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及防控方案解读(2016年2月16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男性,24岁;发病第2天。主诉发热、头痛、眼眶痛,关节痛,食欲好。就诊时
体温38℃,有黄疸,血中可见微丝蚴,但未见疟原虫;血红蛋白10g/dl;凝血时间 正常,尿蛋白+;第5天,尿蛋白3+;第4、5天尿中可见有尿色素。6周后康复。
2.女性,10岁;主诉头痛、发热,发病第5天就诊体温382C,黄疸。血中发现大
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 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脉搏早期加快,后期变缓。 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鉴别诊断(登革热)
皮疹:病程3~6日出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
有猩红热样皮疹,重者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 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多有痒感,疹退后无脱屑 及色素沉着。
出血: 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
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
其他:多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约1/4病例有肝脏肿大及
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
鉴别诊断(基孔肯雅热)
1952年在坦桑尼亚首次发现。
2005年底留尼旺岛基孔肯雅热爆发流行,全岛70万居民,
1/3人发病。
2006年印度8个省151个县基孔肯雅热爆发,8个月间疑似
病例数超过125万,有一些地区报告的患病率高达45%。 : 从2006年2月至2006年10月,印度报告的疑似病例数超
过125万,在有些地区,报告的罹患率达45%。
2010年9月广东东莞市万江新村社区发生聚集性基孔肯雅
wk.baidu.com
热疫情,发现91例疑似病例。
主要表现为发热(多为中低热)、皮疹(多为斑丘疹)。 • 并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主要是手、足等小关节)、全身乏 力以及头痛。 • 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腹泻、粘膜溃疡、皮肤瘙痒等。
症状持续2-7天缓解,预后良好,重症与死亡病例罕见。
临床表现
小儿感染病例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等改变。 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胎儿死亡。 有与寨卡病毒感染相关的格林-巴利综合征(吉兰-巴雷综合征,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 syndrome,GBS),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 神经根神经炎,是由病毒感染或感染后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周围神经系统的广泛性炎性脱髓鞘。临床上以四肢对称性弛缓 性瘫痪为其主要表现。
病原学
寨卡病毒是一种蚊媒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 直径40-70nm;有包膜;10794个核苷酸,编码3419个氨基酸。根据基因型别 分为非洲型和亚洲型,本次美洲流行的为亚洲型。 寨卡病毒的抵抗力不详,但黄病毒属的病毒一般不耐酸、不耐热。 60℃30分钟可灭活,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 紫外线照射均可灭活。
量疟原虫,血色素9g/dl;凝血时间正常。尿中无蛋白。6周后康复。
病例1:患者系男性,34岁,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人,为广东省东莞市某公司工
作人员,发病前有委内瑞拉旅行史(委内瑞拉为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患者 于2016年1月28日在委内瑞拉出现发热伴头晕、头痛症状,曾在当地医院接受 门诊治疗,后于2月2日从委内瑞拉出发,途经中国香港特区、广东省深圳市, 于2月5日抵达江西省赣州市赣县,6日收入赣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接受隔 离治疗。经过省、市、县三级医疗专家精心会诊治疗,患者发热、腹泻、眼痛、 皮疹、眼结膜炎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血清、 尿液、唾液进行了寨卡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转为阴性。目前,经过江西省专家 组综合评估判定,该患者已于2月14日痊愈出院。
• 皮疹。80%患者在发病后2~5天,躯干、四肢的伸展侧、 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为斑疹、丘疹或紫癜 。
• 关节疼痛,可伴有全身性肌痛。关节痛多为游走性,随 运动加剧,晨间较重。主要累及小关节, • 结膜炎:结膜充血和轻度畏光。 • 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脑膜脑炎、肝功能损伤、心肌炎及皮 肤粘膜出血。
鉴别诊断(西尼罗热)
鉴别诊断(基孔肯雅热)
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 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是本病的主要
传染源。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流行地区主要分布于非洲、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潜伏期为2-12天,通常为3-7天。
鉴别诊断(基孔肯雅热)
临床表现
• 发热,可达39℃,持续3~5天。
Guillain-Barre Syndrome)病例的报道,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尚未明确。
巴西卫生部2016年1月12日通报, 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的小头畸形病例356例。
小头畸形
