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审美之维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观与审美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观与审美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观与审美素养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着丰富的美学观念和审美素养。

这些观念和素养在中国的艺术、文学、建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分别从中国传统美学观和审美素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传统美学观1.协调与和谐的美学观中国传统美学观强调协调与和谐,追求整体的统一和谐。

这体现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追求,以及古建筑的“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中。

中国人倡导生活的和谐与平衡,这种美学观念也体现在服饰、饮食、音乐等方面。

例如,中国旗袍的设计注重体现女性曲线之美,而传统音乐也追求调和的旋律和和谐的韵律。

2.天人合一的美学观中国传统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并追求天人合一的美。

这一观念在中国传统诗词中广泛体现,诗人常常以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融入自然的意象中。

而中国传统绘画也注重观察自然之美,力求运用笔触和色彩准确地表现自然景物的形态和神韵。

3.内在与精神的美学观中国传统美学注重内在的美和精神的美,体现在人物塑造、文学创作和音乐表演等方面。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注重塑造人物的精神风貌,注重人物的品德与文化修养。

古代文学创作追求内涵的表达,通过间接的语言表达和隐喻的手法来展现情感和境界。

而中国古代音乐强调以音乐来陶冶人的情操和思想,提倡音乐的善良和博爱。

二、中国传统审美素养1.对自然的敏感与赏识中国人有着对自然的独特敏感,重视自然景观的欣赏与利用。

古代文人墨客常常游历山水名胜,欣赏山水的壮丽和悠远,将这种感受转化为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

中国人注重观察自然的变化和细微之处,以及自然界的色彩和形态,从而培养了独特的视觉和心灵的敏感性。

2.审美意识的培养与品味的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养与内涵,注重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品味。

中国人通过学习经典文学、艺术作品和古代典籍,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古代文人通过探讨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形式来培养自己的审美品味,并将这种品味传承给后代。

和谐之美,美在

和谐之美,美在

和谐之美,美在
和谐之美是指事物或情境在整体上呈现出协调、平衡、稳定和愉悦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

和谐之美的美在于事物或情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支持,形成了一种可持续的、积极的、有益的整体效果。

和谐之美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例如:
1. 自然:大自然的美在于其多样性、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体现在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支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 艺术:艺术的和谐之美体现在艺术家通过对形式、颜色、材质和内容的巧妙搭配,创造出具有美感和意义的作品。

3. 社会:社会的和谐之美体现在各种人际关系之间的平衡、尊重和支持。

当人们彼此支持、尊重和理解时,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4. 文化:文化的美在于其历史、传统和价值观的和谐。

一种文化的美在于它是否能够保持其传统和价值观的同时,又能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保持与时俱进。

和谐之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美,体现在各种事物和情境中。

它是人类追求美的方向之一,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享受生活和建立更美好的社会。

谈谈中国古代的审美和谐论

谈谈中国古代的审美和谐论

谈谈中国古代的审美和谐论中国古人有一个最具基本性的哲学理念,那就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宇宙观,在“天人合一”的理论框架上去思考各种哲学和美学问题。

中国古人特别重视天人关系的和谐,并在这理论前提下阐述文化主题,追求建立一种和谐、安定和圆融的生活秩序。

而且,中国传统哲学在重视天人和谐关系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人的追求,把“合目的性”看得比任何理论追求都重要,所以,伦理学成了中国古代哲学最重要的思想内容,追求善的境界,重视仁德修养,推崇“仁政”,强调美善统一,把伦理境界看成是最高的审美境界等,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点。

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伦理学与美学虽是不同的,伦理追求善的境界,审美追求美德境界,但是,在中国古人看来,美、善之间虽然有区别的,也有矛盾冲突,但是,它们之间和谐和统一才是最重要的。

在中国古人的主流思想意识里,美学常常被认为是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为伦理服务,美的追求服从于善的追求,并在这基础上形成了审美与伦理的统一性。

在“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前提下,中国古代美学十分重视审美活动中各因素的和谐统一关系,深刻地阐释了“美善合一”“情理和谐”以及“诗与志统一”等理论专题,表现了中国古人对美善统一境界的执着追求。

一、天人关系:人与天命(自然而然)的统一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美学和伦理学就是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的,中国伦理精神侧重于将天人关系义理化,既重视人顺应自然,要求不能逆天而为,又把自然看成是伦理原则的体现,把自然原则义理化(创造了“上天”“上苍”等范畴),因而,逆天即是逆道。

人们常常说的“遭天谴”“天地不容”“冒犯天神”“受到老天爷的惩罚”等,其实不仅有违背自然规律将遭受失败的意思,而且也包含着违背道德原则必遭报应的含义。

其实,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延续着具有泛神论色彩的原始宗教思想,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由于血缘氏族观念没有受到破坏性的冲击,中国古人把原始宗教思想留存下来了,因而,仍然相当多地保留氏族社会的“天人合一”观念,并经过古代儒家等方面的重要思想家的发挥和改造,逐步建构起庞大、系统的理论体系,成了封建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思想特点。

论和谐之美学意蕴

论和谐之美学意蕴

论和谐之美学意蕴“和谐”这个词可以说是一个贯穿全中国文化的概念,它包括了道家“德报和谐”的宇宙观儒家“和而不同,和而不流”中探讨的多元共融,以及新时期“和谐社会”的理念。

