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1)

合集下载

1中国古代史(远古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

1中国古代史(远古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古代史(远古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总体结构综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

在距今170万年前,元谋人就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掀开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篇章。

经过漫长的岁月,原始人类完成了从氏族、部落到国家的发展。

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自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

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

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基础知识识记】中华文明的起源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

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懂得使用天然火。

山顶洞人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过着氏族集体的生活。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后历经尧、舜、禹,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到启时,“禅让制”被“世袭制”替代,开始了“家天下”的时代。

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商朝在盘庚迁都殷以后,国力最强大。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朝暴君商纣,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统治者通过分封制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国力不断强盛。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并起,纷争不断。

各国先后掀起变法运动,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统一国家的建立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秦朝,统一了中国。

他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实行“焚书坑儒”,北筑万里长城,南修筑灵渠,开发边疆,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

西汉初年,出现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文景之治”。

到汉武帝时,出现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的大一统局面,西汉进入最强盛时期。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一) 史前时期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一)  史前时期

基础知识过关中国古代史(一)史前时期1、①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是什么?(1分)②什么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1分)2、①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什么?生活地点在哪里?距今多少年?(3分)②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什么?(1分)3、①北京人距今多少年?(1分)②有什么外貌特征?(1分)③北京人掌握了哪些生产生活技能?(4分)④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历史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4、①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分别生活在什么流域?(2分)②他们各自居住在什么样式的房屋?(2分)③他们分别种植什么农作物?(2分)④他们使用什么样的陶器?(2分)⑤他们有什么共同点?(2分)5、①海内外华人为什么自称为“炎黄子孙”?(2分)②海内外华人祭拜炎帝和黄帝有什么作用?(1分)参考答案1、①证据:化石;②依据:考古发现。

2、①元谋人;云南元谋;距今170万年;②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3、①约70万-20万年;②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③制作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会采集狩猎;使用天然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④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

4、①半坡人:黄河流域;河姆渡人:长江流域;②半坡人:半地穴式;河姆渡人:干栏式;③半坡人:粟;河姆渡人:水稻;④半坡人:彩陶、乐器(人面鱼纹彩陶盆);河姆渡人:陶器、玉器(猪纹陶钵);⑤共同点:懂得了更重农作物、饲养家畜、磨制工具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

5、①炎帝、黄帝的发明创造,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所以海内外的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②作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

第一章远古时代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元谋人在发现了生活距今万年前的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发现的原始人类。

2、蓝田人在发现了生活距今万年前的蓝田人,他们会用粗糙的方法打制石器,包括、、、等。

属于。

3、北京人在发现了生活距今万年前的北京人,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的遗址,能够劳动工具,会使用。

4、山顶洞人在发现了生活距今年前的山顶洞人,他们会和,还掌握了、,还能。

二、远古文化1、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距今年,属于流域,半坡文化属于流域,他们都属于氏族社会。

