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范文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4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课时作业(含解析)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4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课时作业(含解析)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4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课时作业(含解析)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xx·上海卷)里斯本、雅典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测得的气温和降水量呈现一定的差异。

据此完成5~6题。

5.两地的夏季温度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里斯本( )A.受夏季盛行风影响 B.受沿岸暖流影响C.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D.受沿岸寒流影响解析:根据气温曲线图分析,两地夏季气温有差异,里斯本的夏季气温低于雅典的夏季气温。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

两地所处的纬度位置相当,距离海洋都较近。

里斯本受附近寒流影响,所以气温较低,夏季凉爽。

所以本题选D 项。

答案:D6.两地的年降水量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雅典( )A.纬度位置较低 B.受西风影响较弱C.地势相对较高 D.距地中海较近解析:根据降水柱状图判断,里斯本的年降水量大于雅典的年降水量。

两地降水量都集中在冬季,为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的主要原因是受盛行西风控制,雅典距离大西洋较远,受西风的影响较弱,所以降水较少。

所以本题选B项。

答案:B“最大可能蒸发量”是指地表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产生的最大蒸发量。

下图是某地1961-1990年间相关统计资料图,完成7~8题。

7.该地最可能是( )A.莫斯科 B.北京 C.罗马 D.悉尼解析:由资料图可知:最冷月出现在7月,均温在0 ℃以下,并且降水量在7、8月份最大,应该为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仅出现在北半球,而悉尼位于南半球,故排除D;莫斯科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罗马是地中海气候,故本题选B。

答案:B8.从水平衡角度来看,该地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解析:从水平衡角度来看,该地缺水最严重的季节应该是春季,因为此时雨季未到,而气温回升,导致蒸发加强,即图中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且差值最大季节,缺水最严重。

答案:A下图中X地为滨海城市,读图,完成9~10题。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检测十二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含解析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检测十二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检测:课时质量检测(十二)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一、选择题(2020·沈阳模拟)下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 )A.冰期①B.冰期②C.冰期③D.冰期④2.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②时期( )A.全球各地降水较多B.山地雪线海拔较高C.温带作物北界偏北D.陆地总面积较大解析:1.D 2.D 第1题,气温最低,应该是冰川面积最广,分布纬度最低的时期,所以D正确。

第2题,与现在相比,第四纪时期全球处于寒冷期,山地雪线偏低,北半球温带植物北界偏南,降水整体偏少,海平面偏低,大陆和岛屿的面积会增大,所以D正确。

(2020·湖南省郴州市高三质量检测)白令海是连接北太平洋和北冰洋的重要海域,其北面通过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面与北太平洋被阿留申群岛隔开。

下图为末次盛冰期的暖期(甲时期和乙时期)白令海北部陆坡和海洋环境模式图,甲时期白令海陆架高浓度悬浮体(粉砂和冰川碎屑)达到峰值。

读图,完成3~5题。

3.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图示地区( )A.原生植物生长条件更优B.陆上径流量更小C.海冰覆盖面积更大D.海水温度更高4.甲时期,陆架高浓度悬浮体的主要来源是( )A.初期海冰携带的侵蚀物入海B.陆上径流携带大量泥沙C.初期陆架崩塌物质大量堆积D.海水上泛,海底泥沙上涌5.乙时期北太平洋深层海水上泛对图示地区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浮冰移动B.减弱陆上径流C.加快海冰融化D.增温增湿解析:3.D 4.A 5.A 第3题,根据图示可知,甲图示有植物分布,而乙时期图示地区没有植物分布,说明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图示地区原生植物生长条件更差;乙时期陆上径流分布纬度更广,推测乙时期的陆上径流量可能更大;乙时期海冰覆盖面积更小;乙时期浮冰更多,推测海冰融化多,海水温度可能更高。

故选D。

第4题,甲时期,陆架高浓度悬浮体位于海冰下方,推测其主要来源是初期海冰携带的侵蚀物入海形成的。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一、选择题(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2021·江苏盐城一模)第21届结合国气候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抑制全球变暖仍是会议的主题。