它渗透到中国人最根本的文化认知和思想感知之中。

这一概念高度精炼地表达出中华传统文化理念中最通盘而又最深刻的那个和谐的美学意蕴。

和谐这一概念,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个层面,包括社会、家庭、政治、宗教、道德感等方面的和谐,也包括心理和谐,以及个人与宇宙间的和谐,它把传统文化理念中最基本的和谐概念融入了当今社会语境中,构建了一种更加完整、更加接近实践的和谐理念。

和谐的美学意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和谐的整体文化场景下的交流和表达。

和谐的美学是由和谐的大场景下的社会关系及组织机构所建立的,是个体与整体共同参与共存交流的美学景观。

和谐的美学景观,形似于一面温馨的和睦的家庭墙绘,展示着家庭一家人间善良相处的美好事例,它构建起一种良性互动的和谐社会文化格局,提供了一个更加友善共处的和谐社会场景。

和谐的美学意蕴,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刻而又完整的关于“和”的概念。

“和”不只是指言行做事,更重要的是表现出一种理念和实践的和谐状态,这种和谐状态的表现可以有很多种,比如整体文化场景下的交流、表达、表示、交往等,也可以表现在传统文化的某个独立的片段中,比如说古籍、古典音乐、传统艺术等。

和谐的美学是源于道家宇宙观、儒家交往观及新时期和谐社会理念,它致力于以和谐来解决社会文化上的矛盾和冲突,使人们在从理性到感性,由和谐到温情之间,实现最完美的和谐。

它倡导寻求让家庭、社会、政治、宗教,以及宇宙的“和”,从而营造一种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并把和谐的美学精髓传播给子孙后代。

以上就是关于“和谐之美学意蕴”的论述,从多种层面揭示了和谐之美学意蕴深刻而又完整的关于“和”的概念。

通过对和谐的美学概念及构建的景观表现出来的和谐美好,让家庭、社会、政治、宗教以及宇宙和睦共处,最终把和谐的美学精髓传播给子孙后代。

和谐_中国传统建筑审美之维

和谐_中国传统建筑审美之维




洛书
天干



地支
,


若 琴瑟之专一 谁 能 听之 关系
和谐

,
同之 不 可 也 如 是


可见






元气
,

等观念 之 影 响

并 作 为 其建筑 活 动 整 体构思 的 内在 充分
,


是 设 法 使众 多 相 互 矛 盾 的 因 素之 间 建立 起 相成

相济 的

依据


将人

比方说
,
和 谐 的效 果
韵律 是 使
我们要 想
,
古代 世 界帝 都之 冠
美 的 最 好代表
万 里的 雄 姿
不 可谓不 大
、 、
幅 天 下 太 平的 大
,



通 过 建筑 物 外在 的 布 局 形 式
,
凝 固 了礼 的 精
,
任何 一 系列 大 体 上 并 不 相连 贯 的 感 受 获得 规 律 化 的最
可 靠的方法之 一 记 住它
,
唐 气 象被 勾 画 得 淋 漓 尽致

长城 无 疑 是 中 国 建筑 和 谐 社 会在 这 里 交 汇
神 赋予 了 乐的意 蕴
现 出 礼 乐 的 完美 和 谐
影响

契 合 了 华夏之 民 的 审 美 心 理
西 方 著 名美学 家 乔治


一 些 散乱 的点
自然
其绵延
桑塔 耶

美的几个条件

美的几个条件

美的几个条件美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不仅存在于我们的感官体验中,还包含了文化、历史、个人品味等多个方面。

无论是从艺术作品、自然风光还是人的容貌来看,美都有其独特的辨识特征。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一下美的几个条件。

美的条件之一是和谐。

和谐是指各种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合适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协调统一、不失平衡的状态。