河姆渡文化制作的陶器称为,会种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

半坡文化制作的陶器称为,会种,掌握世界最早的技术,还会种植和。

2、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距今年,属于氏族社会。

会制作和陶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和的国家。

3、炎帝、皇帝和尧舜禹的传说炎帝和皇帝是距今的部落联盟首领,皇帝和蚩尤之间发生的大战是。

部落联盟实行的制度是推选首领的。

三、选择题1.现知我国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地区的人。

A.陕西元谋B.北京山顶洞C.云南元谋D.云南蓝田2.能够制造工具,实现人与动物区别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3.最早种植粟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4.下列古人类中,已进人母系氏族社会的有。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人;④河姆渡人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5.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会不会用火B.会不会使用工具C.会不会渔猎和采集D.会不会制造工具6.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的国家B.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麻的国家D.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和丝织的国家7.能够制作黑陶和白陶,是下列哪一远古居民所掌握的制陶技术.()A.河姆渡文化居民B.半坡文化居民C.山顶洞人D.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居民8.以下属于最后一位通过禅让制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先秦时代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先秦时代
2、结束:商朝最后的国王商纣,暴政,施酷刑,过着淫逸的生活,社会矛盾尖锐。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之后,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
3:商朝特征:刑法加强
三、周朝(西周) 周文王时期的强盛给武王伐纣奠定了基础
1、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陕西西安)称镐京。
2、周是地域空前广袤的国家,在东方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四、井田制与分封制
1、井田制(1)田地形式:更低沟洫纵横,如井字。
(2)内容:A土地归国王所有,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B必须缴纳贡赋给国王;C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山集体耕种,奴隶主全部占有奴隶的劳动成果。
(3)实质:奴隶制的经济制度,是奴隶制的国有土地制度。
井田制开始于商,兴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与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大变革时期,春秋为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为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政治特点: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大国兼并;
经济特点:公有制变成私有制,农耕工具改善、手工业日趋成熟,商业迅速发展
民族关系:各民族逐渐融合
第六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一、社会经济
(一)农业(生产工具进步、生产技术提高)
1、生产工具的进步:(1)铁制农具的使用,铁器最早出现在西周晚期;(2)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3)战国时期,铁农具适用范围扩大;(4)铁农具的使用意义: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的提高。
4、手工业专著:战国时《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各个工种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独一无二。手工业发展的原因:A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更多人参与手工劳动;B统治者提倡耕织,促进家庭手工业发展

专题一中国古代史(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一中国古代史(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2010· 上海单科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 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 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B )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此题考察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 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急剧的变革。最深刻的变革来 自于经济领域。各国之间不断开辟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 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所以根据材料叙述,应该是B。 周朝,尤其是东周时期,正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c
6.(2010· 安徽文综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 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 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 原意( )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解析: 题目给了三句话,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明矣”, 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加强对地方 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因此选C;A,B都是材料中的 一部分,不够全面。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取代分封的历史必 然,重在秦制中央集权之得,因此排除D.
c
7.(2010· 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 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 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 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解析: 首先要清楚材料中的“封建”实指西周“分封 制”。分封制下,诸侯到卿、士,其权力、地位和财产 一切世袭,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秦始皇推 行郡县制,郡守、县令有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 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 此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

中国古代史总结(1)

中国古代史总结(1)
①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 商鞅变法(背景、要解决的问题、措施、策略与 特点、影响、启示等) 秦的统一(条件、过程、意义等) 巩固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交通、制度等) 创建制度(皇帝、中央、郡县) 开疆拓土(奠定基本疆域) 暴政虐民(焚书坑儒、长城、大兴土木) 民族认同、制度起源、社会转型、历史人物等角 度
“德均则卜” 士 庶
礼节民心, 乐和民性, 政以行之, 刑以防之。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
从“封邦建国”到“封建亲戚”——天下归周 从“宗法关系”到“家国同构”——天下归宗 从“制礼作乐”到“协和万民”——天下归心
尊尊亲亲的文化氛围 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 贵贱有序的等级社会
图 解 历 史
镐京

(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从原始农业(刀耕火种)到传统农业 (精耕细作、小农经济),传统农耕经济(农、工、 商)的不断发展
文化: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的演 变;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政治
• 政治制度、政治人物、政治改革、民族关系、政治事件(秦 的统一)、政治现象(改革、统一、分裂)
如: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秦始皇: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孝文帝: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交融 唐太宗: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 康熙帝: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
小结:
秦汉以来的法制,以皇权为法律的基本渊源,刑法、民法、行政法诸法合 一,司法行政不分,形成了中华法系的基本特点。明清的法制体系,把中 华法系推到了尽头,却缺乏向近代法制体系转化的内在机制。到了晚清, 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冲击下,逼迫统治者对法律条文做了一些修改。但是, 最终也未能走上立法民主化、司法独立化的近代化道路。
(3)古代中国的商业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 原始社会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  原始社会

