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升级版】岳麓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套教案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本期为九年级下学期,教材为《世界历史》下册,内容包括整个世界现代史部分,时间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至20世纪末期。
(一)、基础知识部分包括:1917年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了世界现代史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资本主义世界在战后得到了短期的相对稳定,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严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
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意大利、日本、德国先后法西斯化。
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和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亚洲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战后时期,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有了飞速发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
战后,在美国扶植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甚至局部战争的政策,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峙的局面。
争取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当代国际面临的重大问题。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现了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同时,文学艺术得到迅速发展:反映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觉醒的亚非拉的文学艺术开始勃兴;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文学艺术领域里,产生了各种流派,反映了社会的复杂面貌。
(二)、思想教育部分包括:世界现代史教学,结合教材内容,注意向学生进行下列思想、观点和品德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社会发展的观点;改革奋进的精神;事物互相联系的观点;阶级观点和历史观点。
(三)、能力培养部分包括:通过世界现代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下列能力:在阅读教科书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概括,编出提纲;简要记录教师讲课的内容要点;编出历史大事年表;在世界历史地图中,找出历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填出教材中叙述到的主要国家、重要城市和重大战役的地点;在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中,根据教科书或课外历史读物所提供的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并能对其他同学的发言发表意见;概述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事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出简单的分析和评价;比较类似的中外历史事件,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并作出简单的结论;联系当今世界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重大问题,运用所学的世界历史知识,加深理解。
2019年春季用最新岳麓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
2019年春季用最新岳麓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目录第七单元全球规模的战争和震撼世界的革命第25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6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27课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第八单元战后的经济发展与民族独立运动第28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9课印度与土耳其的民族民主运动第30课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第九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31课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侵略扩张第32课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第33课大战的转折与结束第十单元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殖民体系的崩溃第34课美苏冷战第35课殖民体系的崩溃与亚非拉国家的振兴第十一单元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第36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37课西欧与日本的经济发展第38课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第39课苏联改革和苏东剧变第十二单元冷战后的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第40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第41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第4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2019年春季用最新岳麓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第25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在争夺霸权和瓜分世界的斗争中,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两大集团疯狂地扩军备战,加剧了战争危机。
巴尔干半岛成为帝国主义大国争夺的焦点,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
1914年7月,大战在巴尔干半岛爆发,并迅速扩大到欧、亚、非三大洲。
本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5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问题导读(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1、请简述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成的影响。
2、萨拉热窝事件是怎么回事?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会发生吗?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哪里?最惨烈的战役是什么?4、大战接近尾声时,美国参战的目的和造成的影响是什么?5、第一次世界大战于哪年结束?大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6、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大战有何影响?探究新课一、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1、学生自学本节课文。
九年级《世界历史》(岳麓版)下册教学计划王芳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期为九年级下学期,教材为《世界历史》下册,内容包括整个世界现代史部分,时间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至20世纪末期。
(一)、基础知识部分包括:1917年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了世界现代史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资本主义世界在战后得到了短期的相对稳定,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严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
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意大利、日本、德国先后法西斯化。
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和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亚洲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战后时期,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有了飞速发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
战后,在美国扶植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甚至局部战争的政策,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峙的局面。
争取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当代国际面临的重大问题。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现了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同时,文学艺术得到迅速发展:反映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觉醒的亚非拉的文学艺术开始勃兴;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文学艺术领域里,产生了各种流派,反映了社会的复杂面貌。
(二)、思想教育部分包括:世界现代史教学,结合教材内容,注意向学生进行下列思想、观点和品德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社会发展的观点;改革奋进的精神;事物互相联系的观点;阶级观点和历史观点。
(三)、能力培养部分包括:通过世界现代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下列能力:在阅读教科书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概括,编出提纲;简要记录教师讲课的内容要点;编出历史大事年表;在世界历史地图中,找出历史上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填出教材中叙述到的主要国家、重要城市和重大战役的地点;在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中,根据教科书或课外历史读物所提供的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并能对其他同学的发言发表意见;概述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事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出简单的分析和评价;比较类似的中外历史事件,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并作出简单的结论;联系当今世界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重大问题,运用所学的世界历史知识,加深理解。