在艺术作品中,和谐表现为各种元素在构图、色彩、节奏等方面的统一和协调,使人感到舒适、愉悦。

在自然风光中,和谐体现在山川湖泊、花草树木等各种元素相互搭配,形成了宜人的景色。

人的容貌中,和谐表现在五官的相互搭配和整体协调,使人看起来美丽动人。

美的条件之二是纯粹。

纯粹是指去除杂质,使事物达到最完美的状态。

在艺术作品中,纯粹表现为作品的简洁、清晰、纯净,使人产生纯粹的审美情感。

在自然风光中,纯粹体现在原始自然的状态,没有被污染、破坏,给人以纯净、清新的感觉。

人的容貌中,纯粹表现为自然、真实、没有瑕疵的美丽。

美的条件之三是独特。

独特是指与众不同,有别于一般的事物。

在艺术作品中,独特表现为新颖、别致、与众不同的创意和构思,使人眼前一亮。

在自然风光中,独特体现在一些奇特的地貌、特殊的动植物等,给人以别样的美感。

人的容貌中,独特表现为个性、特点鲜明,与众不同的魅力。

独特的美,常常给人以新奇、振奋的感觉,成为人们追求的对象。

美的条件之四是动感。

动感是指事物本身带有的快意、生机和流畅的感觉。

在艺术作品中,动感表现为线条的流畅、姿态的生动、节奏的活泼,给人以轻快、欢快的美的感受。

在自然风光中,动感体现在风景的变化、色彩的斑斓、动植物的生机,给人以活力、灵气的美感。

人的容貌中,动感表现为神采飞扬、笑靥如花,给人以愉悦、振奋的感觉。

美的条件之五是温馨。

温馨是指事物本身给人带来的温暖、亲切、安心的感觉。

在艺术作品中,温馨表现为作品的亲和力、情感表达的温暖,给人以温馨、唤起共鸣的美感。

在自然风光中,温馨体现在自然景色中的温暖光影、柔和氛围,给人以安宁、舒适的美感。

名词解释和谐感

名词解释和谐感

名词解释和谐感
名词解释和谐感:美学范畴。

指审美对象在多样联系中形成的协调的整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谐调一致。

在西方最早由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

认为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

赫拉克利特认为“美在于和谐,和谐在于对立的统一”。

德国莱布尼茨认为世界每一部分都安排妥帖,具有一种“先定的和谐”。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事物和谐的概念,春秋时期的晏子曾提出“和与同异”的命题。

“和”即相反相济,也即多样对立的统一。

《乐记》强调宫、商、角、徵、羽五音和谐,进而认为音乐可以使天地和、上下和,提倡“乐极和”的美学观。

和谐不仅是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更重要的还在于差异中见出协调,在不齐中见出整齐,在整体上给人以匀称一致、和顺适宜的感觉,并使主客体达到矛盾统一。

艺术作品中的和谐除指内容或形式各有机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外,还指作品内容与其形式之间的统一。

如建筑物的合理布局,音乐作品调性、音色、音调的配合,绘画中构图、线条、色彩的协调以及文学作品结构、语言、风格等的统一。

“和谐”概念的审美内涵是发展变化的,现代艺术常常打破古典艺术适合传统审美心理的和谐格局,创造具备新的艺术审美特征的和谐。

中国国传统美学中的和谐

中国国传统美学中的和谐

中国国传统美学中的和谐
和谐是中国传统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中国文化中,和谐被视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完美的统一。

和谐的美学思想主张以和为贵,追求整体的均衡与协调。

在艺术领域,和谐表现为作品中各种要素的统一与平衡。

以绘画为例,中国画追求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画面布局,注重构图的对称与均衡。

同时,色彩的运用也以和谐为原则,注重色彩的协调与统一。

在建筑领域,和谐体现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与平衡。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景观的相互呼应,以山水为背景构建宫殿、庙宇等建筑群,使其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

在音乐领域,和谐体现为乐曲中各个音符、乐器的和谐协奏。

中国传统音乐注重音韵的和谐,强调乐曲的优雅韵律和音符的顺畅过渡。

总之,和谐是中国传统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均衡、平衡以及整体协调美的追求。

和谐美学法则

和谐美学法则

和谐美学法则和谐美学法则是指在审美领域中,通过合理的组合、平衡和协调来达到一种和谐的美感效果。

它主要包括对称、比例、节奏和统一四个方面的法则。

对称是和谐美学法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称是指物体或形象在空间上的左右或上下两侧呈现相似或相同的形态和结构。

这种对称的布局给人以稳定、平衡和谐的视觉感受。

比如,古代建筑中的宫殿、寺庙等建筑物常常采用对称的布局,使整个建筑更加庄重肃穆。

比例是指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合理的比例可以使事物的形态更加协调一致,给人以美感。

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家常常通过精确的比例关系来表达出事物的美。

比如,画家在绘制人物肖像时,会通过准确的比例关系来表达出人物的面部特征和身体比例。

节奏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序变化。

合理的节奏可以使事物的形态更加有生气和动感。

在音乐中,节奏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音符排列和音乐节奏的起伏变化,音乐会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美感。

统一是指事物各个部分之间在形态、颜色、材质等方面的一致性。

合理的统一可以使事物看起来更加和谐、完整。

在设计中,统一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之一。

比如,室内设计中,如果整个空间的色彩和风格统一,会给人一种整体感和协调感。

和谐美学法则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采用对称布局和合理的比例关系可以使建筑物更加庄重美观。

在绘画艺术中,通过精确的比例关系和统一的色彩搭配可以表达出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

在音乐创作中,合理的节奏和和谐的音乐和声可以给人以愉悦的听觉感受。

和谐美学法则也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布置和搭配家具来打造一个和谐美观的家居环境。

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着装和配饰来展现自己的个人风格和和谐美感。

和谐美学法则是在审美领域中的一种规律和原则,它通过对称、比例、节奏和统一等方面的运用来达到一种和谐的美感效果。

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运用和谐美学法则来追求更加美好和谐的体验。

中国画意境中的和谐审美意识

中国画意境中的和谐审美意识

中国画意境中的和谐审美意识天津师范大学/杨彦辉摘要:从中国古代人与自然之间就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和谐友好关系。

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意境的基础,中国画“意境”以大自然的美为研究对象,饱含独特的审美意韵,提升了自然美的地位,唤醒了其对自然美的审美意识,实现了其审美价值。