山顶洞犬牙
山顶洞遗址
宗教观念的出现
山顶洞遗址可分为四部分,洞口、上室、 下室和窨(yìn)。上室是山顶洞人居住地方, 发现有人类化石、石器、骨针和装饰品。
下室发现3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 人骨周围散布着赤铁矿粉末及随葬品,说 明人骨架是有意埋藏。
婚姻形态
从老年妇女尸体周围撒有赤铁矿粉末、身上 佩带有用兽牙、蚌壳和鱼骨做成的装饰品来 看,老年妇女受到 特别尊重,山顶洞人处在 氏族公社阶段。
2、家畜饲养业的发展
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中,出土的箭头,不 仅样式精美,而且多为骨制,这反映了当 时的人们狩猎有了剩余,为家畜饲养业创 造了条件。
早期以江西万年仙人 洞遗址为代表。其稻 谷的发现可以使中国 的原始农业起源提早 到公元前8000年左右。 原始陶器的出现,是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 陶器。

中期和晚期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为代表
(一)几处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文化概况
黄河流域:
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前3400— 前2000年)
距今180万年前。 该遗址出土有石器、烧骨、动物化石;石
器有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三棱 大尖状器,已具备了人类制造石器的成份。 西侯度石片文化的出现,说明人类石片技 术的应用,当以中国为最早。
遗址中带切痕的鹿角和动物烧骨的发现, 昭示出他们已将“火神”征服在脚下。
4、陕西兰田人
新人又叫晚期智人,从4、5万年前到一万年 前之间。典型遗址为广西柳江人、北京山 顶洞人、内蒙古河套人、山西峙峪人,台 湾的左镇人。
现代人开始形成。
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第二节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母系氏族社会又叫母权制,是继原始群居 之后原始公社制度下的又一个发展阶段。 大体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 早期。

中国古代史1.主题1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中国古代史1.主题1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Ⅳ、影响:逐渐形成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 初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2.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一、炎帝 Ⅰ、简介: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 Ⅱ、贡献 ①(传说)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 种植五谷和蔬菜 . ②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③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三、山顶洞人 Ⅰ、遗址地点:北京人活动过的区域 Ⅱ、所处年代:距今约3万年(氏族社会) Ⅲ、生产生活状况:使用 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 取火;会从事交易;出现爱美意识和丧葬礼仪;过集体生活,共同劳 动,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Ⅳ、人体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二、黄帝 Ⅰ、简介:姓公孙,名轩辕 Ⅱ、贡献:(相传)能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 ,会炼铜, 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Ⅲ、其他:(相传)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皇帝的 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价值:这些远古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炎帝(右)黄帝(左)雕像
真题展示
走进考场 1.(2019·益阳)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 约70万~20万年”“会使用天然火”“能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 (B)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2018·益阳)以下关于河姆渡人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B ) A.普遍使用打制石器,烧制陶器 B.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过定居生活 C.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的 D.氏族内部已经产生了贫富不均的现象
03 核心素养培养
史料拓展
(改编)材料:1965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发现了两颗远古人类门齿 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许多炭屑和呈黑色的烧骨……1929年, 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 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 设问:写出材料中提到的两个考古发现的远古人类名称。 解答:元谋人;北京人。

中国古代史(一)

