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6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版)解读
寨卡病毒病国家指南解读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判 断。 (二)病例定义。 1.疑似病例:符合流行病学史且有相应临床表现。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 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或者接触过疑似、临床诊 断或确诊的寨卡病毒病患者。 (2)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皮疹 、关节痛或结膜炎等。
流行病学特征
(一)传染源。 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 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的可能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 途径。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非洲伊蚊和黄头伊蚊也可能传播该病毒。 亦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 感染)、血源传播和性传播。
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 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的非人灵 长类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流行地区主要分布于非洲、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潜伏期为2-12天,通常为3-7天。
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disease) 诊疗方案(2016版)解读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杨跃杰
概述 寨卡(Zika)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 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 蚊叮咬传播。临床特征主要为皮疹、发热 、关节痛或结膜炎,极少引起死亡。世界 卫生组织(WHO)认为,新生儿小头畸形、 格林-巴利综合征(吉兰-巴雷综合征)可 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
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
鉴别诊断(基孔肯雅热)
1952年在坦桑尼亚首次发现。 2005年底留尼旺岛基孔肯雅热爆发流行,全岛70万居民,1/3 人发爆发,8个月间疑似病例 数超过125万,有一些地区报告的患病率高达45%。从2006年2 月至2006年10月,印度报告的疑似病例数超过125万,在有些 地区,报告的罹患率达45%。 2010年9月广东东莞市万江新村社区发生聚集性基孔肯雅热疫 情,发现91例疑似病例。
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及防控方案解读
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及防控方案解读一、病毒介绍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是一种由寨卡病毒属的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被发现,其主要传播媒介是黄蚊子。
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一般为3-14天,常见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关节痛、肌肉痛、结膜炎等,多数感染者症状较轻。
寨卡病毒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危害较大,易导致胎儿小头畸形,因此对于孕妇及准备怀孕的女性要尤为重视。
二、诊断目前寨卡病毒感染的确诊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室检测。
建议在出现呈现传染病症状后3-5天就进行血、尿样检测,确诊后严格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
三、治疗寨卡病毒属于一次感染性疾病,症状一般较轻,无需特殊处理。
感染者应该休息以增加免疫力,多喝水以补充体液。
对于寨卡病毒感染引起的结膜炎一般采取滴眼液进行治疗,疼痛程度较重者可给予解热、止痛等对症治疗。
不过,对于临床表现出现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受侵犯者需予以重视,并给予积极治疗。
四、防控寨卡病毒感染的预防主要是控制传播媒介——黄蚊子的繁殖和传播渠道。
以下是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1.消灭传播寨卡病毒的蚊子。
在个人住所或工作场所内,使用电子蚊香、纱窗等物品减少蚊子的进出,注意卫生环境,每周清理周边庭院和花园中多余的盆植物水、废品等垃圾,减少蚊子的栖息地;2.注意个人卫生,穿着长袖衣裤、袜子遮盖皮肤,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物,使用涂抹安全高效的驱蚊剂、避免外出在容易受到蚊虫叮咬的环境,特别是黄昏和黎明时刻;3.加强对于地方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力度,增强全民传染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宣传,提高感染风险意识,尤其是对于孕妇及准备怀孕的女性,需要格外注意防护与保护。
五、寨卡病毒病毒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主要以发热、皮疹、关节痛为主要症状,可引起孕妇胎儿小头畸形等严重危害。
治疗上无特殊疗法,只能提供对症支持治疗。
预防和控制寨卡病毒感染,除了积极清除传播蚊子外,个人的个人卫生以及对健康教育宣传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2016年第二版
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和传播媒介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潜伏期和传染期 地区分布 发病季节特点
(三)临床表现
病原学
寨卡病毒属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 呈球形,直径约为40-70nm,有包膜。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 10794个核苷酸,编码3419个氨基酸.分为亚洲型和非洲型 型,目前在南美地区流行的病毒为亚洲型。
治疗
3.气阴两虚证。 症状:热退,神疲,口干,少气,斑疹渐隐,小便黄
见舌红、少苔,脉细。 治法:益气养阴。 基本方药:北沙参、麦冬、山药、五味子、天花粉、
叶、白茅根、麦芽。 中成药:可选用益气养阴类中成药。
治疗
(四)其他。 对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建议定期产检,每3-4周监测