本文在生态美学的领域内,将中国画“意境”研究置于生态美学视阈下,挖掘其中蕴藏的生态美学思想和生态审美智慧,开拓中国画“意境”研究的新境界,赋予其新的当代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健词:中国画意境审美意识生态美学和谐意识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意境的理解多是从文学和绘画中来,意境的研究有诸多因素,人Array与自然的关系则是深刻理解意境的内涵条件,其和谐友好的生存状态,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韵,以和谐审美的角度谈中国画意境,是中国画意境的新的审美意韵。

首先中国画“意境”是“自然生态的艺术”,“自然”是指中国画“意境”是以自然山水为审美对象,以“自然美”为研究对象的。

通常人们将艺术纳入美学研究中,同时又忽略了“自然美”的研究,或者说轻视了自然美所具有的地位,但其实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才是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审美关系才是最本源的,这其中美学问题的重要性超越了艺术审美。

“在美学思想中意境是心与物的关系,是心与物的合和,表现在中国画中是情景的交融,情在意境中成为画家内心精神的表达,景则是画家所创造出的艺术境界,而这种境界是有感于自然之景的再创造。

特别是在当代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人类对于徜徉在纯净的大自然母亲怀抱中的向往更成为一种审美的理想。

”中国画“意境”以大自然之美为研究对象,饱含独特的审美韵味,提高了自然美的地位,人们对它的重视,也唤醒了对自然美的审美意识,实现了其审美价值。

由此,在审美对象上突破了由人类中心主义所引起的艺术中心主义,而成为一种包含生态维度的美学形态,不仅囊括了自然审美而且也包括了在生态维度之上的艺术与生活的审美。

在中国画“意境”中,人们投身大自然的怀抱,寄情山水、托物喻志,充分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关系,这其实是中国古代人们以自然为友的良好传统。

从和谐之美谈审美教育的现代作用

从和谐之美谈审美教育的现代作用

从和谐之美谈审美教育的现代作用前言审美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领域,可以帮助人们培养对美的敏锐感知和欣赏能力。

和谐之美作为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既可以塑造学生的审美品位,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

本文探讨从和谐之美谈审美教育的现代作用。

和谐之美和谐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代表着一种有规律、有秩序、有节制和互相协调的现象。

在美学领域,和谐指的是美感因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和和谐。

当一件事物到达了和谐的境界,就会产生一种优美的感觉和协调一致的气氛。

在生活中,和谐之美表现在多个领域。

比如,在自然风景中,山水之间的比例协调和景物之间的排布会给人带来和谐之美的体验;在文学艺术领域,作者通过有效的表现手法和情感效果来营造和谐的氛围。

和谐之美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性和谐之美在审美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和谐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感感受和价值观念:人们在欣赏和谐之美时,会感受到一种融洽、宁静和优美的感觉。

这种感觉会促使学生在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上发生改变,提高他们的情感修养和文化素养。

其次,和谐之美可以对学生的审美品味和审美能力产生积极影响:通过理解和欣赏和谐之美,学生可以逐步培养出其独特的审美品位和主张,提高其审美感知和欣赏能力。

从而,使学生在审美教育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人生体验。

和谐之美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在现代社会中,和谐之美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和谐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而和谐之美的具体应用表现为:一方面,和谐之美可以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沟通、交往、谈判等方面,和谐之美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和谐之美可以促进城市、社区和家庭等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城市规划、社会治理和家庭生活等领域,和谐之美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总结审美教育是培育人们综合素质、塑造人格和鉴别美丑的基础教育。

和谐之美作为审美教育领域的重要方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和品位,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享受。

美学概论和谐的名词解释

美学概论和谐的名词解释

美学概论和谐的名词解释
美学概论和谐是一种基于感性的美学理论,它以“和谐”为核心,把人类的智力思考和情感体验相结合,关注表现形式的审美效果。

“和谐”是一种多重意义词,它既可以指“和睦”、“和平”,也可以指“协调”、“协商”。

在美学概论中,和谐一般指物质与精神、内在与外在之间的协调统一、和谐统一,它是物质和精神协调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原则。

在艺术中,和谐的内涵是用恰当的表现形式把思想的目的与实际手段进行有机结合,使表现形式脱离实际手段,超越社会、文化的时空,形成一种独立的、完整的、完美的审美效果,从而发挥出艺术本身的价值,以此达到艺术家对社会的价值追求。

美学概论和谐的内涵不仅仅是艺术家对社会价值追求,它还强调内在与外在之间的协调,以及人类智力思考和情感体验的整合。

从实践角度看,美学概论和谐指出,艺术家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将抽象的想法和实际的主题表现出来,以此实现审美效果。

艺术家要通过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激发自身的想象力,让自己的想法更加清晰,更加有效,以便将想法和实
际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审美效果。

此外,艺术家还要能够感受、接受社会的意义,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此形成一种完整的审美效果。

美学概论和谐,强调艺术家要把抽象的想法和实际主题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完整的审美效果,从而发挥出艺术本身的价值,以此达到艺术家对社会的价值追求。

它要求艺术家要能够感受、接受社会的意义,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此促进艺术创作。