中国古代史(一)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重大事件。并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重大事件。 归纳其阶段特征。 归纳其阶段特征。 政治: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破坏、变法和改革、新兴阶级形成、 政治: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破坏、变法和改革、新兴阶级形成、 由分裂走向统一、 由分裂走向统一、民族融合 经济:铁器牛耕、小农经济、都江堰、垄作法、井田制瓦解、 经济:铁器牛耕、小农经济、都江堰、垄作法、井田制瓦解、封 建土地制度形成、私营工商业兴起、 建土地制度形成、私营工商业兴起、重农抑商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诗经、楚辞、绘画、司南、优伶、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诗经、楚辞、绘画、司南、优伶、星表 阶段特征: 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中华文明的奠 阶段特征: 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基时期、社会转型时期) 基时期、社会转型时期) 政治: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政治:①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民族融合,华夏族逐渐形成。 ③民族融合,华夏族逐渐形成。 经济: 生产力质的飞跃; 土地制度变迁; 经济:①生产力质的飞跃;②土地制度变迁;③工商食官局面 被打破; 重农抑商政策兴起。 被打破;④重农抑商政策兴起。 思想文化: 出现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思想文化:①出现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文学开端; 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②文学开端;③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前1046年 年 分封 宗法 礼乐
前770年 前475年 年 年
诸侯争霸 商鞅变法
统一 皇帝制 三公九卿 郡县制
农业:耒耜、排水、除草、 农业:耒耜、排水、除草、 品种多西周出现铁器 井田制 手工业:青铜铸造、 手工业:青铜铸造、原始瓷 织机、 器、织机、斜纹提花织物 商业:商人、 商业:商人、官府控制商业

中国古代史(一)

中国古代史(一)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农耕出现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生产方式: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生活方式: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中国特点:南稻北粟,还有黍稷大豆意义:1.提供了可以持续生产的食物来源;2.生产活动趋于安定,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农耕聚落,典型遗址:陕西临潼姜寨遗址;3.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华文明的起源神话传说中的起源:内容:炎黄传说意义:是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反映先民创世的大致历程;反映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起源特点:满天星斗、八方雄起,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历史传说中,炎帝(神农氏)开发了华夏的原始农业,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

传说他创造木制耒耜,教民耕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说他遍尝百草,为人医病,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

不仅如此,还传说他利用火为人类造福,制造乐器,倡导物质交换……炎帝在历史传说中是与农、工、商、医、文等各领域的发明创造分不开的一位神,因而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的炎黄子孙的无比敬仰和祭祀。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

传说中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神话传说的史料价值①神话: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限,往往借助想像去解释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这样就产生了神话。

而传说中许多人和事件,往往也附以神话的色彩。

②传说:依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历史靠世世代代的讲述而流传。

中国古代史 一

中国古代史 一

中国古代史一.原始社会传说神农氏“制末耜,教民农作”,对许多种野生植物的用途和栽培方法进行了试验。

逐渐选育出适合人类需要的栽培植物,成为农业的始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

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

原始农业的耕作形式是刀耕火种。

主要使用石斧、木耒、石铲、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工具。

中国古代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牛、鸡、狗等。

从二里头文化(原始社会后期)开始。

我国进入青铜时代。

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学会养蚕缫丝了。

距今约4800年的原始文化遗址出土有丝二、夏商西周时期1.夏朝和商朝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

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商王遇事必定要占卜,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2.西周的政治制度(1) 分封制度公元前l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大举实行分封。

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王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北)。

以王都为中心的附近区域被称为王畿,是周王的直接驻地。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

异姓诸侯国包括分封的功臣、古老的附属国,还有一些新恢复的被商灭掉的古国、殷商旧族。

在分封中,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

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服从周王室的政令,并承担各种义务;在军事义务方面如派兵戍守王畿或随王出征,还有定期朝觐和交纳各种贡赋的义务。

诸侯还要对下属进行分封。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

(2) .宗法制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问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又实行了分封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

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都城:阳城。

统治中心地区: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西部,沿黄河至河北、山东交界处。

灭亡:黄河下游商部落汤讨桀灭夏。

商朝的兴衰都城:亳——(盘庚)殷。

残暴统治:纣王—炮烙之刑。

人祭和人殉。

灭亡:周武王—牧野之战。

西周的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建立者:周武王。

都城:镐京。

“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国人暴动”西周灭亡背景: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诸侯长不来朝贡,战争连年,国力贫困。

标志: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

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井田制性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内容:(1)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