岳麓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岳麓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佛山的西樵山古石器遗址是我国华南地区至今发现的一处石器时代大型开采石材和制造石器的场所。
在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发现的多个遗址中,都发现贝壳,因此称为贝丘文化遗址。
一起看看岳麓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欢迎查阅!岳麓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1一、概况1.悠久的历史(1)广东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韶关的“马坝人”,距今约12.9 万年,该远古人类化石的发现有力证明了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发祥地。
(2)佛山的西樵山古石器遗址是我国华南地区至今发现的一处石器时代大型开采石材和制造石器的场所。
在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发现的多个遗址中,都发现贝壳,因此称为贝丘文化遗址。
通过对贝丘文化遗址的了解,有助于了解我国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农耕渔猎文化。
(3)广东的手工业丰富多样,主要有冶铁业、陶瓷业、酿酒业、榨糖业、制葵业(新会是的葵乡)等;粤绣、佛山剪纸、广东象牙雕等是广东民间工艺的瑰宝,其中粤绣、湘绣、苏绣、蜀绣并称为全国“四大名绣”。
2.三大民系(1)广府民系:广府民系主要由古越族与中原汉族融合而成,方言是粤语。
(2)潮汕民系:方言是潮语(是由闽语和古越语融合而成),明清时期潮汕方言成为独立次方言。
(3)客家民系:方言是客家话(是在中原古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时也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3.建制沿革:秦统一岭南后,设三大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今广东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管辖。
北宋时,广东的名称出现。
“广东省”作为地方行政建制称谓,是从清朝开始4.建筑工程(1)灵渠是世界上第一条船闸式人工航道运河,是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
(2)客家围龙屋是我国经典民居之一。
(3)开平碉楼是中国第35 项载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也是广东的首个世界遗产项目。
(4)广州陈家祠是集岭南历代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典型代表。
二、古代广东1.秦:属南海郡,郡治在今广州(当时称番禺)。
2.汉:汉武帝时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出发。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以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
本课的难点:本套教科书前面的内容中没有介绍士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因此学生难以理解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科举制度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课:教师可以从简介隋唐以前必须有地方官吏、高门权贵推荐才可以做高官,引出课文引言中李昂拒绝说情的小故事,在对比中激发学生对科举制度学习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1、介绍隋王朝建立之初,沿袭以前的选官制度,但是两年之后(583年)隋文帝就下诏令予以废除。
他为什么要废除呢?请学生阅读课文正文第一段,自己分析或分组讨论隋文帝废除旧制的原因。
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这种旧制对中央政权的不利之处。
2、在学习隋朝创立科举制时,教师可以围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变化"为题,指导学生进行推理分析"高门权贵的子弟失去了什么?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地方官和高门权贵失去了什么?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朝廷得到了什么?进而总结科举考试的直接作用"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3、科举制度的完善,一目,可以按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顺序各有侧重地展开学习活动。
例如:探讨国学与科举考试的关系,认识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做官联为一体。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的基本脉络,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提高历史素养。
【教学内容】第一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第二课: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社会主义运动第四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五课:俄国十月革命第六课: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第七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八课:冷战与美苏争霸第九课: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十课: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教学过程】第一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一、导入1.谈论:同学们,你们知道资本主义是如何产生的吗?2.提问:资本主义时代的特点有哪些?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三、课堂讲解1.讲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
2.分析资本主义时代的特点。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讨论资本主义时代对世界的影响。
第二课: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导入1.回顾: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那么资本主义是如何发展的呢?2.提问: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哪些影响?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三、课堂讲解1.讲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
2.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讨论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第三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社会主义运动一、导入1.谈论:同学们,你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诞生的吗?2.提问: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运动有哪些影响?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三、课堂讲解1.讲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
2.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讨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第四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导入1.回顾: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有何影响?2.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九级历史下册教案岳麓版
例题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答案: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化上,提倡新学,改革科举制度;军事上,建立新式军队。戊戌变法的意义在于:它是近代中国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对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不同救国救民思想的选择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民族危亡与救亡图存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原因。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历史事件时间线,以演示民族复兴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民族危亡与救亡图存的斗争》这一章节,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以下主要内容:
1. 晚清时期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包括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事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 救亡图存的思想与实践,包括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以及不同政治力量在民族危亡关头的选择与努力。
3. 近代化探索的特点与启示,总结了近代中国民族复兴的历程,提炼其中的规律和经验教训,为当今中国发展提供借鉴。
- 学生在了解民族危亡与救亡图存的斗争中,培养了勇敢面对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
4. 应用拓展:
- 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他历史事件的分析中,形成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 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经验教训指导现实生活,提高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 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主动参与历史主题的研究和分享,将所学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20__年九年级历史下册岳麓版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20__年九年级历史下册岳麓版<i>教案网权威发布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更多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相关信息请访问教案网。