因此,美学概论和谐是一种以艺术家对社会价值追求为核心,以和谐为核心,将智力思考和情感体验融合在一起,以审美效果为目的的美学理论。

和谐--中国古典诗学的审美理想

和谐--中国古典诗学的审美理想

和谐--中国古典诗学的审美理想
和谐是一种特殊的审美理想,在中国古典诗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以
柔善、融洽为理想,以表现协调和美景为目标,以生动而敦厚的意象
为手段,追求艺术上的平衡、完整和和谐。

和谐审美面临着诗人不断变化的审美风尚,以及语言形式的改变。


诗时,一方面要追求诗歌的完美,表现和谐的艺术境界;另一方面,
要坚持和谐的审美理念,注重写作的艺术表现力,使作品中的和谐看
得淋漓尽致,意境久驻山川之中。

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最根本的就是追求和谐。

曹操就提出:
“能以文和之,虽弥登峰;伐孤立于万世之中,此所谓和者也。

”曹
植也曾说:“和者治群,合者治物,此所谓和谐者也。

”这便是谐与
治的和,也是和谐的理念。

和谐的诗歌,不仅体现在文字形态上,更可见于诗中的哲思性,是文
人精神的体现。

因此,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应是“赞美宇宙之和谐,追求自然之美,称道神腹之孰斐” 。

杨炯《定风波·赠江夏韦太守良辰》中,以“定国安邦,以绝险患,以保衆民”为和谐审美的主旨,
以“江帆月明,风歌燕语,人神共和”为结尾,通过和谐的诗句,传
达了一种和谐审美观念。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和谐是审美的核心,每个文学体裁都有自己的和
谐审美追求,这些都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所以,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应该是以和谐为主旨,把和谐作为文
学艺术表现的灵魂,以柔美和谐的写作方式,表现出完美的艺术风格,以达到艺术审美的高度。

和谐才是真正的美

和谐才是真正的美

和谐才是真正的美和谐才是真正的美和谐是一种美,一种超越美的美。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和谐仿佛成为了奢侈品,越来越少的人关心和追求它。

然而,和谐才是真正的美。

和谐,是指各个元素之间的平衡、协调和统一,是一种内心与外在的和睦。

它探索和追求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美,而不仅仅是外在的形象。

和谐给人一种祥和宁静的感觉,它让人愉悦、安心,让人感受到真正的生活之美。

在人际关系上,和谐也是至关重要的。

争吵、冲突、矛盾,都会破坏和谐。

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则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倾听、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

只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让人真正感受到快乐和满足,才能让人获得内心的平衡和幸福。

和谐也是社会的基石。

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彼此帮助;政府与民众之间互相信任、一起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只有一个和谐的社会,才能为每个人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多的机会。

和谐也是自然界的塑造者。

大自然中呈现出的景色、声音、气味都是和谐的。

清晨的鸟鸣、流水淙淙、花香弥漫的花园,都带给人一种柔和、安详的感受。

和谐是自然界的法则,它的存在使得大自然更加美丽和宜居。

和谐还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中。

当我们的身心达到和谐的状态时,我们会感到轻松、愉悦。

身体的各个器官协调工作,让我们保持健康活力。

心灵的和谐则使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然而,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会看到相反的情况。

争吵和冲突在社会中无处不在,人们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

政治斗争、利益争夺导致了社会的不和谐。

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人们疲于奔命,追逐物质欲望,而忽略了心灵的需要。

这些都导致了社会的不安与不和谐。

我们应该从自身开始,从生活的方方面面追求和谐。

我们需要培养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换取相互理解、和谐相处的快乐。

我们需要改变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创造一个和谐宜人的生活环境。

我们需要内心的和谐,保持平衡、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各种挑战和困境。

为了实现和谐,我们需要跨越个人的利益,放眼大局,以合作取代竞争。

和谐社会的审美之维

和谐社会的审美之维

作者: 韩爱叶
作者机构: 中原工学院人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党史博采:理论版
页码: 27-28页
主题词: 人的异化 和谐社会 审美实践
摘要:社会理性化的追求使人成为理性化片面发展的人,道德异化、情感异化是当代社会人被科技理性异化的主要表现。

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目标,人是按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审美实践是实践活动发展的最高境界。

在审美实践活动中,人是自由而全面的。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最终要落脚于人的审美实践活动。

唐诗中和谐意味审美的分析总结

唐诗中和谐意味审美的分析总结

唐诗中和谐意味审美的分析总结唐诗中和谐意味审美的分析总结和谐是人的审美对象中的重要审美属性之一,它是指审美对象各组成局部之间处于矛盾统一之中,相互协调、多样统一的状态。

阅读课堂教学既有内在的科学的美,又有外在的形式的美;既有内容结构的有序的美,又有节奏、韵律动摇的美;既有方法、战略的多样的美,又有追求效率的统一的美;既有课文主线显志之美,又有副线扶衬之美……所有这些要素的整合,便贵在一个和谐,如不和谐,会水火相克、冰炭不容,功能互相抵消;如配置和谐,则可收相得益彰,交互辉映之美。

课文《月光曲》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比较难学的`一篇,文中将贝多芬与兄妹的接触过程和心情,《月光曲》的基本旋律,通过兄妹感受反映的《月光曲》的内容等三条线索,艺术地揉合在一起,使文章十分优美和动情。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执教此课时依样画葫芦地处置,使教学过程和文章一样优美和动情,令笔者赞叹不已。