(2)诸侯交贡赋。

(3)奴隶集体耕种。

(4)如同井字。

瓦解:春秋战国铁器牛耕——私田增多——封建剥削方式出现——井田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度逐渐确立。

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义务:服从王命、缴纳贡赋,随王作战。

意义: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中央: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夏朝: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时间:公元前2070年;都城:阳城;商朝:具有浓郁的神权色彩的王朝时间:公元前1600年;都城:殷,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阳;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西周的分封: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时间: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建周;都城:镐(hào)京;A分封制的内容:土地、人口B分封的对象:王室宗亲、功臣、姻亲、先代旧贵C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D分封的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高中历史统编上册(中国古代史)第1课中华文明与早期国家

高中历史统编上册(中国古代史)第1课中华文明与早期国家

大汶口遗址出土: 八角太阳纹彩陶
河姆渡遗址稻谷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二)新石器时代
1.早期
距今年代 区系划分 代表遗址 生产工具 生产活动 社会形态 社会特征
1万-- 黄河流域 5000年
长江流域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北粟南稻
磨制石器 彩绘陶器
养蚕缫丝
河姆渡文化
饲养家畜
生产力低 母系氏族
社会
黑陶
玉器
社会形态 社会特征
父系氏 族社会
贫富分化 不平等 私有制 阶级分化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二)新石器时代
2.晚期
生产力提高 工具改进
私有制 剩余产品
贫富分化
阶级
生产力的提高是贫富分化出现的根本原因。
二、从部落到国家——传说时代(夏朝) (一)国家的产生
华夏族的传说
炎帝
炎黄部
华 夏
三、商和西周——信史时代 (二)西周
2.宗法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
三、商和西周——信史时代 (二)西周
2.宗法制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 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依据是什么呢?
尚未贫富分化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二)新石器时代
2.晚期
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
良渚文化玉琮
红山文化玉龙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二)新石器时代
2.晚期
距今年代 区系划分 代表遗址 生产工 具
黄河流域 龙山文化

5000

中国古代史(一)

中国古代史(一)