巴西35例小头畸形的新生儿的头颅CT及头颅超声提示存在 弥漫的脑组织钙化,主要发生在侧脑室旁,薄壁组织旁和丘 脑区域、基底节区域。 皮质和皮质下萎缩造成的脑室萎缩也很常见。小部分婴儿出 现关节挛缩,提示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病例2:12日,广东检验检疫局白云机场口岸卫生检疫人员对俄罗斯飞来广州的 SU220航班入境旅客进行检疫查验时,现场红外测温仪报警,卫生检疫人员马 上根据红外图像找出发热旅客。在按规范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将其带入医 学排查室作进一步流调和排查。经流行病学调查,该旅客自述有发热、咽痛症 状1天,未服用药物治疗。该旅客在委内瑞拉工作3年多,于当地时间2月9日从 委内瑞拉加拉加斯机场乘坐飞机,中转荷兰、俄罗斯返回广州,发病前12天曾 与在委内瑞拉居住的朋友接触,该朋友在1月份曾患有蚊媒传染性疾病,否认性 接触和输血史。经查,腋温38.5℃,头面部、胸背部可见红色斑丘疹。鉴于患者 来自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家委内瑞拉,临床表现为发热,伴有咽痛、皮疹等症 状,依据质检总局和国家卫计委相关方案和技术指南,现场专业人员初步判定 为寨卡病毒病疑似病例。广东检验检疫局立即将相关情况逐级报告至质检总局 和广东省卫计委,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进行处置,并立即联系广州市政府指定传 染病定点收治医院,使用专用救护车辆转运患者到医院进一步隔离诊治。同时, 广东检验检疫局加强对同航班入境人员的排查,在未发现其他有症状者后,按 照相关处置程序,对同航班人员进行了健康教育,登记密切接触者信息,将信 息整理存档,并对航空器和口岸相关场所进行严格的卫生处理。2月12-13日, 经实验室检测及复核,该疑似病例血液和尿液样本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 为阳性。广东检验检疫局立即组织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 验室检测结果等情况进行研判,判定该病例为“高度疑似”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月15日,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检测,确认该病例为寨卡病毒感染 病例。
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分Ⅰ~Ⅳ型。 主要通过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叮咬后传播。 约有一半世界人口面临登革热的危险。
• 全球每年可能有5000万至1亿登革热感染病例。
在非洲、美洲、东地中海、东南亚和西太平洋100多个国家
呈地方性流行。
2013年云南地区暴发流行。2014年广东地区爆发流行。
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检查。
血常规:部分病例可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二)血清学检查。
1.寨卡病毒IgM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荧光法等进行检 测。 2.寨卡病毒中和抗体检测:采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测血液中和抗体。 应尽量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开展检测。 注:寨卡病毒抗体与同为黄病毒属的登革病毒、黄热病毒和西尼罗病毒抗体 等有较强的交叉反应,易于产生假阳性,在诊断时应注意鉴别。 (三)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寨卡病毒。 2.病毒抗原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寨卡病毒抗原。 3.病毒分离培养:可将标本接种于蚊源细胞(C6/36)或哺乳动物细胞(Vero) 等方法进行分离培养,也可使用乳鼠脑内接种进行病毒分离。 注:目前主要采用病毒核酸检测(进行病例和蚊媒标本检测)。
寨卡病毒病
寨卡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从恒河猴体内被发现,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 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到。2007年以前,全球仅报告14例寨卡病毒病散发病例, 2007年首次在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普岛发现寨卡病毒暴发疫情,其后发 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和暴发疫情的国家及地区有增加趋势。2015年5月,巴西报告 首例寨卡病毒病病例。截至2016年1月,至少在非洲、亚洲、美洲的45个国家有寨 卡病毒传播的证据,以巴西疫情最为严重。
寨卡病毒病
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极少出现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吉兰-巴
雷综合征)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后可能导致胎儿 小头畸形甚至死亡。)
鉴别诊断(登革热)
潜伏期:5~8d。 发热:100%,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
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5~7d,然 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 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 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
全身毒血症状:头痛、腰痛,尤其骨、关节疼痛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综合判断。
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病例定义。
1.疑似病例:符合流行病学史且有相应临床表现。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流行地 区旅行或居住。 (2)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 炎等。 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且寨卡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 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符合下列情形之 一者: (1)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分离出寨卡病毒。 (3)恢复期 血清寨卡病毒中和抗体阳转或者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以上升高,同时 排除登革、乙脑等其他常见黄病毒感染。
《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1版)》 《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第一版)》
解读
义龙试验区鲁屯镇卫生院
2016年2月16日
三个问题
我们医院能诊断吗? 哪种病例是寨卡病毒病疑似病例?