读地表碳循环表示图,回答1~2题。

1.人类影响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2.对地表碳循环作用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损伤B.招致海平面上升C.添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1.B 2.D(2021·天津五校联考)以下图是某地气温变化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完成3~4题。

3.此地( )A.雨热不同期B.降水集中在夏季C.降水集中且多暴雨D.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4.该地河流( )A.有结冰期B.径流量主要随气温而变化C.夏季含沙量最少D.春、夏两季汛期清楚【答案】3.C 4.A(2021·北京东城区模拟)我国夏季气温的上下与北极地域冷空气的强度亲密相关。

以下图为1978~2021年11月北极浮冰面积变化表示图。

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北极浮冰面积的变化( )A.招致冷空气强度逐渐增强B.遭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C.不利于北冰洋航线的开拓D.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提高6.据图可知,我国最有能够出现严重冻害的年份是( )A.1982年B.1990年C.2021年终D.2021年7.当强冷空气南下,能够形成( )A.海南省出现冻雨天气B.华北地域的雾霾污染减轻C.0 ℃等温线向南移动D.新疆短时间出现融雪洪水【答案】5.B 6.A 7.C8.(2021·天津十二区县模拟)以下图表示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

读图,该地最有能够位于( )A.北美五大湖沿岸B.巴西高原中部C.澳大利亚西南沿海D.中国西北沿海【答案】C(2021·山西太原质检)气候相似原理是指将植物从一个地域移植到另一个地域,需严厉依照地域的气候条件相似性来停止的原理。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学案9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学案9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

学案9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考点呈现】 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素养目标】 1.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人类活动等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说明气候在区域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和表现。

(综合思维)2.通过分析全球变暖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培养保护环境的观念。

(地理实践力)知|识|梳|理一、全球气候变化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①冷暖和②干湿变化。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时间尺度时间特点地质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前时间③跨度最大,变化④周期最长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以来全球气温变化呈⑤波动上升趋势近代近百年气象观测记录时期全球平均气温呈⑥升高趋势[提醒] 全球气候变化不代表全球变暖全球气候在不停地变化着,始终处于冷暖干湿交替中,呈周期性变化,是一种客观变化。

而全球变暖仅指全球均温明显上升,属全球气候变化的各种表现之一。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1)引起海平面上升:改变⑦海岸线,⑧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2)影响农业生产答案见图中(3)影响水循环答案见图中[点拨] 全球变暖,并非各地都升温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个地区气温都在上升。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多使用⑫清洁能源,减少消费和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2.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能力:植树种草、防止森林火灾。

3.科学预测、积极地适应未来气候变化。

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世界气候分布模式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候类型气候特征A⑬热带雨林气候⑭终年高温多雨B⑮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可分⑯干湿两季C⑰热带沙漠气候终年⑱炎热干燥D⑲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E⑳地中海气候夏季㉑炎热干燥,冬季㉒温和多雨F㉓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㉔高温多雨,冬季㉕温和少雨G㉖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㉗温和湿润H㉘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高温,常年干旱少雨K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㉚寒冷干燥,夏季㉛高温多雨M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气温年较差大N极地气候终年严寒[拓展] 亚热带两种气候的判断方法(1)从雨热组合状况判断: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精选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精选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精选试题)(含参考答案)下图为全球温室效应影响图。

读图,回答1~2题。

1.(温室效应影响)结合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受温室效应影响粮食产量有所增大的国家是()A.巴西B.埃及C.南非D.俄罗斯解析直接根据图示“作物栽培带向北移动地域”判断,俄罗斯的作物栽培带扩大最为明显。

答案D2.(温室效应)下列关于温室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其原理是二氧化碳增多,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B.全球各地均升温,但升温幅度不同C.温室效应主要与燃烧矿物燃料和植被破坏有关D.海平面上升对我国的影响比小岛国家影响大解析温室效应的基本原理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了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加强,从而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A项错误;受温室效应影响,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均有升高,但不能表明是全球所有地区,B项错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大面积的毁林,C项正确;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导致了一些小岛国家的“灭顶之灾”,D项错误。