中国古代史(一)一.远古时期:1.音乐形式:歌、舞、乐合而为一(基本因素是节奏),与生产力发展紧密相关(古歌、古乐舞)。

①《弹歌》——狩猎。

②《八阙》——农牧。

③《蜡辞》——祭歌。

④《云门》——黄帝拜神乐舞(图腾)。

⑤《咸池》——尧崇天乐舞(星座)。

⑥《萧韶》——舜时期宗教性乐舞。

2.乐器:①骨笛——河南舞阳县贾湖骨笛,最古老的乐器,是我国音乐文化9000年可考的依据。

20支,距今9000年。

音孔不一,五、六、七、八。

七音笛居多,保存完整。

②骨哨,陶埙(浙江余姚河姆渡,一孔)、籥。

③鼓——山西陶寺鼍鼓,永登土鼓,商代双鸟饕餮纹铜鼓。

二.夏商时期。

1.音乐发展:与远古乐舞性质不同,有阶级烙印。

①《大夏》:歌颂夏禹治水。

②《大濩》:歌颂商汤伐桀。

③巫乐:求雨,驱鬼逐疫,出征。

2.乐器:磬——石制。

虎纹大石磬。

山西陶寺夏磬。

编磬——故宫商代编磬,三枚一组。

“永启”、“夭余”、“永余”。

埙——商代,五孔。

钟——陶钟。

商代青铜钟。

编钟——河南安阳商代编钟,三个一组。

编铙——殷墟,五件一组。

三.西周。

(奴隶制社会达到鼎盛)1.周代礼乐制度实质——等级制度。

(可作填空或名词解释,如:判县。

)a.体现在舞队、乐队规模与排列的严格规定。

①乐队——天子-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

(周代礼乐制度体现在舞队、乐队规模与排列的严格规定。

天子的乐队为四面排列,称宫县。

)②舞队——天子-八佾;诸侯六佾;依次递减。

b.典礼仪式,祭祀,宴飨的步骤。

2.乐舞:①六代乐舞: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宴享,儒家雅乐最高典范。

黄帝——云门大卷;尧——大咸;舜——箫韶(九韶);孔子“尽美以,尽善也”。

尽善尽美的由来。

夏——大夏;商——大濩;西周——大武。

②小舞:彩绸舞、羽毛舞、牛尾舞、长袖舞。

(娱乐性强,道具与舞的关系)③散乐:民间音乐。

④四夷之乐:周边部落音乐、歌曲。

⑤宗教性乐舞:攤舞。

3.八音分类法:我国周代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乐器分类的方法。

中国古代史1 第一编 中国文明的起源

中国古代史1  第一编 中国文明的起源
• 3、采集与渔猎
• 采集与狩猎是旧石器时代人类为为了维持生命和自身生产,觅取食物的主要方法,这一 时期只能攫取自然界的现成食物。北京人就是以采集为主,狩猎为辅的原始人群。
• 4、石器与骨器
• 旧石器就是打制石器,以使用打制石器为主的史前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石器制 作方法主要有下面三种。器型多为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三大类,用于采集和狩 猎。人类最初使用木棒和石块狩猎,旧石器时代中、后期狩猎工具种类逐渐丰富, 除了上述三类外,常见的还有石球、标枪、弓箭、骨鱼镖。石头、木头和动物的骨 头都曾是远古人类用来制作工具的原料。木制工具易腐,今天很少见到。而骨器则 较多的保存了下来。自旧石器时到早期骨角器出现以来,到了晚期呈现出繁荣的景 象。
• 6、原始宗教与艺术
• 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逐渐萌发出最早的艺术和宗教现象。中国旧石器时代艺术品主要是一 些装饰品,局限于人体装饰,是形象艺术的最原始形式。史前人类装饰身体不仅是寻求感官 上的美感,更多的是表现对生命的尊崇,比如在成丁或死亡时候装饰就是如此。
• 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对自然界和自我意识相当模糊,原始人将自然现象人格化和不相关的东西 或物质相互联系,产生了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的宗教观念。旧石器时代晚期埋葬死者和一些 狩猎、人体装饰品就是灵魂关与巫术反映。但是正是通过艺术和前宗教现象表明,人开始将 自己同自然界区别开来,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原始思维的理性升华,为人类精文明的一个 飞跃,意义不容低估。
• 1998年,考古学家在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已接近找到其梦寐以求的“第一把石刀”,发 现了距今240万年——200万年的亚洲地区最早的古人类遗迹。
• 1984年发现的巫山女子人骨和牙齿化石距今204万年至201万年,是我国最早的古人 类化石。

中国古代史 第1讲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二)

中国古代史 第1讲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二)
【解答】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 西域。张骞出使西域的贡献就是沟通了西域各国与汉朝的联系, 最重要的是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 交流。西域的葡萄、石榴、核桃和苜蓿等作物传入中原,丰富 了人们的生活。丝绸之路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 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故选:D。
2、丝绸之路 (1)开通时期:汉朝。 (2)形成:张骞出使西域后,打通了西域的交通;西汉政府
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后,中原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使者、商 人往来不断,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陆上商路逐渐形成。这条商 路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因此叫做“丝绸之路”。
(3)路径(出发地是 长安 ,终点是 地中海沿岸 )
考点7 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 (1)西域:西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
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2)作用:使内地与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辟了通
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加强了 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西汉王朝对西域 管辖的基础。(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 西域都护府 , 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 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秦朝疆域图 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至 陇西,北到长城,南到 南海。
(2)统一意义 ①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几百年的分裂战乱局面,
使社会趋于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 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将中国
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长期统一的阶段。
2、秦始皇加强封建统治、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 ①首创 皇帝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示意图
(4)作用及评价 ①搭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把古老的中国文化、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一)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一)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一)中国古代史1. 三皇五帝时期•伏羲: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被尊称为人类的始祖,传说他创造了八卦和文字。