是所有“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痛的患者”都要考
虑此病吗?
遇到寨卡病毒病疑似病例怎么办?
1954年首次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报告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鉴别诊断。
需要和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主要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进行鉴别诊断。 2.其他:与微小病毒、风疹、麻疹、肠道病毒、立克次体病等相鉴别。
鉴别诊断(登革热)
1779年首次报道该病。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
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1943年发现登革病毒。
1950年埃及描述了该病的生态学特征。
黄病毒科,单股正链RNA。
传染源主要是鸟类,如乌鸦、家雀、知更鸟、杜鹃、海鸥等
• 蚊子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以库蚊为主。 1957年以色列发生了暴发流行,被认为是引起老年人严重 的脑膜脑炎的原因。 1994年以来,相继在罗马尼亚、摩洛哥、突尼斯、意大利、 俄罗斯、美国、以色列、法国、加拿大等地爆发。 美国:自1999年8月发现首例病人,截至到2005年累计共 有19655人感染,死亡782人。2012年, 一千余宗感染病例,41人死亡。
人群易感性 • 普遍易感。 • 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
埃及伊纹
脚上都有黑白相间 的条纹称为花斑蚊
白纹伊纹
胸部背侧 有一对弯 曲的白线, 中间有两 条纵形白 线
胸部背面有 一条白线
临床表现
潜伏期:目前尚不清楚,现有资料显示为3-12天。
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仅20%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
流行病学
传染源 •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寨卡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可能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 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带病毒的伊蚊叮咬。 • 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黄头伊蚊也可传播该 病毒。 • 亦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乳汁中可检测到寨卡 病毒核酸,但尚无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的报道。 • 罕见血源传播和性传播。
体温38℃,有黄疸,血中可见微丝蚴,但未见疟原虫;血红蛋白10g/dl;凝血时间 正常,尿蛋白+;第5天,尿蛋白3+;第4、5天尿中可见有尿色素。6周后康复。
2.女性,10岁;主诉头痛、发热,发病第5天就诊体温382C,黄疸。血中发现大
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 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脉搏早期加快,后期变缓。 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鉴别诊断(登革热)
皮疹:病程3~6日出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
有猩红热样皮疹,重者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 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多有痒感,疹退后无脱屑 及色素沉着。
出血: 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
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
其他:多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约1/4病例有肝脏肿大及
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
鉴别诊断(基孔肯雅热)
1952年在坦桑尼亚首次发现。
2005年底留尼旺岛基孔肯雅热爆发流行,全岛70万居民,
1/3人发病。
2006年印度8个省151个县基孔肯雅热爆发,8个月间疑似
病例数超过125万,有一些地区报告的患病率高达45%。 : 从2006年2月至2006年10月,印度报告的疑似病例数超
过125万,在有些地区,报告的罹患率达45%。
2010年9月广东东莞市万江新村社区发生聚集性基孔肯雅
wk.baidu.com
热疫情,发现91例疑似病例。
主要表现为发热(多为中低热)、皮疹(多为斑丘疹)。 • 并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主要是手、足等小关节)、全身乏 力以及头痛。 • 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腹泻、粘膜溃疡、皮肤瘙痒等。
症状持续2-7天缓解,预后良好,重症与死亡病例罕见。
临床表现
小儿感染病例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等改变。 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胎儿死亡。 有与寨卡病毒感染相关的格林-巴利综合征(吉兰-巴雷综合征,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 syndrome,GBS),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 神经根神经炎,是由病毒感染或感染后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周围神经系统的广泛性炎性脱髓鞘。临床上以四肢对称性弛缓 性瘫痪为其主要表现。
病原学
寨卡病毒是一种蚊媒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 直径40-70nm;有包膜;10794个核苷酸,编码3419个氨基酸。根据基因型别 分为非洲型和亚洲型,本次美洲流行的为亚洲型。 寨卡病毒的抵抗力不详,但黄病毒属的病毒一般不耐酸、不耐热。 60℃30分钟可灭活,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 紫外线照射均可灭活。