答案C我国东部沿海某省级行政区,所辖范围内岛屿众多,自然岸线(包括大陆岸线与岛岸线)曲折绵长。

近年来,沿海填海造陆面积不断加大,岸线曲折度变小。

下图为1985—2015年该省级行政区岸线长度与海岸人工化强度关系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分别对应海岸人工化强度、自然岸线、人工岸线、整体岸线的是()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②④解析整体岸线包括自然岸线和人工岸线。

由材料可知,近年来岸线曲折度变小,说明岸线总长度减小,而人工岸线变长,则自然岸线长度减小,故③为人工岸线,④为自然岸线,①为整体岸线,则②为海岸人工化强度。

答案B4.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省级行政区沿海地区受到的影响是()A.岛屿岸线变长B.陆地岸线变长C.地质构造改变D.地下水水质变差解析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导致陆地(岛屿)的沿海地区部分被淹没,陆地(岛屿)岸线后退,使陆地(岛屿)岸线缩短,故A、B两项错误;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力地质作用下发生变形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而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不会造成岩层、岩体的变形变位,故C项错误;海平面上升,沿岸海水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变咸,水质变差,故D项正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专题训练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专题训练新人教版

专题训练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选择题(2016 •浙江联考)读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变化统计图,回答1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趋势;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全球每 10 年都比前 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从而导致大气升温。

(2016 •合肥模拟)读北极冰川面积逐月变化图,1.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 ( )A .19 世纪 50 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 B . 19 世纪 50 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C . 20 世纪 50年代,全球气温较 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D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全球每 10 年都比前 10 年明显变暖 2. A .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C . 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答案:解析: 第 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世纪 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1 0年明显变暖。

第 2题,二氧化碳等温室回答3〜 4 题。

北冰洋冰川面积最小值推迟至 9 月份出现的原因是 (溉技术 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解析:第 3 题,冰川面积最小值应该在温度最高月份, 海洋水体比热容较大, 温度升高慢, 所以推迟到 9 月水体温度最高, 冰川面积最小。

第 4 题,图中显示从总体上看, 北极冰川面积呈下降趋势, 其原因在于气温升高, 控制冰川面积下降的幅度必然要减小温度(2015 •福建卷)下图示意某区域某年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

读图,回答升高幅度,农业灌溉技术与全球温度变化关系不大。

故 D 项正确。

3.A .此时北极地区极昼时间较长 B .海洋水体升温较慢 C .秋季北极地区晴天多 D .此时北极冰川融化快 4.为减小北极冰川面积变化的幅度,下列做法均合理的有 ①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③利用太阳能发电 ④改进农业灌A.①②③④B . 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 . ①②③⑤答案:5〜6题。

高考地理一轮同步训练10: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

高考地理一轮同步训练10: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

第一部分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一、选择题读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回答1~3题。

1.图示资料,表示北京气候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解析:读图可知,就多年平均气温而言,①比③高;就多年平均降水量而言,②的降水量大于④。

比较北京和张家口可知,北京的纬度比张家口低,所以多年平均气温高;北京比张家口靠近海洋,所以多年平均降水量比张家口大。

故表示北京气候的是①和②。

答案:A2.分析图示资料可知()A.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B.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解析:分析资料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是波动上升的,降水变化是波动减少,所以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答案:D3.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

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解析:气温波动上升,会使蒸发量增多,而降水波动减少,使降水量减少,地表就会变得更干燥与疏松,风力也会增强,所以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

答案:A4.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解析:全球变暖是现在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但并不是全球每一个地方都在变暖,而降水量也是有增有减,河湖水位也是有升有降。

我国西部山地,由于不断升温,高山上的冰雪大量融化,从而使得冰雪总量减少,故应选D。

答案:D(2008·海南高考)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完成5~6题。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含参考答案右图是“某岛屿沿东西方向地形剖面示意图〃。

下表是“该岛屿甲、乙两地1月和7月平均降水量表〃。

据此回答1〜2题。

1.该岛屿最有可能位于()。

A.地中海B.印度洋北部C.大西洋赤道附近D.西北大西洋2.形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洋流影响④地表状况A.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④答案1.B 2,C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完成3〜4题。

3.该地最可能位于()A.亚欧大陆东岸B.亚欧大陆西岸C.北美洲东岸D.北美洲西岸4.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纬度D.海陆分布答案3.A 4,D北京时间2015年11月30日下午5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召开。