生长发育情况。
婴幼儿感染病例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等改变。
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胎盘功能不全、胎儿宫内发育 缓、胎死宫内和新生儿小头畸形等。
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检查。 血常规:部分病例可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二)血清学检查。 1.寨卡病毒IgM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疫荧光法等进行检测。 2.寨卡病毒中和抗体检测:采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
中成药:可选用清热解表类中成药。
治疗
2.邪郁气营证。 症状:发热,口渴,疹点稠密,紫赤成片,头痛,骨
痛。可见舌质红绛,脉数。 治法:清营透邪。 基本方药:生地、赤芍、丹皮、紫草、银花、连翘、
根、青蒿、炒栀子、生石决明。 加减: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枳实;热甚者,加生
;头疼甚者,加钩藤;关节疼痛重者,加松节、桑枝。 中成药:可选用清营透邪类中成药。
寨卡病毒病的诊断及治
• PTA: 103.94%。
病原学检查结果
• 2月12日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血清标本寨卡 病毒核酸阳性, • 2月12、13日广东省CDC检测尿液标本寨卡病毒核 酸均阳性。 • 登革病毒IgM/IgG 及核酸均阴性、基孔肯雅病毒核 酸阴性、沙拉热病毒核酸阴性、疟原虫检测阴性。
诊断与治疗
• 入院后防蚊隔离,给予护肝对症支持治疗; • 结合其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查结果, 于13日19时确诊寨卡病毒病,并同时上报上级主管 部门; • 目前患者病情稳定,血常规、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寨卡病毒病的诊断及治疗
--国家诊疗方案(2016年第1版)解读
概 述
寨卡病毒(Zika virus)引起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极 少出现死亡。 孕妇感染后可能导致胎儿小头畸形甚至死亡。
疫情概述
Zika病毒于1947年从乌干达寨卡丛林猕猴பைடு நூலகம்分离。
1952年确认人类感染; 1954年首例病例报告; 1958年东南亚散发; 2007年太平洋雅浦岛爆发流行;
2013-14年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暴发约1万例;
2015年南美洲暴发;
2016年全球近50个国家报告了病例。
病原学
属黄病毒寨卡病毒是一种蚊媒病毒; 科黄病毒属; 为单股正链RNA病毒;
• 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报 告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 • 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皮疹、关 节痛或结膜炎等。
临床诊断病例
• 疑似病例且寨卡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
确诊病例
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2版).
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2版)寨卡(Zika)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临床特征主要为皮疹、发热、关节痛或结膜炎,极少引起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吉兰-巴雷综合征)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
寨卡病毒病主要在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流行。
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到该病毒。
此后,多个国家有散发病例报道。
2007年,首次在西太平洋国家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普岛发生寨卡病毒疫情暴发。
截至2016年3月8日,至少在非洲、亚洲、欧洲、美洲的55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以巴西疫情最为严重。
我国于2016年2月9日在江西省发现首例输入性病例,截至2016年3月11日共发现输入性病例13例。
一、病原学寨卡病毒是一种蚊媒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恒河猴中发现。
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40-70nm,有包膜,包含10794个核苷酸,编码3419个氨基酸。
根据基因型别分为非洲型和亚洲型,本次美洲流行的为亚洲型。
寨卡病毒的抵抗力不详,但黄病毒属的病毒一般不耐酸、不耐热。
60℃30分钟可灭活,70%乙醇、0.5%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均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特征(一)传染源。
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的可能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黄头伊蚊也可能传播该病毒。
亦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血源传播和性传播。
病毒血症持续时间一般在10天以内。
在感染者的唾液、尿液、精液中可检测到寨卡病毒RNA,且持续时间可长于病毒血症期。
乳汁中可检测到寨卡病毒核酸,但尚无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的报道。
根据监测,我国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其中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广东省雷州半岛、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以及台湾部分地区;白纹伊蚊则广泛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西藏一线及以南广大区域。
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1版)(节选)
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1版)(节选)
佚名
【期刊名称】《疑难病杂志》
【年(卷),期】2016(015)003
【摘要】1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寨卡病毒是一种蚊媒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恒河猴中发现。
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的可能传染源。