量疟原虫,血色素9g/dl;凝血时间正常。尿中无蛋白。6周后康复。
病例1:患者系男性,34岁,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人,为广东省东莞市某公司工
作人员,发病前有委内瑞拉旅行史(委内瑞拉为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患者 于2016年1月28日在委内瑞拉出现发热伴头晕、头痛症状,曾在当地医院接受 门诊治疗,后于2月2日从委内瑞拉出发,途经中国香港特区、广东省深圳市, 于2月5日抵达江西省赣州市赣县,6日收入赣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接受隔 离治疗。经过省、市、县三级医疗专家精心会诊治疗,患者发热、腹泻、眼痛、 皮疹、眼结膜炎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血清、 尿液、唾液进行了寨卡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转为阴性。目前,经过江西省专家 组综合评估判定,该患者已于2月14日痊愈出院。
• 皮疹。80%患者在发病后2~5天,躯干、四肢的伸展侧、 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为斑疹、丘疹或紫癜 。
• 关节疼痛,可伴有全身性肌痛。关节痛多为游走性,随 运动加剧,晨间较重。主要累及小关节, • 结膜炎:结膜充血和轻度畏光。 • 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脑膜脑炎、肝功能损伤、心肌炎及皮 肤粘膜出血。
鉴别诊断(西尼罗热)
鉴别诊断(基孔肯雅热)
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 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是本病的主要
传染源。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流行地区主要分布于非洲、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潜伏期为2-12天,通常为3-7天。
鉴别诊断(基孔肯雅热)
临床表现
• 发热,可达39℃,持续3~5天。
Guillain-Barre Syndrome)病例的报道,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尚未明确。
巴西卫生部2016年1月12日通报, 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的小头畸形病例356例。
小头畸形
巴西35例小头畸形的新生儿的头颅CT及头颅超声提示存在 弥漫的脑组织钙化,主要发生在侧脑室旁,薄壁组织旁和丘 脑区域、基底节区域。 皮质和皮质下萎缩造成的脑室萎缩也很常见。小部分婴儿出 现关节挛缩,提示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病例2:12日,广东检验检疫局白云机场口岸卫生检疫人员对俄罗斯飞来广州的 SU220航班入境旅客进行检疫查验时,现场红外测温仪报警,卫生检疫人员马 上根据红外图像找出发热旅客。在按规范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将其带入医 学排查室作进一步流调和排查。经流行病学调查,该旅客自述有发热、咽痛症 状1天,未服用药物治疗。该旅客在委内瑞拉工作3年多,于当地时间2月9日从 委内瑞拉加拉加斯机场乘坐飞机,中转荷兰、俄罗斯返回广州,发病前12天曾 与在委内瑞拉居住的朋友接触,该朋友在1月份曾患有蚊媒传染性疾病,否认性 接触和输血史。经查,腋温38.5℃,头面部、胸背部可见红色斑丘疹。鉴于患者 来自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家委内瑞拉,临床表现为发热,伴有咽痛、皮疹等症 状,依据质检总局和国家卫计委相关方案和技术指南,现场专业人员初步判定 为寨卡病毒病疑似病例。广东检验检疫局立即将相关情况逐级报告至质检总局 和广东省卫计委,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进行处置,并立即联系广州市政府指定传 染病定点收治医院,使用专用救护车辆转运患者到医院进一步隔离诊治。同时, 广东检验检疫局加强对同航班入境人员的排查,在未发现其他有症状者后,按 照相关处置程序,对同航班人员进行了健康教育,登记密切接触者信息,将信 息整理存档,并对航空器和口岸相关场所进行严格的卫生处理。2月12-13日, 经实验室检测及复核,该疑似病例血液和尿液样本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 为阳性。广东检验检疫局立即组织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 验室检测结果等情况进行研判,判定该病例为“高度疑似”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月15日,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检测,确认该病例为寨卡病毒感染 病例。
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分Ⅰ~Ⅳ型。 主要通过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叮咬后传播。 约有一半世界人口面临登革热的危险。
• 全球每年可能有5000万至1亿登革热感染病例。
在非洲、美洲、东地中海、东南亚和西太平洋100多个国家
呈地方性流行。
2013年云南地区暴发流行。2014年广东地区爆发流行。
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检查。
血常规:部分病例可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二)血清学检查。
1.寨卡病毒IgM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荧光法等进行检 测。 2.寨卡病毒中和抗体检测:采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测血液中和抗体。 应尽量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开展检测。 注:寨卡病毒抗体与同为黄病毒属的登革病毒、黄热病毒和西尼罗病毒抗体 等有较强的交叉反应,易于产生假阳性,在诊断时应注意鉴别。 (三)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寨卡病毒。 2.病毒抗原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寨卡病毒抗原。 3.病毒分离培养:可将标本接种于蚊源细胞(C6/36)或哺乳动物细胞(Vero) 等方法进行分离培养,也可使用乳鼠脑内接种进行病毒分离。 注:目前主要采用病毒核酸检测(进行病例和蚊媒标本检测)。