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将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结合“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5〜6题。

1-大气上界大气楣时I大气逆福射・虺球晶面③跑面吸收5.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②增加③减少B.①③减少C.②④增加D.①④增加6.按照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需要下降16%,中国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③调整经济结构④减少能源消费总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5.C 6.C西班牙的耶罗岛(下图为“耶罗岛地理位置示意图〃)地形崎岖,全年温和,多地形雨。

读图回答7〜8题。

7.耶罗岛地形雨主要分布在岛屿的()A.东南部B.东北部C.西北部D.西南部8.耶罗岛全年温和、气候并不炎热的重要原因是常年()A.受信风影响B.受副高影响C.受洋流影响D.受人类影响答案7.B 8,C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2(F 300 40&9.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

状况,降低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增强了地面对太
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地面又是大气的主要热源,所以在冰雪
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会使地面对热量的吸收和传递
功能增强,加剧气候变暖,故 B 项正确。植树造林后,植物
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相对湿度,故 C 项错误。土壤有机
质含量的高低与气候变暖无关,故 D 项错误。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时间尺度
地质历史 时期
时间 距今1万年前
历史时期 距今1万年以来
近代
近百年气象观测 记录时期
特点
时间跨度_最__大__,变化周期最长
全球气温变化呈_波__动__上__升__趋势 升高
全球平均气温呈_____趋势
返回
[温馨提示]
正确理解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并不一定都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如人 类出现前的地质时期,气候也在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2)气候变化不等于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只是近一 二百年的气温升高现象。 (3)气候变化不是百害无一利的。如高纬地区气温 上升,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产量增加。
材料,回答下题。
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
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
的学生将图中近十几年来(阴
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
与以前进行了比较。 1.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图中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
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
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
D.800 m 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
返回
5.洋流 (1)暖流:增温增湿,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部分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 (2)寒流:降温减湿,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

一轮复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一轮复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高考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和成因 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构建知识网络:(见资料P74)考点分析: 第一课时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和成因 一、分析“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二、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内容:1、大陆东岸由低纬向高纬呈纬度地带性分布的气候类型有哪些?2、大陆西岸由低纬向高纬呈纬度地带性分布的气候类型有哪些?3、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四种)4、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哪些?(三种)5、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哪些?(三种)6、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7、分布大洲最多的气候类型(二种)? 、8、地带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和表现?9、判断下列各地的气候类型:120ºE 120ºE 120ºE 70ºE 90ºE 105ºE35ºN 28ºN 20ºN ºN 35ºN 0º60 15ºE 30ºE 120ºW 0º 70ºW0º 0º 0 º 35ºN 50ºN 35ºS相关热点连线:在高考中,特殊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布往往是高考的热点,见资料。

分析例3。

第二课时 气候类型的判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读:一、 根据气候成因判读气候类型 二、 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三、 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例1: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 、例2: 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 例3: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 例1 若下图中纬度数是北纬,则C 、F 、G 点地区各为什么气候?C F G例2 已知地球上四个小岛的地理位置分别 为: A (46°N ,148°E ) B (36°N ,14°30′E ) C (6°S ,134°E ) D (51°S ,75°W )那么,四个小岛的气候类型为:A B C D 例1 读下表,判断A 、B 两地气候类型 A B例2 读下图,判断A 、B 两地气候类型A B例3 判断A、B两地气候类型A B例4 读下图,判断气候类型巩固训练1.有甲、乙、丙三个城市,甲位于77°13’E,28°40’N;乙位于31°15’E,30°13’N;丙位于121°26’E,31°12’N。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