他在板书课题后,从“曲”入手简介贝多芬其人和创作传说,再从本课中除第一自然段外,还有哪一段是“创作”曲子之外的事情,从而引证《月光曲》确是即兴演奏之作。

至此,斩头去尾之后,便凸现《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于是教师把课文设计成三个板块,形成了主干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同学自主研读:第一个主干性问题情境是:《月光曲》的基本旋律——乐曲的基本曲调和节奏是什么样的?在同学自主研读、交流的基础上,自然地形成如下板书: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月光照耀惊涛骇浪第二个主干性问题情境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灵感从何而来?于是同学便仔细研读课文第2—7自然段,讨论交流后形成板书:听到琴声一分震动看到兄妹十分感动遇到知音万分激动第三个主干性问题情境是:那么《月光曲》的内容是什么呢?抒发了贝多芬什么样的内心感受?在同学研读过程中,教师以诗人李白创作《望庐山瀑布》和画家列宾创作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些同学比较熟悉的课文启发引导同学考虑:难道贝多芬创作《月光曲》只是凭空想象吗?于是课文的难点便随之突破:他正是在与兄妹俩的接触中深受感动,又凭借当时月光的联想,才即兴创作出《月光曲》,来表达这种情感的。

浅谈美即和谐的审美体验

浅谈美即和谐的审美体验

浅谈美即和谐的审美体验中国文化历来主张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尤为深远。

以天人异质同构为基础并由此确立二者间和谐化诗意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润了古代审美境界论,中国人由此而强调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其整体直觉运思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体验,形成独特的主客契合的宇宙人生观,呈现出物我相融的和谐美学特征。

这从中国的审美本源来说,它是东方文化的瑰宝,为人们的精神实践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审美体验。

与西方克罗齐美学所强调不同的是,中国美即和谐的美学思想是一种整体直觉运思,而不是单线的直觉形式。

它直接秉承了“天人合一”思想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

“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文化审美境界的深刻浸润,可以追及到它对美的本原问题和审美的归宿问题的逻辑认知,这两个问题统一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

我们平时所强调的理与气,心与物,阴与阳,道与器,形与神,虚与实,体与用,性与情,理与欲,义与利,名与实,知与行,动与静,内与外,天与人,法与礼,有与无,未发与已发,格物与致知,道心与人心等等,以人与宇宙互立对融的哲学思维方式而存在。

这种和谐美学辨证思维的存在,它强调的是双方的互摄、互化与互生,更强调差异的和谐化与对偶的统合化,使得中国美学智慧特别注意以对应性、相融性、辩证性、和谐性来理解和处理一系列审美范畴的展开与构架。

尤其在古代中国人心中,和谐的美学境界特别强调天人合一的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的统一。

纵观中国古代美学基本特征(如强调真善统一、情理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认知与直觉的统一等)和中国古代审美理想(如儒家对“和”、道家对“妙”、佛禅对“圆”的追求),无不是美即和谐美学思想在审美层面的诗性展开和逻辑延伸。

美即和谐的美学思想,沿承天人合一文化理念,追求儒、道、禅三家以和谐为核心内容的美学源流。

在中国悠长的传统文化发展中,儒、道、禅三家美学都各成体系,但又顺承美即和谐的文化脉络。

儒家美学偏重个体与社会间的和谐,道家美学偏重于个体与自然间的和谐,禅宗美学偏重于个体与自我的和谐;儒家注重现实的人伦之和(人和),道家崇尚心灵的“天和”之境,禅家追求心性的自足圆成(心和);儒家志在成就一种和谐而审美化的伦理人格,道家志在成就一种和谐而审美化的自由人格,禅家志在成就一种圆融而审美化的超脱人格;在艺术追求上,儒家以中正仁和为至境(和境),道家以妙造自然为至境(妙境),禅家以心物相圆为至境(圆境);儒家美学是一种伦理美学,道家美学是一种自然美学,而禅宗美学则是一种心性美学,三种美学各有侧重,但都以和谐为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

中国画中“和谐”的美学

中国画中“和谐”的美学

中国画中“和谐”的美学摘要:中国美学思想是以儒道禅三者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中国独有的艺术特征,中国的古典审美建立在儒家的经世致用的人生哲学基础上的儒道禅三者相互交融审美观。

从而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的核心价值体系。

关键词:和谐美;尽善尽美;乘物游心;冥思顿悟中国画的审美意识形态自然是建立在儒道禅三者相互交融的艺术特征之上。

在美的在追求上都是真善美的本质表达:以儒学的尽善尽美,以道家的乘物游心,以禅学的梵我合一三者的交融互补,从而架构起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

使其在表达中不受视角,不受空间的限制,自取立意,直抒胸臆的表达。

一、尽善尽美―― 情与理的和谐和谐之美首先从礼中而来,美从礼出。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孔子在《诗》中就有立于礼,咸与乐的记载,其艺术的功用就在于审美的感化力量使得社会性的礼教规范,通过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来表达出美术的尽善尽美。

儒学的基本宗旨是礼,中国的美自然也就美从礼出,有着克己复礼的主张。

在艺术的审美中,儒家思想提倡以宗法为美的根本,把成教化,助人伦作为最高的目标,从而抵达内心的的和谐容纳现世情感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理想美的境界,从而达到和谐的辩证统一。

