,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4、最后,要求同学根据以上所讲,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明确:
第一部分(1-2),介绍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及由来,以及她的外形特点。
第二部分(3-18),作者“讨厌”长妈妈的事例。
第三部分(19-31),写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我”非常感激她。
5、结语
作者通过记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往事,刻画了一个真实、生动、鲜活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
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有许多繁文缛节,但为人诚恳热情、乐于助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
通过阿长寻购、赠送给“我”渴求已久的绘图的《山海经》,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重、感激和思念之情。
通过本文的学习,同学们也应该学会运用欲扬先抑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六、作业要求
思考并完成“研讨与练习”的问题。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