解题指导
第(1)题,澳大利亚的气候带呈半环状分布,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内部至西岸南回归线附近,热带
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沙漠气候外围,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分
布在大分水岭以东中段,地中海气候分布在西南角和东南 角,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大分水岭的东北段,温带海洋性 气候分布在大分水岭的东南段,延伸到塔斯马尼亚岛。第 (2)题,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内陆内部至西岸南回归
图3和图6所示气候类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 地中海气候。 图5包括a、b、c、d四地的气候统计资料,读图时应注意
看清图例,读出四地1月和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后再确定其
气候类型;a、b、c、d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雨林气 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图7中12条半径分别代表一年12个月,折线代表各月气 温,以圆心为起点的放射粗线代表降水量,据图中数据可 确定其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图8中P点所示气候类型为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 候。
依据气候类型分布图判读气候类型 (1)提供某一气候类型在一些地区的分布图,考查该气候 类型的名称,分析该气候类型在不同大洲(或大陆)分布的
差异性及其原因。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分布较
广,但在北美洲西部因高山地形的阻挡变得很狭窄。 (2)提供两区域或两城市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分析比较两
地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差异。如下图中的孟买和洛杉
项错;全球变暖是原因,冰川消融是结果,故D项错误。
只有A项完全符合题意。 答案 (1)D (2)A
考点二
【图解考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理解记忆世界气候类型形成和分布
灵犀一点:气候特征常用地理术语的一般界定
(1)大陆性与海洋性:气温年较差大于15 ℃可认为大陆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4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 湘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4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 湘教版

课后限时集训(十四)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限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277页)一、选择题(2018·江西师大附中月考)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小麦和冬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北界的变化。

读图,回答1~3题。

1.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北界推移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气候变暖B.种植习惯变化C.机械化程度提高D.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2.据图推测该区域农业生产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棉花、玉米的种植面积缩小B.春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C.复种指数有所增加D.作物适宜种植高度有所下降3.根据图中冬小麦和冬油菜种植界线的变化,可推测( )A.沿海地区的低地可能被淹没B.北温带耕作区向低纬方向扩展C.高纬度地区降水减少D.中纬度地区粮食产量增加1.A 2.C 3.A[第1题,图中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北界向偏北方向推移,说明该地区的气温,尤其是冬季气温明显升高。

选A。

第2题,随着气温升高,热量的增加,喜温作物如玉米、棉花、冬小麦、冬油菜等种植面积会有较大幅度增加,而喜凉作物(如春小麦)会呈现种植面积缩小的趋势;同时由于气候变暖,作物适宜种植的高度也会有所上升,作物复种指数会有所增加。

选C。

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或岛屿。

选A。

]4.下图为某地沿145°经线附近1月、7月降水量分布图,据图可知( )【导学号:92040054】A.甲地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B.乙地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稀少C.丙地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D.丁地位于高大山脉背风坡,降水稀少C[由图可知,甲地处于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乙地地处背风坡,降水少;丙地位于南纬30°~40°,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最有可能是地中海气候,所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丁地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下图为某地逐月累计降水量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5.下列四幅气候统计图中,能反映该地气候状况的是( )A BC DD[图中折线表示的为某地逐月累计降水量,其中6~8月的累计降水量变化很小,说明这段时间降水极少;而在12月前后的一段时间内累计降水量变化较大,即该段时间降水丰富;故该地可能为南半球的季风气候或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的气候 新

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的气候 新

专题二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的气候考情分析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及判读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频次较高,既有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特点等知识的考查,也有读图、析图能力的考查。

多以各种气候资料统计图表切入,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分布规律、成因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高考的热点,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关注热点,在此命题不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微专题一全球气候变化[高分素养提升]1.(2017·湖北荆州调研)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介于114°49′E~116°39′E、33°43′N~34°52′N之间。

下图为商丘地区1971~2010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区1971~2010年气候()A.趋向于暖湿化B.趋向于冷湿化C.趋向于暖干化D.趋向于冷干化(2)该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农作物是()A.玉米B.水稻C.甜菜D.甘蔗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的日照曲线呈下降趋势,气温和降水曲线呈波状上升状态,说明气候趋于暖湿化.第(2)题,该地处于黄淮平原地区,属于暖温带,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区,该地种植水稻的面积较小,不是主要作物;甜菜属于中温带作物,本地区很少种植;甘蔗是亚热带、热带作物,该地区不种植甘蔗;故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为玉米。

答案(1)A(2)A2.(2016·浙江文综,1)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题。

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解析结合图中云杉主要分布区及冰盖范围的变化可判断,甲时期的云杉主要分布区纬度最低,冰盖范围最大,说明甲时期气温最低,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最北界比丙时期的纬度要偏高,说明丙时期的气温比乙时期要偏低,则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是先上升后下降,A项错误;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B项正确;由此可知C、D项错误。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