<object width="100%" height="500" align="middle"id="reader"codebase="/pub/shockwa ve/cabs/flash/swflash.cab#version=6,0,0,0"classid="clsid:d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param value="window"name="wmode"><param value="true"name="allowfullscreen"><param name="allowscriptaccess" value="always"><paramvalue="/static/flash/apireader.s wf?docurl=/play&docid=3943522e00 66f5335a812199&title=%E4%B9%9D%E5%B9%B4%E7%BA%A7%E5%8E %86%E5%8F%B2%E5%B2%B3%E9%BA%93%E7%89%88%E4%B8%8B%E5%AD %A6%E6%9C%9F%E6%95%99%E6%A1%88&doctype=doc&fpn=5&npn=5 &readertype=external&catal=0&cdnurl=http://txt.wenku.b/play" name="movie"><embed width="100%"align="middle" height="500"pluginspage="/go/getflashplay er"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name="reader" src="/showimg.php?url=http://wenku.b /static/flash/apireader.swf?docurl=http://wenk /play&docid=3943522e0066f5335a812199&title= %E4%B9%9D%E5%B9%B4%E7%BA%A7%E5%8E%86%E5%8F%B2%E5%B2%B3 %E9%BA%93%E7%89%88%E4%B8%8B%E5%AD%A6%E6%9C%9F%E6%95%99 %E6%A1%88&doctype=doc&fpn=5&npn=5&readertype=external& catal=0&cdnurl=/play" wmode="window" allowscriptaccess="always"bgcolor="#FFFFFF" ver="9.0.0"allowfullscreen="true"></embed></object>。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21份岳麓版5
第课亚洲国家的独立和复兴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全局部亚洲国家在“二战〞后早期获取独立?蒙巴顿方案?使印度分裂为两个国家印度展开经济的政策、成就与问题中国、朝鲜、越南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新加坡、韩国的工业化政策和成就海湾国家回收石油权益与“石油繁华〞中国内陆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域的经济展开亚洲“四小龙〞①经过对“二战〞战后早期亚洲全局部国家在“二战〞后早期获取独立原由的剖析,培养学生联合时代背景剖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②经过对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展开特点的剖析,培育学生综合剖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经过剖析亚洲新兴国家就地取材联合本国国情展开经济的不一样措施,培育学生运用地理学知识理解剖析各国展开经济的条件和模式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联合时代背景进行剖析,正确理解以印度为代表的全局部亚洲国家在“二战〞后早期获取独立的原由。
②经过评论?蒙巴顿方案?,认识新老殖民主义是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域长久混乱和展开困难的重要原由。
③认识印度、新加坡、韩国和西亚国家,中国内陆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域在展开经济方面的成就,认识亚洲特别是东亚是当前生界经济展开最开朗的地域之一。
④经过比较亚洲各各地域展开经济的政策,认识各国各地域不一样的经济展开模式,总结展开经济的共同经验。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①使学生认识到抓住机会,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联合国情拟订合适本活的经济展开变化战略,鼎力展开科技和教育事业,是亚洲新兴国家展开经济的根本战略,以此培育学生会从国情出发,果断不移走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②西亚国家同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长久斗争告诉我们,反对旧的国际经济次序,成立新的国际经济次序,仍旧是亚洲各展开中国家展开经济的一项艰巨任务。
③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国重视教育和科技,努力展开技术密集型家产,推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而使学生认识到教育和科技对展开经济的重要作用,形成科教兴国意识。
要点难点要点:“二战〞后印度实现国家独立和展开经济、走上民族复兴道路的概略难点:新加坡、韩国以及西亚国家经济展开模式的特别性和经济展开政策的复杂性教课过程课前指引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代界历史的展开,我们学了双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展开变化〞,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34页精品】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案(全套)
第1课伟大的十月革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列宁。
3、过程与方法在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方面,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三、学法引导:质疑导学法四、教学过程:导入:回忆一战内容,设问“对于一战的结束,俄国起了什么作用?”(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1、历史条件客观:经济基础——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高政治形势——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主观: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战斗性强领导条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革命2、二月革命时间:1917年3月结果:推翻沙皇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说一说:二月革命的时间、参加者、结果和性质。
(指导学生分析俄国二月革命后政局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暂时性。
认识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线索梳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发展、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
这场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动动手:让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
(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归纳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
再与临时政府的措施进行比较。
(说明两个政权的不同性质及其所产生的不同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1课伟大的十月革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列宁。
3、过程与方法在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方面,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三、学法引导:质疑导学法四、教学过程:导入:回忆一战内容,设问“对于一战的结束,俄国起了什么作用?”(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1、历史条件客观:经济基础——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高政治形势——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主观: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战斗性强领导条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革命2、二月革命时间:1917年3月结果:推翻沙皇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说一说:二月革命的时间、参加者、结果和性质。
(指导学生分析俄国二月革命后政局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暂时性。
认识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线索梳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发展、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
这场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动动手:让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
(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归纳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
再与临时政府的措施进行比较。
(说明两个政权的不同性质及其所产生的不同后果。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胜利1、议一议:二月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2、针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复杂情况,列宁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什么样的任务呢?1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了一份报告,指出,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高,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由此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线索梳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发展、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