寨卡病毒病
寨卡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从恒河猴体内被发现,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 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到。2007年以前,全球仅报告14例寨卡病毒病散发病例, 2007年首次在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普岛发现寨卡病毒暴发疫情,其后发 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和暴发疫情的国家及地区有增加趋势。2015年5月,巴西报告 首例寨卡病毒病病例。截至2016年1月,至少在非洲、亚洲、美洲的45个国家有寨 卡病毒传播的证据,以巴西疫情最为严重。
寨卡病毒病
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极少出现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吉兰-巴
雷综合征)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后可能导致胎儿 小头畸形甚至死亡。)
鉴别诊断(登革热)
潜伏期:5~8d。 发热:100%,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
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5~7d,然 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 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 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
全身毒血症状:头痛、腰痛,尤其骨、关节疼痛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综合判断。
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病例定义。
1.疑似病例:符合流行病学史且有相应临床表现。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流行地 区旅行或居住。 (2)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 炎等。 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且寨卡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 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符合下列情形之 一者: (1)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分离出寨卡病毒。 (3)恢复期 血清寨卡病毒中和抗体阳转或者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以上升高,同时 排除登革、乙脑等其他常见黄病毒感染。
《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1版)》 《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第一版)》
解读
义龙试验区鲁屯镇卫生院
2016年2月16日
三个问题
我们医院能诊断吗? 哪种病例是寨卡病毒病疑似病例?
是所有“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痛的患者”都要考
虑此病吗?
遇到寨卡病毒病疑似病例怎么办?
1954年首次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报告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鉴别诊断。
需要和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主要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进行鉴别诊断。 2.其他:与微小病毒、风疹、麻疹、肠道病毒、立克次体病等相鉴别。
鉴别诊断(登革热)
1779年首次报道该病。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
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1943年发现登革病毒。
1950年埃及描述了该病的生态学特征。
黄病毒科,单股正链RNA。
传染源主要是鸟类,如乌鸦、家雀、知更鸟、杜鹃、海鸥等
• 蚊子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以库蚊为主。 1957年以色列发生了暴发流行,被认为是引起老年人严重 的脑膜脑炎的原因。 1994年以来,相继在罗马尼亚、摩洛哥、突尼斯、意大利、 俄罗斯、美国、以色列、法国、加拿大等地爆发。 美国:自1999年8月发现首例病人,截至到2005年累计共 有19655人感染,死亡782人。2012年, 一千余宗感染病例,41人死亡。
人群易感性 • 普遍易感。 • 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
埃及伊纹
脚上都有黑白相间 的条纹称为花斑蚊
白纹伊纹
胸部背侧 有一对弯 曲的白线, 中间有两 条纵形白 线
胸部背面有 一条白线
临床表现
潜伏期:目前尚不清楚,现有资料显示为3-12天。
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仅20%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
流行病学
传染源 •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寨卡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可能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 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带病毒的伊蚊叮咬。 • 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黄头伊蚊也可传播该 病毒。 • 亦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乳汁中可检测到寨卡 病毒核酸,但尚无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的报道。 • 罕见血源传播和性传播。