高考达标练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陕西西安高三月考)下图为秦岭北坡和南坡1月气温变化趋势图。

读图回答1•近50年来,秦岭1月气温( )A. 0 C 等温线所经山地的海拔有逐渐下降的趋势B. 0C 等温线有逐渐北移的趋势C. 南坡较北坡上升幅度大D. 南坡和北坡均逐年上升 2 .近50年秦岭山地的气候变化会使( )2.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1. 图中所示,南坡和北坡气温均表现为波动上升。

气温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因 此气温升高,0C 等温线应该向北移动,故 B 正确。

气温波动上升,0C 等温线 所经山地的海拔有波动上升的趋势;分析两坡气温的上升幅度应该分析趋势线, 也就是两条直线,从图中看出,南坡和北坡均上升接近 1C,幅度相近;气温波 动上升,因此0C 等温线南坡和北坡均A. 高山林带上界升高C.南坡的降水量增加 B .山地北坡雪线降低D .动物向南迁移 【解析】:1.B波动上升。

故A、C、D错误。

2. 森林界限简称林线,指咼纬度地区或咼山,由于低温 (月平均气温最咼在7C 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近 50年秦岭山地的气温升高, 高山森林带上界应该上升;同理,雪线也应该升高;南坡的降水量主要受夏季风 影响,仅仅根据温度不能判断出来降水量的变化; 温度升高,可供动物生存的范围向北扩展,动物可能向北迁移。

故 A 正确,B 、C 、D 错误。

(2019福建三明高三月考)青海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 须携四季装。

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 .纬度C.夏季风 D .人类活动4.歌谣与其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A. “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3.A 4.D 3•读图,根据经纬度和图中地点判断,图示东京)0贮B. “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C. “日愁暴雨夜愁霜”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D. “日愁暴雨夜愁霜”受北方南下冷空气影响北部地区是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海拔较低,西南部地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 所以积温低。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九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练习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九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练习 新人教版

第九讲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1.(2016·高考浙江卷)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

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解析:选B。

读图可知,甲到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向北移,说明气温上升,而乙到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向南移,但幅度较小,说明气温略有下降;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应该导致气温持续上升,这与实际气温变化不符合;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气温应上升,这与实际气温变化不符合。

(2016·高考天津卷)读图,回答2~3题。

2.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锋面过境频繁B.地处迎风坡C.空气对流旺盛D.多气旋活动3.图2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拔低B.降水少C.人口密度大D.距海远解析:第2题,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海拔较高,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因而降水较多。

第3题,图中所示甲地为天津市的中心城区位置,人口密度大,城市“热岛”效应明显,所以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

答案:2.B 3.C(2018·成都六校统考)下图为某地降水量和气温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A.地中海气候B.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5.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类型与该图符合( )A.开罗B.上海C.开普敦D.悉尼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该地雨热不同期,7月份气温最低时,降水量最大,且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上,应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第5题,开罗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开普敦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悉尼为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1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湘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1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湘教版

考点规范练11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近年来有多位欧美气候学家推断在未来20~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

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日期等值线图,完成第1~2题。

1.假定这一推断成立,在这一“微型冰河世纪”里,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M、R两地及北美冬小麦种植区等值线南移B.喜马拉雅山雪线上升C.亚洲的水稻种植范围扩大D.北美1月0 ℃等温线北移2.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纬度和距海远近B.距海远近和季风环流C.地形和季风环流D.纬度和地形2.D1题,气温降低,则适宜冬小麦生长的区域整体向低纬移动,喜马拉雅山雪线下降,北美1月0 ℃等温线南移。

亚洲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全球变冷则其范围缩小,即种植范围缩小。

第2题,R地等值线和纬线大致平行,Q地等值线基本沿青藏高原东缘延伸,故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纬度和地形。