•神农: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被尊为农业之神和药物之神,据说他发明了农业和医学的基本知识。

2. 夏朝•禹: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被称为夏朝的开国君主,他在治理洪水和开展水利工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夏禹系:夏禹之后的一系列统治者,共有十三位君主。

3. 商朝•商汤:商朝的创始人,他成功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并建立了商朝的封建制度。

•商王朝:商朝的统治王朝,历时约五百年,其间经历了多次王朝更替。

4. 周朝•周武王:西周时期的君主,他在革除商朝暴虐统治的同时,也奠定了周朝的基础。

•西周和东周:周朝历史上的两个时期,西周时期是周武王建立周朝至周幽王时期,东周时期是自周平王迁都至周昭王时期。

5.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东周时期的一段历史时期,以战国七雄的割据和争斗为特点,也是诸侯国逐渐崛起的时期。

•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后期,七雄之间的争霸战争达到了极高的激烈程度。

6. 秦朝•秦始皇:秦朝的开国皇帝,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强大帝国。

•秦朝法治:秦朝推行了一系列严格的法律制度,包括焚书坑儒和统一度量衡等,对后来的封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7. 汉朝•汉高祖:汉朝的开国皇帝,他在经过长期的战乱后,建立了稳定的统治,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封建王朝。

•汉武帝:汉朝的第七位皇帝,他进行了大规模的征服和拓展,使汉朝的疆域达到了极盛。

8. 三国时期•三国鼎立:三国时期的国家格局,以魏、蜀、吴三国相互争夺,最终魏国取得了胜利。

9. 隋朝•隋文帝:隋朝的开国皇帝,他集中政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改革,使隋朝成为短暂但辉煌的王朝。

•隋唐兴亡:隋朝的崩溃引发了唐朝的建立,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封建王朝之一。

10. 宋朝•宋太祖:宋朝的开国皇帝,他在北方遭遇敌对势力的同时,也进行了南方的统一,开创了北宋时期的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一、人类是由类人猿(产生地非洲)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

三、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1、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

2、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3、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四、山顶洞人。

时间:距今约距今约3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体貌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山顶洞人生产生活情况:1、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2、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捕鱼为生。

3、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埋葬。

4、山顶洞人生活在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

列举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异同点:答:相同点:①、生活地区相同②、都使用打制石器不同点:①、体质特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工具制造: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取火方式: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人工取火。

④、观念上:山顶洞人已懂得爱美。

⑤、北京人过群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第2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半坡氏族村落河姆渡氏族村落大汶口人发现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山东大汶口距今时间约6000年约7000年约5000年生产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

磨制石器和木器(耒耜、石镰)磨制石镰、石锄等生产情况原始农耕种植栗(小米),饲养猪、狗,主食有栗,副食有鱼、肉、蔬菜等。

出现了原始农耕景象,种植水稻农耕经济有了更大发展,具有磨制石器,原始手工业有了更大的进步,能够制造陶器有黑陶、白陶生活情况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里有灶炕居住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化出现了文化会制造彩陶还制造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制造精美的玉器等工业品世界之最他们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居民他们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世界性的贡献:答: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请列举祖国境内的远古时代的原始居民及活动区域、距今年代:(五项)答:1、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3、山顶洞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距今约3万年。

4、河姆渡原始居民: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市距今约七千年。

5、半坡原始居民:陕西西安的半坡村距今约五六千年。

第3课中华文明之祖一、炎帝、黄帝和蚩尤1、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两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

2、炎帝改进了农具,教人耕田;发明了制陶技术;为给人治病,尝遍百草,发明了医药,号称“神农氏”。

3、黄帝发明修盖房屋;种植谷物,驯养家畜;挖井汲水等等,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的方法。