孔子的和谐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和谐的辩证观。

孔子把美分为两个标准:一个为社会标准,一个为艺术标准。

美与善是辩证统一的,中国美的思想中不仅体现在外在的和谐美,更体现于内在的和谐美。

克己复礼,仁者爱人孔子的仁学思想产生在血缘关系的亲子之爱的基础上,体现出人道主义和博爱的精神。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显示出来其社会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关系。

孔子不仅在美与善的辩解,在文与质上也做了进一步的阐释,阐释情与理的和谐美。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句话如今对很多画家都有着很深的影响,文是外在的和谐,而质是内在的和谐。

在作品中,如果只有一个外在的东西,而没有了实质的、内涵的东西,那鉴赏作品也味同嚼蜡,只有情与理达到了和谐统一,美方能和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的审美之维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独特的概念、范畴和逻辑体系。

一方面表现出古代的思想家、文艺理论家以特有观点和方法来思考和把握中国文艺的特点和本质,以促进文艺实践的深入发展。

另一方面是在更高更全面的层次上对中华民族的人的生存意义的审视、建构,以促成更加丰满的人性、更加伟岸的人格、更加健全的社会,这也是一切艺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和谐,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和美学的本原性范畴。

其与中国的哲学、文化、艺术观念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认识和把握这一重要的范畴,分析其内涵及发展、流变与转换,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有强烈的实践指向。

一、和谐的文化学审视和谐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丰沃的厚土中生长出的一株思想奇葩。

其与中国哲学和艺术理论中的“道”、“气”、“象”等基元范畴等共同催生了中国文艺林苑里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繁荣景象。

“和”字出现很早,甲骨文、金文中已有。

修海林先生指出:“‘稣’之初义,犹如一首形象化的田园诗,其中洋溢着一种生活的谐和感。

这是一种人与自然的谐和,人与社会之间的谐和,其中浸染着一种篱墙之内的安居足食,内心陶然的谐和体验。

”杨树达先生说:“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说文》:‘和,调也。

’‘盉,调味也。

’乐调谓之和,味调谓之盉,事之调适者谓之和,其意一也。

”和字从西周开始,在文化典籍中频频出现,《周易》、《尚书》以及儒学、道家无不论及,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文化观念。

这不仅成就了周代的礼仪制度、诗教传统、人格范型,而且对模塑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母题,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当然对这个问题的阐发和辨析绝不是一篇文章可以承担的,本人只想在此概略地阐明和谐这一范畴的丰富复杂的艺术文化学和诗学价值。

《尚书·尧典》有这样的记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这一段文字非常清楚地表明,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神人以和”)的观念、和谐的思想已经产生了,也表明了天人合一与和谐两个概念的内在联系。

西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喷发期、奠基期。

这一时期各种典籍中涉及和谐的话语不胜枚举,此处不再赘述。

我们要进一步思考的是,中国文化在其形成期,和谐、天人合一这种观念就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观念、始元范畴,决定了中华民族与西方民族(古希腊)文化的不同走向,根源何在?如果说古希腊的奴隶时代是从原始时代的母体诞生的,它一出生就割断了与母体的脐带,开始了自己独立的发展历程,以地缘政治代替了血缘关系,人的自我独立的个体意识也形成了,那么,中国的奴隶制时代却深深打上母体的胎记,是流淌着母体的血液前行的。

其一,原始时代以血缘关系组成的社会生产关系也成为新的社会组成形式,新的社会依然重视家族群体、社会群体意识,且以血缘关系形成的宗法制一直是中国社会的基本构成形式,家国一体,重视道德伦理,谦谦君子成为人格范型,人们独立的个体意识未真正形成。

其二,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

大陆内陆性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农耕方式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生存方式。

由人与自然(天)之间的依赖性、亲和性所形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性质。

和谐就是这种观念的表现。

由是,中国文化艺术对自然的崇敬和赞颂就成为一个重大的主题。

带上原始时代泛神论的色彩,这一点在许多现在的民俗文化中都可以反映出来。

特别是“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历代文人、士大夫阶级的精神情操影响至深,寄情山水、吟风诵月是他们思想情趣的寄托。

人和自然的这种和谐关系对中国艺术的题材主题、表现方式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基本观念在天人合一、和谐这样的基本范畴中得到了集中反映。

方东美先生说:“中国哲学的智慧在允执厥中,保全大和,故能尽生灵之本,合内外之圣道,赞天地之化育,参天地之神工,充分完成道德自我的最高境界!……总括此中的根本精神,千言万语一句话,便是‘广大和谐’的基本原则。

在这种‘广大和谐’的光照之下,普遍流行于其他文化的邪恶力量最终将被完全克服。

”中国文化重视人的道德理性的培养,重视人的社会群体性的养成,由此来建构一个和谐的社会。

在思维方式上重视物我同一的主客体关系,保持了对世界的直观、感悟式的生命体验。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是最清楚的表述。