凋落物是联系植被与土壤两个系统的纽带,主要包括植被凋落的叶和茎等物质。

图1为我国某地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图2为甲树种春季凋落景观图。

据此完成第3~4题。

图1图23.乙树种广泛分布地区所属的自然带,在我国对应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海洋性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4.造成甲树种春季凋落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风力较大B.气温回升C.日照充足D.降水稀少4.B3题,乙树种凋落物集中在夏半年,秋季最多,冬季为零,说明秋季树叶落光,为落叶阔叶林,我国对应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第4题,甲树种为常绿林,春季气温回升,蒸发增强,树叶水分缺乏,出现落叶现象。

读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本月均温累加值=本月均温+上月均温累加值)。

据此完成第5~6题。

5.根据甲地的气候资料可推测甲地( )A.位于南半球B.河流有冰期C.年温差较大D.不适合谷物生长6.甲、乙两地( )A.河流夏汛显著B.植被为落叶阔叶林C.旱涝灾害多发D.乳畜业发达6.B5题,由图可知,甲地降水各月较均匀,且月均温变化不大,气温年较差较小,即甲地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不适合谷物的生长,C项错误,D项正确;根据甲地月均温累加值可知,1月份气温较低,该地位于北半球,A项错误;甲地1月份气温在0 ℃以上,河流没有结冰期,B项错误。

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学案:2.5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

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学案:2.5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

第五讲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__认识全球气候变化规律__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2.将不同时间尺度与其气候变化特点正确连线。

3.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

(1)气候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

(×)(2)气候变化不等于全球变暖。

(√)(3)气候变化对自然界是有利的,对人类是有害的。

(×)__全面认识全球变暖及其影响__1.全球变暖的原因(1)自然原因是目前全球气候正处于温暖期。

(2)人为原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城市化、森林砍伐、过度放牧等。

2.全球变暖的影响(1)海平面上升:改变海岸线,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2)影响农业生产:①影响:有利影响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使作物产量提高不利影响使某些地区干旱加重,造成供水不足,农作物减产②表现:低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将减少;高纬度地区的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

(但增加的量不能补偿受损的量)(3)影响水循环过程:3.应对全球变暖的对策(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解析:1.A 2.D 3.C本组题以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的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为背景,考查影响区域植被变化的因素,气候变暖的影响。

第1题,读材料可知,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说明积雪融化增多,故首要原因是气温升高,A正确,B错误;降水增多会使越年积雪面积增大,C错误;材料中“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说明洼地上有浅水出露地表,洼地积水增多,降水减少不合题意,D错误。

2018湘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4章第2讲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含答案

2018湘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4章第2讲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含答案

第2讲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本讲复习脉络:考点一| 全球气候变暖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1.气候变化(1)含义: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2)衡量指标:温度、降水量、风等。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时期图示变化特点地质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①波动变化②冷暖干湿相互交替③变化周期长短不一历史时期(近1万年以来)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5 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两次较大波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为温暖期;15世纪以来为寒冷期近现代(近一两百年来)①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②降水量变化显著(温带、热带增加,亚热带减少)(1)气候变化并不一定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研究发现,在人类未出现之前的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就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

(2)气候变化不等于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近现代即最近一二百年内的气温升高。

(3)温室气体不仅是二氧化碳,还有甲烷、氮氧化物、氟利昂.(4)气候变暖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气候变暖导致高纬地区气温上升,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其产量将增加。

3.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2)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4)对农业的影响(5)对工业的影响(6)对人类健康的影响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考向1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ppm。

下图是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A.正比关系 B.正相关关系C.反比关系 D.负相关关系2.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D.海拔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解图流程】【答案】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
型的判断
一、选择题
读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回答1~3题。

1.图示资料,表示北京气候的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解析:读图可知,就多年平均气温而言,①比③高;就多年平均降水量而言,②的
降水量大于④。

比较北京和张家口可知,北京的纬度比张家口低,所以多年平均气
温高;北京比张家口靠近海洋,所以多年平均降水量比张家口大。

故表示北京气候
的是①和②。

答案:A
2.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A.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B.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
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
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解析:分析资料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是波动上升的,降水变化
是波动减少,所以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答案:D
3.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

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
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
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
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
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
解析:气温波动上升,会使蒸发量增多,而降水波动减少,使降水量减少,地表就
会变得更干燥与疏松,风力也会增强,所以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