4、黄帝和炎帝在阪泉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并入黄帝部,构成华夏族的主体(汉族的前身)。

.......................................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

5、涿鹿之战:①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②双方: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联合与蚩尤大战③地点:涿鹿结果:蚩尤战败二、禅让制: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三、约公元前..——..,标志着我国早期...王朝..夏朝...........奴隶制..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2070....年,国家的产生。

从此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我国的奴隶制朝代有:夏、商、西周、春秋。

一、夏、商、周的更替朝代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夏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阳城禹桀汤纣商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周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镐京周武王周幽王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洛邑周平王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夏桀、商纣王残暴失民心;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得民心;任用贤人(伊尹、姜尚),联合周边小国。

三、夏商周的政治1、“家天下”局面。

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3、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西周统治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注:夏、商、周的暴君有:夏桀;商纣;周厉王、周幽王。

第5课、甲骨文和青铜工艺一、文字的演变1、甲骨文含义: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出土地点:商的殷墟概况: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意义:是的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同时也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风俗等情况)2、金文(铭文、钟鼎文)含义:商朝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意义:是研究商、周时期历史的珍贵资料,对研究汉字的发展和书法艺术也有重要价值。

二、青铜器: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2、到了夏朝,青铜器的种类逐渐增多3、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有最大的司母戊鼎(最大的)和四羊方尊(最精美的)。

4、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5、在四川成都平原发现'三星堆文化“,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一、东周建立:时间: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春秋时期)前475年——前221年(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战国二、春秋争霸:1、背景: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它的首领地位。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2、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3、齐桓公称霸的条件(中原的第一位霸主)(成语:老马识途)①齐国经济富庶,盛产鱼盐②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根本原因)③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后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周天子派代表参加)4、晋文公称霸:改革内容:任用贤能、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退避三舍),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5、楚庄王称霸:后来,楚庄王打败晋军,做了中原霸主(问鼎中原)6、秦穆公称霸秦穆公在位时,整顿内政,发展经济,国力强盛,专意向西部戎狄地区发展,成了西部地区的霸主。

影响:①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同时也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疆域较大、人口众多的国家,为统一全国打下基础。

③加速了新旧制度的代替三、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地理位置:齐、楚、燕、韩、赵、魏、秦(注意方位)......2、诸侯之间较大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四、长平之战(纸上谈兵)时间:公元前260年地点:长平双方:秦、赵原因、秦将白起攻韩上党郡,韩将上党献与赵结果:赵国大败,四十多万人被俘坑杀。

影响: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进攻★本课相关成语:退避三舍(晋楚“城濮之战”)、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围魏救赵(齐魏“桂林之战”)、减灶诱敌(齐魏“马陵之战”)、纸上谈兵(秦赵“长平之战”:赵括、廉颇)(注意是哪个战争中的)第7课、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一、商鞅变法①时间:公元前356年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

(商鞅是法家代表)③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④内容: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按军功授爵,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4、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

⑤作用或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是否成功,为什么?答:成功了,商鞅变法顺应了社会发展规律;使秦国强大起来。

二、铁农具和牛耕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2、春秋末年,我国已使用牛耕,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三、都江堰①人物: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②地点:在泯江中游修筑都江堰,是世界闻名的防洪工程③作用: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是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第8课、春秋战国的文化一、老子地位: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又名《老子》思想:1、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2、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辩证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认为国家不安定是统治者造成的,提出“损有余而补不足”二、孔子地位: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①政治:1、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时刻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2、提出以“礼”治国,以“德”教化百姓(要求统治者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刑杀和横征暴敛)②教育: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2、因材施教3、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4、温故而知新③文化:①整理和编订《诗经》;②编写《春秋》;③其言行被弟子编成《论语》。

地位:孔子的学说在西汉时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三、百家争鸣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阶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新旧势力斗争十分激烈,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和斗争在思想上反映出来,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对当时的变革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