所以中国文化被称为“诗性文化”:“中国文化的本体是诗。

其精神方式是诗学,其文化基因库就是《诗经》,其精神峰顶是唐诗。

总括起来说就是: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

”这也似乎就是意大利人类学家维柯所提出的“诗性思维”方式,或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指称的“诗意的栖居”之意,这也是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独树一帜的魅力所在吧!二、和谐:中国文艺理论的价值取向和谐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是不过不及的中庸的思想方法,是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君子人格。

和谐也是以理节情、乐而不淫的诗教传统,是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艺术境界。

中国古代的艺术观念、艺术理想、艺术批评及接受的各个环节,都受到和谐思想观念的制约和导向,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所有范畴,如形/体、文/质、虚/实、情/理、物/我等都体现出与和谐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艺术与艺术观念作为中国文化构成因素之一,受到天人合一、和谐哲学观念的制约与影响,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

和谐是中国先哲一个深刻而丰富的思想观念,在中国文化形成的周代就有许多思想家论及: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

子犹驰而造焉。

公曰:“惟据与我和夫。

”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

和如羹焉。

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

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

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左传·昭公二十年》桓公为司徒……(问于史伯)曰:“周其弊乎?”对曰:“殆于必弊者也……去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国语·郑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四十二章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和,故百物不失。

节,故祀天祭地。

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会敬同爱矣。

《乐记·乐论篇》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和谐绝不是简单的同类相聚、毫无差别。

古人已经明确地表现出对世界现实事物的一些根本性的认识。

因为任何范畴,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理解。

事物之间互相差异又互相依存,相因相成又互相转化,这是最朴素又最深刻的一种辩证思维。

“和”与“同”的区别,表现出先哲以非常睿智、精深的感悟力,把握了事物内部包含着的差异性、矛盾性。

正是这些差异和对立,才导致事物产生变化,不断发展,和而不流,化而不滞,充满了生命的创造力量,无论是对自然、社会,还是对艺术而言,都是一种真理性揭橥。

和谐就是美,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协调和合,也就是西方学者所表述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真善美的统一。

中国先哲所谓的天,绝不等同于西方人所讲的与人对立的客观的形而上的自然规律或社会规律。

儒家的天理是追源天命、流衍无穷、体仁继善、人物均润。

道家的天道是涵养生命、大方无隅,大公无私、自由平等。

所以这里所谓和谐、天人合一就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就是美的最高境界。

中国哲学、美学讲的真,是合目的性的真,而不是西方的天人对立、真善分隔,体现出对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规范和提升,对扭曲人性的权利和金钱的拒斥。

提倡以天合人,以人合天,天人和合,这是社会的至境,是人性的至境,也是艺术的至境。

儒家、道家虽然对艺术本性的理解有差异,但对艺术的本性就是和谐这一点是共同的。

儒家的和谐是人与社会、人的情与理的适度原则。

儒家的经典《中庸》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乐礼》也有这样的意思:“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都强调和须中节、和而有序的“中和”思想。

在艺术观念上,要求坚持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以礼节情、情理相宜的表现原则。

道家的和谐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宇宙通向生命体悟的协调原则。

道家推崇自然,其中包含着对儒家道德理性的批判,主张道法自然、物我一体,涤除玄鉴,澄怀观道,追求一种更深刻更自由的精神和谐,即“天和”。

天和就是至美至乐的人生体验。

庄子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谓之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

与人和者也,谓之人乐;与天和者也,谓之天乐。

”庄子的哲学可以说就是审美哲学,他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通过天和达到天乐、人乐,这就是无待无我的“游”的精神,就是超越一切名缰利锁而实现的人的精神的真正自由,也是审美和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可以看出,无论儒家、道家(后来还有佛教的禅宗)提倡的和谐观念一直是中国古代艺术追求的理想境界。

中国艺术史的许多卓然大家,莫不是追求这种艺术观念,才创造出流芳百世的作品的。

所以,和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艺术观念和艺术创作所发挥的影响是决定性的,造就了中国艺术、艺术理论在世界艺术格局中独具一格的品性。

三、和谐艺术观念的转换与延异从20世纪开始,中国思想文化受到了最严重的冲击和挑战,使中国文化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断裂。

西方以其发达的科学技术、全新的思想观念为这个古老民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域。

中国人开始把目光投向西方,民主、科学成为最响亮的口号。

中国人开始了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这里所说的现代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思想观念,自由平等的社会意识、自由独立的公民意识、客观无私的理性思维是其根本精神。

在中国古代和谐、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中,天作为自然理性、社会理性并未得到彻底对象化、客体化,未真正形成西方那种形而上的本体论思想。

如古希腊哲学家很早就思考世界的本体,是火、是数、是理式,从而形成不同的哲学流派。

而中国的哲人从人的需要的角度,从生存的目的来感受对象,“道”与“德”是一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中国人在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价值观念,是一种伦理哲学。

仁义道德是自然之性,也是人的本然之性,人和自然是浑然一体的。

相应地,人也未像西方人一样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和个体主义观念。

《礼记·中庸》指出:“人者仁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老子认为,“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对主体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人自身并未获得独立的价值,不重视个人情感欲望的表现,不追求个人的自由与平等。

所以中国古代的和谐、天人合一的观念表现出严重的保守僵化的历史惰性,对人的创造性的压抑,对人的自由张扬的个性的阉割,这些严重阻滞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