答案:A
4.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
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解析:全球变暖是现在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但并不是全球每一个地方都在变暖,
而降水量也是有增有减,河湖水位也是有升有降。

我国西部山地,由于不断升温,
高山上的冰雪大量融化,从而使得冰雪总量减少,故应选D。

答案:D
(2008·海南高考)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完成5~6题。

5.履行《京都议定书》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调整能源结构,受此冲击最大的产业是
()
A.钢铁
B.机电
C.纺织
D.电子
解析:履行《京都议定书》,调整能源结构,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改善大
气环境,遏制全球气候变暖。

在题目给出的四个产业中钢铁企业属于耗费能源量大
的产业,比其他三产业对能源依赖程度要强得多。

答案:A
6.由于《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了价值,并成为一种商
品。

这种商品形成的市场称为()
A.煤市场
B.碳市场
C.石油市场
D.天然气市场
解析: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中以二氧化碳为主。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
不同类型国家的温室气体年排放量,温室气体年排放量有大量余额的国家可向由于
受到温室气体排放限额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国家出售排放余额,这种交易围绕化石燃
料燃烧、温室气体的限控展开,称为碳市场。

答案:B
7.下列人类的做法中,对缓解全球变暖问题最有效的是()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
D.加强国际间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
碳气体的排放量
解析: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主要与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大量排放有关,由此
可知D项措施最有效。

答案:D
(2010·南京模拟)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8~10题。

8.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9.下列地区,河流有冰期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为一小岛,1月份小岛西侧()
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大
B.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大
C.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小
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小
解析:甲地位于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丙地位于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较大,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冰期。

F 岛位于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风,故小岛西侧降水量较大;岛屿气候的海洋性明显,最冷月气温高于同纬度陆地,大于0℃。

答案:
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
B.最冷月气温大于18℃
C.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D.夏季降水丰富
12.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从气温、降水数据上可知该地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
下图为四个气象观测站所记录的气象资料,图中的符号代表各站每月的气温和降水量。

读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四个观测站年降水量最小的()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从图中不难看出丁地降水最少。

答案:D
14.乙观测站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解析:乙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气温在20℃以下,气温年较差小,各月
降水均匀,故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B
15.丁观测站所在地山上有终年积雪,雪线高度可能为()
500米000米200米500米
解析:丁地最热月均温约为25℃,若山上终年有冰雪,其雪线高度可能为4 500
米。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选择地
球”环保公益活动,呼吁人们选择“低碳生活”而我国首次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
评估报告》预测:未来百年我国将继续变暖。

为此,我国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争取实
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

材料2:我国北方15个省(市、区)2005年1月气温距平及采暖耗能变化图。

(1)从图中看,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气
温偏高明显且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2)近年来,我国北方许多城市逐步把由单位和住户的分散取暖改为市政集中统一供
暖,主要目的是。

(3)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
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出我国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的气温距平为正值,这说明1月均温偏高。

其中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由图可直接读出。

第(2)题,由于我国北方城市供暖主要采取燃煤措施,故集中供暖一方面能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另外还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第(3)题,回答本题应注意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考虑。

答案:(1)偏高青海
(2)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3)①发展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
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

17.如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
意图。

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季节)。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3)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由气候①→②→③→④→⑤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带变化反映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说明因素对该差异的影响明显。

(4)图中⑥所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气候类型④所示地区主要的水果有(至少写两个)。

(5)除了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区有没有⑥气候分布?为什么?
解析:第(1)题,从风向上看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位置在30°~40°N,说明此时北半球为夏季。

第(2)题,由图知,⑤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它一般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③为热带沙漠气候,其成因是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

第(3)题,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区的植被为热带雨林,①→②→③→④→⑤反映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它是由纬度因素造成的。

第(4)题,⑥为温带季风气候,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为雨热同期。

④为地中海气候,主要水果为柑橘、无花果等。

第(5)题,除亚洲外,其他大洲无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因为它们海陆热力差异小。

答案:(1)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2)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3)热带雨林由赤道向两极纬度(太阳辐射)(4) 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柑橘、无花果、葡萄、柠檬等(5)没有。

该气候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其他大洲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