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
【总页数】1页(P32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节选) [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诊疗方案(节选) [J], 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
3.从4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的诊疗探讨其中医病因病机与治则 [J], 张伟;蒋荣猛;王融冰;李鑫;马成杰;李兴旺;刘清泉;姜良铎;陈志海
4.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第一版)(节选) [J],
5.寨卡病毒病怎么防治?国家卫计委出台诊疗指南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精液中病毒持续检出时间长,个别病例发病后62 天仍可检出病毒核酸。
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及期限尚不明确。
5.地区分布
1947年病毒发现至2007年以前,寨卡病毒病主要表 现为散发。
2007年在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出现暴发疫情, 其雅普岛确诊49例为寨卡病毒感染。 2013-2014年在南太平洋的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生暴 发疫情,报告病例约10000例。
2.传播途径
(2)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寨卡病毒可通过性传播,目前报 告的少量病例均为男性患者感染其女性性伴。目前尚 无证据表明感染寨卡病毒的女性可将病毒传播给其性 伴。 血液传播:寨卡病毒可能通过输血传播,目前已有可 能经输血传播的病例报告。
3.人群易感性 包括孕妇在内的各类人群对寨卡病毒普遍易感。 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
鉴别诊断(基孔肯雅热)
临床表现
发热,可达39℃,持续3~5天。 皮疹。80%患者在发病后2~5天,躯干、四肢的伸展 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为斑疹、丘疹或紫癜 。 关节疼痛,可伴有全身性肌痛。关节痛多为游走性, 随运动加剧,晨间较重。主要累及小关节,
结膜炎:结膜充血和轻度畏光。
鉴别诊断(基孔肯雅热)
1952年在坦桑尼亚首次发现。
2005年底留尼旺岛基孔肯雅热爆发流行,全岛70万居民, 1/3人发病。 2006年印度8个省151个县基孔肯雅热爆发,8个月间疑似 病例数超过125万,有一些地区报告的患病率高达45%。 : 从2006年2月至2006年10月,印度报告的疑似病例数超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和传播媒介 (1)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 是该病的可能传染源。 (2)传播媒介:埃及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非洲伊蚊、 黄头伊蚊等多种伊蚊属蚊虫也可能传播该病毒。
1.传染源和传播媒介
埃及伊蚊:海南省沿海市县及火山岩地区、广东省 雷州半岛、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以 及台湾嘉义县以南及澎湖县部分地区; 白纹伊蚊:广泛分布于北至沈阳、大连,经天水、
六、治疗
(一)一般治疗。寨卡病毒病通常症状较轻,不需要做出 特别处理,以对症治疗为主,加强营养支持。在排除登革 热之前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 (二)对症治疗。 1.高热不退患者可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成 人用法为250-500mg/次、每日3-4次,儿童用法为1015mg/kg/次,可间隔4-6小时1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儿 童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并发Reye综合征。
鉴别诊断(黄热病)
潜伏期为3~6日。
感染后出现临床疾病的约占5-20%,仅少数病人病情严重终 至死亡。
急性起病,发热39-40℃,寒战,剧烈头痛、背痛、广泛性 肌肉痛,结膜和面部充血,鼻出血和恶心呕吐,相对缓脉, 上腹不适,压痛明显。小便色深,可有蛋白尿。症状持续35天。
约15-25%患者症状缓解 12-24h后,体温再次升高,全身症 状重新出现,频繁呕吐,上腹痛,出现黄疸并逐渐加深,出 血倾向,瘀点,瘀斑,鼻衄,粘膜,牙龈广泛性出血,甚至 可以出现大出血,肾损害。持续3-8天内后渐入恢复期。
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 (2016版)
2017年6月
概 述
寨卡(Zika)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 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临床特征主要为皮疹、发热、关节痛或结膜炎,极少 引起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新生儿小头畸形、格 林-巴利综合征(吉兰-巴雷综合征)可能与寨卡病毒 感染有关。
1.疑似病例:以下两项同时满足: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 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或者接触过疑似、临 床诊断或确诊的寨卡病毒病患者。 (2)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皮疹、 关节痛或结膜炎等。
2.临床诊断病例,以下三项同时满足: 疑似病例 寨卡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 排除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其他常见黄病毒感 染。
陇南,至西藏墨脱一线及其东南侧大部分地区。
2.传播途径
(1)蚊媒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蚊媒叮咬寨卡病毒 感染者而被感染,其后再通过叮咬的方式将病毒传染给 其他人。 (2)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母婴传播:有研究证明寨卡病毒可通过胎盘由母亲传 染给胎儿。孕妇可能在分娩过程中将寨卡病毒传播给 新生儿。在乳汁中曾检测到寨卡病毒核酸,但尚无寨 卡病毒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的报道。
4.潜伏期和传染期
(1)潜伏期:目前尚不清楚,有限资料提示可能 为3~12天。
(2)传染期:患者的确切传染期尚不清楚。
有研究表明患者发病早期可产生病毒血症,具备传 染性。病毒血症期多为5-7天,一般从发病前2-3天到 发病后3-5天,部分病例可持续至发病后11天。
4.潜伏期和传染期
患者尿液可检出病毒,检出持续时间长于血液标本。
2015年5月开始蔓延,目前主要流行于拉丁美洲及 加勒比、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
(二)流行病学
6.发病季节特点
寨卡病毒病发病季节与当地的媒介伊蚊季节消长有 关,疫情高峰多出现在夏秋季。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寨卡病毒病一年四季均可发 病。