这场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4、动动手:让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
(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5、议一议: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师要强调革命的首创性;再帮助和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成立的背景等历史内容,使学生深刻领会十月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巨大推动作用。
)思维拓展:如何看待革命时代的列宁。
(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
正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五、全课小结:六、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七、教学后记:弄清十月革命的过程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的措施八、板书:1、历史条件客观:经济基础——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高政治形势——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主观: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战斗性强领导条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革命2、二月革命3、十月革命起义: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结果:推翻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苏维埃政府措施:对内——宣布平等,废除特权,收归国有,没收土地对外——签订和约,退出一战4、巩固政权背景:国内——地主资产阶级的叛乱;国外——协约国的武装干涉措施:军事——征兵制、组建红军,击溃白军;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全部国有;余粮征集;取消商贸;强制劳动5、历史意义国际: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鼓舞推动国际共运和民解运动;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国内: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3、过程与方法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与此同时,出现了重大曲折和失误,主要表现为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切实际的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过度集中、缺乏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新经济政策难点: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三、学法引导:质疑导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阅读课文说一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2、讨论一下,和平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合时宜。
让学生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
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之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一个逐步过渡的阶段,即在一个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巩固工农联盟后,再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列宁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原因:直接原因——经济困难、政治危机根本原因——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市场经济;意义:实践——消除危机,恢复经济理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3、苏联的成立(板书)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为什么要成立苏联呢?这是恢复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加强国防,抵抗外来侵略的需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际主义政权性质所决定的。
苏联成立的时间是1922年。
参加的基础是平等、自愿。
当时加盟的共和国有四个,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后来逐步增加,到1940年共有15个。
(引导学生看课本P7《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1924年列宁逝世了,这对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列宁对苏俄(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做的贡献永垂史册。
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斗争。
2、工业化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全国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实现的。
苏联的"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
由于苏联人民的艰苦奋斗,在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期间,苏联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用十几年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走完的道路。
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苏联人民的自信心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地位,而且也为以后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苏联的重工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情况。
但与此同时,其农业在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则是比较落后的,贫富分化也不断发生。
如何发展农业。
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联共(布)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2.农业集体化(板书)到1937年,苏联基本上完成了农业集体化,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四)、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1936年苏联通过了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1936年宪法的颁布,成为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的标志,也是斯大林模式建立的标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让学生看书,找到斯大林模式的作用,尤其是弊端的内容。
(看书P9)五、全课小结:六、版书设计1.新经济政策原因:直接原因——经济困难、政治危机根本原因——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国家资本主义;流通——市场经济;分配——工资级别意义:实践——消除危机,恢复经济理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建立苏联情况:1922年;成立宣言;联盟条约3 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经济建设存在问题:产业结构——农轻重比例失调,产品单调消费水平——消费品少,影响人民生活资金积累——对农民过多地索取,损害积极性(2)政治生活苏联体制:特点——经济上高度集中的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权力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监督评价——曾起过积极作用;存在着严重弊端七、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八、教学后记:比较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区别;理解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特点。
正确评价苏联模式。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2、过程与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初中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因此,对于这一时期西方世界的国际关系,只要求学生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并对由此形成的一次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有初步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三、学法指导:质疑导学法四、教学过程:导入:回顾一战的性质和结果(战争的结束,并没使帝国主义之间的争斗停止。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想一想:参加会议的27个国家地位为什么不同?(揭示帝国主义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就是国家的经济和军事等实力。
)议一议:针对《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受益者是谁?对德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揭示列强召开会议的真正目的;和约中对德国军事和殖民地的问题,将会激起德国复仇的情绪。
)说一说:凡尔赛体系的含义。
凡尔赛体系,这个问题的综合性、概括性较强,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师应首先侧重讲明凡尔赛体系的概念:1919~1920年,协约国在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之后,又分别同奥、匈、土、保签订了一系列和约,由这些和约构成的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被称作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体系最重要的影响在于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