三、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多为中低度发热)、皮疹(多为斑丘疹)、 结膜炎、关节痛及肌肉痛等。 感染寨卡病毒后,约80%的人为隐性感染,仅有20%的人出现上 述临床症状,一般持续2-7天后自愈,重症和死亡病例少见。 寨卡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少数人出现神经系统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 症。 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胎盘功能不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胎死宫内和新生儿小头畸形等。 婴幼儿感染病例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等改变。 有与寨卡病毒感染相关的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例的报道,但二者 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确定。
鉴别诊断(黄热病)
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有3种传播类型:丛林型、媒介型和城市型。 城市型的主要传染源为病人及隐性感染者,特别是发病4 日以内的患者。 埃及伊蚊是城市型黄热唯一传播媒介。 1987~1991年间,黄热病在尼日利亚流行,几十万人受 到感染。 非洲和南美流行较为严重,全球44个国家为黄热病的流 行区,其中非洲占33个国家。
鉴别诊断(登革热)
皮疹:病程3~6日出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 也有猩红热样皮疹,重者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 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多有痒感,疹退后 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出血: 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 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 其他:多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约1/4病例有肝脏肿大 及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
在非洲、美洲、东地中海、东南亚和西太平洋100多 个国家呈地方性流行。
行。
鉴别诊断(登革热)
潜伏期:5~8d。 发热:100%,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 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5~7d,然后骤 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d体 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 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 全身毒血症状:头痛、腰痛,尤其骨、关节疼痛剧 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 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脉搏早期加快,后期变缓。严重者疲 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 判断。 诊断时应注意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疾病进行鉴 别。 各省份发现的首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的确诊,应由 中国CDC实验室检测复核后予以确认。 重症病例、死亡病例以及暴发疫情的指示病例和首 发病例标本均应送至中国CDC实验室进行复核检测。
2.伴有关节痛患者可使用布洛芬,成人用法为200400mg/次,4-6小时1次,儿童5-10mg/kg/次,每日3次。
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经实验室检 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1)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寨卡病毒。 (3)恢复期血清寨卡病毒中和抗体阳转或者滴度较 急性期呈4倍以上升高,同时排除登革热、流行性乙 型脑炎等其他常见黄病毒感染。
鉴别诊断(登革热)
1779年首次报道该病。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 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1943 年发现登革病毒。 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分Ⅰ~Ⅳ型。 主要通过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叮咬后传播。 约有一半世界人口面临登革热的危险。 全球每年可能有5000万至1亿登革热感染病例。
鉴别诊断(西尼罗热)
潜伏期一般为3~12天。
约80%的人没有症状。 主要表现为发热,1/3以上的病人发热可达到38.3-40℃。伴 有寒战、周身不适、头痛、背痛、关节痛、肌肉痛。 常有颜面红晕、结膜充血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等体征。 半数病人皮肤有斑丘疹或白色玫瑰样皮疹,尤其儿童常见。 50%病人有肝脏肿大,10%有脾脏肿大。 重症病人偶见心肌炎、胰腺炎和肝炎,部分病人还可出现严 重的眼痛、结膜水肿、充血和肌肉酸痛等症状。 自限性,约一周恢复。
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脑膜脑炎、肝功能损伤、心肌炎及 皮肤粘膜出血。
鉴别诊断(西尼罗热)
1950年埃及描述了该病的生态学特征。 黄病毒科,单股正链RNA。 传染源主要是鸟类,如乌鸦、家雀、知更鸟、杜鹃、海鸥等 • 蚊子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以库蚊为主。 1957年以色列发生了暴发流行,被认为是引起老年人严重 的脑膜脑炎的原因。 1994年以来,相继在罗马尼亚、摩洛哥、突尼斯、意大利、 俄罗斯、美国、以色列、法国、加拿大等地爆发。 美国:自1999年8月发现首例病人,截至到2005年累计共 有19655人感染,死亡782人。2012年, 一千余宗感染病例,41人死亡。
四、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 血常规:部分病例可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血液、 尿液、精液、唾液等标本中的寨卡病毒核酸。 2.病毒抗原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寨卡病毒抗 原。 3.病毒分离培养:可将标本接种于蚊源细胞 (C6/36)或哺乳动物细胞(Vero)等方法进行分 离培养,也可使用乳鼠脑内接种进行病毒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